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791
颗粒名称: 第三编 经济
分类号: F127.42
页数: 290
页码: 187-47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迭部县各行业经济概况。
关键词: 迭部县 地方经济

内容

第一章农业
  迭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耕和种植。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蜀将姜维曾兵驻迭州沓中,屯兵垦荒。数千年来,氐羌土著及藏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从事耕牧,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但在旧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受落后的社会制度、耕作技术,以及天灾人祸等种种历史条件的限制,生产发展极为缓慢,人民长期过着穷困生活。至解放初,农业仍处于“刀耕火种"式的粗放耕作。
  1949年境内粮食单产仅47.5公斤,总产665吨。按当年人口19100人计算,人均产粮只有34.8公斤。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扶助下,通过改革旧的耕作制度,兴修农田水利、推广良种、发展农业机械、增施肥料、强化科技服务、改革经营体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地发展。1962年建县时粮食总产为6085吨,亩产70.5公斤;油料年产28.95吨,单产17公斤;人均纯收入60.62元。比解放初已有明显增长。1975年粮食总产已达到11727.05吨,亩产141.5公斤;油籽总产达165.85吨。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村各种农业机械日益增多,部分村寨或农户已解决了照明用电、人畜饮水、农田提灌、粮食脱粒、饲料粉碎、粮油加工、机械运输、机耕、机播、机收等多方面的问题。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逐步健全,科技服务得到加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耕地、牲畜和其它主要生产资料分户承包经营。在发展粮、油作物生产的同时,鼓励扶助发展多种经营,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稳定,产值增长,农民收入增加。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298.8万元(80年不变价),粮食总产11251.31吨,人均产粮224公斤;油菜籽总产293.43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58元。分别与解放初和建县时相比,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16.92倍,比1962年增长1.85倍;油籽总产量比1962年增长10.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62年增长7.56倍。
  1990年全县耕地面积8.1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3%0其中山地6.74万亩,占82.5%,河谷川地1.43万亩,占17.5%。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31亩。
  本县农业在发展进程中,又存在着自然条件不利因素的制约,因全境属高山峡谷地貌,切割深,山高谷深坡陡。除沿江河谷坝台川地外,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半山坡上,而且地块破碎分散,肥力差,无法浇灌和使用机械,整套农活离不开人背畜驮。且常受旱、涝、冰雹、霜冻、病虫害等多种灾害的威胁,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很低。生产活动中耕作仍较粗放,科学种田水平低。农业的发展仍受严峻的自然条件、经营能力、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第一节农业机构
  一、农业行政管理机构
  民国时期,境内没有设置农业专门管理机构。
  解放初期,区内农业按行政辖属关系先后分别归卓尼、岷县、临潭、龙叠等县农业行政部门主管。
  1962年建县后县人民政府设农牧科,管理本县农、水、牧和园艺、森林保护等项行政业务。1968年改为农牧组,隶属于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后随着水电局和林业局的成立,两项业务先后分出。1973年改称农牧局至今。1990年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有职工9人,在畜牧兽医中心办公楼办公。农牧局下属农牧事业服务单位有: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公司、良种繁殖场、农业广播学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腊子种畜场、达拉牧场等7个单位。
  二、农业服务机构
  农业技术推广站
  1964年2月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配农技工作人员2人,负责全县农业技术和良种推广工作。1967年9月改称农业技术工作站,并新建办公室11间、242平方米,职工宿舍14间、238平方米。1968年9月5日与畜牧兽医、水电合并为“农三站”。1972年8月单独分设为农林工作站,主管全县农业技术和林业技术(经济林)的推广服务工作。1976年12月改为农科所,并划给实验基地100亩。1984年5月林业技术推广站分出另设,遂改名农业技术推广站至今。1990年共有职工22人,其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2人,技术员3人;主要建筑有化验室、资料室、办公室、库房、职工宿舍等,建筑面积为418平方米;有农技周转金3万元。农技站负责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并经销农药及器械。
  种子公司
  1972年3月成立县种子站,站址设在电尕乡境恰告村北,有职工4人,负责调运、经销良种,向县内推广。1977年3月与县良种场合并,一套人马,两个牌子。1978年11月又与良种场分设,成立县种子公司。1982年11月公司驻址迁至哇都卡(电尕乡政府驻地附近)。1990年有职工8人,其中:农艺师1人;建筑面积628平方米,内有种籽仓库2个、300平方米;固定资产6.77万元,周转金14万元;当年调购良种16.75万公斤,销售14.21万公斤;推广良种面积达6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80%。
  良种场
  1973年3月,利用原国营电尕农场四队的土地和人员开办县良种场,隶属于电尕农场。初配行政管理干部1名、技术员1名、农工29人,有耕地200余亩。1977年2月与电尕农场分设,单独成立县良种场,时有职工60人,其中农工54人;有耕地740亩。同年11月电尕农场撤销,有52名职工调到良种场。1988年新建办公室12间、264平方米,种籽仓库2幢、410平方米,饲料、面粉加工车间5间、95平方米,职工宿舍55间、1078平方米。主要器械有:轮胎拖拉机3台,链轨拖拉机2台,农用汽车2辆,播种机、精选机、扬场机、饲料粉碎机、中小型脱粒机各1部。1990年有职工67人,其中技术员2人;年产值12万元,良种播种面积562.4亩,总产8.9万公斤,销售5.5万公斤,良种供应到全县11个乡36个村委会。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迭部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于1984年11月成立,归县政府农牧局主管,业务由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指导。该校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广播电视进行远距离教学的一所成人业余中等专业学校。主要为本县农村培养一批合格的应用型中级专门人才和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劳动者。1992年4月被省教委(92)44号文件纳入全省成人中等教育管理序列。生源主要招收初、高中毕业的回乡和城镇待业青年,多层次多规格开办教学班,中专班学制3年,农村应用技术短期培训班学制为一年、半年、三个月不等。已先后开设《农业技术推广》、《财务会计》两个专业4个班,在校生67人,先后共培养中专毕业生20人,农村应用初级技术人员148人。学校配专职副校长1人,专职教师3人、职工1人。学校设在县农牧局综合楼上。现有教室和办公室各两间,职工宿舍3间有3米板状地面卫星及其接受机、彩电、录放像机各一台,专业教学录像带215盘,录音带382盘。
  三、国营农场
  1958年,卓尼县组织一些政治运动中被处理干部和社会闲散人员,在今电尕乡政府驻地西开办上迭农场。
  1959年根据省农垦局统一部署,为集中安排河南支边青年,临潭县农垦局派干部在电尕寺筹建电尕农场;龙叠县农垦局在今洛大乡境内开办洛大农场。
  电尕农场:1959年筹建初场址设在电尕寺,无农工。1960年2月将原临潭冶力关农场和迭部上迭、电尕三个农场迁并为电尕农场,场址由电尕寺下迁至今七九二汽修厂处。建场初共有职工545人,其中河南支边青年467人,其他78人,脱产干部17人;共设5个连、15个排、45个班;有耕地2207亩,其中水浇地1300亩;房屋建筑面积2844平方米,大、中型拖拉机、播种机各1台,双轮双锋犁3部。是年底,将县农牧科下属麻牙果园亦划归电尕农场经营。1966年5月,根据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省农垦局《关于二十四个国营农场牧场领导管理体制改变的报告》的有关精神,将国营电尕农场移交给迭部县管理。1969年后,随着国营七九二矿、迭部林业局及县级各单位的新建,该场大量土地被征用。1974年7月州农林局又将场属麻牙果园800亩划去开办州属麻牙园艺场。电尕农场耕地大面积减少,粮食不能自给,并连年亏损。据此,经县革委会报经甘南州革委会批准,于1977年11月撤销电尕农场。在处理遗留问题中,将建场时的72名正式工分别安置到县办良种场和园艺场;将建场后陆续投亲靠友等进场的临时工共82户、344人,划归电尕乡单独成立蔬菜生产大队,分4个生产队种植蔬菜。
  洛大农场:建于1959年底,场址设在洛大乡新寺。时归龙叠县农垦局管辖。下分新寺、麻牙(寺)、瓜咱(今舟曲境)三个耕作区。全场共有土地4110亩,职工851人,其中干部21人,工人723人,家属26人,小孩8人。后将部分职工调往舟曲林业局。因时遇三年自然灾害期,多数支边青年迫于困境成群离场回原籍。有少数人被公路段等单位吸收为工人。洛大农场遂人空自散。
  第二节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
  解放前,迭境大部属卓尼杨土司辖区。土地均实行“兵马田地”制度,按户分份租给辖民耕种,所有权归土司,租种者只有使用权,没有出卖权。这种土地制决定了租种土地的平民之间,土地占有量相差并不悬殊。境内土地主要种植粮、油作物,亦有种植鸦片的恶习。
  解放后,迭部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初期主要致力于地方政权建设,配合人民解放军消灭潜逃境内的国民党残余匪特,革除种植烟毒恶习,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秩序。在州内外汉族农区进行土地改革时,迭部境内遵照党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慎重稳进”方针和“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的政策,没有土改,未划阶级成份。“兵马田” 制一直延续到1958年平叛和反封建斗争之后,“一步登天”进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土地入社归公。土司制的经济基础“兵马田”制到此宣告终止。
  建县后第二年(1963)4月〜9月,中共迭部县委第一次在益哇乡进行划定阶级成份试点,按解放前三年的经济状况划分为封建主、牧主、地主、富裕农民、不富裕农民、贫苦农牧民等9等户。其中,剥削阶级成份当众公布,其余成份均作内部掌握,未作宣布。1969年6月至1970年初,全县12个公社全部正式开展划分农村阶级成份工作。全县共划定:贫农2164户,占总户数的40.75%;下中农1312户,占24.73%;中农926户,占17.42%;上中农516户,占9.7%;富农270户,占5.08%;地主及其他剥削阶级90户,占1.79%,剥削阶级占总户数的6.87%。在这次补划农村阶级成份时,土地早已归公,不存在没收和重新分配问题。
  全县农用土地在建县前后一度时期的统计数据,只是粗估冒算,准确性不高。据1984年农业区划对全县土地资源调查测算,全县耕地毛总面积为21.26万亩,占全县实控土地总面积4825.73平方公里的2.94%。净面积13.7万亩,其中:水浇地9707亩、占7.08%,旱地12.65万亩、占92.34%, 菜地789亩、占0.58%。而净耕地面积中,有三分之一多的土地属高寒陡坡等不宜耕种的劣质地块,常年荒芜,或退耕还牧、还林。实际播种的耕地面积多年为8万多亩。建县前的1958年,上、下迭播种面积只有45930亩。1962年实播粮油面积为8.81万亩,1970年降为8.53万亩,1983年8.07万亩。1990年为8.17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2.31亩。
  二、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一)土司所有的“兵马田”制
  明、清至民国时,卓尼杨土司在其辖属四十八旗境内,建立了一套所有权归土司的“兵马田”制。这是土司制度赖以建立和存在的主要生产关系。将辖区土地按属旗或村为生产单位,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各旗、村土地占有面积,根据当地土地资源占有量分配,数量不尽相同。迭部境内的“后山十四旗"均实行“兵马田地”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土司,而耕种“兵马田”的农户,只有耕种、纳税、服役的义务,对土地没有转让权,更没有出卖权。若遇绝户人家,允许亲属代租或外来户承接使用,即“吃田地”时,须由旗长、总管报经土司批准,发给藏、汉两文的“采书"(执照),方能耕种。耕种“兵马田"的土司辖民,均须承担军事劳役和战时出兵的义务,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即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寓兵于农的制度。租种“兵马田”的农户还必须向土司缴纳租赋,按照土司辖区各旗所处的地理条件和出产,税赋分为实物、劳役、货币三种。实物主要交纳粮食、地方特有的农副、林副产品,迭部境内交纳的实物除粮食外,有烧酒、酥油、烤猪肉,还有木耳、狼肚(羊肚菌)、蕨菜(阿夏白蕨菜)、野鸡等地方特产和野味;劳役,除应调出征外,还负担筑城、修路、建寺、防守隘口和卡子,运送粮物等诸种劳役;货币地租,亦叫“官钱”,土司衙门按照迭部各旗的地方特产和交通不便粮物驮运艰难等情况,则规定多儿、阿夏等旗每户每年交“官钱”200文;因桑坝旗地产黄金,故指定该旗每年向土司交纳黄金12两,若无金可交,则折交白洋600块(银元)。此外,如遇土司生辰纪念、婚、丧、嫁、娶等大事,还须送礼恭贺。
  土司在一旗或数旗派“掌宪”(旗长)一人,各旗均设总管一职。掌宪奉土司令征收辖民税赋,行使管理职权。若遇重大案件交由土司裁决,一般民事案件由掌宪和总管处理,当事人或当事一方所交纳的衙钱分别归土司、掌.宪或总管享用。除土司税赋外,掌宪所需面粉、肉、酒、酥油、马料等费用,均由属民定量摊派供给。
  地方土官头人和寺院的土地、牲畜,由属民代耕代牧,代耕代牧者非但得不到酬金,还须向土地和牲畜的主人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酥油等。另外,辖民还承受着寺院和土官的布施、功得费、捐资等负担。
  (二)个体所有制
  解放前,境内除卓尼杨土司所辖十四旗外,还有今洛大、腊子二乡地和桑坝乡的道藏、查哇村,自清至民国属岷县(州)管辖。该地区农业生产关系则不同于杨土司的“兵马田”制,而实行大体类同于内地农村的个体农民所有制。农民占有少量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典当。但因农户贫富不等,土地占有量有明显差别,亦有少数家无寸土,全靠出卖劳役的农奴。这种私有制形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互助合作时。
  (三)合作化至人民公社
  在中共卓尼县委的统一安排下,迭部境内于1957年底开始选点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宣传和筹建,下迭区共建起59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上迭区建起47个高级农业社。1958年春境内发生武装叛乱,合作化进程受阻。下半年在平叛和反封建斗争基本胜利的基础上,8月27日中共卓尼县委发岀在全县掀起宣传和建立人民公社地紧急通知中,要求上、下迭部“再不经过合作社,原计划建立的合营牧场、合作社全部直接建为人民公社,于9月5日前全部建成。"据此建社限令,遂于9月上旬“一步登天”实现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上迭、下迭两个人民公社。土地、耕(牧)畜、羊群、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入社归公,成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统一经营,收支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集体劳动,集体就餐。期间,农业过分强调以粮为纲,大刮浮夸风、共产风,破坏了生产规律。至I960年粮油产量大幅度下降,粮食亩产降到115斤,总产比1956年减少1039.6万斤,减产58.1%,群众生活极端困苦。1959年至1960年初,对公社规模进行了调整,临潭县和龙叠县分别将上、下迭两个公社划分为益哇、电尕、卡坝、达拉、麻牙、桑坝和洛大7个公社。1961年按照《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公社体制又进行了一次调整,实行政社分开管理,在原有公社基础上建立乡政府,专管行政;在原生产大队基础上建立人民公社.专管生产。实行以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生产队两级集体所有制。
  1962年建县后,进一步贯彻《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和《西北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对公社体制再行调整,1963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人民公社体制又上升为乡一级,仍实行政社合一,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办法樂行分配。并按政策划给社员少量的自留地和自留畜。适当放宽了农村经济政策。农业生产开始得到恢复。至1965年全县粮食亩产增至231斤,比1962年增长93斤,5年平均年递增15%;总产增到2038.4万斤,平均年递增22.7%。
  “文革”中,在极“左”路线下,划给社员的自留地(畜)当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重犯一平二调共产风,推行“政治评分”、平均分配等“左”的作法,严重挫伤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至1984年,全县恢复乡、村建制,取消人民公社体制。
  (四)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农(牧)村开始纠正“左”的错误,放宽了农村经济政策,逐步推行经济体制的改革。1980年开始试行“分组作业、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实行“六定一包”,即定土地、定劳力、定耕畜、定农具、定工分、定产量、包经费”,纠正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1982年,贯彻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精神,全县由点到面,至年底256个生产队7654个农户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耕地、牲畜和其它主要生产资料分户承包经营。承包制在实施和深化改革中逐步走向完善。多年“吃大锅饭”的旧体制被革除,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全县农村在发展粮油作物的同时,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经营,农业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本地资源优势逐步得到开发利用,林牧副业比重增大,农牧民人均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国家还从1985年起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税减免5年,使农民惠得休养生息之机。
  第三节农业区划
  根据县境各地地貌、土壤、水热等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差异性,区域特征的类似性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按照农业分区原则,农业区划中将全县区域结构划分为四个土地资源区。
  一、西部高山水源涵养林农牧区
  位于县境西部,包括益哇、电尕两乡,县人民政府、县属良种场、谢射苗圃,省属国营七九二矿、迭部林业局及其下属益哇林场均设在本区。土地面积为148.16万亩(合987.7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0.47%。其中耕地毛面积4.30万亩,(净面积为2.82万亩),占本区总面积的2.9%,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21%;林地78.73万亩,占本区总面积的53.14%,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8.65%;草地51.83万亩,占本区总面积的34.98%,占全县草地面积的22.03%。区内1990年共有人口4700户,21515人,(包括县级机关、七九二、迭部林业局),其中农业人口1629户9268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78人。1990年有各类牲畜45305头(只),农业人口人均有混合牲畜4.89头 (只)。主要种植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洋芋、油菜等粮油作物和苹果、梨等经济林木。本区电获乡蔬菜生产队是供应县城的蔬菜生产基地。
  区内海拔在2100米〜4500米之间。生态良好,林草并茂,自然植被覆盖率高达88.12%。植被以自然针阔叶混交林、山地草场和亚高山草甸及灌丛草甸为主,农业植被为辅。土壤以山地褐土、山地棕壤、亚高山草甸土及灌丛草甸土为多,其次有新积土、暗棕壤及紫砂土。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海拔2600米以下的白龙江沿岸和益哇、哇巴河谷阶地,气候较好,光热充足,土壤肥力适中,大部分有灌溉条件,且便于机耕,适于种植,产量较高。河谷坝台旱地常因雨量分配不均而发生时段性干旱。海拔在2800米以上的耕地,因地势高、热量不足,土壤阴冷潮湿,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分解和土壤释放养分能力差,且生长期短,多因霜冻而减产。
  该区因地处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较密集,交通方便,信息较灵,市场需求量大。加之区内木材、土地、砂、石、煤等资源优势,对大力发展加工、建材、建筑、蔬菜、饮食服务等乡镇企业和其它副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二、东部高山峡谷多种经营区
  地处县境东部,白龙江中游地段深切割高山峡谷地带,山势陡峻,水流湍急。本区包括洛大、花园、旺藏三个乡,舟曲林业局洛大林场、花园林场,迭部林业局旺藏林场,州属麻牙园艺场设在区内。土地总面积112.47万亩(合749.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54%。其中耕地毛面积6.54万亩(净面积为4.1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0.78%,占本区总面积的5.8%;林地为74.81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7.72%,占本区面积的66.5%;草地29.08万亩,占全县草地面积的12.36%,占本区面积的25.86%。区内1990年共有人口2115户、11473人,均系农业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3人。1990年有各类牲畜44769头(只),人均有混合牲畜3.90头(只)。主要种植的粮油作物有冬、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洋芋、糜、谷、玉米、油菜等;蔬菜有白菜、甘兰、蕃茄、辣椒、茄子、韭菜、葱、黄瓜、荀子、萝卜等,果木树有核桃、苹果、梨、花椒、柿、桃、杏、石榴等;饲草料作物有芫根、黄燕麦、苜蓿、箭舌豌豆等。
  该区海拔在1600米〜4000米之间,植被阴坡以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阳坡以旱生灌丛为主,农业植被为辅。土壤以洪积冲积的重砾质土为主,其次为褐土、棕壤。本区因地处白龙江干流河谷阶地,海拔较低,气候好,热量充足,雨量适中,适宜多种种植。种植业多为两年三熟制,即冬麦——复种养、糜谷、秋玉米——冬麦。近年经济林木发展快,种植面积大, 且品质优良。水能资源蕴量大,区内白龙江横穿尼傲峡、九龙峡、代古寺峡,三峡水能理论储量共有39.9万千瓦,占全县水能资源的51%。不利因素是立地条件差,山高坡陡,河谷狭窄,破碎层多,植被恢复较困难,水土流失严重,林地后备资源枯竭;草场量少质差;河谷阶地土层含砾石达30%〜70%,土体结构差,保土保肥力弱,土体升温快,蒸腾作用强,故易受旱。
  区内两(河口)郎(木寺)公路东西横穿三乡,岷(县)代(古寺)公路在区内与两郎公路会接,交通较便利。若充分利用气候好、林果、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林木,发展以加工增值为主的乡镇企业等方面很有潜力。
  三、南部高山用材林、牧、农区
  位于县境白龙江以南,包括达拉、阿夏、多儿三乡,迭部林业局达拉林场、阿夏林场和县属多儿林场亦设区内。土地总面积为239.13万亩(含1594.2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3.03%。其中耕地毛面积4.01万亩(净面积为2.5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4%,占本区面积的1.67%;林地面积147.46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3.35%,占本区的61.67%;草场面积84.91万亩,占全县草场面积的36.09%,占本区的35.5%。全区1990年共有人口1103户、6027人,均系农业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8人。1990年有各类牲畜28936头(只),人均有混合牲畜4.80头(只)。
  区内海拔在2300米〜4200米之间。地貌被达拉河、阿夏河、多儿河切割成三条南北走向的大狭沟。属温凉阴湿区。水能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植被以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甸、山地草场及亚高山草甸为主,农业植被为辅。森林面积大,蓄积多,材质优良,活立木蓄积量占全县总蓄积的40.5%,是本县主要用材林基地。草场面积较大,质量好。蕨菜、蘑菇、药材、羊肚菌(狼肚)等野生资源丰富。土壤以棕壤、暗棕壤、草甸褐土、草甸土为主,其次为褐土、新积土、紫砂土。耕地虽然面积较大,肥力亦好,但除少量河谷阶地外,百分之九十以上分布在2200米〜3000米之间的亚高山区,且平均坡度在35度左右,气候阴凉。雨季土壤冲刷严重,农作物易倒伏,粮食秫粒多。耕地分散,有的远离村落数十里之遥,难以施肥,耕作粗放,使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远山耕地宜逐年退耕还林、还牧。
  该区因有木材、草场、水能资源优势,在发展木材加工、牧业和小水利,利用其它野生资源等方面前景良好。四、北部高山深切草甸牧林农区
  位于县境白龙江以北,包括卡坝、尼傲、桑坝、腊子四乡,迭部林业局安子林场、舟曲林业局腊子林场,县属尼傲林场、腊子种畜场亦设区内。全区土地总面积224.1万亩(合149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96%。其中耕地毛面积6.41万亩(净面积为4.2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17%,占本区面积的2.86%;林地面积121.17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28.7%,占本区面积的54.07%;草场面积69.46万亩,占全县草场面积的29.52%,占本区面积的31.03%。全区1990年共有人口1712户、9811人,均系农业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57人。1990年有各类牲畜39793头(只),人均有混合牲畜4.06头(只)。
  迭山主峰位于区内,全区海拔在1800米〜4900米之间,北部迭山主脉自西向东裸岩峥蝶,发源于南麓的安子河、尖尼河、桑坝河、腊子河等诸流将全区切割为峰峦重叠、谷地幽深、壮观多姿的高山峡谷地貌。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山地草场、灌丛草甸为主,农业植被为辅。浅山多灌,深山林密。药材、蕨菜、山毛桃、沙棘等野生资源丰富。草场高寒,土壤以褐土、棕壤、灌丛草甸土、高山寒漠土为多,其次为新积土及暗棕壤。耕地多分布在2200一2800米之间的中山地段,且分布零散,河沟谷地多为冲积砂壤,阶地多为砂棕壤,含砂量在40%〜50%,立地条件差,多为坡地、旱地,透水性好,但保肥力差,易受时段性干旱。昼夜温差大,变温快,易形成暴雨和冰雹。
  该区在发展以牦牛、山羊为基础畜群的牧业,推广新技术提高粮油产量,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条件和发展后劲。
  第四节农作物品种与产量
  —、品种
  县境内农作物品种经过建县以来数十年的不断引进和更新,低产劣质品种已被淘汰,良种陆续引进推广,使各类作物的品种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1982年县农科所在完成了对全县农作物品种普查的基础上,编写出《迭部县农作物品种手册》。据普查县内种植的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有3类41种,禾谷类31种,豆类5种,薯类5种;经济作物中油料7种,蔬菜23种,药材2种;饲料作物7种。这些品种中原有的本地农家土种已为数很少,多系逐年引进并适宜本地种植的新品种。
  (一)粮食作物
  1.禾谷类:
  冬小麦共有7种,其中旧有的地方品种有老红麦、蚂蚱麦;逐年引进的有甘麦23号、陕农184、肥麦、武都5号、中引2号。
  春小麦共有11种,蜀万751、蜀万761、高原338、晋2148、临农14、渭春1号、渭春2号、绵阳11号、绵阳12号、科13、平凉36号。全系引进品种。
  青稞共7个品种,其中旧有的地方品种有长芒青稞、肚里黄;引进的有六棱青稞、藏兰青稞、牡丹青稞(黄青稞)、矮杆齐、紫青稞。
  玉米有金皇后、小金皇两个品种。
  养麦有甜养、苦养两个品种。
  糜、谷各有一个品种。
  2.豆类作物:
  蚕豆有白马牙蚕豆、红马牙蚕豆、羊眼蚕豆3个品种,均系本地品种。豌豆有大白豌豆、麻豌豆两个品种,均系地方品种。
  3.薯类作物:
  马铃薯(洋芋)主要有跃进、抗疫1号、四斤黄、小白花、长薯1号5个品种,多从临近地县引入。
  (二)经济作物
  1.油料共7种,其中油菜有小油菜、奥罗油菜、黄芥、78J一1、78J一2、78J一3(甘南1号)等6个品种;胡麻1个品种。
  2.蔬菜主要有大白菜、小白菜、油白菜、绿白萝卜、水萝卜、红胡萝卜、葱、韭菜、大蒜、结球甘兰(连花菜)、花椰菜(菜花)、球茎甘兰(苴莲)、芹菜、芫荽(香菜)、菠菜、西红柿、萬笋、长角辣椒、豆角、圆根、黄瓜、蕃茄、茄子等23种。3.药材主要种植党参、当归两种。
  (三)饲料作物
  主要种有燕麦、芫根、黄花苜蓿、紫花苜蓿、草木樨、聚合草、箭舌豌豆等7种。
  二、产量
  (一)粮食
  解放前粮播面积小,产量低,本地产粮不能自给,还要从洗、岷等地换取和购进补充。1949年境内粮播面积只有1.5万亩,亩产95斤,总产133万斤,农业人口人均产粮仅70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地方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产措施,并革除区内种植烟毒恶习,扩大粮播面积,粮食产量快速增长。虽然1958年〜1961年间曾经受过叛乱、严重自然灾害和“左”的影响,但粮食产量仍然增幅显著,至1962年建县时,全县播种面积已达8.64万亩,比1949年增长5.76倍;粮食总产达1217万斤,比1949年增长9.15倍;亩产141斤,增长148%。
  建县至1965年间,由于适当放宽农村经济政策,粮食产量持续上升,1964年平均亩产突破200斤,1965年总产突破2000万斤。
  1966年〜1980年间,受“文革”影响,“以专政手段办农业”和“大锅饭”的经营体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本县粮食总产一直在2000万斤左右徘徊。农业基本条件改变不大,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只有风调雨顺的1975年,总产达到2345万斤,亩产283斤的历史最高水平。
  1980年以后,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因部分高寒山村,经省、州批准退耕还牧,部分农田改种饲草,粮播面积减少,粮食总产连续数年降到1700万斤〜1800万斤。经过近几年采取稳定粮播面积、科技兴农等增产措施,粮食总产又回升到1990年的2250万斤,亩产281斤,和历史最高的1975年基本持平。然县境农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的制约,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产量经常上下浮动,从1962年〜1990年的29年中,粮食总产比上年减少的年份有12年,出现机率为41.4%。
  (二)油料
  解放前境内油料产量无资料可查。1962年建县时,全县油料播种面积1700亩,亩产只有34斤,总产5.79万斤。建县后油料生产得以重视,至1965年播种面积增到3100亩,亩产121斤,总产达到37.42万斤。比1962年增长显著,亩产增长3.56倍,总产增长6.46倍。
  1966年〜1986年20年间,油料生产出现长期徘徊状态,播种面积一直在3000亩左右,亩产常在100斤、总产30万斤上下浮动,灾年总产只20万斤左右。
  1986年以后播种面积增加到4000亩以上,产量逐年趋于稳定。至1990年,全县油料播种面积达4500亩,亩产130斤,总产58.68万斤。比1962年亩产增长3.82倍,总产增长10.13倍。油料产量同粮食一样,除稳定播种面积、增施肥料等人为因素外,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的制约。
  (三)蔬菜
  建县后,原电尕农场组织劳力利用河滩地种植蔬菜,在解决自食用菜的同时供应县城职工。1977年农场被撤后,部分劳工转为菜农由电尕乡组建蔬菜生产大队,以种植蔬菜为主。其余农村种植小块菜地,主要用以自食或作饲料。1977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为1793亩,产量1063吨。1980年以后随着城区基本建设的发展,部分菜地被征用等故,种植面积趋于减少,产量亦相应受到影响。1985年后,菜地虽未增加,但因实行联产承包制,并改进种植技术,采用塑料棚、地膜覆盖等先进工艺,蔬菜总产量仍有明显增长。199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只有612亩,比1977年减少1181亩,减少了65.8%;而总产量却达到1847吨,比1977年增长173.7%。
  (四)药材
  本县药材种植主要在实行计划经济时,为完成下达的药材种植任务而每年栽种数十亩至百余亩。最多的1980年栽种165亩,产量18.55吨。1985年以后因个体承包制在药苗培育、栽种技术、销售环节等方面受到条件限制,停止种植。
  附:历年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产量统计表。
  第五节农技农艺
  一、耕作制度的改革
  境内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差悬殊,各地所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耕作制度亦存在明显差异。大体可分三类:东部白龙江谷地是本县海拔最低、热量较充足,无霜期较长的地区,粮食作物实行两年三熟制,即冬小麦或“四迭部县历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表其它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统计
  月黄”(一种早熟青稞)收割后,复种玉米、养等晚秋作物,第二年播种蚕豆、玉米、洋芋、油籽等作物。西部河谷阶地和白龙江南北大部山区,都属一年一熟制,春播秋收,来年倒茬;县境南北边缘高寒阴湿区和西北部当多沟等地,一年很难一熟,只能种植一些生长期较短的青稞、蚕豆等作物,还常因遭霜冻而夭荡,不成熟或颗粒干秫,这种气候条件已迫使部分地区退耕还牧。
  落后的耕作制度和栽培习俗逐步得到改革。原始的“刀耕火种”式耕作方式已得到彻底改变。数百年惯用的“二牛抬杠”浅耕、撒播、不耙曙、耕播合一,只行春灌等不利于增产的粗糙落后耕作方式,经多年改革,已被新式步犁深耕、耙耨、除草、松土、翻茬,水地增加冬灌等新的耕作方式所代替。
  二、品种改良
  解放前,因受文化落后和交通闭塞等条件的限制,当地农民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粗糙的传统办法。作物品种主要种植一些祖辈们根据本地气候地理条件而选定的老品种;改良措施主要采用:秋收时挑选出长得熟透、颗粒饱满的留作籽种,播种前捡种籽,洋芋采用选籽、切籽、拌灰等办法。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建县以来,随着县乡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成立,把品种改良作为农业的主要增产措施来抓。多年来全县农业科技人员先后在土地资源、农作物品种资源的调查分析,在地方良种的选育和外地优良品种的引进、试种、繁育、推广,更新换代等项工作中做出了不懈地努力。1964年〜1971年,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全县良种实验推广和调运,并在电尕、旺藏、洛大建有种子繁育田5000亩。1972年成立县种子站和良种繁殖场后,站、场分工合作,协同负责全县的良种引进、调运、管理和繁育任务。1978年种子站改为种子公司。随着农民对科学种田的更加重视和对良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在县良种场承担繁育任务的同时,1985年种子公司又在电尕乡拉路大队建立种子繁殖基地1200亩。至1990年全县大部分农作物品种已被良种替代,而且主要作物已经历了数次大面积的更新换代。凡引进良种,都是通过试种繁育后才大面积推广种植。至1990年全县良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以上。多年来粮食增产的实效证明,品种改良为本县农业发展立了头功。
  (一)小麦
  小麦是本县主要粮食作物,全县各乡均有种植,且种植历史悠久。老红麦等本地品种适应性广,又抗旱、抗寒,但产量低。建县以来全县小麦品种进行过数次较大的更新换代,每次更新都使产量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十年代末县境内开始引进和推广甘麦96号,1962年建县后又大量引入阿勃系和甘麦系品种更换甘肃96号,并辅之以增施肥料、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全县平均亩产由百斤左右提高到200斤左右。1973年起从四川引进蜀万系小麦品种15个,在县内进行试种比照,遴选出产量较高的蜀万29号、蜀万723号、雅万2号等品种大面积推广,蜀万系取代了甘麦系,从而使全县粮食亩产由200斤左右提高到近300斤。此后,县、乡又陆续引进了武都5号〔(富尔纳尼X阿勃)X德国红杂交育成〕、蜀万751(阿勃X蜀万29杂交育成)、临农14(阿勃X新疆大颗子杂交育成)、晋2148、绵阳11号、中引2号(山前麦)等品种,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1985年后又引进小麦良种科13、渭春一号、平凉36号等品种,主要在沿江六乡大面积种植,亩产一般在400斤左右,其中科13种植最广,面积超过二万亩,亩产300斤〜450斤。
  (二)青稞
  青稞亦是本县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地方品种主要有长芒青稞、肚里黄等,其中肚里黄经过多年选育,提纯复壮,已成为县境内种植面积最大的青稞良种,亩产平均300斤〜400斤。从四川松潘地区引进的牡丹青稞(黄青稞),具有抗倒伏、抗逆性较强的特征,全县种植也较广,起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三)蚕豆
  县境内的地方品种白马牙蚕豈和红马牙蚕豆,都是甘南地区的蚕豆良种,经多年选育、提纯,增产效果更为明显。现全县主要种植这两种品种,面积近2万亩。
  (四)玉米
  县境玉米种植范围小,仅在东部洛大、花园乡河谷水地种植。多年主要种植五十年代引进的美国品种金皇后,该品种茎秆高大粗壮,一般亩产200多斤。
  (五)油料
  地方品种小油菜,适应性广,普遍种植,亩产100斤左右。1974年从临夏引进黄芥,属芥菜型、春性、晚熟,种于下迭,使亩产提高到150斤左右。1980年引进加拿大品种奥罗,甘蓝型油菜,根系发达,分枝性强,电尕、桑坝等乡种植,亩产150斤左右。
  (六)洋芋
  (马铃薯)洋芋地方品种已被淘汰,目前种植的有70年代引入的抗疫1号,系甘肃省会川马铃薯试验组用波友1号X齐赛庚杂交育成;还有同时期引入的四斤黄,亦是会川试验组用牛头X62—1—6杂交育成。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一般亩产2000斤左右。
  三、施肥
  县境在解放前因受山高地陡、农田分散吊零、劳力少、劳动强度大等条件的限制,且受陋俗影响,平均施肥量少,土壤肥力不足,又很难补给,甚至部分山地无力施肥而“白籽下种”,地力日见瘠薄。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数十年的努力,首先,对农村大部分地区人无厕所、猪无圈和忌用人粪尿上地等陋习进行了改革,在提高农家肥的数量和质量上做出了努力。本地传统肥源,主要是依靠森林凋落物和作物桔杆垫牛、羊圈泯成的厩肥。此肥多在冬季堆造,腐熟程度低,施入土壤后因碳氮比高,在矿化过程中往往和作物争夺土壤氮素营养。加之初春土壤地温低,有机制分解慢,速效养分释放量小,磷素极缺,氮素不足,必然影响农作物的前期生长。这种落后的施肥习惯,经过多年农业科技教育,已得到逐步改变。全县农村常年积肥,夏秋季泯土粪、沤绿肥,利用人粪尿、家畜家禽粪便积肥的现象已很普遍。电尕乡城郊农村群众进城掏厕所积肥成为自觉行动,且已收到显著地增产效果,使亩产提高到450斤以上,成为本县高产区。
  其次,重视了科学施肥和合理施肥。本县农业科技单位和技术人员,多年来在科学施肥和合理施肥上进行了持续努力。1975年进行“5406”菌肥拌种对春小麦增产效果的试验,增产14.3%,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起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同年还进行了硝酸鞍、磷肥对春小麦、蚕豆的增产试验»1978年〜1980年,在王曾泰主持下,完成了甘南州科委《土壤分析与合理施肥的研究》课题,提出低肥力水平要达到中肥力水平需以种肥施入硝鞍20斤〜30斤,普钙30斤〜40斤;中水肥水平土壤要达到高肥力水平需施硝钱15斤〜25斤,普钙25斤〜30斤为宜的试验成果。并在全州推广。1987年,在旺藏乡九龙峡搞配方施肥试验,平均亩产384斤,比照亩产195斤,增长92%。翌年大面积推广。
  化肥使用,始于60年代。70年代在计划任务的督促下用量增大,主要施用硝钱、过磷酸钙等。一般每亩施用10斤左右。县境农村由于农家肥、泯肥、腐殖土等天然肥源较广,对化肥信赖程度较低,加之农民收入低,对土地投入能力差等原因,对化肥的使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积极性不高,用量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购买和施用化肥的农户仍然较少。1990年,全县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106.02吨,其中氮肥24.73吨,磷肥20.15吨,钾肥10吨,复合肥51.14吨;折纯量31.46吨,其中氮肥6.93吨,磷肥4.27吨,钾肥2.5吨,复合肥17.76吨。
  四、农作物保护
  农作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病、虫、鼠、草害的防治。由于县境地形复杂,垂直变化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为作物病、虫、鼠、草害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殖的条件,常蔓延成灾,严重危害着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病害种类繁多,其中危害较大的有:小麦锈病(俗称黄疸)、麦类赤霉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大麦坚黑穂病和散黑穗病、蚕豆锈病、马铃薯环腐病等;主要害虫经普査发现有7目、32科、64种,危害较大的有:粘虫、妍虫、麦杆蝇、青禾穗蝇、黄曲条跳甲(俗称菜蚤、土跳蚤)、菜粉蝶(俗称菜青虫);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蜡、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农作物田间杂草主要有野燕麦,(又称黑燕麦)、毒麦、宾草、灰条、弄菜、苦莨菜、蒲公英、车前草、田旋花、野养麦等。
  解放前若发生此类灾害,山区农户势单力薄,无法抵御,只好听天由命。尤其遇到病、虫害大面积蔓延时,以为天神降灾,则更加虔诚地信奉宗教、迷信,念经、煨桑,祈求神佛保佑禳灾。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随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以防治病、虫、草害为主的农作物保护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从50年代起先后在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服务,广泛宣传科普知识、增加投入、防治技术预测预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曾经使用过和正在继续使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通过轮作倒茬、中耕除草、深耕多耙、休田灭草、适时早播、适时灌水等农业栽培措施,以破坏病虫草害繁殖条件为目的,达到防治效果;选种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药剂拌种;用农药拌成毒土(砂)撒翻入土,进行土壤消毒;对发现蔓延的病虫害,采用新型高效农药制剂喷撒,灭菌、灭虫;配制毒饵诱杀成虫;结合积肥收集田间残株落叶及杂草,集中泯肥或焚烧,以杀幼虫和蛹;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坚持严格检疫制度,严防通过调种途径传入病疫。
  五、农田基本建设
  因县境地处深山峡谷,耕地多系分布于半山腰的挂坡地,地块吊零破碎,有的地块耕牛无法掉头,且有耕牛滚坡之险。此类山地,阳坡怕旱,阴坡怕涝,又怕暴雨冲毁土层。只有沿江谷地部分农田有气候好,地块较大较平的优越条件,但又普遍缺水。这种大自然造就的地理条件,在旧中国的千百年中,当地农牧民因受生产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能量力而耕,种田靠天,对农田的投入也只不过捡捡石头,围堵田边护拦等劳务活,从未奢望要通过人力来改变农田的基本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并井重农用水利笔集本条件的改变。从50年代起,就开始组织劳力搞些小规模的深翻地、平田整地、引灌等项农田改造工程。
  60年代起,尤其是1964年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开始在全县范围内下达任务,展开了以兴修水利为主,兼搞水平梯田的农田基本建设。至1970年全县共修水渠56条,扩大水浇地4420亩;修水平梯田2799亩。
  70年代,全县把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转入改土。当时受“用专政手段办农业"的“左"的影响,大规模跨队、跨社调动劳力,平整土地,兴修水平梯田。开初几年主要以大队或公社为单位组织农建队伍,利用秋收后冻土前的时间修梯田或与河争田;1976年开始,全县统一组织长年农建专业队,动工大搞“三万亩”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仅1972年〜1977年6年间全县共修水平梯田13000多亩,占全县现有水平梯田总面积的80%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吸取了以往平调劳力、顾此失彼的蛮干教训,重视和倡导科技兴农,注重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增产措施。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后,开始提倡以“三田”(中、低产田改造,沿江台地综合开发,水平梯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方向。至1990年全县共修有水平梯田16200亩,占年末耕地面积的19.8%。
  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工程“三万亩”:1970年10月30日甘肃省革委会《关于贯彻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指示》发出之后,县委、县革委通过调查分析,根据全县九万亩可耕地的三分之一分布在白龙江沿岸地势较平坦、气候温和、易于引灌、交通方便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和潜力,始于1972年提出了“大战白龙江,抓好三万亩”的农田基本建设主攻方向。起初沿江6个公社分别搞。1976年2月4日,成立“三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实行全县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治理,集中抽调九社一场百分之十五的劳动力,调集9台推土机、1辆翻斗车,组建成全县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于3月3日现场召开誓师大会,首先在电尕乡根古大队吉爱那村南荒坡上,开始以挖土、轰石、砌石墙、整平、填土为主要工序的造田工程。至1977年两年中,共修出大块便于机耕和引灌的水平梯田1390亩。共移动土石方55.93万立方米,砌石墙3.03万立方米,长6公里;总投工24.26万个,补助口粮48.83万斤,伙食补助2.37万元,总计投资20.36万元。第六节农业机械
  一、农机管理
  建县初尚无农机专管机构,农机业务由县农牧科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兼管,1967年6月成立县农机管理局和农机公司,始有农机专管机构和经营服务机构。1970年又筹建县办农机修造厂,初由工交局代管,1975年10月划归县农机局管辖。1983年农机局改为农机管理站,1984年又成立农机监理站,与农机管理站一套人马。1985年9月恢复县农机局。至此,本县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已基本健全,由农机局、农机监理站、农机公司(下设门市部一个)、农机厂(有三个车间),协同开展全县农机管理、推广、应用、维修、零部件供应、安全监理、专业人员培训、统计、规划等项业务。1990年全县农机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共19人。
  二、传统农机具
  本县农民千百年来根据当地山区特征,逐步积累经验,创制和沿袭使用的适宜于本地农田耕作、场上作业、面粉和饲料加工、运输等项农活的旧式农具主要有:木制铁锌犁、耙、曙(木棒与柳条编成)、铁铣、木铳、蹶头、尖咀锄头、板锄、镰刀、铁铲、榔头、碌碡、木杈、连枷、扫帚、筛子、簸箕、筐篮、榨油房、水磨(有平轮和立轮两种)、面罗、手推小石磨、木车、背篓、麻布袋、皮口袋、毛口袋等。
  三、农业机械的发展
  本县农村从50年代起开始推广使用山地步犁、架子车、畜力播种机、手摇喷雾(粉)器等新式改良农具和半机械化农具。
  1962年建县初,国营电尕农场已配有两台大中型拖拉机,一部农用汽车,一台柴油发电机以及机引犁、播种机、耙、拖车,还有畜力胶轮大车、人力胶轮车等配套农机具。场内设有机耕队,从种到收生产过程中的拉运、耕翻、耙糖、播种等生产工序均由拖拉机承担。拖拉机年作业量在7000标亩〜8000标亩,其中农业作业量占95%以上。国营电尕农场的农业机械使用为县境农机发展起了引导作用。
