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79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农业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28
页码: 189-216
摘要: 迭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耕和种植。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蜀将姜维曾兵驻迭州沓中,屯兵垦荒。数千年来,氐羌土著及藏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从事耕牧,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但在旧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受落后的社会制度、耕作技术,以及天灾人祸等种种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发展极为缓慢,人民长期过着穷困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耕地、牲畜和其它主要生产资料分户承包经营。在发展粮、油作物生产的同时,鼓励扶助发展多种经营,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关键词: 迭部县 农业经济 地方农业

内容

迭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耕和种植。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蜀将姜维曾兵驻迭州沓中,屯兵垦荒。数千年来,氐羌土著及藏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从事耕牧,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但在旧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受落后的社会制度、耕作技术,以及天灾人祸等种种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发展极为缓慢,人民长期过着穷困生活。至解放初,农业仍处于“刀耕火种"式的粗放耕作。
  1949年境内粮食单产仅47.5公斤,总产665吨。按当年人口19100人计算,人均产粮只有34.8公斤。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扶助下,通过改革旧的耕作制度,兴修农田水利、推广良种、发展农业机械、增施肥料、强化科技服务、改革经营体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地发展。1962年建县时粮食总产为6085吨,亩产70.5公斤;油料年产28.95吨,单产17公斤;人均纯收入60.62元。比解放初已有明显增长。1975年粮食总产已达到11727.05吨,亩产141.5公斤;油籽总产达165.85吨。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村各种农业机械日益增多,部分村寨或农户已解决了照明用电、人畜饮水、农田提灌、粮食脱粒、饲料粉碎、粮油加工、机械运输、机耕、机播、机收等多方面的问题。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逐步健全,科技服务得到加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耕地、牲畜和其它主要生产资料分户承包经营。在发展粮、油作物生产的同时,鼓励扶助发展多种经营,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稳定,产值增长,农民收入增加。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298.8万元(80年不变价),粮食总产11251.31吨,人均产粮224公斤;油菜籽总产293.43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58元。分别与解放初和建县时相比,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16.92倍,比1962年增长1.85倍;油籽总产量比1962年增长10.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62年增长7.56倍。
  1990年全县耕地面积8.1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3%0其中山地6.74万亩,占82.5%,河谷川地1.43万亩,占17.5%。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31亩。
  本县农业在发展进程中,又存在着自然条件不利因素的制约,因全境属高山峡谷地貌,切割深,山高谷深坡陡。除沿江河谷坝台川地外,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半山坡上,而且地块破碎分散,肥力差,无法浇灌和使用机械,整套农活离不开人背畜驮。且常受旱、涝、冰雹、霜冻、病虫害等多种灾害的威胁,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很低。生产活动中耕作仍较粗放,科学种田水平低。农业的发展仍受严峻的自然条件、经营能力、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第一节农业机构
  一、农业行政管理机构
  民国时期,境内没有设置农业专门管理机构。
  解放初期,区内农业按行政辖属关系先后分别归卓尼、岷县、临潭、龙叠等县农业行政部门主管。
  1962年建县后县人民政府设农牧科,管理本县农、水、牧和园艺、森林保护等项行政业务。1968年改为农牧组,隶属于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后随着水电局和林业局的成立,两项业务先后分出。1973年改称农牧局至今。1990年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有职工9人,在畜牧兽医中心办公楼办公。农牧局下属农牧事业服务单位有: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公司、良种繁殖场、农业广播学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腊子种畜场、达拉牧场等7个单位。
  二、农业服务机构
  农业技术推广站
  1964年2月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配农技工作人员2人,负责全县农业技术和良种推广工作。1967年9月改称农业技术工作站,并新建办公室11间、242平方米,职工宿舍14间、238平方米。1968年9月5日与畜牧兽医、水电合并为“农三站”。1972年8月单独分设为农林工作站,主管全县农业技术和林业技术(经济林)的推广服务工作。1976年12月改为农科所,并划给实验基地100亩。1984年5月林业技术推广站分出另设,遂改名农业技术推广站至今。1990年共有职工22人,其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2人,技术员3人;主要建筑有化验室、资料室、办公室、库房、职工宿舍等,建筑面积为418平方米;有农技周转金3万元。农技站负责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并经销农药及器械。
