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貌 地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76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地貌 地质
分类号: P931
页数: 11
页码: 103-113
摘要: 秦岭地槽以宝鸡大散关以西,称为西秦岭。在甘南地区,以合作一宕昌大断裂为界,把西秦岭分为北秦岭和南秦岭,前者为海西优地槽褶皱带,后者为印支冒地槽褶皱带。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由两个次级构造单元所组成,以则岔一酒奠梁断裂为界,其北为洮河复向斜;其南为白龙江复背斜。在白龙江复背斜的南翼,以玛曲一略阳断裂为界,其南为松潘甘孜褶皱带,迭部全境处于南秦岭冒地槽褶皱带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过渡带内。
关键词: 迭部县 地貌 地质

内容

第一节地质
  秦岭地槽以宝鸡大散关以西,称为西秦岭。在甘南地区,以合作一宕昌大断裂为界,把西秦岭分为北秦岭和南秦岭,前者为海西优地槽褶皱带,后者为印支冒地槽褶皱带。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由两个次级构造单元所组成,以则岔一酒奠梁断裂为界,其北为洮河复向斜;其南为白龙江复背斜。在白龙江复背斜的南翼,以玛曲一略阳断裂为界,其南为松潘甘孜褶皱带,迭部全境处于南秦岭冒地槽褶皱带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过渡带内。
  南秦岭在寒武世之前,属于扬子板块西业缘的一部分。加里东早期,迭部全境经历抬升之后却未下降,长期处在剥蚀夷平状态,未接受下奥陶世沉积,随着断陷与漂移,南秦岭作为若尔盖北侧的一部分,从此与扬子板块分离,标志着古板块间活动全面告终。在中奥陶世起,南秦岭出现浅海相沉积环境,并以其南的“若尔盖古陆”为蚀源区,开始接受大堡群的陆屑、碎屑和碳酸盐沉积;继之成为海湾一潮坪。河流至碳酸盐台地及大陆环境的河流、三角洲沉积。总之,南秦岭在古生代中晚期始终以大西洋型被动大陆边缘的格局接受沉积,迭部全境被卷入秦祁昆古板块南缘的活动范畴,成为秦祁昆古大洋南侧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古生代中晩期南秦岭应归为秦祁昆构造域。
  南秦岭加里东早期运动以后的沉积全属地槽型,迭部即属此类型。在这一冒地槽褶皱带中,地层发育齐全,从下元古界至新生界皆有出露。地层分布主要受北西西一南东东向构造控制,印支运动发生褶皱造山幕,使南秦岭最终结束海相沉积。三迭纪及其以前的地层主要是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侏罗纪开始,则为断陷盆地和山间盆地的陆相沉积。迭部境内地层分布概况是:
  一、志留系一白龙江群
  为一套复理式浅变质岩系,含大量铀、锑、铜、钴等多种元素,统称为黑色岩系。分布于四川若尔盖铁布区白依沟至舟曲巴藏间,呈北西西向带状延伸;根据大量化石和岩性特征,将白龙江群分为下志留统及中上志留统。