  1968年开始引进4台手扶拖拉机,从此拖拉机开始使用到集体农业生产中去。以后逐年增加,至1974年拖拉机拥有量已达6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3台,每乡拥有两台以上,最多的电尕乡达17台。农用汽车3辆,各类农机具有400多台(件)。农机操作人员已有近百人。拖拉机作业量已突破八万标亩。为能及时解决农机和配件供应、维修、管理等问题,遂与同期建立了农机局、农机公司、农机修造厂等机构和单位。1975年后,在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推动下,农业机械仍然持续增长,至1979年,全县拖拉机总台数达到199台,农用汽车18辆,总动力13000多马力,各类农机具达800多台(件)。耗资达220多万元。但本时期因受极左思想影响,在农机发展上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采用硬性分配等脱离实际的手段,忽视集体承受能力和经济效益,迫使全县乡办机站借贷40余万元,无力偿还,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一定损失,挫伤了群众实现机械化的积极性,使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遭受挫折。
  1980年后,随着生产体制的改革,乡办农机站由实行“五定一奖”管理制逐步走向解体,拖拉机等农业机械逐步向个体和联户手中转移,部分原有农机被变卖,全县农机拥有量呈递减趋势,农机发展进入调整阶段。到80年代后期,经过一段时期的合理调整,全县农业机械化事业开始进入稳步发展的新时期,农民自办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正在兴起,农业机械类型转以小型实用为主的趋向发展。部分农机经营户已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至1990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3045.43千瓦,其中:柴油发电机动力4416.54千瓦, 汽油发电机动力7307.09千瓦,电动机动力1321.80千瓦。拥有拖拉机28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6台,小型拖拉机261台;机引大拖犁5部,小型机引犁101部;收割机3台。当年实际机耕面积8924亩,机播面积1206亩,机收面积315亩。场上作业机械有脱粒机55台,扬场机15台。有机动喷雾 (粉)器15部。有农用汽车77辆,架子车3187辆。
  四、农产品加工机械
  县境农村在60年代前,农产品加工条件极差,尤其居住在高山上的农牧民群众,每年食用面粉都要人背畜驮运下山到河谷水磨加工后,仍又人背畜驮运上山,加之山路崎岖陡峭,给群众造成极为艰苦的恶劣条件。70年代后,全县农村磨面机、榨油机、饲料粉碎机等农产品加工机械开始逐年发展起来。80年代以来除县办粮油加工厂外,农村加工机械多系个体经营,且以小型为主。农产品加工机械的发展为方便群众生活、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加工质量、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受群众欢迎,趋于持续发展之势。1990年全县有磨面机65台,榨油机30台,饲料粉碎机23台。迭部县几个年份主要农机具拥有量统计1976年〜1988年拖拉机作业量统计表第二章畜牧
  迭部人民有着经营畜牧业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追本溯源,牧先于农。境内在秦、汉及其以前的氐羌先民以狩猎和游牧为主。东晋、十六国时,“随逐水草、庐帐为室,肉、酪为粮”的吐谷浑人,曾在今电尕乡吉爱那村南筑马牧城,做为牧马基地。至南宋时.设在南坪、文州等八个茶场的茶马交易中,叠、洮之马最为良优,叠州马贩每三个月或半年赴茶场交易一次。史载证明古叠州是发展畜牧业的重地,且经久不衰。
  在游牧逐渐转为定居、草地陆续垦为耕地的漫长演变中,牧业比重逐渐变小。至解放前,县境只有南北边缘高寒山区的部分山村以牧为主ol949年全县各类牲畜只有2.94万头(只)。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建县以来,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县、乡各级人民政府在改造畜群结构、改良畜种、保护草场、疫病防治、经营方针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1981年后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1984年后,经省、州批准先后将气候高寒的57个自然村退耕还牧,改为以牧为主。又相应的投资办起了腊子、达拉两个县办种畜场,做为本县发展畜牧业的畜种基地。全县以疫病防治为主的兽医技术三级服务网已经形成,县城成立畜牧畜医中心,各乡设立兽防站,行政村配有半脱产防疫员。畜牧业已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90年牧业总产值1023.03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1.36%。各类牲畜总数达到15.89万头(只),其中大牲畜6.28万头(匹),山绵羊7.3万只,猪1.77万口。混合牲畜总数比1949年增长了5.4倍;比1962年建县时增长了5.18倍;平均年递增率为6.05%。
  第一节畜牧业机构
  一、畜牧业行政管理机构
  迭部建县前无畜牧业行政专管机构。上、下迭地区的畜牧兽医行政业务,先后归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四科(即建设科,自1950年10月至1955年5月)、卓尼县人民委员会畜牧科(1955年5月〜1956年12月)、农牧科(1957年1月〜1958年12月),临潭县和龙叠县农牧科(1959年1月〜1961年12月)统一管理。洛大、腊子地区则先后归岷县(1950年〜1954年5月)、舟曲县农牧科(1954年6月〜1961年12月)管理。
  1962年1月建县后,随即成立迭部县人民委员会农牧科,主管全县农业和畜牧业行政业务ol968年10月改称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农牧组。1973年2月恢复成立县农牧局。1990年农牧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工作人员共9人,因县境没有纯牧区,部分乡村是牧农兼营的半农半牧区,所以畜牧业管理机构一直与农业管理机构并为一体。
  二、畜牧兽医机构
  1962年建县后即成立迭部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初配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干部4人。1968年10月县革命委员会将农技、林技、畜牧兽医合并成立农、林、牧三站革命领导小组(简称农三站),1973年“农三站”分设,1974年9月成立畜牧兽医工作站领导小组。1987年4月在原畜牧兽医工作站基础上成立迭部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业务范围扩大到畜牧、兽医、草原、检疫、畜牧兽医技术服务诸方面。
  畜牧兽医基层工作机构,始于1971年成立电尕、旺藏、花园、洛大4个公社中心兽医站。至1973年2月全县12个公社基层畜牧兽医站,全部建立健全,并配备了专业技术干部。基层站行政上归公社领导,业务上受县站管理。
  止1990年,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及下属12个乡基层畜牧兽医站共有职工41人,其中技术干部37人,工人4人。技术干部中大学本科毕业1人,大专毕业3人,中专毕业33人;其中畜牧师2人,兽医师4人,助理畜牧师2人,助理兽医师8人,畜牧技术员4人,兽医技术员5人。
  全县52个村委会及腊子种畜场共配有半脱产兽医防疫员54人。
  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于1986年建成三层双面办公楼一栎,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其它主要设备有:东风牌动物运输车1辆,液氮车一辆,液氮罐4个,孵化机1台,出雏机1台,饲料粉碎机2台,中药粉碎机1台,电动喷雾机及分析天平、蒸馏器各1台,电冰箱3台,恒温箱4台,光学显微镜13台。12个乡基层站共有办公用房60间,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第二节畜牧业体制的变革及发展
  解放前的数百年中,在政治经济上一直相沿土司制和政教合一的基本统治体制。土司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辖区内政治、宗教、军事首领。畜牧业经济体制亦为土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山和牲畜所有权多数集中在牧主、土官、头人之手;而绝大多数贫苦农牧民只占有少量牲畜,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困苦地位。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长期处于原始的经营状态,生产水平低。
  解放后,迭部各族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地方人民政权,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特权,使各族贫苦人民翻身解放,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40年来,迭部的畜牧业生产在探索中迂回前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49年〜1957年建国初期迭部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配合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响应政府指令禁绝种植烟毒恶习,在安定社会秩序的基础上贯彻党对少数民族地区“慎重稳进”的方针,实行“不斗不分,不划分阶级于牧工、牧主两利,扶持贫苦牧民”的政策,恢复和发展了畜牧业生产。1956年10月以后,逐步组建农牧业互助组和合作社。广大贫苦农牧民成为土地、草山、牲畜的主人,从而迸发出炽烈的生产热情,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至1957年底,全县各类牲畜总数达到5.77万头(匹、只),比1949年增长1.96倍,年平均递增率为8.79%。其中:大牲畜比1949年增长2.15倍,年平均递增率为10.03%;山绵羊增长1.69倍,年平均递增率为6.78%;猪增长2.5倍,年平均递增率为12.14%。
  1958年〜1962年建县前的负增长期1958年上、下迭部均进行民主改革和反封建斗争,废除了畜牧业生产资料的封建地、牧主所有制,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制度,牲畜计股入社,畜牧业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个体经济。这5年中,区内因发生了1958年反革命武装叛乱的破坏和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困扰;.又加指导政策上的失误,一度受“一平二调”、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等“左”的干扰,以及“重农”轻牧的影响,天灾人祸并行,致使境内正在恢复发展的畜牧业深受其害,损失惨重。到1962年底,全县各类牲畜总数骤降到3.07万头(匹、只),比1957年下降46.79%。其中:大牲畜比1957年下降了48.09%,山绵羊下降了47.92%,猪下降了38.67%。牲畜总数降到1949年的起步水平,山绵羊数比49年还少11.97%。
  1963年〜1967年建县初的恢复期1962年建县后,县、乡认真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和牧区“四十条”,积极纠正“左”的错误倾向。并根据本县实际,在畜牧业生产上提出“保护现有,大量繁殖”的口号,工作中采取消灭兽害、修棚搭圈、贮备冬草、奖励繁殖等有效措施,使畜牧业生产在抑制滑坡趋势、恢复元气的同时,进而出现较快的发展势头。至1967年底,全县各类牲畜存栏7.14万头(匹、只),比1962年增长2.32倍,其中:大牲畜2.11万头(匹),比1962年增长1.55倍;山绵羊3.76万只,增长3.01倍;猪1.273头,增长2.72倍。
  1968年〜1978年低速发展期这期间受“文革”影响,本县生产方针几经调整,左右摆动,60年代末提出“以牧为主,全面发展”;70年代初改为“以农为主,以副促农、综合经营”,强调“以粮为纲”;畜牧业则提出“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一亩一猪、一人一猪”、“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等口号,使畜牧业处于从属农业,为农业积肥和提供役畜的地位。1975年甘肃牧区工作会议后省委将迭部县定为半农半牧县。据此精神,又重新确定了“农牧并举,农、林、牧结合,全面发展”的生产方针。并划定益哇、电尕、卡坝、达拉、阿夏、多儿、腊子口7个公社为半农半牧公社,扎尕那等22个大队、124个生产队为半农半牧生产队,半农半牧队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58.8%。但实行“农牧并举"的有效措施并未形成,政策的不稳定,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到1978年底,全县各类牲畜存栏数为10.55万头(匹、只),与1967年相比,11年增长了47.79%,年平均递增率为3.61%。
  1979年以后,进入稳定发展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后,本县农牧业经济体制随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当年12月至1980年3月,全县52个大队、256个生产队全部实行“分组作业、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至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牲畜、草场分户承包管理,打破了以往的“大锅饭"经营方式,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现了责、权、利三结合,极大的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畜牧业生产形势逐年见好。
  1984年后,经省、州批准先后分批将10个乡、25个村委会所属65个村民小组(63个自然村)转为以牧为主。这部分转牧村共有1458户,7879人,占有耕地面积21481亩,大牲畜20456头(匹),山绵羊13501只。其中:1984年第一批转牧的村民小组有:东哇、代巴、达日、业日、日宗、普来、当多、刀拉、尼哇、高哇、普欠、刀代卡、下吾那、白云、业库、祖西、祖爱、沙拉、子如、那盖、作木、崖哇、白赛、大板、纳告等25个,1985年第二批转牧的村民小组有:达岗、沙欠、子午、纳加、牙那、拉哇、尼吉巴、一乍、高在、戈吾、克浪、班藏、腊子一、二队,出路,铁尺、巴路等17个(16个自然村);1986年第三批转牧的村民小组有:崖巴、日盖、肯子卡、岗藏、容科、尼欠、阿如、村地、牙利巴、年那、牙拉、吾乎、黑拉、久里才一、二队,达拉一、二队、车念等18个(16个自然村);1988年第四批转牧的村民小组有:吾子、亚乍、库地卡、卡浪、赵藏等5个(第四批只经县政府批准)。由农转牧的主要条件是:1・地处海拔2800米以上,气候高寒,不适宜农作物生长;2.发展牧业有一定潜力,人均占有牲畜在15个羊单位以上,每个羊单位平均有草场10亩以上;3.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0%以上;4.有较长的放牧习惯和经验;5.口粮不能自给,长期吃回销粮。这些转为以牧为主的村,对部分不宜农作的土地退耕种草,生产优质饲料。县、乡及放牧专业户共同增加对畜牧业的资金和劳力投入,使畜牧业生产得到稳步发展。
  1990年,全县各类牲畜存栏总数达15.89万头(只),其中,适龄母畜6.26万头(只),种公畜0.40万头(只),役畜1.71万头(只)。总数比1949年增长5.4倍,比1962年建县初增长5.17倍。与1978年相比,总数增长了50.65%,12年平均年递增率为3.47%。其中:大牲畜达6.66万头(匹),比1978年增长了97.63%;山绵羊7.36万只,增长了30.60%;猪1.86口,增长了21.08%。在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发展的进程中,根据农牧民旧的惜售观念,提出了“提高总增,控制净增,加快周转.扩大出栏,增加商品”的指导思想,使农牧民的商品意识逐步增强,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牛羊肉年产597.34吨,与1978年相比增长6.03倍;猪肉年产598.2吨,增长2.61倍;羊毛产量为45.05吨,增长45倍;牛奶2024.27吨,增长8.6倍;皮张11182张,增长5.8倍。
  1990年全县牧业总产值484.2万元(1980年价),比1979年增长3.6倍。牧业产值在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84年的31.40%提高到37.28%。
  附:历年各类牲畜数量统计表迭部地区1949年〜1961年社会牲畜数量统计(建县前)迭部县历年牲畜数量统计迭部县历年牲畜数量统计迭部县1990年各类牲畜数量统计迭部县历年畜牧业产值及畜产品产量统计第三节草场饲草料
  一、草场资源
  据1982年和1984年两次调査,全县共有天然草场235.28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2.5%。其中可利用面积208.76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8.73%,平均亩产鲜草374.72公斤,7.79亩可养一只羊。全县草场理论载畜量为26.79万个羊单位。
  (-)草场类型及生产能力
  根据中国植被区划,本县属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区;在全省草场区划中,属甘南高原东部山地草甸草原草场亚区;在全州区划中,属白龙江下游山地草甸草场片。但由于县境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形复杂,水热条件垂宜差异明显,因而草场植被从沟谷到高山随海拔高度,草场类型主要分为:
  亚高山草甸草场
  是本县天然草场的主体,面积158.3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67.30%,可利用面积137.35万亩,平均亩产鲜草434.07公斤,6.73亩可养一只羊。主要分布在2500米〜4200米之间的山体阳坡、半阳坡。依海拔高度和坡向基质的差异,牧草植物的组成分为阳坡禾草场组和沟坡莎草杂草类草场组等2个草场组和3个草场型。阳坡禾草场组分两个草场型:①野青茅+短柄草+密生苔草+珠芽蓼草场,多分布在海拔2900米〜3600米之间的山体偏西坡。这里坡面较缓,土层较厚,种的饱和度在20种上下,盖度在95%以上,草层高20厘米〜30厘米。②短柄草+密生苔草草场,多分布在海拔2500米〜3300米之间的残积坡积坡面,基质多砾石,通透性好,向阳干燥。在分布上限地段,草的种类较杂,盖度大,产量高,除优势种外,多有勃氏针茅、地榆、草玉梅和嵩属豆科植物参与,种的饱和度20种左右,盖度80%以上,草层40厘米〜70厘米;中间地段,成份单调,盖度小,产量低;下限地段,多有三刺草、克氏针茅、本氏针茅和紫苑、莲子菜、铁杆蒿等旱生植物参与,种的饱和度15种左右,草群盖度50%〜60%,草层高20厘米〜30厘米。这种草场在亚高山草甸草场中海拔较低,背风向阳,冬春少雨雪,气候较暖,适于绵羊、黄牛冬春放牧。沟坡莎草杂草类草场组,只有1个草场型:即珠芽蓼+线叶蒿草+紫羊茅,珠芽蓼+线叶蒿草+银莲花草场。主要分布在海拔3300米〜3900米之间的浑圆山顶及林缘缓坡梁谢地段,种的饱和度在25种以上,草群盖度91%,草高10〜20厘米。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场
  面积69.51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29.54%。可利用面积63.99万亩,平均亩产鲜草257.72公斤,11.33亩可养1只羊。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4000米之间的山体阴坡林缘地段及林限以上的高山阴坡。主要牧草有:金露梅+珠芽蓼+紫羊茅+矮生蒿草。草群盖度在90%以上,草层高20厘米〜50厘米,种的饱和度30种左右。此类草场生境阴湿,灌丛参与,其上限适宜夏季放牧牦牛,下限宜放牧山羊。
  山地草原草场
  面积3.39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1.44%,均可利用。平均亩产鲜草284.89公斤,10.25亩可养1只羊。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沟谷阳坡,是以本氏针茅+铁杆蒿为主的草原草场,草群盖度在90%左右,草层高度15厘米〜20厘米。这类草场多与农田、村庄相间分布,践踏较重。
  此外,还有附带利用草场4.03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1.71%,平均亩产鲜草284公斤,10.25亩可养1只羊。
  (二)草场等级与牧草种类
  按北方草场资源调查大纲规定的等级划分标准,本县没有一、四、五等和一、二、六、七、八级草场,只有二、三等和三、四、五级草场。而以二等草场和三级草场面积最大,二等草场129.13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1.85%;三级草场114.33万亩,占54.76%。三等草场79.64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38.15%;四级草场15.65万亩,占7.49%;五级草场78.79万亩,占37.75%。
  根据调查采集的植物标本鉴定统计,分布在本县天然草场上的植物共有75科,291属,573种。其中饲用植物31科,287种,占草场植物总数的50%。在饲用植物中有本科76种,豆科38种,均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可供人工栽培驯化。
  二、草原保护
  解放后,在草原的合理利用、保护、建设方面先后所做的工作,主要表现在重点解决各个时期的主要问题。建县前后,侧重于以乡(社)、村为单位固定草场的使用范围,以稳定和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放牧秩序。1970年后,
  随着牲畜数量的增加,草畜矛盾逐年突出,引起县、乡政府对草原建设的重视。在多年摸索、实践的基础上,注重抓了防兽害、修棚搭圈、贮冬草、保护弱畜渡过春乏关等方面的措施,并根据本县草场分布状况,因地制宜的推广了电尕乡业库村“分小群、勤搬圈”的经验和本州碌曲县玛艾乡砍黑刺,除毒草的做法。
  1980年后,灭鼠害成为草原建设的主要任务。据实地测查,县境草原鼠类个体虽小,但数量多,对草原危害甚重。以高原鼠兔为例,体重只有100克〜200克,但其日食草量达77.3克,56只成年鼠一日所食牧草相当于一只羊一天的食草量。危害更大之处在于:鼠类啃食牧草根部,挖洞打土,形成大量土丘,破坏植被。迭部地区鼠类主要有中华盼鼠和高原鼠兔,中华覇鼠多分布在土层较厚、土壤疏松潮湿的河谷地带;高原鼠兔主要分布在灌丛周围、阳坡缓地。据査,电尕乡资润牧场每公顷有高原鼠兔有效洞口107.6个,中华覇鼠12.3只。1984年〜1990年,全县用于草原灭鼠的投资累计达4.6万元,累计灭鼠面积9.23万亩。
  迭部县可利用草场等级面积表
  三、饲草料的开发利用
  饲草资源农作物秸秆是主要饲草资源,据测算,全县年产秸秆约1844.16万公斤,除去垫圈泯肥和其它损耗外,用作饲料的约1059.47万公斤,可饲养1.94万只羊单位。其次,是人工种植饲草主要有芫根、黄燕麦(籽粒做饲料,秸秆做饲草)、箭舌豌豆、紫花苜蓿等,年产量约290万公斤,可饲养0.2万只羊单位。此外,还有割林间青草或收贮辽东栎枝叶,青冈籽等以补饲家畜的习惯,年打草量约854万公斤,收贮栎树枝叶238万公斤左右。
  饲草种植与加工本县农村及半农半牧区均有种植饲草、冬贮补饲的传统习惯。1982年以来,尤其是退农还牧的乡村,推广益哇乡东哇村建立饲草料种植基地的经验,利用“三荒”地种植饲草,选用当地传统良种和引进的紫花苜蓿、老芒麦、黄花草木樨等优良牧草,建立饲草种植基地。至1988年底全县人工种草累计投资19.57万元,种植牧草面积达8.86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4.87万亩,一年生牧草3.99万亩;种植饲草2.08万亩,其中退耕种草0.64万亩,“三荒地”1.23万亩,耕地0.21万亩。每年收获鲜草2080万公斤,可饲养b42万个羊单位的家畜。农牧区饲草喂畜习惯多用长草撒施的落后方式,钏短调制的办法极少使用;饲草转化率低。80年代以来,乡村开始利用粉碎机加工蚕豆秸、玉米棒等饲草,以提高饲用效果。
  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用于饲养业的精饲料,主要来自粮食种植业及粮油加工、酒醋酿制的副产品,其种类有糠、鉄、渣、饼粕等。1988年饲料产量达189.71万公斤,其中鉄皮66.2万公斤,糟渣115.39万公斤,油籽饼8.12万公斤。用作饲料的粮食主要有蚕豆、豌豆、燕麦籽粒、洋芋等,其留量随粮食的丰欠而增减,常年留量约132万公斤左右。1985年以来,乡、村先后建立粗饲料加工点9个,至1988年生产粗饲料能力达130吨,产值1万元。
  第四节畜禽品种与改良
  —、畜禽品种
  本县饲养、放牧的畜禽种类主要有:牦牛、黄牛、马、骡、驴、山羊、绵羊、猪、鸡、鸭、兔等。引进品种较少,多以当地土种为主,具有适应本地自然条件,行走、爬山、采食性能好,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等优点;但又有晚熟、生产性能低,畜产品量少质差的弱点。数量以牦牛、黄牛、山羊所占比例较大。
  黄牛
  是本县主要家畜之一,以役用为主。1990年全县共饲养17971头,占牲畜总数的11.31%。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沿岸沟谷农区,其中益哇、电尕、旺藏、多儿、洛大等乡较多。本地黄牛头部大小适中,鼻嘴直长,颈薄肉垂少,公牛颈短而粗,鬓甲低平而宽,背胸校窄,肋骨开张良好,腹大而不下垂,前肢发育良好,后肢较差。毛色有黄、黑、花等色。据测定,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09.56厘米,体长120.5厘米,体重258.17公斤;成年母牛平均体高101.56厘米,体长116.13厘米,体重241.31公斤。屠宰率40%〜42%。胴体重平均69公斤。母牛在饲草旺季日产奶1.5公斤左右,含脂率4.5%.每对牛日犁地2亩〜3亩。2岁左右性成熟,3岁开始配种利用。母牛终生产犊5胎〜8胎。黄牛体格较小,生产性能低。
  农作物秸秆饲草量统计表
  牦牛是本县高寒山区的主要家畜和牧畜品种,肉、乳、毛是当地群众的主要食用品和生产原料,有耕地、驮运、乘骑等役用性能。1990年全县共养有牦牛27311头,占牲畜总数的17.19%。主要分布在益哇、电尕、卡坝、达拉、腊子等乡的高寒山区。属高寒草地型牦牛种,外貌粗野雄壮,体质结实,头大耳小,唇薄灵活,眼圆有神。公牛有角,母牛角小或无。胸和中躯发育良好,腹大较圆,但不下垂,尻校窄斜;后躯发育欠佳,四肢短,关节显明,粗壮有力。尾毛蓬松形帚状,全身被毛密生,后肢腹毛较长,粗毛下层有较长绒毛,毛色以黑为主。体格较小。成年公牦牛平均体高119.33厘米,体斜长138.67厘米,体重316.52公斤;成年母牦牛体高107.56厘米,体斜长118.81厘米,体重210.54公斤;阉牦牛体重302.62公斤。屠宰率47%, 净肉率34%。年产毛平均0.7公斤〜0.9公斤,平均日产奶1.79公斤,年产奶320公斤,含脂率5.5%〜6.5%,干酪素3.0%〜3.5%,酥油率7.52%〜8.78%。每对牛日耕地3亩一4亩。牦牛是较原始的晚熟品种,一般3岁开始配种,终生产犊4胎〜6胎。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极少补饲,只对产犊母牛和幼犊在家饲喂或单独放牧。发展蒂牛对利用高山章甸,繁荣民族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牦牛与黄牛杂交一代偏牛,在本县饲养量较多,公褊牛体大力强,使役灵活,是主要役用牛;母辅牛产奶量比牦牛提高50%〜100%。骗牛的耐力较高于双亲,乳脂率低于牦牛。
  马
  多属河曲马种。饲养量少,1990年共养马3332匹,仅占牲畜总数的2.10%。以役用为主,挽乘兼用。体格外形匀称,全身结构良好,其生态类型属“高原森林草原生态型”。公马平均体高137.94厘米,体斜长139.76厘米,体重312.08公斤;母马平均体高130.67厘米,体斜长137.75厘米,体重221.47公斤。饲养方式为半放牧半舍饲,在枯草期补饲精料,平均每匹年补饲量150公斤~200公斤。
  骡
  是马与驴的杂交后代。1990年全县饲养数为1558头,仅占牧畜总数的0.98%。各乡均有分布,腊子、旺藏、洛大等乡较多。骡体质结实、力大,耐粗饲,抗病力强,体质性能好,善行崎岖山路,特别适应于驮运,亦可乘骑、耕地,在山区农牧民生产、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驴
  县内毛驴数量少,1990年全县有驴1140头,仅占牲畜总数的0.72%。主要分布在洛大、花园等乡农村。外型头小、耳长、背凹,体格小,四肢强健,毛色有烟灰、黑、杂等色。食草量小,易管理,以役用驮运为主。
  山羊
  系当地土种山羊,又名青山羊。是适应山地沟谷灌丛草场环境下,放牧驯养的肉毛兼用型品种。各乡均有分布,以洛大、花园、旺藏等乡较多。1990年全县年末存栏50684只,占牲畜总数的31.90%。本地山羊外型清秀,体小灵活,头长小弯角,下颌有髯须。躯体较窄,背腰平直,结构紧凑,四肢坚强,性情活泼。被毛分内绒、外毛两层,毛色以白为主,还有兰、黑、棕红等色。据测定,成年公山羊平均体高53.40厘米,体斜长58.34厘米,体重22.06公斤;母山羊平均体高53.31厘米,体斜长59.09厘米,体重22.79公斤;成年骗山羊平均体重26.4公斤,胴体重12.3公斤,净肉重8.7公斤,屠宰率46.6%,平均产毛量0.26公斤,产绒0.075公斤。山羊性成熟早,繁殖周期短,母羊初配年龄1岁左右,一般一年一胎,多数产冬羔,春羔较少,母羊终身产羔5胎。本县山羊因选育不够,体格小,生产性能低。洛大、花园、腊子一带山羊体格较大,下颔两侧有肉阜,毛色纯白,有光泽,是本县山羊中优良的地方品种。
  绵羊
  本县绵羊属山谷型藏羊。是适应高寒山谷自然环境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经长期驯养选育而成的毛肉兼用性品种。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高寒山区。1990年末存栏22948只,占全县牧畜总数的14.45%,占山绵羊总数的31.17%。本地绵羊体格小、结实,公母羊均长有圆锥小弯角,向后上方直伸,颈细,胸廓欠丰满,四肢端正有力,尾短瘦扁紧贴臀部。被毛油汗较多,毛色以黑白两色为主。据测定,成年公羊平均体高56.82厘米,体斜长62.52厘米,胸围74.59厘米,活重24.17公斤;成年母羊体高55.88厘米,体斜长66.48厘米,胸围71.62厘米,活重23.41公斤。成年羯羊活重26.6公斤,胴体重11.2公斤,净肉重8.1公斤,屠宰率42.42%。公羊年剪毛0.59公斤,毛长9.28厘米;母羊剪毛0.37公斤,毛长7.79厘米。公羊2岁始作种用,母羊1.5岁配种利用,每年1胎,双羔率极低。
  猪
  多属合作猪种,由野猪驯化而来,又叫蕨麻猪,是甘南地区特有的小型古老的瘦肉型猪种。全县各乡均有饲养,但主要分布在草甸草场面积较大的益哇、卡坝、多儿、阿夏、桑坝、达拉等乡。一般白天放牧,晚上收圈补饲。蕨麻猪种体型小,机警灵敏。据测定,成年公、母猪平均体重35.37公斤,屠宰率70%左右,有皮薄肉嫩,膘厚适度,瘦肉率高的特点。
  在白龙江沿岸河谷地区则以饲养杂交猪为主。1990年全县共养各种猪18591口,占牲畜总数的11.70%。
  鸡
  县内鸡种较杂,农村以养土种鸡为主;近年随着城镇人口增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先后引进外地优良鸡种养殖。1990年全县饲养量为2.31万只。土种鸡年产蛋70枚〜80枚,星杂288年产蛋150枚〜200枚左右。蜂
  本县各地群众都有养蜂的传统习俗,腊子、旺藏较多,但均以零星散养方式为主,无专门从事养蜂的专业户。1990年全县共养蜂1799箱。
  鸭、兔亦有养殖,但数量很少。
  二、畜禽品种繁育改良
  建县前,迭部地区畜禽品种以豢养当地土种为主。本地畜种在特定自然环境下长期驯化传代,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稳定的特点,同时又存在着发育缓慢、低产晚熟、畜产品量少质差、商品率低的弱点。据此状况,县乡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把畜禽品种繁育改良视为本地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建县初期,注重于积极培养畜牧干部,宣传推广选育、改良知识,采用去势(阉割)淘汰劣质种公畜,选留优种畜,合理组群等,以选育本地品种为主的办法;同时少量引进外地优良品种。选点改良试验。1970年前后,在继续强调选育当地优种的同时,先后大量引进各种优良种畜禽,进行杂交改良,并采用人工辅助授精等杂交技术。1984年后,利用边远草场优势,重点投资创办腊子、达拉种畜场,购进外地良种牛作为繁育基地。1985年,在畜种改良中采用了人工冷冻精液配种新技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使全县畜禽品种的繁育改良工作逐步走上调动多方积极性,讲求实效,稳步发展的轨道。
  黄牛改良
  始于1970年引进三河牛种与黄牛杂交改良试验,1973年9月又引进三河牛30头,1974年再引进20头,在卡坝、电尕两社选点投放,继续杂交改良,县派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长期蹲点负责种畜的饲养管理及利用诸方面的技术指导。卡坝公社安子大队首先取得了黄牛改良的成功经验,至1979年底,该大队已有三河牛与黄牛杂交后代162头,(其中杂种一代131头、二代31头,适龄母牛47头),占全大队275头黄牛总数的58.9%。改良牛具有与当地黄牛同等适应性能,性情温顺;还有生长发良快、成熟早,体大、体重、生产性能、母牛产奶率均有提高的优点。1985年,购进液氮30升和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620粒,在卡坝、电张两乡开始人工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共授配黄牛43头,产犊3头。因技术不熟练等故,成功率低。
  绵羊改良
  1965年首次引进新疆细毛羊20只,分别投放于卡坝、益哇、电尕三乡繁育,至1967年选其良种公羊采用人工辅助授精方法,在仝具共捋配当地绵羊500只,进行杂交改良。1973年后,继续多次引进新疆细毛羊和茨盖半细毛羊,至1988年底,全县共投资7.41万元,先后引进优良绵羊种羊387只。1973年〜1977年间全县绵改工作成绩显著。到1977年底全县已有改良绵羊1900多只,占绵羊总数的10%。其中安子大队到1979年底共有改良羊338只,占绵羊总数的93.9%。基本实现了绵羊杂种化。改良羊具有体型大,体重增加、产毛量提高的优点。此后,绵羊改良工作有所放松,1984年和1987两年虽然先后又引进内蒙古茨盖半细毛羊70只、夏河甘肃高山细毛羊30只,但因管理不善,死亡损失严重。
  山羊改良
  洛大、花园、腊子一带的山羊是本地山羊中较好的品种,又经过建县以来多年的自然和人工选育,已初步形成优良的地方品种。1973年9月开始引进宁夏中卫山羊80只(公羊30只,母羊50只),进行繁育。1977年又引进45只种羊,与本地山羊杂交改良,效果良好,其中安子大队至1979年底改良羊达334只,占本队山羊总数520只的64.2%J986年又引进50只中卫山羊,投放花园后因管理不善,死亡损失严重。1987年再引进中卫山羊50只投放县良种场和旺藏等乡,改良效果较佳。改良杂种山羊与本地山羊有同等适应性能,且具有生产性能显著提高的优点。
  猪的改良
  1968年畜牧兽医站在县城东建立种猪场。1969年始从河南镇阳引进巴克夏良种猪10头,进行杂交改良,为城乡群众提供仔猪。1977年又引进约克夏种猪50头,又引进长白、内江、新维、苏大白等猪种,先由县办种猪场进行纯繁育,进而向全县推广种猪以改良当地土种猪。1972年〜1980年间,县种猪场向社队猪场及城乡养猪户共提供优良仔猪893头,对本县猪的杂种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城乡群众还从外地购进优良种猪养殖繁育。至1990年全县猪存栏总数的60%以上实现杂种化。
  鸡的改良
  1977年开始引进九斤黄、澳州黑等鸡种。1980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养鸡业发展较快,饲养量猛增,为满足广大养鸡户对良种鸡的需求,1982年将县种猪场改办为种鸡场。1983年从兰州购进优良蛋鸡品种星杂288千只,为社会提供种蛋,仅1984年供应3.41万枚。1986年引进孵化机械,当年孵化鸡600羽,至1988年向社会提供优良小鸡种8000多羽。近年来,每年春秋两季均有外地鸡贩担挑良种雏鸡,到县境城乡出售,亦为养鸡户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优良鸡种,但品种混杂。第五节畜牧兽医和疫病防治
  建县前,畜牧业处于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除民间对畜禽感冒、拉濡、外伤等普通小病采取出汗、烙烫、服草药等土法治疗外,对其它传染、寄生虫、中毒等疫病则束手无策,听天由命。畜禽疫病严重危害着家畜的养殖,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
  1962年建县后,在县乡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下,经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积极宣传、普及推广防疫灭病科技知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克服交通不便、设备不足的困难,肩背药箱、翻山越岭,走遍千家万户致力于防疫治病工作。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已基本查清了本县畜禽疫病种类,部分传染病已得到控制或绝迹。疫病发病率显著下降,治愈率不断提高,在疫病发病规律、防治办法等方面积累了资料和经验,为本县畜牧业生产的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传染性畜病防治
  经历年调查,县境内已确诊的畜禽传染病有24种,其中:人畜共患病6种,马病4种,牛病5种,羊病3种,猪病5种,鸡病1种。从历年畜禽传染病流行情况看,其规律是:散发流行,零星发病,病种虽多,但流行范围较小,危害不甚重。许多传染病的发生仅限于某个自然村、畜群或饲养点,发病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很少上百,未发生过大流行。在分布上,电尕、益哇、洛大、花园和县城等牲畜集中、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地区,因传播媒介较多,发病率亦较高;而在其它交通闭塞,地广人稀、草场分散的边远山村或牧场,则很少发生疫情,其原因除多年防疫工作效力外,“天然屏障”起到了隔断疫病传播的有利条件。经多年防治,已消灭的有牛瘟、牛肺疫两种恶性传染病;基本控制的有口蹄疫、炭疽、破伤风、布氏杆菌病、狂犬病、马鼻疽、马腺疫、马副伤寒、马传染性感冒、牛恶性卡他热、羊肠毒血症、仔猪副伤寒、猪喘气病、猪丹毒等14种,已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其中马鼻疽经连续几年检疫扑杀,1985年〜1988年抽检,均未发现阳性病马;布氏杆菌病经几年血检,已达到国家“稳定控制区”标准,并已通过省级验收。牛放线菌病、坏死杆菌病、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羊传染性口膜炎、猪肺疫等病处于零星发病状态。牛出败(即牛出血性败血病)原已基本控制,近年又有回升趋势。原危害甚重的猪瘟、鸡新城疫两种病,经几年重点防治,危害程度显著降低。
  迭部县畜禽传染病种类
  几种主要传染病的防治情况是:
  1.牛瘟
  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特征是高热稽留、病程短促,粘膜尤其消化道粘膜发炎、出血、糜烂、坏死。据《甘南州畜禽疫病普查报告》记载,1938年曾在阿夏乡北赛村发生,发病牛245头,死亡210头,致死率85.71%。1959年卓尼县兽防站派技术人员在上迭地区进行了一次预防注射。建县后于1962年、1969年、1971年、1977年数次用牛瘟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大面积预防注射。1983年后牛瘟再未发生。
  2.口蹄疫
  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特征为口腔粘膜、蹄叉、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本县仅发生过一次,即1977年6月28日由四川传入本县达拉乡,使该乡高吉、东藏、普哇、次哇村和益哇乡扎尕那5个生产队的牛羊发生乙型口蹄疫,牛发病199头,死亡23头,死亡率11.58%;羊发病185只,死亡19只,死亡率10.27%。1979年全县开始大面积防疫,至1984年累计预防注射牛199143头(份),羊154385只(份)。1985年又与毗邻地区协同重点防范,预防注射牛46926头(份),羊7234只(份。)1977年后再未发生。
  3.布氏杆菌病
  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牛、羊和猪,人易感染。1972年开始调查检疫,至1984年先后经5次抽检,共抽检牛2659头(份),检出阴性病牛354头(份),平均感染率为13.31%;检羊8150只(份),阳性病羊674只,平均感染率8.27%。1972年始用羊型布病5号苗进行气雾免疫,免疫牛20210头,山羊31280只,绵羊18800只,但因免疫场所不合要求,牲畜分散等故,未达理想效果,1979年在全县进行大面积注射免疫,连续6年共免疫牛134069头(份),羊218522只(份),提高了牛羊群体免疫能力,有力控制了布病的继续流行。1984年抽检中,感染率已达到中央地方病办公室的“基本控制区”标准,并通过州级验收。1986年抽检中,牛、羊均未发现。为巩固防治成果,1986年和1988年又对牛羊进行免疫,前后在全县9个乡共免疫牛48984头(份),羊30485只(份),免疫密度在90%以上。1989年又发病89头。
  4.马鼻疽
  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传染病,马最易感染,驴、骡次之;也能传染给人。发病特征是鼻腔、肺、皮肤及其它实质器官中形成特异性鼻疽结节和溃疡。此病在本县境内早有流行,危害严重。1963年至1973年共三次检疫马类动物234匹,检出病畜率高达17.3%。对阳性病畜进行隔离措施。1982年后,按照省、州统一部署,主要采用检疫、扑杀开放性病畜、适当补助养马户的办法净化养畜区域。1982年至1984年三次共检马骡驴9025匹(头),检出阳性病畜14匹,平均感染率为0.16%;扑杀12匹,占病畜的85.71%。1985年和1986年两次共检6210匹(次),1987年后改为抽检监测,均未检出阳性病畜,基本达到了净化标准。
  5.牛出败
  即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余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此病在县境早有发生,几乎每年都有牛发病死亡。近年来成为危害本县养牛业的主要传染病。1981年至1988年共发病13起,发病牛386头,死亡290头,死亡率为75.13%,其中1987年最重,在电尕、益哇、卡坝、旺藏、桑坝等乡发病5起,发病牛208头,死亡157头,致死率75.5%。1962年至1966年间,每年注射1次〜2次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1984年开始,连续三年在流行严重的电尕、益哇等乡进行牛出败防疫,共免疫注射牛13433头 (份)。1987和1988两年又在全县大面积预防注射,共免疫牛55261头(份),收到明显效果。但因疫苗免疫期短、注射漏针多、治疗不及时、隔离消毒不严等故,此病仍未能控制。6.猪瘟
  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急性以败血症、高热稽留,慢性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死亡率高。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疫病。此病在县境流行较早,1964年〜1980年先后在电尕、花园、旺藏、卡坝、洛大等乡流行9次,共发病约1164口,死亡798口,致死率68.56%。县城居民养猪,经常发生猪瘟。自1962年起连年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春秋两季防疫有效,控制了流行,1980年后发病率急剧下降,未发生大面积流行。但县城及公路沿线乡村不经检疫从外地购入生猪,造成零星发生。1981年以来采取高密度注射疫苗(每年都在85%以上),提高了猪的群体免疫力,切断了传染来源,现已很少发生。
  7.鸡新城疫
  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毁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及浆膜出血。1979年电尕乡拉路村和洛大乡洛大村发生此病,死亡1460只,1980年县城居民养鸡发病375只,死亡361只,致死率高达96.27%。近年来虽未发生大流行,但因从外地购进雏鸡未能及时预防注射等故仍有零星发生。
  二、寄生虫畜病防治
  经1960年〜1980年先后3次调査,县境家畜寄生虫病有数十种。其中分布广、危害重、感染率高的内寄生虫病主要有:羊消化道线虫病、肝片吸虫病、牛羊腹腔吸虫病、牛球抱子虫病、肺线虫病、绦虫病、猪囊虫等;外寄生虫病有:羊鼻蝇蛆病、牛皮蝇蛆病、螨病。由于寄生虫病一般呈慢性发病过程而常被人们所忽视。随着部分突发性家畜传染病的逐步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的危害日渐突出。慢性寄生虫病轻则可使幼畜发育受阻,成畜育肥困难,役畜使役性能减退,乳、肉、毛、皮、奶产量和质量降低;重则致死。
  牛球抱子虫病流行多年,1980年电尕乡资润、岗藏牧场发现此病,发病牛13头,死亡5头,致死率38.6%0近年电尕、卡坝、达拉乡流行较重,据1988年调查,’3乡当年发病牛181头,死亡9头,致死率5%。
  猪囊虫在公路沿线乡村养猪和县城肉食市场检疫中时有发现。1987年检出8头,占检疫数1721头的0.46%;1988年检出9头,占检疫数2209头的0.41%。在寄生虫病防治中,曾针对肝片吸虫、肺丝虫病,给羊驱虫数次。1979年对4250只羊驱治羊鼻蝇。1984年在益哇、电尕、卡坝三乡用四咪醴给牛羊驱治胃肠道线虫,共驱治牛6041头,羊14004.只。1987年全县驱治羊10746只。1988年驱治牛11000头,羊1800只。近年来又采用敌敌畏烟雾熏蒸法驱治羊鼻蝇幼虫,用倍硫磷驱治牛皮蝇蛆,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寄生虫畜病区系调查统计表
  三、中毒性畜病
  由于山林、草原有毒草杂生,加之农药、杀虫、驱虫、灭鼠等药剂的广泛使用,牲畜中毒病时有发生。据调查,本县牲畜中毒病主要有农药中毒、毒草中毒、毒蛇咬伤和饲料变质引起的中毒等4种。毒草或树叶中毒病例中,因牛采食过量鲜嫩青杠树枝叶而发生中毒现象,先后在洛大、旺藏、花园、电尕、桑坝等乡均有发现,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牛中毒发病,重则死亡。其它中毒病例如表:
  部分中毒牲畜病发病情况统计迭部县历年畜禽传染病流行情况统计表第六节畜牧业区划
  在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迭部县畜牧业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草场和畜种结构的差异性和同一性,进行科学规划,是发展本县畜牧业生产的主导性措施。建县以来,曾先后数次调查和规划。
  1975年5月〜7月,县农牧局组织十余名技术干部,采用实地踏查、目测、访问群众等手段,对全县草场面积和质量进行了第一次较全面的调查,初步计算出草场面积为260万亩,并按产草量将草场分为一、二、三类。但因条件限制,调查手段落后,调查结果精确度小。
  1984年8月〜11月,省草原队承担了北方11片重点草场甘南片草场调查项目。省草原队与舟曲、迭部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的10名技术人员,对迭部草场进行了全面调查,做分析样方33个,采集标本400多份。通过地形图对全县草场面积第一次做了较全面的量算;并将全县草场划分为:亚高山草甸草场、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场、山地草原草场三类,4个草场组,5个草场型;绘制了十万分之一的《迭部县草场类型图》,编写了《迭部县草场调査报告》。
  1984年8月〜1986年12月,在省、州、县区划委员会及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迭部县抽调12名技术人员组成畜牧业区划专业组,对全县饲草料、草场、畜种等资源和畜禽疫病防治、畜牧业发展现状等情况,做了全面调查,在深入研究、博采众议的基础上,编写了《迭部县畜牧业综合区划报告》及《迭部县草场区划》、《迭部畜禽品种资源调查》、《迭部畜禽疫病调查》、《迭部县草场植物名录》4个附件;编绘了十万分之一的《草场类型图》及《草场等级图》。1986年12月通过省州区划委员会验收,颁发了成果证书。
  《迭部县畜牧业综合区划报告》将全县划分为四个畜牧业发展区,即:
  一、西部山原亚高山灌丛草甸牲牛、羊、马区
  包括益哇、电尕、达拉、卡坝四乡。全区土地面积325.6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4.95%。天然草场面积107.14万亩,占该区土地面积的32.90%,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45.54%,草场以高寒草甸草场为主,占全区草场面积的88.40%。1990年区内人口13067人(不含县城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6.02%,有各类牲畜67607头(只),占全县牲畜总数的42.56%。其中牛33620头,占本区牲畜总数的49.73%,内有牦牛16579头,占全县牦牛总数的60.70%;马1555匹,骡245匹,驴74头,山羊12355只,绵羊9670只,猪10088口。全区人均占有牲畜5.17头(只)。
  二、东部河谷具刺灌木草原黄牛、山羊、猪区
  包括洛大、花园、旺藏三乡。全区土地面积112.47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5.54%。天然草场面积29.08万亩,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25.86%, 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12.36%。1990年区内人口1161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12%。1990年有各类牲畜44769头(只),占全县牲畜总数的28.18%。牲畜中以小畜为主,小畜中又以山羊居多,全区有牛8975头,占本区牲畜总数的20.05%,且以黄牛为主;马468匹,骡641匹,驴801头,占全县驴总数的70.26%;山羊24166只,占全县山羊总数的47.68%;绵羊5846只,猪3872口。全区人均占有牲畜3.86头(只)。
  三、南部岷山北坡森林草甸牛、山羊、猪区
  包括阿夏、多儿两乡。全区土地面积127.52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62%。天然草场面积49.46万亩,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38.79%,占全县草场面积的21.02%。1990年区内人口4270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8.50%。1990年有各类牲畜16920头(只),占全县牲畜总数的10.65%。牲畜中,牛6191头,占本区牲畜总数的36.59%;马494匹,骡153匹,驴4头,山羊5895只,绵羊2770只,猪1413口。全区人均占有牲畜3.96头(只)。
  四、北部迭山南坡亚高山草甸牛、羊、猪区
  包括腊子、桑坝、尼傲三乡。全区土地面积158.2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1.86%。天然草场面积49.59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1.34%,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21.08%。1990年区内人口8201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6.33%。1990年有各类牲畜26209头(只),占全县牲畜总数的16.50%。其中大牲畜10625头(匹),占本区牲畜总数的40.54%;大牲畜中,牛9098头,占本区牲畜总数的34.71%,马690匹,骡516匹,驴261头,山羊8119只,绵羊4353只,猪3112口。全区人均占有牲畜3.20头(只)。第七节畜牧业基地建设
  随着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能有效地开发利用边远草场,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县政府有计划的重点投资选点创办牧场,作为本县繁育种畜、发展畜牧业的基地。
  —、腊子口牧场
  创建于1984年。位于县境东北端腊子口乡境内,东与岷县毗邻,北与卓尼县接壤。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有天然草场面积8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6万余亩,属亚高山草甸草场和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场,草质好,水源充足,发展养牛业条件优越。初建两年投资23万元,从外地购进牛989头,马4匹,绵羊184只,作为基础畜群。牧场共配职工3人,其中副科级场长1人,技术干部2人;有18个放牧专业户,23个放牧群。专业户牧民均系建场初被招入场的退农转牧村的贫困户。