  种子公司
  1972年3月成立县种子站,站址设在电尕乡境恰告村北,有职工4人,负责调运、经销良种,向县内推广。1977年3月与县良种场合并,一套人马,两个牌子。1978年11月又与良种场分设,成立县种子公司。1982年11月公司驻址迁至哇都卡(电尕乡政府驻地附近)。1990年有职工8人,其中:农艺师1人;建筑面积628平方米,内有种籽仓库2个、300平方米;固定资产6.77万元,周转金14万元;当年调购良种16.75万公斤,销售14.21万公斤;推广良种面积达6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80%。
  良种场
  1973年3月,利用原国营电尕农场四队的土地和人员开办县良种场,隶属于电尕农场。初配行政管理干部1名、技术员1名、农工29人,有耕地200余亩。1977年2月与电尕农场分设,单独成立县良种场,时有职工60人,其中农工54人;有耕地740亩。同年11月电尕农场撤销,有52名职工调到良种场。1988年新建办公室12间、264平方米,种籽仓库2幢、410平方米,饲料、面粉加工车间5间、95平方米,职工宿舍55间、1078平方米。主要器械有:轮胎拖拉机3台,链轨拖拉机2台,农用汽车2辆,播种机、精选机、扬场机、饲料粉碎机、中小型脱粒机各1部。1990年有职工67人,其中技术员2人;年产值12万元,良种播种面积562.4亩,总产8.9万公斤,销售5.5万公斤,良种供应到全县11个乡36个村委会。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迭部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于1984年11月成立,归县政府农牧局主管,业务由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指导。该校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广播电视进行远距离教学的一所成人业余中等专业学校。主要为本县农村培养一批合格的应用型中级专门人才和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劳动者。1992年4月被省教委(92)44号文件纳入全省成人中等教育管理序列。生源主要招收初、高中毕业的回乡和城镇待业青年,多层次多规格开办教学班,中专班学制3年,农村应用技术短期培训班学制为一年、半年、三个月不等。已先后开设《农业技术推广》、《财务会计》两个专业4个班,在校生67人,先后共培养中专毕业生20人,农村应用初级技术人员148人。学校配专职副校长1人,专职教师3人、职工1人。学校设在县农牧局综合楼上。现有教室和办公室各两间,职工宿舍3间有3米板状地面卫星及其接受机、彩电、录放像机各一台,专业教学录像带215盘,录音带382盘。
  三、国营农场
  1958年,卓尼县组织一些政治运动中被处理干部和社会闲散人员,在今电尕乡政府驻地西开办上迭农场。
  1959年根据省农垦局统一部署,为集中安排河南支边青年,临潭县农垦局派干部在电尕寺筹建电尕农场;龙叠县农垦局在今洛大乡境内开办洛大农场。
  电尕农场:1959年筹建初场址设在电尕寺,无农工。1960年2月将原临潭冶力关农场和迭部上迭、电尕三个农场迁并为电尕农场,场址由电尕寺下迁至今七九二汽修厂处。建场初共有职工545人,其中河南支边青年467人,其他78人,脱产干部17人;共设5个连、15个排、45个班;有耕地2207亩,其中水浇地1300亩;房屋建筑面积2844平方米,大、中型拖拉机、播种机各1台,双轮双锋犁3部。是年底,将县农牧科下属麻牙果园亦划归电尕农场经营。1966年5月,根据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省农垦局《关于二十四个国营农场牧场领导管理体制改变的报告》的有关精神,将国营电尕农场移交给迭部县管理。1969年后,随着国营七九二矿、迭部林业局及县级各单位的新建,该场大量土地被征用。1974年7月州农林局又将场属麻牙果园800亩划去开办州属麻牙园艺场。电尕农场耕地大面积减少,粮食不能自给,并连年亏损。据此,经县革委会报经甘南州革委会批准,于1977年11月撤销电尕农场。在处理遗留问题中,将建场时的72名正式工分别安置到县办良种场和园艺场;将建场后陆续投亲靠友等进场的临时工共82户、344人,划归电尕乡单独成立蔬菜生产大队,分4个生产队种植蔬菜。
  洛大农场:建于1959年底,场址设在洛大乡新寺。时归龙叠县农垦局管辖。下分新寺、麻牙(寺)、瓜咱(今舟曲境)三个耕作区。全场共有土地4110亩,职工851人,其中干部21人,工人723人,家属26人,小孩8人。后将部分职工调往舟曲林业局。因时遇三年自然灾害期,多数支边青年迫于困境成群离场回原籍。有少数人被公路段等单位吸收为工人。洛大农场遂人空自散。
  第二节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
  解放前,迭境大部属卓尼杨土司辖区。土地均实行“兵马田地”制度,按户分份租给辖民耕种,所有权归土司,租种者只有使用权,没有出卖权。这种土地制决定了租种土地的平民之间,土地占有量相差并不悬殊。境内土地主要种植粮、油作物,亦有种植鸦片的恶习。
  解放后,迭部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初期主要致力于地方政权建设,配合人民解放军消灭潜逃境内的国民党残余匪特,革除种植烟毒恶习,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秩序。在州内外汉族农区进行土地改革时,迭部境内遵照党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慎重稳进”方针和“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的政策,没有土改,未划阶级成份。“兵马田” 制一直延续到1958年平叛和反封建斗争之后,“一步登天”进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土地入社归公。土司制的经济基础“兵马田”制到此宣告终止。
  建县后第二年(1963)4月〜9月,中共迭部县委第一次在益哇乡进行划定阶级成份试点,按解放前三年的经济状况划分为封建主、牧主、地主、富裕农民、不富裕农民、贫苦农牧民等9等户。其中,剥削阶级成份当众公布,其余成份均作内部掌握,未作宣布。1969年6月至1970年初,全县12个公社全部正式开展划分农村阶级成份工作。全县共划定:贫农2164户,占总户数的40.75%;下中农1312户,占24.73%;中农926户,占17.42%;上中农516户,占9.7%;富农270户,占5.08%;地主及其他剥削阶级90户,占1.79%,剥削阶级占总户数的6.87%。在这次补划农村阶级成份时,土地早已归公,不存在没收和重新分配问题。
  全县农用土地在建县前后一度时期的统计数据,只是粗估冒算,准确性不高。据1984年农业区划对全县土地资源调查测算,全县耕地毛总面积为21.26万亩,占全县实控土地总面积4825.73平方公里的2.94%。净面积13.7万亩,其中:水浇地9707亩、占7.08%,旱地12.65万亩、占92.34%, 菜地789亩、占0.58%。而净耕地面积中,有三分之一多的土地属高寒陡坡等不宜耕种的劣质地块,常年荒芜,或退耕还牧、还林。实际播种的耕地面积多年为8万多亩。建县前的1958年,上、下迭播种面积只有45930亩。1962年实播粮油面积为8.81万亩,1970年降为8.53万亩,1983年8.07万亩。1990年为8.17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2.31亩。
