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其他宗教人士及学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72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其他宗教人士及学者
分类号: K825
页数: 10
页码: 1037-1046
摘要: 本章主要详细记录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宗教界历史人物的介绍。
关键词: 人物传略 宗教界人士

内容

安果活佛喜饶嘉措(1602〜 )夏河县勒秀地方人。幼年出家,成年后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莽学院深造,取得林赛噶居学位。由于他曾跟固始汗到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征战,备受清廷赏识,也密切了与青海蒙古部的关系。同时精通蒙古语,被第五世达赖喇嘛委任为翻译,授予墨尔根职衔,与其兄墨尔根噶居多吉坚赞并称于时。他东返安多时,第五世达赖喇嘛将自己所用的长柄茶杯等物赏赐给他。
  赛仓•俄旺扎西(1676〜1738)青海省同仁县人,出生于赛部落土官家,6岁出家为僧,起法名金巴嘉木措。曾随父入藏在哲蚌寺郭莽学院学经,因学有所成,受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之褒奖。后因患重病,青海隆务寺夏日仓活佛赐名为俄旺扎西。同时拜嘉木样一世为师,次第获得尕举巴、俄仁巴学位,后即随嘉木样一世及十八位格西同返拉卜楞,主持修建拉卜楞寺院。并任第一任执法僧,在任期间,仿效哲蚌寺仪规创立一年一度的七月法会。
  1721年,因嘉木样一世圆寂后的转世与否,与嘉木样的另一大弟子德哇仓一世意见相佐,致使嘉木样佛位空达20年之久。嘉木样圆寂后,他为大师建造银质肉身灵塔,并奉献所积蓄的全部黄金,装饰塔顶,为无量寿佛镀金开光。之后,赴黑错(合作)、美武(佐盖曼玛)一带传经宏法,广收布施,为拉卜楞寺募资集财。相继修建了沙沟寺和郎木寺,并在拉卜楞大金瓦寺塑成燃灯佛及宗喀巴侍卫菩萨,四壁绘成十八罗汉像。其后,又去卓尼、博拉一带传教。1731年在拉卜楞寺主持建起释迦牟尼佛殿,1733年,为闻思学院绘制众多佛像,装饰了剪绣五彩幢幡宝盖,购置了大批法器。1738年,圆寂于闻思学院。终年62岁。
  藏曼•益希桑布(十八世纪中叶〜)十八世纪中叶出生于后藏地区,是当时西藏有名的四大御医之一。自幼怀有学医济世的志向,18岁时赴拉萨药王山求学。他笃志好学,刻苦攻读,先后从师达赖御医塔克等著名藏医学家,精研《四部医典》,36岁时完成学业,担任藏王颇罗鼐的御医。
  37岁时受第八世达赖降白嘉措和藏王珠尔墨特那木扎勒委派,到安多地区,担任拉卜楞寺檀越河南蒙旗亲王的保健医生、拉卜楞寺曼巴扎仓的首席教师。他治学严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每年利用二至三个月的时间到甘南各地野外采药实习,对拉卜楞邻近地区的藏药进行了多次普查,先后培养出了道杰然巴、罗桑杰吉等著名藏医学家。
  阿莽班智达•贡却乎坚赞(1764〜1853)夏河县桑科乡察尔察人。6岁时由嘉木样二世确立为第二世阿莽仓活佛,迎入孜雄坐床。拜名师求学,刻苦研读,成为著名学者。1793年任拉卜楞寺密宗学院法台。1804年任拉卜楞寺大法台。1809年卸任后历任贡隆拉卜吉林寺、阿木去乎寺、丹培郎寺等寺主持,在这些寺建立了显密经法的讲闻辩论制度。
  他一生注重史学研究,论著近十部,在阿木去乎寺藏有木刻印版,其中最有名的有《拉卜楞寺志》、《汉藏教法史》、《汉藏蒙王历史略述》、《密宗四续部总义简述》、《至尊贡唐•贡却丹贝仲美传》、《宗派问题解答》等。鉴于人们对安多地区政教发展情况了解者不多,需一部论述安多藏传佛教发展情况的著作以供社会需要,特敦促弟子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承担此任,以“弥补这一缺憾”,编写了一部历史巨著《安多政教史》。
  1853年圆寂,时年90岁。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1801〜1866)夏河县合作丹增部落人。《安多政教史》的作者。
