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74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建置沿革
分类号: K928.2
页数: 13
页码: 65-77
摘要: 迭部地处祖国腹地,古为华夏边陲深山一隅,历属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藏、汉人民山水相连、习俗相近的毗邻之地。在这块历史悠久的沃土上,从发掘的石器、陶器等诸多“马家窑”、“寺洼”等古文化遗存证明,早在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关键词: 迭部县 建置 沿革

内容

第二章 建置沿革
  迭部地处祖国腹地,古为华夏边陲深山一隅,历属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藏、汉人民山水相连、习俗相近的毗邻之地。在这块历史悠久的沃土上,从发掘的石器、陶器等诸多“马家窑”、“寺洼”等古文化遗存证明,早在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秦、汉至唐,是氐、羌、吐谷浑、党项、吐蕃等西部诸部族狩猎、耕牧、徙居、融合的摇篮;也是部族豪酋、吐蕃军帅及中原政权频繁纷争之地。早在公元四世纪末西秦在境内始置甘松郡起,历经北周、隋、唐,境内有过数百年的州、郡、县建置史,曾先后置有二州(叠州、芳州、未含羁縻州),五郡(甘松郡、西疆郡、疆泽郡、恒香郡、合川郡),十县(合川县、叠川县、乐川县、常芬县、钳川县、丹岭县、恒香县、归政县、安化县、和同县)。
  中唐至宋、元、明初六、七百年中,迭境主要以吐蕃豪酋等地方政权和称雄割据或依附中原王朝的格局为主。攻则占而不守,附者叛附无常。
  明、清至民国五百余年间,迭境大部先后被卓尼杨土司收服为世袭领地,实行政教合一、军民一体的土司制度,行政上隶属洮州卫(厅、县)节制。
  新中国成立后,土司旧制被废除,诞生了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政权。1962年1月1日正式成立迭部县。从此,迭部成为党和人民政府带领藏、汉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同创建社会主义精神和物质文明的一方乐土。
  第一节夏商至南北朝
  夏、商时(夏: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商: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史称黄帝分天下为九州,夏舜时增至十二州,禹时又恢复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古叠州地属《禹贡》所记梁州之域。已入华夏版图。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仍属九州之梁州域。春秋战国(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诸侯割据,群雄纷争,春秋十四强和战国七雄的势力无暇顾及迭境。此时迭部一带实属“诸羌保据”之地。羌、戎是甘青川北一带的土著部族,从事牧业者称“羌”,从事农耕与狩猎者谓“戎”。春秋末期羌人无弋爰剑进入河淳及河曲之地,他的子孙各成部落,自寻适宜之地,一支进入川北,为白马种广汉羌;一支进入白龙江流域为参狼种武都羌。无弋爰剑的子孙们与当地土著部族融合为羌人先民,形成很多互不统属的部落。
  秦时(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境北洮州和境东北岷州、境东羌道等地先后属陇西郡。其辖境延伸至迭部北、东地缘,然未及整个迭部。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置武都郡,在白龙江流域设有西部都尉,统治范围辖及迭境东部。凉州刺史于洮州地设军事重镇南部都尉,又设洮阳郡,其辖区仅及迭境北缘。
  东汉(公元25〜220年)境内处于诸羌部落割据之势。
