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745
颗粒名称: 第一编 建置
分类号: K928.2
页数: 42
页码: 59-10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迭部县历代建置情况。
关键词: 迭部县 政治区划

内容

第一章境域
  第一节位置
  迭部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南秦岭西延岷、迭山系之间白龙江中游高山峡谷之中。位于北纬33°39'〜34°20'和东经102°55'〜104°05'之间。北靠迭山主峰,和本州卓尼县相依为邻;东以白龙江水带和舟曲县串珠相连;东北与定西及陇南地区的岷县、宕昌县毗邻;西、南两面与四川省若尔盖县、南坪县接壤。
  举世闻名的革命纪念地——天险腊子口,位于县境东北部腊子口乡境内。
  两(河口)郎(木寺)公路沿白龙江岸横穿县境。岷(县)代(古寺)公路从北向南穿过腊子口至洛大乡代古寺与两郎公路相接。
  县城建在县境西部电尕乡境内,位于白龙江北岸,古叠州城遗址西侧。北距州府合作247公里,距省会兰州500公里。
  第二节境域
  古叠州地,历代属兵家纷争之地。中原政权时占时弃,或鞭长莫及,占而不守;或招抚羁縻,选臣服部族首领委以重任,以安边患。故无显明疆界。部族豪酋的势力范围因受游牧习俗影响,惯以统领族人、畜群多少而论,并不注重疆域的固定界线。先后聚居境内的氐、羌、吐谷浑、党项、吐蕃等部族,自古惯于游牧,逐水草而居,迁徙无常,又加宗教、部落管理上错综复杂的纽带联系,其疆界朦胧,境域难成定界。是本地区古代疆域的地方性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农耕、定居逐渐取代游牧,界线观念始有蒙生。至明、清卓尼土司实行土司制度后,属旗及部族的管理范围和习惯界线才逐步列显,并逐渐得到地方政府的承认和交界地域民众的遵守。
  一、古叠州疆界
  隋以前叠州疆域无考。唐代始有史载,《括地志》、《元和郡县志》、《藏族史料集》等史书载:唐中宗神龙年间“州境东西二百六十五里,南北一百二十九里”。与今迭部县境相比,南北界近似;东西稍长,东界至舟曲立节,西界至四川热多。州治(今县城东郊然闹村)“南至吐蕃界三十里,北至洮州一百八十里,东南至扶州三百三十九里,西南至吐蕃七十里,东北至岷州四百五十里”。
  二、明、清至民国时疆界
  明永乐时,卓尼土司内附受封,并于正德年间赐姓杨准其世袭之后,先后数次开拓领地,征服迭部,直至第十任土司杨威于康熙年间才完成对迭部境内部落的收复、巩固和调整等工作。至清末杨土司统领的后山(迭部)十四旗,已有较明确的管理范围和习惯界线。
  东界:至今磨沟新旧帕子、上下其尔、甘向、地来村东与岷州所辖后归安相连。
  东南界:以羊布梁与西固为界。
  南界:至阿夏、达拉沟脑以岷山主峰与四川南坪、若尔盖为界。
  西及西北界:自益哇布岗山南麓至当多沟东克、麻盖错卡山顶与四川若尔盖境为界。
  北界:以迭山主脊及北麓交界民众沿袭的习惯界线与卓尼车巴沟、卡车等旗相邻。
  民国时,迭部十四旗的疆界未发生新变化。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的疆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迭部的行政区划历经数次变更,疆界也随之移动,建国初,上下迭部先后分别划归卓尼、临潭和龙叠等县管辖。至1962年正式成立迭部县后,县境疆界始趋稳定。管辖范围包括原杨土司所属后山十四旗全境外,还将原岷县所辖(1954年〜1961年间划入舟曲县)洛大乡境(含今洛大、腊子二乡和桑坝乡的道藏、査哇村)亦划入迭部县境。
  新建县的疆界,仍以境内原旗所辖范围的历史习惯界线为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没有重新正式划界。这种历史沿袭下来的习惯界线,大部分已被各级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所承认和遵守。
  东界:自东北腊子乡境的铁杰日山梁北麓至大拉梁、葱地山顶,与岷县、宕昌县接壤;再向南延伸至洛大乡境曼地高山顶、黑水沟口,又东南至多儿羊布梁与本州舟曲县巴藏、曲瓦乡为界。
  南界:自东向西以多儿、阿夏、达拉沟脑的达益那隆、透木扎夏、巴旦哲西、尼玛克、佩尔热给、阿嘎尔等岷山主峰,与四川省南坪县、若尔盖县为界。
  西界:自电尕乡境杂藏卡村西向北至益哇乡布岗山南麓,又西北至色尔霍、东克、麻盖错卡等山峰与四川省若尔盖县的铁布区为界。
  北界:自西向东仍以迭山主峰华尔干山、光盖山以及迭山北麓交界处民众使用的习惯界线,与本州卓尼县的尼巴、卡车、木耳、纳浪等乡相依为邻。
  附:县名来历考
  县名来历考
  “迭部”原写“叠部”,近年简化为“迭”。四川热多地区则称“铁布皆为藏语之译音,意为“拇指”,即神仙拇指点开的地方。
  关于“迭部"地名缘何而来,众说纷纭。据神话传说,古代迭部地区四周全是高耸入云的石山,隔断内外交通。有个叫涅甘达哇的山神途经此地,被石山阻挡去路,他伸出拇指一撼,石山顿开缺口,变为通道,且在“扎夏果”(地名)石崖上留下拇指媼石的痕迹。据《安多政教史》载,在然多沟内一座叫胜乐圣地灵鹫山有苯教祖师东巴西饶留下的足迹,其中拇指痕迹最明显。故得“迭部”之名。又相传唐时吐蕃东征军中有名叫达巴的大力士,行军时两腋各夹一头牦牛,仍行走自如。遂被吐蕃赞普封为镇守汉藏交界处的带兵统帅,驻守于地势险要的上迭部“铁剧”白崖神宫,并建城堡居住。因其力大超群,故誉称“迭部”,有赞扬其出众之意。并作为地名相传至今。在学术界亦有几种看法,一说:迭部“是吐蕃军事统帅'德布'的音变”。(四川省民族语言学会首届年会论文毛尔盖•桑木旦:《略谈铁布地名由来》)。有说:“自吐蕃入侵党项,诸姓内徙,诸部旧称尚有留作地名以至于今日者。”认为,汉魏后在青海、甘南、川西北发展起来的党项羌“拓跋氏”曾据于此地,故“迭州之'迭部'、松州之'铁巴',皆为'拓跋'部之转音。" (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中华书局1948年版)。还有认为:“党、丹、宕、铁,也是一音之转。疑皆宕昌遗裔的部族”。(任乃强:《“达布人”的族源问题》载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印的民族研究丛刊之二)。又有人认为:迭的名称“是由羌语叠布而来。”(马长寿:《氐与羌》)。还有人推断:“古代确有一个被称为'迭'或'铁'的民族集团居于此地。”(格勒:《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人名变为部名,部名又转为地名”(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
  以上几种说法除神话外,都是依据有关史料考证和推断的,都有它一定的道理。尤以格勒和洲塔的推断即迭部地名来源于古代部族名称较为可信。迭部藏族来源于唐代吐蕃屯军后裔之说,是有道理的,但“迭部”地名不只是唐以后才形成的。因为迭部之“迭”(叠)的称呼,早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出现并见于史册。据《元和郡县志》云:“周武德六年(577年)西逐诸戎,始统有其地,乃置叠州。盖取山川重叠之义。”《迭部县地名志》认为“叠州是藏汉两种语言的组合名称。'叠'是藏语地名“帖武”一词的首字音译,选定汉文译写用字时,既注意了语音的准确性,又兼顾了符合当地地形特征(山峦重叠)的字义;'州'是汉语行政区划名。”
  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迭部”系藏语音译而得名,源于古代部族名称。在今译写汉文时,含有藏汉两语组合之潜义,选用“选”(叠)字,寓以群山重叠之义;“部"是藏语语尾,有“部族"、“部分”地区之义。“迭”与 “部”组合起来,亦含有“叠州部族叠州地区”之寓义。
  第二章建置 沿革
  迭部地处祖国腹地,古为华夏边陲深山一隅,历属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藏、汉人民山水相连、习俗相近的毗邻之地。在这块历史悠久的沃土上,从发掘的石器、陶器等诸多“马家窑”、“寺洼”等古文化遗存证明,早在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秦、汉至唐,是氐、羌、吐谷浑、党项、吐蕃等西部诸部族狩猎、耕牧、徙居、融合的摇篮;也是部族豪酋、吐蕃军帅及中原政权频繁纷争之地。早在公元四世纪末西秦在境内始置甘松郡起,历经北周、隋、唐,境内有过数百年的州、郡、县建置史,曾先后置有二州(叠州、芳州、未含羁縻州),五郡(甘松郡、西疆郡、疆泽郡、恒香郡、合川郡),十县(合川县、叠川县、乐川县、常芬县、钳川县、丹岭县、恒香县、归政县、安化县、和同县)。