  6岁时被认定为惹卜察奇合日寺桑丹林静修院第二世智观巴•洛桑嘉饶的化身,立为活佛。9岁拜阿莽班智达•贡却乎坚赞为师,刻苦钻研佛学,对显密义理、天文历算、声明、诗学以及声律、词藻诸学都有一定的造诣。曾先后两次赴西藏深造,历任噶尔却曲夏寺、拉卜楞时轮学院、续部上下两院、拉卜楞寺、阿木去乎寺、泽仓寺、扎油等寺的堪布。
  33岁时,奉阿莽班智达•贡却乎坚赞之命,承担起了编写安多政教史的重任。为编写这部史书,他先后翻阅了包括三大藏区的各种史志,即各种遗教、教法史、史鉴、记事、传记、本生记、佛流记、族谱、世系记、王统记、寺志、传奇等三百余种有关资料,并遍历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隆务河、湟水等江河流域地区,调查访问,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期间,几易其稿,并经诸师学友的修订,历时32年,终于在他64岁时(1865年)完成了这部巨著——《安多政教史》。此书把包括甘肃白龙江流域的武都、文县、迭部、舟曲等处,洮河流域的卓尼、临潭、岷县、临洮和政、康乐、碌曲等处,大夏河流域的临夏、永靖、夏河、合作等处,河西走廊,四川的松潘、阿坝、大小金川等处,青海的黄河、湟水、隆务、大通诸水流域各处的大小寺院(主要是格鲁派)的建立、发展过程,大小政教合一实体的形成,各中心寺院的形成与兼并,主要历史人物的成长与作用,一些部落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一些地区的宗教斗争和青海与卫藏的关系等等都一一抉择采录,对各大寺院之学院的设立、讲经制度、学级、课程、学位、僧侣数目、活佛府邸以及法会等等也都一一罗列,尤其对于各寺院所属的谿卡庄园,更是缕述其隶属关系。这部巨著问世至今,被誉为史料可贵,概括性强,述完满,值得信赖的卓越政教史。雕版印刷问世以后,不但流行于藏区,而且也传到国外,成为国际藏学家们主要的参考书目之一。贡却乎丹巴饶吉还编有关于天文历算方面的著作。
  1866年贡却乎丹巴饶吉圆寂,享年65岁。
  仲钦•喜饶嘉措(1803〜?)蒙古族,1803年生于多麦地区孜雄之扎玛朵地方。六、七岁时即随其叔学习藏文,其楷、草、缩写字、梵文等拼读诵写皆已娴熟,梵文兰扎字、乌尔都字、空行文字、颠倒字等书写流畅,还学习克什米尔文、尼婆罗文、新旧蒙古文等。1809年为筹划第三世嘉木样前往卫地,往来于施主之间,被本萨亲王迎至孜雄,喇嘛舅父将其送至嘉木样尊前为僧。1818年10月入拉卜楞寺闻思学院习经,先后从师诸多学者,后随侍索扎佛恭却嘉措,遍履蒙藏诸地。嘉木样三世曾赞其睿智广闻、娴于诗文、精通诸明,实乃博学之士,故留作秘书。举凡公牍、书翰一应文书皆出其笔下。
  喜饶嘉措一生虽声名远扬,但不贪份外之物,将教徒布施之财物,均捐寺院,在四座大殿各造一尊宗喀巴大师像,在大经堂造园觉卧像等。毕生在寺修行、讲学、著述,弟子中有许多活佛学者。其撰著据说有二十余函,刊刻成书者仅七函,拉卜楞寺及北京图书馆藏有他的随闻录、各种笔录、传记、佛像史、训词、教诫等十七种,卒年不详。
  且巴嘉喀哇•阿旺根登嘉措(1839〜1905)卓尼县恰盖乡人。幼年曾取名晋美丹增,后被认定为嘉喀哇•恭却丹白尼玛之转世,7岁时抵上世驻锡寺庙甘丹谢珠林坐床,取名恭却隆日嘉措,11岁入拉卜楞寺学经,由贡唐仓•贡却乎丹贝嘉措取名阿旺根敦桑杰嘉措。因勤奋好学,曾受其师嘉勉。30岁赴藏入哲蚌寺郭莽学院学习,并朝拜西藏诸多圣地,在扎什伦布寺受班禅赐赠。返回故里后,修复故里破败之寺院,创建讲经院。嗣后又赴五台山、蒙古索尼左旗、喀尔喀等地,走访了与俄罗斯毗邻的哈木聂寺讲经传法,用300余两白银,造十一面观音鎦金像,返回后,就任拉卜楞寺时轮扎仓法台,51岁任拉卜楞寺总法台,57岁任德莫塘甘丹曲科林(阿木去乎寺)大法台,后又赴蒙古,61岁时返回拉卜楞寺,在闻思学院造金佛像多尊,在阿斯塘(今卓尼阿子滩)建一精致佛塔。67岁圆寂。其寺院嘉木喀尔寺(俗称江可尔寺)在今临潭县术布乡境内。
  其著作有传记、赞颂、诗歌、书翰、问答、祭文、引导释论等58种,辑为两函,拉卜楞印经院刊行。北京民族图书馆收藏。
  拉科仓•久美成来嘉措(1866〜1949)是拉卜楞寺因修习功德圆满而被认可的活佛。曾荣任第九世、第十世班禅的经师。青海尕楞地方(今青海省循化、同仁交界处)人。9岁时赴拉卜楞寺,先在闻思学院刻苦钻研因明学、逻辑学,而后,又拜诸名师系统地学习了诗歌、词藻、梵文及藏医学,是一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学者。
  34岁后,任教于拉卜楞寺医学院,举办医事活动,建立建全学院的各项仪轨,他曾对医学院的部分常用药如红丸、洁白丸、五味麝香丸、大思玛保、加味七味汤等方剂进行了改良和补充。
