第五节 农技农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79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农技农艺
分类号: F303.2
页数: 9
页码: 203-211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建县以来,随着县乡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成立,把品种改良作为农业的主要增产措施来抓。多年来迭部县农业科技人员先后在土地资源、农作物品种资源的调查分析,在地方良种的选育和外地优良品种的引进、试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等项工作中做出了不懈地努力。
关键词: 迭部县 农技 农艺

内容

一、耕作制度的改革
  境内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差悬殊,各地所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耕作制度亦存在明显差异。大体可分三类:东部白龙江谷地是本县海拔最低、热量较充足,无霜期较长的地区,粮食作物实行两年三熟制,即冬小麦或“四迭部县历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表其它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统计
  月黄”(一种早熟青稞)收割后,复种玉米、养等晚秋作物,第二年播种蚕豆、玉米、洋芋、油籽等作物。西部河谷阶地和白龙江南北大部山区,都属一年一熟制,春播秋收,来年倒茬;县境南北边缘高寒阴湿区和西北部当多沟等地,一年很难一熟,只能种植一些生长期较短的青稞、蚕豆等作物,还常因遭霜冻而夭荡,不成熟或颗粒干秫,这种气候条件已迫使部分地区退耕还牧。
  落后的耕作制度和栽培习俗逐步得到改革。原始的“刀耕火种”式耕作方式已得到彻底改变。数百年惯用的“二牛抬杠”浅耕、撒播、不耙曙、耕播合一,只行春灌等不利于增产的粗糙落后耕作方式,经多年改革,已被新式步犁深耕、耙耨、除草、松土、翻茬,水地增加冬灌等新的耕作方式所代替。
  二、品种改良
  解放前,因受文化落后和交通闭塞等条件的限制,当地农民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粗糙的传统办法。作物品种主要种植一些祖辈们根据本地气候地理条件而选定的老品种;改良措施主要采用:秋收时挑选出长得熟透、颗粒饱满的留作籽种,播种前捡种籽,洋芋采用选籽、切籽、拌灰等办法。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建县以来,随着县乡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成立,把品种改良作为农业的主要增产措施来抓。多年来全县农业科技人员先后在土地资源、农作物品种资源的调查分析,在地方良种的选育和外地优良品种的引进、试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等项工作中做出了不懈地努力。1964年〜1971年,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全县良种实验推广和调运,并在电尕、旺藏、洛大建有种子繁育田5000亩。1972年成立县种子站和良种繁殖场后,站、场分工合作,协同负责全县的良种引进、调运、管理和繁育任务。1978年种子站改为种子公司。随着农民对科学种田的更加重视和对良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在县良种场承担繁育任务的同时,1985年种子公司又在电尕乡拉路大队建立种子繁殖基地1200亩。至1990年全县大部分农作物品种已被良种替代,而且主要作物已经历了数次大面积的更新换代。凡引进良种,都是通过试种繁育后才大面积推广种植。至1990年全县良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以上。多年来粮食增产的实效证明,品种改良为本县农业发展立了头功。
  (一)小麦
  小麦是本县主要粮食作物,全县各乡均有种植,且种植历史悠久。老红麦等本地品种适应性广,又抗旱、抗寒,但产量低。建县以来全县小麦品种进行过数次较大的更新换代,每次更新都使产量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十年代末县境内开始引进和推广甘麦96号,1962年建县后又大量引入阿勃系和甘麦系品种更换甘肃96号,并辅之以增施肥料、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全县平均亩产由百斤左右提高到200斤左右。1973年起从四川引进蜀万系小麦品种15个,在县内进行试种比照,遴选出产量较高的蜀万29号、蜀万723号、雅万2号等品种大面积推广,蜀万系取代了甘麦系,从而使全县粮食亩产由200斤左右提高到近300斤。此后,县、乡又陆续引进了武都5号〔(富尔纳尼X阿勃)X德国红杂交育成〕、蜀万751(阿勃X蜀万29杂交育成)、临农14(阿勃X新疆大颗子杂交育成)、晋2148、绵阳11号、中引2号(山前麦)等品种,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1985年后又引进小麦良种科13、渭春一号、平凉36号等品种,主要在沿江六乡大面积种植,亩产一般在400斤左右,其中科13种植最广,面积超过二万亩,亩产300斤〜450斤。
  (二)青稞