  该场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县政府制定的“无息贷款扶持,三年定期归还,无偿技术服务,牲畜个体经营,私有私养,长期不变”的办场方针。建场以来,在保护畜群适应当地环境,加强管理,疫病防治,消灭鼠害保护草场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畜群的持续发展。随着牲畜大量增加草场载畜量过重的实际,场里积极宣传经营基础知识,提高牧民商品观念,改变传统的惜售思想,并采取了限制净增,扩大出栏,提高商品率的办法,增强经济效益,增加牧民收入。使全场牧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至1988年牛发展到1454头,马68匹,绵羊117只;全场总产值8.068万元,纯收入4.48万元,户均纯收入2488元,人均722元,比全县农村人均收入平均数415元高出73.98%。其中,1984年最早进场的10户牧民,户均收入达到4360元,人均1090元。该场在利用资源优势,重点投入,兴牧脱贫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二、达拉牧场
  参照腊子牧场的办场经验,为利用达拉乡境西南边界处散置草场,于1989年5月创建达拉牧场,先后投资32万元,购进牦牛千头做为发展基础畜群。调配场长1名,技术干部1人,招收放牧专业户25户。但该场办起后,因与邻界四川省发生草场纠纷,影响该场正常发展。
  三、种猪场和种鸡场
  为提高猪的良种化程度,县畜牧兽医站于1968年在电尕乡拉路村西开辟荒坡创办种猪场。翌年修建猪圈12间,库房4间,职工宿舍11间,开垦18亩荒地为饲料基地。调配畜牧技术干部2人,饲养工人2人。先后引进优良猪种,进行饲养繁育,为城乡养猪户(场)提供良种仔猪。为本县养猪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后因侧重技术服务而经济效益不佳,不能扭亏而停办。
  1982年随着城乡养鸡业的兴起,将原种猪场基地改办为种鸡场。先后购进星杂一288等种鸡饲养繁育。1984年后投资修建孵化室4间,购置孵化机、出雏机各1台,进行人工孵化,为社会提供种蛋和种鸡,在促进本县养鸡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章林业
  县境地处白龙江上游的深山密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是甘肃省内的主要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全县土地总面积为48.26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8.1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8.3%。森林覆盖率为54.4%,乔木林覆盖率为35.9%。活立木总蓄积4670.92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3242.63万立方米,用材林中,成熟林3163.29万立方米,占97.5%,成熟林占绝对优势。
  解放前,除当地村民就近选采少量林木用于盖民房、水磨、畜棚,制作简易农具、麦架、围栏,修木桥和烧柴等民用之外,别无采伐外运先例。全境确系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闭塞的交通保全了境内原始森林的完整。
  1958年前,上、下迭森林总面积为252.31万亩。其中,大部分属部落、村庄集体所有的神林,面积有234.64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93%;寺院占有林5.05万亩,占2%;土官头人占有林12.62万亩,占5%。
  1958年7月1日,甘南州第三届一次人代会上,黄正清州长所作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中宣布:森林“一律收归国有”。从此,本县森林资源始由省属林业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并先后在境内开办森工企业,使县境森林资源开始得到开发利用。1958年舟曲林业局最早在本县境内设立洛大、腊子林业经营所,当年因故停办。1962年建立磨沟经营林场(今名洛大林场)。1966年白龙江林业局又在境内设立洛大、腊子、旺藏、电尕4个林业经营所。1969年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在县境电尕乡白云村附近建立长征林业局(1971年改称迭部林业局),并先后开办益哇、安子、旺藏、达拉、阿夏5个国营林场。舟曲林业局亦相继在县境东增设水泊沟、腊子两个国营林场。从此,省属国营森工企业对境内林木开始大量采伐,通过水运、汽车将原木运销省内外,支援国家建设。
  县办林业始于1980年,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1980)94号文件批复确定本县实行“以林为主,林农牧副综合发展”的生产方针,并将多儿、尼傲、益哇、桑坝四乡境内森林资源划归本县经营。迭部林业局当年划给迭部县林业用地面积四乡合计66148公顷,有林地面积44777公顷,其中用材林面积22878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155.02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767.30万立方米。林地面积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23.5%,活立木蓄积量占全县活立木蓄积总量的24.7%。而用材林蓄积量只占全境用材林蓄积量的23.6%。
  县属林业经营范围划定后,遂于同年11月成立迭部县林业局,先后开办了多儿、尼傲、益哇、桑坝4个县办林场。
  1982年3至9月,州、县林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技术人员在实施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荒山荒地荒滩、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工作中,根据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批转《迭部县贯彻以林为主生产方针的报告》中划护村林的规定,按每户3亩〜5亩的标准,从国有林中给本县179个生产队(43个自然村)2343户村民,共划护村林43片,护村林面积1515.7亩,户均6.5亩;给林区257个生产队划定国有林护林责任区52片,责任区面积373.27万亩。
  1986年6月〜10月,根据1985年9月13日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保护和发展甘南林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及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986年2月4日印发贯彻落实《关于保护和发展甘南林业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座谈纪要精神,“再从国有林区划出五十万亩林业用地”(包括部分护村林)的决定,迭部林业局又将花园乡的班藏山和阿夏乡的阿达黑两条沟系森林资源划给迭部县经营。总面积为5009公顷,其中有林地2240.7公顷,宜林地2204.8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1.24万立方米。
  截止1990年,县境内,省属林业企业迭部林业局下辖益哇、安子、旺藏、达拉、阿夏5个林场;舟曲林业局在本县境内设有腊子、洛大、水泊沟3个林场,1992年移交迭部林业局管辖;县属林业办有多儿、尼傲、益哇、桑坝4个林场。迭部林业局、县办林业总产值见表1.2。
  第一节林业机构
  —、省属林业机构
  (―)迭部林业局迭部林业局历任党委书记、副书记、局长、副局长及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单迭部县历年林业产值统计表1969年7月,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将下属公路工程处由文县迁至本县电尕乡白云村附近,并在此基础上改建为长征林业局,成立长征林业局革命委员会,下设政治部、保卫部、人民武装部、生产指挥部、办公室。遂将原舟曲局设立的旺藏、电尕两个林业经营所改建为益哇、安子、达拉、旺藏4个林场,归长征林业局管理。1971年增设阿夏林场。同年长征林业局改称迭部林业局。1976年局党委革委会下设11科。1978年撤销局革委会。1983年11月局党委、行政机关下设的部、委、会、室、科等机构增至19个。1986年局机关机构进一步作了调整,局党委下设:党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武装部、机关总支;群众组织有工会、团委;行政机关设:行政办公室、计划科、财务科、劳动工资科、营林科、基建科、生产调度科、文教卫生科、企业管理办公室、共建共富办公室。设立的公司有:经销公司、供应公司、贸易公司、综合服务公司。1986年9月经销公司改称经销科。1988年10月增设森林资源管理科。1989年11月成立监察科和护林防火办公室。1990年6月成立福利科。
  至1990年底,迭部林业局除上述党委、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外,下辖:益哇、安子、达拉、旺藏、阿夏5个林场和纤维板厂、建筑工程队、机修厂、兰州经销站、医院、子弟学校、贸易公司、服务公司、设计队、林区公安局、林区基层法院、林区检察院等18个科级单位。全局共有职工3748人。
  迭部林业局在外地投资经营的主要附属企业有:兰州北山林业开发经营总公司、河西经济林开发公司、甘肃省建筑材料综合市场、甘肃省林海公司、迭部林业局林海公司、兰州房地产开发公司、兰州北山园林绿化公司、兰州北山装修公司、兰州北山配件门市部;联办企业有:中林(广州)林产品联营公司、宏港化工厂(靖远)、聚胺脂厂(白银)。
  迭部林业局历任党委书记、副书记,局长、副局长及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单见表。
  1.益哇林场
  建于1969年,场址设在县城东,原经营范围包括益哇、电尕两乡境内林地。后于1980年将益哇乡境森林资源划给迭部县经营。全场下辖4个采伐工段,1个中楞场,4个木材检查站,1个司机班,1个机修班。1990年共有职工528人,其中采运工人229人;有各种机械设备40台;形成固定资产579.99万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762.77万元,累计实现利税1603.02万元。迭部林业局1969〜1990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完成税金情况统计2.旺藏林场
  建于1969年6月,场址设在旺藏乡旺藏村东,经营范围在旺藏乡境内白龙江南北林地。下辖4个采伐工段,1个制材段。1990年全场职工453人,其中采运工人251人。有各种机械设备36台(套)。截止1990年底,全场形成固定资产550.61万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42.53万元,实现利税1031.38万元。
  3.安子沟林场
  建于1969年,场址设在卡坝乡政府附近,经营范围主要在卡坝乡境内的安子沟和尼欠沟。下辖4个采伐工段,两个贮木场,1990年全场有职工499人。拥有各种机械设备38台,共形成固定资产595.04万元,累计生产木材61.45万立方米,完成工业总产值4649.38万元,实现利税1778.90万元。
  4.达拉林场
  建于1969年7月,场址设在达拉乡境内达拉河与纳考曲(河)的汇流处。经营达拉乡境内的林地。下辖4个采伐工段,1个综合加工段,1个贮木场,1990年全场有职工558人,拥有各种机动车11辆,林业生产机械26台。截止1988年底共生产木材55.12万立方米,形成固定资产840.20万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46.53万元,实现利税2249.72万元。
  5.阿夏林场
  建于1971年4月,场址设在阿夏沟口白龙江北岸迪让寺附近。经营范围主要在阿夏乡境内。下辖3个采伐工段,1个综合工段,1990年全场有职工331人,其中采运工人242人。有各种车辆及林业机械设备21台(套)。止1990年底,全场形成固定资产1100万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75.75万元,年实现利税561.27万元。
  6.纤维板厂
  该厂是1983年3月由原白云电站、制材厂、纤维板厂三家合并而成。其中,纤维板车间于1979年筹建,1984年11月竣工,设计生产能力2000m³/年,占地面积3.874公顷;制材车间于1975年建成,设计生产能力18000m³/年,占地面积8公顷;白云电站1975年建成,生产能力为1600千瓦,2000千伏安,占地面积4.06公顷。全场有职工290人,其中生产工人195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21人,技术员2人,技工11人。生产设备共有4套238台,至1990年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091.98万元。实现利税80.72万元,累计完成总产值966.91万元。主要产品为锯材、纤维板,锯材年销量13939立方米,纤维板销量1823立方米,主要销往省内。1988年纤维板质量被评为全省第一名。(二)舟曲林业局设在县境内的三个林场:(至1992年移交给迭部林业局管理)
  1.洛大林场(原称磨沟林场)
  始于1962年建立磨沟经营林场,场址位于洛大乡居当隆哇行政村(原称磨沟)附近。经营范围在洛大乡境内磨沟。下设4个采伐工段。
  2.腊子口林场
  1958年设立腊子林业经营所,1970年改建为腊子林场,以地处腊子口北侧而得名。主要经营范围在腊子乡境内。下设4个采伐工段。
  3.水泊沟林场
  建于1969年,1971年投产。场址位于花园乡水泊沟村(1982年地名普査时更名西布古)东两公里处。主要经营范围在花园乡东南。下设两个采伐工段,1个营林队,1个制材厂。
  二、县属林业机构
  迭部建县初,未设林业专管机构,有关护林防火、植树、经济林建设、民房用材管理等事宜,分别由县农牧科(局)和县计委兼管。至1980年始设林业专管机构。
  (一)迭部县林业局
  建于1980年11月29日,系县人民政府专管林业的职能局。起初政企未分,林政管理及县办林业生产经营均由县林业局统一管理。至1986年1月29日,实行政企分开,分设县林业公司。县林业局现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内设一室四股:人秘办公室、财务股、营林股、林政股、公安股1990年共有职工10人,其中固定职工9人,合同工1人。县林业局主管县林业公司及其4个林场,1个林业技术推广站,2个林业派出所,3个乡级林业站,4个木材检査站。
  (二)迭部县林业公司
  于1986年1月29日成立。主要职责是,在国家林业政策和县政府的计划指导下,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林区生产建设规划,管理县属各林场的林业生产、经费、劳动工资、人事配备,统一核算公司及所属林场的原木和林产品的调拨、经营。公司配经理1人,副经理2人,内设:生产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后勤办公室;下辖4个林场。1990年全公司共有职工146人,其中固定职工44人,合同工30人,临时工66人,计划外用工6人,年平均人数为118人。有林业技术人员14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5人,技术员6人;大学文化程度1人,大专6人,中专17人。1989年建成四层双面林业技术服务中心楼,建筑面积2359平方米,投资45万元。
  (三)县办林场
  1.多儿林场
  建于1980年,场址位于多儿乡政府附近。主要经营多儿乡境内林地,还有花园乡的班藏山和阿夏乡的阿达黑沟两处林地。建筑面积225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绞盘机1台,推土机1台,汽车3辆。修有林区公路2条,长20公里,桥梁2座。有职工53人。
  2.尼傲林场
  建于1980年,场址位于尼傲乡政府附近,主要经营范围在尼傲乡境内尖尼沟。建筑面积164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集材机1台,汽车3辆。修有林区公路2条,长25公里,桥梁5座。有职工44人。
  3.桑坝林场
  建于1988年,场址位于桑坝河与腊子河汇流处,主要经营范围在桑坝乡境内。建筑面积1058平方米。主要设备有绞盘机1台,集材机1台,接收器1套,汽车3辆。修有林区公路1条,长18公里。有职工36人。
  4.益哇林场
  建于1988年,场址位于益哇沟口,主要经营范围在益哇乡境内。建筑面积1982平方米,主要设备有绞盘机1台,集材机1台,汽车3辆。修林区公路1条,长24公里,桥梁3座。有职工43人。
  (四)林技服务机构
  1.迭部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原称服务站)
  初于1964年设立迭部县林业技术工作站,由农牧科主管。1970年改为农林、水牧工作站。1976年又改为农林工作站。1984年5月11日县政府决定成立迭部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归林业局领导。至1986年县林业公司成立后,林业技术推广站与公司为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公司经理兼林技站站长。1990年林技站有职工14人,其中林业技术人员11人。2.乡级林业站
  1989-1990年先后建立洛大、旺藏、电尕3个乡林业站。现各配3人。
  (五)森林保护、检查机构
  1.县护林防火办公室
  成立于1986年,配工作人员4人。
  2.林业派出所
  迭部县林业局电尕林业派出所建于1989年1月,所址设在电尕乡,编制5人,实配3人。管理范围包括益哇、电尕等县属林区和县境西路木材外运出口处。
  迭部县林业局代古寺林业派出所建于1989年1月。所址设在洛大乡境代古寺,编制5人,实配3人。管理范围包括多儿、花园、桑坝等县属林区和县境东路木材外运出口处。
  3.木材检查
  1982年设立多儿林场木材检查站。
  1989年增设益哇林场木材检查站和桑坝林场木材检查站。
  (六)迭部县园艺场
  建于1975年3月,场址位于电尕乡吉爱那村南。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有果园面积300亩,年产量6万公斤,产值16万元。1990年有职工35人。
  第二节森林资源
  一、森林资源调查
  对迭部林区的森林面积、木材蓄积总量、森林结构、树种及分布特征等森林资源的基本概况,国家、省、州、县林业管理部门及林业经营单位,曾先后作过数次勘查。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中央农林部洮河流域国有林区管理处主任程景皓和技师周重光,随同卓尼杨司令的武装铲烟队到迭部林区进行考察后,整理出了《白龙江上游的森林》文献资料;周重光还著有《岷县南部森林初步勘测》、《拉子里河重要林木之树杆解析》等文章。
  1960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负责组织综合考察队,协作单位有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兰州大学生物系、白龙江林业局及所属各林场。在白龙江流域森林最集中的中上游地区选择了3个点进行自然地理、土壤、林型、测树、育林、资源植物及主要乔、灌木生物特性等方面的综合考察。
  1974年〜1975年,甘南州森林调査队,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调査队,洮河林业局调查队,分别对所辖林区进行了 “四•五”清査,完成了迭部林区森林资源调查任务,为本县林业提供了新中国建立以来较完整的森林资源数据。
  1978年,本县组织林技人员对洛大、腊子、桑坝3乡境内的野生漆树资源和储量作了调查,为以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984年8月〜1986年12月,迭部县在开展本县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工作中,八个专业组之一的林业专业调查组完成并编写了《迭部县林业资源调查与区划报告》,对县境各地森林资源进行普遍调査的基础上,较准确地测算出全县及各乡的森林面积、木材蓄积量、森林结构、树种、分布特征、林木病虫害及生长量和消耗量等方面的数据。
  同期内(1984年〜1986年),甘南州林业勘测设计队,完成了县属林区多儿、益哇、尼傲、桑坝4个乡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査。省属企业迭部林业局与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亦于1985年〜1986年对迭部林业局经营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进行了二类调查。这样,进一步查清了迭部林区的森林资源以及森林的消长情况。
  1987年5月,依照甘南州农林局下达的迭部林区木本植物种类资源调査课题,县林技站偕同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师生,又一次对迭部境内白龙江两岸及各流域林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通过数次调查,本县林区的森林面积、蓄积量、森林结构、树种和分布等情况已经基本清楚,为本区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二、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
  (―)林地面积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482573公顷(实际控制面积),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81451.8公顷,占总面积的58.32%。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73295.9公顷,占61.6%;疏林地7966公顷,占2.8%;灌木林地89093.1公顷,占31.67%;未成林造林地9059公顷,占3.2%;苗圃地72.7公顷,占0.03%;迹地1965.1公顷,占0.7%。全县森林覆盖率为54.4%,其中乔木林覆盖率为35.9%。
  全县土地总面积中,迭部林业局经营区主要在电尕、卡坝、达拉、旺藏、阿夏等5乡范围内,土地面积为235093.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8.72%;林业用地161586.7公顷,占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的57.55%;有林地116311.1公顷,占67.12%;疏林地1125.8公顷,占14.13%;灌木林地38919.2公顷,占43.68%;未成林造林地2379.3公顷,占26.26%;苗圃34.4公顷,占47.3%。
  舟曲林业局设在本县境内的3个林场经营区主要在腊子、洛大、花园3乡范围内。
  县办林场所属林地面积,主要经营范围划定在益哇、尼傲、多儿、桑坝4乡和花园乡的科牙山、阿夏乡的阿达黑沟。
  (二)林木蓄积量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4670.92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3242.63万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69.42%;防护林蓄积1292.29万立方米,占27.67%;疏林蓄积41.39万立方米,占0.89%;散生木蓄积94.60万立方米,占2.03%。用材林蓄积量中各龄组蓄积为:幼龄林31.53万立方米,占用材林蓄积量的0.97%;中龄林47.81万立方米,占1.47%,成熟林(含近熟、过熟)3163.29万立方米,占97.55%。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中,迭部林业局经营区活立木蓄积量为3234.83万立方米,占全县总蓄积的69.26%;用材林蓄积2367.85万立方米,占全县用材林蓄积量的73.02%;防护林蓄积832.39万立方米,占全县防护林蓄积量的64.41%;疏林蓄稅4.42万立方米,占全县疏林蓄积量的10.69%;散生木蓄积14.03万立方米,占全县散生木蓄积量的14.82%。用材林中幼龄林蓄积22.44万立方米,中龄林94.50万立方米,近熟林94.56万立方米,成熟林1116.25万立方米,过熟林1040.09万立方米。
  舟曲林业局设在本县的3个林场经营区森林蓄积和县属林场经营区的森林蓄积量,是其经营范围内诸乡森林蓄积量之和。另无统计数据。全县各乡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见表4.5。
  迭部林业局历次划给迭部县林地面积、蓄积见表6。
  1986年迭部林业局划给迭部县经营面积蓄积
  三、森林结构
  (一)林种结构
  按林种划分,有林地主要分用材林和防护林两类,其中用材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51.36%,蓄积量占71.5%;防护林面积占48.56%,蓄积量占28.5%。人工种植栽培的果木经济林,数量少,面积不足0.1%。
  (二)龄组结构
  全县森林面积和木材蓄积中,多系成、过熟林。用材林中幼、中林比重很小,成、过熟林占绝对优势。将全县用材林按龄组划分,幼龄林面积8.60万亩,占用材林面积的6.4%,蓄积量31.53万立方米,仅占1%,中龄林面积为5.25万亩,占3.9%,蓄积47.81万立方米,占1.5%;成过熟林面积119.67万亩,占89.7%,蓄积量3163.29万立方米,占97.5%。
  (三)树种组成 ,
  本县林区树种组成以冷杉、云杉为优势树种。冷杉最多,占全县蓄积总量的61%;云杉次之,占29%;油松占1.0%;柏树占1.6%;桦、栎、杨占7.4%;其它不足1%。树种组成形式为:冷杉占6成,云杉占3成,桦、杨、柏、油各占1成。森林的建群种趋于单一,冷杉、云杉立木度较大,形成了以冷杉、云杉为优势种的森林群落。
  (四)分布特征
  海拔、坡向、地温和水分等是影响本区森林分布的主要条件。本县森林多分布在各山体的阴坡和半阴坡。且坡度陡缓有别,急坡(36°〜45°)分布最多,约占6成〜7成;陡坡次之,近2成;险坡(45°以上)占1成多;而平、迭部县各类林地面积分布统计表迭部县森林畜积量分布统计表1980年迭部林业局划给迭部县林业用地统计表
  1980年迭部林业局划给迭部县林分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统计缓、斜坡分布很少。垂宜分布带谱明显,海拔2500米以下为阔叶混交林带,2500米〜35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带,3600米〜3800米为高山针叶疏林,3800米〜4200米为高山灌丛和草甸地带。
  (五)森林植物区系成分
  区内森林植物区系成分主要有:北温带、东亚、泛热带、旧大陆温带、东亚至北美、热带亚洲、中国特有、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温带亚洲、地中海西亚至中亚等成分,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东亚成分比重较大,有的成分仅见一种或数种。区系成分充分表现出与相邻区系关系密切和过渡性特点。
  (六)森林植被类型
  按照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区内森林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落叶针叶林、寒温性常绿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常绿)。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典型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竹林(温性)、常绿针叶灌丛(高寒)、常绿草叶灌丛(高寒)、落叶阔叶灌丛(高寒落叶阔叶灌丛、温性落叶阔叶灌丛)、高山草原草甸等类型。
  四、树种资源
  按中国植被区划,迭部林区属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岷山峡谷山地落叶阔叶林云冷杉林区,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向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区域和高寒植被区域的过渡带。因此森林植物的区系成分和树种类型都很复杂。全县林区出产的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等木本植物种类繁杂,资源丰富。据1989年县林技站和甘肃农大林学院树木组撰写的《迭部林区森林植物资源调査报告》鉴定统计,木本植物共有60科、123属、314种、21变种、1变型,其中引进栽培14种。木本植物中主要乔、灌木树种约26科、53属、140种。
  本县林区优良用材树种,主要有岷江冷杉、秦岭冷杉、巴山冷杉、紫果云杉、青抨(细叶云杉)、云杉(罗汉松、白儿松)、红杉、油松、华山松(小黄松)、冬瓜杨、铁杉、红桦、白桦、糙皮桦、色木械、华檢、兴山榆、辽东栎等。
  稀有用材树种有黄果冷杉、水曲柳、极树、白榆、旱榆和兴山榆。
  珍稀树种和重点保护树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连香树、水青树两种,国县属林场经营的森林面积、蓄积情况表家三级保护树种领春木、秦岭冷杉、水曲柳3种。
  另外本区有些树种经济价值较高,但因盲目利用,使之数量稀少,宜作为迭部林区稀有树种加以重点保护的有松潘叉子圆柏(俗称“檀香木")、铁杉、红杉(俗称“红桃木”)、漆树、文冠果等。
  迭部林区主要树种简介
  (一)针叶树种
  本县林区针叶树种达29种,其中以冷杉、云杉为主,还有油松、柏木和少量落叶松。
  1.冷杉属:松科,常绿乔木。树冠常为尖塔形、圆锥形,树杆高达40米,胸径达1米,耐阴性强,喜凉润气候及酸性土壤,生长慢。区内主要有秦岭冷杉、黄果冷杉、岷江冷杉、巴山冷杉。分布在海拔2600米〜3800米之间的高寒地带,常组成大片纯林,或与它树混生。冷杉是区内主要用材和迹地更新树种之一,木材蓄积量占本林区木材蓄积总量之首。可供建筑、电杆、枕木、家具等用材,亦可作造纸等原料,树皮可提炼榜胶。
  2.云杉属:松科,常绿乔木。树杆高达45米,胸径1米,常组成大面积纯林,或与其它针、阔叶树混生。耐干冷气候,在凉湿、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地上生长快,发育良好,是本区迹地更新及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主要有粗皮云杉、麦吊杉、青海云杉、油麦吊杉、大果青打、紫果云杉、青抒(细叶云杉)等。分布在海拔2400米一3000米山坡地带。木材蓄积量仅次于冷杉属。材质优良,有弹性,质稍软,是区内主要用材树种,可供飞机、机械、建筑、桥梁、家具等用材;亦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树皮可提炼楼胶。
  3.油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境内普遍生长,分布在2000米〜2800米的阳坡地段,通常块状分布,组成纯林或与辽东栎、白桦、红桦混生。喜光,耐干冷气候,耐瘠薄土壤,在裸岩缝中仍能生长。深根性,侧根发达,抗风力强,树高达25米,胸径1米,木材富含松脂,耐久用。木材供建筑、桥梁、枕木、电杆等用,是国家三类商品材。树干可采割松脂,树皮可提取榜胶。
  4.柏木:柏科柏木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分布在2000米以上的阳坡地段,通常成块状分布,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喜钙。多为优良用材树种及园林绿化树种。本县林区主要产有柏木、高山柏、方枝柏(俗称绵柏)、大果圆柏,另外还有少量的香柏、刺柏(扎柏)、侧柏、圆柏、松潘叉子圆柏(俗称“檀香木")等。柏木是国家一级商品材,可供建筑、车船、家具、细木加工等用材,根、干、枝叶可蒸提芳香油。
  5.落叶松
  松科落叶松属,落叶乔木。本区主要产红杉(俗称红桃木),生长在海拔2500米〜4000米的高寒山脊、山坡,在山脊形成小片纯林,或带状嵌生于其它针阔叶混交林中。喜光、耐干寒、耐瘠薄土壤。高达50米,胸径1米,边材淡黄色,心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材质优良,宜作本区造林和更新树种。数量少,应予保护。此外,还有引进栽培的华北落叶松。
  6.华山松(俗称小黄松)
  松科松属,常绿乔木。生长于海拔2000米〜2500米地带,常与其它针阔叶树种混生。为优质速生用材树种,种子较大,可食用或榨油,宜作为本区低山地带造林树种。但数量较少,应予保护和发展。
  (二)阔叶树种
  本县林区阔叶树种繁多,仅乔木就有70多种,其中生长比重较大,蓄积量较高的主要有山杨、白桦、红桦、栎、根、械等落叶阔叶树种。
  1.山杨
  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冠圆,树皮灰绿或灰白色,光滑,干基树皮粗糙。生长在海拔2000米〜2700米阳坡、山沟阔叶混交林中,亦有小块纯林。区内普遍生长。性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材质轻软,供造纸、建筑、火柴杆等用,树皮亦可提取榜胶。
  2.冬瓜杨
  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高达25米〜30米,胸径1米,干形通直。树皮褐色,片状剥裂。分布于2000米〜2600米山坡平缓地带及沿溪谷底,多形成小块纯林,村落附近有老树。系区内常见种。材质优良,供建筑、造纸和火柴杆等用。该树可用种子或抨插繁殖,为河谷沿岸,山口平缓冲积扇地带,土壤潮湿,不利针叶林生长发育区域的造林树种。
  3.红桦
  桦木科桦木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桔红色至紫红色,有光泽,纸质薄片分层剥裂。分布于海拔2000米〜3200米的阴坡半阳坡及山顶,自成纯林或与冷杉、油松、山杨等树混生。喜湿润、喜光、耐寒,适应环境的可塑性大,自然更新能力强。全区分布范围广。木材淡红色,坚硬、纹理细腻、结构致密,为细木加工的优良用材。
  4.白桦
  桦木科桦木属,落叶乔木。树高25米,树皮白色,纸质薄片剥裂。分布在2000米〜3000米地带,常见小块纯林或与云、冷杉、红桦、山杨等形成混交林。喜光,耐瘠薄和寒冷,自然更新能力强。全区普遍分布。是高山针叶林破坏后,形成次生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木材白色,材质类同于红桦,可供作枕木、矿柱、胶合板、火柴、细木加王等用材,树皮可提取桦木油。为特种用材需要,需保护育林,择伐经营。5.栎属
  壳斗科栎属,区内产两种:辽东栎(俗称大叶青冈),落叶乔木;檀子栎(俗称小叶青冈),半常绿小乔木,或呈灌木状。栎树高达15米,全区普遍分布,主要生长在海拔2000米〜2600米河谷、山坡或山脊,常形成纯林或与油松、山杨、白桦、华山松等组成针阔混交林。喜光,耐干旱瘠薄。材质坚重,耐腐耐用,多为阔叶类用材林的主要树种。树皮及壳斗可提取榜胶。种仁富含淀粉,可酿酒、制取工业淀粉及作饲料等用。亦是优良的薪炭材。
  6.椴树
  椴树科檢树属,落叶乔木。椴树属在本区产有华槻、少脉极、亮绿椴3种,其中华极和少脉椴为常见种。树高12米〜20米,分布在海拔1800米〜2600米的背阴湿润山坡,常见散生、混生于杂木林中,稍耐阴、耐寒,喜凉润气候。木材较软、细致,为家具、胶合板、文具等用材,树皮可供作纤维原料,花可泡制解暑饮料,或提制芳香油。
  (三)灌木
  迭部林区灌木种类比针阔叶乔木更加繁杂,据《迭部林区森林植物资源调查报告》通过采集树木标本,鉴定统计的有200余种。其中分布面广、量大的林下灌木主要有青海杜鹃、峨嵋蔷薇、茶薦子、小檗、忍冬、黄果悬钩子、箭竹、虎榛子、沙棘等。
  1.青海杜鹃也叫枇杷。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是本区所产杜鹃花属8种灌木或稀小乔木之一。高达3米。生长在海拔3000米〜4000米高山灌丛或针叶林缘。
  2.峨嵋蔷薇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生于海拔2000米〜2800米的山坡、水边、路旁灌丛或林下。喜荫凉湿润环境。花可提取芳香油,果食可食用、酿酒及药用,根皮可提取榜胶。
  3.茶藨子
  醋栗科茶藨子属,在本区共产7种、1变种。其中高山醋栗、宝兴茶藨、细枝茶藨为常见种。系落叶稀常绿灌木。生长于海拔2000米〜30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及灌丛中。可供观赏;果味酸甜,可生食、制果酱或罐头。4.小檗
  小檗科小檗属,在本区产12种1变种。灌木或稀小乔木,木质部和内皮黄色。生长在海拔2000米〜2800米的山坡灌丛、河谷岸边、路旁、林缘。多数种可供药用,根和茎含小檗碱,是制黄莲素的原料。亦可作黄色染料。
  5.忍冬
  忍冬科忍冬属,在本区产15种3变种,主要有蓝靛果、金花忍冬、葱皮忍冬、红脉忍冬等。灌木或木质藤本,稀小乔木。生长在海拔2000米〜3000米的山坡、沟谷杂木林或灌丛中。部分可供观赏,茎皮纤维可代麻用,种子可榨油。
  6.悬钩子
  蔷薇科悬钩子属,本区产6种,主要有黄果悬钩子(地莓子)、小叶悬钩子、刺悬钩子等。系落叶灌木、亚灌木,少数常绿。生长于海拔2000米〜2800米的山坡、路旁、沟谷、杂木林内或灌丛中,果酸甜可食或酿酒。根、茎、叶入药。
  7.箭竹
  禾本科箭竹属。灌木,具合轴型地下茎。秆散生,高约3米,直径约1厘米,深紫色,具明显环节。全区普遍生长。分布于海拔2000米〜3000米山坡林缘及林下或采伐迹地,常成片生长。为主要林下灌木。笋和嫩枝叶是大熊猫的食料之一。秆供编制筐篮等用具及搭置栅架之用。
  8.虎榛子
  榛科虎榛子属。灌木,高1米〜2米,常丛生。全区普遍生长。分布于海拔1900米〜2600米山坡、路旁杂木林或灌丛中,常形成单纯灌丛。喜光,耐旱。枝条供编筐篓,树皮及叶可提取榜胶。种子可榨油。也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树种。
  9.沙棘(酸刺)
  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具刺。浆果状果实近球形,桔黄色,径约0.6毫米。境内普遍生长,常生于海拔1900米〜3000米的河滩及干燥山坡;常与柳树、具鳞水柏枝等混生或形成小片单纯疏林。果可食或供酿酒,制高级饮料等用,种子入药或榨油,木材供制各种工艺品。为重要的水果品种和水土保持树种。
  五、林副产品资源
  (一)枝叶等伐区剩余物
  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采伐区剔有相当数量的枝叶等剩余物,构成本林区主要林副产品之一。伐区剩余物是由采伐剩余物、枯立木和一定数量的林下灌木、小径木等构成。据迭部林业局总体设计规划表明,用材林主伐区和低产林改造伐区剩余物实积量近年为13.85万立方米,为年伐活立木蓄积29.77万立方米的46.5%。即:每年都有占采伐总量近一半积量的伐区剩余物,是一批数量较大的林副产品。应该得到充分利用。若弃之不用或利用不充分,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伐区剩余物部分可直接做工具把、包装箱条、汽车垫木等产品的原料,其余可作为纸浆和人造板的原料。
  (二)其它林副产品
  混生于森林中,或生长在杂木林、林缘、林下的乔灌木树种,品种繁多,蕴藏着丰富的林副产品资源。每年根据省、州下达的生产指标,在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的原则下,由林业部门组织群众结合抚育、次生林改造和清林等林业生产项目,进行抬杆、把仗、杂木杆、扁担、架子车辕条等林副产品的生产。产品由林业公司统一销售,征收育林费。
  (三)毛竹
  学名箭竹,禾本科灌木。县境林区林缘、林下普遍成片生长。竹秆可供编制筐篮等用具或搭盖栅架,是发展编制业的优质而丰富的林副产品资源。
  (四)野生经济植物和菌类
  县境生长在森林、林缘、灌丛、草坡中的野生植物和食用菌类资源丰富,分布较广,且种类繁多,用途甚广,按经济价值分:可利用的淀粉植物主要有珠芽蓼、鬼灯擎、鹿葱、蕨、栎、野百合、山楂、旱生天门冬、华懈蕨等;种子可榨油的油料植物有陇寒桃(山桃)、核桃、花椒.遏兰草、播娘蒿、马兰、香茹等;可提取香料的芳香植物有千里香杜鹃、鲜松、沙棘、觅蒿、缄草、香茹、针叶树;可提制纤维的植物有箭竹、柳条、莞花、极树、马兰、杠柳、芨芨草、野棉花、祖师麻、尊麻等;可做楼胶原料的有多种针阔叶树皮枝叶和蔷薇科蓼科植物的根。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贝母、当归、大黄、赤勺、细辛、木贼、党参、白花、淫羊霍、天南星、马勃、、白蘇、秦艽、羌活、丹参、榊寄生、铁棒锤、鬼臼、竹节人参、芫花、柴胡、五加皮、百合、枇杷笋等;果实可供食用或酿酒的植物有:沙棘、忍冬、悬钩子、茶薦子、草莓等;可食用的野菜和食用菌类,主要有芥菜、蕨菜(幼苗)、野韭、山葱、遏兰草、弄菜、偏豆菜、苦菜、天门冬、木耳、猴头菌、羊肚菌、蘑菇等;还有可供化工原料的小檗、桦木、漆树等。六、林木生长量、枯损量和净生长量
  根据“四五”清查以来州、县对森林资源的消长情况调査,对县境内迭部林业局和县属林业经营范围内的森林生长、枯损进行测算,年平均活立木生长量为56.42万平方米,活立木枯损量21.35万立方米;净生长量35.07万立方米;年平均林分生长量为56.26万立方米,枯损量22.68万立方米,净生长量33.57万立方米。见表8。
  全林区近年平均木材生产量约21.9万立方米(包括计划内销售木材,计划外社会性用材消耗量、灾害性消耗量),按1立方木材实际消耗资源2.27立方米计算,则年均消耗森林蓄积49.79万立方米。消长相抵,森林资源年均消耗量超过生长量。森林资源每年约以10万立方米〜20万立方米的速度锐减。把资源减少的趋势转变为资源回升,是摆在本县林业建设上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第三节林业生产
  —、管理体制
  迭部林区林业经营管理有省办和县办两种体制,且以省办为主。1980年前,全区林业均由省属森工企业迭部林业局和舟曲林业局独家经营。1980年省政府批准本县实行“以林为主,林农牧副综合发展"的生产方针后,开始在划定的范围内创办县属森工企业,从此出现国家和地方双重经营体制。但与省办森工企业相比,县办林业比重仍然很小。
  迭部林业局自1983年企业整顿起,从解决吃“大锅饭”入手,对旧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逐步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实行局对林场包利润,林场对工段包成本,工段对承包组联产计酬的办法组织生产,实行劳、酬挂钩。1984年实行局长负责制,在进行领导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通过经营方式、生产工艺、销售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由单一的木材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向。1988年,对局属生产经营单位实行了以年度计划为标准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对施工单位实行投资包干、任务包迭部林区森林生长量统计表干、工资总额与效益挂钩、节约分成、超支自负的办法进行管理。以此强化企业管理,改善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县办林业在1980年创办初期,由县人民政府林业局宜接经营管理,统一规划和实施所属林场的采、育、调运等项生产经营活动。1986年实行政企分设,成立迭部县林业公司后,县林业局以行政领导和林业计划、政策指导为主;林业生产及经营业务由林业公司经管。县办林业创办十年中,经营管理体制经过借鉴、调整和改进,已逐步完善。县办各林场的生产、调运、核算、经费、人事等由县林业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在经营中贯彻了以营林为主的生产方针,并注重了发展林业生产与当地群众经济利益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林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采种、育苗、造林、迹地更新、幼林抚育、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护林防火、采伐、装卸、林副产品的加工,留成林的加工增值等生产项目,主要依靠当地乡、村组织群众参加劳务,增加群众收入。部分项目包给乡、村、户,与林业主管部门签订合同,实行“五定”(定地点、面积、任务、报酬、责任)一奖一罚的责任制。
  二、采伐调运
  本县林区森林资源的采伐调运,最早于1962年舟曲林业局在县境东洛大磨沟设场起,开始局部少量采伐调运。全县范围内大量采伐外运始于迭部林业局建立后的第二年,即1970年。这年采伐量突破10万立方米。此后呈逐年增大之势。1980年后又增加县办林业采运部分。至1990年前后,迭部林区年采运量近20万立方米。
  采伐林木采伐主要遵循《森林法》,《采伐更新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和1989年10月颁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中规定的“以营林为主,限额采伐"的方针,要求做到合理采伐、合理造林、合理利用。迭部林业局每年根据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下达生产任务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交局森林勘测综合设计队进行“伐区生产工艺设计",再报经林管局、省林业厅审批后,给所属林场、工段拨给伐区小号,各伐区小号完成采伐任务后,清林、营林验收合格方可拨划新的伐区小号生产任务。县林业公司所属各林场的采伐小区,每年均根据勘测设计由甘南州农林局授权县林业局颁发采伐许可证,伐后营林任务和标准亦实行验收发证制。迭部林区的采伐量虽然自1990年以来实行“限额”。然而省属企业和县办林场的采伐总量(包括各种名目的追加量)尚未严格控制在木林区生长量范围以内。
  采伐工具1973年前主要依靠弯把锯、玻璃斧等手工作业。1973年在安子沟林场二工段首次使用油锯采伐,翌年普遍使用。
  历年采伐量见表9。
  调运
  本县林区采伐的木材,近全部由林业经营单位调往外地。县内用量甚微。迭部林业局经营的木材运输,在1970年至1982年间,因道路、车辆等条件限制,主要利用白龙江河道水运至四川广元等地,每年水运量占木材生产量的50%以上,1973年达到77.36%。1982年,由于舟曲境内发生山体滑坡,江道受阻;又因白龙江上游地形复杂,流道狭窄,水流湍急,使水运木材损失严重。白龙江林业管理局(82)212号文决定停止水运。从此,本林区木材全部采用汽车运输。
  三、林业基本建设
  迭部林业局自建局以来,共修建房屋11.27万平方米,修通林区公路493.26公里,横跨白龙江大桥两座。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888万元。全局共有林业生产专用设备247台(套),其中:各种机动车辆125辆(运材车60辆),集材拖拉机36台,索道机23条,集材绞盘11台,其它52台(套),纤维板生产设备一套,一座装机容量2X800千瓦水电站一座。1987年前运材车辆全是解放牌卡车,1987年按国家规定全部进行更新,至1990年新购进 EQ—140型东风牌汽车60辆。
  在林业生产中,采、造、集、运、装、卸、归等林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1969年开办初为0,1972年为34.1%,1980年占43.4%,1985年占31.9%,1990年达69.5%。
  县属林业自1980年创办以来,县林业公司及所属4个林场共修建房屋6382平方米;逐年修通林区公路6条,长135公里,修有公路桥梁7座;主要设备有大小汽车14辆,林业生产专用设备10台(套),其中,集采拖拉机4台,索道机4台,绞盘机2台;4个林场及河日滩营林基地共有苗圃225亩。与迭部林业局相比,因开办时间短,范围小,底子薄,技术力量、生产规模和机械化程度都很低。迭部县林区1969年〜1990年采伐量统计表第四节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
  —、营林
  本县林区营林生产工作,自森工企业创办起,就得到重视。迭部林业局建立后所属5个林场先后建立5个营林工段,进行专业化育苗。局设营林科,各林场配1名〜2名营林技术员。全局至1990年共有营林工589人,其中技术人员26人,形成一支专业化营林队伍。县属林业开办以来,贯彻了“以营林为基础,造管并举,造多于伐,采育结合,合理采伐,综合利用”的方针,县林业公司在电尕乡河日滩建立营林基地一处,配专业技术员8人,有营林工人30人。洛大乡磨沟还涌现出个体育苗专业户。
  在抓专业营林的同时,省属及县属林业部门和各乡、场,在迹地更新、幼林抚育、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人工改造方面,下达年度计划,完成定额任务。
  (一)选种和育苗
  省属和县办专业营林队、个体育苗专业户,在育苗树种的选择上,主要以云杉、冷杉、油松和落叶树等当地良种为主,亦有少量阔叶树种。但因本地优良树种采种困难等故,所育苗木中良种比例仍然不高。迭部林业局至1990年底,累计育苗7090.5亩,创产值911.61万元。县林业局因创办时间短,至1990年共育苗255亩。培育的苗木主要用于本县林区更新造林,很少对外地出售。在育苗中注重推广新技术,1986年,迭部林业局推行云、冷杉2年〜3年生苗木的大面积移床新技术,移床苗木生长速度快,抗病虫和适应环境能力普遍增强,更新造林成活率高。在移床中达拉林场的“胶皮定位移床板”移床法得到推广。1986年以来在白龙江林区营林作业质量检查评比中连续三年名列第一,且受到省政府及林业厅的表彰。1988年7月,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在迭部林业局召开苗圃管理现场会,推广育苗工作经验。
  (二)更新、改造
  多年进行人工改造的主要项目有:迹地更新、幼林抚育、次生林改造(亦称低产林改造),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
  迹地更新:因本县林区采伐中采用小面积皆伐方式,故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则以人工更新为主,天然更新为辅。人工更新采用植苗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至1990年,迭部林业局累计迹地更新14.94万亩。县办林业1985年〜1990年迹地更新面积累计8427亩。
  幼林抚育:采用全面抚育和局部抚育相结合,为苗木生长创造和改善条件,促使其尽快郁闭成林。至1990年,迭部林业局幼林抚育面积累计49.32万亩;县属林业1985年〜1990年中年幼林抚育面积累计1.98万亩。
  次生林改造:一般采用综合抚育改造与砍带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改造区采用林冠下直接植苗,待苗木成活后砍除杂灌木,为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迭部林业局至1990年累计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3.03万亩。县属林业1986年至1990年完成4.415万亩。
  封山育林:自1984年开始逐年完成计划任务。迭部林业局至1990年累计完成12.39万亩。县属林业至1990年累计完成5.28万亩。
  (三)荒山造林、“四旁”植树
  除对现有森林进行人工改造之外,还把荒山宜林地造林和“四旁”植树作为本县发展森林资源,绿化环境,促进生态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荒山宜林地造林工作,主要由林业经营单位完成;四旁植树则每年春季动员全县城乡干部群众在公路旁、街道、村镇、院落、县城北山植树造林。迭部林业局1970年至1990年累计荒山造林面积达1.86万亩。县属林业经营单位和各乡1985年至1990年累计造林2.79万亩,其中国营造林4932亩,集体造林2.08万亩,个人造林1935亩。县属城乡1985年至1990年,零星、四旁植树累计达85.11万株。但因管理不善,成活率较低
  历年育苗、更新造林、育林情况统计见表10〜11。
  二、病虫害防治
  森林病虫害是本县林区危害森林资源的一大自然灾害。建县后在境内发现的森林病虫害主要有:冷杉尺蠖、蜗虫、松切梢小蠹虫、云杉八齿蠹虫、圆柏虎天牛、云杉球果锈病、叶斑病、真菌引起的立木腐朽病等。其中有的大面积发生,为害惨重。迭部县1985年〜1990年育苗、造林更新改造情况统计表迭部林业局历年育苗、更新造林、幼林抚育及封山育林情况统计表1977年在多儿乡洋布山发生冷杉尺蟆虫害,系食叶害虫,重则全部树叶及顶芽被吃光,使立木枯死。主要危害冷杉属。受害面积达2533公顷。至1978年8月,虫害面积扩大到2743公顷。造成林木大量枯死。相继益哇、达拉林区也发现此种虫害。迭部林业局采用“621”烟雾剂、“741”烟雾剂共78吨进行防治,效果较明显。
  1985年,沿白龙江两岸低海拔林区油松林不同程度的发生妍虫、松切梢小蠹虫危害,并伴随叶斑病。1986年后病虫害蔓延较快,受害面积扩大,病树叶片枯死,脱落,致使部分植株整个枯死。受害面积达6977.6公顷,受害油松蓄积38.74万立方米,致死木蓄积9920立方米,受害率高达82.3%。林业单位先后组织人力,一面清除致死枯立木,防止蔓延;一面采取化学防治法,用“六六六”、敌百虫、DDV、代森锌、退菌特进行防治。
  苗圃害虫主要有:地老虎、金龟子、喽姑、天牛等。苗木病害主要是立'枯病,多为猝倒型。通常采用土壤消毒、种子消毒、消灭越冬卵和杂菌类等办法进行防治。使用药物多为“六六六”、敌百虫、硫酸亚铁、波尔多液等。
  在病虫害防治中,因受地域条件差、药物紧缺等原因,给防治工作造成一定困难。药物在森林中的使用效果只能达到75%左右,苗圃达到80%。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在本县林业经营工作中仍属薄弱环节。以往主要进行了苗圃、果树和机关院落绿化树种的病虫害防治,而天然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尚未真正提到林业工作的重要日程。
  三、护林防火