  中唐至宋、元、明初六、七百年中,迭境主要以吐蕃豪酋等地方政权和称雄割据或依附中原王朝的格局为主。攻则占而不守,附者叛附无常。
  明、清至民国五百余年间,迭境大部先后被卓尼杨土司收服为世袭领地,实行政教合一、军民一体的土司制度,行政上隶属洮州卫(厅、县)节制。
  新中国成立后,土司旧制被废除,诞生了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政权。1962年1月1日正式成立迭部县。从此,迭部成为党和人民政府带领藏、汉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同创建社会主义精神和物质文明的一方乐土。
  第一节夏商至南北朝
  夏、商时(夏: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商: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史称黄帝分天下为九州,夏舜时增至十二州,禹时又恢复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古叠州地属《禹贡》所记梁州之域。已入华夏版图。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仍属九州之梁州域。春秋战国(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诸侯割据,群雄纷争,春秋十四强和战国七雄的势力无暇顾及迭境。此时迭部一带实属“诸羌保据”之地。羌、戎是甘青川北一带的土著部族,从事牧业者称“羌”,从事农耕与狩猎者谓“戎”。春秋末期羌人无弋爰剑进入河淳及河曲之地,他的子孙各成部落,自寻适宜之地,一支进入川北,为白马种广汉羌;一支进入白龙江流域为参狼种武都羌。无弋爰剑的子孙们与当地土著部族融合为羌人先民,形成很多互不统属的部落。
  秦时(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境北洮州和境东北岷州、境东羌道等地先后属陇西郡。其辖境延伸至迭部北、东地缘,然未及整个迭部。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置武都郡,在白龙江流域设有西部都尉,统治范围辖及迭境东部。凉州刺史于洮州地设军事重镇南部都尉,又设洮阳郡,其辖区仅及迭境北缘。
  东汉(公元25〜220年)境内处于诸羌部落割据之势。
  三国(220一265年)东汉末至三国初,为魏、蜀相争之地。至蜀汉建兴六年(227年),蜀相诸葛亮伐魏,攻取武都、阴平二郡后,迭部遂归蜀汉益州阴平郡(治今文县)辖。境北迭山主峰成为魏、蜀之界山。蜀汉名将姜维于境东沓中屯兵种麦贮粮,曾由此越迭山攻洮阳(今临潭境内),与魏将邓艾战于候和(今临潭境)。蜀汉炎兴元年(263年)姜维被邓艾所败,退出沓中,迭境即归魏所辖。
  西晋(265-316年)县境南部属秦州(治今天水)阴平郡(治今文县)辖。
  东晋(317一420年)、十六国(304一439年)时,吐谷浑占据了整个川北、洮西大片地区。迭部亦被其所占,并在境内修筑马牧城(今电尕乡吉爱那村南),遂归吐谷浑统辖。晋咸和五年、前凉太元七年(330年)前凉君主张骏乘前赵新亡之机,出兵收复黄河以南失地,在境内置甘松护军。时为前凉所辖。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385年)属西秦乞伏国仁所辖,并在境内置甘松郡。
  南北朝(420一589年)仇池国(都城在今西和县西)在其极盛的杨难当(430〜442年)时,迭境东部属仇池国势力范围之内。
  北魏(386〜534年)迭境初归羌酋所建宕昌国统辖。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424〜452年),宕昌羌酋帅梁弥忽降魏,遂归北魏所辖。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一度迭境又被吐谷浑所占。
  北周(557一581年)明帝武成中(560年),于合川(今县城东然闹村)始置合川县,辖六乡。武帝保定元年(561年),《读史方舆纪要》和《括地志》载:“西逐诸戎,始有其地,乃于三交口(今达拉沟口)筑城,置甘松防,又为三川县,以隶恒香郡。”武帝建德元年(572年),于今达拉乡九如卡(进达拉沟约10公里处)置恒香郡。又于建德三年(574年)改三川县为常芬县,辖“六乡、东南一百二十里。”甘松防和常芬县均属恒香郡所辖。(恒香郡在史书上另有五香郡、常香郡之称)。
  建德六年(577年)六月,省裁甘松防。并于甘松防故地置芳州,以地多芳草而得名。芳州辖恒香、深泉(治封德,今舟曲县丰迭附近)二郡。是年,又“于叠川(今电尕乡吉爱那村南)置叠州,取群山重叠之义。"于合川置西疆郡,辖合川、乐川(在今四川若尔盖县铁布区一带)二县。叠州时辖一郡三县,即西疆郡及其二县和叠川县。"
  第二节隋唐 五代
  隋时(581一618年)以州统县。开皇三年(583年),废西疆郡,留合川县;“析乐川置归政县,兼置疆泽郡,旋并废废恒香郡,留常芬县。叠、芳二州建置犹存。开皇四年(584年),废宕州总管府,改置叠州总管府。(一称叠川县总管府)。开皇六年时,骆平难任芳州刺史,后调任叠州刺史,其后,由杜粲接任叠州刺史。开皇十五年(595年),慕容三藏任叠州总管。
  大业元年(605年),罢州为郡。废叠州及叠州总管府,将原叠州所辖叠川、合川二县划归临洮郡(治美相)辖;废芳州,将原芳州所辖常芬县划属同昌郡(治今四川南坪)辖。
  唐时(618一907年)分天下为十道,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在今甘肃境内置陇右道。陇右道治割州(今青海乐都县),领临、兰、河、秦等十七州。叠州地属陇右道秦州总管府辖。
  武德元年(618年),以隋同昌郡之常芬县复置芳州,州城名曰长乐城。并置丹岭县(在今卡坝乡境内),据《元和郡县志》及《新唐书》载:丹岭“东南至州二十里”。“界内虽立县名,无城郭居住。”此时,芳州辖常芬、丹岭2县。房当树任芳州刺史。武德二年(619年),析洮州之叠川、合川、乐川三县,于“原州西二十九里”之合川故城置叠州,州城名曰交戍城。(治今电尕乡然闹村)。五年(662年)被吐谷浑占据。七年(624年)讨平吐谷浑复置叠州。武德四年(621年),划丹岭县隶洮州;又置岷州总管府,叠、岷、宕、洮、旭五州受其统领。武德五年(622年),析合川县境分置安化(本作“安伏",《新志》改为安化)、和同二县,“寻俱省入合川县贞观二年(628年),于今达拉沟九如卡“东北至州一十五里"处(《新唐书》),即隋恒香郡故地置恒香戍;兼“置恒香县,侨治恒香戍”。又将洮州丹岭县划归芳州。此时,芳州共辖常芬、丹岭、恒香三县。同年,唐太宗裁州并县,在叠州辖境内省乐川、叠川二县,并入合川县;后又将芳州辖境内的丹岭、恒香、常芬3县合并为常芬县。贞观三年(629年),迫于战事,暂移松州治于芳州长乐城。此时,芳、松二州同治于今达拉沟口。
  贞观九年(635年),雄据迭境及川北若尔盖一带的党项羌拓跋部豪酋拓跋赤辞内附,被唐廷赐姓李,拜为西戎州都督(以松州为都督府),并在其辖地内列设了三十二个羁縻州。其中在叠州境内就设有以党项族首领为世袭长官的津、序、壹、枯、嶂、王、盖、立、桥九州,其规模仅相当于今一个乡,却冠以州名,地盘小而官名高,此实为唐王朝羁縻安边之策。为了安置内附党项而设置的“羁縻州县”,“其部落列置州县。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贞观中,曾迫于时势所需,将叠州治移往“距原州址西三十余华里"、“三面险绝”的今益哇乡卜岗山巅(古城遗址犹存)。贞观十三年(639年),于叠州置都护(督)府,设都督,督叠、岷、洮、宕及津、序、壹、枯、嶂、王、盖、立、桥等州。至永徽元年(650年)罢都督府,历时11年。
  上元二年(675年),芳州陷于吐蕃。旋又收复。仪凤二年(677年)于叠州置长利府。
  神龙元年(705年),废芳州,以常芬县隶叠州。此时,迭境为一州二县,即叠州辖合川、常芬二县。开元二年(714年)十二月,置陇右节度大使,领十二州。叠州受其统领。天宝元年(742年),陇右节度使为御防吐蕃,于合川置合川守捉,领兵千人;并改叠州为合川郡。合川郡历时16年,唐代名将李晟曾封合川郡王。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叠州。
  宝应元年(762年)后,叠州偕同岷、宕等州相继被吐蕃占领。至元和十五年(820年),洮、岷、叠、宕地域均陷于吐蕃,州县俱废,从此归吐蕃 “噶玛洛”(未得藏王诏书不能返回之意)部落统领。吐蕃统领时期,境内行政建置无史料稽考。