  (一)下志留统:是迭部境内最古老的地层,组成白龙江复背斜核部。该套地层在全县境内出露大致分南、北两带,北带呈另星出露于益哇一亚安北一桑吉南等地;南带出露于拉路一阿孜沟一安子沟一尖尼沟一旺藏等地,呈北西向延伸。本统主要由细碎屑岩组成,沉积韵律较明显,岩石普遍具浅变质特征,颜色为深灰一灰黑色,富含黄铁矿散晶及富产笔石化石,是一套在还原环境下形成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岩石中含大量有机质,有利于吸附海水中游离状态的铀元素,致使硅质板岩和千枚岩具有较高铀的背景值,本统是县境内含铀的重要层位之一。下部为绢云母千枚岩及炭质硅质板岩,含有高家边雕笔石、单笔石、通常奥氏笔石、锯笔石、栅笔石、双笔石、干氏细网笔石等;中部为粉砂质板岩、砂质千枚岩和炭质千枚岩,含锯笔石(Cf大型种)、单笔石等;上部为粉砂质千枚岩、炭质硅质板岩夹薄层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及透镜状灰岩。本统岩性岩相在县境内变化不大,仅在安子沟以西相变为中厚层变质砂岩为主,厚度1657米〜3653米,本统底部在县境内因断层破坏未见出露。
  (二)中上志留统:本统组成白龙江复背斜及拉路背斜的翼部,出露于迭部一普若沟一安子沟一尖尼沟一麻牙一崖洛一溪藏及下吾那一益哇沟一安子沟上游一桑坝沟一代古寺一洛大等地,其展布方向与下志留统相同。本统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夹硅质岩一碳酸盐岩沉积,岩石普遍受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具有浅变质的板理状和千枚状特征;在尖尼沟、桑坝沟、腊子沟下游有花岗闪长岩及石英闪长岩小岩珠侵入,由于热力变质作用影响,使该区岩石变质程度较深,呈较粗的花岗鳞后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并出现有铁白云石,苻山石及红柱石等特征矿物。近岩体数十至数百米范围内出现石英岩、铁白云石绢云母千枚岩、苻山石黑云母炭质千枚岩、石墨片岩、红柱石黑云母片岩、条带状红柱石黑云母石英角岩。根据本统岩性特征分下、上两个岩组:下岩组:下部为变质砂岩、变质泥质细砂岩夹千枚岩;上部为绢云母千枚岩、含炭粉砂质板岩夹变质泥质细砂岩及透镜状灰岩,富含大量腕足类、珊瑚化石。本岩组岩性及厚度在电尕一尖尼沟一带最稳定,往东至桑坝沟一腊子沟等地相变为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及板岩,而变质砂岩仅呈夹层出现,厚度也较薄。
  上岩组:下部为变质砂岩、变质泥质粉砂岩、砂质板岩夹含炭硅质岩、含炭硅质板岩及硅质灰岩。岩石中含大量有机质及黄铁矿,反映了还原的沉积环境,是县境内铀矿的重要层位。上部为绢云母千枚岩、板岩夹薄层变质石英细砂岩、灰岩及透镜状硅质岩,含大量腕足类、珊瑚化石。本岩组岩性沿走向变化很大,变质砂岩常变为泥质细砂岩及粉砂岩;含铀的厚层含炭硅质岩及硅质灰岩多呈薄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往往沿走向相变为含炭硅质板岩及含炭千枚岩。
  二、泥盆系
  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分布于益哇一舟曲间,呈北西西向延伸,与下伏中上志留统呈整合接触。根据化石和岩性特征,分为三个统:
  (一)下泥盆统:出露于亚安一尖尼一道吾村一洛大南一头沟坝及下吾那一当多沟等地,根据岩性特征,分为下、上两个岩组:
  下岩组:为钙质板岩、粉砂质板岩、白云质灰岩、灰岩及钙质细砂岩;岩石呈土黄色、黄绿色、鲜绿色、紫红色及灰色,富含腕足类、瓣鲍类等化石。
  上岩组:主要为一套白云岩夹极薄的粉砂质泥灰岩、含炭泥质粉砂岩、含炭粉砂质页岩及石英砂岩,含大量介形虫、瓣鲍、螺等化石。