  历史的教训已作出沉重地告诫:森林火灾是本县林区的最大危害。尤其建县以来发生的数起重大森林火灾的严酷教训,已促使本县各级党、政组织和林业部门对护林防火工作引起重视。县政府成立护林防火指挥部及办公室。乡政府成立护林防火委员会。并参加了甘肃、四川两省岷山地区十三县护林联防组织,还与陇南地区、定西地区的岷县建立联防组织。至1990年,县境内先后建立健全的护林联防组织有:县护林防火指挥部1个,县局联防指挥部1个,乡、场联防指挥部8个,成员46人;乡护林防火委员会7个,成员41人;工段与村委会护林防火领导小组100个,成员471人;专业护林员135人,兼职护林员77人,设立护林防火及木材检查站32个,成员68人;成立义务灭火队106个,人员4126人。组建一个40人的专职森林消防中队。县、局共备有风力灭火器111台,灭火弹650个,并配有电台、对讲机、望远镜、摩托车、宣传车等灭火通讯、交通工具。
  为有效地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经1985年迭部地区(一县两局)护林防火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迭部地区护林防火办法》。在充实和加强各级护林防火组织的同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巡山护林、入山管理、防火检查、野外用火、定期汇报、护林奖罚、层层负责、防火值班等护林防火制度。林业部门内部还制定了防火期望台、电台岗位责任制和护林员、森林警察责任区承包制度。
  虽然护林防火引起各级组织的重视,但由于人为和自然等原因,境内森林火灾频繁发生,1962年至1984年间,大小火灾共发生59起,其中大火灾5起,特大火灾两起。1982年11月18日,位于洛大乡境内的洛大林场代古寺楞场发生特大火灾,烧毁木料1.61万立方米,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8.51万元。1984年3月160,迭部林业局达拉林场伐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林火蔓延面积达1万多亩,成灾面积1936亩,烧毁木材28.93万立方米,使森林资源遭到惨重损失。1985年后数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林区自然保护及护林工作,1982年根据甘肃省委、省政府(80)94号文件精神,迭部林业局所属5个林场,按自然地形和行政区划,将国有林(包括新造幼林)就近承包乡村管护,与乡村签订护林责任协议书,定地段、定面积、定任务、定报酬,落实责任,一年检查一至二次,要求做到:无乱砍滥伐、无毁林开荒、无毁林搞副业、无毁坏幼树、无乱捕滥猎珍贵稀有野生动物。每年每亩付给0.05元护林报酬。县境林区因河沟两岸、森林分布上线、高山急坡以及岩石裸露地段的森林,担负着保持水土水源涵养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采伐中,根据森林保护的要求,将主山脊林带50米左右,小山脊30米左右,接连草原边缘100米,坡度在41。以上森林,划为防护林保留。
  四、林政管理
  1980年前,有关林政管理事宜主要由迭林局统管。1980年后因部分森林经营权划给本县,又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开放,林木经营渠道和范围逐步扩大,给林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改善和强化的新要求,林政管理工作始由县人民政府和迭部林业局共同承担、协作管理。
  护林责任区、护村林面积统计表
  县、局各级组织通过宣传《森林法》,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护林。1985年5月,成立迭部林区人民检察院、迭部林区基层法院和迭部林区公安局。先后设立两个林业派出所。
  1985年以来,在贯彻执行《森林法》和甘南州人民政府颁发的《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几个问题的暂行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县林区实际,先后制定和产生了一些适用于本县林业经营管理的规定、纪要和办法,使林政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先后讨论产生了《迭部县林业工作会议纪要》;制定了《关于木材管理的试行办法》,《营林工作有关问题的试行规定》,《关于严肃处理毁林案件的暂行规定》,《关于完善县属林区经营管理的试行办法》;提出了《关于发展林牧、治穷致富的初步意见》。
  五、林业科研
  县办林业共有技术人员15人,其中取得高级技术职称的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2人。迭部林业局有各类技术人员440人,高级技术职称的11人,中级技术职称的59人,初级职称和技术员370人。
  县属林业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有:1987年起迭部县林技站在甘农大林学院师生的协助下,完成了甘南农林局下达的迭部林区木本植物种类资源调查课题,并相继完成了复查。在全境进行全面调查采集的同时,还选择苏伊亚黑和虎头山两座山峰作为森林垂直带谱的典型调查点。通过采集的570号、1500余份树木标本资料汇总鉴定,列出本林区木本植物名录,出版了《迭部树木简志》;为能保持调查成果的延续性和实用性,还建立了迭部森林植物标本室,主要保存木本植物,还补充了草本植物标本。1988年,在西北林学院植保系的协助下,开展了迭部林区林木昆虫区系调查工作,共收集本林区昆虫标本400种、2000余号;重点调查了白龙江沿岸油松虫害,确定主要原发害虫为油松切梢小蠹虫,继发害虫为黄毛小蠹和八齿小蠹等,找到了防治其扩散的办法;建立了迭部林区昆虫标本室,正在编写林区林木害虫区系和主要害虫防治方案。1988年起,还筹建了种源试验基地,占地20公顷,其中试验苗圃2.7公顷,森林植物园17.3公顷。
  迭部林业局在索道机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曾获甘肃省1987年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六、林业区划
  迭部县林业区划工作是1984年8月〜1987年9月,与农业、畜牧、水利等其它专业区划同时进行。经林业专业组数年艰苦努力,完成了《迭部县林业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并经省、州区划委员会验收组验收后,于1987年9月10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区划报告》在详细查清本县森林资源的时空分布及数量、质量的基础上,遵循和依据本县林区的自然条件、地域特点、水热资源、林业生产、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经反复分析和论证,将本县林区划分为三个分区:
  (一)上迭水源涵养用材林区该区范围包括县境西北的电尕、益哇乡及白龙江南岸达拉乡的高吉、牙拉两个村委会,共14个村委会。土地面积15.93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33%,林业用地面积8.83万公顷,占本区总面积的55.4%,其中有林地5.43万公顷,灌木林地2.78万公顷,疏林地2434公顷,宜林荒山荒地56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1.5%。活立木蓄积1502.27万立方米。
  (二)下迭水土保持用材林区该区范围包括卡坝乡、尼傲乡、达拉乡的次哇村委会、多儿乡、阿夏乡、腊子乡、桑坝乡,共23个村委会。土地总面积为24.83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1.5%。林业用地面积14.33万公顷,占本区总面积的57.7%。灌木林地4.09万公顷,疏林地4833公顷,宜林荒山荒地103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4.3%。活立木总蓄积2513.29万立方米。
  (三)沿江水土保持经济林区该区范围包括旺藏乡、花园乡、洛大乡,共15个村委会。土地总面积7.50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5.5%。林业用地面积为4.99万公顷,占本区总面积66.5%。有林地面积2.50万公顷,灌木林地2.04万公顷,疏林地698公顷,宜林荒山荒地363.8公顷。森林覆盖率60.5%。活立木总蓄积655.36万立方米。
  第五节经济林建设
  一、经济林木的发展
  本县沿白龙江两岸河谷台地,气候温和,有着发展经济林木的良好条件。
  解放前,因受社会制度、经济、技术、交通、种源、销路等条件的制约,境内经济林木和果树的发展极为有限。只有地处东部河谷的洛大村、新寺、花园、迪让寺、旺藏寺院和个别农家种有少量的核桃、花椒、柿子、梨、杏等几种果树。果实仅供树主自食、待客或送礼,无销售先例。卓尼杨土司看准迭部东部沿江栽种花果的气候和水土条件,曾派人在今花园乡益高村栽种花果(故得“益高花园”之名),以期进贡土司衙门。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建县以来,县、乡各级对境内发展经济林木的自然条件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被认识,逐步把发展经济林木摆到了本县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位置。
  70年代初,花园公社(乡)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组织劳力于阿寺、班藏河坝台地上选点建造集体果园,以栽种苹果为主。数年后始见收益,曾被称为本县营造经济林的先进典型,起到了示范作用。花园苹果后来发展成为“个大、皮薄、味香、肉嫩”而享誉州内外的优良果种。
  1974年,甘南州农林局在本县旺藏乡亚日卡村东麻牙寺旧址开办“麻牙园艺场”(地名普查时改为亚日卡园艺场)。至1990年,已发展成为有职工28人,果园550亩,水果年产量110吨的水果基地。
  1975年3月13日,县革委会决定在电尕乡吉爱那村南荒坡上建立“迭部县园艺场”,作为县办经济林建设基地。主要为本县发展果树和经济林木培育树苗,同时集中营造一片果园。该厂共有职工35人,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有果园341亩,果树3500株,年产量200吨,产值达10万元。
  州县园艺场的创办,对全县发展经济林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
  1980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县、乡、村各级及城乡民众对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更加增强。沿江适宜种果树的地区,除农户联产承包集体果园外,还逐年出现了个体或联户投工投资,开辟荒坡,营造果园的专业户。城镇和乡村也出现了家庭院落零星种植果树的热潮。
  1991年,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认识本县沿江发展经济林巨大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至2000年实现沿江万亩经济林”的规划。且以每年完成40公顷的目标任务组织实施。
  二、果园面积、水果产量
  全县果园面积1978年仅有1359亩,至1990年达5447亩,12年果园总面积增长了4、倍。果园面积中,苹果园4119亩,占75.6%;梨园728亩,占13.4%。另有零星果树17369株,其中苹果树10836株,梨树5683株,桃树650株,杏树200株。
  全县水果产量,1978年总产只有27.32吨,其中:苹果21.47吨,梨5.85吨。至1990年水果总产量达434.85吨,其中:苹果375.27吨,梨35.29吨,柿子5吨,桃子5.36吨,杏子13.93吨。总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15.9倍,苹果增长了17.5倍,梨增长了6倍。
  核桃1978年全县仅产520公斤,1990年达8.24吨,增长了15.9倍。花椒1978年仅产90公斤,1990年达2.17吨,增长了24倍。
  历年果园面积,水果、林产品产量见表13-14(不包括州属麻牙园艺场面积和产量)迭部县历年营造经济林情况统计迭部县历年水果产量统计表迭部县1977年〜1990年林产品产量、商品量统计
  第四章水利电力
  第一节
  水电机构
  一、行政管理机构
  建县初尚无水电专管机构,有关水电业务由农牧科兼管。1968年建立农、林、水工作站(简称“农三站”),三项业务协同管理。1972年正式成立迭部县水利电力管理局,主管全县水利电力建设事业中的规划、投资、技术服务、水电工程建设、水电物资供应等项业务。至1990年,水电局内设有水土保持工作站、水政资源办公室、防汛办公室,配局长1人,副局长1人,共有职工10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7人;占地5亩,建筑面积847平方米;配有客货两用汽车1辆,水准仪8架,经纬仪4架。
  二、水电专业服务机构
  水电局成立后,又相继下设并成立了一些水电专业服务机构。1973年成立县水电工作队,专搞全县水电建设工程及技术服务业务。1972年水电局又下设水电物资供应站,经管全县水电物资供应业务。1984年成立县水土保持工作站。1986年成立供电所,经管县城及附近村庄的供电业务,有职工20人,占地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方米。
  三、县办亚古水电站
  为解决县城照明用电,始于1963年动工引白龙江水,在达隆沟口修建一处水轮泵提灌站,并在提灌站安装发电机发电,一站两用,实际未能如愿。1966年开始又在此基础上改建36千瓦(110伏)发电站,1968年10月发电。又于1970年动工,至1972年竣工改建成50千瓦发电站。1976年于旧址东亚古村附近第三次扩建成2X500千瓦发电站。该站一直属水电局主管的县办电站。1990年有职工29人。占地面积6528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992年又增建630千瓦机组1台,3台机组装机容量1630千瓦,实际年发电量430万千瓦,供电量400万千瓦。
  第二节水资源
  —、地表水
  迭部境内地面水资源很丰富。横贯县境东西的白龙江是县内最大河流。自县境西界益哇沟口西侧入境,至洛大黑水沟口出境,境内流长110公里,总落差为700米,平均坡降6.4%,白龙江南北两岸岷、迭山系之间,北岸有当多曲(河)、益哇曲、哇巴曲、资润曲、吉爱那曲、普拉曲、安子曲、尖尼曲、台古卡曲、曲子布茶曲、若东曲、花园曲、桑坝曲、腊子曲、赵藏曲;南岸有姜巴曲、达龙曲、傲傲曲、达拉曲、热泉曲,、高吉曲、拉子曲、次哇曲、交木曲、旺藏曲、曹世坝曲、阿夏曲、多儿曲、水泊曲、磨曲。大小共有30条支流脉络般伸向全县四周,形成树枝状,支流中,除达拉曲、多儿曲源于川境外,其余均发源于境内南北深山之中。其中达拉曲是最大支流(有热泉曲、高吉曲、拉子曲、次哇曲4条小溪相汇而成)。以上白龙江各支流大部分四季有水,仅有少数几条在冬季和干旱季节枯竭。
  县内每年平均入境水径流量为9.586亿立方米,白龙江出境水年平均径流量为24.936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内7、8、9、10四个月径流量较大,占年径流量的54%;1、2、3、4这四个月径流量较小,占年径流总量的14.2%;2月份最小,仅占年径流量的2.8%。境内年平均自产水总量为15.9亿立方米(其中:白龙江流域自产水量15.32亿立方米;迭山北麓注河流域产水0.55亿立方米)。平水年为16.37亿立方米;偏丰年为18.74亿立方米;偏枯年13.63亿立方米;枯水年为11.74亿立方米。按年平均自产水量分配,地表水资源每平方公里32.95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990年为3.17万立方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倍,属丰水区。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利用率仅占0.69%。
  境内水质一般较好,适宜于灌溉和饮用。国营七九二矿矿磴及废弃物、放射性元素对附近水质有污染;县城、白云(迭部林业局驻地)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亦造成河水污染,尚未得到治理。
  因县内天然植被良好,林草茂密,加之河道河床结构均为砂砾石河床和砂砾岩深谷河槽两种形式,因此,水土流失相对不太严重,河水输沙量亦不算大。各河平均含沙量为0.5105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达78.36万吨。但由于境内落后的林木采伐方式和过量采伐,水土流失及河水输沙量有逐年增大之势。
  境内有温泉两处:一处在九龙峡白龙江边,一处在达拉乡热泉沟,泉水流量约10立方/小时〜15立方/小时,水温在40℃~45℃之间,可供沐浴。高山堰塞湖9个:江北迭山区7个,江南岷山区两个。其中较大的有永错(藏语名,义为玉湖,又名骨玛海),位于桑坝乡黑拉村西北山腰,湖面约3500平方米,以湖色碧绿而取名;录坝湖,位于洛大乡录坝村南。
  二、地下水
  迭部境内的地下水,多以沙石孔隙、裸露型溶岩和基岩构造裂隙潜流的形式出现。各沟地下水的上流或中流潜流,下流最终排入地面水河道,是地表水河谷径流的一部分,其水量已计入地表水资源总量之中。全境地下水年径流量在5.23亿立方米〜5.55亿立方米之间,平均流量在16.58立方米/秒〜17.6立方米/秒。县内平均地下水径流模数为11.4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相当于3.6升/秒•平方公里。各沟地下水分布情况及径流模数附表。
  地下水质与白龙江河水化验基本一致。个别山寨人畜饮用泉水含氟量较高,不附合饮用标准,县、乡人民政府已引起重视,正在逐年规划,分期通过改水工程加以解决。表1迭部县白龙江水系各支流径流量统计表第三节水利
  一、民间水能利用
  迭部林木繁茂,江河纵横,水资源极为丰富。但解放前,因受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力资源的利用率很低。民间对水能利用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水流坡降为动力进行加工者,应首推水磨。水磨始于何代?无史料可考,在民国之前就遍及境内各沟农村。在沟谷河边垒石筑渠堵截部分水量,或直接在河道上用其全部水量,修有木屋平轮水磨,加工面粉和饲料。水磨建造多为木、石结构,主体分上、下两层,磨房下层卧轮坑道用块石砌成,上层磨房用木板装修,有的围墙亦用块石砌成(多见于下迭洛大等乡)。坑道内安装直径约2米〜3米的木制平式水轮,水轮至渠口处架有坡式泄水槽,水轮主轴垂宜向上穿透地板圆洞伸入上层磨房,托着两扇花岗岩锻制的圆柱型磨盘,利用水力推转轮带动磨盘旋转的摩擦力把原粮磨成面粉。有的水磨在水量充余的情况下,则并列建成双轮带动两组磨盘运转的双轮磨。80年代以来部分农村陆续通电,虽然原粮加工逐渐被小型磨粉机、粉碎机所代替,但旧式水磨在部分山村仍然是粮食加工的主要水利设施之一。二是沿江谷地,如电尕、尼傲、旺藏、花园、洛大等部分地区,利用流经田边小溪引水灌田。除此,别无其他水能利用。
  二、引水灌溉
  解放前,迭部境内仅有沿江河谷部分地区,利用流经田边小溪或临近易引的山沟小河,进行人工引水灌田。每季庄稼一般灌三次:播种前灌第一次, 拔节前灌第二次,抽穗前灌第三次。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根据本县气候温和,水利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 十分重视本地区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从1958年开始,区、乡政府就号召并组织农村社队兴修引水渠道,增加灌溉面积。
  1973年前后,县、社各级都抽调和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开展了规模宏大的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一举修出了一批数量显著而质量粗糙的引水工程。截止1990年底,全县历年共修通引水渠道84条,全长约153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17万亩。这些水渠中,有部分继续发挥效益,部分因渠道渗漏、崩塌,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等原因而废弃。
  1973年修通的九龙峡水渠,是其中最大的一条县内重点引水工程。该渠把曹什坝沟的水引向九龙峡东侧河谷阶地中去,中间穿越县境最大的峡谷九龙峡数十丈高的悬崖绝壁,修渠群众组织突击队,腰拴保险绳飞越山鹰无法落爪的峡壁打眼炸石,开凿了一条23.5公里长的引水渠,其工程之艰险曾一度闻名省、州。通水后在白龙江南岸阶地垦荒造田,扩大灌溉面积1000亩。并从别村迁徙群众组建起九龙峡新村。引灌渠道概况见表2。
  除修渠引灌外,还通过兴修倒虹吸工程把江河彼岸的流水吸引到此岸灌溉农田。1974年投资2.7万元,在洛大村扎柏坝修成倒虹吸一处,把白龙江北之水越江导入江南灌溉270亩农田,发展果园。1983年又在洛大乡代古寺修通一处倒虹吸工程,投资5.1万元,有效灌溉农田200亩。1985年国家投资5.16万元,在花园乡水泊沟修通一处倒虹吸工程,改善灌溉面积230亩。1990年投资2万元修通电尕乡根古倒虹吸工程,改善灌溉面积200亩。1992年国家投资10万元,自筹9万元,在洛大乡尖藏修通倒虹吸工程一处,扩大有效灌溉面积400亩。
  迭部县引灌水渠概况三、机电提灌
  1973年以后,本县每年都投入很多资金和劳力,先后修建了小型电力及柴油机提灌站20处。共计装机容量达32台11553千瓦(马力);设计灌溉面积4750亩,有效灌溉面积3250亩。此类工程,大部分因盲目修建,重建轻管,缺少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失修而报废,部分管道被盗,使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严重浪费。机电提灌工程见表3。
  1980年〜1981年,为能提高本县农田水利自动化程度,投资61.1万元, 修建了洛大上坝子、电尕上寺、河日等三处喷灌工程。设计灌溉面积2102亩,1982年建成后当年灌溉控制面积1532亩。这三处喷灌工程亦因管理不善,失修而废弃。附:喷灌工程表。
  迭部县机电提灌工程概况表迭部县喷灌工程概况表
  四、治河、蓄水
  (一)治河
  建县以来,治河工程主要有二:一是防洪。迭部林业局驻地白云,在濒临白龙江北岸边沿筑起一道块石混凝土结构的河堤,预防洪水期江水漫入居住区或冲垮公路。1988年开始,逐年投资,在县城西河滩至东河滩的白龙江北岸修筑一道块石混凝土结构的防洪堤坝,预防滨江新建单位不受汛期洪峰的袭击。此外,益哇、阿夏、电尕、卡坝、旺藏、洛大等乡,亦在沿江(河)危险地段浆砌零星护岸石坝,以防洪水冲毁房屋和农田。二是70年代前后,各乡在“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组织群众于沿江和各沟河道旁大搞“与河争地”工程。在沙滩上垒石筑堤,填土造田。但因修筑粗糙,未能浆砌,部分已被洪水冲毁。(附防洪工程表)
  (一)蓄水
  在1969年〜1975年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期,针对县境部分河谷台地,因引灌水源不足而修筑了不少大小不等的蓄水塘坝,积平日弃流之水,待干旱时解燃眉之急。全县先后共修筑24处小型塘坝,最大的容量200立方米,小的3立方米〜10立方米。其中16处均因库容量太小,且多年弃用失修被泥砂淤平而报废。(附:塘坝工程表)
  迭部县防洪工程情况表迭部县塘坝(蓄水池)工程表
  第四节电力
  一、水力资源
  水能资源是本县一大资源优势。境内植被良好,降雨充沛,地表水丰饶,加之各河流坡降大、水流急,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据1984年〜1986年“迭部县水资源调查及区划”中初步查明,全县水能资源蕴藏量约有80.74万千瓦。按1988年底全县人口计算,人均占有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6.65千瓦。单白龙江主河道上,省西电设计院已初步勘测:尼什峡、尼傲峡、九龙峡、代古寺峡四处可建中型电站,合计装机容量46.2万千瓦。这种水力资源优势给本地区开发能源基础工业,建设中小型水电站,为发展工农林牧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有着提供廉价电动力的优越条件。截止1990年底,已开发的电力资源只有1.55万千瓦,地表水能资源利用率仅占蕴藏总量的1.90%。水力资源开发潜力非常雄厚。
  全县各河沟电力理论蕴藏量附表6。
  迭部县平均流量0.5立方米/秒以上各河沟电力理论蕴藏量统计表开始起步。此后,县、乡各级政府在逐步认识本地水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重视了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县内的水电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1973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649.52万元,先后建成24座中小型水力发电站。其中:县办1座,乡村办23座,装机容量33台/4880千瓦。另有省属企业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分别在白龙江上建起2X5000、2X800千瓦渠道(涵洞)引水式发电站各1座。已建电站中,有8座乡、村办小型水电站,因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不善,渠道崩塌,维修养护不及时等原因而报废。
  1981年后,在发展小水电中,克服了以往那种不顾客观实际,一轰而上,重建轻管,利用率低,毁坏严重的教训,一度采取了压缩新建项目、加强现有电站管理和养护,增强经济效益等措施。同时有计划的新建了卡坝、多儿、阿夏、益哇知子等座质量较好的小型水电站。
  1990年底,实际运行的水电站全县共有16座,装机容量24台/4514千瓦,变压器容量9055千伏安。其中:县办电站1座,装机容量3/1630千瓦;乡村办15座,装机容量21/2884千瓦,全县共有11乡、43个行政村、4348户通了电,1988年全县发电量480万度,实际用电390万度,其中:农业用电210万度,工业用电40万度,交通用电5万度,市政用电100万度,其它用电35万度。
  迭部县水电站概况表迭部县几个年份供电量统计表三、农电线路
  本县在开发水力资源,兴修小水电站的同时,为能把电站发出的电及时送往农村用户及乡办企业,从1981年以来逐年投资架设农电线路。至1993年累计投资312.25万元,共架设县乡农电线路15条,总长605.9公里。(附表)已建农电线路情况表
  第五节人畜饮水和病区改水工程
  县内部分村庄,因座落于山弗缺水处,又加近年森林过量采伐,水源趋于枯竭,给部分山村人畜饮水造成严重困难。从80年代起水利部门把解决部分山村人畜饮水问题列入水利建设的重要项目,累计投资156.51万元,逐年兴修人畜饮水工程。(如表8)。
  还有个别山村,因人畜饮用水中含有大量致人畜中毒而患大骨节等病的有害元素氟或辐射元素污染。为防治人畜疾病,解决人畜饮水卫生,逐年列项进行病区改水工程建设,多采用埋设管道截引地下径流优质水到病区供人畜饮用。1981年,国营792矿出资修成电尕乡河日村病区改水工程,管引1.5公里,修筑400立方米蓄水池1座,解决了188人、620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1984年,投资10.23元修成多儿乡次古村病改工程,管引4310米,解决了260人、1022头(只)牲畜饮水。1993年投资9万元,修成尼傲乡牙利卡村病改工程,管引600米,解决了587人、1250头(只)牲畜饮水。迭部人畜饮水工程表第六节水土保持
  县水电局成立后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业务范围之内。1984年5月县政府决定成立“迭部县水土保持工作站”,仍由水电局主管,并由1名副局长兼任工作站负责人,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
  县境林草茂密,植被良好,森林起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促进降水、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因此,水土流失现象与本省大部分干旱地区相比,不算严重。但随着对本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森林、药材等资源的过量索取,加之一些掠夺式经营方式,人为地破坏了地面植被,致使县内水土流失强度迅速加剧。据县境东界白龙江出境后的立节水文站观测资料佐证:白龙江出境水平均年输沙量由1965年的89.96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155.23万吨,含沙量由平均0.184公斤/m³,增加到1.09公斤/m³,1980年后输沙量继续逐年增大,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截止1985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85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6%。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以面蚀和重力侵蚀为主。面蚀多发生在坡耕地和荒坡地上,县内耕地大部分是坡地,且山高坡陡,坡度大,地形破碎,沟道纵横,降水流速快,土壤易于流失;地质主要由沉积型变质的砂岩、灰岩、白云岩、板岩、千枚岩等组成,土质结构差,水土保持能力弱。重力侵蚀多发生在河沟及现代侵蚀沟的沟谷地带,常以滑坡、泻溜、崩塌和泥石流现象出现。水土流失的时间分布大致与降水同步,主要集中在7月〜9月两季,占年流失量的75%〜90%。境内年降水量偏丰,且降雨时间集中,常以暴雨形式降落,流速快、涨水猛,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
  建县以来,县乡各级政府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曾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必要措施,起到了减弱水土流失的作用。其一,兴修水平梯田,自开展农业学大寨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坪田整地,改坡地为梯田,至1990年全县共修梯田1.62万亩,水平式梯田有助于降水在土壤中渗透,减弱降水流速和土壤流失。其二,植树造林,每年春秋两季,城乡动员参加植树运动,城镇主要在 “四旁”和风景区开展绿化;乡村因地制宜地开辟荒坡、荒滩,栽种果树,营造经济林木,至1990年全县累计''四旁”植树85.11万株,营造果园5447亩。其三,坚持“以营林为主"的林业生产方针,在林业生产中,按造大于采的要求,采取了培育幼苗、迹地更新、封山育林、次生林改造、幼林抚育、护林防火、制止乱砍滥伐等措施,对保护生态平衡,减缓水土流失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五章工业
  第一节工业机构
  一、行政管理机构
  新中国成立前,迭部境内受封建土司制度和落后生产关系的制约,工业处于空白,甚至连手工业作坊也没有,更无工业管理机构。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社会秩序和经济形势的稳定,60年代初开始出现小手工业。建县后,对手工业及工业的行政管理事宜初由县计划委员会统管。1973年11月成立迭部县工业交通管理局,简称工交局,是县人民政府主管全县工业、交通及地方道路等项业务的职能局。工交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2个,内设:办公室、财务室、路政办公室、地方公路养护管理站,1990年共有职工9人,占地面积633平方米,建筑面积233平方米。
  二、县属工业企业单位(不包括村办及个体工业)
  至1990年先后开办的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有35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有:木材综合加工厂、林业公司、亚古电站、供电所4个;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有:车木厂、手联社、酒厂、残疾人福利厂4个;农村乡办工业企业有27个,即益哇、多儿、洛大、卡坝、尼傲、达拉、旺藏、花园、桑坝、腊子10个木材加工厂,卡坝乡车木厂,电尕乡谢协建材厂,电尕纺织配件厂,卡坝制香厂,益哇乡电圆木加工厂,旺藏、腊子、电尕乡哇巴沟、桑坝、多儿、卡坝、阿夏、尼傲等8个乡办水电站,还有益哇亚安煤矿、益哇蜂窝煤厂、腊子锚矿、尼傲乡地毯厂。第二节工业发展概况
  迭部境内工业之渊源,可追溯到古代。据《括地志》、《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中,合川县(今县城东郊)西北四十里处有“石镜山,山有石,明莹皎洁,山下有铜窟,于此置监,鼓铸钱刀焉。”可见迭部地区早在1400多年前就有官办采矿炼铜、铸币制刀之业。
  县境东部洛大、腊子、桑坝、旺藏、花园、尼傲、多儿等沿白龙江及其支流一带,清代和民国时期就盛行淘金业。最早始于何年虽无史料可考,但迄今江畔河岸现存大量人工采掘过的沙洞,留下了当年淘金者的艰难足迹。
  解放前,县境民间手工业主要有:1.家庭织褐(以羊、牛毛为原料)、织麻布(以胡麻茎皮纤维为原料)、制革(牛、羊和野生皮)业,均系自纺、自织、自制品,是本地民众穿着的主要来源。2.为数很少、数十村见一的铁匠和银匠,从外地购进现料锻制斧、镰、刀、锄、蹶头、砍刀、火钳、三角架、门扣、马蹄铁等铁制日用器具,以及银质耳环、腰带镶饰品。其中部分属外地工匠。3.木匠较普遍,能盖民房、水磨,制做木柜、木盒、斗、升、木桶、木犁、木锹等农具和家具;规格和工艺较高的寺院经堂修建、雕刻、绘画、油漆等,一般请外地工匠承担。4.民间亦有不少能人采竹和柳树枝条编制簸箕、筛、背蒐、筐等劳动工具。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建县以来随着文化教育、交通和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国家、集体、乡镇办的工业,从无到有,得到较快的发展,40年来,迭部地方工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949年至1962年建县前,是迭部地方工业的启蒙时期。电尕、旺藏、洛大等区、乡驻地,先后出现了人民解放军驻军随军建造营房的技术人员,出现了外地工匠来迭开办个体铁匠部、木工棚、缝纫部、土建队等,经营手工业生产活动,或承包零星土木结构的公房建筑。人数和规模极为有限。
  1962年建县至1977年,是迭部地方工业奠基起步而又徘徊不前的阶段。1964年,组建起第一个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迭部县手工业联合社。1970年随着农业机械的增多,由农机公司开办起迭部县农机修配厂,至1974年单独分设。1971年8月成立迭部县木器加工厂,第一次利用本县木材资源,雇用外地木工进厂制做办公用具和家具。1977年4月木材加工厂改为迭部县建筑工程队,始以承建县内部分土木建筑工程为主要经营项目。这些县办工业,虽已创建铺底,但这一时期内因受十年“文革”的干扰,大部分处于裹足不前、亏损不景气状况。1975年3月在益哇乡境开办了当多磷肥厂,耗资70余万元,因技术力量差、地质资料不实等原因于1979年下马,给国家财物造成严重浪费。
  1978年以后,本县工业开始走出低谷,逐年出现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尤其是1980年贯彻省委94号文件确定的“以林为主”生产方针后,充分利用丰厚的森林资源优势,以木材经营加工为主的县办工业很快兴起,成为本县工业的支柱;在木材加工业中开辟了纺织配件、包装箱、拼花地板、新式家具等生产项目,有计划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通过精细加工使产品增值,提高效益;同时又重视发展了一批水利发电、采矿、建材等工业企业。至199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71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458.60万元的49.70%, 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26.48倍。
  第三节管理体制
  一、国营工业
  县内全民所有的国营工业分省属和县属两类。省属工业企业有国营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县办国营工业主要有农机修造厂、木材综合加工厂、亚古电站、酒厂,还有商业、粮食、供销等部门办的食品加工、面粉加工、罐头厂、食用菌厂、木耳厂等。
  国营工业在体制改革前,多年来一直实行计划指令、统负盈亏的管理体制。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各企业的生产能力按年下达生产计划指标,盈利上交,无利补贴,亏损由国家统一负担。省属企业由省直接下达生产计划,盈亏亦有省直接实行计划管理;县属企业则由县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实行垂直领导,统一计划,统负盈亏,利税分成,亏损减免或补贴。
  1980年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实行了计划指导,自负盈亏的管理体迭部县几个年份全部工业总产值统计表制。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企业实行计划指导,企业内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采取以税代利,多利多收,无利不收,亏损不补。从而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增强了风险意识,经营体制由“吃大锅饭”逐步转换为竞争机制,给企业注入了活力。
  二、集体工业
  县办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手联社和民政、乡镇局等部门办的酒厂、车木厂、残疾人福利厂等企业,还有各乡办的木材加工、煤矿、舗矿、制毯、制香、建材等工业企业,多参照同时期国营企业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开办较早的手联社,起初亦实行计划指令、统负盈亏的管理体制。由县人民政府的经济计划部门行使统管,统一下达年度生产计划指标,企业经营规模、基本建设、劳动工资、职工管理等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负盈亏。
  1980年后,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随同国营企业的体制改革,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先后实行了计划指令、自负盈亏和承包经营、自负盈亏的两种管理体制。县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计划性指导,减少行政干预,放宽企业经营自主权利,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劳动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实行定额,多利多得。
  1988年后,部分企业实行了厂长(经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管理体制。有的则实行厂(社)、车间(班.组)分层承包,实行计件工资或利润分成,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税代利,盈利多收。产品自产自销,自行定价。
  三、个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主要是1980年后,由境内外个体户开办的豆腐坊、面粉加工、饲料加工、榨油、培殖食用菌、木器家具、车辆修理、铁器加工、缝纫、洗染等业。这些个体工业的经营范围、手段和权益受国家法令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调控和保护,实行依法管理,但政府不实行指令性计划和其它行政干预。实行自主经营,自产自销,自行定价,自负盈亏。个体工业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全县工业企业体制经过多年改革后,拓宽了经营范围,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给企业注入了活力,全县各类工业企业数和从业人员都有很大发展,增强了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也存在一些企业积累和后劲不足,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承包人的短期行为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等问题,有待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深化改革,使各类工业企业的管理体制日趋完善。
  第四节工业门类及主要工厂
  一、行业
  (一)重工业
  1.木材采运和加工业
  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建县前没有开发利用。建县后的十几年中只由省属森工企业独家经营,省属迭部林业局、舟曲林业局在迭部境内共设8个林场。1980年后根据省委94号文件精神,贯彻以林为主的生产方针,开始创建县办森工企业,先后成立县林业公司和木材加.工厂,各乡亦普遍办起木材加工企业,县办木材加工业从此得到较快发展,并一举成为本县支柱产业。至1990年县、乡共办有木材采运加工业16个,年产值达2396万元。
  2.采选业
  县境内自70年代以来先后办有以能源为主的采选业。1970年筹建省属国营七九二矿。县属采选业数量少,规模小,设备差,技术力量弱,地下资源开发利用很有限,仍出于起步状态。1984年益哇乡开办亚安小型煤矿,1988年腊子乡开办铢矿。1990年两矿年产值达14万元。
  3.制造业
  1970年建立县农机修造厂,主要承担县境部分农机具的修配和制造。后因产品质量和销路等问题而停止制造,只搞修配,并实行部分转产,兼营旅馆服务业,以扩大企业收入。
  4.电力工业
  建县后县境丰富的水利资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1966年修建第一座县办36千瓦小水电站,70年代以来各乡先后建成24座小型水力发电站。部分已报废。至1990年共运行的电站16座,装机容量23X3859千瓦。省属国营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亦在县内建起2X5000和2X800千瓦的水电站各1座。
  5.建材工业
  最早于1960年洛大公社在赵藏河坝办起迭部第一个砖瓦厂。1962年建县后随着县政府驻地各机关单位新建工程的需要,1964年先后办起电尕乡谢协砖瓦厂和尼傲乡砖瓦厂,是县内起步较早的建材工业。其中尼傲砖瓦厂后因附近对产品的需求量有限而停办。电尕砖瓦厂一直开办至今,设备数次更新,规模不断扩大,后改名建材厂,主要生产红砖和机瓦,1990年产值达35万元。1985年后,乡镇局所属建筑工程队多自制水泥预制板和空心砖,增加了建材品种。
  6.化学工业
  1988年县乡镇局与旺藏乡联营开办九龙峡化工厂,以白云岩为原料,生产轻质氧化镁和碳酸钙、碳酸镁3种产品。1990年基本建成进行试产。
  (二)轻工业
  1.食品加工
  县内最早的食品加工是粮食加工。始于1957年先后建立洛大、旺藏、电尕三个粮站,各站修建水磨就地加工面粉供应职工。1970年后各粮站先后安装了电动磨粉机(钢磨)ol974年省粮食局投资在电尕粮站建成大型组合式风动面粉加工厂,日内加工面粉两万斤。1980年因县内原粮数量有限“吃不饱”而停产。
  县商业局所属民贸、食品公司,曾于70年代起先后开办食品加工厂和罐头厂,主要加工生产糕点、豆腐、醋和牛肉、大肉、猴头罐头等,但生产规模小,并受技术力量、设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发展缓慢,时办时停。
  2.饮料加工
  为开发本地资源优势,1987年创办并建成了迭部县酒厂,以青稞、玉米、小麦为原料,加工生产“虫草青稞酒”和瓶装、散装系列青稞酒»1988年又在该厂增置了饮料加工设备,以本地野果沙棘为原料,生产沙棘果汁。1990年产值达22万元。该厂后经技术改造和扩建,生产的系列青稞酒和沙棘果汁,质优味醇,曾被指定为甘南州庆四十周年纪念品和兰州丝路节指定产品,并荣获莫斯科国际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
  二、主要工厂选介
  县工交局主管的工业企业,主要有以下3个:
  (―)木材综合加工厂随着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需要,开发利用本县木材资源开始引起重视。1971年8月,在县城西郊创建县办“木器加工厂”。招用外地木工为厂内职工,占地12.5亩,配置钻床、抱床、圆盘锯、带锯等木器加工设备。开始生产文件柜、书柜、写字台、靠背椅、茶几、餐桌、五斗柜、衣柜等木质家具和办公用具。1977年4月改木器厂为迭部县建筑工程队,始将生产能力扩展到建筑领域,职工人数增加,添置了部分建筑设备,开始承建县内土木建筑工程。
  1978年1月,又在县城西郊电尕乡驻地北新建县办同类企业迭部县纺织配件厂,占地2.13亩。主要为兰州几家棉、毛纺织厂订制木质配件。
  1981年7月,将建筑工程队和纺织配件厂合并为迭部县木材综合加工厂。初有职工56人(其中固定工29人),固定资产净值11,263元,专用资金8,352元,流动资金61,000元,产品值6620元。
  为能充分开发利用本县得天独厚的木材资源,扩大生产规模,贷款85万元。于1984年10月在西河滩扩建新厂区。于1986年9月建成投产,一个规模较大、规格较高、设备齐全的县办木材加工骨干企业开始运行。厂部配厂长1人,副厂长2人,内设计财股、经销股、生产股和办公室;生产系统设制材、纺织配件、细木、车旋等4个车间。年加工木材能力8,000立方米〜20,000立方米。该厂截止1988年,累计投资97万元,占地面积46.45亩,建筑面积6075平方米。主要设备置有:大小汽车7辆、摩托车1辆、带锯1台、自动磨锯机2台、锯条横压机2台、立式单轴洗床1台、单头直架开架机1台、多用胞床2台、单面压地机i台、细木带锯机2台、普通车床3台、中槽机2台、手砲机2台、台式钻床2台、砂轮机1台、磨刀机1台、鼓风机1台、打眼架槽机2台,圆盘锯4架.红外线烘窑1套、2吨锅炉1座。主要产品有:组合柜、各式沙发,各种办公用具、床,两用柜、独角台、衣柜、衣架、花架,艺术雕刻仿古圆桌、凳、梳妆台等各类家具,木门、窗,各类木制配件等。产品式样精美、品种繁多,且具有防收缩、防潮、钢性强等特点,已销往本省各地及青海、四川、陕西、浙江.江苏等省。1987年12月,本厂产品获得甘肃省质量管理局颁发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多次荣获州、县奖励,已迈入本州同类企业的先进行列。1988年生产能力及主要生产指标为:锯材20,000立方米,各类木质家具2500件,木制衣架1000个,木门窗8,000套,木质配件15万件;年产值311万元,完成利润61.2万元,税金27.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24,880元。有固定资产原值112.5万元,净值104.2万元。
  1990年有职工148人,年产值达478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9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68万元,完成利润70万元,上交税金37万元。
  (二)农机厂
  随着县内中小型农机具的拥有量和需求的不断增加,为能相应解决部分农机的修配和简易农具的制造,投资12.8万元(其中购置机械设备6.39万元),于1970年4月由县农机公司在县城筹建迭部县农机修造厂。翌年建成投产,初为农机公司属厂。厂内始设金工、修理、铸造、锻工、木工等车间。有职工26人。
  1974年升格为县办科级建制。1972年〜1975年添置机械设备13.11万元,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除能修理县内各类农机具、提供配件外,还能制造80千瓦水轮泵发电机、山地步犁、粉碎机、播种机、汽车马槽等。其中山地步犁由州农机公司统销。1975年有固定资产原值23.63万元,净值22.64万元,年产值3.73万元,完成利润0.25万元,税金0.11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00元,职工增至72人。1980年后,由于技术力量外流,产品质量和销路不景气等原因,部分车间停止生产,只留机修、锻工、木工3个车间。原以农机修造为主的专项经营开始部分转产,1985年开始兼营旅馆,厂院办成停车场。生产规模缩小,职工减少到32人。1987年增开烤箱加工业,并开办汽车维修、配件门市部和饭馆。至1988年,该厂累计投资36.23万元,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2777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大小汽车各1辆,柴油发电机1台,普通车床6台,钻床2台,洗床2台,砲床2台,磨机、磨床2台,空气锤2个,焊接、切割机2架,孤焊、缝焊机2台,油源试测机3台,滚拉丝机3台;旅馆床位62张,能停放汽车40余辆。是年,固定资产原值为39.68万元,净值28.2万元,年产值21.76万元,完成利润2.42万元,税金1.2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800元。
  (三)手工业联社
  1964年7月,在新建县政府驻地西(今七九二汽修厂),把原有零散的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兼并联营,成立了第一个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迭部县手工业联合社,简称手联社。初有职工21人,始设架子车拉运、木工、大刀锯、钟表修理、镶牙、钉鞋、铁工等业。1966年增办缝纫部。1969年又增开镇铁、弹花、压面组。1969年,因受“文革”极左干扰,部分联社职工被强行下放到农村去当“新社员”。1975年后陆续落实政策,仍被收回到手联社从操旧业。1972年因旧社址被占,搬迁到今址。1976年增设自行车修理,新建门市部9间,添置解放牌汽车一辆。1985年挖山取土,拓宽场院,开办汽车修理业。职工最多达到47人。1986年,缝纫组自愿解散,变为个体缝纫部。联社职工数减少。1988年增开骨粉厂。
  至1990年,手联社累计投资10万元;现有主要设备:台虎钳2台,台式砂轮机、电砂轮机各1台,交流电焊机1台,交流孤焊机3台,台钻1架,普通车床1台,圆盘锯1架,电动机1台,三线锁边机2台,缝纫机15台,鼓风机1台,锻锤1个;占地面积7.38亩,建筑面积1267.3平方米;共有职工29人;年产值27万元,净产值11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3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8万元,完成利润2万元。县工交局主管的工业企业几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第六章乡镇企业
  第一节发展概况
  一、管理机构
  建县初,有关社队企业管理事务由县计委和农牧科统管。1976年8月,根据中共甘南州委(76)99号《关于组建迭部县社队企业管理局》的通知精神,正式成立迭部县社队企业管理局。1983年12月12日撤销社队企业管理局,改设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站,仍为科级建制,归县农牧局领导,承担全县农村多种经营的管理事务O1984年6月18日更名为迭部县乡镇企业管理站,隶属关系和管理范围未变。1985年1月16日又更名为迭部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并升格为县政府专管全县乡镇企业的职能机构。管理范围扩大,除乡镇企业外,还将村办联营和个体企业也纳入管理范围之内。乡镇局内设人秘股、计财股、企管股,1990年有职工11人。
  二、乡镇企业的起步与发展
  本县乡镇企业最早产生于60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初称社队企业。1960年洛大公社在赵藏河坝村创办境内第一个砖瓦厂,后迁至洛大村东。1964年电尕乡创办了射协砖瓦厂。此后,为增加公社收益,强调多种经营,大办“五小工业”。1969年后电尕等公社陆续办起小水电站、把杖厂、单车运输等社队企业。60年代创办的社队企业堪称县境乡镇企业的起步,多为土法上马,手工操作,规模小,产值低。
  1976年曾一度出现大办社队企业的“热潮”,有些在不具备主客观条件的情况下,一哄而上。是年全县共办有社队企业79个,从业549人,总产值达57.5万元。1979年后,国民经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农村推行包产到户。对社队企业也相应地做了调整,对一些因缺乏论证,盲目创办,原料无保证,产品无销路,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关、停了一批。全县社队企业从1976年的79家减少到1981年的35家。1981至1984年间,伴随农村体制改革,关于乡镇企业的方向和如何稳步发展问题,一度认识模糊,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进程出现低谷,徘徊不前,总产值由1981年的207万元跌至1983年的130万元。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报告》的通知下发后,将社队企业改称为乡镇企业,把发展乡镇企业提到“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的位置,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又把发展乡镇企业提到“振兴甘肃经济的突破口”的位置,进一步解决了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本县在贯彻执行中,通过“清左、放宽、搞活”,“思想放开、经营放开、资源放开、流通放开、引进放开”等措施,逐步放宽政策,打破旧条框的束缚,开关撤卡,在发展乡镇企业的信贷、税收以及简化审批手续等方面都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方便。同年8月,省、州决定将国营林业生产单位的统配材提留百分之二十分配给当地乡镇企业进行加工。这对本县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全县当年分得原木指标26,200立方米。为能适应加工需要,全县在原有的4个木材加工企业的基础上新建9个乡办木材综合加工厂。是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512万元,登上了新的台阶,比上年增长三倍。乡镇企业数、从业人数均有大幅度增加。使全县乡镇企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1985年至1990年,乡镇企业出现了新的飞跃。在大力发展木材加工的同时,还相继建起了一些联营和服务性企业。1985年6月组建起迭部县乡镇企业供销公司。1986年5月,为能给乡村个体汽车运输户提供服务,提高运输能力,组建了迭部县汽车联营运输公司,拥有汽车72辆。同年,联合三个建筑工程队组建了迭部县建筑建材公司;又与11个乡联营组建迭部县饮料厂。私营和个体联营企业也有一定发展,其中发展较快的是个体运输户、小卖部、小旅店:饭馆、粮油加工等。为了适应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领导,1987年全县各乡均成立乡镇经济联合委员会,简称“乡经委”,属乡人民政府主管乡镇企业的管理机构。在集体积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能增强发展后劲,利用积累资金增加和改善企业设备的同时,还投资创办新建企业。仅1987至1988两年,乡镇企业共投资用于增加固定资产的资金达135万元;完成新建和扩建项目18个。其中1988年完成新建扩建项目5项,投资117万元。三年中,在国家的扶持下,乡镇企业共自筹投入资金112万元(占总投资239万元的47%),建成小水电站4座,装机容量1150千瓦。四年为乡镇企业培训管理人员147人,其中财务人员78人,管理人员30人,技术人员39人。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于1987年登上了1000万元的新台阶。