  五代十国(907〜979年)自唐末咸通七年(866年)吐蕃将尚恐热发动大规模内乱被杀后,吐蕃政权日趋分裂削弱。从此至五代时期,迭境类同甘肃的洮、渭、岷、廓、宕等诸地,属吐蕃“温末”(吐蕃奴隶之称谓,系指吐蕃政权削弱后,其部属奴多无主,遂自相纠合为部落割据)势力范围。自唐末至北宋,吐蕃政权(含口角厮啰)占领并统治迭境达300余年。
  第三节宋元明清
  北宋(960〜1127年)时后藏亚泽王系之后裔瞒厮啰在甘青地区创建一地方政权,臣属于北宋。县境亦在其控制范围之内。至宋熙宁六年(1073年),宋王朝发动熙河之役,收复洮、岷、叠,始入北宋版图,今旺藏以西属秦凤路洮州辖,以东属岷州辖。
  南宋(1127〜1279年)初属南宋临洮路洮州辖。后宋、金相争。南宋宁宗庆元元年、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劲勇得众”、雄据叠州的蕃族首领青宜可附于金,宋开禧二年(1206年)四月,金任其为叠州副都总管加广威将军。叠州地始为金人所有。
  南宋理宗端平三年、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三月,元伐蜀。蒙古太宗窝阔台汗次子阔端遣兵攻克白龙江流域诸地,阶、岷、迭、宕十八族降蒙古。至此,迭境悉受蒙古汗国统领。1252年蒙古汗国征大理,忽必烈率师于1253年秋至迭部,出塔拉(达拉沟),共分三路于翌年攻入大理,灭其国。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任用土波思(吐蕃)乌思藏啜族人赵阿哥昌为叠州安抚使,课农安民,遂成为境内世袭土司。
  元时(1271〜1368年)地方行政区划分为省、路、府、州、县五级制;又在中央设总制院,后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称宣政院,以统领天下佛教及吐蕃事务。县境属宣政院下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脱思麻路松潘叠宕威茂州管辖。
  明时(1368〜1644年)朱元璋统一后,全国设置13个布政司,布政司或直隶州下,分设府、州、县。而洮、岷、等边防重镇则设立军政一体的卫、所机构。洪武四年(1371年),置洮州军民千户所,十二年(1379年)升所为卫。今县境花园乡以东属岷州卫辖,以西归洮州卫管,隶陕西都司。白龙江以南的达拉、多儿、阿夏等地,属松潘卫所辖。疑在今达拉乡境内设立占藏先结簇司。
  永乐二年(1404年),卓尼杨土司先祖些地(藏史称“姜太”,系藏王赤热巴金的大臣噶•伊西达吉的后裔)率迭部达拉等部族内附。十六年(1418年)朝廷以功授其世袭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管理卓尼及迭部部分部落。正德四年(1509年),土司旺秀进京晋见,武宗朱厚照赐名杨洪,准其世袭,并建军民千户所,隶属冰州卫,由陕西都司巩昌府所辖。
  清时(1644〜1911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洮州裁卫改厅,设抚番同知,仍属巩昌府。卓尼土司辖区仍沿明制。康熙十四年(1675年),第九任土司杨朝梁先后收复迭部部分部落,又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卓尼第十任土司杨威再次出兵收复迭部后,依旧制设十三旗,后分出九个小旗,共计二十二旗。待局势稳定后又将境内属旗由二十二个合并为十四个,一直延续到民国末。
  县境内今洛大、腊子、桑坝三乡地,原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受封的西固黑峪沟黄土司领地。相传雍正初年黄与相邻的岷州多纳赵土司联姻,将该地作为二女妆奁相继馈赠予赵土司。后因黄土司属民上告于京,雍正朝革赵、黄土司职,改土归流,遂将赵土司辖地改称归安里,今腊子、洛大、桑坝地区称“后归安”,归岷州直属。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将今桑坝(不包括道藏、査哇二村)划入卓尼杨土司辖地。至此,迭部境内除今洛大、腊子二乡和桑坝乡道藏、查哇二村等地外,均属卓尼杨土司世袭领地,时称后山十四旗,隶属巩昌府洮州厅。
  第四节中华民国(1912〜1949年)
  民国初废府、州、厅建制,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二年(1913年)甘肃省政府决定废除土司制度,卓尼土司辖地归兰山道临潭县统辖。事实上土司制度未能动摇,临潭县无法统驭。民国十六年(1927年)取消道制,确定地方行政区划为省、县两级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保甲制度。翌年,岷县在其辖区腊子、洛大地区编组保甲,共编为洛大、录坝、黑多、朱立、腊子五保;(其中腊子保属岷县西乡);保下设甲,按村大小编1一3甲;每村还设老民(村长)一人,十户设乡约(乡保)一人(实为一姓多户之长,多由一人承担甲长和乡保二职)。1940年设立洛大乡,遂将腊子保划入洛大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卓尼“博峪事件"后,省政府借机在杨土司领地“改土归流”,设立卓尼设治局,成为明代后卓尼第一个非土司制的国家行政建置。从此土司辖区各旗名义上归流(设治局)、土(保安司令部)并存的新政管理,而实际上仍沿土司旧制。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甘肃省政府调整行政督察区,在岷县设置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潭县及卓尼设治局均受其督统。1943年,岷县专署专员胡受谦与保安四团团长吉猛,奉命到卓尼推行“改土归流”,编査保甲,改旗为乡。卓尼设治局自1944年编查以来因受到插岗等地群众的强烈反对而中途破产,宜至1947年才算编组完毕,在土司辖区内共编9乡、85保、890甲。其中迭部境内编为2乡、26保、283甲。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上迭乡(乡址定在电尕寺)共编12保、140甲;下迭乡(乡址定为旺藏寺)下编14保、143甲。保甲制实则“纸上谈兵”,并未施行。
  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9月11日,,洮岷路保安司令杨复兴率卓尼政军警起义,并在卓尼禅定寺召开千人大会庆祝卓尼和平解放。土司辖区迭部亦随之解放。9月14日,成立卓尼军事管制委员会。
  1950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卓尼自治区工作委员会和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正式成立,隶属甘肃省岷县专区。杨复兴宣布废除土司制度。并将原“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改编为甘肃省军区卓尼民兵司令部。迭部境内土司属旗遂归卓尼自治区管辖。1951年4月,以解放区派来的老干部为骨干配合当地民主人士组成驻迭工作组,作为设区过渡。1952年9月,中共卓尼工委再派工作组进驻迭部,筹建区级政权。
  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专区级)和甘南藏区各族各界协商委员会同时成立。卓尼改区为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区。同年,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将岷县的洛大乡(含今洛大、腊子二乡及桑坝的道藏、查哇二村)划归甘南舟曲县,1954年正式接管。至1955年7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甘南藏族自治区更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
  1954年10月,中共卓尼工委决定建立上迭党组和下迭党组。1956年1月,上、下迭两个区级工作组更名为区公所,成立区人民政府。至1957年10月,上迭区建立了扎尕那、哇巴、当多、买麻、白麻、中山6个乡级人民政府;11月,下迭区建立了卡坝、沙录哇、桑坝、达拉、尖尼安子、多儿、阿夏7个乡级人民政府,其中多儿、阿夏两乡后于1958年10月合并为多儿阿夏乡。1958年2月,上、下迭区党组升格为中共上迭区委员会和中共下迭区委员会。
  1958年11月,上迭区改建为上迭人民公社;下迭区改建为下迭人民公社。舟曲县将洛大乡并入巴藏人民公社,洛大称管理区(大队级)。