  二、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一)土司所有的“兵马田”制
  明、清至民国时,卓尼杨土司在其辖属四十八旗境内,建立了一套所有权归土司的“兵马田”制。这是土司制度赖以建立和存在的主要生产关系。将辖区土地按属旗或村为生产单位,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各旗、村土地占有面积,根据当地土地资源占有量分配,数量不尽相同。迭部境内的“后山十四旗"均实行“兵马田地”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土司,而耕种“兵马田”的农户,只有耕种、纳税、服役的义务,对土地没有转让权,更没有出卖权。若遇绝户人家,允许亲属代租或外来户承接使用,即“吃田地”时,须由旗长、总管报经土司批准,发给藏、汉两文的“采书"(执照),方能耕种。耕种“兵马田"的土司辖民,均须承担军事劳役和战时出兵的义务,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即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寓兵于农的制度。租种“兵马田”的农户还必须向土司缴纳租赋,按照土司辖区各旗所处的地理条件和出产,税赋分为实物、劳役、货币三种。实物主要交纳粮食、地方特有的农副、林副产品,迭部境内交纳的实物除粮食外,有烧酒、酥油、烤猪肉,还有木耳、狼肚(羊肚菌)、蕨菜(阿夏白蕨菜)、野鸡等地方特产和野味;劳役,除应调出征外,还负担筑城、修路、建寺、防守隘口和卡子,运送粮物等诸种劳役;货币地租,亦叫“官钱”,土司衙门按照迭部各旗的地方特产和交通不便粮物驮运艰难等情况,则规定多儿、阿夏等旗每户每年交“官钱”200文;因桑坝旗地产黄金,故指定该旗每年向土司交纳黄金12两,若无金可交,则折交白洋600块(银元)。此外,如遇土司生辰纪念、婚、丧、嫁、娶等大事,还须送礼恭贺。
  土司在一旗或数旗派“掌宪”(旗长)一人,各旗均设总管一职。掌宪奉土司令征收辖民税赋,行使管理职权。若遇重大案件交由土司裁决,一般民事案件由掌宪和总管处理,当事人或当事一方所交纳的衙钱分别归土司、掌.宪或总管享用。除土司税赋外,掌宪所需面粉、肉、酒、酥油、马料等费用,均由属民定量摊派供给。
  地方土官头人和寺院的土地、牲畜,由属民代耕代牧,代耕代牧者非但得不到酬金,还须向土地和牲畜的主人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酥油等。另外,辖民还承受着寺院和土官的布施、功得费、捐资等负担。
  (二)个体所有制
  解放前,境内除卓尼杨土司所辖十四旗外,还有今洛大、腊子二乡地和桑坝乡的道藏、查哇村,自清至民国属岷县(州)管辖。该地区农业生产关系则不同于杨土司的“兵马田”制,而实行大体类同于内地农村的个体农民所有制。农民占有少量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典当。但因农户贫富不等,土地占有量有明显差别,亦有少数家无寸土,全靠出卖劳役的农奴。这种私有制形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互助合作时。
  (三)合作化至人民公社
  在中共卓尼县委的统一安排下,迭部境内于1957年底开始选点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宣传和筹建,下迭区共建起59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上迭区建起47个高级农业社。1958年春境内发生武装叛乱,合作化进程受阻。下半年在平叛和反封建斗争基本胜利的基础上,8月27日中共卓尼县委发岀在全县掀起宣传和建立人民公社地紧急通知中,要求上、下迭部“再不经过合作社,原计划建立的合营牧场、合作社全部直接建为人民公社,于9月5日前全部建成。"据此建社限令,遂于9月上旬“一步登天”实现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上迭、下迭两个人民公社。土地、耕(牧)畜、羊群、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入社归公,成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统一经营,收支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集体劳动,集体就餐。期间,农业过分强调以粮为纲,大刮浮夸风、共产风,破坏了生产规律。至I960年粮油产量大幅度下降,粮食亩产降到115斤,总产比1956年减少1039.6万斤,减产58.1%,群众生活极端困苦。1959年至1960年初,对公社规模进行了调整,临潭县和龙叠县分别将上、下迭两个公社划分为益哇、电尕、卡坝、达拉、麻牙、桑坝和洛大7个公社。1961年按照《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公社体制又进行了一次调整,实行政社分开管理,在原有公社基础上建立乡政府,专管行政;在原生产大队基础上建立人民公社.专管生产。实行以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生产队两级集体所有制。
  1962年建县后,进一步贯彻《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和《西北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对公社体制再行调整,1963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人民公社体制又上升为乡一级,仍实行政社合一,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办法樂行分配。并按政策划给社员少量的自留地和自留畜。适当放宽了农村经济政策。农业生产开始得到恢复。至1965年全县粮食亩产增至231斤,比1962年增长93斤,5年平均年递增15%;总产增到2038.4万斤,平均年递增22.7%。
  “文革”中,在极“左”路线下,划给社员的自留地(畜)当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重犯一平二调共产风,推行“政治评分”、平均分配等“左”的作法,严重挫伤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至1984年,全县恢复乡、村建制,取消人民公社体制。
  (四)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农(牧)村开始纠正“左”的错误,放宽了农村经济政策,逐步推行经济体制的改革。1980年开始试行“分组作业、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实行“六定一包”,即定土地、定劳力、定耕畜、定农具、定工分、定产量、包经费”,纠正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1982年,贯彻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精神,全县由点到面,至年底256个生产队7654个农户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耕地、牲畜和其它主要生产资料分户承包经营。承包制在实施和深化改革中逐步走向完善。多年“吃大锅饭”的旧体制被革除,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全县农村在发展粮油作物的同时,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经营,农业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本地资源优势逐步得到开发利用,林牧副业比重增大,农牧民人均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国家还从1985年起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税减免5年,使农民惠得休养生息之机。