  至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数增加到523家,从业人员2944人,其中乡办54家,从业1296人;村办25家,从业140人;联户办7家,从业904人;个体437家,从业604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923.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9个乡的产值超过百万元,电尕乡最高,达445万元。企业数、从业人员,分别比1985年增长89.5%和72.67%;总产值比85年增长3.75倍,比1978年增长36.3倍。
  迭部县乡镇企业历年发展情况统计第二节管理与分配
  —、管理体制
  迭部乡镇企业体制主要有:乡办集体企业,村办集体企业,私营个体企业,多种形式的联营企业等四种。
  乡办集体企业是用本乡集体资金或以乡政府名义贷款创办的。企业的资产为全乡集体所有,由乡政府主管,生产计划、收益分配、固定资产购置和转让都必须经乡政府批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事安排均由乡政府负责。乡办企业是全县乡镇企业的骨干,创办时间较长,规模较大,资力较雄厚。1985年乡办企业总收入为544.68万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的72%;拥有固定资产249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全部固定资产的88%。到1988年,乡办企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总产值仍占绝对优势,交纳税金71.45万元,占乡镇企业全部税金的71.5%;实现利润总额306万元,占75.5%;并全年上交乡政府的社会性支出42万元,占95%。1990年乡办企业产值达1337.2万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的69.5%。
  村办集体企业是由村(原大队或自然村)集体资金创办的,企业的所有权归村民集体,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由主办的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决定。1990年村办企业产值89.2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6%
  个体企业是农牧民个人投资创办的,其资产收益均归经营者个人所有。1990年个体企业产值达361.9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8.8%。
  联营企业是1988年后为了疏通产供销渠道,加强行业间的联合,增强发展势头而出现的。其中多数是以县乡镇企业局为主,联合乡、村、个体企业和国营单位共同投资联办的集体性联营企业。固定资产有的归联营单位所有(如建筑工程队),有的归联营者个人所有(如汽车联营运输公司的汽车),公司只收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有的入股投入资金,固定资产归厂家所有,投资各方按比例分红。1990年联营企业产值135.5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
  在生产管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生产关节均由厂里统一安排工人上班,月终付给劳动工资。如水电站、集体性运输等企业;2.有的小企业无法调配专门管理人员,只好由乡政府兼管经营和财务,如运输单车、放牧场、小电站等;3.有的乡办牧场则全由放牧员自管,年终按当年产仔率及成活比例分成;4.有的企业,生产活计承包给外地民工,企业只负责成品销售,如砖瓦厂、少数木材加工厂、煤矿等;5.有的则将生产和销售全部承包给包工头,企业主只提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如建筑工程队、服务社、部分电站等。
  二、行业
  乡镇企业的经营范围逐年扩大,实为多种经营、五业并举,从事的行业门类主要有:
  农业企业有以果园为主的种植业,以牧场为主的养殖业。1985年有8家,1990年发展到19家(乡办3、村办16),从业人员48人,产值为13.3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0.69%。
  工业企业主要有木材加工业,小水电、运输、制香、织毯、粮油加工酿酒等业。1985年有68家,1990年发展到115家(乡办30、村办6、联户4、个体75),从业人数1126人,年产值980.9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1%。
  建筑业主要有建筑工程队和生产砖瓦、石灰的建材厂。1990年有5家(乡办4、联户1),从业人数1181人,年产值186万元,占9.67%。
  运输业主要以汽车运输为主。1985年有39家,1990年发展到289家(乡办8、村办3、联户1、个体277),从业人数346人,年产值368.7万元,占19.17%
  商业饮食业主要有小卖铺、饭馆,食醋、糕点、豆腐、罐头等食品加工,卖酿皮、凉粉、馒头、大饼等饮食业。1990年有73家(乡办7、联户1、个体65)、从业人数190人,年产值374.9万元,占19.49%。
  服务业有旅馆、缝纫、理发、洗澡、照像以及汽车、自行车、钟表等各种修理业。1990年共有22家(乡办2、个体20),从业人数53人。
  三、收益分配
  乡镇企业在收益分配上,贯彻国家和省州有关政策规定,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历年收益分配情况如表:
  迭部县乡镇企业历年收益分配情况
  个体联营企业收入分配情况
  四、产品与销售
  县内乡镇企业随着设备、技术、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向城乡市场提供的产品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1984年本县乡镇企业的产品主要有7种:发电104万度,生产原煤1700吨,砖200万块,粮食加工30万斤,原木加工1500立方米,锯材400立方米,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菜牛75头。至1988年乡镇企业的主要产品发展到29种。增加的主要产品有各种木器制品、包装箱、电圆木、備矿石、沙棘饮料、蕨菜加工、蜂窝煤等。县城基建所需机砖、机瓦、石灰、水泥预制板等建筑材料主要靠乡镇企业提供;锯材、木制家具、包装箱、磚矿石、沙棘饮料、盐渍蕨菜等产品,远销国内外。乡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表:
  迭部县乡镇企业1985年〜1990年主要产品产量统计
  第三节重点企业
  一、电尕乡纺织配件厂
  1970年1月由电尕公社创建,国家扶持无息贷款3.7万元,1971年建成投产。初建于根古村,1984年迁至今址拉路村。产品以生产木质工具把杖为主,当年产值4000元。1979年产值达4.7万元。1980年后增置部分生产设备,并引进纺织配件生产技术,产品从此引销兰州、河北、江苏等地。1981年产值达11万元。后又增加包装箱、马槽等产品,1984年产值增至16万元。1985年将20%的统配材留给乡镇企业加工的政策实施后,当年供给该厂加工统配材原木3750立方米(原来每年只供200一400立方米加工材料),原材料猛增,厂内增设车木、细木、锯材等五个生产车间,新增木质家具等产品,当年产值猛增至48万元,总收入59万元,交纳税金3.5万元,返还群众利润10万元。从1985年起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88年共有职工22人,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总收入142万元,交纳税金8万元,实现利润41万元,其中上交利润35万元。1990年产值达166万元(90年不变价),固定资产原值45万元。
  二、电尕乡协协建材厂(砖瓦厂)
  1964年1月由电尕公社创办,厂址位于县城东15公里的协协村附近,占地面积15亩。初为土法上马,手工操作,土窑烧制。年产量较低。1984年投资11万元(其中无息贷款7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改土窑为砖箍窑,生产力由年产300万块增至720万块。1985年实际生产169万块,年产值8万元,总收入14万元。1990年全厂有固定管理人员4人。生产项目由外地民工承包。拥有固定资产30万元,24门轮窑一座,制砖机一台(日产量3万块),制瓦机一台,大型运输工具5台(辆)。年产值35万元。
  三、益哇乡亚安煤矿
  厂址位于益哇乡亚安村附近。1977年始由益哇公社建矿采煤,当年采煤600吨,1981年停办。1984年恢复,有职工18人,1985年由省地质队勘探查明系无烟煤,热量5380卡/克,贮藏量为12.63万吨。1985年产煤1000吨,销往本县、舟曲、武都等地。1986年扩建蜂窝煤加工厂,1988年产原煤1192吨,总收入3万元。蜂窝煤加工289吨,收入1.7万元。1990年原煤产值4万元,蜂窝煤加工产值13万元。
  四、卡坝乡木材综合加工厂
  1977年3月由卡坝公社创办,厂址在公社驻地卡坝寺,占地4亩,起初每年统配50立方米~200立方米的木材为原料,加工各类包装箱。1985年分给统配材2750立方米。生产量骤增,在兰州设立加工点,进行半成品续加工和销售。当年生产包装箱1800个,方木1500立方米,并销售原木,年产值达20万元,总收入45万元,纳税4万元,纯利润4.6万元。共有固定职工12人,临时工48人。固定资产13万元。1988年总产值达52万元,总收入62万元,纳税3万元,实现利润9.5万元。1990年产值33万元。
  五、腊子口水电站
  腊子乡腊子口水电站建在天险腊子口第二道隘口处。系1979年国家投资82.6万元所建。装机容量2X200千瓦,主要供应全乡9村和腊子林场用电。有电工9人,固定资产82万元。1990年产值18万元。
  六、旺藏水电站
  旺藏电站,于1979国家投资80万元修建,1981年建成使用,装机容量200X2千瓦。厂址位于旺藏乡东旺藏沟。主要供给本乡12个自然村和迭部林业局旺藏林场、阿夏林场、州属麻牙园艺场和乡级各单位。1985年总收入4.8万元,共有职工15人,固定资产80万元。1990年产值9万元。
  七、尼傲乡地毯厂
  创建于1986年。1990年产值42万元。
  全县各乡办木材加工厂中,1990年总产值上百万元的有:洛大乡木材加工厂,尼傲乡木材加工厂,旺藏乡木材加工厂,腊子口乡木材加工厂;总产值上50万元的有:益哇、多儿、达拉、桑坝等4乡木材加工厂。但这些加工厂多以销售原木为主,固定产品很少或无固定产品,产值不稳定。第七章交通运输
  迭部地处西秦岭岷、迭两大山系之间的深山峡谷之中,全境重峦迭嶂,雪峰栉比,悬崖峭壁,犬牙交错,纵横封锁;江河流急,岸高水深。这种复杂险要的地形,给境内交通与境外往来造成巨大的天然障碍。千百年来迭部人民吃尽了交通不便之苦,解放前不仅不通公路,连马车、牛车道也没有一条,内外交往全靠盘山羊肠小道和悬空栈道通行。隘谷险峡处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打桩架栈道,选江岸最窄处架设伸臂木梁桥。行人身临栈道、伸臂桥或独木桥,如临履冰,惊险万分。古诗中“栈道险复险,溜索愁更愁,开山俱绝壁,水上不通舟”和范长江“上无坚壁,下有松岩,危之状,不敢正视”的描述,是白龙江两岸地势险峻、行路艰难的真实写照。峡谷悬崖小径和木撑栈道,只能单畜通过,两畜对行既不能左右擦身通过,又无法转身退让。民间相传,若两驮畜迎面通过绝壁栈道或悬崖小径时,必需预先高呼相让(因山石阻挡视线无法看到迎面来畜),若因信号传递失误而不幸栈道狭路相逢时,只得将其中劣畜作价推下悬崖坠江让路,畜主双方各负半价损失。境内驮畜颈部拴铜铃的习惯亦有报警让路之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下,迭部人民世代靠人背畜驮、险爬栈道,饱受通行难艰之苦的局面,在二三十年内就得到了彻底改变。从1957年修筑舟(曲)洛(大)、卓(尼)电(东寺)、江(扎)电(东寺)公路起,至80年代初,国家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物力,凿石山,劈险峡,钻隧道,架飞桥,在境内从无到有共计修通各类公路36条,全长约758公里。其中:干线公路(省道)两条,境内段长148.9公里;县、乡道路6条,长146.8公里;林区和矿区专用公路28条,长约463公里。在白龙江和主要河沟上共修筑公路桥梁51座,其中:永久性钢混桥梁44座;涵洞172道。另外,还在全县共修通人行吊桥、木桥近百道。截止1990年,全县12个乡、49个行政村、146个自然村已通公路。境内凡有民众居住的各主要沟谷都基本修通公路。如今全县公路纵横成网,勾通内外,桥梁涵洞星罗棋布,大小车辆穿行如梭。交通运输业的巨变是本县发展变化最明显,成绩最突出的一项利国富民之建设成就,深受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称赞,受益颇重。第一节交通管理机构
  一、行政管理机构
  新中国成立前,迭部境内交通行政管理事务由土司衙门及土官头人统管,隘口要道,设卡把守。新中国成立后,境内交通先后由卓尼、龙叠、临潭等县交通部门管理。1962年建县后初无交通专管机构,有关交通业务由县计委代管。1973年11月在县革命委员会下设立迭部县工业交通局,简称工交局,统管全县工业、交通业务。局址建在县城汽车站东侧。1990年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职工9人,占地面积633平方米,建筑面积233平方米。局内设办公室、财务室、路政办公室、地方公路养护管理站。
  二、交通管理机构
  养路费征稽站
  1971年9月成立迭部公路交通管理站,归甘南州汽车监理所管辖,配管理人员4人。是机动车辆的专管机构,包括交通安全、驾驶员执照、养路费征收等项业务。1974年改称监理站。1987年在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中改为养路费征稽站,专搞机动车辆的养路费征收业务;有关交通安全管理业务移交给新成立的交警队。征稽站于1990年上级拨款修建办公、住宿楼一座,建筑面积734.5平方米,有职工25人。
  1974年9月又在县境两郎公路与岷代公路交汇点代古寺建立代古寺交通管理站,负责舟曲县行政区域内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后因站址离舟曲县城太远,不便开展业务,遂于1976年搬迁至舟曲县城。
  交通警察队
  1987年公路交通监理改革中,撤销迭部交通管理站,成立迭部县公安局交通警察队,简称交警队,配干警7人,专管全县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业务。交警队受县公安局与州交警队的双重领导。1990年有办公用房480平方米,占地0.7亩,配有北京吉普车一辆。管理辖区机动车辆696台,摩托车48辆。
  迭部县公路运输管理所
  其前身是车办室,即1977年12月成立迭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车辆管理办公室。1980年9月又开设代古寺、兰州两个调度点。1983年1月8日县政府下文撤销车辆办公室,成立迭部县公路运输管理站,属工交局主管。后改站为所,并设立益哇、腊子两处公路运输检査站。1990年共有职工12人,占地面积1533平方米,建筑面积440平方米,1990年收入7.5万元。
  地方公路养护管理站成立于1980年6月,在县工交局的领导下,主要负责县乡公路的养护、管理和建设等项业务。
  第二节古道路
  迭部境内通往内外的驮道和人行穿山蹊径,是区内古来唯一相沿的交通脉络。古驮道由来久远,自西汉、南北朝、三国时就有兵骑出入境内。据史载及民间相传,通往境外或途经县境的主要古驮道有6条;通往境外的人行小道主要有5条,境内驮道和蹊径数十条。
  一、驮道
  1.岷州(县)——郎木寺驮道(北路)
  自岷县起,南经栗林沟入迭境翻铁尺(铁杰)梁,顺腊子沟南下途经腊子口、康多,拐向东经黑多翻加勒克山梁入桑坝沟,经桑藏、班藏、吾乎、黑拉逾才纳拉扎山,又向南顺尖尼沟出口到尼傲,再沿白龙江北岸西经卡坝路、尼西峡、谢协寺、电尕寺、益哇沟口后出县境入四川然多。继续溯白龙江西行经降扎、热当坝至郎木寺。此道还有另一走法:即自岷县起经麻子川逾大拉梁入境,再经大拉、久里才至腊子口处与上路相接。
  2.武都——郎木寺驮道(南路)
  自武都溯白龙江而上经两河口、舟曲等地入迭境,西经本县洛大、益高(花园)、麻牙寺(迪让寺)穿九龙峡,经旺藏寺、尼傲峡、尼傲与(1)(北路)相接,继续沿白龙江西行至白龙江源头郎木寺。东晋十六国时,吐谷浑王阿柴曾派使臣从白龙江发源地郎木寺沿江而下,经此道通南朝刘宋,被宋武帝于景平元年 (公元423年)封为浇河王。
  3.狄道(临洮)一一叠部驮道
  自临洮南行至九巅峡、临潭新城、旧城,在卓尼达子多洮河渡口过船沿车巴沟翻越光盖山入迭部,至扎尕那顺益哇沟南下经纳加、东固、高杂、知子到电尕寺。此道又继续延伸,东经谢协寺、尼石峡、卡坝路,过白龙江伸臂桥南入达拉沟,再经岗岭、甘沟出县境入四川至求吉寺、若尔盖、松潘。亦可由电尕寺向西至郎木寺。河州(临夏)至洮州(临潭)驮道亦由洮州经此道延伸至叠部。隋唐时,唐、吐谷浑、吐蕃之间的多年征战,多经由此道。公元1253年(蒙古宪宗三年)9月,忽必烈征云南,曾从洮州渡洮河经此道出达拉沟入川至云南。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曾两次长征从四川进入迭部,并经此道达拉沟段东向腊子口进发。杨土司衙门入迭施政人员和沈州商贩多经此道出入迭部。
  此道入境后亦可从光盖山东侧南入哇巴沟,再向南至电尕寺。
  4.新城——叠部驮道
  自临潭新城南出新堡沟,在石咀窝洮河渡口过船进大峪沟逾迭山入迭部。入境后可分三条支道:其一,由西侧南入安子沟至卡坝路出口与(1)X2)两路相接;过白龙江伸臂桥到达拉沟口又与(3)路相接;其二,由中路南下入尖尼沟出口至尼傲与(1)、(2)两路相接,过白龙江至达拉沟口又与(3)路相接;其三,由东侧南入桑坝沟与(1)路相接,东出腊子沟至洛大又与(2)路相接。此路是一条偏僻商道,民国时从事鸦片买卖者常经此道来往于洮叠。
  5.康乐——叠部驮道
  自康乐南行经卓尼北山至临潭旧城,又西南渡洮河进车巴沟逾华尔干山入迭部,入境后从东南入益哇沟至扎尕那与(3)路相接至电尕寺。此道入境后亦可南入当多沟各村。
  6.临洮一一文县行道
  自临洮溯洮河至岷县,由岷县经栗林沟入县境越铁尺梁(铁杰)沿腊子沟南下至洛大,或由岷县槽子沟逾大拉梁经大拉、久里才、腊子口到洛大,与(2)路相接,再出境经舟曲至文县。
  二、通外人行小道
  由本县通往境外的崎岖蹊径主要有:
  1.沿多儿沟东南行至羊布(达益)经羊布梁(史称羊膊岭)西麓,通川北玉瓦寨可达南坪、松潘等地。2.自洛大西行至代古寺南入磨沟,溯水而上越羊布梁与上(1)路相接通川。
  3.自旺藏寺沿白龙江东至九龙峡西端,南入曹什坝沟逾帕茶梁入多儿沟与上(1)路相接通川。
  4.沿阿夏沟溯水而上经崖哇、大板西南行通四川求吉寺。此路颇险,很少通行。
  5.进达拉沟向西南经高吉、那盖溯水而上,亦可越岭通四川若尔盖等地。
  三、境内驮道及人行小道
  县境内主要沟谷中,只沿白龙江这条主沟(即迭部沟)为东西走向,其余南北岷迭山系中的当多、益哇、哇巴、安子、尼欠、尖尼、让张、桑坝、腊子、磨沟(居当)、多儿、阿夏、达拉、姜巴等14条主要山沟均呈南北走向。在隔山相邻的沟谷之间,都有数条翻山穿林的崎岖小道相通,有人行蹊径,也有驮道。全境约有数十条,本志未逐一列入。
  第三节公路
  一、公路建设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特别重视迭部地区的公路建设。从1956年开始先后从东、北、西三面向迭部延伸。东面,由甘川公路两河口为起点沿白龙江向西往洛大延伸;西面,由兰(州)郎公路南端郎木寺顺白龙江而下向电尕寺延伸;其后打通洛电公路,使两郎公路全线贯通。北面,由卓尼逾光盖山向电尕寺延伸,后又由岷县向南逾铁尺梁穿过腊子口勾通代古寺。干线公路的贯通,有力地促进了县乡公路、林区专用公路等地方道路的快速发展。
  (一)干线公路(省道)
  1.两(河口)郎(木寺)公路代号313线,1988年公路普查时更名为两阿 (阿万仑)公路。境内段长102.4公里。两郎公路的建设先后分期分段进行。
  舟(曲)洛(大)段1956年10月10日舟曲县成立舟洛公路修建委员会,5月3日动工至1957年1月修通简易公路,使两郎公路向西伸入县境东头洛大。
  江(札)电(尕寺)段首先于1953年修通郎木寺至江札(四川若尔盖县境)段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建筑102团,于1957年6月19日动工,至9月25日竣工,修通了江札至电尕寺(今县城驻地)的公路。使两郎公路西段伸入县境西头。
  洛(大)电(尕寺)段两郎公路中段洛大至电尕段全部在本县境内,是两郎公路全线工程量最艰巨的部分。1958年初甘南州组成洛电公路指挥部,划定由舟曲县负责洛大至花园段27公里修建任务,由临潭县负责电尕寺至花园66公里新建任务,先后于当年3月中旬动工,后因境内发生叛乱而被迫中断。1959年2月14日继续开工,至1960年4月25日竣工,5月1日举行通车典礼。至此,两郎公路全线贯通。该段工程实际支出139万元,完成土方103.4万立方米,石方35.52万立方米;修筑中型桥梁8座,小桥、涵洞59座(道),透水路堤19处,挡土墙12处、1.26万立方米;共投工62.95万工(天)。洛电公路修建中,先后发生重大伤亡事故24起,死亡7人,重伤9人,工地因生活艰苦加劳累死亡39人。洛电公路后于1962年和1964年两次遭特大洪水的冲毁,全线中断。虽经1963年和1964年投资25万元进行抢修,但因资金不足而未能修复。1966年再次进行修复,由林业部投资改建代古寺至旺藏寺37公里路段,甘南州于当年10月13日成立修路指挥部,从临、迭、舟三县抽调民工于11月28日开工改建,至1970年6月30日竣工。9座桥梁均改建为永久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或石拱桥,其中4座跨越白龙江。共支出236万元。后经甘南公路段的逐年改造,基本畅通,有64.8公里已铺为柏油路面。两郎公路洛电段是横贯县境东西8乡的交通主动脉,它对迭部林区的开发和本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岷(县)代(古寺)公路代号210线,1988年公路普查时更名为巴(仁口)代(古寺)公路。境内段长46.5公里。岷代公路是从西北通入县境与两郎公路相接的第二条干线公路,途中穿越举世闻名的天险腊子口。1967年7月28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召开省交通邮政管理局、甘南州革委会生产指挥部、七九二矿负责人讨论产生了修建岷代公路纪要,12月开始测量设计。1971年5月省革委会决定由武都、甘南、省劳改工作管理局三家分段修建,武都地区承担岷代公路起点岷县南川巴仁口至43公里500米段,省劳改工作管理局承担43公里500米处至60公里段15.5公里任务,甘南州承担60公里处至终点处代古寺段13.5公里的修建任务。各段先后分别于6月3日起陆续开工,至1973年1月全线竣工通车。实际支出615.37万元,完成土石方307.07万立方米,建成永久式中小桥梁26座,410.96米长,涵洞112道,隧道1处79米长。后经公路段的改造,有22.8公里铺成柏油路面。岷代公路的建成,打通了本县迭山重重封锁的南北通道,对迭部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发挥了更加巨大的作用。
  (二)县乡公路
  卓(尼)电(尕寺)公路迭部境内最早修通的县乡公路是卓电公路。卓电公路从卓尼县城渡洮河沿南岸至达子多村再向南进入卡车沟,经郭札、达日卡诸村越光盖山后经县境扎尕那、纳加、高杂至电尕寺,全长109公里。1955年甘肃省政府批准修建卓电公路。1956年甘南州批准卓尼县实行“民工建勤”,并由洮河林业局投资18.6万元,于6月4日先期开工修建卓尼至达子多路段。经总参谋部批准,甘肃省军区调动临夏驻军步兵11师工兵营和甘南驻军内卫二团指战员参加筑路工程,并担负卓尼卡车沟达日卡村至电尕寺全长77公里的主攻路段。卓尼组织民工200余人担负卓尼至达日卡32公里路段。1957年5月20日正式开工,至9月23日竣工,10月1日在光盖山部队指挥部驻地召开通车典礼。在卓电公路修筑中,使用了风钻、爆破等较先进的机械和技术设施,共投入114.01万个工日,挖土石方616.14万立方米,人均每日完成土石方5.4立方米。修筑大小桥梁30座,长333.6米;涵洞9道。这条公路因1958年冬积雪埋没路面等原因失养而弃用,一直未能修复。但扎尕那至迭部县城的这段公路,于1962年迭部建县后数次修复使用。
  两郎公路和岷代公路相继修通后,为县、乡地方道路和林区专用公路的建设提供了契机。1973年至1975年间,县内通过地方自筹、争取省州地方道路建设资金、林业部门投资等渠道筹集筑路资金,先后修通了两郎公路主线至达拉、多儿、阿夏和岷代公路至桑坝4乡的公路。从此全县12个乡全部告别了不通公路的历史。后于1984年又将多儿公路延伸到洋布,同期修通了尼傲乡尖尼公路。截止1990年,全县共有县乡道路6条,长146.8公里,其中,县道1条,长22.1公里;乡道5条,长124.7公里。县乡道路中,修有公路桥梁17座,长373.84米;其中永久式10座,284.59米;涵洞45道,长312.1米,其中永久式39道,长287.39米。
  (三)林区、矿区专用公路
  省属森工企业迭部林业局和舟曲林业局设在县境的3个林场,自建立以来根据木材采伐运输业的需要,逐年分期修通了多条林区沟谷公路,先后修通了电尕乡境的哇巴沟、资润沟、吉爱那沟、达龙沟、然闹沟、普若沟,卡坝乡境的安子沟,达拉乡境的次洼沟、四场沟,旺藏乡境的旺藏沟、曹什坝沟、若东沟,阿夏乡的大板沟,花园乡的水泊沟、花园沟,洛大乡的磨沟,腊子乡的久里才沟、老龙沟等18条林区拉运木材的专用公路。
  县办林业自1980年开办以来,也先后修通了多儿乡境的西让沟2条,尼傲乡境的尖尼沟2条,益哇乡境的傲子沟,桑坝乡境的桑坝沟等6条专用公路。
  另外,国营和县乡办采矿业,也先后修通了姜巴沟、当多沟、亚安、赵藏等矿区专用公路4条。
  以上林区和矿区主要专用公路共有28条,全长约463公里。
  全县境内干线公路和地方道路、林区专用公路纵横沟通,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交通闭塞、人背畜驮的落后局面。如今除向南通川公路尚未修通外,其余向东、西、北三面都已畅通无阻。
  二、公路养护
  (一)干线公路养护
  迭部公路段,是养护两郎、岷代两条干线公路的专设机构。成立于1962年,初归甘南州公路总段管理。1971年8月3日甘南州革委会决定将县公路段下放为县属单位,行政、人事由县管理,养路业务、任务下达、经费等仍由州总段主管。1973年6月11日甘南州交通邮电局根据甘革生(73)116号文件精神通知,将县公路段仍收归甘南州公路总段管理。1990年有职工230人。下设:水帘洞、谢谢寺、卡坝、旺藏、花园、代古寺、洛大、腊子、铁尺梁等9个养路道班。县公路段负责养护的线段为两郎公路黑水沟口73K处至铁布区的热东坝234K处共161公里路段;岷代公路铁尺梁顶27K处至代古寺73K共46公里路段。
  在公路养护中,多年一宜采用固定道工分段常年养护、塌方水毁重点地段迭部县公路一览表机动抢修和按计划分期逐段改造的养护方式。
  (二)县乡道路和林区专用公路养护
  县乡公路由各乡按行政管理范围定段或轮流养护,扎尕那、多儿、桑坝、尖尼4条公路各组织了1个养护班组,雇用养路临时工31人。常年养路费及重点修补经费,由地方道路管理部门和乡镇企业、林业等单位共同筹集。
  林区、矿区专用公路的养护,则全靠使用工矿企业自行养护,护路工人、修补经费、设备等均由各林场(公司)按作业范围负责筹集派工、雇工进行养护和维修。
  第四节桥梁涵洞隧道
  迭部境内自1956年始修公路以来,先后在干线、县乡公路跨越的白龙江和主要河(沟)上共修筑各种公路桥梁51座,总长1290.59米,涵洞172道,长1432.48米,隧道1处。其中干线公路(省道)桥梁34座,长916.75米,均为永久式;涵洞127道,长1120.38米;隧道1处(腊子八隆隧道),长81米、宽7米、高4.2米。县、乡公路桥梁17座,长373.84米,永久式10座,长284.59米,半永久式1座,长6.1米,临时式7座,长67.25米;涵洞45道、长312.1米,永久式39道,长287.9米,临时式6道、长24.2米。
  —、公路桥
  在历年建桥中,1968年前所建桥梁因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紧缺,除少数重要桥梁建成永久式石拱桥,其余均建成半永久式石墩木面桥或临时性木桩基础简易桥。1969年后改建和新建的桥梁,均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永久式曲拱桥或石拱桥。各类公路桥梁列表(2),其中主要桥梁简介如下:
  洛大桥:位于洛大村西两郎公路79.5公里处,是两郎公路在县境跨越白龙江的第一座桥梁。初于1960年6月由龙叠县洛电公路指挥部建成,系1孔净跨18米的半永久式石墩木拱桥,桥长29米,净宽4.6米,高22米,投资3.9万元,荷载汽一13,拖一60,已使用30年之久。1991年,甘南州公路总段又在原址下移百米两岸公路对宜处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1孔净跨40米的永久式钢混双曲拱桥。反修桥(代古寺桥):位于县境洛大乡代古寺村西两郎公路88.9公里处,是两郎公路在县境跨江桥之二。初由龙叠县洛电公路指挥部于1960年3月6日建成,系浆砌片石桥台八字撑木架梁,1孔净跨19米,桥面宽4.5米,全长34.5米。1969年代旺公路指挥部改建为1孔净跨20.07米,长32米,净宽5.95米,高8.15米的石拱桥,取名反修桥。浆砌片石重力式桥台,荷载汽一13,拖—60。
  水泊沟1号桥:位于花园乡东两郎公路96.3公里处,是两郎公路在县境跨江桥之三。初于1960年3月由龙叠县修建洛电公路指挥部所建,系1孔净跨20.5米,桥长23.8米,桥面净宽4.5米的木笼片石桥台八字撑木架桥。1969年代旺公路指挥部从新改建为1孔净跨30米,长46米,净宽7米,高11.32米的永久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浆砌片石V形桥台。荷载汽一13,拖 —60。
  水泊沟2号桥:位于花园乡东两郎公路97.3公里处,是县境跨江桥之四。初于1960年3月洛大公路指挥部与1号桥同时所建,系1孔净跨17米,桥长22.4米,桥面净宽4.5米的木笼片石桥台八字撑木架桥。1969年仍由代旺公路指挥部从新改建为1孔净跨20米,全长34.9米,净宽7米,高5.89米的永久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浆砌片石V形桥台。荷载汽一13,拖一60。
  长征桥:以当年红军长征曾经此地而命名。位于旺藏乡东两郎公路122.3公里处,是此道在县境跨江桥之五。系1968年7月代旺公路指挥部新建的1孔净跨20米,长47米,净宽6.25米,高30米的永久式浆砌料石拱桥。基础为1米钢筋混凝土底座直接置于基岩上,浆砌料石V形桥台。设计荷载汽一15, 拖一80。
  达拉沟口桥(藏语称扎拜桑巴,意为汉藏桥):位于卡坝乡东两郎公路137.5公里处,是县境跨江桥之六。初于1959年修洛电公路时建成木架桥。1964年改建为石台木面桥。1979年10月迭部县公路段又改建为1孔净跨9米,全长22.1米,净宽6.54米,高15米的钢筋混凝土工形梁桥,浆砌料石U 形桥台,设计荷载汽一15,拖一80,造价3万元。
  卡坝桥:位于卡坝乡驻地,两郎公路139.4公里处。原系横跨安子河的木便桥。1960年元月由临潭修建洛电公路指挥部建成公路木拱桥,1962年7月被洪水冲毁。1964年7月重建为1孔净跨15米的石台上承式木桁架桥。1977年由甘南公路总段工程队改建为永久式石拱桥,长36.4米,桥面净宽7米,高10.9米,浆砌片石V形桥台,片石混凝土底板直接浇注在基岩上,造价15.92万元,设计荷载汽一15,拖一80。跃进桥:位于县城西郊电尕乡驻地,两郎公路171.6公里处,跨越哇巴河公路桥。原系1957年修江电公路时所建木架桥。1970年由甘南公路总段改建为1孔净跨20米、全长36米的永久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桥高7.44米,净宽6米,片石混凝土实体基础深4.06米,片石混凝土轻型桥台。造价12.3万元。
  益哇沟口桥:位于县境西益哇沟口、两郎公路175.1公里处,跨越益哇河公路桥。原系1965年迭部公路段修建的木桩基础木排架桥。1978年10月由甘南公路总段工程队改建为1孔净跨20米的永久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全长31.6米,桥面净宽7米,桥高4.32米,下部构造为浆砌片石V形桥台,浆砌片石基础深4.71米,造价18.20万元。
  九道沟桥(即格热沟):位于县境西北腊子乡岷代公路43.4公里处,是这条干线公路伸入县境后跨越的第一道桥梁。是1972年10月岷代公路腊子口指挥部新建的1孔净跨12米的永久式钢筋混凝土 T形梁桥,全长24米,净宽7米,高6.74米,片石混凝土实体基础深3米,片石混凝土桥台,设计荷载汽 —13,拖一60。
  腊子桥:位于腊子口南、岷代公路62.1公里处,跨越支东沟(河)的桥梁。亦是1972年10月岷代公路甘南指挥部新建的一座1孔净跨15米的永久式浆砌片石拱桥,全长29.3米,净宽7米,高10.6米,浆砌片石V形桥台直接置于基岩上,设计荷载汽一13,拖一60。
  康多桥:位于腊子乡驻地康多村,岷代公路64.7公里处,跨越康多沟 (河)。是岷代公路甘南指挥部1972年10月新建的1孔净跨15米的永久式浆砌片石拱桥,全长29.4米,净宽7米,高6.8米,浆砌片石重力式桥台宜接置于基岩上,设计荷载汽一13,拖一60。
  尖藏桥:位于洛大乡尖藏村北,岷代公路70公里处,南北横跨腊子河。是岷代公路甘南指挥部1972年10月新建的1孔净跨15米的永久式浆砌片石拱桥,全长27.4米,净宽7米,高11.9米,浆砌片石重力式桥台直接置于基岩上,设计荷载汽一13,拖一60。代古寺桥:位于洛大乡代古村东、岷代公路终点即与两郎公路交接处北侧,是岷代公路在县境唯一横跨白龙江的重要公路桥,成为本县南北公路交通的咽喉。系岷代公路甘南指挥部于1972年12月新建的一座1孔净跨30米的永久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全长47.2米,净宽7米,高25米,浆砌片石重力式桥台长7.9米,宽8.6米,高14.24米直接置于基岩上,设计荷载汽一13,拖一60。建桥施工中采用了无支架整体吊装工艺。
  二、木桥吊桥
  面对县境各地山高谷窄、河岸高峻的地形特征,濒临河沟居住的山村,自古以来就有集体修桥的优良传统,集收益村落(或一村)公众之力修筑木笼基座板面伸臂木梁桥供人畜通行,这是境内藏族人民传世久远的群体公德。全县现有的伸臂木桥中,虽然大部分是解放后改建的,但多数都是在旧址上拆旧建新。至1990年全境共有供人畜通行的伸臂木梁桥或石墩木面桥近百座。
  1983年以来,为解决部分山村或河沟通行不便的困难,由县地方道路或乡镇企业筹集资金,先后在白龙江和深沟小河上建起钢混基座、板面钢索吊桥5座。
  第五节交通管理
  县境的交通管理,由县工交局、交通管理站、交警队、征稽站、企事业单位车辆运输管理所、公路段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的业务范围,分别进行行政管理、安全管理、养路费的征收和公路养护等项管理。
  一、安全管理
  迭部因山高谷狭,河沟纵横,造成多弯道、多险情的路况,又加拉运木料的车辆多,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在交通安全管理中除登记、换证、收费、审验、驾驶员培训考核等业务,由交通主管单位正常办理。社会性的宣传、稽查、处罚、综合治理等项活动,一般由司法、公安、工交、交通管理站(室)等单位联合行动。为能加强配合,还分期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一些协调机构开展工作。1971年9月首次整顿县内交通秩序。1978年县公安局牵头召迭部县干线公路桥梁一览表(一)迭部县干线公路桥梁一览表(二)迭部县其它主要公路桥梁一览表开首次交通安全工作会议。1981年5月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安全月活动\1984年5月2日,成立迭部县路政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工交的县长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协调工作。1987年9月21日召开迭部地区公路运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着重加强了对甘肃省经委、交通厅关于《甘肃省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宣传、贯彻实施和监督检査工作。当年,对全县机动车辆及驾驶员进行检查、审验,从490辆机动车辆中审验合格的427辆。
  二、养路费的征收
  1986年前对汽车的养路费由交通管理站征收。1987年管理体制改革后由县征稽站专收。1989年11月起,对摩托车亦开始征收养路费。随着全县机动车辆的增加,养路费征收数也逐年增加,1990年全年共收养路费达168.3万元。1972年〜1990年,县境共征收养路费累计达1266万元以上(缺两年)。历年征收数如表:
  迭部历年养路费征收情况统计
  第六节运输
  迭部境内的交通运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远距离客、货运输,已彻底改变了以前骑骡乘马、人背畜驮的落后局面,被机动车辆所代替。近距离搬运,沿江河谷地带群众已部分使用汽车、拖拉机、人力车等先进机、具;而居住在高山陡坡上的村民,因受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拾柴、运肥、收庄稼、磨面、从牧场运畜产品、下山购物等日常活动,仍然未从人背畜驮的状况中解脱出来。
  一、运输工具
  县境内主要驮运役畜有:骡、马、牛(牦牛)、驴;驮运器具主要有:驮驶、驮架、背架、毛(皮、麻)口袋、皮(麻、毛)绳等。
  1957年〜1969年间,随着舟(曲)洛(大)、卓(尼)电(尕寺)、江 (札)电(东寺)公路伸入迭境,和1960年两郎公路洛(大)电(东寺)段的修通,境内始有少量军用、货运卡车(解放牌)零星来往。但因公路塌方、水毁等故长期不通,县内运输仍靠人背畜驮。1962年建县后始有电尕农场、公路段、县政府、手联社等单位使用的三套和单套马(骡)车,拉运麦粮、石砂、烧柴等物。
  1970年洛电公路重新修复和1973年岷(县)代(古寺)公路修通后,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运输工具才陆续进入迭部,而且逐年增加。随着迭部林业局的成立和县境木材资源的开发,国营七九二矿的开办,机动车辆增速变快。1980年后个体运输户也逐年增加。运输机具类型亦随之增多。主要运输工具有:各类汽车、大小轮胎式拖拉机、二三轮摩托车、简易机动车、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等。1989年,全县有各类机动车辆463辆,其中,东风牌汽车204辆(私车79辆),解放牌汽车125辆(私车35辆),小客货两用车66辆,小客车59辆,其它9辆。1990年全县有大小拖拉机353台,驾驶员484人,其中,大型拖拉机33台,小型方向盘拖拉机224台,手扶拖拉机96台。
  二、运输单位和团体
  迭部汽车站是县内最早建立的国营客货运输承办单位。成立于1963年,归甘南州运输公司辖属。站址初建于电尕乡政府附近今电尕供销社院内。1972年建成新车站后迁入今址。占地面积8033平方米,建筑面积1101平方米,其中候车室两间35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20人,客运量3万人次。
  县汽车队1975年6月,县革委会决定将县级机关部分车辆,集中起来组成迭部县汽车队,为科级建制,调配了队长和财务管理人员,队址设在电尕乡政府驻地西侧原部队营房处。车队承担县内运输任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组织货源,统一核算。1985年5月27日县政府下文撤销县车队,汽车和职工另行分配到其他企事业单位。
  县联运公司随着个体私营车辆的不断增加,为能把个体车辆组织起来,有秩序地参与社会运输,县内个体运输户在县乡镇企业管理局的支持下,于1985年自愿组织起集体性个体联合运输公司。1989年有汽车62辆,其中东风牌43辆,解放牌18辆。
  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汽车队设在本县的省属企业国营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都建有自己的汽车队。主要承担本企业的物资供应和产品的运输任务。人员、车辆、运输业务均由企业自己实行管理。1990年七九二矿有汽车85辆,迭部林业局有汽车99辆。第八章邮电
  第一节邮电机构
  迭部境内只有隋唐时期的军政建置叠州、芳州、恒香郡等治所附近,留有边防报警、传递军事信号的古烽燧遗存。除此外,民国及其以前历代均无驿站(铺、道)等邮政机构设置。土司衙门的行政文书则直接派差送递旗长、总管,未设立邮政专门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起初三四年间,迭部地区仍无邮电机构,军政要务则通过军用电台与省、州、县取得联系。
  1954年,随着境内区乡政权的筹建,卓尼邮电局始在上迭区驻地电尕寺建立上迭邮电所;在下迭区驻地旺藏寺建立下迭邮电所;同年,西固邮电局在洛大建立邮政代办所,并于当年11月16日又改名为洛大邮政营业处。
  1957年6月,邮电管理体制层层下放,由条条管理为主改为由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县以下各邮电所遂改由区(社)政府管理为主。
  1958年12月,随着行政区域的调整,将下迭邮电所移交给舟曲邮电局,并改名为麻牙邮电所;上迭邮电所移交给临潭县邮电局,并改名为电尕邮电所。
  1962年迭部县成立后,当年在电尕邮电所的基础上成立迭部县邮电局。麻牙、洛大邮电所随行政区域划归迭部县邮电局管理。1969年增设花园邮电所。
  1966年开始的“文化革命”冲击了邮电局的领导机构,1968年成立邮电局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局长负责制。
  1969年根据省、州邮电管理部门的要求,将县邮电局分设为邮政局和电信局。邮政局归交通邮政管理局主管,电信局由省电信局和军队双重领导。1973年,两局复又合并为迭部县邮电局至今,实行由省邮电局和地方党政双重领导,以省局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1969年增设卡坝邮电所。1970年增设益哇邮电所。1971年设立白云邮电所。1974年又撤销益哇邮电所,设立达拉邮电所。1985年设立代古寺邮电所。
  1986年白云邮电所升格为白云邮电支局。1990年花园邮电所升格为花园邮电支局。
  至1990年,县邮电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1入;内设政工、财务、业务3个办公室,邮件、营业、机械、话务、报务、机务6个班(组力下辖白云、花园两个支局,卡坝、达拉、旺藏、代古寺、洛大5个基层邮电所。共有职工85人。县局占地面积4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2921平方米。
  迭部县邮电局分支机构基本情况
  1990年全局邮电计费业务总量为50.07万元(90年价),中央国营计费业务量43.45万元,其中:邮政计费业务量24.66万元,电信计费业务量为18.79万元;地方国营计费业务量6.62万元。
  第二节邮政
  一、邮路与投递
  隋、唐时古叠州地戍边军机多靠快骑传呈,急不可待时点燃烽火报警求援。以乘骑传送军政情报的方式历代相沿数千年之久。到明、清卓尼杨土司管辖时期,土司衙门的军政文书一般派衙差专程送抵迭部“长宪”或各旗总管之手;紧急军令则采用“鸡毛令”下达,即将镶有鸡翎并用火烧去一角的“令箭"连同令书(或口传)一并派专差下达,表示万分火急!必需立即执行。
  解放后,随着党政工作组、驻军的相继入迭和区、乡政权的逐步建立,迭部地区的邮政网路及投递业务从无到有逐步得以发展。1954年7月,首先开通了卓尼至上迭(电尕)的马班邮路,八日班。1954年9月1日,舟曲邮局开通了舟曲至洛大的步班邮路,为三日班,由两名邮递员徒步运邮。1955年7月,开通了兰州至上迭的军邮路,至此,上迭邮件改发夏河,经碌曲车站运转郎木寺。郎木寺至上迭改为马班,由独立团护送,公安十一团负责接运。1956年开通了上迭至下迭(旺藏寺)的邮路。这期间,区政府驻地邮电所至各乡政府的少量邮件由来往区乡干部代送。
  迭部县邮电局几个年份邮电业务量统计
  1962年建县后一度时间因公路中断不通,县、乡之间仍然依靠步班和马班投递邮件。1970年两郎公路洛(大)电(尕寺)段修复贯通后,开通了县局至洛大的自行车邮路。1973年〜1979年间,岷(县)代(古寺)公路和达拉、多儿、阿夏、桑坝等县乡公路相继修通后,为开辟县乡自行车邮路和汽车委办邮路创造了条件,先后开通自行车邮路6条,委办汽车邮路1条。
  1980年后,随着城乡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县城乡邮路条数、里程、班次和投递业务量,都有了较快的发展。至1990年底,县城有投递道段2条,设信箱17个,农村邮路2条,单程45公里,其中逐日班1条,长20公里;委办汽车邮路1条,长25公里。农村投递路线9条,单程长157公里,均为自行车邮路。其中逐日班6条,长62.5公里;二日班3条,长94.5公里。自编7条,长87公里;委办2条,长70公里。全局共有乡邮员9人,其中自编7人,委办2人。
  1969年2月7日,旺藏邮电所优秀乡邮员韩元朝在出班途中,为保护羊群不幸坠落江中,光荣牺牲。1970年7月2日被中共迭部县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二、邮政业务
  1962年建局后,随即开展平信、挂号信、包裹、汇兑、报刊发行等项邮政业务。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邮电职工人数、设备等条件的逐步增加和改善,相继拓宽业务范围,增加邮政业务项目。不久增开了机要通信、航空邮件业务。1984年增开集邮业务,设立专柜,后发展为集邮门市部,至1990年集邮25008枚。1986年9月增开邮政储蓄业务,1990年邮政储蓄年末收储余额达43.97万元。1987年又增开代发广告业务和国际及港澳函件业务。1990年4月增开报刊零售,设立零售专柜(橱);7月又增开邮政快件业务。1990年邮电局邮政计费业务量达24.66万元(90年价),占本局中央国营计费业务量43.45万元的56.75%。
  三、邮政设备
  建县前,境内上、下迭邮电所和洛大邮政营业处均系新设的边远山区基层邮政机构,除人员和借用的房屋外别无其它邮政设备。为数很少的邮件全靠步行投递或下乡干部稍带。
  1962年建县后,在县内不通公路的时期内,县邮局至洛大沿江一线靠驮畜运送,其余各沟仍靠乡邮员步班投递。到70年代初修建洛电公路后,沿公路一线始配自行车,逐步改变了以驮步为主的邮运方式,且自行车成为主要邮政工具。
  1990年全局共有自行车23辆,摩托车2辆,分捡柜2个,分捡架2个,信箱17个。1990年7月又购置邮运汽车1辆。迭部县邮电局历年邮政计费业务量统计第三节电信
  一、电报
  1958年前,迭部境内只有驻军团部配有无线电台1部,军政紧急要务则通过军用电台与上级取得联系。
  1959年架通临潭县至上迭区的单线电路后,上迭邮电所始配有线电报机1台,但因线路不能正常维护而很少通报。
  1962年迭部县邮电局成立后,配有15瓦55型无线电菽机2台。1978年更新为15瓦“八一”型无线电报机。
  县邮电局成立后,同期配备的有线电报为进口的15瓦莫尔斯电磁式发报机。1986年6月更新为55型电传机2台。1990年又更新为汉字译码发报机2台。1994年更新为桑达中英文发报机2台。
  二、电话
  市内电话1962年建县后,首先架设电尕下寺(县政府临时驻地)至扎尕乡驻地的线路。1964年新建县城于今址拓建后,开始架设市内电话线路。初为素木电杆,70年代换为油浸木杆,80年代更新为水泥杆。起初安装20门磁石电话交换机1台,1969年更新为50门,1973年增至100门,1983年为150门,1987年又增为200门。1990年有市话电杆线长5公里,电缆皮长5公里,其中地下电缆皮长0.9公里,电缆线总长350对公里。有市话交换机1台,容量300门,实占223门。用户交换机2台,容量1030门。其中中继线5对,用户线320对,实占195对;电话单机791部,其中接入邮电局交换机的话机193部,接入用户交换机的598部(国营七九二矿550门、话机237部,迭部林业局480门、话机361部)。
  1992年4月,市话更新为1000门空分程控电话交换机。
  长途电话迭部境内最早于1959年架通上迭区扎尕邮电所至临潭县邮电局的线路后始有长话。但因线路很难维护而很少使用。1968年投资80万元,架通县邮电局至甘南州府合作的电话铜线路,从此开通了迭部通往州、省等外地的长途电话,1969年正式开展长话业务,当年长途电话计费业务200张。1990年长话计费业务达3.19万张,比1970年增长31倍。
  农村电话农村电话最早于1956年架通上迭区至下迭区电话单线。1962年建县后陆续架通县城至各乡的电话线路。至1990年,县邮电局通向各乡的农话线路全长182杆程公里,其中中继杆路90公里,水泥杆路123公里;农话明线路总长466对公里,其中中继线296对公里;全县农话交换点4处,交换机8台,总容量210实占67门,电话单机164部,其中接入邮电局交换机上的58部,接入用户交换机上的106部。1990年农话年末达到58户,其中计费53户;农村通话6.68万张,其中计费去话4.8万张,比1973年农话全面开通时的0.67万张增长7.2倍。
  1990年农话用户杆线情况统计表三、主要电信设备
  电信主要设备情况迭部县邮电局历年电信计费业务量统计第九章商业
  追溯迭部地区商业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繁衍生息于古叠州的氐羌先民们,在漫长的生存和交往过程中,自古以来就孕育着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并世代相沿。
  早在三国、吐谷浑、隋唐时,就有洮叠羌民以马、皮革等本地所产之物向中原进贡并换取钱物的史载。北宋时洮州设立茶马司,在官府的主持下进行茶马互市。金时又在洮州.三置榷场,叠州马贩则就近赴洮州等地以马易茶。明代仍在洮岷设茶马司,并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制定了 “金牌信符"制。洮、叠二州番马除就近交易外,还定期前往南京茶场进行交易。此外,明代曾有许多叠州僧俗头人,接连不断地结伙赴京进贡良马、兽皮、趙禮等贵重本地所产之物,以换取(赏赐)银钞、佇丝、纱罗绫缎等物,实际上也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活动。
  清代以后,民间交往较前更为扩大,境内的外地商贩通过洮叠、岷叠,东至武都,南至松潘,西至郎木寺等古驮道,进行马、茶、布、皮革、麝香等货物交易。
  民国时,境内种植鸦片。很多外地烟贩成群结队组成马帮进入迭部“赶烟场”,携带布匹、茶叶、食盐、火柴、龙碗、清油、铜佛像、银制饰品等民族日用品换取鸦片,从中牟取暴利。
  迭部地区虽然有悠久的贸易历史,但在旧中国的千百年中,由于受文化、地理、社会制度等多种历史条件的限制,与中原地区相比仍是一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商业萧条、极少流通的落后地区。民众生活所需的穿用之物,绝大部分自产自制。本地民众很少经商,只有外地货郎、行商不定期的零星出入境内,经销的商品主要有食盐、白糖、茶叶、花椒、辣椒、瓷碗、铜、铁制品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贸易业的发展。建国初就在迭部委派贸易组,开办国营商店、分销店,国家还对少数民族地区在资金、利润留成、价格补贴等方面,实行了照顾政策,有力地扶持了民族地区商业发展。
  建县后,随着两郎、岷代公路的修通,为民族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和县境工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在一系列开放、搞活优惠政策的驱动下,县内的国营、集体和私营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使迭部的民族贸易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城镇已呈现出一派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的繁荣景象。
  第一节商业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人民政府于1952年在临潭设立了综合贸易公司,该公司向上迭部委派了1个贸易购销小组。同年,岷县供销合作社派出工作组筹建成立了洛大购销合作组。
  1954年后,卓尼商店和上迭贸易购销组已在电尕、扎尕那、各子等地进行流动购销业务。1956年,卓尼县成立贸易分公司后,在电尕建立了上迭购销组(今电尕供销社驻地);在下迭区政府驻地旺藏先派出流动销售工作组,年底设立了下迭购销组(在今旺藏寺院)。
  1957年4月6日,根据自治州商业扩大会议精神,将卓尼县贸易公司上迭购销组、下迭购销组移交给卓尼县供销合作社。并于同年6月15日,由卓尼县下发“卓尼县上迭供销社”、“卓尼县下迭供销社”藏汉两文印章两枚,购销组正式更名为供销社。上迭供销社有职工7人,全年零售额为11.5万元;下迭供销社有职工7人,全年零售额为9万元。
  1958年元月1日起,全省调整商业体制,商业,供销合并,同年7月1日,卓尼供销社并入卓尼县商业局。8月1日,上、下迭基层供销社均改称商店,上迭供销社更名为卓尼县电尕寺商店;下迭供销社亦更名旺藏商店,后于1959年随行政区划,移交龙叠县管辖,改名龙叠县旺藏寺商店。
  1959年临、卓两县合并后,电尕寺商店更名为临潭县上叠商店。时有职工6人,全年零售额为45.23万元。当时,为了活跃市场及中秋节广大干部群众和驻军副食品供应的需要,经上迭公社研究决定,开办小吃部一处。同年11月中旬,上叠商店办猪场1个,并开始收购活猪。至建县前,电尕寺商店下设扎尕那、谢协寺、高杂3个分销店;龙叠县所辖下叠区有旺藏、达拉、卡坝、洛大、桑坝5个商店。都是因陋就简开办,多数商店、分销店都借用寺院经堂和民房,只有电尕商店有土平房仓库10间,办公室5间,营业室3间。商品购进全凭人背畜驮。
  1962年元月建县后,在上迭商店的基础上建立了迭部县商业局。同时成立了1个三级批发站。龙叠县商业局于元月21日,向迭部商业局移交了下叠5个商店,职工23人。县商业局设有人秘股、财会股、统计股、业务股,1962年底,全系统有干部职工56人,商业机构8个:即1个三级批发站和7个基层商店。全部固定资产1.14万元,流动资金总计23.04万元。全年商品销售总额为132.95万元。