  1958年12月20日,国务院第83次会议决定,下迭公社划入舟曲县(改称龙叠县)辖;上迭公社随卓尼县并入临潭县辖。至1959年上半年,下迭公社下辖达拉、卡坝、麻牙、多儿、阿夏、桑坝6个管理区;上迭公社下辖电尕、益哇两个管理区。
  1959年12月,临潭县将上迭公社划分为扎尕那和电尕两个公社»1960年元月,龙叠县将下迭公社划分为麻牙、卡坝、桑坝、达拉4个公社;洛大管理区从巴藏公社中划出单独成立洛大公社。
  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决定割划临潭县所辖上迭部(2社)和龙叠县所辖下迭部(5社),合并设立迭部县。迭部县于1962年1月1日正式成立,随即成立县人民政府和中共迭部县委员会。县下以原有公社建制为基础,改建和新建了益哇、电尕、卡坝、达拉、麻牙、多儿、阿夏、洛大、桑坝、腊子(新建)10个乡。乡下设公社(大队级)和生产队两级。1964年2月,又增建尼傲、花园两个乡。1968年6月15日成立迭部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并行使县委、县人委的各项权力。1968年12月,全县12个乡均更名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原有乡属公社更名为生产大队。是年底腊子公社更名为腊子口公社。1971年1月中共迭部县第二届党代会上恢复建立中共迭部县委。1981年1月4日第五届人代会上恢复成立迭部县人民政府;选举产生并设立迭部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3年12月〜1984年3月,进行机构改革,实行政社分设,全县公社均更名为乡,成立乡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5年6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将麻牙乡更名为旺藏乡。至1990年,全县共辖12个乡,52个村委会,243个村民小组。
  附:迭部县历史沿革表迭部县历史沿革表
  第三章行政区划
  第一节明、清时区划
  一、卓尼杨土司辖区
  自明永乐年间卓尼蕃族头人些地率部内附,受明廷封赐时起,迭部境内已有达拉沟等部族先后被其收服为属民。但时有反叛,并未巩固。至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第十任土司杨威出兵收复迭部后,上、下迭行政区划才初见雏形,始设当多、曼玛卡送、上迭占岔、西卡玛、华巴、尼巴、斯浪、完绰、达日卡、道日、阿夏、卡巴录秀、尖尼等13旗。旗的规模相当于今一个乡,旗下所辖称族,多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旗辖数个至一二十个族(村)不等。
  此后,又从13旗中分出益哇、哇巴、达拉、拜扎、什巴、尼傲、哇藏、唵子、多力禾等9个小旗。从此,杨土司在迭部的辖旗共有22旗。
  待迭部局势稳定后,土司杨威又将迭部22旗重新调整划并为14旗,时称后山14旗。即上迭6旗:当多、益哇、哇巴、白阿卡宋(拉麻尕什)、宁巴、曼玛卡松;下迭8旗:唵子、尖尼、达拉、卡坝录秀、沙录哇(尼傲、旺藏)、阿夏、多力禾、桑巴。共208个族(寨)。
  二、黄、赵土司辖区
  清康熙年间,今腊子、洛大、桑坝一带,被朝廷封赐给西固黑峪沟黄土司为世袭领地,雍正时黄又转赠岷州多纳赵土司,只记辖属范围,区划无考。土司被革职后此地收归岷州直属,并设归安里,里址设在今岷县西乡,辖前归安和后归安,后归安辖境包括今洛大、腊子和桑坝。
  杨土司后山14旗所辖族(寨)
  第二节民国时区划
  一、卓尼设治局辖区
  民国初期,卓尼土司制及其在迭属旗设置顺沿未变。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卓尼设治局成立后,遂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开始在其辖境内编组保甲,先从洮河沿岸开编,至1947年才最后在迭部编查。旧旗制和长宪(旗长)、总管、头目被保甲制取代。在原卓尼土司所辖全境共编1镇、9乡、85保、890甲。迭部境内编2乡、26保、283甲,但未能实施。
  上迭乡:乡址驻电尕寺,下辖12保、140甲,辖境包括上迭的当多、益哇、哇巴、白阿卡宋、宁巴、曼玛卡松8旗,即今电尕、益哇两乡全境。
  下迭乡:乡址驻旺藏寺,下辖14保、143甲,辖境包括下迭的唵子、尖尼、达拉、卡坝录秀、沙录哇、阿夏、多力禾、桑巴8旗,即今卡坝、达拉、尼傲、旺藏、多儿、阿夏、花园、桑坝8乡全境和洛大乡的磨沟。
  二、岷县辖区
  民国时,今腊子、洛大地区属岷县所辖。岷县始于1935年就在辖境内编组保甲,并于1940年成立洛大乡。
  洛大乡:乡址驻今腊子康多村,下辖洛大、录坝、黑多、朱立、腊子5保,其中腊子保初归岷县西乡,洛大乡成立后划属洛大乡辖。洛大乡辖境包括今洛大乡大部,腊子乡全境和桑坝乡的道藏、查哇两个自然村。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一、卓尼县管辖时期
  解放初,迭部仍按原土司旗制区划进行管理。
  1953年10月卓尼自治区改为卓尼县后,始于辖区内设区建乡。至1957年10月,在迭部境内共划分2区、13乡,即上迭区下辖:扎茶那、哇巴、当多、买麻、白麻、中山6个乡;下迭区下辖:卡坝、沙录哇、达拉、尖尼安子、多儿、阿夏、桑坝7个乡。1958年11月改区为人民公社。
  原岷县所辖的腊子、洛大地区,于1954年划归舟曲县管辖后始设洛大乡。1958年11月建社时并入巴藏公社。
  二、临潭县、龙叠县管辖时期
  1959年1月,迭境分别划归临潭县和龙叠县辖。此时,上迭地区由临潭县辖,划分为电尕、益哇两个公社;下迭地区由龙叠县辖,划分为麻牙、卡坝、桑坝、达拉、洛大5个公社。迭部县行政区划表三、迭部县成立后的区划
  1962年1月,甘南州调整行政区划,正式成立迭部县,将上、下迭部划为迭部县管辖范围。全县到1964年共划分为:益哇、电尕、卡坝、达拉、麻牙、多儿、阿夏、洛大、桑坝、腊子、尼傲、花园12个乡。1968年12月,乡更名公社,原乡属公社更名生产大队,区划未变。1980年复改社为乡,大队改为村委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此后,只1986年麻牙乡更名旺藏乡,区划未变。
  至1990年,全县共辖12乡,52个村民委员会,243个村民小组。
  第四章县城乡镇
  第一节县城
  县城位于县境西部白龙江北岸,迭山南麓、岷山北缘雪峰虎头山(藏语称玛莫,意为“美女山")下。地理座标东经103°13',北纬34°04'。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6.7℃,极端最高气温33.8℃,最低一19.8℃。年平均无霜期147天。年平均降水量611.6毫米。历年最大冻土深度66厘米。县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群山环拱。山坡森林繁茂,青松葱茏,松涛汹涌,四季青翠。巍峨的岷山北翼虎头峰犹如一尊巨型雄狮竖耳横卧,恢宏壮观。一泓碧水绕城南而东,碧波映蓝天,袅姿舞青山。自然环境优美宜人。市区呈带状展布,各种建筑物随地形而建,东西长,南北窄,呈船形平面图。城区人口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时为8562人。城区占地面积218公顷,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6.5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区面积12.17万平方米。