  第三节农业区划
  根据县境各地地貌、土壤、水热等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差异性,区域特征的类似性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按照农业分区原则,农业区划中将全县区域结构划分为四个土地资源区。
  一、西部高山水源涵养林农牧区
  位于县境西部,包括益哇、电尕两乡,县人民政府、县属良种场、谢射苗圃,省属国营七九二矿、迭部林业局及其下属益哇林场均设在本区。土地面积为148.16万亩(合987.7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0.47%。其中耕地毛面积4.30万亩,(净面积为2.82万亩),占本区总面积的2.9%,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21%;林地78.73万亩,占本区总面积的53.14%,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8.65%;草地51.83万亩,占本区总面积的34.98%,占全县草地面积的22.03%。区内1990年共有人口4700户,21515人,(包括县级机关、七九二、迭部林业局),其中农业人口1629户9268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78人。1990年有各类牲畜45305头(只),农业人口人均有混合牲畜4.89头 (只)。主要种植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洋芋、油菜等粮油作物和苹果、梨等经济林木。本区电获乡蔬菜生产队是供应县城的蔬菜生产基地。
  区内海拔在2100米〜4500米之间。生态良好,林草并茂,自然植被覆盖率高达88.12%。植被以自然针阔叶混交林、山地草场和亚高山草甸及灌丛草甸为主,农业植被为辅。土壤以山地褐土、山地棕壤、亚高山草甸土及灌丛草甸土为多,其次有新积土、暗棕壤及紫砂土。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海拔2600米以下的白龙江沿岸和益哇、哇巴河谷阶地,气候较好,光热充足,土壤肥力适中,大部分有灌溉条件,且便于机耕,适于种植,产量较高。河谷坝台旱地常因雨量分配不均而发生时段性干旱。海拔在2800米以上的耕地,因地势高、热量不足,土壤阴冷潮湿,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分解和土壤释放养分能力差,且生长期短,多因霜冻而减产。
  该区因地处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较密集,交通方便,信息较灵,市场需求量大。加之区内木材、土地、砂、石、煤等资源优势,对大力发展加工、建材、建筑、蔬菜、饮食服务等乡镇企业和其它副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二、东部高山峡谷多种经营区
  地处县境东部,白龙江中游地段深切割高山峡谷地带,山势陡峻,水流湍急。本区包括洛大、花园、旺藏三个乡,舟曲林业局洛大林场、花园林场,迭部林业局旺藏林场,州属麻牙园艺场设在区内。土地总面积112.47万亩(合749.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54%。其中耕地毛面积6.54万亩(净面积为4.1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0.78%,占本区总面积的5.8%;林地为74.81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7.72%,占本区面积的66.5%;草地29.08万亩,占全县草地面积的12.36%,占本区面积的25.86%。区内1990年共有人口2115户、11473人,均系农业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3人。1990年有各类牲畜44769头(只),人均有混合牲畜3.90头(只)。主要种植的粮油作物有冬、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洋芋、糜、谷、玉米、油菜等;蔬菜有白菜、甘兰、蕃茄、辣椒、茄子、韭菜、葱、黄瓜、荀子、萝卜等,果木树有核桃、苹果、梨、花椒、柿、桃、杏、石榴等;饲草料作物有芫根、黄燕麦、苜蓿、箭舌豌豆等。
  该区海拔在1600米〜4000米之间,植被阴坡以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阳坡以旱生灌丛为主,农业植被为辅。土壤以洪积冲积的重砾质土为主,其次为褐土、棕壤。本区因地处白龙江干流河谷阶地,海拔较低,气候好,热量充足,雨量适中,适宜多种种植。种植业多为两年三熟制,即冬麦——复种养、糜谷、秋玉米——冬麦。近年经济林木发展快,种植面积大, 且品质优良。水能资源蕴量大,区内白龙江横穿尼傲峡、九龙峡、代古寺峡,三峡水能理论储量共有39.9万千瓦,占全县水能资源的51%。不利因素是立地条件差,山高坡陡,河谷狭窄,破碎层多,植被恢复较困难,水土流失严重,林地后备资源枯竭;草场量少质差;河谷阶地土层含砾石达30%〜70%,土体结构差,保土保肥力弱,土体升温快,蒸腾作用强,故易受旱。
  区内两(河口)郎(木寺)公路东西横穿三乡,岷(县)代(古寺)公路在区内与两郎公路会接,交通较便利。若充分利用气候好、林果、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林木,发展以加工增值为主的乡镇企业等方面很有潜力。
  三、南部高山用材林、牧、农区
  位于县境白龙江以南,包括达拉、阿夏、多儿三乡,迭部林业局达拉林场、阿夏林场和县属多儿林场亦设区内。土地总面积为239.13万亩(含1594.2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3.03%。其中耕地毛面积4.01万亩(净面积为2.5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4%,占本区面积的1.67%;林地面积147.46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3.35%,占本区的61.67%;草场面积84.91万亩,占全县草场面积的36.09%,占本区的35.5%。全区1990年共有人口1103户、6027人,均系农业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8人。1990年有各类牲畜28936头(只),人均有混合牲畜4.80头(只)。