  总体来看,早泥盆世初期继承了晚志留世浅海相沉积特征。尔后,海水中含盐度逐渐增加,沉积了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白云岩,逐渐由正常浅海向半封闭海转变,最后达到半封闭的泻湖相沉积环境;与沉积环境相适应的生物群由早期的繁盛景象逐渐衰退,在大量白云岩沉积时期,各种生物就很罕见。而泻湖相沉积以下吾那和当多沟等地最发育,厚度达1515米,沉积一套高镁碳酸盐岩,是县境内主要白云石矿的产地;往东至益哇沟及哇坝沟则逐渐相变为含镁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厚度仅93米。而上岩组上部泥质白云岩夹含炭粉砂岩中,普遍含有磷矿显示,局部与中泥盆统当多沟组之间的古风化壳中含P2O5达17.35%,并在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上部,于铁布区独峰形成小型煤矿,煤层厚度0.29米〜6.8米,变质较深,属高灰高磷的劣质无烟煤。
  (二)中泥盆统:出露于当多沟一益哇沟一牙列巴一黑拉及傲子沟一牙那一吾子与黑多一黑多寺一翠古山等地,呈北西西向和北北西带状展布。本统在县境内以当多沟最发育,出露最全,古生物群很丰富,将当多沟内含铁岩系及其以下1000余米厚的白云岩统称为当多沟组;其上近560米厚灰岩称为古道岭组。
  1.当多沟组:根据含铁岩系的特征,分为下、上两段:
  下段:下部为深灰色砾岩、含磷灰岩和黑色页岩夹菱铁矿结核及薄层菱铁矿层;中部为红色赤铁矿层、海绿石及鲂绿泥石含铁砂岩和灰岩;上部为深灰色海绿石石英砂岩、红色贫赤铁矿层、页岩、泥质灰岩和礁灰岩,是本县境内主要含铁层位;岩石斜层理发育,富含巅石燕、无帘贝、假小泡沫珊瑚等底栖动物,属碎屑岩建造。
  上段:下部为黑色页岩、深灰色泥质灰岩、钙质石英砂岩及珊瑚礁灰岩;中部为灰一深灰色砂质灰岩、砂岩、泥质灰岩、灰岩;上部为黑色页岩、泥质灰岩、灰岩及珊瑚礁灰岩;组成了三个较为明显沉积韵律。岩石以含泥质为主要特征,含丰富的无洞贝、多褶准无帘贝、从枝珊瑚等底栖生物化石,并常形成介壳灰岩及珊瑚层,属浅海相碳酸盐建造。
  总体来看,当多沟组沉积过程为一海进层序,海盆由浅变深并逐渐扩大,由初始时期含磷层位出现至后期大量灰岩的形成,充分表明了这一过程。当多沟组沉积时期,海水可能自西北方向侵入本县境内,而当多和益哇等地首先接受沉积,但黑拉和刀扎河坝沉积薄且含铁层位较高,反映该区受基底起伏的结果;在当多沟组底部有一层黑一褐色铁、猛、铝质及粘土组成古风化壳或一层黑色燧石角砾岩(普遍含磷,底部尤其富集;在当多沟一带已发现小型磷矿床,矿层厚0.5米〜1.3米,P2O5含量5%〜9.8%),超伏不整合在下泥盆统和中上志留统地层之上。此外,含铁岩系位于当多沟组下段的中部和上部,在帕热沟、牙列巴、黑拉、刀扎河坝等地形成具有工业价值赤铁矿矿床,矿石类型一般属高磷低硫贫赤铁矿,相当于湖南的宁乡式铁矿。并在当多沟组下段的页岩中,含薄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菱铁矿,属高磷高猛贫菱铁矿。2.古道岭组:为一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下部为钙质细砂岩、泥质灰岩、灰岩夹珊瑚礁灰岩及含稀疏菱铁矿结核页岩;上部为黑色页岩夹粉砂岩及泥质灰岩。在灰岩及页岩中含较多菱铁矿结核和含丰富的腕足类、珊瑚、苔薛、瓣鳃、层孔虫及竹节石等底栖生物化石。
  本组初始沉积继承了当多沟组的沉积特征,属海侵层序;但本组东厚西薄,反映了沉积盆地中心向东转移,导致益哇以东地区古道岭组对当多沟组有超伏现象。同时,本组上部出现大量的页岩,并含大量菱铁矿结核,灰岩夹层层面上有大量的Viriatelliras(准价环节虫),完全反映了海退时期的沉积特征,表明了中泥盆世末期在本县境内有上升的地壳活动。此外,含铁岩系位于古道岭下部,在翠古山、绿坝等地形成具有工业价值菱铁矿矿床,相当于湖北黄梅式铁矿;并在黑多寺和刀扎河坝发现辉锑矿和金矿,产在古道岭组中的断裂破碎带内,辉锑矿呈致密块状和角砾状,伊含量30%〜50%不等,金含量(10〜20)g/t。