  县府驻地具有悠久的建置史。城区东郊然闹村,系古叠州城遗址。此地最早于南北朝北周明帝武成中(公元560年)始置合川县,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增置西疆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仍留合川县。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置叠州,古城初称交戍城,置州后更名叠州城。贞观十三年(639年)置叠州都督府,至永徽元年(650年)罢置。仪凤二年(677年)又置长利府。天宝元年(742年)改叠州为合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叠州。今叠州古城遗址处残垣断壁犹存,是县境内主要古文化遗存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在城西郊置上迭区,1958年10月更名上迭人民公社。1962年1月1日成立迭部县,县政府机关暂驻城北郊电尕寺院内。1963年3月迁驻西郊哇多卡(藏语地名,意为狐沟口。电张乡驻地),利用原驻军8071部队营房为县政府机关办公用房。1963年始于今址一一嘉木堂(藏语地名,意为夫人住地。相传系古代屯兵将领或州郡官员专为妻室筑城居住之地, 亦有古城遗迹)荒滩上新建县政府及县级机关单位。1965年8月迁入今址。迭部县建立以来,县城建设从零起步,在短短的30年内发生了奇迹般的巨变。昔日草木杂生、野兔戏逐之灌丛台地,今已建成甘川交界地区一座颇具规模繁荣而美丽的山区重镇,成为本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区建有三至六层的砖混楼房30余幢,主要建筑的不同式样独展风姿,点缀市貌。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一派兴旺景象。1990年有国营、集体商店58个,个体有证商业110户。
  主要街路有兴迭路、北街、电尕路、西河滩路、水厂路5条,长6798米;另有七九二矿福利区的长征路、改革路、创新路等共8条街道。其中较长的兴迭街、长征路、改革路、创新路已铺成沥青油面。主街两旁绿树成荫,铁栏护围。街北沿一排水泥铁架结构的灯杆,装有路灯46个,其中250W水银灯18个,160W水银灯28个。1988年建成供水工程,日供水量2500吨。
  城区内,共设有省、州、县属大小单位130多个。省属单位有国营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益哇林场。州属企业有:汽车站、公路段、邮电局。县属党、政、军、法、检机关及事、企业单位120多个,其中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其办事机构和职能部门有: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纪委、信访办、党史办、机关党委、党校、工会、妇联、团委;人大办公室、法工委、代工委、财经委、教科文委;政协办公室、提案联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学习宣传委员会;政府办公室、科委、体委、财政局、审计局、物委、粮食局、民政局、统计局、宗教局、监察局、县志办、计生委、税务局、司法局、法制局、经计委、护林办、区划办、供销社、人事局、档案局、城建局、土地管理局、文教局、广播电视局、农牧局、林业局、水电局、社会劳动保险局、农机局、物资局、公安局、矿公安分局、商业局、工商局、卫生局、工交局、乡镇企业局、农广校。还有武装部、法院、检察院、武警中队。
  文化教育单位有:文化馆、书店、民族歌舞团、电影公司、县中学、藏族中学、城关小学、职校、幼儿园;七九二矿职工子弟中学、小学。
  医疗卫生单位有: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县医院、计划生育指导站;七九二矿职工医院。
  金融和其他事业单位有: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保险公司,畜牧兽医中心、水电队、交警队、运管所、物检所、房管所、税务所、工商所、公安派出所、农技站、林技站、征稽站。
  企业单位有:农副公司、民贸公司、医药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食品公司、林业公司、种子公司、石油公司、煤炭公司、物资公司、农机公司、供排水公司、木材综合加工厂、供电所、亚古电站、手工业联社(集体)、电尕粮站、二粮站、劳动服务公司、饮食服务公司、酒厂、粮油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
  第二节乡集镇概况
  —、电尕乡
  地处县境西部白龙江两岸,东临本县卡坝乡,西连益哇乡,南接达拉乡,北隔光盖山与卓尼县毗邻,西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铁布区接壤。乡政府驻哇多卡,在县城西郊。乡名取藏语“巴西电尕”后二字得名,意为“台上”。
  乡境内,早在南北朝北周、隋、唐时,先后置有叠州、西疆郡、叠川县、合川县、,合川郡等建置,留有三处古城遗址。明、清至民国属卓尼杨土司统辖,并在境内设有哇巴、宁巴、白阿卡宋、曼玛卡松等4旗。解放后,1956年卓尼县始设上迭区。上迭区在乡境设立哇巴、白麻、买麻、中山4个乡。1958年改区为上迭人民公社。1959年随卓尼县划归临潭县辖。1962年迭部建县后置电尕乡至今。1990年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52个村民小组,46个自然村;有人口1016户,5363人,其中藏族4299人。全乡总面积628平方公里,耕地1.25万亩,平均海拔2500米,北部最高峰保贝格洒(意为挖松香山)高4582米。两(河口)郎(木寺)公路横穿乡境,并与各沟林区道路纵横相接,交通较便利。白龙江、哇巴河上修有钢混公路桥梁各一座。乡境内驻有省属企业七九二矿、迭部林业局,县人民政府及县级机关、县属良种场、园艺场等单位。
  全境属高山森林区,森林、草场、水利、药材等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2439公顷,覆盖率达79%。木材蓄积448万立方米。沿江较平坦的河川阶地,是本县主要农业区,粮食作物以小麦、青稞、蚕豆为主,1990年粮食总产2335.05吨。有1个村委会、4个村民小组以种植蔬菜为主,是供应县城的蔬菜基地。1990年有各类牲畜23596头(匹),其中大牲畜12088头(匹),山绵羊7925只。乡镇企业办有:木器加工厂、砖瓦厂和个体运输、加工业、服务业等,1990年总产值(按当年价)515.6万元,其中乡办产值265万元,村办34万元,联户办119.4万元,个体97.2万元。乡内有小学15所,在校学生728人;另建有卫生院、供销社、综合服务站、电影放影队、信用社等基层单位。有寺院3座,共有住寺和尚68人。
  二、益哇乡
  位于县境西北,东连电尕乡,西、南与四川若尔盖县接壤,北靠光盖山与卓尼县卡车乡、尼巴乡隔山相邻。乡政府初驻扎尕那东哇村,1971年迁驻今址高杂村附近,东南距县城15公里。乡名以藏语“益哇库"而得名,意为 “猞猁沟”。
  乡境隋、唐时属叠州合川县辖,唐后属吐蕃。明、清至民国属卓尼杨土司领地,并在境内设有当多、益哇两个旗。解放后属卓尼县上迭区辖,1957年10月境内始设扎尕那、当多两乡,1959年1月随上迭公社划属临潭县,同年12月单独设立扎尕那公社。1962年划入新建的迭部县后改为益哇乡至今。1990年下辖6个村委会,31个村民小组(31个自然村);共有人口687户,3943人,其中藏族3892人,回族2人。
  境内山峦重叠、峡谷纵横。北部基岩裸露,石峰嶙峋,璨然生辉,恢宏壮观。光盖山(迭山主峰)横卧境北,向南延伸部分将该乡境分为当多、益哇两条沟,两河沿沟由北向南注入白龙江。平均海拔2600米,最高的扎通瓦 (藏语,意为“高石山。)海拔4313米。气候高寒阴湿,无霜期短。全乡总面积36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3915公顷,森林覆盖率43%,木材蓄积量113万立方米;草场40.85万亩;耕地8831亩,主要农作物有大豆、青稞、小麦、油籽、洋芋。1990年粮食总产985.26吨;有各类牲畜21545头(匹),其中大牲畜13351头(匹),山绵羊4908只。该乡原以农为主,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转为以牧为主。乡镇企业主要办有木材加工、小水电、煤矿等,1990年总产值294.2万元,其中乡办产值216.3万元,村办2.6万元,个体办75.6万元。境内有林区乡村简易公路4条。县办林业公司在乡境办有益哇林场。
  境内有较丰富的森林、草场野生动植物、药材等自然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磷、煤、铀、铜等。境内早在隋代就有采矿炼铜,铸刀制币之记载。
  全乡有小学7所,在校学生345人。并设有卫生院、商店、兽防站、信用社等单位。有寺院3座。住寺和尚65人。
  三、卡坝乡
  位于县境中部偏西,白龙江北岸,东邻尼傲乡,南连达拉乡,西接电尕乡,北依迭山主峰与卓尼县木耳乡接壤。乡政府驻卡坝路村南,西距县城32公里。乡名以藏语“卡坝路”首二字得名,意为“上面乡境南北朝至唐初属叠州辖。唐武德元年(618)年于境内置丹岭县,隶芳州。武德四年(621年)隶洮州。贞观二年(628年)复归芳州,旋又并入常芬县。神龙元年(705年)废芳州后归叠州辖。唐后属吐蕃。明、清至民国属卓尼杨土司辖地,并在境内设唵子、卡坝录秀二旗。解放后,1956年属卓尼县下迭区辖,1957年10月始设卡坝乡。1959年归龙叠县下迭公社管。1960年1月改设卡坝公社,辖今卡坝、尼傲2乡境。1962年迭部建县后恢复卡坝乡至今。至1990年下辖4个村委会,19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共有361户,1975人,其中藏族1867人。