  区内海拔在2300米〜4200米之间。地貌被达拉河、阿夏河、多儿河切割成三条南北走向的大狭沟。属温凉阴湿区。水能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植被以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甸、山地草场及亚高山草甸为主,农业植被为辅。森林面积大,蓄积多,材质优良,活立木蓄积量占全县总蓄积的40.5%,是本县主要用材林基地。草场面积较大,质量好。蕨菜、蘑菇、药材、羊肚菌(狼肚)等野生资源丰富。土壤以棕壤、暗棕壤、草甸褐土、草甸土为主,其次为褐土、新积土、紫砂土。耕地虽然面积较大,肥力亦好,但除少量河谷阶地外,百分之九十以上分布在2200米〜3000米之间的亚高山区,且平均坡度在35度左右,气候阴凉。雨季土壤冲刷严重,农作物易倒伏,粮食秫粒多。耕地分散,有的远离村落数十里之遥,难以施肥,耕作粗放,使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远山耕地宜逐年退耕还林、还牧。
  该区因有木材、草场、水能资源优势,在发展木材加工、牧业和小水利,利用其它野生资源等方面前景良好。四、北部高山深切草甸牧林农区
  位于县境白龙江以北,包括卡坝、尼傲、桑坝、腊子四乡,迭部林业局安子林场、舟曲林业局腊子林场,县属尼傲林场、腊子种畜场亦设区内。全区土地总面积224.1万亩(合149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96%。其中耕地毛面积6.41万亩(净面积为4.2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17%,占本区面积的2.86%;林地面积121.17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28.7%,占本区面积的54.07%;草场面积69.46万亩,占全县草场面积的29.52%,占本区面积的31.03%。全区1990年共有人口1712户、9811人,均系农业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57人。1990年有各类牲畜39793头(只),人均有混合牲畜4.06头(只)。
  迭山主峰位于区内,全区海拔在1800米〜4900米之间,北部迭山主脉自西向东裸岩峥蝶,发源于南麓的安子河、尖尼河、桑坝河、腊子河等诸流将全区切割为峰峦重叠、谷地幽深、壮观多姿的高山峡谷地貌。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山地草场、灌丛草甸为主,农业植被为辅。浅山多灌,深山林密。药材、蕨菜、山毛桃、沙棘等野生资源丰富。草场高寒,土壤以褐土、棕壤、灌丛草甸土、高山寒漠土为多,其次为新积土及暗棕壤。耕地多分布在2200一2800米之间的中山地段,且分布零散,河沟谷地多为冲积砂壤,阶地多为砂棕壤,含砂量在40%〜50%,立地条件差,多为坡地、旱地,透水性好,但保肥力差,易受时段性干旱。昼夜温差大,变温快,易形成暴雨和冰雹。
  该区在发展以牦牛、山羊为基础畜群的牧业,推广新技术提高粮油产量,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条件和发展后劲。
  第四节农作物品种与产量
  —、品种
  县境内农作物品种经过建县以来数十年的不断引进和更新,低产劣质品种已被淘汰,良种陆续引进推广,使各类作物的品种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1982年县农科所在完成了对全县农作物品种普查的基础上,编写出《迭部县农作物品种手册》。据普查县内种植的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有3类41种,禾谷类31种,豆类5种,薯类5种;经济作物中油料7种,蔬菜23种,药材2种;饲料作物7种。这些品种中原有的本地农家土种已为数很少,多系逐年引进并适宜本地种植的新品种。
  (一)粮食作物
  1.禾谷类:
  冬小麦共有7种,其中旧有的地方品种有老红麦、蚂蚱麦;逐年引进的有甘麦23号、陕农184、肥麦、武都5号、中引2号。
  春小麦共有11种,蜀万751、蜀万761、高原338、晋2148、临农14、渭春1号、渭春2号、绵阳11号、绵阳12号、科13、平凉36号。全系引进品种。
  青稞共7个品种,其中旧有的地方品种有长芒青稞、肚里黄;引进的有六棱青稞、藏兰青稞、牡丹青稞(黄青稞)、矮杆齐、紫青稞。
  玉米有金皇后、小金皇两个品种。
  养麦有甜养、苦养两个品种。
  糜、谷各有一个品种。
  2.豆类作物:
  蚕豆有白马牙蚕豆、红马牙蚕豆、羊眼蚕豆3个品种,均系本地品种。豌豆有大白豌豆、麻豌豆两个品种,均系地方品种。
  3.薯类作物:
  马铃薯(洋芋)主要有跃进、抗疫1号、四斤黄、小白花、长薯1号5个品种,多从临近地县引入。
  (二)经济作物
  1.油料共7种,其中油菜有小油菜、奥罗油菜、黄芥、78J一1、78J一2、78J一3(甘南1号)等6个品种;胡麻1个品种。
  2.蔬菜主要有大白菜、小白菜、油白菜、绿白萝卜、水萝卜、红胡萝卜、葱、韭菜、大蒜、结球甘兰(连花菜)、花椰菜(菜花)、球茎甘兰(苴莲)、芹菜、芫荽(香菜)、菠菜、西红柿、萬笋、长角辣椒、豆角、圆根、黄瓜、蕃茄、茄子等23种。3.药材主要种植党参、当归两种。
  (三)饲料作物
  主要种有燕麦、芫根、黄花苜蓿、紫花苜蓿、草木樨、聚合草、箭舌豌豆等7种。
  二、产量
  (一)粮食
  解放前粮播面积小,产量低,本地产粮不能自给,还要从洮、岷等地换取和购进补充。1949年境内粮播面积只有1.5万亩,亩产95斤,总产133万斤,农业人口人均产粮仅70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地方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产措施,并革除区内种植烟毒恶习,扩大粮播面积,粮食产量快速增长。虽然1958年〜1961年间曾经受过叛乱、严重自然灾害和“左”的影响,但粮食产量仍然增幅显著,至1962年建县时,全县播种面积已达8.64万亩,比1949年增长5.76倍;粮食总产达1217万斤,比1949年增长9.15倍;亩产141斤,增长148%。
  建县至1965年间,由于适当放宽农村经济政策,粮食产量持续上升,1964年平均亩产突破200斤,1965年总产突破2000万斤。
  1966年〜1980年间,受“文革”影响,“以专政手段办农业”和“大锅饭”的经营体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本县粮食总产一直在2000万斤左右徘徊。农业基本条件改变不大,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只有风调雨顺的1975年,总产达到2345万斤,亩产283斤的历史最高水平。
  1980年以后,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因部分高寒山村,经省、州批准退耕还牧,部分农田改种饲草,粮播面积减少,粮食总产连续数年降到1700万斤〜1800万斤。经过近几年采取稳定粮播面积、科技兴农等增产措施,粮食总产又回升到1990年的2250万斤,亩产281斤,和历史最高的1975年基本持平。然县境农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的制约,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产量经常上下浮动,从1962年〜1990年的29年中,粮食总产比上年减少的年份有12年,出现机率为41.4%。
  (二)油料
  解放前境内油料产量无资料可查。1962年建县时,全县油料播种面积1700亩,亩产只有34斤,总产5.79万斤。建县后油料生产得以重视,至1965年播种面积增到3100亩,亩产121斤,总产达到37.42万斤。比1962年增长显著,亩产增长3.56倍,总产增长6.46倍。
  1966年〜1986年20年间,油料生产出现长期徘徊状态,播种面积一直在3000亩左右,亩产常在100斤、总产30万斤上下浮动,灾年总产只20万斤左右。