  (三)上泥盆统铁山群:出露于当多沟上游一哇坝沟业库以北及则希亲等地,根据岩性特征,分为下、上两个岩组:
  下岩组:下部为深灰色薄层灰岩夹黑色页岩及同生角砾状灰岩、粉砂岩;上部为深灰色薄层灰岩、泥质灰岩夹角砾状灰岩、页岩及粉砂质板岩,含少量弓石燕、帐幕石燕、假内沟珊瑚等化石。
  上岩组:下部为深灰色薄层及厚层含燧石结核状灰岩及少量含泥质砂岩、白云质灰岩;中部为深灰色厚层结晶灰岩;上部为深灰色中薄层含燧石结核状灰岩,含超合褶云南贝、超中庸帐幕石燕、云南贝等化石。
  三、石炭系
  根据古生物群和岩性特征,分为下、中、上三统:
  (一)下石炭统:出露于囊黑卡一益哇沟上游一古麻山南麓一桑坝沟及曹世坝一羊布梁等地,呈北西向带状延伸。进一步又分为两个组:
  1.益哇组:下部为深灰色灰岩;中部为含白云质灰岩;上部为灰岩、泥质灰岩夹钙质泥岩,含丰富腕足类、珊瑚等动物化石,属浅海碳酸盐建造。
  2.略阳组:下部为深灰色灰岩夹少量粉砂质泥质灰岩,以富含燧石结核和条带为特征;中部为灰色结晶灰岩夹少量含炭砂质页岩;上部为浅灰色结晶灰岩,局部夹少量砂质砾岩及泥质灰岩,在灰岩中,富含腕足类、珊瑚、蜓科等化石,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建造;而本县南部羊布梁一带,本组构成向南倒转的复式背斜,岩性以灰黑色中厚层及块状灰岩间夹少量深灰色薄层灰岩、角砾状灰岩及硅化灰岩为主。
  叠山以西地区,益哇组与略阳组的岩性,岩相构造稳定,两者岩性相近,很难区分;叠山以东地区岩性变化大,略阳组直接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及中上志留统呈断层接触。
  (二)中石炭统岷河群:岀露于迭山一古麻山一桑巴沟及尖尼沟下游一卡坝北等地,呈北西向带状展布。下部为黑色粉砂质页岩、含炭粉砂质页岩夹深灰色灰岩及含砾砂岩;上部为深灰色灰岩,具明显沉积韵律,页岩中含菱铁矿结核和含丰富蠟科、珊瑚及钝楔羊齿、脉羊齿等化石,反映当时海水时进时退,环境动荡,为陆海生物混生的滨海相碎屑岩沉积特点。此外,在察布岷河群地层中,受北西向构造控制,发现6个金矿体,长180米〜220米,厚1.0米〜3.0米,Au含量4.82g/t;在金矿体周围,发现数条辉僦矿脉,沿裂隙充填,其规模不大。并在卡玛的花岗斑岩与岷山群接触带中,亦发现有金矿化现象,Au含量为2.5g/t。
  (三)上石炭统东海群:主要出露于叠山一古麻山一桑坝沟下游,呈北西向条带状延伸,为一套碳酸盐建造。下部为浅灰色原层块状灰岩;中部为深灰色中厚层含燧石结核及条带状灰岩;局部地区为砂质页岩夹砂岩;上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含大量蜓科化石,与下伏中石炭统呈整合接触。
  四、二叠系
  根据古生物群和岩性特征分为两个统:
  (一)下二迭统大关山群:主要分布于光盖山一古麻山一桑坝沟上游一腊子口一带,以桑坝沟出露最全,厚度最大,总体呈北西西带状展布;在本县南部科牙地区亦有出露,与下伏中泥盆统古道岭组呈断层接触。主要岩性由页岩、泥质粉砂岩、板岩、石英砂岩、含砾砂岩及少量灰岩和砾岩组成。本统沉积韵律很明显,岩相变化较大,古生物群不发育,除在灰岩中发现少量腕足类、海绵、海百合茎外,板岩中尚有植物碎片,表明本统地层为一套海陆交替相沉积。(二)上二迭统石关群:出露于光盖山一叠山及阿角沟上游一腊子沟等地,呈北西西向及南东向带状展布,本统为一套碳酸盐和碎屑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灰岩、鲂状灰岩、含燧石结核及条带状灰岩、角砾状灰岩及条带状钙质粉砂岩和页岩,与下伏下二迭统呈整合接触。