  1963年5月8日,经州商业处批准成立了迭部县民族贸易公司,与商业局合署办公,兼营批零业务。并对原有商店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民贸公司下设基层商店有:益哇商店及保合寺分销店;旺藏商店及卡坝、多儿、尼欠、麻牙、阿夏分销店;达拉商店;洛大商店及桑坝分销店。原电尕商店并入县民贸公司。同年9月25日,增设饮食服务商店,有职工8人,经营项目有理发、照像、旅馆业。
  1964年2月18日,接州商业处与文卫处联合通知,将原卫生部门领导经营的中西药品、医疗器械和医药机构,移交给商业部门统一经营,受商业、卫生部门双重领导。同年将原达拉、益哇等商店改为分销店;并增设腊子、花园两个分销店,新增分销店归洛大中心商店经营。
  1965年6月27日,州商业局拨给县民贸公司修建款6.5万元,在新址(今糖业烟酒公司)修建仓库300㎡,营业室200㎡,宿舍及办公室200㎡,11月竣工。商业局、民贸公司于1966年7月迁入新址。至此,商业系统所属机构有:民贸公司、药材公司、服务商店。民贸公司下辖洛大中心商店及所属腊子、桑坝、花园3个分销店;旺藏中心商店及所属尼傲、阿夏、多儿、达拉4个分销店;益哇、谢谢、各子3个代销店。共有职工53人,全部固定资产3.8万元,全年销售总额107.1万元,流动资金总计33.9万元。
  1968年12月6日,县商业局与民贸公司合并成立迭部县商贸革命委员会。1972年4月7日,商贸革委会分设为迭部县革命委员会商业局和迭部县革命委员会商业局民贸公司;原并入商贸革委会的饮食服务商店,分设为迭部县革命委员会商业局饮食服务公司。
  1975年3月,成立了农副公司,归商业局管辖。农副公司成立后,民贸公司将基层商店及各分销店,移交给农副公司经营。民贸公司的业务范围缩小到县城之内。年底,商业系统共有职工154人,全部固定资产53.3万元,流动资金总计:129.3万元,全年销售额489.9万元。
  1976年3月5日,成立燃料公司,归商业局主管。同年12月,成立县供销合作社,并将农副公司划归供销社经营。1977年2月24日,成立迭部县商业局食品公司。商业局时辖民贸公司、药材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燃料公司、食品公司。
  1973年,由商业局负责修建综合门市部,总投资11.17万元,建筑面积745S共13间,建成后民贸公司于1980年迁入新址,将原址房舍,全部交付食品公司使用。
  1980年5月28日,接州政府通知,从6月1日起,药材公司改由州药材公司直属。1984年元月,食品与糖烟酒分设为两个公司,但营业室,办公点都在一处。同年10月,燃料公司分设为煤炭公司和石油公司。煤炭公司归物资局管辖。石油公司于1985年6月交由省石油公司直辖。
  1986年,为加强酒类管理,成立了烟草酒类专卖管理局,与商业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到1990年底,商业局共有干部6人,内设人秘股、财会股、统计股、业务股和烟酒专卖等业务。建筑面积404㎡,占地面积1350㎡。下辖民贸、饮食服务、糖业烟酒、食品四大公司。全商业系统共有职工139人,固定资产80.9万元,流动资金80.5万元,全年商品销售总额719.7万元。全系统总建筑面积6492㎡,占地面积10105㎡,有汽车2辆。
  第二节商业体制
  一、国营商业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卓尼、岷县、龙叠县商业部门和上、下迭区乡(社)政府的协同努力下,迭部境内的国营商业从1952年组建购销组到开办供销社(商店),从无到有,一批社会主义国营商业雏形在50年代已基本形成,并成为区内独一无二的商业体制。
  1962年建县后,成立了县国营民贸公司和饮食服务商店,并接收了洛大、旺藏商店及所属各分销店。从此,全县城乡以贸易公司、中心商店和各乡(社)分销店构成的国营商业网已逐步形成,并得到不断地发展。1963年,国务院(63)57号文件规定,对边远山区、牧区的民族贸易企业在自有资金、利润留成、价格补贴方面实行了“三项照顾”政策。这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商业工作,扩大购销业务、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起了重要的作用。
  1977年县供销社(国营)成立后,将农副公司、基层商店划归供销社经营,从此,将城镇与农村,生活日用品与生产资料分开管理,分别经营。同年,又成立了国营食品公司,属商业局管辖。1980年,中共中央(1979)57号文件中规定,要继续贯彻对民族贸易企业在资金、利润、价格补贴方面的照顾政策,并将利润留成比例由百分之二十增加互百分之五十。1958年,在经营体制改革中,将国营供销社改为集体性质。1988年后,国营商业在深化改革中强化了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商业门点实行经理、主任负责制,加工企业实行定额管理,理发业实行超额提成,饮食服务业实行税后利润留成等制度,这些改革措施把企业与职工的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促进了商品流通。1990年全县国营商业商品销售总额719.7万元,比1980年增长了2.1倍。全县国营商业各公司及其29个经营门点,在各类经营体制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国营商业历年经营情况、购、销、存见表1-2。
  二、集体商业
  集体商业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商业经济,是社会主义商业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容易兴办、不依赖国家投资、小型分散、经营灵活的特点,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劳分配的经营体制,把职工的个人利益同企业的经营成果紧密相联,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经营积极性。
  本县集体商业,起步较迟。1978年前,全县城乡各类商品均由国营商业统一经营,集体商业处于空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改革、开迭部县国营商业历年经营情况放、搞活的经济政策指引下,集体商业作为社会主义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在境内产生和发展。并在活跃经济、搞活流通、方便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年,始有集体商业8户,其中县手联社派出的5户,由供销社派出经营百货、日杂的3户。到1983年底,集体商业、饮食服务业已发展到22户,从业人员390人,共有固定资金7.02万元,流动资金10.5万元。其中:商业4户,饮食业5户,服务业13户。
  迭部县国营商业历年购、销、存总值一览表
  1985年4月,在商业供销体制改革中,供销系统由原来的国营企业,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供销社对所属各店、组和各门市部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菊定额管理的基础上,推行“三定一奖”,实行大固定、小提成的浮动工资制,把企业与职工的责、权、利三者紧密结合,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彻底打破了铁饭碗,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经营积极性。到1985年底,全县有个体商业户6户,从业人员155人,共有35个门市部,固定资产66万元,流动资金104万元;服务业5户,从业人员22人,经营门点7个,固定资产19万元,流动资金3万元。1990年底,全县集体商业已发展到44户,从业人员132人,有门市部61个,注册资金213万元。居民服务业共10户,从业人员71人,注册资金72万元。集体商业遍布全县城乡,除供销系统外,有国营企业派出经营的集体性商业网点,也有乡办企业经营商业户。
  三、私营商业
  1953年前后,始有临、卓外地私营个体商户进入迭部,在上叠区驻地电尕寺设点经营小百货的个体商户有5户。1956年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并入电尕商店,实行公私合营,5户私商货物共计折价入股资金5000余元,由电尕商店上交卓尼财政。公私合营商店实行“资金入股、统一经营、独立核算、共负盈亏”的体制。1958年全部变为国营商业。此后近20年内,县境没有出现个体商贩。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私营个体商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较快的发展。1979年始有个体饮食业4户,从业人员9人。到1983年,个体商户在县城、白云、旺藏、代古寺、洛大等城镇街面开办的饭馆、小吃部、理发店、压面部、小旅店、修理业、小百贷等,共有297户,从业人员414人,全部资金总计29.71万元,年营业额达66.86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9.64万元。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国家对个体劳动者实行“低息贷款、免税一年”等优惠政策的鼓励下,个体商业经营人数和项目逐渐增多,设施不断更新。本地原来从不经商的农牧民群众,有的也开始走上经商致富之路。县工商部门自筹资金1.3万元,在县城修建简易房18间,面积433㎡;售货棚15间,面积90㎡。县级机关部分单位利用临街房舍和地皮,改建或新建店铺,出租给个体商户,为外来户和农村进城经商者提供了方便。至1990年,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504户,从业人员733人,资金93.3万元,年营业额307万元。其中:从事商业的有164户,从业人员230人,自有资金52.8万元,年营业额达199.8万元;从事糖业烟酒副食业的有94户,从业人员101人,有资金19.8万元,年营业额60.2万元;从事百货业的有94户,从业人员130人,资金33万元,年营业额达139.6万元。
  为了使个体商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商业轨道健康发展,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1985年成立了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个体商业在工商部门的管理下,在调节市场、补充货源、搞活流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四、集市贸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落实党的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和民族政策中,为了搞活经济、疏通流通渠道,在大力发展国营商业的同时,商业部门遵照“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扶持和发展了城乡集贸市场。首先扶持了综合性日常集市的形成和发展,1980年,县城在市场设点摆摊的小商小贩,每天有20多家。交易商品主要有:农副产品、林副产品、肉食禽蛋、民族用品、瓜果蔬菜、杂货摊等。其中经营蔬菜的每天有10余户,日平均销售量500斤〜1000斤,县城集市贸易成交额达4.63万元。仅蔬菜、果类成交额为3.5万元。全年收取市场管理费1.25万元。到1984年,集贸市场由最初的电尕市场(即县城),发展到白云、旺藏、代古寺等地,均有集市贸易点。成交额达14.98万元,比1980年增长了223.5%。
  1985年,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为了更进一步搞活城乡经济,培植群众的商品观念,创办了定期举办的集会性物资交流大会,会期定为:代古寺为9月23日~26日,旺藏为9月27〜30日,县城为10月1日〜5日。当年10月,县城举办首次物资交流大会,参加交流会人数达14000多人,上市商品有10大类约3860余种,销售摊点424个,全县各乡及企业单位和外地4省18个县的企业单位,个人93户前来参加交易。此后,每年如期举办。到1990年,本县常年集市主要有电尕、代古寺两个市场。电张市场日均上市人数300多人,上市摊位50多个,其中:固定性工商户27户,上市的主要商品有衣服、鞋帽、布匹、杂货摊、瓜果蔬菜、肉食禽蛋、各类小吃等上百种。市场占地面积约700㎡o代古寺市场,日均上市人数均180多人,上市摊位20多个,其中固定性工商户12户,市场占地面积约120㎡o除此外,白云、旺藏、洛大等公路沿线,均有小型贸易点。全年,城乡集市贸易各类商品成交额达57.9万元,成交量170.7吨,其中:肉食禽蛋类成交额43.2万元,成交量94.4吨,全年收取市场管理费7.97万元。
  近几年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统计
  第三节商业各公司
  —、民贸公司
  民贸公司建于1963年5月,初与商业局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该公司是县办第一个国营商业企业。经营供销农副、百货、食品、糖烟酒等项业务,并兼管全县各基层商店和分销店。1965年州商业局拨款6万元,修建了总面积为725.3㎡的仓库、营业室及办公室。1968年12月,与商业局合并成立迭部县商贸革委会ol972年4月与商业局正式分开,归商业局领导,时有职工23人,设立了业务、财统、人秘3个股。1975年,农副公司成立后,将基层商店及分销店移交给农副公司管理,移交商品总值13万元。从此,民贸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在县城。1977年食品公司成立后,又将食品、糖烟酒业务移交给食品公司经营。民贸公司以经营民族日用品、纺织工业品、五金交电等百货为主,在经营项目上,基本上实现了专业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可的经营范围和规模亦不断扩大。1980年,综合门市部和五金交化仓库建成石,民贸公司迁入今址。1988年在深化企业体制改革,转换内部管理机制中,民贸公司实行了承包制;公司内部各班组、网点、大库,通过内部招标、答辩、择优录选,确定了班组承包人,将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了各班组和职工,把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同职工的收入挂起钩来,实行“百元销售工资含量分配办法”,采取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搞活了经济,提高了效益,增加了职工收入。1990年,全公司有职工50人,营业门市部5处,营业专柜8处;总建筑面积2776㎡,其中:仓库870㎡,分针织百货库、鞋帽库、火柴专用库等;营业面积961㎡,有综合门市部、民族用品商店、五金交化商店,早晚门市部;非生产性用房940㎡。全年商品纯购进30.24万元,商品销售总额370万元,税金11.4万元,全部流动资金占用196万元,有固定资产40万元,实现利润13.6万元。
  民贸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见表3
  二、饮食服务公司
  饮食服务公司的前身称饮食服务商店,始建于1963年9月25日,利用部队营房,开展经营活动,有照像、理发、旅馆等项业务。其中照像和理发各有1人,条件简陋。旅馆业是用县商业局和县委支援的10床公用被褥开办的。1965年增加了饮食业。同年,省商业厅拨入流动资金1.3万元。1968年,与商业局、民贸公司合并成立迭部县商贸革委会,下设迭部县生活服务站。
  1971年投资2.7万元,修建一部旅社,建成砖木结构的客房22间,面积423㎡,并添置了被褥床单等配套设备。1972年元月投入使用。
  1972年,在生活服务站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迭部县饮食服务公司。同年4月,投资1.3万元,修建理发馆、照像馆11间,建筑面积256.55㎡o原理发馆、照像馆改设蔬菜门市部。
  1974年,动工修建饮食服务公司二部旅社楼,翌年10月竣工,共建成砖木结构的客房56间,会议室3间,食堂、饭厅8间,总建筑面积2876㎡,工程投资27.45万元,1976年元月投入使用。同期添置了6000多元的配套设备。1975年,取消了蔬菜门市部。1979年5月,扩建职工宿舍10间,总面积320㎡o至1980年底,公司有固定资产31.4万元,流动资金5.2万元,职工32人,内设总务、财会、人秘3个股。经营着一部、二部旅社,二、三食堂以及理发、照像6个项目。全年营业收入10.6万元,税金0.44万元,利润1.5万元。实有床位200张。
  1985年县政府决定将公司二部旅社地址划归县藏族中学,其净值17.13万元折价15.92万元,拨回该公司。
  1986年,修建饮食服务公司综合营业大楼。1988年,在商业体制改革中,迭部县民贸公司历年经营悄况表公司实行承包责任制,内部实行层层承包,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1990年,公司有职工45人,固定资产14.24万元,流动资金5.3万元,年营业收入6.15万元,税金0.38万元,实现利润0.05万元,总建筑面积1540㎡,占地面积5247㎡。
  饮食服务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见表4
  三、食品公司
  迭部县食品公司成立于1977年2月。公司成立后,遂将原民贸公司经营的食品业、糖烟酒等划归食品公司经营。公司下设电尕、旺藏、洛大3个收购网点。1978年,该公司销售总额为33.54万元,实现利润0.8万元。1980年民贸公司搬到综合门市部后,将原有营业室、办公室、职工宿舍等,全部移交给食品公司。1982年,由州食品公司拨款5万元,县财政筹款2.1万元,为公司修建了一座库存量10吨的小冷库,1984年4月投入使用,改善了食品储销条件。
  1984年,食品公司与糖业烟酒正式分开,成立了糖业烟酒公司。从此,食品公司以经营食品为主。1988年商业体制改革中,实行了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经营积极性。到1990年底,公司有职工20人,固定资产13.6万元,全部流动资金53.06万元,全年农副产品收购总值48.7万元;收购菜牛897头,菜羊869只,生猪1350口,全年商品销售额为88.05万元。下设食品门市部、肉菜销售门市部共6处。
  食品公司近几年经营情况见表5
  四、糖业烟酒公司
  糖烟酒业务,先由县民贸公司统一经营;1976年后,由分设的食品公司经营。1984年,正式成立了迭部县糖业烟酒公司,时有职工22人,固定资产30.17万元,全部流动资金18.66万元。下设5个门市部和一个批发部,经营项目主要有:糖、烟、酒、饮料、糕点、茶叶等,并兼营日用百货。全年商品销售总额为73.98万元,实现利润1.3万元,完成税金1.2万元。
  1988年,商业体制改革中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经营体制,建立健全了各种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效益逐步提高,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到1990年底,公司已发展成有8个零售门市部,3个批发部,1个加工厂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批零兼营的全民所有制中小型企业。有职工26人,固定资产13.8万元,全部流动资金16.1万元,全年商品销售总额达255.6万元,实现利润2.9万元,完成税金3.4万元。建筑面积935平方米。
  糖业烟酒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见表6
  表4迭部县饮食服务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表迭部县食品公司近几年经营情况单
  五、石油公司
  石油公司原名燃料公司,成立于1976年4月,隶属县商业局,时有职工7人,国家流资金10万元,固定资产1.5万元,经营项目为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以及民用煤炭等。年营业额20万元。
  1984年底,将燃料公司分设为石油和煤炭两个公司,石油公司上划省石油公司直属,职工由最初的7人增加到14人,有国家流动资金7万元,固定资产8.5万元,年营业总额为62万元,实现利润1万元,完成税金2.2万元。
  1984年6月,在电尕乡哇巴沟口修建新油库。建成石油库房175.5㎡,办公室6间,共140㎡,油罐墩子20个,岗楼1间14.4㎡,卸油台35㎡,总建筑面积为383.9㎡,投资16万元,同年12月竣工,1985年4月投入使用。
  到1990年底,公司有职工15人,固定资产27万元,国家流动资金10万元,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四大油品销售总额达167万元,实现利润4.8万元,完成税金5.2万元,营业占地共28亩。
  石油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见表7迭部县糖业烟酒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表迭部县石油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表第四节商品的购进和销售
  一、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
  1949年前,县境内主要生产资料耕役畜多属自养自役或自由购销。木、铁制小型农由当地私营小手工业者打制,自造自销,或到外地自购自用。品种单调,数量有限。
  1953年后,本地逐渐设有国营基层商店,小型生产用具犁、铳、锄、镰等,由基层商店经营。货源由外地调入。1962年建县后,生产资料由国营商业统一经营,执行国家计划分配政策。1977年成立了县供销社,并将农副公司划归供销社后,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全部归供销社经营。
  1988年9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为制止多头插手倒买倒卖,价格混乱状况,维护农民利益,对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进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
  到1990年底,生产资料的购进值为16.6万元,其中:化肥213吨,化学农药823公斤,中小型农具2806件,农用塑料薄膜1091公斤。
  迭部县历年农业生产资料的购销情况见迭部县供销社历年农业生产资料购销情况二、农副土特产的收购供应
  1953年前,境内农副产品、畜产品、药材等土特产品极少收购,有时少数外地私商和货郎收购后,转入外地销售。1953年后,农副土特产品始由国营基层商店收购供应,购销量很少。至1962年,收购量6150公斤,牛、羊皮3451张;1977年供销社成立后,农副产品的收购供应归供销社经营。是年收购量达31360公斤,皮张达1259张,农副产品购进总值39.8万元。在多年的计划收购中,国家对二、三类物资,下达收购计划,实行定价派购。1980年后,取消了计划收购,实行议购议销。
  本县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品种,主要有黑木耳、蘑菇、羊肚菌、猴头菌、蕨菜、花椒、沙棘等;畜产品有牛、羊、猪、家禽、蛋、皮、野生皮张等;林果产品有杂木杆、抬杆、苹果、梨、桃等;轻工产品有沙棘饮料、蘑菇罐头、猴头菌罐头、牛肉罐头等。
  1986年国家在商业体制改革中,取消了对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1988年8月6日,州人民政府决定:放开菜牛、菜羊、牛皮、羊皮等四种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不再规定指导性收购价和销售价.由生产、经营企业遵循商品价值规律与供求规律,本着购得进来、销得出去、有利生产、稳定市场的原则,自定购销价格。
  迭部县历年农副土特产品收购量见表10、11、12
  三、日用工业品的采购供应
  自1953年境内开办国营商店后,日用工业品始由国营基层商店采购供应,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用工业品的种类和购销量不断增加,主要品种有:棉布、棉花、绸缎、食糖、卷烟、酒、茶叶、肥皂、暖水瓶、煤油、搪瓷等数10种。又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社会经济发生困难等原因,一度时期日用商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对此,国家对日用工业品采取了计划供应的办法,其范围和数量根据经济的发展情况随时调整。1.凭票供应:1953年全国实行粮棉统购政策后,购买粮食和粮食制成品凭粮票,购买棉花凭棉票,购买棉布凭布票。布票有定量布票、临时调剂布票,少数民族补助布票、鞋票等4种,每年每人最多9米,对结婚、丧葬和生育,给予适当照顾。2.限量供应:对群众生活关系重大而供不应求的商品,区域内发放购物证,加以限制,1958年开始,限量供应的商品有煤油、食盐,I960年后供求矛盾加剧,限量改为定量供应。1962年后,形势有所缓和,但煤油、食盐、火柴、茶叶、水烟、针织等必保商品仍凭购物证限量供应,直到1977年后,才停止使用购物证。3.特需供应:对从事有损身体健康工种的工人,住院病人、工程技术人员、县级以上和1945年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给予适当照顾。
  迭部县国营商业历年主要农副土特产品收购量迭部县供销社历年主要农副土特产品收购量迭部县国营商业历年主要副食品销售・
  1962年建县后,县商业局按照国家计划调拨和计划供应的原则,对日用工业品由国营商业统一购进,批发零售。1978年后,在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的驱动下,商品经济大发展,日用工业品购销日新月异,数量和品种迅速增加,基本满足群众需要。1982年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疏通了流通渠道,经营部门按市场需求自由采购。1984年取消了对棉布等几种日用工业品的凭票、证供应,敞开购销,并允许个体户经营日用工业品。1986年,国务院关于商业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中,取消了对日用工业品的统购包销,大大减少了计划商品。商业批发开始打破“三固定”(即固定供应区域、固定供应对象、固定倒扣作价)的做法,调整了商业所有制形式。到1990年时,我县形成了国营商业(民贸公司)为主、供销合作社为铺、个体商业作补充的日用工业品批发零售购销市场。
  迭部县历年日用工业品销售量见表13.14
  第五节饮食服务
  —、饮食业
  县境内饮食业始于1959年,由临潭县上叠商店在电尕市场设立了第一处小吃部。1962年建县后,饮食服务商店于1965年在原电尕小吃部的基础上,扩大了饮食经营业。此后十几年中,饮食业发展缓慢,仅由国家饮食服务公司独家经营的两三个饭馆,且变化不大。1978年放宽经济政策后,才逐渐出现了集体、个体经营的小吃部、饭馆。到1980年,全县饮食业发展到26户,其中国营5户,集体8户,个体13户。进入80年代后,个体饮食业发展很快,大小饭馆,遍布县城、白云、旺藏、代古寺等地。出现了临夏风味、四川风味的饭馆,手推车出售的红烧猪蹄、卤肉,自搭篷布为摊的酿皮、凉粉、杂碎等多种形式的饮食服务,丰富了集市,方便了来往客商及当地群众。至1990年,全县共有饮食业97户,其中集体2户,个体95户,(县城62户、农村33户),个体从业人员195人,年营业额90万元。
  二、旅馆业
  1979年前,旅馆业均由国营饮食服务公司经营。建县初,只有一处小旅店,1979年增加到一部、二部两大旅社。客容量由10余人增至数百人。
  1980年后,集体和个体旅店业开始发展。1982年3月,成立迭部县人民政府招待所,由县政府办公室直辖。到1985年,全县有旅店业77户,其中国营4户,集体9户,个体64户。至1990年,全县共有旅店业141户(县城80户),从业人员219人,其中个体旅店业132户,从业人员150人,自有流动资金17万元,年营业额10.3万元;国营与集体9户,从业人员69人, 注册资金为57万元。迭部县国营商业历年主要日用工业品销售量迭部县供销社历年主要日用工业品销售量三、其他行业
  1.理发业:1962年建县初.只有一家国营理发店,一个理发师。1967年,由饮食服务商店始建理发馆1处,面积65m2,造价3500元。1972年,新修理发馆4间。
  1983年后,逐渐办有集体、个体理发业。到1985年底,全县共有理发业12户,其中国营4户,集体5户,个体3户。到1990年,有理发业21户 (城镇17户),其中集体1户,从业人员5人,个体20户.从业人员129人,自有流动资金5万元,年营业额1.8万元。
  2.照像业:建县初,由国营饮食服务商店经营的照像业,从业人员只有1人。1972年饮食服务公司修建照像馆1处,有房舍7间。1982年6月份,国营照像馆实行承包制,按当月实现营业额的5%作为定额利润上交公司。到1990年,全县共有照像业3户,其中国营1户,从业人员3人,个体2户,从业人员2人,个体自有资金0.5万元,年营业额1万元。
  3.修理服务
  修理业是1979年后,才逐渐出现的,起初只有手联社派出的自行车修理业1户,钟表修理业1户。1980年增开个体修理业4户,其中自行车修理业2户。到1985年,个体修理业已发展到21户。至1990年,全县共有修理业25户,从业人员32人,自有资金3.2万元,年营业额4.1万元。其中:集体日用品修理1户,个体生产性修理业8户,从业人员11人,自有资金1.5万元,年营业额2.3万元;家用电器修理业5户,从业人员5人,自有资金1万元,年营业额1.1万元;钟表衡器修理业7户,从业人员10人,自有资金0.5万元,年营业额0.5万元;自行车修理业4户,从业人员6人,自有资金0.2万元,年营业额0.2万元;另有修鞋业8户,从业人员8人。第十章供销
  第一节机构沿革
  民国时期迭部境内没有供销合作社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着手建立并发展供销商业。迭部地区分别由卓尼、岷县在所辖区域内组建基层供销社组织。1952年卓尼县给上迭派贸易购销组,后又设立下迭贸易购销组;岷县供销社在洛大设立购销合作组。1957年,调整商业体制,卓尼县民族贸易公司将上迭购销组移交给卓尼县供销社管理,遂更名为卓尼县上迭供销社和下迭供销社;并按照供销社社章规定,下迭区政府抽调干部到农村进行扩股入股工作,股金达16000多元,并给入股社员颁发社员证,可凭证廉价购买食盐、煤油、火柴、大茶、棉布等7种生活日用品。
  1958年1月,全省商业、供销合并。上迭、下迭和洛大供销社改称商店。
  1962年建县后,县内各基层商店全部归商业局下属的国营民贸公司经营。
  1976年3月,省革委会决定恢复全省各级供销社机构,同年12月,中共迭部县委第三十九次会议决定:成立迭部县供销合作社,并从1977年元月正式办公,社址定在今电尕供销社院内。并将原由商业局管辖的农副公司以及各基层商店、分销店,全部移交给供销社经营。供销社与县民贸公司同属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商业企业。
  1978年3月,县供销社为加强对基层商店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供销社体系,按行政区域和商品流向,报经县革委会批准成立了电尕供销合作社;同时将旺藏、洛大中心商店分别改为麻牙供销合作社和洛大供销合作社。其他益哇、尼傲、达拉、多儿、阿夏、花园、桑坝、腊子分销店一律改为分销合作社。
  供销合作社在经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运动等前后20多年的曲折历程中,曾两度与国营商业合并。由于机构、人员、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向的多次变动,使供销合作社由原来的民办改为官办,由集体经济变为全民经济,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也受到了城乡分工、商品分工的限制,使供销合作社经营活动受到了影响。
  1984年,动工修建县供销社三层办分楼,于1985年5月竣工“总建筑面积1260㎡,投资18.2万元。供销社与农副公司于当年12月迁入新楼。其中供销社使用面积420㎡,农副公司使用面积420㎡,-楼设农副公司百货、食品两个门市部。
  1985年4月,供销社进行体制改革,改全民为集体,改官办为民办。将基层供销合作社,恢复为农牧民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合作商业组织,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同时,对各乡农牧民群众进行了相应的宣传教育,清理原有的股分和股金,落实兑现。选举社员代表,于同年7月召开了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制定了社章,民主选举了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监督会主任及副主任,并将县社正式改名为迭部县供销合作联合社。
  截止1990年底,供销合作社有干部职工10人,设有业务、统计、治保、总务4个股。全系统有干部职工149人,其中合同制职工60人。下属机构有农副公司(设5个门市部),电尕、麻牙、洛大3个基层供销合作社,15个分销社.5个供销点,食用菌厂,招待所;有固定资产119.2万元,全部流动资金418.2万元,其中自有流动资金92.8万元,年纯购进577.2万元,年纯销售总额483万元,社员股金10.4万元,总建筑面积10735㎡,其中营业门市部28处共3480㎡,仓库25处共2740.7㎡,生产加工厂房面积1323㎡,办公室面积1411㎡,职工家属院1781㎡,有大小汽车8辆,摩托车4辆。
  供销社历年经营情况,商品购进和销售总值见表15、16。
  第二节发展概况
  一、股金与分红
  1983年以来,县供销合作社遵照《关于全国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通迭部县供销社历年经营情况一览表迭部县供销社1977年〜1990年商品购进、销售情况表知精神和要求,落实改革方案,县社集中精力抽调20多名干部职工,在全县范围内分片进行了清股扩股工作。首先对原遗留帐面上的26225元股金,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和核对,由于行政体制的多次变动和1958年平叛等历史原因,县境建国初期入股社员底册遗失,只留帐面入股全额,无法核实兑现红利。后经多方努力,调查访问,逐户核对,兑现了9股,每股2元,计18元,已兑现红利116元。同时开展了扩股工作,新扩3236股,股金达10.4万元,其中:农民入股3096股,股金23133元,占全部股金的25.5%;职工入股140股,股金67557元,占全部股金的74.5%。职工入股1000元〜3000元的有47股。洛大乡两户农民入股3000元。股金虽然还没有达到经营资金以社员股金为主体的要求,但发展势头较好,民办因素不断增加,民主管理明显加强,增加了农民股金在供销合作社资金结构中的比重,扩大了内在的经济联系,进一步稳固了向民办转移的基础。
  县供销社在清理原有股金、落实股权、补发红利的基础上,对新扩股金坚持实行“税前保息、税后分红"的制度,每年年终对县内各级供销社社员,进行开榜公布,分红一次。分红比例不超过盈余的100%,最高不多于入股金额的15%,亏损社最低不少于按银行最高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分红。
  县供销合作社及农副公司、基层社扩股集资统计表
  二、商业网点建设
  1.农副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75年3月,原属商业局管辖。1977年元月县供销合作社成立后,农副公司划归供销社经营,和供销社同属于科(局)级国营企业单位,经营地方农、林、牧、副土特产品类的收购、加工、销售业务。1985年4月,在供销社体制改革中,公司亦由全民改集体,由官办改民办,对下属店、组和各门市部,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定额管理的基础上,推行“三定一奖”即大固定、小提成的浮动工资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打破“铁饭碗”。
  至1990年底,公司有固定资产原值43.3万元,全部流动资金119.5万元,其中自有流动资金35.7万元。年购进总值205万元,全年销售总额145.4万元,完成税金1.4万元;职工32人,职工股金19970元。内设业务物价股、财统股、总务股,驻兰采购站、仓库兼批发部;经营着农副、日杂、土特、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及百货、副食品、糖烟酒、五金、电器、纺织品、工业品等上千个品种。公司总建筑面积2304㎡,其中营业门市部6处共445㎡,仓库634㎡,办公室420㎡,职工家属院589㎡。东风牌汽车2辆,摩托车1辆。
  2.电尕供销合作社
  成立于1957年。供销合作社成立后,在当地农牧民中进行了扩股入股工作,股金达8600余元,并给入股社员颁发了社员证,凭证在合作社门市部购买7种生活必须品。1958年改称电尕商店。1962年建县后,电尕商店成为商业局直属门市部。1966年商业局、民贸公司迁到新址后,电尕商店复又独立经营,属公社级农村基层商店。1977年元月县供销社成立后,电尕商店归属供销社管理,并由县农副公司经营。1978年3月恢复原名电尕供销合作社。并将益哇、亚安、谢协3个商店划归电叙供销合作社经营,更名为分销社。
  1983年12月,根据全国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县供销合作社首先在电尕推行实施,抽调专人到农村清股扩股,新扩股金16652元,落实股权,制定了定期分红制度,选举了社员代表。于1983年12月13日,召开了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通过了合作社章程,民主选举产生了理、监事会成员及负责人,并正式定名为电尕供销合作社。下设综合、食品、早晚、废品收购等5个门市部和益哇、亚安、白云3个分销社、沟日次旦代销店。
  止1990年底,该社有全部流动资金93.2万元,固定资产:3.2万元,年购进总值80万元,年销售总额118万元,完成税金1.5万元;有职工26人,主要经营品种与农副公司相同。总建筑面积2426㎡,有东风牌汽车1辆人,摩托1辆。3.旺藏供销合作社
  原名下迭供销社。正式成立于1957年。成立初亦在农村进行了扩股入股工作,并给入股社员颁发了社员证。1958年改称旺藏商店,1959年划归龙叠县商业局管辖。
  1962年建县后归迭部县商业局民贸公司经营,更名为旺藏中心商店,下辖卡坝、尼傲、达拉、多儿、阿夏等5个分销店。1977年县供销社成立后,划归供销社管辖,改为分销社。
  1983年12月,推行体制改革,清股扩股。新扩股金33431.94元。落实了股权,制定了分红制度,选举了社员代表,于1984年10月12日召开了旺藏供销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通过了章程,民主选举了监、理事会成员及负责人。
  1990年底,旺藏供销社有全部流动资金112.4万元,固定资产27.6万元,年购进总值4.8万元,销售总额127.5万元,完成税金2.7万元;有职工29人。下设综合、食品、早晚、收购等5个门市部和卡坝、尼傲、达拉、多儿、阿夏5个分销社,曹什坝、麻牙沟两个代销店。经营种类与农副公司相同。总建筑面积2502m2,有东风牌汽车1辆,摩托车1辆。
  4.洛大供销合作社其前身是岷县供销社设立的洛大购销组,始建于1953年,1957年由龙叠县改为洛大供销社,.并在农村进行了扩股入股工作,入股金额8000多元。1958年改称洛大商店。
  1962年后,交由迭部县商业局民贸公司接管。1977年归县供销社经营,并正式定名为洛大供销合作社,并将下属的腊子、桑坝、花园商店更名为分销店。
  1983年12月,推行体制改革中新扩股金10281元。制定了分红制度,选举了社员代表,于1984年10月9日召开了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通过了社章,民主选举了理、监事会成员及负责人。
  至1990年底,洛大供销合作社有全部流动资金82.3万元,固定资产17万元,全年销售总额90.5万元,完成税金1.77万元;有职工25人。下设综合、食品、日杂、收购等4个门市部及其腊子、桑坝、花园、代古寺4个分销社,铁尺、磨沟2个代销点。总建筑面积1512m2,有东风牌汽车1辆,摩托1辆。
  5.食用菌厂县供销社食用菌厂成立于1985年7月,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主要经营食用菌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类菌种的培育及技术推广,野生类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其前身是供销社食用菌试验室。
  本县食用菌栽培业,从1982年起由县供销社协同县科委,在县城西河滩建成木耳栽培场地。1983年县社派专人负责木耳场的技术管理工作,当年收获黑木耳500多斤,得到了州科委和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县政府并号召全县农村大力发展黑木耳人工栽培。为能及时提供技术服务,县供销社成立了食用菌试验室,举办技术培训班10余期,并生产供应菌种。从1982年到1988年7年中,先后给全县木耳专业户提供菌种10万余瓶。食用菌试验室在推广和发展迭部黑木耳生产的同时,先后又进行了小批量的猴头菌、平菇、凤尾菇、金针菇、银耳、灵芝等10多个品种的人工栽培试验,均获成功。其中猴头菌、平菇两个品种,有气候适宜,栽培方法较简便,产量高,经济价值可观,原材料来源丰富等特点。
  1985年5月,县供销社报请县政府批准,在食用菌试验室的基础上建成食用菌厂。利用原农副公司办公室改建了厂房640㎡,初步形成年产猴头罐头10吨的人工栽培加工车间;扩建6000㎡的木耳场地及全套喷雾设施,当年点种耳棒2万多根。1988年新建玻璃暖房315㎡,辅助配套房屋144㎡,围墙350㎡,总投资16万元。1985年底,该厂试制的“山珍猴头"罐头,在甘肃省供销系统加工产品评比会上,被评为“开发性优质产品将”。1987年,报经国家工商局审定,批准使用《山青》牌注册商标,并经省标准局计量所审定验收,批准颁布了甘肃省“山珍猴头”罐头企业标准。
  该厂在1982年〜1990年中,生产木耳栽培菌种及各类菇类菌种11.7万瓶,供应全县木耳专业户、集体企业和单位60多家。1989年后,因市场疲软而使该厂生产发展受到影响,造成产品滞销,过期、报废1万多元,无力维持生产,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第三节外贸业务
  本县素无直接进口业务,本地所售进口高品均由外地调入,并在国家严格控制下,限量购进,数量少,品种有限。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商品由计划调拨改为自由购进后,进口商品较前有大幅度增加,均由国营商业和
  供销社为主,从外地购进,在当地销售。主要进口商品有日用工业品、家用电器、农用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塑料薄膜为主)等不到百种。
  迭部县供销社食用菌厂历年生产情况表
  出口业务本县经营时间短,且由上级外贸部门承办。出口商品少,仅限于山羊毛和盐渍蕨菜。山羊毛的出口断断续续,1977年供应出口534斤,创汇656元。1979年供应出口1734斤。
  迭部蕨菜享有很高声誉,是本县地方土特产品资源的一大优势。县供销社从1983年开始,每年都按照生产季节,有计划地组织基层分公司动员群众,进行采集,及时加工、腌制供应出口。为国家创收外汇,增加群众收入。1983年加工盐渍蕨菜4吨,到1990年增至678吨。盐渍蕨菜质地嫩脆、色泽浓绿、纯净度高、营养丰富,是宴席上的名贵山珍,深受外商青睐,已成为迭部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之一。
  供销系统历年加工出口盐渍蕨菜情况表第十一章粮油
  第一节粮油机构
  一、建县前的粮食机构
  迭部境内古代粮食购销及管理情况无史料。明、清至民国,迭境大部分地区久属卓尼杨土司世袭领地,故无官办粮食管理机构,亦无官府田赋之征。辖民只向土司衙门纳粮进贡,土司衙门曾先后在迭境设有尖尼、崔古、然闹、知子等4个粮仓,分别集中收贮附近旗民纳贡之粮,仓官由旗长或总管兼任。下迭洛大、腊子地区,清雍正前后分别属黄(舟曲黑峪)、赵(岷县多纳)二土司辖地,辖民亦向土司纳贡;光绪之后归岷州(县)直属时,则由乡、保等地方官逼民直接向官府纳粮,亦无官办粮管机构。
  解放初,随着国家干部的分批派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驻,为能就近解决粮食供给问题,1957年舟曲县在洛大村东设立洛大粮站;1958年舟曲县又在旺藏寺设立旺藏粮站;同年,卓尼县在电尕寺设立电尕粮站。
  二、县粮食局
  1962年1月迭部建县后,于当年8月成立迭部县粮食科。遂从临潭县接管了电尕粮站;从舟曲县接管了旺藏粮站和洛大粮站。粮食科成立初,只配3人,科长1人,干事2人,始设会计、调运、收购、储存、销售等项业务,全县粮食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6人,全部固定资产2.8万元,年销售额38万元。1963年粮食科办公处随县政府机关迁至电尕乡附近的驻军营房。1965年8月迁至今址,是年全县粮食系统有职工45人,固定资产7.98万元,年销售额30万元。1966年“文革”期间,粮食科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6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粮食组,原科室干部只留1人,其余被下放到各粮站。1972年在迭部林业局驻地成立白云粮站。1973年2月成立粮食局,配局长1人,干部5人,粮食系统时有职工59人,固定资产达18.6万元,年销售额93.7万元。1977年8月,为方便国营七九二矿机关职工的粮油供给,在其驻地成立电尕第二粮站。1982年增设议价业务。1985年建立花园粮站(阿夏沟口)。1990年11月在县城兴迭街南建成一幢三层带帽双面粮油供销综合楼,总投资49万元,建筑面积1184㎡。
  1990年粮食局设有人秘、计财、调运、定购、储存、销售、议价等七项业务,未设股,有职工10人。县城和基层先后共设有洛大、旺藏、电尕、电尕第二、白云、花园六个粮站;全粮食系统共有职工78人,固定资产125万元,总建筑面积8463㎡,占地面积35亩,年销售总额达291万元。
  三、基层粮站
  洛大粮站
  1957年建立,属舟曲县粮食科管辖,站址初设洛大村东(今水运处驻地)民房内,有职工7人,水磨一盘,雇用临时性磨面工2人。1962年随行政区划移交迭部县粮食科管理。1964年由省粮食局拨款3万元,在洛大村东(今址)新建砖木结构的粮库一栎,面积273㎡,库容量500吨,新建办公室和职工宿舍17间,1965年迁入新址,时有职工9人。1970年钢磨取代水磨。1974年再建砖木结构的粮库一栎面积273m\库容量500吨,是年取消粮食加工业,有固定资产8万元,年销售额19.8万元。该站建立以来一直负责舟曲林业局洛大、腊子林场和洛大、腊子、桑坝等乡的职工、牧民口粮供应及征购入库业务。1990年,全站共有职工10人,设有会计、调运、收购、储存、销售等项业务,有固定资产11万元,年销售额56万元,建筑面积1090㎡,占地面积8亩。
  旺藏粮站
  1958年建立,属舟曲县粮食科管辖,站址设在旺藏寺院内,粮库及职工宿舍均系寺院经堂及僧房,有职工4人,水磨两盘。1962年移交迭部县粮食科管理,职工增至5人。1970年钢磨取代水磨。1974年取消粮油加工业。1980年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以来,为清退所占寺院用房,1981年〜1982年省粮食局先后拨款14万元,在旺藏乡政府驻地西北处选址新建砖木结构的粮库两栎,面积788㎡,库容量1500吨,办公室及职工宿舍13间。当年9月,旺藏粮站由寺院迁至今址。该站建立以来一直负责迭林局旺藏林场、旺藏、达拉、卡坝、尼傲等乡的职工、牧民口粮和征购入库业务,1990年,全站共有职工12人,设有会计、调运、收购、储存、销售等项业务,有固定资产16万元,年销售额43万元,建筑总面积1310㎡,占地面积8亩。电尕粮站
  1958年建立,属卓尼县粮食科管辖。站址设在电尕下寺,有职工2人,水磨一盘,雇用临时性磨面工2人。当时主要供应电尕驻军和上迭区干部职工口粮。1959年临(潭)、卓(尼)两县合并后,交由临潭县粮食科管辖。1962年随行政区划划归迭部县粮食科管辖。1963年站址由电尕下寺迁至电尕乡政府驻地路南河滩处原驻军面粉加工厂旧房内。1965年由省粮食局拨款3万元,就地新建土木结构的粮库一栎,面积273㎡。库容量500吨。是年,粮站职工增至10人。1968年又建成土木结构的粮库一栎,库面积249㎡。库容量500吨。1970年再建土木结构的粮库一栎,面积273㎡,容量500吨,建成粮站营业室5间,是年钢磨代替水磨。1971年投资9万元新建土木结构的粮库三栎,总面积为849㎡。库容量1700吨。1974年取消粮食加工。该站自建县以来一宜承担县城、电尕、益哇等地的城镇人口及牧民口粮供应和征购入库业务,是县内业务量最大的粮站。1990年全站共有职工有20人,设有会计、调运、收购、储存、销售等项业务,有固定资产33万元,年销量99万元,总建筑面积5543㎡,占地面积15亩。
  电尕第二粮站
  1977年建立,主要供应国营七九二矿,所用房屋由矿提供,房产权亦归其所有。该站粮油经营及人事均属县粮食局管理,1990年有职工7人,设有会计、调运、销售、储存等项业务,年销售额33万元。
  白云粮站
  1972年建立,站址设在迭部林业局驻地白云,为林业局专设粮站.所需粮库、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均由林业局修建,房屋产权亦归其所有,站内粮油业务经营及人事均属县粮食局管理。1990年有职工9人,设有会计、调运、储存、销售等项业务,年销售额33万元。
  花园粮站
  1985年建成,站址建在花园乡境内的多儿沟口白龙江桥南,建有砖木结构的粮库一栋,面积273㎡,库容量500吨,办公室和职工宿舍10间。该站主要供应迭部林业局阿夏林场和花园、多儿、阿夏等乡的职工、牧民口粮及征购入库。1990年全站有职工9人,设有会计、调运、收购、储存、销售等项业务,有固定资产8万元,年销售额27万元,建筑面积520㎡,占地面积4亩。
  第二节粮油征购
  一、历代粮食征购及市场交易
  迭部境内,早在“三国”时期有蜀汉名将姜维率兵入“沓中”(今迭部境内)屯田筹粮之记载。除此,别无古代粮油交易史料。
  民国时期,境内大部分地区属卓尼杨土司辖民,实行“兵马田地”制度,土地所有权归土司,旗民只有耕种权,没有买卖权。土司所辖40旗根据农林牧等各地出产情况而交纳特产,迭部(后山十四旗)农区都需岁岁向土司纳粮进贡,其征收标准除官钱和土特产外每户需纳粮一斗(约45斤)。缴纳品种根据各旗气候及主产粮种而定,沙录哇旗(今尼傲、旺藏)缴上等麦粮,尖尼、卡坝、安子三旗缴杂粮,益哇旗缴青稞,当多旗缴蚕豆,多儿、阿夏旗则承担往前山运粮任务,达拉旗以奶牛代粮,桑坝旗以金代粮。个别对土司有功的土官头人,由土司敕封数村纳贡之粮交由该土官.享用,如益哇旗知子总管阿帕因相传其曾祖父曾为土司立有替死之功,土司因功赐次吾、沙拉、代巴三村每年将纳贡之粮缴阿帕(世袭总管)家。迭部农户除向土司缴纳贡粮之外,还向“长宪”(旗长)、仓官等头人每年收缴一定数量的马料和面粉,一般每岁每户缴“长宪”马料1升(约4斤)、仓官马料2升,每村收缴面粉四背(约100斤),另加一定数量的烤猪、酥油、水酒等饮食品。长宪、总管处理民事纠纷,还向当事人索要“鞋脚钱”。再加各地寺院摊派的供奉之粮,民众纳粮名目繁多,负担沉重。
  迭部各地山村均地处深山峡谷,因雪峰悬崖和江河等天然屏障阻隔,交通闭塞,运输不便,境内境外很少粮食交易。与境外之交易,籴粮者,即靠近洮、岷二州(县)的山村,间有少数缺粮之民前往处地集市购(换)百十斤粮食,全靠人背畜驮;果粮者,亦有个别洮、岷、舟曲、四川等外地货郎畜驮食盐、茶叶、酥油、瓷碗等生活必需品,走乡串村换取粮食。一般5斤粮换1斤食盐或1斤茶。境内乡村之间,无粮食市场交易。余缺调剂的主要办法是:缺粮户向个别富裕之户借粮,偿还年利率一般为25%,即当年借4斗,翌年加利1斗,本利计还5斗;无粮可还者则折线或服劳役。二、粮油征购政策及征购实绩
  解放初期,迭部境内遵照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系列照顾政策,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土司“兵马田地”制度亦未进行实质性变革,1953年前没有向农民下达过粮油征购任务。1954年后由上下迭工作组只征少量工作人员就地食用之粮。
  1957年迭境开始执行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农村统购统销政策,下达粮油征购任务,并通过实行“三定”(定产、定购、定销)和“四统一”(统一收购、统一调拨、统一销售、统一储存)来落实定购任务,核定销售指标,当年征购粮食68万斤,油料700斤。1958年至1961年4年间,上、下迭区(社)按行政辖属关系先后分别向卓尼、临潭、舟曲县粮食管理部门交售征购任务。其间.因受浮夸、蛮干等“左"的影响,曾向农民征过一些不符实情的“过头粮”,例如1960年严重自然灾害之年竟征购粮食383万斤,造成农民严重缺粮后又回销110万斤。
  1962年建县时,全县年征购粮食200万斤,占总产1217万斤的16.43%,农业人口人均负担47公斤。1965年起粮油征购实行“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1971年起又实行“一定五年”不变。征购任务的分配办法是,由县、乡(社)、队(村)、逐级下达,按耕地面积(平均亩产150公斤,征粮3.5公斤)和收成采用4种方式进行征购:①征粮,亦叫公粮,系国家征收的农业税,是农民向国家应尽的义务粮,灾荒之年交代金或免征;②统购,即通过买卖方式国家向农民购买粮食;③超购加价,在完成征购任务后,还有余粮的社队适量加价超购一部分粮食;④议购,在征、购、超购外还实行与余粮队议价收购的办法。在征购中对当年人均基本口粮每日不足1斤的队一般不购。本县历年征购的粮食品种有:小麦、养麦、筱麦、青稞、玉米、蚕豆,其中以小麦、青稞、蚕豆为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减轻农民负担,大幅度减少征购任务,对少数民族地区则实行了更加优惠的照顾政策,1981年起全免征购任务。1985年3月,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国家决定取销粮食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相结合的制度。1986年起县内恢复农村粮食征购,但任务很轻,签订合同定购25万斤,加机动10万斤,每年征30万斤左右。价格实行“倒三、七”(即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原超购价)比例价。1988年粮食体制改革后,粮食购销政策由原来的“四统一"改为“五包干”(即粮食产量包干、合同定购包干、销售包干、调拨包干、财务包干)制。油料征购未实行合同定购,实行敞开收购,价格实行倒四六(四成按统购价、六成按原超购价)固定比例价收购,能收多少算多少。
  1990年全县总产2250.26万斤,征购36.4万斤,征购占总产的1.62%, 农业人口人均负担5.1公斤。
  本县油料产量低,种植面积小,征购量每年仅数万斤。主要油料品种是油菜籽。(历年粮油征购实绩见表1.3)
  粮油征购价格的变化均按照上级粮食部门统一的粮油价格政策执行。(见表5)
  迭部县历年粮食征购情况统计第三节粮油供销