  拉科仓一生致力钻研因明学、医学,撰写有七函著作,是拉卜楞寺少有的取得很大成就的活佛。1949年3月7日圆寂,享年83岁。
  金巴加措(1870〜1938)别名金巴那太,蒙古族,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人,自幼入拉卜楞寺为僧。他根据达茂曼巴的树喻说,亲手绘制曼巴扎仓内廊的树喻图壁画。他精于藏医树喻理论和绘画,并把自己这一独特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学徒。为继承和发扬藏医树喻理论,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贡布(1875〜1950)夏河县博拉乡加地沟柴龙村人。从小四处求师学医,得到治疗狂犬病的秘方真传。在临床实践中,他勇于创新,治疗狂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己配制各种专治狂犬病的藏药,为藏医治疗狂犬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扎西加措(1890〜1963)夏河县九甲王府村人。自幼入拉卜楞寺曼巴扎仓习经,拜拉科仓为师。经过十余年的苦读,熟悉了藏医基础理论,自25岁开始行医,身背行装,遍游内外蒙古、五台山等地。
  扎西加措曾任拉科仓活佛的保健医生。他用放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麻风病、白内障等,有独特的疗效。
  1945年前后,上海同济医科大学的一个外籍教授,在扎西加措处进行了三个多月的藏医考察,因而声名大振。共和国建立初期,他翻阅了大量的藏文档案,向中央防疫大队提供了1754-1948年间夏河地区鼠疫流行情况的宝贵材料。
  .1961年在甘南州政协开设藏医门诊,1962年去北京参加群英会,受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接见。1963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果洛曼巴(1902〜1987)原名旦达尔,青海果洛人,著名藏医师。世人因其祖籍而称之为“果洛曼巴”,原名鲜为人知。果洛曼巴6岁起拜师学医,至17岁时已初步掌握藏医针灸、骨科治疗以及一百多种草药配方及其制作,并开始行医。35岁岀家为僧,入拉卜楞寺曼巴扎仓深造,苦修11年,获曼巴扎仓最高学位。其后一度出任嘉木样五世的“佛医”。1978年后曾任省、州、县政协委员、甘肃省民族医学学会顾问委员。1979年夏河县藏医院新建后,岀任藏医师。
  果洛曼巴一生广求医术,博采众长,刻苦钻研,对藏医学的研究,尤其对胆结石、肺病、胃病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甘南州电台俄毛吉患胆结石,经医院确诊需手术治疗,来到果洛曼巴处,用藏药使其结石化解,排除体外;青海泽库县高加患多种疾病,曾多次求医于青海某大医院而未愈,经果洛曼巴用藏药为其治疗而痊愈。1985年春夏河县甘加乡思柔村十余人染狂犬病毒,果洛曼巴仅用针刺放血法全部治愈。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果洛曼巴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性情豁达,对病人不分贵贱,不辞辛劳,济世救人;对个人恩怨,泰然处之,能在“文化大革命”被囚禁的十年中 (1963-1972),乐观对待人生突变,深得世人的敬仰。1987年夏不幸染疾而终,享年87岁。
  遗憾的是,由于拉卜楞寺僧众只惯于诵经并研经理,一般不注重记述见解,理论整理,所以其高明医术未留片言在世,晚年授徒所传也不足三分之一。
  更登群培(1903〜1951)是一位学贯藏英,见闻博广的藏族宗教学者。青海同仁县人。13岁入日贡寺出家为僧,学习因明和其他佛教经典,他学习成绩优异,几乎是一读即悟,过目不忘。两年后,转入拉卜楞寺继续学习。
  当时的更登群培才华出众,为人真挚,且能言善辩,他在拉卜楞寺辩场中,曾舌战群僧,击败所有向他发问的人,深受拉卜楞僧俗众人的敬慕。他平时善于思考问题,并经常制造一些令人出乎意料的东西。比如:他曾用木板制作了一只小船,用油灯火作动力,在大夏河上试行成功;用纸板作了一架较大的飞机模型,飞往天空;等等,在封建礼教统治的社会里能制造此类的东西,在整个藏区开了先河。由于他思想进步,才能出众,遭到拉卜楞寺内守旧派的排挤和打击,更登群培不得不离开拉卜楞寺。