  五、三迭系
  进一步分为三个统:
  (一)下三迭统:组成洮河复向斜两翼。南翼本统地层较发育,出露于光盖山一叠山一腊子口等地,呈北西西向带状延伸,与下伏下二迭统呈断层接触。主要岩性为灰色;、灰白色灰岩为主,下部及上部夹较多棕红色钙质细砂岩和粉砂质板岩、泥岩,并夹角砾状灰岩和含砾灰岩;顶部为含炭质较高的黑色粉砂质泥岩夹砂岩,并含菱铁矿结核,具海退型沉积特征。
  (二)中三迭统:组成洮河复向斜南翼和巴西复向斜北翼,主要出露于十冬沟一尼玛沟一腊子沟一朱立沟及达拉一崖哇一劳日果巴上游等地,呈北西向带状展布,与下伏下三迭统呈连续沉积,属浅海相碳酸盐和碎屑岩建造。进一步分为两个岩组:
  第一岩组:灰、深灰色薄层灰岩夹鲫状灰岩、砾状灰岩、砂质板岩及砂岩;下部夹含砾灰岩及砾岩。
  第二岩组:主要为灰绿色中厚层砂岩及砂质板岩夹薄层灰岩。沉积韵律明显,在卡车沟一带厚达6532米。
  本统在达拉一劳日果拉一带,第一岩组岩性全变为中厚层砂岩、细一粉砂岩夹灰黑色粉砂质板岩、黑色板岩及薄层灰岩;而第二岩组岩性变化不大, 两者层位基本稳定,均可对比。
  (三)上三迭统:出露于玛莫一达拉沟一旺藏沟一阿夏沟一多儿沟等地,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与下伏石炭系、泥盆系和志留系呈断层接触。岩性以细砂岩和灰岩为主,但灰岩层位较稳定,水平层理发育,含有菊石、瓣鲍和植物化石碎片,表明以滨海相沉积为主;但局部长石砂岩很发育,厚度巨大,碎屑分选性、磨圆度较差,斜层理发育,表明沉积速度很快,为典型河流相和三角洲相沉积。六、侏罗系
  仅有中下侏罗统地层出露。分布于拉路山间盆地南缘、尼沙西北、扎西寺北东、都如南侧,其规模很小;全为陆相沉积,岩性以灰〜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夹有煤线及黄绿色砾岩,含枝脉蕨、锥羊齿化石,属碎屑岩含煤建造,本统超伏不整合在中上志留统地层之上。
  七、白垩系
  仅有下白垩统地层出露,主要分布在光盖山北、坡伦库西北、阿角沟上游、拉路南、根古、尼藏等地,不整合于侏罗系、中三迭统、下石炭统、中泥盆统和中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局部与中下石炭统和上三迭统呈断层接触。该套地层多为山间盆地和断陷盆地沉积,各地厚度变化很大,岩性以紫红色砾岩为主,夹有褐红色、紫红色、灰色、黄绿色粉砂岩及泥岩,并含女星介和假女星介化石,属于内陆盆地山麓相堆积。
  八、第四系
  不甚发育,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和主要支流两岸阶地上。根据地貌形态和沉积物的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阶地沉积物,本县境内各主要河谷两岸均分布着河流阶地,除一般阶地外,大都属于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目前已知最高为四级阶地(白龙江两岸),高于河面50米〜85米,下部为钙质砾岩;上部为含砾砂土层的结构特点。而迭部县城二级阶地(高出河谷面7.0米〜10米)以及Ⅱ级阶地(高出于河谷面26.0米〜32.5米)主要为一套含砾砂土、砂砾层和黄土状粉砂、含碎石粉砂及砂砾层。阶地面,特别是各条主要支流是农田主要分布地带。
  二是其它堆积(沉积)物:在县境内的迭山和岷山广大地区,由于流水和其它营力作用下,形成了下列第四系堆积物:
  冲洪积物:主要分布在主要沟谷和四级支流中。
  残坡积物:主要分布在迭山和岷山地区。