  青稞亦是本县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地方品种主要有长芒青稞、肚里黄等,其中肚里黄经过多年选育,提纯复壮,已成为县境内种植面积最大的青稞良种,亩产平均300斤〜400斤。从四川松潘地区引进的牡丹青稞(黄青稞),具有抗倒伏、抗逆性较强的特征,全县种植也较广,起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三)蚕豆
  县境内的地方品种白马牙蚕豈和红马牙蚕豆,都是甘南地区的蚕豆良种,经多年选育、提纯,增产效果更为明显。现全县主要种植这两种品种,面积近2万亩。
  (四)玉米
  县境玉米种植范围小,仅在东部洛大、花园乡河谷水地种植。多年主要种植五十年代引进的美国品种金皇后,该品种茎秆高大粗壮,一般亩产200多斤。
  (五)油料
  地方品种小油菜,适应性广,普遍种植,亩产100斤左右。1974年从临夏引进黄芥,属芥菜型、春性、晚熟,种于下迭,使亩产提高到150斤左右。1980年引进加拿大品种奥罗,甘蓝型油菜,根系发达,分枝性强,电尕、桑坝等乡种植,亩产150斤左右。
  (六)洋芋
  (马铃薯)洋芋地方品种已被淘汰,目前种植的有70年代引入的抗疫1号,系甘肃省会川马铃薯试验组用波友1号X齐赛庚杂交育成;还有同时期引入的四斤黄,亦是会川试验组用牛头X62—1—6杂交育成。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一般亩产2000斤左右。
  三、施肥
  县境在解放前因受山高地陡、农田分散吊零、劳力少、劳动强度大等条件的限制,且受陋俗影响,平均施肥量少,土壤肥力不足,又很难补给,甚至部分山地无力施肥而“白籽下种”,地力日见瘠薄。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数十年的努力,首先,对农村大部分地区人无厕所、猪无圈和忌用人粪尿上地等陋习进行了改革,在提高农家肥的数量和质量上做出了努力。本地传统肥源,主要是依靠森林凋落物和作物桔杆垫牛、羊圈泯成的厩肥。此肥多在冬季堆造,腐熟程度低,施入土壤后因碳氮比高,在矿化过程中往往和作物争夺土壤氮素营养。加之初春土壤地温低,有机制分解慢,速效养分释放量小,磷素极缺,氮素不足,必然影响农作物的前期生长。这种落后的施肥习惯,经过多年农业科技教育,已得到逐步改变。全县农村常年积肥,夏秋季泯土粪、沤绿肥,利用人粪尿、家畜家禽粪便积肥的现象已很普遍。电尕乡城郊农村群众进城掏厕所积肥成为自觉行动,且已收到显著地增产效果,使亩产提高到450斤以上,成为本县高产区。
  其次,重视了科学施肥和合理施肥。本县农业科技单位和技术人员,多年来在科学施肥和合理施肥上进行了持续努力。1975年进行“5406”菌肥拌种对春小麦增产效果的试验,增产14.3%,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起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同年还进行了硝酸鞍、磷肥对春小麦、蚕豆的增产试验»1978年〜1980年,在王曾泰主持下,完成了甘南州科委《土壤分析与合理施肥的研究》课题,提出低肥力水平要达到中肥力水平需以种肥施入硝鞍20斤〜30斤,普钙30斤〜40斤;中水肥水平土壤要达到高肥力水平需施硝钱15斤〜25斤,普钙25斤〜30斤为宜的试验成果。并在全州推广。1987年,在旺藏乡九龙峡搞配方施肥试验,平均亩产384斤,比照亩产195斤,增长92%。翌年大面积推广。
  化肥使用,始于60年代。70年代在计划任务的督促下用量增大,主要施用硝钱、过磷酸钙等。一般每亩施用10斤左右。县境农村由于农家肥、泯肥、腐殖土等天然肥源较广,对化肥信赖程度较低,加之农民收入低,对土地投入能力差等原因,对化肥的使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积极性不高,用量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购买和施用化肥的农户仍然较少。1990年,全县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106.02吨,其中氮肥24.73吨,磷肥20.15吨,钾肥10吨,复合肥51.14吨;折纯量31.46吨,其中氮肥6.93吨,磷肥4.27吨,钾肥2.5吨,复合肥17.76吨。
  四、农作物保护
  农作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病、虫、鼠、草害的防治。由于县境地形复杂,垂直变化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为作物病、虫、鼠、草害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殖的条件,常蔓延成灾,严重危害着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病害种类繁多,其中危害较大的有:小麦锈病(俗称黄疸)、麦类赤霉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大麦坚黑穂病和散黑穗病、蚕豆锈病、马铃薯环腐病等;主要害虫经普査发现有7目、32科、64种,危害较大的有:粘虫、妍虫、麦杆蝇、青禾穗蝇、黄曲条跳甲(俗称菜蚤、土跳蚤)、菜粉蝶(俗称菜青虫);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蜡、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农作物田间杂草主要有野燕麦,(又称黑燕麦)、毒麦、宾草、灰条、弄菜、苦莨菜、蒲公英、车前草、田旋花、野养麦等。