  1927年,更登群培从拉卜楞出发,前往西藏拉萨,入哲蚌寺习经。在学习过程中,他以敏锐的思想、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论述,获得三大寺僧众的认可。从1933年至1945年,更登群培游历了不丹、锡金、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系统学习了梵文、巴利文、英文,交结各国朋友,收集大量与佛教经典有关的外文资料。在西藏地方政府赤香仁波且的邀请下,携带大量的作品、译著、文献资料,返回拉萨。在国外的居留,使本来才识广渊的更登群培大开眼界,耳闻目睹了国外的许多文明进步,也吸收了先进的文化精髓,撰写了大量的作品,形成了开放、激进的思想,这与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政策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一回到拉萨就遭到监视,直至含冤入狱,身心受到空前打击,1951年12月18日迫害致死,时年48岁。
  更登群培是我国藏族中的大学者,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其代表作有《白史》。
  康曼巴(1903〜1980)原名图布旦,曾用名旺扎加、锁南屡曾,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人。17岁剃度出家于青海果洛寺。他自幼聪明好学,并曾去西藏色拉寺、甘丹寺深造,完成学业后,返回故乡行医,并给果洛头人康万庆当过数年的保健医生。1950年随父亲来夏河定居,入拉卜楞寺为僧。
  1953年,人民政府安排他在甘南州民政处工作。1953年任夏河县政协委员。1956年夏河县人民医院开办藏医门诊,委派他主持藏医门诊工作,同年被任命为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康曼巴精通藏医理论知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有些学术问题有独到见解,他博采众长,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对藏医放血疗法研究深入,并有一套精制的放血医疗器械,同时擅长治疗各种妇科和儿科疾病。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他不断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深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尊敬,现留有几本珍贵笔记,记述他一生的临床经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979年元月,夏河县藏医院建成开诊,他异常兴奋,不顾年老多病,欣然应邀参加门诊工作,至直临终,还念念不忘叮嘱大家努力办好藏医院,发展藏医事业。他广收门徒,培养了一大批藏医专业人才,为继承和弘扬藏医药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老哲加措(1904〜1983)原籍青海道欠道人,7岁入拉卜楞寺曼巴扎仓为僧,刻苦学习藏医典籍,成绩优异。25岁时完成全部学业,任扎仓教师,并开始行医。由于医德高尚,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行医以来,深受广大患者的赞誉,慕名而来的病人络绎不绝。老哲加措在长期的行医生涯中,积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他治疗的病人数以万计。他对病情的诊断仔细、准确,并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为同行专家所诚服。
  1959年在拉卜楞寺寺管会藏医诊所服务。1970年到洒哈尔大队合作医疗站工作。此站因开展藏医药成绩突出而评为全国先进单位。1980年被吸收为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藏医师,常住拉卜楞寺,直至去世。
  老哲旦巴(1906〜1982)夏河县加茂贡乡人。自幼入拉卜楞寺闻思学院学习,17岁赴西藏,在哲蚌寺习经,获“拉仁巴”格西学位之后,拜著名藏医学家钦绕诺布为师,学习藏医。他精研医理,博览群书,成绩优异。