  三国(220一265年)东汉末至三国初,为魏、蜀相争之地。至蜀汉建兴六年(227年),蜀相诸葛亮伐魏,攻取武都、阴平二郡后,迭部遂归蜀汉益州阴平郡(治今文县)辖。境北迭山主峰成为魏、蜀之界山。蜀汉名将姜维于境东沓中屯兵种麦贮粮,曾由此越迭山攻洮阳(今临潭境内),与魏将邓艾战于候和(今临潭境)。蜀汉炎兴元年(263年)姜维被邓艾所败,退出沓中,迭境即归魏所辖。
  西晋(265-316年)县境南部属秦州(治今天水)阴平郡(治今文县)辖。
  东晋(317一420年)、十六国(304一439年)时,吐谷浑占据了整个川北、洮西大片地区。迭部亦被其所占,并在境内修筑马牧城(今电尕乡吉爱那村南),遂归吐谷浑统辖。晋咸和五年、前凉太元七年(330年)前凉君主张骏乘前赵新亡之机,出兵收复黄河以南失地,在境内置甘松护军。时为前凉所辖。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385年)属西秦乞伏国仁所辖,并在境内置甘松郡。
  南北朝(420一589年)仇池国(都城在今西和县西)在其极盛的杨难当(430〜442年)时,迭境东部属仇池国势力范围之内。
  北魏(386〜534年)迭境初归羌酋所建宕昌国统辖。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424〜452年),宕昌羌酋帅梁弥忽降魏,遂归北魏所辖。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一度迭境又被吐谷浑所占。
  北周(557一581年)明帝武成中(560年),于合川(今县城东然闹村)始置合川县,辖六乡。武帝保定元年(561年),《读史方舆纪要》和《括地志》载:“西逐诸戎,始有其地,乃于三交口(今达拉沟口)筑城,置甘松防,又为三川县,以隶恒香郡。”武帝建德元年(572年),于今达拉乡九如卡(进达拉沟约10公里处)置恒香郡。又于建德三年(574年)改三川县为常芬县,辖“六乡、东南一百二十里。”甘松防和常芬县均属恒香郡所辖。(恒香郡在史书上另有五香郡、常香郡之称)。
  建德六年(577年)六月,省裁甘松防。并于甘松防故地置芳州,以地多芳草而得名。芳州辖恒香、深泉(治封德,今舟曲县丰迭附近)二郡。是年,又“于叠川(今电尕乡吉爱那村南)置叠州,取群山重叠之义。"于合川置西疆郡,辖合川、乐川(在今四川若尔盖县铁布区一带)二县。叠州时辖一郡三县,即西疆郡及其二县和叠川县。"
  第二节隋唐 五代
  隋时(581一618年)以州统县。开皇三年(583年),废西疆郡,留合川县;“析乐川置归政县,兼置疆泽郡,旋并废废恒香郡,留常芬县。叠、芳二州建置犹存。开皇四年(584年),废宕州总管府,改置叠州总管府。(一称叠川县总管府)。开皇六年时,骆平难任芳州刺史,后调任叠州刺史,其后,由杜粲接任叠州刺史。开皇十五年(595年),慕容三藏任叠州总管。
  大业元年(605年),罢州为郡。废叠州及叠州总管府,将原叠州所辖叠川、合川二县划归临洮郡(治美相)辖;废芳州,将原芳州所辖常芬县划属同昌郡(治今四川南坪)辖。
  唐时(618一907年)分天下为十道,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在今甘肃境内置陇右道。陇右道治割州(今青海乐都县),领临、兰、河、秦等十七州。叠州地属陇右道秦州总管府辖。
  武德元年(618年),以隋同昌郡之常芬县复置芳州,州城名曰长乐城。并置丹岭县(在今卡坝乡境内),据《元和郡县志》及《新唐书》载:丹岭“东南至州二十里”。“界内虽立县名,无城郭居住。”此时,芳州辖常芬、丹岭2县。房当树任芳州刺史。武德二年(619年),析洮州之叠川、合川、乐川三县,于“原州西二十九里”之合川故城置叠州,州城名曰交戍城。(治今电尕乡然闹村)。五年(662年)被吐谷浑占据。七年(624年)讨平吐谷浑复置叠州。武德四年(621年),划丹岭县隶洮州;又置岷州总管府,叠、岷、宕、洮、旭五州受其统领。武德五年(622年),析合川县境分置安化(本作“安伏",《新志》改为安化)、和同二县,“寻俱省入合川县贞观二年(628年),于今达拉沟九如卡“东北至州一十五里"处(《新唐书》),即隋恒香郡故地置恒香戍;兼“置恒香县,侨治恒香戍”。又将洮州丹岭县划归芳州。此时,芳州共辖常芬、丹岭、恒香三县。同年,唐太宗裁州并县,在叠州辖境内省乐川、叠川二县,并入合川县;后又将芳州辖境内的丹岭、恒香、常芬3县合并为常芬县。贞观三年(629年),迫于战事,暂移松州治于芳州长乐城。此时,芳、松二州同治于今达拉沟口。