  1986年以后播种面积增加到4000亩以上,产量逐年趋于稳定。至1990年,全县油料播种面积达4500亩,亩产130斤,总产58.68万斤。比1962年亩产增长3.82倍,总产增长10.13倍。油料产量同粮食一样,除稳定播种面积、增施肥料等人为因素外,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的制约。
  (三)蔬菜
  建县后,原电尕农场组织劳力利用河滩地种植蔬菜,在解决自食用菜的同时供应县城职工。1977年农场被撤后,部分劳工转为菜农由电尕乡组建蔬菜生产大队,以种植蔬菜为主。其余农村种植小块菜地,主要用以自食或作饲料。1977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为1793亩,产量1063吨。1980年以后随着城区基本建设的发展,部分菜地被征用等故,种植面积趋于减少,产量亦相应受到影响。1985年后,菜地虽未增加,但因实行联产承包制,并改进种植技术,采用塑料棚、地膜覆盖等先进工艺,蔬菜总产量仍有明显增长。199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只有612亩,比1977年减少1181亩,减少了65.8%;而总产量却达到1847吨,比1977年增长173.7%。
  (四)药材
  本县药材种植主要在实行计划经济时,为完成下达的药材种植任务而每年栽种数十亩至百余亩。最多的1980年栽种165亩,产量18.55吨。1985年以后因个体承包制在药苗培育、栽种技术、销售环节等方面受到条件限制,停止种植。
  附:历年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产量统计表。
  第五节农技农艺
  一、耕作制度的改革
  境内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差悬殊,各地所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耕作制度亦存在明显差异。大体可分三类:东部白龙江谷地是本县海拔最低、热量较充足,无霜期较长的地区,粮食作物实行两年三熟制,即冬小麦或“四迭部县历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表其它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统计
  月黄”(一种早熟青稞)收割后,复种玉米、养等晚秋作物,第二年播种蚕豆、玉米、洋芋、油籽等作物。西部河谷阶地和白龙江南北大部山区,都属一年一熟制,春播秋收,来年倒茬;县境南北边缘高寒阴湿区和西北部当多沟等地,一年很难一熟,只能种植一些生长期较短的青稞、蚕豆等作物,还常因遭霜冻而夭荡,不成熟或颗粒干秫,这种气候条件已迫使部分地区退耕还牧。
  落后的耕作制度和栽培习俗逐步得到改革。原始的“刀耕火种”式耕作方式已得到彻底改变。数百年惯用的“二牛抬杠”浅耕、撒播、不耙曙、耕播合一,只行春灌等不利于增产的粗糙落后耕作方式,经多年改革,已被新式步犁深耕、耙耨、除草、松土、翻茬,水地增加冬灌等新的耕作方式所代替。
  二、品种改良
  解放前,因受文化落后和交通闭塞等条件的限制,当地农民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粗糙的传统办法。作物品种主要种植一些祖辈们根据本地气候地理条件而选定的老品种;改良措施主要采用:秋收时挑选出长得熟透、颗粒饱满的留作籽种,播种前捡种籽,洋芋采用选籽、切籽、拌灰等办法。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建县以来,随着县乡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成立,把品种改良作为农业的主要增产措施来抓。多年来全县农业科技人员先后在土地资源、农作物品种资源的调查分析,在地方良种的选育和外地优良品种的引进、试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等项工作中做出了不懈地努力。1964年〜1971年,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全县良种实验推广和调运,并在电尕、旺藏、洛大建有种子繁育田5000亩。1972年成立县种子站和良种繁殖场后,站、场分工合作,协同负责全县的良种引进、调运、管理和繁育任务。1978年种子站改为种子公司。随着农民对科学种田的更加重视和对良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在县良种场承担繁育任务的同时,1985年种子公司又在电尕乡拉路大队建立种子繁殖基地1200亩。至1990年全县大部分农作物品种已被良种替代,而且主要作物已经历了数次大面积的更新换代。凡引进良种,都是通过试种繁育后才大面积推广种植。至1990年全县良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以上。多年来粮食增产的实效证明,品种改良为本县农业发展立了头功。
  (一)小麦
  小麦是本县主要粮食作物,全县各乡均有种植,且种植历史悠久。老红麦等本地品种适应性广,又抗旱、抗寒,但产量低。建县以来全县小麦品种进行过数次较大的更新换代,每次更新都使产量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十年代末县境内开始引进和推广甘麦96号,1962年建县后又大量引入阿勃系和甘麦系品种更换甘肃96号,并辅之以增施肥料、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全县平均亩产由百斤左右提高到200斤左右。1973年起从四川引进蜀万系小麦品种15个,在县内进行试种比照,遴选出产量较高的蜀万29号、蜀万723号、雅万2号等品种大面积推广,蜀万系取代了甘麦系,从而使全县粮食亩产由200斤左右提高到近300斤。此后,县、乡又陆续引进了武都5号〔(富尔纳尼X阿勃)X德国红杂交育成〕、蜀万751(阿勃X蜀万29杂交育成)、临农14(阿勃X新疆大颗子杂交育成)、晋2148、绵阳11号、中引2号(山前麦)等品种,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1985年后又引进小麦良种科13、渭春一号、平凉36号等品种,主要在沿江六乡大面积种植,亩产一般在400斤左右,其中科13种植最广,面积超过二万亩,亩产300斤〜450斤。
  (二)青稞
  青稞亦是本县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地方品种主要有长芒青稞、肚里黄等,其中肚里黄经过多年选育,提纯复壮,已成为县境内种植面积最大的青稞良种,亩产平均300斤〜400斤。从四川松潘地区引进的牡丹青稞(黄青稞),具有抗倒伏、抗逆性较强的特征,全县种植也较广,起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三)蚕豆
  县境内的地方品种白马牙蚕豈和红马牙蚕豆,都是甘南地区的蚕豆良种,经多年选育、提纯,增产效果更为明显。现全县主要种植这两种品种,面积近2万亩。
  (四)玉米
  县境玉米种植范围小,仅在东部洛大、花园乡河谷水地种植。多年主要种植五十年代引进的美国品种金皇后,该品种茎秆高大粗壮,一般亩产200多斤。
  (五)油料
  地方品种小油菜,适应性广,普遍种植,亩产100斤左右。1974年从临夏引进黄芥,属芥菜型、春性、晚熟,种于下迭,使亩产提高到150斤左右。1980年引进加拿大品种奥罗,甘蓝型油菜,根系发达,分枝性强,电尕、桑坝等乡种植,亩产150斤左右。
  (六)洋芋
  (马铃薯)洋芋地方品种已被淘汰,目前种植的有70年代引入的抗疫1号,系甘肃省会川马铃薯试验组用波友1号X齐赛庚杂交育成;还有同时期引入的四斤黄,亦是会川试验组用牛头X62—1—6杂交育成。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一般亩产2000斤左右。