  县境自1957年建立粮油供销业务机构(粮站)以来,根据国家发布的粮油统购统销政策,把粮食作为一类物资进行管理,实行计划供应,调剂余缺, 以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要。
  一、城镇定量供应
  迭部地区自1957年上、下迭相继建立粮站以来,开始执行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市镇粮油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命令,对公务人员、驻军的口粮实行定量供应。当年城镇供应人口1215人,供应量30万斤,油4千斤。1962年建县后,县粮食部门根据粮食政策,对本县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等单位的职工及城镇居民、儿童,按其劳动强度、年龄大小实行工种定量供应。是年,全县供应城镇人口有1419人,年供应量56万斤,油8400斤。1969年以来因县内新建迭部林业局、国营七九二矿等单位,城镇供应人口剧增,至1973年城镇人口增至12686人,比1962年增长8.94倍;年供应量达522万斤,增长8.32倍。1980年4月甘肃省对原工种粮作了合理调整,重新制订了《甘肃省市镇粮食定量标准规定》,此标准执行至1990年未变(附表4)。食油供应,1982年前每人每月按200克定量供应,1982年4月起增至250克,除定量供应外,按有关食油供应政策由粮食局核定,对高空、井下、接触有毒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分等(甲:750克、乙:500克、丙250克)实行劳动保健补助;对县、.乡级人代会、党代会实行会议补助(人均第天10克);对国庆、春节、伊斯兰教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实行节日补助(人均200克)。1980年供应人口12649人,供应量636万斤,油8.77万斤。1990年全县城镇供应人口14988人,年供应719万斤,油12.76万斤。(历年供应量附表2、3)。
  城镇供应价格,一直实行长江流域的统销价,至1990年未变。
  二、农村销售
  向农村销售粮食的主要形式有返销粮、奖售粮、牧民口粮,和农村户口的初、高中学生、寄宿制小学生的口粮供应,其中返销粮、牧民口粮、学生口粮的销售量所占比例较大。返销粮(亦称回销粮),是根据国家粮食政策对农村灾民、缺粮户、五保户等通过生产自救仍无力解决基本口粮的,由国家返销救剂粮。回销办法是由队(村)、乡(社)按灾情逐级上报县粮食局审批后,指定粮站每天每人按400克到500克的标准实施供应。这是本县农村销售的主要形式,建县以来大部分年份都有一定数量的返销粮。
  奖售粮是国家为了鼓励农民出售农副产品,对售缴农副产品的集体或个人按规定奖售的粮食。本县主要对出售药材、畜产品者进行奖售。(历年奖售数量附表2)。农村户口的中小学生口粮供应,“文革”前曾对农村中学高中生供应商品粮,后停止供应;1980年2月根据省州有关民族政策,不仅恢复了农村高中学生口粮供应,还增加了农村初中学生和寄宿制小学生的口粮供应。(历年供应量附表2)。牧民口粮系指1984年以来,本县根据省州批准先后有部分生产队由农业队转为牧业为主的队,从1986年起向牧民供应商品粮,价格实行比例价,略高于城镇供应价。本县农业因山地多,产量低,自然灾害频繁,加之部分自然村先后退农转牧以及农村销售项目的增加,使境内农村粮食不能自给的问题逐渐明显。建县以来,1977年前农村征购总数大于销售总数;而1978年后则农村销售数大于征购数,而且比例逐年增大,1990年全县农村销售434万斤,是同年农村征购数36.4万斤的11.9倍。
  三、工商行业用粮和议价销售
  县内酿造、副食加工、饮食服务等行业的用粮,建县以来历年均根据各业生产计划所需量,由用粮单位编报计划送粮食局核批后,凭证供应,招待所、单位食堂一般在开业初由粮食部闩批给一定数量的周转粮。(历年供应量见城镇供应“其它”栏)01979年以来随着个体饭馆的开办,私营工商户和各类基建工地外地劳工人数的增加,社会用粮需求量增大,遂于1982年起在本县粮食供销业务中增加了议价销售。:1985年以来食油亦增加议价销售。(历年议价粮油销售量见表2、3)其中最多的1988年议价销售粮食达198万斤,油24.88万斤。
  四、饲料供应
  饲料供应的对象主要是:骡、马、狗。建县前后,因境内多数乡村不通汽车,交通不便,干部职工往返需役用牲口,县、乡级很多单位都养有一定数量的骡马,随交通业的发展而逐渐减少;物资、公安等单位还豢养看门狗和警犬。供应办法由单位申报,粮食部门核批后凭证供应。供应品种主要有玉米、蚕豆、碗豆、杂色大豆、土面等。定量标准:牲口每匹每月30公斤。狗每只每月10公斤。1990年全县共供应骡马9匹,狗3只。
  五、粮油票证
  1962年建县以来,在粮油供应中实行票证管理。粮票,是购买粮食及制成品、饲料的凭证,是在国内或省内流通使用的购粮无价证券。县内使用的有:全国通用粮票、甘肃省地方粮票、军用粮票、军用甘肃省地方价购票;1975年县内曾实行过工种补差粮票,1985年停用销毁。购粮证,是县内实行定量供应中向用户核发的购粮凭证。先后实行的有:城镇居民供应证,牧民口粮供应证、机关团体供应证,工商行业供应证,饲料供应证等。这些购粮证均根据公安、乡政府等户籍单位核定的户口本或计划报告由粮食局按户统一发给购粮本,凭证到指定粮站购粮。
  各类城乡统一销售的粮油价格,均按照上级粮食部门历次下达的变价指示执行。(见表6)
  迭部县历年粮食供销情况统计迭部县历年油脂收购、销售量统计表(折油品)迭部县粮食定量分等分级供应标准第四节储存和调运
  —、仓储
  1-粮仓
  民国时期卓尼土司衙门在迭部境内设立的数处粮仓,均系在民房内修造的全木质巨柜式土仓,纳贡之粮晒干后散装入仓存储。每处容量数万斤不等。
  建国后,从1957年相继建立洛大、旺藏、电尕粮站时,利用民房或寺院经堂代仓储粮,阴潮、防鼠雀性能很差,损耗严重。
  1962年建县后,国家投资相继在各粮站建起土木和砖木结构水泥地坪粮仓。至1990年全县各粮站共有粮仓11栎,总建筑面积3248㎡,库容量5750吨。迭部县各种粮食、油料统购价格变化情况(一)迭部县各种粮食、油料统购价格变化情况(二)2.保管
  建县前利用民房寺院储粮期间,条件虽差,但因保管人员尽职负责,未发生过霉变现象。设站建仓后,各粮站逐步健全储粮保管制度,基本做到:粮食入库时种类、等次、新陈、干湿度等层次分明;库内经常保持两净(墙净、地净)、四不留(不留鼠洞、不留雀窝、不留污水、不留易燃物)和5日一小查、10日一大查、风雨过后及时查的保管岗位责任制。每年春秋雨季,粮食局还定例组织专人逐库巡回检查缆漏。
  二、调运
  民国时期迭部旗民向卓尼杨土司纳贡之粮,无论缴境内仓点储存或运送土司衙门,均靠畜驮。
  建国后迭境粮油调运历年均按粮食部门的统一滴拨计划进行调运。先后经历三个时期:1957年〜1960年(油至1959年),境内征购数尚不能满足城镇供应和农村回销,是调入大于调出时期,4(3)年中粮食共调出65万斤,调入311万斤,出入差额+246万斤;油脂无调出,调入1.60万斤,出入差额+1.60万斤。1961年(油1960年)〜1968年(油1969年)间,农村征购量加大,除满足境内城乡销售外,尚有一定数量的调出,8(油10)年中,粮食共调出427万斤,调入156万斤,出入差额一271万斤;油脂调出5.64万斤,调入2.28万斤,出入差额一3.36万斤。1969年(油1970年)以来因县内城镇供应人口剧增,农村销售量亦逐年增大,调出趋于减少,调入逐年增大。其中,1969年(油1970年)至1980年中,粮食调出529万斤,调入5863万斤,出入相差+5334万斤;油脂调出7.02万斤,调入54.85万斤,出入差额+47.83万斤。1981年至1990年十年中,粮食调出170.4万斤,调入9632万斤,出入差额+9461.6万斤;油脂调出16.47万斤,调入151.14万斤,岀入差额+134.67万斤。粮食年调入自1986年以来一直在1000万斤以上。(历年粮油调运数见表)县粮食局历年粮油调出、调入统计表第五节粮油加工
  一、面粉加工
  本县1970年前,农牧民食用粮和城镇供应粮,均靠当地传统的加工作坊水磨加工面粉。农村旧式水磨日(24小时)加工面粉100公斤左右,各粮站修建的较大型水磨日加工面粉300公斤。1970年后各粮站先后安装钢磨(电动磨粉机)取代水磨,每台日加工面粉1000公斤。1974年由甘肃省粮食局投资在电尕粮站水磨附近建成日产两万斤的大型组合式风动面粉加工厂。主要设备有:4台65型磨粉机,一台800型麦筛机,一台比重取湿机,一台5号刷就机,一套输送机。厂内有职工26人,技术员1人,固定资产12万元。该厂实行独立核算,由甘南州粮食局管理。该厂建成投产后,承担全县面粉加工任务,同时取消各基层粮站的零散加工。1980年因本县免去粮食征购任务后,加工厂无加工原料,遂于当年12月停产下马,后报经省粮食局批准撤销县面粉加工厂,全部财产移交电尕粮站管理。
  二、油料加工
  1974年前本县农村食用油加工,一直采用传统的旧式手工油坊榨油。城镇食油供应多由外地调入。1974年新建加工厂后,厂内安有一台油压式榨油机,1975年又新增一台95型罗旋式榨油机和一台滤油清理器,日加工量为300公斤,1980年12月同面粉加工厂一起停产下马。此后,县内城镇供应食油大部分靠外地调入,农村食用油和部分市场销售食油均由私营小型榨油机加工。(历年粮油加工量见表8)。迭部县历年粮油县内加工量统计第十二章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本县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初设于1963年11月,按州工商行政管理局通知精神在商业局内设立工商行政管理股,因工商管理业务量很小,工商股实际只挂空名,日久自消。
  1978年国家允许其它特种行业经营后,随着工商管理业务量的增加,于1979年7月23日正式成立迭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仍在商业局,调配专干2人,实行一套人马,挂两块牌子。
  为了加强市场管理工作,1980年9月30日又成立了迭部县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工商局,具体业务由工商局办理,配备市场专职管理人员7人。同年10月21日,成立电尕地区工商所,与工商局合署办公,配备工作人员2人。同时,还设立了电尕畜牧检査站,归工商局领导,配工作人员2名。到1980年底,工商系统共有职工14人其中工商局3人,市管会7人,电尕工商所2人,电尕畜牧检査站2人。
  1984年4月30日,县人民政府第十五次县长办公会议决定,增设旺藏、代古寺两个基层工商所。
  1985年3月28日,成立迭部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并在白云、旺藏、代古寺设立了3个个体劳动者协会基层分会。同时成立迭部县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
  1990年底,工商管理系统有职工共17人,局内设有人秘、企业登记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市场管理、个体经济管理5个股,仍在县商业局院内另设办公室,有小车一辆。下设电尕、旺藏、代古寺3个工商所。第二节市场管理
  县内集贸市场,是从1978年后才从设点摆摊逐渐发展起来的。1979年县工商局和市场管理委员会相继成立后,对县内市场遵照“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在大力扶持、促进发展的同时,加强了管理。
  一、市场建设
  针对本县集贸市场发展迟,农牧民群众没有经商习惯,缺乏商品意识的状况,县工商等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宣传党的开放、搞活,发展商品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扶持和引导群众发展多种经营,增强和培值商品观念,加快脱贫致富。对本地出现的工商户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优惠和扶持,对外地来迭的工商客户亦给予方便和服务。从1985年起电尕、旺藏、代古寺3处创办了每年定期举行的物资交流会,在促进本县城乡集贸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1986年,县工商局在县城市场日趋活跃,摊点零散、影响市容和交通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3万元,选址修建简易店铺18间、433平方米,售货棚15间、90平方米,解决了部分个体户的经商场所。还对日用杂货、果类、蔬菜、肉类等售货摊,实行定点分段,维护了市场秩序。
  近年来,县城和集镇部门单位(亦有个人)利用临街地面修建或改建了数百间售货店铺,为工商户提供了经营条件。还有部分个体户自筹资金,修盖售货棚或购置货伞、布篷、防尘防蝇罩等设施,逐步改善了经营条件。
  二、监督检查
  县工商局自成立以来,在大力培植、扶持市场的同时,加强了对城乡市场的监督管理。针对市场出现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过期霉变食品、短斤少两、偷税漏税、市霸行为、无证经营等问题,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行使管理。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观念;宣传党的有关扶持个体经济不变的富民政策,消除不稳定情绪,排除后顾之忧,端正经营思想。对教育不改的违章违法经营者给予必要的处罚,取缔非法经营,强化监督管理,维护城乡市场的经营秩序。工商局每年都配合人民代表视察活动以及税务、卫生防疫等部门,按照《工商管理条例》、《食品卫生法》、《计量法》的规定,进行数次调查和大检查活动。对检查中发现和没收的霉变有毒食品、假冒商品,核实登记后进行公开销毁,做出罚没处理。其中,1981年〜1986年间,查处投机倒把,偷销走私手表、违章违法经营、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类案件80起,合计罚没款2584元。
  第三节工商企业登记
  县工商局成立以来,根据国务院“要逐步建立经济户口”和《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工商企业进行登记注册,纳入管理。
  初于1979年对全县工商企业进行了第一次普查登记,共登记注册的工商企业共有38户。其中:1.特种行业8户,按体制分,国营6户,集体2户,按行业分修表、修车、照像业各1户;旅馆5户;2.国营工交企业8户;3.国营商业服务业7户;4.供销业3户;5.集体工商、饮食服务业8户;6.个体饮食服务业4户。并于1980年10月,给这38家国营、集体、个体企业和工商户发放了营业执照。
  1982年,又一次对全县工商企业进行了一次普查登记。全县共登记注册的各类工商企业已增至210户。其中: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28户,分支机构111个,从业人员5008人;集体企业5户,分支机构15个,从业人员104人。国营和集体工商业中,按行业分:工业8户,分支机构34个,从业人员4049人;交通运输业1户,从业人员14人;建筑业1户,分支机构4个,从业人员625人;商业18户,分支机构65个;饮食业4户;分支机构11户,从业人员82人;服务业1户,从业人员3人。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77户,从业人员263人,注册资金15.2万元。个体户按行业分:手工业18户,从业人员25人,注册资金1.13万元;商业户44户,从业人员54人,注册资金7.72万元;饮食业57户,从业人员107人;注册资金3.6万元;服务业58户,从业人员77人,注册资金2.8万元。这次普查登记后,对全县210户工商企业,全部建立了经济户口档案制度和企业经营情况年度检查报告制度。1984年,县工商局根据国家和省工商局的统一安排,对全县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商业企业以及个体工商业户经过核审,换发了全国统一的营业执照。
  1985年,随着农村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县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发展迅速,新登记发照的集体户由1982年的5户增加到32户,分支机构增到57个,从业人员增至878人。个体工商企业由1982年的177户.增加到381户,从业人员增到474人,注册资金由1982年的15-2万元增加到67.8万元。
  1988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有88户,分支机构131个,从业人员5919人,注册资金6792万元。个体工商企业有473户,从业人员591人。
  1990年底,全县全民、集体工商企业共有149户,分支机构158个,从业人员7095人,注册资金8241万元。其中,集体98户,从业人员1549人,注册资金1227万元;公私合营2户,从业人员68人,注册资金3万元;个体工商企业共有504户,从业人员733人,按行业分:工业67户,从业人员95人;商业164户,从业人员230人,(食品业70户,从业人员101人,百货业94户,从业人员130人);饮食业95户,从业人员195人;服务业154户,从业人员181人;修理业24户,从业人员32人。
  第四节合同商标管理
  一、经济合同管理
  自1982年7月7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后,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同司法和各经济部门认真学习、宣传。从1984年开始对经济合同进行管理,当年,签订各类经济合同187份,签约金额196万元。
  1985年3月成立了迭部县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配备专职仲裁员1人,兼职4人。开始受理经济合同纠纷案,开展调解和仲裁工作。并从同年起,根据国务院《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和《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的规定,工商局每年召开一期经济合同管理工作会议,还配合有关部门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经济合同法》,在各种经济交往中积极推行合同制,扩大经济合同管理范围。1985年,全县共签订各类经济合同228份,签约金额为935万元,其中,经工商局鉴证的合同110份,占签约合同总数的48.25%,鉴证合同金额196.8万元,占签约金额总数的21.05%。1986年签约经济合同237份,签约金额937万元,其中,鉴证合同37份,金额177万元。1988年,签约经济合同120份,金额406万元;其中,鉴证合同18份,金额109万元。1990年,签约经济合同305份,签约金额1755.9万元;鉴证合同88份,金额672.9万元。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为96%。
  二、商标管理
  1950年7月28日,国家颁布了第一部商标法规《商标注册暂行条例》,实行商标全国统一注册。“文革”期间,停止了商标注册。1979年10月,又恢复了商标全国统一注册。此时,本县商标管理工作仍处于空白,还没有申请注册商标的商品。1982年8月23日,国家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从1983年3月1日起施行后,县工商局根据省州统一安排,结合本县实际对进入本县销售的外地产品商标进行了清查,尚未发现假冒商标。
  本县第一枚商标,始于1984年。迭部县食品公司食品加工厂生产的白酒,经县工商局核转,报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于1984年8月15日批准注册了 “腊子口”牌白酒商标。1988年6月30日,国家商标局对迭部县供销社食用菌厂生产的猴头罐头.批准注册了 “青山”牌罐头商标。
  第五节计量管理
  一、度量衡器的演变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规定:以尺、升、斗、两为我国度量衡主单位。民国二十年(1931年),颁布了《度量衡法》,规定将旧式度量衡器具改为市制,统照市尺、市斗、市秤(16两为1斤)施行,甘肃省建设厅还拟定了标准尺、斗、秤发至各县推行,但因管理不严而未能全面实行。至解放前,迭部境内常用的度量衡器有市制三元尺、木尺、斗(容量约20市斤)、升子、杆秤、戦子等.计量单位混杂,量值不统一。在使用度器的过程中,民间还沿用一种简便办法,即用:拃、膀、卡计算长度的习惯。拃,将食指与拇指伸展后两脂尖之间的距离为叮乍(约5市寸);膀,两只胳膊和手向左右伸开后两手之间的距离为1膀(约5市尺);卡,用于量布,以布匹的宽度(口面)为1卡,(土布约40厘米,洋布约2.5市尺)。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于1959年6月25日发布了《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公制)为我国度器的基本计量制度,并对商用16两制的手秤和盘秤进行了改革,统一实行10两(即10两为1斤)市秤。
  1957年粮站首先使用全国粮食部门通用的磅秤。六十年代起,商业、供销系统相继使用磅秤和10两制杆秤。1963年后商用酱油量器开始实行公升制。70年代,测量长度的计量器具,亦由竹木直尺发展为皮尺、木制米尺、钢卷尺等。
  1978年起,全县医药单位的销售计量改为公制,衡器实行以克、毫克为单位,取消两、钱、分。1979年县工商部门作岀了统一公制计量单位的规定,严禁制造、修理和使用旧式杂制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1980年后,粮油供应站开始使用售油器。各种玻璃刻度和瓷铁质量杯、量筒、量瓶,已在医药卫生单位普遍使用。
  1986年后,全县普遍使用米制、公斤制。衡器的发展较明显,由旧式杆秤逐步演变为磅秤、案秤、弹簧手提秤、普通天平、精密分析天平等。
  二、计量管理
  1962年建县后,有关度量衡器业务由县计委兼管。1979年县工商局成立后,始将计量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业务范围纳入管理。同年,工商局协同州计量所、县计委,对县城各单位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被核查的46台磅秤和34杆提称中,审定合格的有27台(杆)不合格予以没收的7台(杆),其余经修复调准后使用。
  1981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场和商业用度量衡器管理的通告》下发后,县工商局于当年10月配合州计量所,对商业、粮食、供销、物资系统使用的53台磅秤进行了审查检修,并对县医院、七九二医院、迭部林业局医院、县农机厂等单位的度量衡器进行了普查登记。12月份,对食品公司的计量器具和县城集贸市场上的提秤进行了检査。对发现短斤少两、克扣群众的现象进行了批评教育和必要的罚款。对标准码有误差,不能再用的收回封存,共没收封存小手秤6杆、油提5个。
  1985年,根据州计量所“关于对各单位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性管理检定”的通知,工商局从当年5月30日开始对计量器具进行强制性管理,第一批实行强制性管理的计量器具有:尺、天平、秤、轨道衡、砖码、量器、乳计、售油机、售粮机、高流电度表、加油机、压力表、血压表、体温计、氧气表、材料试验机、酸碱度计等十几种。
  1990年各工商所在市场设立了监督台,并配有标准公平秤,在商品交易场所加强了对商用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并现场接受客户复称检验,把商用计量器具置于工商部门和群众的共同监督之中。
  第六节物价管理
  —、管理机构
  建县初,始由县计委兼管物价工作。
  1980年6月,物价管理业务从计委分出,单独成立迭部县物价委员会,属县政府领导下的科级物价管理部门。由主管副县长杨道生兼任物委主任,调配专职管理人员2人。
  1983年11月,在精减机构中,物委重新并入县计委。
  1984年7月10日,县政府根据省委通知精神,复又下文分设(恢复)迭部县物价委员会机构;同时成立了物价检查所,调配工作人员3人,与物委合署办公。至1990年物委共有职工7人,配专职主任、副主任各1人。配有小车1辆,摩托车2辆。
  二、物价管理
  解放前,迭部地区物价无人管理,数量很少的内外交易均系买卖两方自由议价。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物价工作在中央贸易部的统一管理下,面对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一日数涨的局面,采取了 “控制货币投放、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大量回笼货币”的措施,使物价逐渐下降和稳定。从此,稳定物价是多年来党对物价工作的一贯政策,价格的调整与改革,都是在人民生活必需品的销售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有计划地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o1961年,在稳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18类商品价格的情况下,适当扩大了议购范围。并对自行车、手表等10种商品实行高价供应。1963年4月13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物价管理的试行规定》,物价管理工作贯彻了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至1965年取消部分商品的高价供应。1967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实行节约闹革命、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加强资金、物资和物价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197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不得自行调整商品价格的通知》精神,商品价格不能任意变动。
  1978年,国务院设立了国家物价总局。从1979年起,对工农业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1982年7月7日,国管院通过了《物价管理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强化了物价管理体系,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县内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时起提高20%,超购部分再加价50%。1983年元月,调高纯棉布价格2%;化纤布价格平均下降了11.2%。1985年起采取了放调结合,小步前进的物价改革方针。同年6,国家粮食收购合同内按“倒三七”(即三成按原统购价格;七成按原超购价)比例计价。供应给城镇人口的粮食、食油价不变。对生猪等活鲜商品取消派购任务。猪肉、牛羊肉实行指导性收购价格。由于调整生猪等鲜活商品购销政策和价格,本县从7月1日起,对吃商品粮的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及家属给予肉价补贴,补贴标准是:干部、职工每人每月补贴5元.城镇居民及职工家属每人每月补贴3元,少数民族干部及家属每人每月另加1元。
  从1979年进行物价改革以来,逐步由国家统一价变为国家指导价、浮动价、议购议销价、集市贸易价等多种形式的价格。先后放开600多种小商品价格,随行就市、实行市场调节。1986年下半年,又放开自行车、黑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中长纤维、棉纱及其织物等7种商品价格。
  1988年4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主要副食品价格变动给职工适当补贴的通知》,由于猪肉、大路菜、鲜蛋和白糖4种主要副食品零售价格变动,从1988年5月1日起对每个职工每月发10元的物价补贴。迭部县几个年份主要生活日用品零售价格
  迭部县几个年份主要农副产品销售价格迭部县几个年份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第十三章财政税务审计
  迭部建县以来的财政、税务工作,遵循“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治穷致富的理财方针,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小县,从发展生产,开创新业,拓宽生财之路入手,发展财源,截止1990年29年的经济建设中,使本县财政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从1985年开发林业资源、发挥地方优势以来,财政收入增幅加快。县财政年收入从1962年建县初的9.8万元,增长到1990年的952.6万元,增长了97.2倍。其中,工商税由4.4万元增长到862.4万元,增长了196倍。尽管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工作中做了不懈地努力,但仍未摆脱吃补贴的局面,历年都得靠上级补助以平衡预算。1987年及以前的年收入总计中上级补助大于县财政地方收入,从1988年开始扭转为县财政收入多于上级补助。全县1962年〜1990年29个年度的总数看,地方财政收入累计为5925万元;而上级补助收入累计为7089.1万元,多于县财政累计收入1164.1万元。
  第一节财政
  一、财政管理机构
  民国及以前,迭部境内无地方财政专管机构。卓尼杨土司向属民所征纳贡之粮、款、物事宜。均由旗长或总管兼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62年建县前,迭部各区、乡(社)财政预算收支,按辖属关系先后分别由卓尼、岷县、临潭、舟曲等县财政管理。1962年1月建立迭部县.县人民政府下设财政科,有职工3人,配科长1人。1964年财政科与税务局合并为财政税务局。1968年6月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下设财政组,取代财政局。1973年7月30日县委、县革委会决定恢复县财政局。1979年8月7日县革委会决定税务分设,成立税务局。1983年11月在机构改革中又将财政局与税务局合并为财政税务局。1984年6月20日县政府下文通知财税再次分设为财政局和税务局。1990年县财政局共有职工13人,配局长1人,副局长1人,内设综合人秘股、预算股、企财股、农财股、财监股5个业务股。
  乡级财政机构,初于1987年7月县政府批复旺藏、洛大、电尕3乡建立乡财政所,旺藏所配3人,洛大、电尕各配2人。其余各乡每乡配1名农财员(招聘干部)。花园、旺藏、洛大3乡还配有1名农税员(脱产干部)。
  二、财政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2年底,甘肃均由省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即全部收入交省财政,全部支出由省财政核拨。1953年建立州、县级财政后,迭部各区、乡(社)预算收支分别由主管县先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和“以收定支、总额分成、一年一定或一定三年不变”的管理体制。
  1962年1月迭部建县后,建立县级财政。因本县系新建的少数民族山区小县,地方财政基础薄弱,收入远不能敷出,全靠省财政补助。县财政在总体上实行全省“总额分成加小部分固定收入”的管理体制。但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待政策,收入全留,不足部分由省补助。地方收入有:工商统一税、工商所得税、农牧业税和少量的车船使用牌照税、属宰税、牲畜交易税等地方各税。预算支出中的基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支援人民公社投资、灾情救济、国家下拨的退赔平调款和其他临时确定的支出项目,均由省专案拨款。另外,对少数民族地区还安排预备费、民族地区补助费,按上年行政事业费支出另加5%的机动金等经费。
  1971年起,根据财政部《关于实行财政收支包干的通知》精神,实行“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管理体制。甘肃省内则实行“收支挂钩、增收分成”的财政体制。按地方收入与支岀的总额确定留成比例,县财政留成比例由州确定。1978年起,收入完成计划后,可按支出计划开支;收入未完成计划,按挂钩比例压缩开支。甘南地区增收分成比例为100%。
  1980年,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管理体制(俗称分灶吃饭)。地方固定收入有:所属企业收入、农牧业税、工商所得税、地方各税和其他收入。地方财政支出有:基本建设、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龙援农业支出、城市维护、农、林、水利、气象事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工交商事业、城镇人口下乡安置、抚恤和社会救济、行政管理经费等。自然灾害救济、抗旱、防汛、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等则由省、州专案拨款。收入小于支出的地县由省财政定额补助,对少数民族县补助定额每年递增5%。
  1985年,改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县财政固定收入包括企业所得税、调节税、农牧业税、集体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城市房地产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集市交易税、税款滞纳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其他收入。与省州共享收入,包括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银行、保险、邮电部门的营业税,国营企业奖金税。支出包括:农、林、水、气象事业费,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费,工交商事业费,城市维护建设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含公检法支出)和其他支出。对不宜实行包干的专项支出,由省、州财政审批专案拨款解决。固定收入小于支出者从共享收入中确定分成比例;全部留归仍不敷支出则由省财政定额补助。甘南各县均实行定额补助,且每年递增10%。超收分成自行留用。
  三、预算内收支
  (一)预算内收入
  1962年〜1990年建县29年中,县财政预算内收入累计数为5925万元。其中:企业收入累计517.6万元,占累计总收入的8.74%;工商税4950.5万元,占83.55%;农业税166.4万元,占2.81%;牧业税1.6万元,占0.03%;其他收入288.9万元,占4.88%。
  1962年预算内收入是9.8万元,其中:工商税收入4.4万元、占44.90%,农业税3.7万元,占37.76%,其他收入1.7万元,占17.35%,无企业收入。
  1970年预算内收入为40.3万元,其中:企业收入1万元,占2.48%,工商税29.9万元,占74.19%,农业税7.7万元,占19.11%,牧业税0.1万元,占0.25%,其他收入1.6万元,占3.97%。
  1980年预算内收入144.5万元,其中:企业收入3.6万元,占2.49%,工商税135.8万元,占93.98%,农业税1.6万元,占1.11%,其他收入3.5万元,占2.42%,未征牧业税。1990年预算内收入952.6万元。其中:企业收入49.3万元,占5.18%,工商税862.4万元,占90.53%,未征农业和牧业税,只征收0.1万元耕地占用税,占0.01%,其他收入40.8万元,占4.28%。
  历年预算内收入数见表1。
  各个五年计划时期农牧业税、企业收入、工商各税、其他收入等预算内四项主要收入比重见表2。
  (二)预算内支出
  1962年〜1990年29年中,县财政预算内支出累计数为12387.7万元,大于累计收入6462.7万元,累计支出是累计收入数的2.1倍。累计支出中:基本建设拨款1536.3万元,占累计支出总数的12.40%;挖潜改造资金206.3万元,占1.67%;流动资金80.5万元,占0.6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976.3万元,占7.88%;农、林、水利等部门事业费1076万元,占8.69%;简易建筑费21.1万元,占0.17%;工交商业事业费54.2万元,占0.44%;城市维护费246万元,占1.99%;城镇人口下乡、城镇青年就业经费31.6万元,占0.26%;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3222.8万元,占26.02%;其他部门事业费190.5万元,占1.54%;抚恤、社会福利救济费321.3万元,占2.59%;行政管理费(含公检法支出)2886.2万元,占23.30%;价格补贴支出404万元,占3.26%;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182.4万元,占1.47%;其它支出952.2万元,占7.69%。
  1962年建县初县财政支出59.3万元。1969年支岀103.7万元,突破百万。1983年支出543.1万元,逾越五百万台阶。1986年支出突破千万,达1024.7万元。
  1990年预算内支出达1419.8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拨款97.9万元,占6.90%;挖潜改造资金20.3万元,占1.43%;支援农村生产支出115.1万元,占8.11%;农林水等部门事业费116.5万元,占8.21%;工交商业事业费2.3万元,占0.16%;城市维护费42.4万元,占2.99%;城镇青年就业经费1万元,占0.07%;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425.2万元,占29.95%;其他部门事业费44.3万元,占3.12%;抚恤、社会福利救济费41.4万元,占2.89%;行政管理费331.1万元,占23.32%;价格补贴支出(含粮油加价、价差、市镇居民肉食价格、民用煤等价格补贴)95.7万元,占6.74%;支援不发达地1962〜1990年迭部县财政预算内收入统计表迭部县各个时期预算内四项主要收入比重区支出45.1万元,占3.18%;其他支出41.5万元,占2.92%。
  历年县财政预算内支出见表3
  (三)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本县属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小县,自建县以来,历年收入小于支出,县财政地方收入远不能敷出,全靠上级补贴以平衡预算。1962年建县初县财政当年收入仅9.8万元,而上级补助为44.7万元,是地方收入的4.56倍。建县至1987年26年中,只有1971年〜1973年3个年度地方收入大于上级补助;其余23个年份内均为上级补助数大于地方收入数。历年财政预算平衡数说明,迭部不仅一直是财政补贴县,而且补贴比例大于地方收入。1962年〜1990年29个年度地方财政收入累计为5925万元,上级补助累计达7089.1万元,29年中上级补助多于地方收入1164.1万元,高出19.65%。
  历年县财政收支平衡状况见表4。
  四、预算外收支
  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自收自支资金。其中,财政部门掌握的预算外资金为地方财政自筹资金,主要来源包括工商税附加、农业税附加、公用事业费附加、县办地方工业留成和未纳入预算管理的项目。
  1962年〜1985年24个年份财政部门掌握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累计为50.01万元,其中:工商税附加16.41万元,占累计收入总数的32.81%,农业税附加16.3万元,占32.5%,其他收入(含县办工业利润留成)17.3万元,占34.59%。
  1962年〜1985年预算外资金支出累计为42.6万元,其中:经济建设支出5.2万元,占累计支出总数的12.21%,社会文教科学卫生支出17.3万元,占40.61%,行政管理费支出9.3万元,占21.83%,其他支出10.8万元,占25.35%。
  历年县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见表5(1996年〜1990年无预算外资金收支统计)。
  五、财政管理与监督
  对行政事业经费和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监督.是国家赋予财政部门的职责。1962年〜1990年迭部县财政预算内支出统计表1962年〜1990年迭部县财政收支平衡表迭部县历年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财政部门掌握部分)本县财政机构建立以来,与税收部门紧密配合,采取定期、不定期、事先、事后、日常等形式,对县属各企事业单位施行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和财务,主要通过执行年度计划,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培训和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等措施,进行管理和监督。
  对企业单位,主要通过协助企业治理账务混乱、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清仓查库、清产核资、利润监交、扭亏增盈,实行利润留成制度等措施进行财政监督。
  第二节税务
  —、税务机构
  (一)县税务局
  1962年建县后,随即成立迭部县税务局,受甘南州税务局和县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初配局长1人,有税务干部4人。1964年与财政科合并为县财政局。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生产指挥部下设财政组,全县财政、税务业务均由财政组管理。1973年7月成立县财政局,继续兼理税务。1979年8月税务局分设»1983年11月机构改革中又与财政局合并为财政税务局。1984年6月税务局再次分设。至1990年,税务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1人,共有职工15人。内设:办公室、综合业务股、会计股、人监股、稽查队5个股(室、队),另设有县人民检察院派驻税务局的税务检察室。
  (二)基层税务所
  县税务局下设4个基层税务所,共有税收干部31人。
  旺藏税务所
  初于1959年由龙叠县在尼傲村设立下迭部税务所。1962年迭部建县后所址迁往麻牙寺,称麻牙税务所。1964年迁入现址旺藏寺,称旺藏税务所。1990年共有职工7人。
  洛大税务所
  建于1963年1月,所址初设洛大村,后迁至今址代古寺。1990年共有职工6人。
  电尕税务所
  建于1968年8月。所址在县城兴迭街北侧。1990年税务楼建成后与税务局同楼办公。1990年共有职工12人。白云税务所
  1971年建于迭部林业局驻地白云。1990年有职工6人。
  二、农牧业税
  (一)农业税
  清末民国时期,洛大、腊子地区由岷县按亩向农民征收地丁和田赋。其余杨土司辖民,均实行“兵马田地”制度,土地归土司所有,耕作土地的旗民则每岁按户向土司衙门纳粮进贡,一般每户一斗(约45斤),缴纳品种依上、下迭不同气候和出产而定,沙录哇旗(今尼傲、旺藏)缴上等小麦,尖尼、卡坝、安子三旗缴杂粮,益哇旗缴青稞,当多旗缴蚕豆,多儿、阿夏旗则只承担往前山运粮任务,达拉旗以奶牛代粮,桑坝旗以金代粮。农户除向土司缴纳贡粮外,还得向“长宪”(旗长)、仓官等头人每岁缴一定数量的马料、面粉和烤猪、酥油、水酒等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民国时期的田赋为农业税,又称公粮。历年农业税以小麦为主,配征部分杂粮,于秋征一次征收。杂粮按当地小麦与杂粮的比值折合小麦计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随即订颁《实施细则》,制定出查田定产、依率计征农业税的基本原则,以土地面积(以市亩为单位)、常产量为计算标准,通过自下而上的核定,实行依产计征。《细则》规定:农业人口人均收入不超过120斤小麦者免征,以121斤为起点,分41个税级,税率从2%〜42%累进计征。人均收入121斤〜550斤之间每增40斤税率累进1个百分点。甘南则以140市斤小麦为起征点。农业税的灾情减免按照1950年甘肃省财政厅转发《西北区征收农业税灾情减免暂行办法草案》的规定,按受灾程度分成减免。1953年起征点改为150斤小麦。1957年省财政厅颁发的《关于1957年农业税征收工作若干规定》规定:对社会团体采取比例税制,对个体农户仍用累进税制。并随同农业税附征15%的地方自筹。1958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废除累进税制,改行比例税制。是年,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制定的《甘肃省农业税征收实施办法》规定:对个体农民另加征1成〜5成。减免分灾情减免和社会减免,灾情减免仍按歉收成数分成减免;社会减免甘南占计征税额的5%。1961年,全省地方附加由15%调整为5%。1979年,根据财政部《关于执行农业税起点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精神,甘肃省规定:凡集体分配口粮人均低于300市斤以下的生产队,以中等小麦价格折征代金;征后口粮不足300市斤者给予减免照顾。198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财政局《关于农业税起征点的补充规定》: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税从1980年起免征。
  建县前,迭部地区的农业税征收按辖属关系,先后分别由卓尼、岷县、临潭、龙叠(舟曲)等县依率征收。
  1962年建县后,始由本县财税部门依率下达农业税。配合粮食部门完成征收任务。1963年全县共有农业人口22448人,计税面积79659亩,依率计征70万斤,减免0.47万斤,实征70.45万斤,地方附加7.65万斤,合计征,收78.1万斤,平均每个农业人口负担17.4公斤,每亩负担4.9公斤。1969年后农业征税由1968年前的每年70万斤以上减少到60万斤以下,加上地方附加计征60万斤左右。1978年后农业税大幅减少。1981年起农业征税和地方附加全部免征。
  建县29年中,从1963年至1980年凡征过农业税的18个年份累计,全县农业正税依率应征1139万斤,减免58.55万斤,实征1024.66万斤;征收地方附加118.13万斤,共征收1142.79万斤。18个征税年度中,农业人口每年平均负担12.3公斤;计税面积每年每亩平均负担3.8公斤。与其他地区相比,负担量较轻,若以29年平均,负担量更轻。
  历年农业税征收情况见表6
  (二)牧业税
  本县牧业比重小,牧业税从1965年开征至1979年停征,每年征收税额多年为1千元,仅有3年为2千元。建县以来累计征收牧业税1.6万元,征收量较小。
  三、工商各税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的通令,同时公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凡全国性的税收条例、法令,均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制定颁布实施;有关全国性各种税收条例之施行细则,由中央税务机关统一制定,经财政部批准施行。《要则》还规定,全国统一开征14种税,即:货物税、工商业税(包括坐商、行商、摊贩营业税和所得税.)、盐税、关税、薪给报酬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印花税、遗产税、交易税、屠宰税、地产税、房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筵席、娱乐、冷食、旅店)、使用牌照税。
  迭部县历年农业税征收情况
  1950年7月,根据毛泽东主席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的方针,及时调整税收,简化税种:将房产税和地产税合并为房地产税;暂不开征薪给报酬所得税和遗产税;简化合并货物税和印花税和税目;调低盐税、货物税、所得税税率;改进工商税征收办法。
  1953年,进一步修正工商税制:开征商品流通税;修订货物税,将应税货物的印花税、工商营业税及附加,并入货物税征税,并相应调整税率、简化税目;修订工商业税,将工商业应纳的印花税及营业税附加,并入营业税征收.并调整税目,将所得税与该税附加合并征收;取消特种消费行为税,现征文化娱乐税。
  1958年,本着“基本上在原有税负的基础上简化税制的方针,进一步改革税制。将原来实行的货物税、商品流通税、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和印花税四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简化对工、农产品的征税环节;简化“中间产品的征税办法和计税价格;对少数产品适当调整了税率;将工商税中的所得税部分独立为一个税种,称工商所得税。这次税制改革之后,本县于1962年建立起,实际开征的工商税收有:工商统一税、工商所得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车船使用牌照税5种。
  1972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税条例(草案)》,全面改革工商税制,并从1973年起在全国试行。把工商统一税及其附加,对企业征收的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合并为工商税;简化税目、税率;调整部分税率。合并后,对国营企业只征收工商税一种税;对集体所有制企业只征收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两种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仍保留税种,但只对个人征收。
  1983年,国务院决定对国营企业进行第一步利改税,国营企业将逐步用征收所得税的制度代替利润上缴制度。凡盈利的大中型企业,根据实现利润,按5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盈利的小型企业,根据实现利润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所得税。
  1984年,国务院决定进行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对工商税制实行全面改革。9月1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规定,从1984年10月1日起实行。其主要内容是:将工商税按照纳税对象“一分为四”,即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开征资源税和利润调节税;恢复和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特种消费行为税、集市交易税、土地使用税。此后,本县实际开征的时间是:1984年开征的有产品税、营业税,1985年开征的有城市维护建设税、国营企业奖金税,1986年开征集体企业所得税,1987年开征房产税,城乡工商户所得税,1988年开征的有集体企业奖金税、增值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土地使用税、印花税。1962年〜1990年29个年度中,全县工商各税累计实征总数为4950.5万元。其中:工商税(1973年前称工商统一税)1442.2万元,占工商各数累计实征总数的29.13%;工商所得税58.6万元,占1.18%;车船使用牌照税22.2万元,占0.45%;屠宰税8.1万元,占0.16%;牲畜交易税2.1万元,占0.04%;房产税82万元,占1.66%;产品税2103.6万元,占42.49%;营业税733.7万元,占14.82%;城市维护建设税126.4万元,占2.55%;国营企业奖金税5.9万元,占0.12%;集体企业奖金税0.9万元,占0.02%; 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6.8万元,占0.14%;增值税130.3万元,占2.63%;个人收入调节税2.4万元,占0.05%;城乡土地使用税2.6万元,占0.05;印花税9.9万元,占0.20%;集体企业所得税206.7万元,占4.18%;工商税收款滞纳金和补税罚款收入6.1万元,占0.12%。
  另外,国营企业所得税,本县从1985年开征至1990年,6年累计征收566.6万元。历年工商各税征收实绩见表7。
  工商税
  初称工商统一税,是由商品流通税、货物税、营业税、印花税合并而成的一种税ol958年9月13日国务院颁发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规定:凡从事工业品生产、农产品采购、外贸出口、商品零售、交通运输和服务性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均缴纳工商统一税。本省于1958年10月1日起开征。1973年改革税制中改为工商税。本县自1962年建县开征起1984年止,累计征收1442.2万元,占全县工商各税29年累计实征总数的29.13%。1984年10月,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将工商税按纳税对象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同时开征资源税,取销原工商税。
  工商所得税
  工商所得税,是对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所得额征收的税。原为工商业税的一个部分,1958年税制改革时,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部分并入工商统一税,所得税部分独立为工商所得税。本县于1963年开征,至1985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后,1986年改征“集体企业所得税。”23个年份累计征收58.6万元,占工商各税累计征收总数的1.18%。
  产品税
  产品税,是对从事生产、经营和进口应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产品销售收入或产品定额所征收的税。根据1984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税条例(草案)》,本省于当年10月1日起开征。工业产品和农、林、牧、水产品税均在征收范围之内。本县产品税以林产品为主。自1984年开征至1990年累计征收产品税2103.6万元,占工商各税累计征收总数的42.49%
  迭部县各种工商税征收实绩