  贞观九年(635年),雄据迭境及川北若尔盖一带的党项羌拓跋部豪酋拓跋赤辞内附,被唐廷赐姓李,拜为西戎州都督(以松州为都督府),并在其辖地内列设了三十二个羁縻州。其中在叠州境内就设有以党项族首领为世袭长官的津、序、壹、枯、嶂、王、盖、立、桥九州,其规模仅相当于今一个乡,却冠以州名,地盘小而官名高,此实为唐王朝羁縻安边之策。为了安置内附党项而设置的“羁縻州县”,“其部落列置州县。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贞观中,曾迫于时势所需,将叠州治移往“距原州址西三十余华里"、“三面险绝”的今益哇乡卜岗山巅(古城遗址犹存)。贞观十三年(639年),于叠州置都护(督)府,设都督,督叠、岷、洮、宕及津、序、壹、枯、嶂、王、盖、立、桥等州。至永徽元年(650年)罢都督府,历时11年。
  上元二年(675年),芳州陷于吐蕃。旋又收复。仪凤二年(677年)于叠州置长利府。
  神龙元年(705年),废芳州,以常芬县隶叠州。此时,迭境为一州二县,即叠州辖合川、常芬二县。开元二年(714年)十二月,置陇右节度大使,领十二州。叠州受其统领。天宝元年(742年),陇右节度使为御防吐蕃,于合川置合川守捉,领兵千人;并改叠州为合川郡。合川郡历时16年,唐代名将李晟曾封合川郡王。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叠州。
  宝应元年(762年)后,叠州偕同岷、宕等州相继被吐蕃占领。至元和十五年(820年),洮、岷、叠、宕地域均陷于吐蕃,州县俱废,从此归吐蕃 “噶玛洛”(未得藏王诏书不能返回之意)部落统领。吐蕃统领时期,境内行政建置无史料稽考。
  五代十国(907〜979年)自唐末咸通七年(866年)吐蕃将尚恐热发动大规模内乱被杀后,吐蕃政权日趋分裂削弱。从此至五代时期,迭境类同甘肃的洮、渭、岷、廓、宕等诸地,属吐蕃“温末”(吐蕃奴隶之称谓,系指吐蕃政权削弱后,其部属奴多无主,遂自相纠合为部落割据)势力范围。自唐末至北宋,吐蕃政权(含口角厮啰)占领并统治迭境达300余年。
  第三节宋元明清
  北宋(960〜1127年)时后藏亚泽王系之后裔瞒厮啰在甘青地区创建一地方政权,臣属于北宋。县境亦在其控制范围之内。至宋熙宁六年(1073年),宋王朝发动熙河之役,收复洮、岷、叠,始入北宋版图,今旺藏以西属秦凤路洮州辖,以东属岷州辖。
  南宋(1127〜1279年)初属南宋临洮路洮州辖。后宋、金相争。南宋宁宗庆元元年、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劲勇得众”、雄据叠州的蕃族首领青宜可附于金,宋开禧二年(1206年)四月,金任其为叠州副都总管加广威将军。叠州地始为金人所有。
  南宋理宗端平三年、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三月,元伐蜀。蒙古太宗窝阔台汗次子阔端遣兵攻克白龙江流域诸地,阶、岷、迭、宕十八族降蒙古。至此,迭境悉受蒙古汗国统领。1252年蒙古汗国征大理,忽必烈率师于1253年秋至迭部,出塔拉(达拉沟),共分三路于翌年攻入大理,灭其国。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任用土波思(吐蕃)乌思藏啜族人赵阿哥昌为叠州安抚使,课农安民,遂成为境内世袭土司。
  元时(1271〜1368年)地方行政区划分为省、路、府、州、县五级制;又在中央设总制院,后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称宣政院,以统领天下佛教及吐蕃事务。县境属宣政院下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脱思麻路松潘叠宕威茂州管辖。
  明时(1368〜1644年)朱元璋统一后,全国设置13个布政司,布政司或直隶州下,分设府、州、县。而洮、岷、等边防重镇则设立军政一体的卫、所机构。洪武四年(1371年),置洮州军民千户所,十二年(1379年)升所为卫。今县境花园乡以东属岷州卫辖,以西归洮州卫管,隶陕西都司。白龙江以南的达拉、多儿、阿夏等地,属松潘卫所辖。疑在今达拉乡境内设立占藏先结簇司。