  三、施肥
  县境在解放前因受山高地陡、农田分散吊零、劳力少、劳动强度大等条件的限制,且受陋俗影响,平均施肥量少,土壤肥力不足,又很难补给,甚至部分山地无力施肥而“白籽下种”,地力日见瘠薄。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数十年的努力,首先,对农村大部分地区人无厕所、猪无圈和忌用人粪尿上地等陋习进行了改革,在提高农家肥的数量和质量上做出了努力。本地传统肥源,主要是依靠森林凋落物和作物桔杆垫牛、羊圈泯成的厩肥。此肥多在冬季堆造,腐熟程度低,施入土壤后因碳氮比高,在矿化过程中往往和作物争夺土壤氮素营养。加之初春土壤地温低,有机制分解慢,速效养分释放量小,磷素极缺,氮素不足,必然影响农作物的前期生长。这种落后的施肥习惯,经过多年农业科技教育,已得到逐步改变。全县农村常年积肥,夏秋季泯土粪、沤绿肥,利用人粪尿、家畜家禽粪便积肥的现象已很普遍。电尕乡城郊农村群众进城掏厕所积肥成为自觉行动,且已收到显著地增产效果,使亩产提高到450斤以上,成为本县高产区。
  其次,重视了科学施肥和合理施肥。本县农业科技单位和技术人员,多年来在科学施肥和合理施肥上进行了持续努力。1975年进行“5406”菌肥拌种对春小麦增产效果的试验,增产14.3%,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起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同年还进行了硝酸鞍、磷肥对春小麦、蚕豆的增产试验»1978年〜1980年,在王曾泰主持下,完成了甘南州科委《土壤分析与合理施肥的研究》课题,提出低肥力水平要达到中肥力水平需以种肥施入硝鞍20斤〜30斤,普钙30斤〜40斤;中水肥水平土壤要达到高肥力水平需施硝钱15斤〜25斤,普钙25斤〜30斤为宜的试验成果。并在全州推广。1987年,在旺藏乡九龙峡搞配方施肥试验,平均亩产384斤,比照亩产195斤,增长92%。翌年大面积推广。
  化肥使用,始于60年代。70年代在计划任务的督促下用量增大,主要施用硝钱、过磷酸钙等。一般每亩施用10斤左右。县境农村由于农家肥、泯肥、腐殖土等天然肥源较广,对化肥信赖程度较低,加之农民收入低,对土地投入能力差等原因,对化肥的使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积极性不高,用量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购买和施用化肥的农户仍然较少。1990年,全县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106.02吨,其中氮肥24.73吨,磷肥20.15吨,钾肥10吨,复合肥51.14吨;折纯量31.46吨,其中氮肥6.93吨,磷肥4.27吨,钾肥2.5吨,复合肥17.76吨。
  四、农作物保护
  农作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病、虫、鼠、草害的防治。由于县境地形复杂,垂直变化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为作物病、虫、鼠、草害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殖的条件,常蔓延成灾,严重危害着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病害种类繁多,其中危害较大的有:小麦锈病(俗称黄疸)、麦类赤霉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大麦坚黑穂病和散黑穗病、蚕豆锈病、马铃薯环腐病等;主要害虫经普査发现有7目、32科、64种,危害较大的有:粘虫、妍虫、麦杆蝇、青禾穗蝇、黄曲条跳甲(俗称菜蚤、土跳蚤)、菜粉蝶(俗称菜青虫);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蜡、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农作物田间杂草主要有野燕麦,(又称黑燕麦)、毒麦、宾草、灰条、弄菜、苦莨菜、蒲公英、车前草、田旋花、野养麦等。
  解放前若发生此类灾害,山区农户势单力薄,无法抵御,只好听天由命。尤其遇到病、虫害大面积蔓延时,以为天神降灾,则更加虔诚地信奉宗教、迷信,念经、煨桑,祈求神佛保佑禳灾。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随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以防治病、虫、草害为主的农作物保护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从50年代起先后在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服务,广泛宣传科普知识、增加投入、防治技术预测预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曾经使用过和正在继续使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通过轮作倒茬、中耕除草、深耕多耙、休田灭草、适时早播、适时灌水等农业栽培措施,以破坏病虫草害繁殖条件为目的,达到防治效果;选种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药剂拌种;用农药拌成毒土(砂)撒翻入土,进行土壤消毒;对发现蔓延的病虫害,采用新型高效农药制剂喷撒,灭菌、灭虫;配制毒饵诱杀成虫;结合积肥收集田间残株落叶及杂草,集中泯肥或焚烧,以杀幼虫和蛹;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坚持严格检疫制度,严防通过调种途径传入病疫。
  五、农田基本建设
  因县境地处深山峡谷,耕地多系分布于半山腰的挂坡地,地块吊零破碎,有的地块耕牛无法掉头,且有耕牛滚坡之险。此类山地,阳坡怕旱,阴坡怕涝,又怕暴雨冲毁土层。只有沿江谷地部分农田有气候好,地块较大较平的优越条件,但又普遍缺水。这种大自然造就的地理条件,在旧中国的千百年中,当地农牧民因受生产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能量力而耕,种田靠天,对农田的投入也只不过捡捡石头,围堵田边护拦等劳务活,从未奢望要通过人力来改变农田的基本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并井重农用水利笔集本条件的改变。从50年代起,就开始组织劳力搞些小规模的深翻地、平田整地、引灌等项农田改造工程。
  60年代起,尤其是1964年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开始在全县范围内下达任务,展开了以兴修水利为主,兼搞水平梯田的农田基本建设。至1970年全县共修水渠56条,扩大水浇地4420亩;修水平梯田2799亩。
  70年代,全县把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转入改土。当时受“用专政手段办农业"的“左"的影响,大规模跨队、跨社调动劳力,平整土地,兴修水平梯田。开初几年主要以大队或公社为单位组织农建队伍,利用秋收后冻土前的时间修梯田或与河争田;1976年开始,全县统一组织长年农建专业队,动工大搞“三万亩”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仅1972年〜1977年6年间全县共修水平梯田13000多亩,占全县现有水平梯田总面积的80%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吸取了以往平调劳力、顾此失彼的蛮干教训,重视和倡导科技兴农,注重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增产措施。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后,开始提倡以“三田”(中、低产田改造,沿江台地综合开发,水平梯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方向。至1990年全县共修有水平梯田16200亩,占年末耕地面积的19.8%。