  解放前若发生此类灾害,山区农户势单力薄,无法抵御,只好听天由命。尤其遇到病、虫害大面积蔓延时,以为天神降灾,则更加虔诚地信奉宗教、迷信,念经、煨桑,祈求神佛保佑禳灾。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随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以防治病、虫、草害为主的农作物保护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从50年代起先后在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服务,广泛宣传科普知识、增加投入、防治技术预测预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曾经使用过和正在继续使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通过轮作倒茬、中耕除草、深耕多耙、休田灭草、适时早播、适时灌水等农业栽培措施,以破坏病虫草害繁殖条件为目的,达到防治效果;选种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药剂拌种;用农药拌成毒土(砂)撒翻入土,进行土壤消毒;对发现蔓延的病虫害,采用新型高效农药制剂喷撒,灭菌、灭虫;配制毒饵诱杀成虫;结合积肥收集田间残株落叶及杂草,集中泯肥或焚烧,以杀幼虫和蛹;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坚持严格检疫制度,严防通过调种途径传入病疫。
  五、农田基本建设
  因县境地处深山峡谷,耕地多系分布于半山腰的挂坡地,地块吊零破碎,有的地块耕牛无法掉头,且有耕牛滚坡之险。此类山地,阳坡怕旱,阴坡怕涝,又怕暴雨冲毁土层。只有沿江谷地部分农田有气候好,地块较大较平的优越条件,但又普遍缺水。这种大自然造就的地理条件,在旧中国的千百年中,当地农牧民因受生产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能量力而耕,种田靠天,对农田的投入也只不过捡捡石头,围堵田边护拦等劳务活,从未奢望要通过人力来改变农田的基本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并井重农用水利笔集本条件的改变。从50年代起,就开始组织劳力搞些小规模的深翻地、平田整地、引灌等项农田改造工程。
  60年代起,尤其是1964年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开始在全县范围内下达任务,展开了以兴修水利为主,兼搞水平梯田的农田基本建设。至1970年全县共修水渠56条,扩大水浇地4420亩;修水平梯田2799亩。
  70年代,全县把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转入改土。当时受“用专政手段办农业"的“左"的影响,大规模跨队、跨社调动劳力,平整土地,兴修水平梯田。开初几年主要以大队或公社为单位组织农建队伍,利用秋收后冻土前的时间修梯田或与河争田;1976年开始,全县统一组织长年农建专业队,动工大搞“三万亩”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仅1972年〜1977年6年间全县共修水平梯田13000多亩,占全县现有水平梯田总面积的80%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吸取了以往平调劳力、顾此失彼的蛮干教训,重视和倡导科技兴农,注重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增产措施。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后,开始提倡以“三田”(中、低产田改造,沿江台地综合开发,水平梯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方向。至1990年全县共修有水平梯田16200亩,占年末耕地面积的19.8%。
  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工程“三万亩”:1970年10月30日甘肃省革委会《关于贯彻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指示》发出之后,县委、县革委通过调查分析,根据全县九万亩可耕地的三分之一分布在白龙江沿岸地势较平坦、气候温和、易于引灌、交通方便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和潜力,始于1972年提出了“大战白龙江,抓好三万亩”的农田基本建设主攻方向。起初沿江6个公社分别搞。1976年2月4日,成立“三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实行全县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治理,集中抽调九社一场百分之十五的劳动力,调集9台推土机、1辆翻斗车,组建成全县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于3月3日现场召开誓师大会,首先在电尕乡根古大队吉爱那村南荒坡上,开始以挖土、轰石、砌石墙、整平、填土为主要工序的造田工程。至1977年两年中,共修出大块便于机耕和引灌的水平梯田1390亩。共移动土石方55.93万立方米,砌石墙3.03万立方米,长6公里;总投工24.26万个,补助口粮48.83万斤,伙食补助2.37万元,总计投资20.36万元。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专题

小麦
相关专题
青稞
相关专题
蚕豆
相关专题
玉米
相关专题
油料
相关专题
洋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