  永乐二年(1404年),卓尼杨土司先祖些地(藏史称“姜太”,系藏王赤热巴金的大臣噶•伊西达吉的后裔)率迭部达拉等部族内附。十六年(1418年)朝廷以功授其世袭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管理卓尼及迭部部分部落。正德四年(1509年),土司旺秀进京晋见,武宗朱厚照赐名杨洪,准其世袭,并建军民千户所,隶属冰州卫,由陕西都司巩昌府所辖。
  清时(1644〜1911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洮州裁卫改厅,设抚番同知,仍属巩昌府。卓尼土司辖区仍沿明制。康熙十四年(1675年),第九任土司杨朝梁先后收复迭部部分部落,又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卓尼第十任土司杨威再次出兵收复迭部后,依旧制设十三旗,后分出九个小旗,共计二十二旗。待局势稳定后又将境内属旗由二十二个合并为十四个,一直延续到民国末。
  县境内今洛大、腊子、桑坝三乡地,原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受封的西固黑峪沟黄土司领地。相传雍正初年黄与相邻的岷州多纳赵土司联姻,将该地作为二女妆奁相继馈赠予赵土司。后因黄土司属民上告于京,雍正朝革赵、黄土司职,改土归流,遂将赵土司辖地改称归安里,今腊子、洛大、桑坝地区称“后归安”,归岷州直属。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将今桑坝(不包括道藏、査哇二村)划入卓尼杨土司辖地。至此,迭部境内除今洛大、腊子二乡和桑坝乡道藏、查哇二村等地外,均属卓尼杨土司世袭领地,时称后山十四旗,隶属巩昌府洮州厅。
  第四节中华民国(1912〜1949年)
  民国初废府、州、厅建制,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二年(1913年)甘肃省政府决定废除土司制度,卓尼土司辖地归兰山道临潭县统辖。事实上土司制度未能动摇,临潭县无法统驭。民国十六年(1927年)取消道制,确定地方行政区划为省、县两级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保甲制度。翌年,岷县在其辖区腊子、洛大地区编组保甲,共编为洛大、录坝、黑多、朱立、腊子五保;(其中腊子保属岷县西乡);保下设甲,按村大小编1一3甲;每村还设老民(村长)一人,十户设乡约(乡保)一人(实为一姓多户之长,多由一人承担甲长和乡保二职)。1940年设立洛大乡,遂将腊子保划入洛大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卓尼“博峪事件"后,省政府借机在杨土司领地“改土归流”,设立卓尼设治局,成为明代后卓尼第一个非土司制的国家行政建置。从此土司辖区各旗名义上归流(设治局)、土(保安司令部)并存的新政管理,而实际上仍沿土司旧制。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甘肃省政府调整行政督察区,在岷县设置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潭县及卓尼设治局均受其督统。1943年,岷县专署专员胡受谦与保安四团团长吉猛,奉命到卓尼推行“改土归流”,编査保甲,改旗为乡。卓尼设治局自1944年编查以来因受到插岗等地群众的强烈反对而中途破产,宜至1947年才算编组完毕,在土司辖区内共编9乡、85保、890甲。其中迭部境内编为2乡、26保、283甲。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上迭乡(乡址定在电尕寺)共编12保、140甲;下迭乡(乡址定为旺藏寺)下编14保、143甲。保甲制实则“纸上谈兵”,并未施行。
  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9月11日,,洮岷路保安司令杨复兴率卓尼政军警起义,并在卓尼禅定寺召开千人大会庆祝卓尼和平解放。土司辖区迭部亦随之解放。9月14日,成立卓尼军事管制委员会。