  全境属高山峡谷地带,迭山主峰错美(意为“湖爷”)位于境内西北部,海拔4920米,系州内最高峰。地势北高南低,发源于迭山主峰的安子曲和尼欠曲沿安子沟、尼欠沟向南汇流注入白龙江。年平均气温6.7℃,年平均降雨量630毫米。总面积为56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26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7.7%,木材蓄积量752万立方米;耕地4492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青稞、蚕豆为主,南端白龙江谷地可种植玉米、养麦。1990年粮食总产734.51吨,有各类牲畜10900头(匹),其中大牲畜4834头(匹),山绵羊4032只。野生动植物、菌类、中药材等资源较丰富。乡镇企业主要办有木材加工、织毯、制香、小水电(75千瓦)等,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73.1万元,其中乡办107.6万元,联户6.3万元,个体59.5万元。境内白龙江和安子河上建有钢混桥梁各一座。两郎公路从境南穿过。
  全乡办有小学8所,在校学生204人。迭部林业局安子林场建在乡境内。另设有卫生院、卡坝邮电所、信用社、营业所等单位。有寺院3座,住寺和尚100人。
  四、达拉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地处白龙江南岸、岷山北麓。东北连卡坝、尼傲二乡,东接旺藏、阿夏二乡,西、南与四川若尔盖县接壤,北与电尕乡隔虎头山为邻。乡政府驻岗来村,西北距县城65公里。乡名以地处藏语达拉库而得名,意为“虎穴”,相传古时沟内有虎。
  南北朝时,北周于建德六年(572年)在沟内九如卡处置恒香郡,隋废。唐贞观二年置恒香戍,兼置恒香县,旋又并入常芬县,隶芳州。神龙元年 (705年)废芳州后归叠州常芬县辖。唐后期属吐蕃辖。明、清至民国属卓尼杨土司领地,并设有达拉旗。解放后,属卓尼县下迭区辖,1957年10月始建达拉乡。1959年属龙叠县下迭公社管。1960年元月成立达拉公社。1962年建立迭部县后恢复达拉乡至今。至1990年下辖3个村委会,13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共有322户,1786人,其中藏族1765人。
  全境属岷山峡谷地带,山峦重叠,沟深谷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2500米,最高山峰在4300米以上。达拉河由南向北纵穿全境,次哇、拉子、热泉、高吉等数条山沟支流分别从东西汇入达拉河,向北注入白龙江。达拉河是县内白龙江最大支流,古有阔水、太白水之称。我国西北至西南间,被秦岭及岷、迭山脉层层封锁,极少通道。唯发源于川北的达拉河(上游四川境段称包座河)透穿岷山南北,勾通甘川,使达拉沟成为甘川天然古通道之一。古来运兵征战,屡经此道。三国魏蜀相争,唐、蕃、吐谷浑交战亦经此道,1253年忽必烈征云南,兵分三路,中路经此道入滇。1935年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达拉,并在乡境高吉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俄界会议”。会址于1981年9月10日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乡总面积73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4185公顷,森林覆盖率60%,木材蓄积量597万立方米;草场面积20万亩;耕地6126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蚕豆、洋芋、胡麻、油籽等。1990年粮食总产783.53吨,有各类牲畜11566头(匹),其中大牲畜5221头(匹),山绵羊5160只。乡镇企业主要办有木材加工、小水电等,1990年总产值130.6万元,其中乡办87.3万元,个体43.3万元。沟内有4条林区公路相互勾通,向北至沟口与两(河口)郎(木寺)公路相接。修有公路桥梁3座。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草场、水利、野生动植物资源。
  乡内办有小学8所,在校学生161人。迭部林业局达拉林场设在境内。乡境还设有卫生院、兽医站、邮电所、信用社等基层单位。有寺院1座,住寺和尚38人。
  五、尼傲乡
  位于县境中部,东北连桑坝乡,东接旺藏乡,西南通达拉,西邻卡坝乡。乡政府驻尼傲村,西距县城38公里。乡名以驻地“尼傲”而得名,意为阳坡。
  乡境古为氐羌地。南北朝北周曾于白龙江南岸曲哇多纳(藏语地名,意为白水沟口),即达拉沟口东侧筑城先后置甘松防、,三川县(后改常芬县)和芳州。隋、唐沿袭。至今古城遗址犹存。唐神龙元年(705年)废芳州以常芬县归叠州辖。唐后属吐蕃。明、清至民国属卓尼杨土司辖地,并在乡境设有尖尼旗和沙录哇旗(部分村)。解放后,属卓尼下迭区辖。1959年划归龙叠县卡坝公社辖。1962年建县后仍属卡坝乡。1964年2月单独成立尼傲乡至今。至1990年下辖3个村委会,19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共有392户,2225人,其中藏族2187人。
  全境地处迭山南麓深山谷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尖尼曲由北向南纵穿全境在乡政府驻地西注入白龙江。全乡总面积242平方公里。境内森林、野生动植物、中草药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4930公顷,森林覆盖率59.2%,木材蓄积量152万立方米。有耕地6362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蚕豆、养麦、洋芋、胡麻、油菜等。1990年粮食总产819.07吨,各类牲畜9502头(匹),其中大牲畜3691头(匹),山绵羊4813只。乡镇企业主要办有木材加工厂、地毯厂、水电站等,1990年总产值达244.1万元,其中乡办产值152.6万元,村办76.9万元,个体14.6万元。两(河口)郎(木寺)公路从境南穿过,与通往尖尼沟的林区公路相接,白龙江上建有水泥桥梁一座。
  全乡办有小学5所,在校学生275人。还设有卫生院、兽医站、信用社、商店等单位。已建成尼傲和尖尼两处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981年在乡境开办县属尼傲林场。有本教寺院1座,住寺和尚42人。
  六、旺藏乡
  位于县境中部偏东,东邻花园乡,南连阿夏乡,西与尼傲毗邻,北和桑坝相接。乡政府驻白龙江南岸旺藏寺附近,西距县城46公里。乡名原称“麻牙”(因初驻麻牙村附近)。1963年迁至今址,1985年报经省民政厅批准改为旺藏乡,以驻旺藏而得名。
  乡境于南北朝北周至唐时属芳州辖。唐神龙元年(705)废芳州后归叠州辖。唐后期属吐蕃。明、清以后归卓尼杨土司,并在乡境设有沙录哇旗。解放后,1956年卓尼县在旺藏设立下迭区,1957年下设沙录哇乡。1958年11月改区为社。1959年划属龙叠县辖。1960年下迭公社一分为四,遂建立麻牙公社。1962年迭部建县后设乡至今。1990年下辖5个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 (16个自猱村)。共有662户,3640人,其中藏族3424人,汉族191人,回族23人。