  营业税营业税,是对从事工商业和各种服务业经营收入所征收的税。原属工商业税,1958年9月并入工商统一税,1973年1月又并入工商税01984年9月,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时,从工商税中划出,成为独立税种。根据同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草案)》,甘肃省从10月1日起执行。凡从事商业、物资供销、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邮政电讯、公用事业、出版业、娱乐业、加工修理业和其他各种服务业的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经营者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均在征收范围内。本县自1984年开征至1990年,累计征收营业税733.7万元,占工商各税累计征收总数的14.82%。
  国营企业奖金税
  国营企业奖金税,是随着第二步利改税的实施,为了从宏观上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在取销奖金“封顶”后,实行的一种税。1984年6月28日, 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奖金税暂行规定》,凡国营企业使用奖励基金或从其他资金来源发放给职工个人的各种奖金,征收奖金税。企业为纳税义务人,对职工个人不征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按年计征。本县从1985年开征至1990年,累计征收国营企业奖金税5.9万元,占工商各税累计征收总数的0.12%。
  集体企业奖金税
  1985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集体企业奖金税暂行规定》和同年11月2日财政部颁发的《集体企业奖金税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规定,以独立核算的集体企业为纳税义务人。集体企业发放的各种奖金、实物奖励和超标准发放各种形式的工资、津贴、补贴、劳动分红、股金分红等,均计征奖金税。对从事农牧业生产,实行大包干联产计酬或家庭承包的集体所有制农牧企业(含农、林、畜牧、水产)免征。甘肃省从1985年起开征。本县从1988年起开征,至1990年累计征收0.9万元,占工商各税累计征收总数的0.02%。
  集体企业所得税
  1985年4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集体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年度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所得税前列支的税金和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按国营小型企业新8级超额累进税率按年计征。甘肃省从1985年起执行。本县从1986年起开征,至1990年累计征收206.7万元,占工商各税累计征收总数的4.18%。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
  本县从1987年开征,至1990年累计征收6.8万元,占工商各税累计征收总数的0.14%。
  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产品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税。1979年起国家开始对生产机器机械、农业机具的行业进行增值税试点。甘肃省于1982年试行工业增值税。:1984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草案)》,从10月1日起试行。本县于1988年起开征,至1990年累计征收130.3万元,占工商各税累计征收总数的2.63%。
  其他工商税
  屠宰税
  是对税法规定的几种牲畜,发生屠宰行为时,向屠宰牲畜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税。1950年4月,财政部颁发《屠宰税暂行条例(草案)》和12月政务院公布《屠宰税暂行条例》规定,凡屠宰猪、羊、牛、马、骡、驴、骆驼,无论自用或出售,按屠宰后实际重量从价征收屠宰税10%。自养、自宰、自食牲畜免税,出售部分仍应纳税。1957年税率减为8%。1965年猪的屠宰税率降到4%,1966年,牛、羊屠宰税率亦降为4%。本县从1962年开征,至1990年累计征收8.1万元,占各种工商税累计征收总数的0.16%。
  车船使用牌照税
  1950年1月,政务院颁发《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开征使用牌照税。1951年9月,政务院公布《车船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始冠“车船”二字。1952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甘肃省车船使用牌照税稽征办法》规定:汽车按季征收,自行车按年征收,其他各种车辆半年征收一次。1973年税制改革时,将企业应纳的车船使用牌照税并入工商税。自行车牌照说,从1978年起停征。本县车船使用牌照税从1963年开征,此后于1965年、1970年〜1973年、1987年〜1990年间断征收,累计征收22.2万元,占各种工商税累计征收总数的0.45%。
  牲畜交易税
  牲畜交易税,是由原交易税延续下来的,是对应税产品在发生交易行为时所征收的税。:1953年12月,甘肃停征猪、羊牲畜交易税。对牛、马、骡、驴、骆驼5种牲畜,在成交行为发生时按1头(匹)、交易价格5%向买方征税。1982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牲畜交易税暂行条件L1984年8月1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布《甘肃省牲畜交易税实施细则》规定从9月1日起执行。对遭严重自然灾害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牧民互换牲畜实行免税。本县1962年开征至1967年,1969年,1971年.1973年〜1974年、1981年、1983年〜1990年间断征收,累计征收2.1万元,占各种工商税累计征收总数的0.04%。
  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为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特定以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额所征收的税。1984年9月,第二步利改税设置城市维护建设税。1985年2月8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同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制订《甘肃省城市维护建设税实施细则》。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税率为5%;在农村为1%。本县自1985年开征至1990年,累计征收126.4万元,占各种工商税累计征收总数的2.55%。
  印花税
  印花税,是对从事商事活动和产权转移等行为立书或使用凭证所征收的税。因采用在凭证上购贴印花税票,故称印花税o1950年4月,财政部颁发《印花税暂行条例(草案)》。1958年9月,改革工商税制时,印花税合并于工商统一税,再未单独征收。本县于1988年起又开征印花税,至1990年累计征收9.9万元,占各种工商税累计征收总数的0.02%。
  房产税
  1987年〜1990年计征82万元,占各种工商税累计总数的1.66%。
  城乡土地使用税
  1988年〜1990年计征2.6万元。
  第三节审计
  审计局未成立前,审计业务一直由县财政局兼管。1984年6月成立迭部县审计局,初配审计干部2人。1990年共有职工9人。配局长1人,副局长1人,内设:交工、商粮贸、金融、行政事业定期审计、综合5个业务股。
  审计是监督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局的主要职能是对全县各级行政、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进行审查,监督国家财政制度的贯彻执行,稽查违纪行为,施行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
  审计局成立至1990年,先后对木器加工厂、农机公司、物资、粮食和金融系统等单位的财务收入和财务决算、财务制度进行了审计;对商业系统的民贸、糖业烟酒、食品、饮食服务、医药5个公司1988年度的财务收支和企业承包经营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对1986年〜1988年的扶贫资金、教育经费、民政事业费等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对1987年〜1990年度财政拨款的63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定期审计;对全县47个项目的自筹基建资金的来源进行了审计;还对阿夏乡办厂的财务帐项和木材经营情况进行审计调查。7年中,全县共审计138个(次)单位,发现了截留、挤占、挪用、多提利润留成、偷漏税款、乱购违控商品、帐务差错、虚列支出项目、以拨代支、以汇作支和企业经营中承包指标核定不合理等问题,累计审计金额12949.19万元,其中违纪金额318.29万元,违纪资金中:上交财政13.62万元,调帐处理215.55万元,其他处理89.12万元。施行罚款0.775万元。
  历年审计情况统计数据见
  迭部县审计局1984年〜1990年审计情况统计表第十四章金融
  第一节金融机构
  解放前,迭部分别归卓尼杨土司和岷县管辖时期,民众向土司和官方缴纳的贡赋、代金,均由土官头人或衙门差官直接经管,别无专设金融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卓尼县支行正式成立,遂于1954年11月在电尕设立上迭营业所,后改称电尕营业所;在旺藏设立下迭营业所。1954年初岷县人行在洛大直属乡设立洛大营业所,至1954年4月16日由省分行决定随行政区域划给舟曲县支行领导。1959年2月1日,随临 (潭)、卓(尼)两县合并,卓尼县支行并入临潭县支行,电尕营业所亦归临潭县支行辖属。下迭营业所随行政区域划归龙叠县(舟曲)支行辖属。1961年5月,龙叠县支行又在卡坝增设卡坝营业所。
  1962年迭部建县后,于当年2月1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迭部县支行,分别从临潭县支行和舟曲县支行接管了以上境内营业所。同年,撤销卡坝营业所增设花园营业所,花园营业所后于1988年迁至阿夏林场驻地迪让寺附近。
  1964年1月1日,单独设立中国农业银行迭部县支行,负责农村信贷业务。人民银行内分设农牧金融股。1965年12月23日根据省分行通知经县委、县人委决定从当月23日起,人、农两行正式合并。原农行下辖营业所,一律改为人民银行基层营业所。1968年成立银行“革命委员会”,1975年取销“革命委员会”称呼,恢复'中国人民银行迭部县支行”名称。1971年,在迭部林业局驻地设立白云办事处。
  1978年以后,全县金融机构在改革中逐步健全和完善。1979年4月20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迭部县支行。1980年12月26日,根据国务院决定和州政府通知,再次恢复中国农业银行迭部县支行。1985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迭部支公司。1986年10月,又从中国人民银行迭部县支行分设出中国工商银行迭部县支行。
  1990年,本县金融机构有人行、工商行、农行、建行、信用合作联社、保险公司6个系统,共有职工181人。
  第二节银行
  一、中国人民银行迭部县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迭部县支行于1962年2月1日成立后,按本县行政区划辖属范围.从临潭县支行接管了电尕营业所;从舟曲县支行接管了卡坝、麻牙、洛大3个营业所和洛大信用社。人民银行初设秘书、会计、信贷3个股。1964年农业银行分设后人行增设农牧金融股。1965年农行复又并入人行。是年,人行下辖3个基层营业所和6个信用社。1980年12月农行第二次恢复分设,并将城关、花园、旺藏、洛大4个营业所划归农行。1986年工商银行分设后,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是在本县履行中央银行的有关职能,具体领导和管理全县金融事业,不再直接办理对企业、个人的存、贷款业务。1990年建成三层戴帽单面营业楼一栎,建筑面积1082㎡。至1990年,人行内设人秘股、业务股、会计股、保卫股4个股和工会委员会,有职工21人,其中会计师、经济师6人。形成固定资产128.7万元,建筑面积282㎡,占地面积4594㎡。
  二、中国工商银行迭部县支行
  中国工商银行迭部县支行于1985年1月1日成立,初与县人民银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86年10月单独设立。人民银行将全部存、贷款业务及白云办事处、城关储蓄所划归工商行。工商银行是国家金融政策和信贷计划管理下的专业银行,主要业务范围是办理城镇储蓄和机关团体、国营工商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及个体经营者的存、贷款业务;办理工商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各项基金存款取款业务;办理异地转帐结算、同城转帐、现金收付结算业务。还办理委托、代理、租赁、咨询和受理人民银行委托的其它经营业务。工商银行内设人事秘书、计划信贷、会计、出纳、储蓄5个股和工会委员会;下设白云办事处、城关营业所和城关东路储蓄所。1985年工商银行成立初,各项存款余额1519万元,城镇储蓄459.1万元,贷款余额418.7万元;现金收入1774万元,支出1844.2万元。1987年建成建筑面积为1297平方米的四层单面营业楼一栎。
  1990年工商银行占地面积4540平方米,建筑面积3633平方米,形成固定资产58.6万元,有职工50人。各项存款余额3272.1万元,其中城镇储蓄1398.2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2.15倍和3.05倍;各项贷款余额1351.6万元,增长3.23倍;现金收入4193.1万元,支出3728.4万元,分别增长2.36倍和2.02倍。(工商银行历年存款、贷款情况附表1、2)
  迭部县历年各项存款情况(工商银行)单位:万元
  三、中国农业银行迭部县支行
  中国农业银行迭部县支行于1964年1月1日成立,翌年与人民银行合并,1980年12月26日正式恢复。农行分设后,基层营业所划归农行领导。1984年建成建筑面积为1026平方米的三层单面营业楼一栎。1992年建成1846平方米的四层住宅楼一栎。内外机构逐步健全,内设人事秘书、计划会计、信贷、稽核、监察室、信用合作6个股(室)和工会委员会;下辖城关、花园、旺藏、洛大4个营业所,共有职工48人。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职称7人,助理级19人。占地面积3785平方米,建筑面积3391平方米。迭部县历年工商业贷款情况统计(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迭部县支行根据国家金融政策,统一管理本县国家支农资金,办理农村信贷,领导信用合作社,具体组织办理农村企事业单位存款和乡镇居民储蓄,办理各种贷款汇兑结算业务。农行在国家金融政策指导下,结合本县农村实际,积极组织资金,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农行恢复后的1980年,存款余额180.8万元,其中储蓄存款18.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55.8万元,其中农业贷款110.8万元,商业贷款45万元;现金收入22万元,支出31万元。1990年,各项存款余额达2713万元,比1980年增长15倍;储蓄存款746万元,增长40.5倍;各项贷款余额1260万元,增长8.09倍;其中农业贷款435万元,增长3:9倍;商业贷款825万元,增长18.3倍。现金收入2449万元,支出2463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111.3倍和79.5倍。(历年存款、贷款情况附表3、4)
  四、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迭部县支行
  1976年5月12日,在县财政局设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迭部县办事处,实迭部县农业银行历年存款余额统计迭部县农业银行历年贷款情况统计为财政局的一个业务股,始开建行业务。1979年4月22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迭部县支行。1990年建成四层单面营业楼一栎,建筑面积270平方米。至1990年建行内设人秘、会计、业务信贷、储蓄、保卫5个股,有职工20人。占地面积3.67亩,建筑面积1158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52.5万元。
  迭部县国家银行历年现金收支情
  建设银行是具有财政、银行双重职能的国家专业银行。建设银行成立以来。根据国家规定对基本建设资金和信贷实行管理,对每项基建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建成交付使用,按规定对基建支出预算和财务实行管理和监督。在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中坚持按基本建设计划拨款,按基本建设程序拨款,按基本建设预算拨款,按基本建设工程进度拨款的“四按”原则。1979年到1990年,累计管理经办基本建设资金拨款5317万元。其中,省级自筹资金拨款431万元,州级挖潜改造拨款287万元,本县机动财力拨款2030万元,其它资金拨款2020万元,放出基本建设贷款549万元。基建资金必须全部存入建设银行,自筹资金也必须存入建设银行。坚持先存后取、先批后用、存足半年才能使用和专款专用的原则。历年累计经办基本建设资金存款4567万元。其中,建设单位存款3272万元,施工单位存款260万元,更新改造存款480万元,其它资金存款555万元。(附表6)建设银行还负责对所有施工企业的财务、收支、结算进行管理和监督。坚持收入按政策、支出按计划、弄支按标准、核算按规定。对违犯国家规定的收入不入帐,'支出不付款。对施工单位编制的预算进行全面审查,执行取费标准,制止高估冒算和谋取非法利润。(1980年〜1990年审查工程预决算增减余额见表7,历年主要建设.项目年汇总情况见表8)。
  1988年,经人民银行批准,开办储蓄业务,至1990年底,储蓄存款余额达844万元。
  表7迭部县建设银行历年审查工程预决算增减金额第三节货币
  —、银两、银币
  迭部地区使用银两、银币历史悠久。解放前民间重银币、轻纸币,且有以使用银币为主的习惯。
  银两
  本县流通的有五十两的大元宝、十两的川锭、五两的元棵、三迭部县建设银行历年基建资金拨款、存款情况统计1983年〜1990年主要建设项目年汇总表两和一两的小锭;一两以下的散碎银块作为辅币流通。每市两(16两称),合31.25克。1933年废止银两流通,但当地民间仍有使用。
  银元明万历年间,西班牙铸造的银元(俗称“鹰洋”)开始流入我国。清光绪十四年(1888),广东始造银元,此后全国陆续流通。民国二十二年(1933)四月,全省废两改元后,以银元为本位币,其值合白银七钱一分五厘。本县流通较多的银元有孙中山头像币、民国开国纪念币、袁世凯头像币。其它如龙元、船元、雇元等也有流通。1936年,民国政府曾发行5分、10分、20分、5角的葆币,亦有少量流通。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为稳定人民币的流通,对银元采取一系列禁止措施。但国家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地区使用银元的习惯,甘南藏族地区允许银元和人民币同时流通。至1958年2月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甘南州中心支行通知禁止银元流通。
  二、铜币
  铜钱从出土文物及收藏得知,县境内曾流通使用的铜币有秦布币、半两币、汉五铢、三国时的景元通宝,唐代的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北宋的咸平元宝、元符通宝、绍圣通宝、元丰通宝、大中祥符、熙宁重宝、大崇宁,金代的正隆元宝、大定通宝,明代的天启元宝、万历通宝、崇祯通宝,清代的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同治通宝、同治重宝、光绪通宝、光绪元宝。亦有咸丰三年(1854)发行过的“当十"铜钿。
  铜元流通于晚清至民国期间。本县流通较多的铜元清时有大清双龙、光绪、宣统三种,民国时期的有开国纪念币、孙中山纪念币,甘肃、四川、陕西等省自铸的铜币也有流通,面额有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3种。
  三、旧纸币
  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发行一种叫“钱引”的纸币,作为兑换钱币的凭证,为纸币之始。宋代后代替钱币的纸币称为钱票,以“文”或“贯”为单位。清代有“大清宝钞",清末官银钱号局、钱庄发行钱票,在发行区流通。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1935年11月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发行面额为壹角、贰角、伍角、壹元、伍元、拾元的纸币,称之为银本位制货币,与银元等价,通过法律强制通用,故称为“法币”。此币在本县流通较少,市面交易仍以银两、银元为主。1942年,将专供交纳关税用的“海关金单位兑换券”(1930年中央银行发行)投入流通,称“关金券”。以1元折合法币20元的比价与法币同时流通,后与法币同时停止使用。1941年国民党政府发行了面额为伍拾元、壹佰元、伍佰元的纸币80亿元。1942年又发行100亿元。1945年更增大面额,发行了伍佰元、壹仟元、贰仟元、伍仟元、壹万元、贰万元、伍万元面额的7种纸币。1948年8月19日,又发行了金元券,以金元券1元折算法币300万元的比价限期一月之内收兑法币。11月20日法币作废。到1949年金元券贬值,形同废纸。市场以物易物。本县旧币流通量少,银元、铜元继续流通。
  四、人民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于1950年首次发行人民币,面额有壹万元、贰万元、叁万元、伍万元4种主币,另有壹仟元、贰仟元、伍仟元和壹佰元、贰佰元、伍佰元6种辅币。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人民币,新币面额主币为壹元、贰元、卷元、伍元、拾元5种,辅币为壹角、贰角、伍角、壹分、贰分、伍分6种。以新币1元折合旧币1万元的比值收兑全部旧币。1957年12月1日起,奉国务院命令,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壹分、贰分、伍分3种金属硬币,其值与同面额纸币相等,与纸币在市场混合流通。1962年4月15日,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增加了壹角、贰角、伍角、壹元4种金属币。1963年根据总行通知,暂停投放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叁元、伍元、拾元3种票券,从1964年4月15日起银行只收不付,至5月14日停止使用。1987年4月27日发行1980年版第四套人民币,主币有壹元、贰元、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6种,辅币有壹角、贰角、伍角3种。与现行人民币等值,并混合流通。
  对县内流通货币的调节与管理中,依据1977年11月28日国务院决定,为严格管理货币发行,调节流通,稳定物价,中国人民银行迭部县支行对县内国营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集体经济单位,实行现金管理,核定单位现金库存限额(一般不超过三天日常开支),其余必须存入银行。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必须通过人民银行转帐结算。各单位外出购物所需现金, 必须通过人民银行用汇兑或其它结算方式结算。从1983年6月25日起,国营企业的流动资金,改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第四节储蓄
  1962年中国人民银行迭部县支行建立至1980年间,本县储蓄业务由人民银行和信用社经营。1980年农行分设后亦经办储蓄业务。1986年工商行分设后原人民银行经办的储蓄业务由工商行代替。1988年建设银行也开办储蓄业务。另外,1987年5月经州人行批准,县邮电局也开办邮政储蓄业务。
  储蓄种类自1962年开展储蓄业务以来,先后开办活期、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有奖储蓄、定活两便、工资转存等。1988年、1989年开展保值储蓄和紧俏商品奖售储蓄。1990年开办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建县初及至1978年10多年间,由于受“文革”影响,县内经济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农牧民收入微薄,无力参与储蓄;干部、职工工资多年未变,属低工资、低收入、大部分无力储蓄.全县储蓄额很低。1979年以后,工农、林、乡镇企业等各项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农村经济收入普遍增加,职工工资先后数次调整晋升,城镇个体工商经营者的收入亦有显著提高,城乡人民参加储蓄的能力增强。全县储蓄额逐年增加,1987年个人储蓄余额突破1千万元大关。1990年又突破2千万元,储蓄余额达2144.2万元,其中工商行1398.2万元,占65.2%;农行746万元,占34.8%。储蓄余额中,城镇储蓄1398.2万元,人均存款956元;农牧民储蓄746万元,人均存款210元。
  第五节信贷
  一、农业信贷
  农业信贷是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的基本任务,是农村金融活动的重要环节。解放后至1958年间,迭部地区按当时行政辖属关系,先后分别由卓尼县、岷县、舟曲县人民政府向困难地区和贫困农牧民借贷粮食,发放农具、耕牛、籽种等项贷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农贷的主要对象由个体转为集体。1959年至1961年底,上、下迭分别由临潭县和龙叠县发放农贷。1962年建县至1978年,本县在县乡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农业贷款额逐年有所增加。但因新建县底子薄,受贫困条件和经济发展缓慢的限制,农贷增幅较小。1972年前每年农贷余额都不超过10万元,1978年农贷余额66.6万元。
  1965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生产资金问题的通知》精神,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清理豁免了1961年以前人民银行和信用合作社投放的部分贷款。
  1979年后,农贷对象由社队集体转向“承包户”、“专业户”、“重点户”和乡镇企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贷额增幅加大。1981年农业贷款突破100万元,1990年农业贷款435万元,1983年3月19日,省农业银行制定下达了《关于改革农村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对农村信贷资金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办法。1985年2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借款合同条例》。此后,全县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向银行、信用社借款,均按此条例规定签订合同。
  二、工商信贷
  民国时期,县境内无工商贷款。
  解放初至1961年底,境内区、乡(社)工商贷款分别按行政隶属关系先后由卓尼、岷县、临潭、舟曲县发放。
  1962年建县后,正值国民经济调整中,银行贯彻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规定》从严从紧管理贷款,清理收回被挤占挪用贷款,对亏损企业停止贷款,认真贯彻信贷原则,使贷款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起了积极作用。1978年前,本县工商贷款中,工业贷款甚少,主要是商业贷款(包括粮食贷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银行对工商信贷业务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变了以往企业按计划生产和收购,银行按计划贷款,不讲经济效益的作法。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植和以销定贷的原则,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1984年后,实行“计划管理、宏观控制、微观搞活、资金调剂、综合平衡”的管理办法。县银行对农村个体工商业也给予支持。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较快发展,全县工商贷款持续上升。1990年全县工商贷款余额达2085.9万元(其中工行1260.9万元,农行825万元。)
  第六节信用合作
  民国时期,境内无信用合作事业。
  解放后,1956年舟曲县在洛大组建信用社,为境内信用合作事业之始,入社农户1705户,股金3410元。1959年1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财政贸易体制下放的决定”,信用社和人民银行营业所合并,至1962年又恢复信用社名称。
  1962年建县后,当年建立了电尕、卡坝、达拉、尼傲4个信用社。1964年又建立益哇、桑坝两个信用社。1966年建立阿夏信用社。1967年建立多儿信用社。1972年建立旺藏信用社。1973年建立腊子信用社。1978年建立花园信用社。至此,全县12个乡(社)全部建立了信用合作社。
  1984年,对信用社进行改革,改变了过去事实上属于银行基层机构“行社合署办公”、“所社合一"、“所社联营"等状况,使信用社逐渐成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能起民间储贷作用的金融组织,真正成为集体所有制的独立的经济实体。改革后,农业银行与信用社的关系,变成了依法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关系。1985年4月25日召开了全县首届社员代表大会,成立了迭部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参加社员代表大会的社员177人,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成员48人,主任12人;监事会成员24人,主任12人(包括基层社)。县联合社的组织克服了过去各信用社在活动上的小型、独立的局限性。
  1990年底,全县信用社自有资金58万元,其中股金4.8万元,历年积累基金53.2万元,存款余额781万元,累计放款249万元,收回190万元,转存银行419万元。(全县信用社基本情况附表9)
  第七节保险
  本县保险业务,初于1984年5月1日设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迭部代办处,由县人民银行兼理。198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迭部县支公司。1987年在县城西河滩街北建成463平方米的三层营业楼一栎。公司内设财产险、人身险、会计计划三个股。1990年有职工5人,公司占地面积2035㎡,建筑面积844㎡,有固定资产32万元。
  保险公司以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建立起保险基金,根据“千家万户保一家”的原则,借以补偿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县保险公司成立以来,以造福人民为宗旨,开展保险业务宣传,发展保险事业,动员社会各界和群众积极参加保险,先后开展了各种财产和人身保险22种。其中,财产保险有:地方企业、乡镇企业、供销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机动车辆、摩托车、拖拉机、自行车、货物运输、旅客住宿、家庭财产、农村家庭两金险等13种;人身保险有:团体人身、团体人身意外、驾驶员、乘客座位、团体人寿还本、简易人身、学生平安、子女备用金等8种;还有种植业险。1985年〜1990年,累计保险费收入1645565元,投保33448户(辆、台),保险金额17415万元,上交税金86260元;处理赔偿案447件(次),赔偿支出668255元,占保险费收入的40.6%。其中,1990年保险费收入51.64万元,投保13652户(人次);保险金额5181万元,上交地方税金29526元,处理赔偿案102次,赔偿金额256599元,占保险费收入的49.69%。信用社基本情况统计第十五章城乡建设
  第一节管理机构
  一、城建局
  1962年建县后的20多年中,本县城建工作由县经济计划委员会兼管,未设专门机构。1986年1月正式成立迭部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简称城建局。下设房管所,局、所合署办公。1988年8月县政府下文改局名为迭部县城乡建设局。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大院内,城建局的主要业务范围为统管全县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项工作。1989年投资18万元,在东河滩与县供水公司合建成792平方米的三层单面砖混结构的办公楼,1990年迁入楼内办公。城建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有职工9人。
  二、土地管理局
  土地管理业务起初较单纯,只管基本建设用地征用和宅基地手续的审批,建县后一直由县计委兼管。1986年城乡建设管理局成立后交由城建局管理。1988年正式成立迭部县土地管理局,始设专管机构。土地局与城建局合署办公,城建局一名局长兼任土地管理局局长,配管理人员6人。土地管理局的主要业务包括全县城乡基本建设用地的征、拨,宅基地管理、土地监察、土地纠纷调解、查处违法占用土地等项业务。
  三、房屋管理所
  1986年前全县公房由各单位自行管理。县城建局成立后于当年(1986年)下设公房管理所,与城建局合署办公。1989年房管所单独分设。主要对县城党政机关的公房修建、维修、房租费进行管理。房管所配所长1人,副所长1人,1990年有职工6人。第二节城镇建设
  一、县城建设
  今迭部县城,原系一片荆棘丛生、野兔戏逐的荒草滩。建县后,于1963年破土拓建为迭部县政府及县级机关驻地。先后历经25年的建设,由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新建县的大力支持和经济建设上优厚政策的惠顾,又随着迭部林区资源的开发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迭部县城从零起步,如今已建成市场活跃、商贾云集、楼群栉比、服务设施基本齐全的一个初具规模的山区新城。1990年,城区共建有省、州、县属党、政、军、企、事业单位120多个,国营七九二矿机关和迭部林业局益哇林场也建在城区内。有常住人口5600多人;城区占地面积218公顷,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40余幢二至六层楼房拔地而起,已成为名符其实地迭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贸易和交通的中心。
  (一)规划县城建设初无规划。新建单位和私人住宅建设,在不妨碍交通、不挤占原有机关单位的情况下,由基建单位与县计委临时协商,择地而建,无章可循;私房修建较为混乱。1985年3月至1986年,县计委特邀中国市政设计院派7名技术人员协同县规划办公室,完成了 “迭部县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对县城各类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给水排水防洪、供热、电力电讯、绿化系统、近期修建等,逐项绘制了规划图。该规划经1986年11月22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报经甘肃省建设委员会审査于1990年元月4日批准生效,据以实施。从此,,县城基本建设均依据规划而定。
  (二)街道县城主要街道有兴迭路、北街、电尕路、西河滩路、水厂路共5条,长6798米;七九二矿福利区内有长征路、改革路、创新路3条长800米。8条共长7.6公里,兴迭路最长,为4000米。其中兴迭路、长征路、改革路、创新路已于1973年相继铺成沥青路面。城区共有50米以上的小巷20余条。街道旁先后建有公共厕所9处,其中兴迭街5处,1990年城建局共雇用临时街道清洁工11人,月薪60元。清扫路面3000平方米,划定6个垃圾堆放点,配有拉运汽车一辆,年均拉运垃圾160吨,粪便120吨。1992年开始拓宽兴迭路1780米,路面宽22米,修建边沟3560米,埋设排污管道1440米,共投资148万元。
  迭部县城区街道简况
  兴迭路西段哇坝河上1971年建成高4.32米,宽7米,长31.6米,1孔净跨20米的永久型水泥桥一座。
  (三)照明县城初建时均用煤油灯照明。1968年10月,在城南白龙江对岸建成36千瓦小型发电站1座,始向县城供电照明。随着城区发展和人口增多,供电严重不足,1972后改建为50千瓦发电机,1976年新建装机容量为2X500千瓦的水轮机发电站,供电不足问题得到缓解。城区内七九二矿福利区、迭部林业局一场、县银行、邮电局等单位由七九二矿电站供电;其余均由县办亚古电站供电。兴迭街北装有单面路灯46盏,其中250W水银灯18盏,160W水银灯28盏,七九二矿福利区3条街亦装有路灯。其余各街未装路灯。1993年兴迭街拓宽后,更换250W路灯29盏。
  (四)供水、排水县城最初均用泉水或白龙江、哇巴河水。1981年12月七九二矿建成供水工程,1983年12月与县计委签订了向县属单位供水协议书,至1984年安装0150毫米的主管道1680米,始向县属单位供给自来水,但供水不足。为解决县城供水问题,从1986年4月开始筹建至1987年10月建成日供水量为2500吨的县办供水工程。输水管网总长12.09公里。总投资174.96万元,1987年11月1日正式通水。1988年成立供排水公司,隶属于城建局,有职工8人。县城排水渠道,最早于1973年在兴迭街北沿修成西起县手联社东至综合商店门口的第一段排水道。1981年6月续修由百货商店门口止公路段门口,并制做部分水泥渠道盖板。此后、多次复修、加长、制做盖板,使兴迭街北沿混凝土结构排水道伸展到县城东头,由文工队门口再向东南排入白龙江。1982年4月,在电尕路修成长400米,宽0.3米〜0.5米的排水渠,并制做水泥盖板。1988年修通北大街,并同时修成两面排水道。但由于北街靠山,路面较陡,防洪问题未能解决。
  (五)绿化1965年县政府驻地迁入今址后,陆续在街旁和院内栽种当地杨、柳等树种,因管理不善成活率较低。1975年又一次组织机关职工开展“四旁”植树热潮,从此,县级各单位都分别在街道两旁和机关院内相继栽种了加拿大杨、松树、苹果、梨等树种。此后逐年补缺。1986年和1987年由城建部门统一规划,分两期在兴迭街两旁制做了钢管护树围栏1422米。除“四旁”,植树外,还将县城北山定为重点绿化区,按单位划分责任区,在城建等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县级机关干部职工、学生开始逐年在划分区域内栽种柏、杨等耐旱树种,并接通水源浇灌。为加强管理,在北山绿化区雇专人承包护理,1987年又打围墙1345米,刺围墙1800米。1983年〜1990年累计植树30.85万株,成活率在80%左右。
  1983年〜1990年植树棵数统计
  (六)主要建筑
  因迭部县城是建县后才开始在荒滩上拓建的新城,城区起初既无村塞混杂,更无城镇居民。县级机关所有建筑均为各党、政、军、企、事业单位的公房,且多为土木结构平房,砖木结构极少。1975年为筹备甘川两省岷山地区护林联防会而新建了县城第一座砖混结构的二部旅社两层楼。1980年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随着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县城建设日新月异。10多年内,县政府双面四层办公楼,文化馆四周廊檐双面三层楼,政法双面四层楼,服务公司四层戴帽双面楼,林业公司四层戴帽双面楼,乡镇企业管理局四层戴帽单面楼,计划生育服务站五层戴帽单面楼,广播局四层单面楼,县一中三层单面楼,藏中三层单面楼,盖哇林场四层双面楼,工商银行四层单面楼,建设银行三层戴帽单面楼,人民银行三层楼,农行三层单面楼,人大政协四层双面办公楼,税务局三层单面楼,农牧局四层双面楼,畜医中心三层双面楼,党职校三层单面楼,保险公司三层楼,木器加工厂两层楼,妇幼保健站三层单面楼,县医院双面二层工字楼,粮食楼,邮电四层单面楼,工贸商场四层丁字楼,财政五层楼,水电局四层单面楼,新华书店三层单面楼,防疫站四层楼以及数幢职工住宅楼,还有七九二矿机关十余座楼,共计40余幢各具特色、风格别致的二至六层砖混楼拔地而起。使年青的迭部县城顿增风采。平房建筑结构亦改土木为砖木。1982年后,县城部分干部职工及个体户开始修建私房。城区东北部已建成一片占地面积121725平方米的居民住宅区。多为砖木结构的瓦顶平房,围有小院;少数户盖成两层瓦顶或平顶楼。据城建局统计共建有私房541户,建筑面积64902平方米。
  (七)城市贸易城区国营商业主要有县商业局、供销社所辖民族贸易公司、糖烟酒公司、饮食服务公司、食品公司、农副公司、药材公司、农机公司、供销社,以及国营七九二矿、迭部林业局一场等单位开办的日杂百货、服装、五金交电、糖烟酒、食品、中西药等销售和收购门市部等,商业机构168个,其中,全民所有制46家,集体所有制12家,个体有证商业110户;按行业分:饮食业63家,服务业105家。从1985年开始,每年10月1日〜5日为县城物资交流会,已成定例。其规模逐年扩大。
  二、集镇建设
  县境地处少数民族边远山区,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相邻村寨之间一般相距数十里之遥。在旧社会又因边界、草山、部落、教派等方面的民间纠纷频繁,加之地区经济落后,区内很难形成集镇。所以建国前迭部全境没有集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迭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随着地方区、乡、县人民政权的建立,文化教育、交通、贸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内人民群众的商品观念和集镇交易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创造了集镇建设的条件。在建县后30年的建设中,沿白龙江一线的白云、旺藏、代古寺3处已初见小镇雏形。白云,系迭部林业局驻地,市政建设及配套设施已具集镇规模。旺藏、代古寺两处,已于1985年被县人民政府正式列入本县集镇建设的重点目标。并确定每年国庆前夕先后召开5天物资交流会,开辟集市贸易之路。两处已先后设有: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管理所、营业所、税务所、财政所、邮电所等单位。代古寺建有汽车站。旺藏又是乡政府所在地,还建有迭部县第二中学、中心卫生院。二镇内供销社及其私营商店、旅馆、饭馆等已开设多处。近年来,由于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实施,农村一部分先富起来的能人,已率先在镇区修建砖木结构的小“洋房”,办商店,开旅馆,给集镇建设增添了活力。
  第三节乡、村建设
  一、乡政府驻地建设
  解放前,境内土司衙门管辖的各旗下,总管就在本村家中施行管理权,别无其它办公设施。解放后,随着区、乡政权的设置,其办公驻地设施陆续建成,布局亦几度调整日趋合理。至1990年12个乡政府驻地中,达拉、尼傲、花园、腊子口、洛大5乡,乡政府与村寨连成一片;卡坝、旺藏、多儿、桑坝4乡,与寺院连片修建;电尕乡政府与县城连片;唯益哇、阿夏2乡政府驻地则与村塞相隔一定距离而单位成片修建。因境内山寨多建于山腰陡险处,使部分乡政府驻地无法与村寨连片。建县后多数乡政府办公用房都历经几次复修或重建。电尕、旺藏、腊子口、洛大、卡坝、桑坝、花园7个乡政府已改建为2层〜4层办公楼;其余各乡均为土木或砖木结构的瓦顶平房。乡政府驻地,一般都附设有中心小学、乡卫生院、商店、乡办厂、电影队、广播放大站、畜牧兽医站等县属和乡属单位。各乡均已修通地方道路,通汽车、通邮路、通电话;都建有自己的小型水力发电站,为驻地及部分山村供电。乡办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都能接收到中央广播电视台播放的第一、二套电视节目。
  二、农村住房建设
  迭部农村数百年来民房建筑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主要有4个特点:其一,出于预防外来攻击、防洪水、防盗、日照时间长等原因,多数村庄就高据险而建,村址一般选在高山距河谷数百米或1千多米的半山缓坡上。因地势陡峻,村寨房基人工筑成多层梯形,村内人畜小道随处用木柱支架铺土筑成,纵横交错,险而不便。部分建在沿江河谷阶地的村庄,有的采取了特殊的防卫措施,在村庄周围打有高约3米〜4米、厚2米〜3米的围墙,根据地形分别在前、左、右开2米〜3个出入山门,恰似一座小城堡。其二,因境内木材资源丰富之故,木材成为盖房的唯一建筑材料。每座民房除四周用砂土打起围墙外,其余全为木质结构。梁、柱粗大,后柱多选用耐朽柏木或油松,上、下、四周全用木板装修。主屋顶部搭起两檐水防雨木架,前后流面都用斧子劈成的薄“榻板”(木瓦)叠压覆盖。一座住房实为一个大木盒。其三,布局安排上,住屋与畜棚连成一体。后部高出一米左右,且盖有防雨榻板的主房为家人住室;靠前低矮平顶盖土部分属畜棚。其四,下迭洛大、腊子、花园一带的民房,则另有一种建筑格调。因建筑材料中缺粘土多石、砂之故,因地采料,全用片状块石砌成围墙,使成片山寨显出一幅独特的石城风貌。院内分成上、下两阶,台阶上面修住房,窗户较大,木板装修面相应减少;畜圈盖在台阶下或外院。
  传统的建筑形式,在大部分农村至今仍无明显改变。它已暴露出采光不足、卫生条件差、布局不合理、浪费建材、不利于防火等显而易见的弱点。因易燃物遍布室内外,木榻板挨户连片,县内全村房屋和财物被化为灰烬的恶性火灾事故已多次发生。这种情况虽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但尚无彻底改造民房结构的有效办法和经济条件。
  近年来,农村新建住房已有部分改造和革新:一是住屋与畜棚分离,改善了卫生条件;二是窗户增大,改善了采光度;三是个别户用机瓦代替了木榻板;四是仍保留了传统的装修结构。县城近郊和旺藏、代古寺、洛大等乡镇驻地,少数富裕农户所盖新房,则一改旧习,参照外地城镇建房式样,盖成砖木结构的瓦房,有平房,也有两层小楼;土木结构的平顶房,亦有显著改进。
  第四节房地产管理
  县内原无房地产专门管理机构。有关建房基地、征用土地、公房管理等业务,建县后一直由县计委兼管。1986年城建局成立后,始由城建局管理。1988年,为能全面实施《土地管理法》,成立了土地管理局,是县人民政府专门管理全县房地产的职能部门。
  一、城镇建房、住房管理
  (一)宅基地管理
  县城规划区域内,无论建公房或私房,都必须事先向管理部门(计委、城建局)呈报书面申请,由主管部门根据规划原则,提出修建地址、占地面积等具体意见上报县政府办公会议批准。已经批准的宅基地,若宅地主人或单位提出转让、兑换等要求时,仍需经主管部门讨论确定。已建公房、私房,房主若提出变卖时,无论新旧,都必须报经主管部门核准认可,并转办房地产转让手续。
  (二)公房管理
  1.修建。任何修建单位,都必须将其修建工程项目、建筑面积、施工图纸、工程造价、修建合同等报经县计委审查核准,方可开工。施工过程及竣工后均需经由县计委、城建局、建设银行等有关部门按有关处理规定和合同进行检查验收。对施工不合格项目限期重修或予以罚款处理。
  2.分配。建县以来,县城公房的管理和分配,均由各单位自行管理。1986年成立房管所后,县政府决定将原来由县政府统建的职工住房移交给房管所管理。旧房易主,新建公房分配,均由房管所根据职工本人申请,参照其工龄、技术职称、职务、住房紧迫程度等条件权衡确定。各企、事业单位自建公房,仍由本单位自行管理。
  3.修缮。历年各单位公房维修,都由各单位向县计委、财政等主管部门申报维修计划,主管部门根据全县各维修申报单位的房屋破损程度、紧迫性而统筹确定,核准下拨修缮费,由单位负责维修事宜。房管所成立后,对其所管房屋视情逐年组织维修。1984年至1988年共投资修缮费135086元,维修房屋17920平方米。
  4.房租。建县以来,对居住公房者由本单位会计处征收房租费,一般每间月租金按0.6元计收;很多基层单位,办公兼住房者未收租金。房管所成立后房租费由房管所征收。所收房费专项储存,抵顶修缮。
  (三)拆迁安置补偿
  根据城建总体规划,因开修道路、拓宽街道、修建公共建筑等故,被确定拆迁的公房和有宅地审批手续的私房,由城建局根据其建筑结构、使用年限、建筑面积等情况,付给房主适当的搬迁补偿费,并负责安排和办理迁往新址的宅地审批手续;对其中私自占地修房而无宅地审批手续者,则责令无条件限期拆除。
  二、乡、村土地管理
  (一)宅地审批
  农村建造民房的宅基地,由乡政府统筹安排,并上报县计委审批。县城建局成立后,农民建房,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乡政府按照当地人均耕地指标,用地定额和村镇规划,确定用地数量,上报城建局审批。城建局又要报州土地管理局备案。(二)征用土地管理
  建县后征用土地(耕地或荒地),初由县计委主管。征地补偿标准,一般参照有关文件规定,按所征土地年产值的三倍补偿。以后随着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征用土地数量增加而土地紧缺的实际情况,补偿费标准有所增高,一般由基建单位和占有土地的乡村进行协商,然后报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范围 (县上5亩以下)审批认可。城建局成立后,征用土地手续按照甘肃省三项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办理。国家建设和乡(镇)集体企业建设用地,均按立项、申请选址、核定面积、签订协议、拨划土地、发放修建许可证等程序进行审批。1987年迭政字(87)38号文件对征用土地有关问题作了规定,征用土地补偿标准为;园地、菜地、水浇地,按该地单产值的六倍补偿;旱地、宅基地按五倍补偿;轮歇地、弃耕地参照附近耕地作物产值的三倍补偿;林地、牧场、草场等地参照本地区作物每亩年产值的1倍〜3倍补偿;青苗补偿费按每亩一个耕种收获期的产值计算补偿。对违反征地规定的处罚亦作了5条规定。
  第五节环境保护
  一、环保机构
  本县环境保护工作原无专管机构,有关业务由县计委兼管。1986年成立迭部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后,环保工作始列人该局一项重要业务范围,由一名局长分管,配有环保专干1人。后又在城建局下增设了迭部县环境监理站。至此,县内环保机构基本健全。
  二、环境污染
  迭部本是一块林草繁茂、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的绿色宝地,自然净化能力强。只有少数山村饮用水缺碘或含氟量较高形成天然污染外,基本上没有别的污染源。从1969年省属企业对境内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进行开发以来,污染源逐年增大。又随着全县城乡经济的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增加、机械设备的增多,对境内水源、空气和环境的污染程度日趋加重。主要表现:一是国营七九二矿采矿区和水冶厂的炉確、废弃物、污水、垃圾和矿物运输车辆对白龙江水源和附近空气均有放射性污染;二是森林资源的过量采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流域涵养水源和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减弱了自然净化能力,灾害性天气增多;三是地方和企业开办的纤维板厂、各类加工厂、化工厂、单位锅炉房等排放的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着水源、空气和环境;布满城镇街面的饭馆、店铺倾倒的废水、垃圾污染街道;录像室的高音喇叭、汽车、拖拉机等发出的噪音污染县城。
  三、环保监测与污染治理
  1986年县计委对县城西侧哇坝沟口河水、城南白龙江水、水厂地下水,分别取样化验,对县城附近水资源污染程度始行监测。
  遵照县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人民代表关于解决污染问题的提案要求,县城建局专题报请甘肃省环保所和甘南州环保监测站派技术人员来迭,于1986年7月26日〜8月1日在县城进行矿区污染检测,采集蔬菜、肉食、江水等样品带回化验鉴定后,以甘环函发(87)28号文答复:七九二矿生产对周围环境确有一定放射性影响,突出表现在水冶厂渡槽下、尾矿坝附近,其剂量率均在500微伦/小时左右。在县城、电获等其他大范围内影响很小,具体表现在原野、道路、建筑物中7剂量率,以及土壤、水中的铀踣3、社232、镭226、钾3等测定值均在国内报导的正常范围内。已受污染区域应监督生产单位限期解决。并由生产单位投资修建了河日滩污染区改水工程。1986年8月9日,县卫生防疫站亦对矿区附近放射物污染进行了一次检测。1986年9月22日一24日,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队对矿区周围环境氨浓度和气溶胶放射性X强度进行了实地采样检测。
  1987年以来,逐年投资修建了县城自来水供水工程,改换了饮用水源;并对县城排水道进行改造。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环境保护部门向各单位印发了《环境保护法》、《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和《环境保护法规和科学知识学习手册》,并采用“4・22“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重点宣传等办法,开展多层次的环境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县环境监测站成立后,对全县27个企事业单位、17家个体户和11台锅炉房排放“三废"建立了监测档案,及时掌握排污情况.并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超标收费制。对产生排污的新建项目要求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本县环保和治理工作起步较晚,很多工作尚未开展,尤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缺少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地名

迭部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