  老哲旦巴不仅精通五明,是造诣很深的高僧,而且是一个具有很高医术的著名藏医。他善于辨证施治,创有独特的有效藏药方剂,常有起死回生之功。老哲旦巴是治疗流脑、瘫痪、癫痫等病的专家。经他治疗过的此类病人, 很少有不显疗效者。他一生多次去西藏,在拉萨等地亦颇有盛名。
  加吾(1917〜1985)原名尕藏金巴,夏河县牙利吉人。自幼入拉卜楞寺曼巴扎仓为僧,拜西绕旦木切、阿克恰盖仓等为师,系统地学习了藏医各种经典。高级班结业后,任曼巴扎仓主讲药物的教师,并任领经师三年。
  加吾知识渊博,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特别精通藏药的鉴别与炮制,他对药物鉴别工作极为认真,为了一味药物,经常长途跋涉,冒着酷署严寒,到达里加山等地实地考査,并引证众多本草文献,然后才做决定。他为培养合格的藏药人才尽心竭力,为藏药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加吾为人纯厚,勤俭朴素,平易近人,以济世救人为目的。他对病人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在家乡牙利吉积极参加合作医疗站的藏医门诊,不计报酬,数十年如一日,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爱戴。
  1980年被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吸收为正式研究人员。荣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编委,1983年到西藏参加了分卷审稿会,1985年秋因病去世,终年68岁。
  桑智布(1906〜1988)又名加柔木周,夏河县九甲乡曼克尔村人。出身贫寒,5岁时被拉卜楞寺僧人加柔领养,送入曼巴扎仓习经学医终身。
  桑智布自幼温顺寡言,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11岁时便能背诵曼巴扎仓所规定的医经,僧众莫不惊奇。20岁已为曼巴扎仓僧众的佼佼者,开始独立行医,因学识渊博,医术高明,加之为人诚实和蔼,不久便闻名遐迩,甘、青、川藏区乃至内蒙等地的求医者络绎不绝。1940年出任嘉木样五世的“佛医”,后又继任嘉木样六世“佛医”,先后达13年。
  桑智布曼巴对牧区常见病、多发病有较深的研究,对天花、梅毒、肠胃、心脏病的诊治和用针刺放血法治疗狂犬病效果尤其显著。在治疗方法上,往往以药物治疗为主,艾灸辅之,同时特别讲究病人的饮食起居,要求忌物甚严。
  桑智布性好幽静,深居简出,然医德高尚,为人和蔼可亲,他在诊治病人时,不论患者富贵贫贱,都一视同仁,一丝不苟地认真切脉,斟酌用药,深得患者及家属信赖。
  文化革命中桑智布回到家乡,先后担任过生产队和大队的赤脚医生。在艰难的岁月里,他翻山越岭采草药,自制上百种藏中成药,为家乡人民防病治病做出了特殊贡献。
  1980年,全国第一所藏医药科研机构——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成立,他被选拔为研究人员。一生中,培养出了众多著名藏医师,分布于青海、四川、甘肃等地,夏河县藏医院藏医主任医师旦巴嘉措、藏医主治师慈治木、州藏医药研究所的金巴等,均为其高徒。
  1988年桑智布因病去世,享年82岁。
  达永巴•罗布藏赤来•耿嘎桑盖(1922〜1988)夏河县佐盖曼玛乡人。5岁时,被选定为第七十一世达永巴活佛的转世灵童。在美武寺学习佛经。13岁时,到拉卜楞寺,拜著名佛学高僧华绕•旦巴等为师,聆听佛教理论和各种文化知识的传授。他勤奋好学、善于修持,成为著名的藏医副主任医师和高僧。曾任甘加乡甘坪寺、拉卜楞红教寺及合作切藏寺的法台。
  达永巴•罗布藏在共和国建立初期追求进步,1950年参加工作,任甘南州政协委员、夏河县政协常委和副秘书长等职。1952年在甘坪寺任法台时,就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任夏河县团委委员。1960年后,他曾与扎西加措一道,开办甘南州政协藏医门诊部,不但满足了广大患者的要求,而且为建设新型的藏医医疗机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善于治疗各种内科杂症,对妇科、儿科具有独到的医治手法。1980年调入甘南州藏医研究所,与其它老藏医一道,艰苦创业,创办了藏医门诊部,在此基础上创办甘南州藏医研究所附属藏医院。1983年以来,他担任附属藏医院院长职务。还应牧区群众的要求,不顾年老体弱,连续多年,坚持到碌曲、玛曲、青海等地巡回医疗,为缓解牧区群众缺医少药的困难,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达永巴•罗布藏还积极接受藏医科研任务,在小儿腹泻、胆石症、胃炎等临床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86年以来,接受藏医火灸绝育法的研究课题,为计划生育工作做岀了积极的努力。