  全境属深山谷地,白龙江从中部横穿乡境。平均海拔1950米,年平均气温7.5℃,无霜期148天。全乡总面积35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737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1.9%。木材蓄积量257万立方米。耕地面积8220亩(其中水地2300亩),主要农作物有蚕豆、青稞、小麦、养麦、玉米、谷子、油籽等。1990年粮食总产1158.49吨,有各类牲畜17839头(匹),其中大牲畜5140头(匹),山绵羊8087只。乡镇企业主要办有木材加工、水电站等,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5.6万元,其中乡办产值127.3万元,村办3.2万元,个体25.1万元。两郎公路横穿乡境,并与境内旺藏沟、曹什坝沟、若张沟三条林区公路相接。全长80余公里。江上修有钢混拱桥4座,石桥1座。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旺藏,乡政府附近次日那村留有当年毛主席住过的木楼,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途经乡境崔古仓时,杨土司粮仓的20余万斤粮食接济了困境中的红军将士。
  乡政府驻地旺藏,现发展成为县内主要集镇。驻有县属迭部第二中学、中心卫生院、粮站、邮电所、供销社、公安派出所、法庭、营业所、税务所、兽防站等单位。已开办私营工商、饮食服务业店铺20余处。从1985年起,每年9月27〜31日定期举办物资交流会。乡境内还驻有迭部林业局旺藏林场、阿夏林场场部、州属麻牙园艺场,水文站、公路道班等单位。.全乡有小学7所,在校中学生52人,小学生511人。
  旺藏寺院是县内规模较大的格鲁派寺院。1958年有和尚174人,现有住寺和尚32人。
  七、花园乡
  位于县境东部,东连洛大乡,南接多儿乡,西邻旺藏,北靠桑坝。乡政府驻益高村,西距县城67公里。此地原称益高(曾译为“银固”,意为“荒坡”),后杨土司派人在此种植花果,始称“益高花园”,乡名取后二字而得。
  乡境在南北朝北周、隋、唐时,属芳州辖,唐中期归叠州。唐后期属吐蕃。明、清以来属卓尼杨土司世袭领地,分别属沙录哇旗、卡坝录秀旗和桑坝3旗管辖。解放后属卓尼县下迭区管。1959年划入龙叠县。1960年下迭公社划为4社后属麻牙和桑坝2社管辖。1962年建立迭部县后,划分桑坝乡的益高(花园)、西布古大队和麻牙乡的拜藏、阿寺大队,合并成立花园乡至今。1990年辖4个村委会,12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共有566户,2833人,其中藏族2443人,汉族373人,回族17人。
  全境地处白龙江谷地,平均海拔1875米,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440毫米,较干旱。居住在高山上的村庄缺乏水源,人畜饮水困难,且山高路陡,运输不便。全乡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林地3211公顷,森林覆盖率55.6%,木材蓄积量105万立方米。有耕地4615亩,其中河谷水浇地330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蚕豆、玉米、油菜等。1990年粮食总产623.09吨;有各类牲畜12025头(匹),其中大牲畜2174头(匹),山绵羊9132只;有果园200多亩,主要种植苹果、梨、桃、核桃等,其中苹果是享誉州内外的名土特产。乡镇企业主要办有木材加工、水电站等,1990年总产值84.2万元,其中乡办产值6&2万元,村办&2万元,个体7.8万元。两郎公路沿江横穿乡境腹地,与1条林区公路相接,江上建有钢筋水泥桥梁两座。
  全乡办有小学6所,在校学生312人。还设有卫生院、邮电所、信用社、兽医站等单位。舟曲林业局水泊沟(西布古)林场设在境内。有寺院1座,住寺和尚34人。
  八、阿夏乡
  位于县境南部,东与多儿乡隔山相邻,南、西南同四川南坪县和若尔盖县接壤,西北连达拉乡,北靠旺藏乡。乡政府原驻闹日吉,1983年迁至今址阿大海(村)河坝,西北距县城80公里。乡名以藏语地名阿夏库(沟)而得名。
  该乡清时杨土司设阿夏旗,解放后属卓尼县下迭区辖,1957年10月始设阿夏乡,1958年又与多儿乡合并。1959年随下迭公社划属龙叠县辖。1962年建县后恢复阿夏乡至今。1990年辖两个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共有221户,1135人,其中藏族1125人。
  全境地处岷山北麓一条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高谷狭,森林茂密,日照时间较短,年降水量560毫米。源于川境的阿夏曲由南向北纵穿全境,至北界与多儿曲汇流再北注入白龙江。总面积43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667公顷,森林覆盖率56.9%。木材蓄积量332万立方米。草场面积9000亩。耕地3123亩,均为坡地。农作物主要有青稞、蚕豆、小麦、洋芋、油菜等。1990年粮食总产196.76吨,有各类牲畜6938头(匹),其中大牲畜3426头(匹),山绵羊3149只。境内野生动植物、菌类中草药资源丰富,其中白蕨菜享有盛名,系指名进贡卓尼土司的名特土产。乡镇企业主要办有木材加工、水电站等,1990年总产值59.4万元.其中乡办57万元,个体2.4万元。
  全乡办有小学4所,在校学生115人。另设有卫生院、兽防站、信用社、商店等基层单位。迭部林业局阿夏林场的作业区主要在本乡境内,场部1972年建在阿夏乡牙户寺附近,1976年遭洪水冲毁后,迁至旺藏乡境内。有寺院2座,住寺和尚36人。
  九、多儿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舟曲县大峪乡隔山相邻,南同四川南坪县接壤,西临阿夏乡,北连花园、洛大两乡。乡政府驻然子寺,西北距县城100公里。乡名以地处多儿库(沟)而命名;意为“石圈内",因境内山峦重迭、山峰裸露而得名。
  清时属卓尼杨土司辖境,并在境内置多力禾旗(内分“亚切"和“麻切”即上、下两个小旗)。解放后归卓尼县下迭区辖。1957年10月建立多儿乡。1958年底与阿夏乡合并。1959年随下迭公社划属龙叠县辖。1960年下迭公社划小后属麻牙公社管,多儿称管理区。1962年迭部县成立后仍恢复多儿乡至今。1990年辖5个村委会,19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共有532户,3135人,其中藏族3102人。
  乡境地处岷山北麓深山谷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多儿曲(河)由东南向西北纵穿全境,在北界与阿夏曲汇流再北注入白龙江。全乡总面积为54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9700公顷,森林覆盖率56.6%,木材蓄积量356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草山面积4万亩。有耕地8943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等。1990年粮食总产1021.92吨,有各类牲畜9982头(匹),其中大牲畜3416头(匹),山绵羊5516只。境内野生动植物、菌类、药材、水力等资源丰富。乡镇企业主要办有木材加工、制筷厂、水电等,1990年总产值167.6万元,其中乡办产值119.3万元,个体48.3万元。
  该乡妇女服饰独特:头戴夹层筒型镶边帽,帽顶用白布封口微凹,面料颜色随年岁增长而由浅到深;身着半高领、右衽大襟长袍,领、襟部饰有10一15公分的镶花组边,常提起袍服下摆右角挽到腰带上;裤子宽短,多紫红色;足登满帮软筒厚底布靴。
  办有小学8所,在校学生228人。另设有卫生院、畜牧兽医站、信用社等基层单位。1981年建立县办多儿林场。
  有萨迦派和格鲁派寺院各1座,共有住寺和尚114人。
  十、桑坝乡
  位于县境北部偏东,东临腊子乡,东南与洛大乡相连,南同花园乡隔山相邻,西与旺藏、尼傲、卡坝3乡相接,北与卓尼县、岷县交界。乡政府驻赛当寺,西距县城120公里。乡名取“桑藏”和“坝居”(卡曼、地来两村的旧名称)二村首字而得。其含义为“形如飞落的鸡”(指村旁山形)。
  乡境明时属岷州辖,清至民国归卓尼杨土司辖(道藏、查哇二村仍属岷州),并设桑坝旗(内分“曲从日”和“曲帕日”即“河这面”、“河那面”两个小旗)。解放后1956年归卓尼县下迭区辖。1957年10月始建桑坝乡。1959年随下迭公社划属龙叠县辖。1960年下迭公社划小后设立桑坝公社。1962年迭部县成立后恢复桑坝乡至今。1990年辖4个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共有498户,2807人,其中藏族2788人。