  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工程“三万亩”:1970年10月30日甘肃省革委会《关于贯彻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指示》发出之后,县委、县革委通过调查分析,根据全县九万亩可耕地的三分之一分布在白龙江沿岸地势较平坦、气候温和、易于引灌、交通方便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和潜力,始于1972年提出了“大战白龙江,抓好三万亩”的农田基本建设主攻方向。起初沿江6个公社分别搞。1976年2月4日,成立“三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实行全县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治理,集中抽调九社一场百分之十五的劳动力,调集9台推土机、1辆翻斗车,组建成全县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于3月3日现场召开誓师大会,首先在电尕乡根古大队吉爱那村南荒坡上,开始以挖土、轰石、砌石墙、整平、填土为主要工序的造田工程。至1977年两年中,共修出大块便于机耕和引灌的水平梯田1390亩。共移动土石方55.93万立方米,砌石墙3.03万立方米,长6公里;总投工24.26万个,补助口粮48.83万斤,伙食补助2.37万元,总计投资20.36万元。第六节农业机械
  一、农机管理
  建县初尚无农机专管机构,农机业务由县农牧科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兼管,1967年6月成立县农机管理局和农机公司,始有农机专管机构和经营服务机构。1970年又筹建县办农机修造厂,初由工交局代管,1975年10月划归县农机局管辖。1983年农机局改为农机管理站,1984年又成立农机监理站,与农机管理站一套人马。1985年9月恢复县农机局。至此,本县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已基本健全,由农机局、农机监理站、农机公司(下设门市部一个)、农机厂(有三个车间),协同开展全县农机管理、推广、应用、维修、零部件供应、安全监理、专业人员培训、统计、规划等项业务。1990年全县农机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共19人。
  二、传统农机具
  本县农民千百年来根据当地山区特征,逐步积累经验,创制和沿袭使用的适宜于本地农田耕作、场上作业、面粉和饲料加工、运输等项农活的旧式农具主要有:木制铁锌犁、耙、曙(木棒与柳条编成)、铁铣、木铳、蹶头、尖咀锄头、板锄、镰刀、铁铲、榔头、碌碡、木杈、连枷、扫帚、筛子、簸箕、筐篮、榨油房、水磨(有平轮和立轮两种)、面罗、手推小石磨、木车、背篓、麻布袋、皮口袋、毛口袋等。
  三、农业机械的发展
  本县农村从50年代起开始推广使用山地步犁、架子车、畜力播种机、手摇喷雾(粉)器等新式改良农具和半机械化农具。
  1962年建县初,国营电尕农场已配有两台大中型拖拉机,一部农用汽车,一台柴油发电机以及机引犁、播种机、耙、拖车,还有畜力胶轮大车、人力胶轮车等配套农机具。场内设有机耕队,从种到收生产过程中的拉运、耕翻、耙糖、播种等生产工序均由拖拉机承担。拖拉机年作业量在7000标亩〜8000标亩,其中农业作业量占95%以上。国营电尕农场的农业机械使用为县境农机发展起了引导作用。
  1968年开始引进4台手扶拖拉机,从此拖拉机开始使用到集体农业生产中去。以后逐年增加,至1974年拖拉机拥有量已达6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3台,每乡拥有两台以上,最多的电尕乡达17台。农用汽车3辆,各类农机具有400多台(件)。农机操作人员已有近百人。拖拉机作业量已突破八万标亩。为能及时解决农机和配件供应、维修、管理等问题,遂与同期建立了农机局、农机公司、农机修造厂等机构和单位。1975年后,在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推动下,农业机械仍然持续增长,至1979年,全县拖拉机总台数达到199台,农用汽车18辆,总动力13000多马力,各类农机具达800多台(件)。耗资达220多万元。但本时期因受极左思想影响,在农机发展上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采用硬性分配等脱离实际的手段,忽视集体承受能力和经济效益,迫使全县乡办机站借贷40余万元,无力偿还,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一定损失,挫伤了群众实现机械化的积极性,使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遭受挫折。
  1980年后,随着生产体制的改革,乡办农机站由实行“五定一奖”管理制逐步走向解体,拖拉机等农业机械逐步向个体和联户手中转移,部分原有农机被变卖,全县农机拥有量呈递减趋势,农机发展进入调整阶段。到80年代后期,经过一段时期的合理调整,全县农业机械化事业开始进入稳步发展的新时期,农民自办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正在兴起,农业机械类型转以小型实用为主的趋向发展。部分农机经营户已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至1990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3045.43千瓦,其中:柴油发电机动力4416.54千瓦, 汽油发电机动力7307.09千瓦,电动机动力1321.80千瓦。拥有拖拉机28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6台,小型拖拉机261台;机引大拖犁5部,小型机引犁101部;收割机3台。当年实际机耕面积8924亩,机播面积1206亩,机收面积315亩。场上作业机械有脱粒机55台,扬场机15台。有机动喷雾 (粉)器15部。有农用汽车77辆,架子车3187辆。
  四、农产品加工机械
  县境农村在60年代前,农产品加工条件极差,尤其居住在高山上的农牧民群众,每年食用面粉都要人背畜驮运下山到河谷水磨加工后,仍又人背畜驮运上山,加之山路崎岖陡峭,给群众造成极为艰苦的恶劣条件。70年代后,全县农村磨面机、榨油机、饲料粉碎机等农产品加工机械开始逐年发展起来。80年代以来除县办粮油加工厂外,农村加工机械多系个体经营,且以小型为主。农产品加工机械的发展为方便群众生活、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加工质量、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受群众欢迎,趋于持续发展之势。1990年全县有磨面机65台,榨油机30台,饲料粉碎机23台。
  迭部县几个年份主要农机具拥有量统计
  1976年〜1988年拖拉机作业量统计表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