  1950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卓尼自治区工作委员会和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正式成立,隶属甘肃省岷县专区。杨复兴宣布废除土司制度。并将原“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改编为甘肃省军区卓尼民兵司令部。迭部境内土司属旗遂归卓尼自治区管辖。1951年4月,以解放区派来的老干部为骨干配合当地民主人士组成驻迭工作组,作为设区过渡。1952年9月,中共卓尼工委再派工作组进驻迭部,筹建区级政权。
  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专区级)和甘南藏区各族各界协商委员会同时成立。卓尼改区为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区。同年,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将岷县的洛大乡(含今洛大、腊子二乡及桑坝的道藏、查哇二村)划归甘南舟曲县,1954年正式接管。至1955年7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甘南藏族自治区更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
  1954年10月,中共卓尼工委决定建立上迭党组和下迭党组。1956年1月,上、下迭两个区级工作组更名为区公所,成立区人民政府。至1957年10月,上迭区建立了扎尕那、哇巴、当多、买麻、白麻、中山6个乡级人民政府;11月,下迭区建立了卡坝、沙录哇、桑坝、达拉、尖尼安子、多儿、阿夏7个乡级人民政府,其中多儿、阿夏两乡后于1958年10月合并为多儿阿夏乡。1958年2月,上、下迭区党组升格为中共上迭区委员会和中共下迭区委员会。
  1958年11月,上迭区改建为上迭人民公社;下迭区改建为下迭人民公社。舟曲县将洛大乡并入巴藏人民公社,洛大称管理区(大队级)。
  1958年12月20日,国务院第83次会议决定,下迭公社划入舟曲县(改称龙叠县)辖;上迭公社随卓尼县并入临潭县辖。至1959年上半年,下迭公社下辖达拉、卡坝、麻牙、多儿、阿夏、桑坝6个管理区;上迭公社下辖电尕、益哇两个管理区。
  1959年12月,临潭县将上迭公社划分为扎尕那和电尕两个公社»1960年元月,龙叠县将下迭公社划分为麻牙、卡坝、桑坝、达拉4个公社;洛大管理区从巴藏公社中划出单独成立洛大公社。
  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决定割划临潭县所辖上迭部(2社)和龙叠县所辖下迭部(5社),合并设立迭部县。迭部县于1962年1月1日正式成立,随即成立县人民政府和中共迭部县委员会。县下以原有公社建制为基础,改建和新建了益哇、电尕、卡坝、达拉、麻牙、多儿、阿夏、洛大、桑坝、腊子(新建)10个乡。乡下设公社(大队级)和生产队两级。1964年2月,又增建尼傲、花园两个乡。1968年6月15日成立迭部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并行使县委、县人委的各项权力。1968年12月,全县12个乡均更名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原有乡属公社更名为生产大队。是年底腊子公社更名为腊子口公社。1971年1月中共迭部县第二届党代会上恢复建立中共迭部县委。1981年1月4日第五届人代会上恢复成立迭部县人民政府;选举产生并设立迭部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3年12月〜1984年3月,进行机构改革,实行政社分设,全县公社均更名为乡,成立乡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5年6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将麻牙乡更名为旺藏乡。至1990年,全县共辖12个乡,52个村委会,243个村民小组。
  附:迭部县历史沿革表迭部县历史沿革表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