  全境地处迭山主脊南麓崇山峻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西北山巅有一奇景骨麻海(藏语称“永措”,意为玉湖),属高山堰塞湖,湖面约3500平方米,湖色碧绿。游人若在湖边高喊,就会招致雷雨交加,堪称自然奇观。桑坝曲顺桑坝隆哇(沟)由西北向东南穿流全境,与腊子河汇流后向南注入白龙江。全乡总面积47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33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9%,木材蓄积量145万立方米。1989年建立县办桑坝林场。草山面积17万亩,有耕地5947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等。1990年粮食产量762.80吨,有各类牲畜7652头(匹),其中大牲畜3359头(匹),山绵羊2915只。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乡镇企业主要办有木材加工、水电等,1990年总产值170.33万元,其中乡办产值136.9万元,联户10.5万元,个体22.9万元。
  1935年长征红军曾途经境内吾乎、黑拉、班藏等地,东进腊子口。
  全乡办有小学6所,在校学生382人,另设有乡卫生院、兽医站、信用社、商店等单位。
  有格鲁派寺院1座,住寺和尚70人。
  十一、腊子口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宕昌县接壤,南和洛大乡为邻,西同桑坝乡相连,北与岷县交界。乡政府驻康多村,西距县城95公里。乡名以天险腊子口地处境内而得名。“腊子”义为“山谷口 ”。
  乡境自北宋以来多属岷州所辖,民国时仍归岷县洛大乡管。解放后于1954年划属舟曲县辖。1962年建立迭部县后成立腊子乡。1968年改乡为社,1984年复改乡至今。1990年下辖3个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共有436户,2564人,其中藏族2534人。
  乡境地处白龙江以北深山峡谷之中。峰峦起伏,山体陡峻,森林茂密,风景优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950米。腊子曲由北向南纵穿全境岀南界注入白龙江。全乡总面积为44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823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0.6%,木材蓄积量213万立方米。耕地562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蚕豆、燕麦、洋芋、油菜等,1990年粮食总产583.62吨。1990年有各类牲畜8995头(匹),其中大牲畜3515头(匹),山绵羊4744只。1984年在境内办有县办畜种繁殖场。境内野生动植物、食用菌类、中草药等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办有木材加工、水电等,1990年总产值163.6万元,其中乡办145.3万元,个体18.3万元。
  岷(县)代(古寺)公路南北穿越全境,境内段筑有八隆隧道一处,长81米,宽7米,高4.2米。
  全乡办有小学4所,在校学生268人。另设有卫生院、兽医站、信用社、商店等基层单位。舟曲林业局腊子林场设在境内。
  位于乡政府驻地北10公里处的腊子口,自古就是甘川通道之咽喉,素有“天险门户”之称。峡谷两面悬崖峭壁对峙,仅8米见宽的狭道中腊子河从中奔流而过,只有一座1米宽的小木桥供人畜通行,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1935年,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经此道。经9月17日激战,勇创奇迹,胜利突破国民党重兵据险扼守的腊子口天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伟大战略目标。1936年8月,朱德等同志率领的二、四方面军又一次途经腊子口至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从此,天险腊子口驰名中外。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8月修建了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十二、洛大乡
  位于县境东部,东北和宕昌县接壤,东与舟曲县巴藏乡相连,南同舟曲县除瓦乡及本县多儿乡为邻,西接花园、桑坝两乡,北靠腊子口乡。乡政府驻洛大村,西距县城94公里。乡名以驻地而得,藏语“洛大”义为“清净之区”;又相传唐时吐蕃东征军中来自卫藏“日当”地方的士兵和随军牧民到此定居,“洛大”系“日当”之音转。
  乡境明、清至民国多属岷州(县)所辖。民国于1940年设立洛大乡,辖今腊子、洛大二乡和桑坝的道藏、查哇二村。解放后于1954年划属舟曲县辖,1958年并入巴藏公社,1960年设洛大公社,并将道藏、查哇二村划归桑坝公社。1962年迭部县成立后,将洛大公社划分为洛大、腊子两乡至今。1990年下辖6个村委会,23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村);共有903户,4648人,其中藏族4315人。乡境地处白龙江两岸,岷、迭两山隔江对峙的谷地之中。平均海拔1678米,是本县海拔相对较低,气候较温和的地区。平均降雨量540毫米。乡境录坝村南有两处堰塞小湖,湖水碧绿如玉,清澈似镜,是县内美景之一。全乡总面积为24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62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1.1%,木材蓄积量113万立方米。有耕地6240亩,其中水浇地1296亩。江岸谷地可一年两熟。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青稞、玉米、蚕豆、养麦、谷子、洋芋、油菜、甜菜等。1990年粮食总产1142.18吨;有各类牲畜14905头(匹),其中大牲畜3571头(匹),山绵羊10130只。乡镇企业主要办有木材加工、水电等,1990年总产值185.2万元,其中乡办产值164.1万元,个体21.1万元。
  两郎公路横穿乡境,并与岷代公路在境内相接。白龙江上建有钢筋水泥桥梁3座,支流建有公路桥梁3座。
  洛大乡是本县教育发展最早的地区,民国时曾有私塾两处,解放后于1950年开办县境内第一所洛大小学。现办有小学8所(九年制1所),在校中学生98人,小学生530人。乡内另设有中心卫生院、供销社、营业所、邮电所、公安派出所、法庭、汽车站、工商管理所、财政所、税务所、征稽所、药材收购站等基层单位。舟曲林业局洛大林场亦设在境内。本乡代古寺已开发成为本县集镇之一。
  乡境有寺院1座,住寺和尚55人。
  集镇:
  —、白云
  是迭部林业局驻地。位于电尕乡白云村附近白龙江北岸,西距县城20公里。地名以驻地白云村而得。藏语白云,义为“神山”,有吉祥福地之意。白云小镇自然环境优美迷人,三面被浓郁苍翠的山林环抱,西临较开阔的河川地,白龙江从南穿流而过,水流平缓,岸平江宽,又因东侧电站入水口一坝拦江,使江面形成一泓秀丽的人工湖,满目碧波,浮鸭戏影。两郎公路从江边穿过。
  此处,原系荒草滩,间有数块农田。1969年7月成立林业局(当时称长征林业局),开土拓建。现已建有局机关及其所属机修厂、制材厂、纤维板厂、施工队、职工医院、职工子弟中学、小学等单位。县属单位设有:粮站、邮电所、公安派出所、工商管理所、税务所等基层单位。私营商店、旅店、饭馆、缝纫、修理等服务业遍布小镇街面。
  街道整齐,绿树成荫,供排水、路灯等设施齐全,业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山区小镇。
  二、代古寺(科布)
  代古寺位于洛大乡境内,两郎公路与岷代公路相接处,地处白龙江南岸岷、迭山系之间的峡谷台地上。藏语“代古”,含“安乐”之义。(科布,意为“野桃”,以地多野桃而得)。此地原系一片荒滩。这里因地处县内两条干线公路交叉的交通枢纽位置而得以重视。始于1973年开土拓建。现已建有汽车站、邮电所、公安派出所、基层法庭、工商管理所、营业所、公路运输管理所、税务所、征稽所、药材收购站、洛大乡办厂等基层单位。洛大林场在此设有招待所、料场。私营商店、旅店、饭馆、缝纫部等个体工商、饮食服务业有25家。乡内群众已先后在此修建私人住房十多院。经县乡政府倡导和筹划,从1985年起,每年9月23~26日在这里举办物资交流会。一个新型的山区小镇已略具雏形。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地名

迭部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