  坡积物:县境普遍分布
  生物堆积:分布在迭南、迭北原始森林区。迭部全境构造较复杂。迭部以北益哇一尖尼大断裂,控制了铀铁矿带的分布,该区主要由志留系粉砂质板岩、炭质硅质板岩、砂质板岩、变质砂岩和泥盆系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砾岩、石英砂岩组成。由其志留系分布区,断裂、裂隙发育"易于风化,山地表层多由褐色土及黑砂土,厚0.2一2.8米,为农田主要分布区;而泥盆系岩石坚硬、致密,不易于风化,多形成陡壁,山地表层多由褐色土及棕壤覆盖,阳坡则为天然草场,为牧业主要分布区;阴坡则为原始森林,为主要林业分布区。
  古麻海一桑坝沟东北地区,由扎尕那一翠古山、沙藏一刀扎河坝、古麻海一刀扎河坝为主体的一组断裂带,呈北北西走向横贯其中;该区主要由石炭系鲫状灰岩、黑色粉砂质页岩、含炭粉砂质页岩、含砾砂岩和泥盆系黑色页岩、含铁砂岩、海绿石石英砂岩组成。一般呈线状紧密倒转向斜褶皱,产状平缓,倾角一般30°〜40°不等;该区由于断裂发育,岩石很破碎,易于风化,山地表面形成一部份残坡积黑砂土,厚0.5米〜5.0米,利用耕作,为农田主要分布区;还有部分属于山地棕壤,为原始森林区。
  在县境南部广大地区,主要由三迭系变质碎屑岩系组成;各条河流两岸零星分布有多级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由于成土母质系三迭系碎屑岩,一般以棕色土为主。高山地带海拔2700米〜4300米,除部分土壤为黄土是农田分布区外,绝大部分属于山地棕壤,主要为原始森林区。
  迭部境内地质构造线不仅具有近东西向分布的特征,同时又显示出构造线向东收缩,向西撒开的基本构造轮廓。
  横亘在县境北部的近东西向断裂带是境内的骨干构造,主要由光盖山一翠古山、益哇一尖尼主体断裂组成,其间沉积了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二迭系地层,一般显示复背斜构造和次级向斜构造;由于断裂的影响,造成复背斜南翼保存不全或完全缺失,产状较陡,倾角60°〜80°左右,局部倒转,层间小褶皱发育,多为不对称褶皱。
  益哇一尖尼大断裂,横穿县境,发育于白龙江复背斜轴部,是控制铀矿带一条重要断裂,包括一系列基本平行逆冲断裂,被北东向断裂所切割,在平面展布上具有向东收敛的帚状特征;该组断裂具20米〜50米宽断层破碎带和断层角砾岩,并发育不对称小褶皱及构造透镜体。
  光盖山一翠古山大断裂,发育于白龙江复背斜北翼,与益哇一桑坝沟断裂相汇合,组成向北西撒开,往东南收缩的帚状特征,是控制金、铸、铁矿带一组重要断裂,其间有基本平行次级断裂,并被数条北东向断裂所切割;在该组断裂带内,有一个向南东东倾伏的向斜,二迭系组成向斜的核部,两翼倾角均在20°〜50°左右。拉路一羊布梁大断裂,分布于县境的南侧,发育在白龙江复背斜南缘与巴西复向斜北侧的过渡带上,宽8公里,规模巨大。断褶带由一些压性、压扭性断裂及其间所夹的石炭系、二迭系线状褶皱组成。沿断裂沉积的白垩系地层又受到这些断裂后期活动影响,断层倾向北东,倾角60°〜70°,上盘古生界斜冲于下盘三叠系之上。
  县境内侵入岩不发育,仅出露五个小岩体,面积0.1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岩性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班岩等;石英闪长坊岩分布在益哇一尖尼断裂的南侧,呈岩墙产出,处在拉路背斜的北翼,侵入在中上志留统砂岩和粉砂质千枚岩中,与围岩斜交,剥蚀程度浅至中等;石英闪长岩分布在高日端耀一带,处于拉路背斜北翼,侵入在中上志留统及下泥盆统千枚岩夹变质砂岩中,与围岩斜切,组成高日端耀圆形山顶,围岩具角岩化,剥蚀程度较浅;花岗闪长岩分布在刀扎河坝一腊子沟一带,呈岩珠产出,处于白龙江复背斜轴部,岩体长轴与背斜轴向基本一致,侵入在中上志留统千枚岩中,与围岩斜交,围岩具角岩化,剥蚀程度浅至中等。石英脉、方解石脉除广泛发育在断裂破碎带,挤压带外,其它脉岩数量较少,岩性以酸性、中酸性为主,主要集中分布在洛大一尖尼沟一带的中上志留统地层中,多呈北西向展布。