  1988年元月5日病逝,享年66岁。
  毛兰木嘉措(1928〜1990)夏河县博拉乡龙务滩村人。中专高级讲师,甘南著名藏学者。曾任拉卜楞寺“议仓”秘书长、甘肃省第五届政协委员、甘肃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甘南州第八届政协副主席、甘南州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名誉校长、甘南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委员等职。
  毛兰木嘉措11岁时出家为僧,在拉卜楞寺闻思学院习经。1942年入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学习,1947年肄业。在校期间参加了第五世嘉木样组织创编的第一台安多藏戏《松赞干布》一剧首场演出。因他秉性聪慧,且善于钻研,1948年受拉卜楞寺摄政大襄佐阿莽仓之派遣,赴青海果洛班玛智钦寺执导藏戏。为安多藏戏“南木特尔”的普及和完善做过不懈的努力。
  1949年10月以后,参加革命工作,在甘南州人委秘书处和甘南报社负责藏文编译。十年动乱中,曾两度蒙冤、被遣送王格尔塘乡劳动改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自1980年起至病故,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地从事民族教育工作。因工作成绩卓著,1984年荣获“甘肃省民族团结先进工作者”称号。
  毛兰木嘉措在藏文正字法、藏文语法、藏文书法及藏文古籍的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在热衷于民族教育的同时,先后参加了《藏文大辞典》的编写工作,对《安多政教史》、《拉卜楞寺志》、《第一世嘉木样传》、《贡唐•丹贝卓美传》、《卓尼丹珠尔目录》和《宗教源流史》等多部史籍的出版作了藏文校勘工作。为规范藏文书法体,编写了九种笔体的《藏文字帖》,同时还发表了《近代文化发展的中心》、《藏文格式简述》等论文,在挖掘整理藏族文化遗产过程中做出了显著成绩。
  1990年逝世,享年62岁。
  桑木旦(1929〜1980)夏河县吉仓乡吉仓村人。自幼入吉仓寺为僧。他热爱藏医事业,立志于藏医药研究事业。成年后毅然离家,考入拉萨药王山利众学院学习,刻苦功读,终以优异的成绩结业。
  返归故乡后,被誉为“曼巴艾木齐”、“拉萨曼巴”,先后在碌曲、玛曲等地行医多年,后来到拉卜楞寺,拜高僧加吾等为师,博览各种藏医经典著作, 深入钻研藏药知识。
  1949年10月共和国成立后,桑木旦有了施展抱负的广阔天也,从五十年代起,就在阿木去乎、吉仓的国家医疗机构中积极开展藏医业务。
  1974年起,调夏河县药品标准管理办公室工作,参加国家药典起草“洁白丸”等藏药标准的工作。先后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三次。1978年,参与夏河县藏医院的筹建工作。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80年早逝,终年51岁。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人物

赛仓•俄旺扎西
相关人物
藏曼•益希桑布
相关人物
仲钦•喜饶嘉措
相关人物
金巴加措
相关人物
贡布
相关人物
扎西加措
相关人物
果洛曼巴
相关人物
更登群培
相关人物
康曼巴
相关人物
老哲加措
相关人物
老哲旦巴
相关人物
加吾
相关人物
桑智布
相关人物
毛兰木嘉措
相关人物
桑木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夏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