  第二节地貌
  迭部全境重峦迭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崎岖。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1000米〜2900米,平均坡度30°〜35°。白龙江干流自西向东从中横穿全境,将群山分割为南北两部分,江北山地统称迭山,江南山地统称岷山。岷、迭山系主要山峰基岩裸露,山体阳坡多为草坡和农田,阴坡多为茂密的原始森林。沟谷江河纵横,山涧泉涌细流。天然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全境可划分为地理景观迥然不同的三个自然地理区,气候、水文、植被、地理要素有显著区别。
  中部沿江河谷地区,一般海拔1600米〜1800米,最低1500米,比高100米〜300米,是本县主要农田分布区。其中,上迭(西部)地区江流比降小,切割较浅,两岸分布有稍宽阔的多级阶地;下迭(卡坝乡以东)地区,江流比降增大,切割深,形成数处气势宏伟的大峡谷,间段分布河谷阶地。沿江气候温和,多级阶地是本县种植业发展基地。
  北部迭山山脉,亦可分为两个自然地理区:一是横卧于县境北缘的迭山主脉,海拔高度3600米〜4488米,相对高差1500米〜1900米。西延称光盖山。最高峰错美,海拔4920米,为本州群山之冠。山脊多在4000米以上,是白龙江水系与洮河水系的分水岭,亦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势陡峭,基岩大部裸露地表,山脊走向近东西。为侵蚀构造型高山地貌。区内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80%以上。迭山主脉南麓,即益哇、当多、哇坝、普若、安子、尖尼、让尕、桑坝、腊子等沟河上游地区,沟谷狭窄,坡陡土薄,地块零星,为土石森林高山深谷地貌和高山草原沼泽地貌。二是上列各沟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山体和沟系方向基本一致,南北走向,山体均由迭山主脉肋骨状向南翼辐射。海拔高度2000米〜3600米,比高800米〜1600米,为侵蚀构造型中高山地,各沟河沿岸为土石、山地沟壑地貌,土壤多为褐土和黄土,土层较厚;部分为农田分布区。
  南部岷山山脉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度2400米〜4102米,相对高差1000米〜1700米,为侵蚀构造型中高山区。西部山脉走向近东西,而达拉沟以东转为南北走向。区内山势雄伟,林木葱郁,植被覆盖率在70%以上。达拉沟、旺藏沟、曹什坝沟、阿夏沟、多儿沟、磨沟等沟谷相对较开阔处,阶地发育,沿沟河两岸多为黄土沟壑地貌。
  此外,在迭、岷山区普遍发育有冰川谷、冰斗悬谷、鳍脊、冰川湖等冰川地貌,表明境内有很发育的古冰川活动。区内3500米以上山地灰岩上,随处零星分布有灰岩砾岩,砾径一般5厘米〜30厘米,最大达数米,分选极差,局部见胶结物有泥质条纹,与下伏灰岩组成山峰。据后期切割出的产状看,该砾岩充填于古老的V型谷、裂隙溶洞中,接触处存在光滑面,据其产状、岩性特征及所在地貌位置分析,系古冰川产物。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