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档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706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档案
分类号: G270
页数: 11
页码: 891—901
摘要: 档案主要描写了夏河县旧政权档案简述、档案馆工作等内容。
关键词: 档案 夏河县

内容

第一节旧政权档案简述
  1949年9月5日,夏河县解放的前夕,王震司令员给国民党夏河县政府秘书黄宝元的亲笔信中指示“保护机关档案文卷”的重要指示。从而,保全了夏河县旧政权的大部分档案。1949年9月22日夏河县人民政府成立后,接收了国民党政府所管辖的机关物资及档案。这些档案时间跨度从1770年起至1949年共179年350余卷(册),内容包括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以来的藏汉合壁约、谕草山纠纷、人事任免、机构设置、政务会议、盗匪案件、干部名册等,内容丰富。其中藏族档案史料占相当一部分比例,充分体现了旧政权夏河县政府档案所具有的特色。1949年后,州、县档案馆成立,先后把这些旧政权档案移交到甘南州档案馆280余卷,县档案馆70余卷(件),利用、保存至今。为撰写本州、县的概况,史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尤其为研究拉卜楞地区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生活习俗,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第二节档案馆工作
  一、档案机构
  1949年9月22日夏河县人民政府成立,到1958年档案馆成立。这期间,档案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秘书室管理,具体管理人员丁宝国同志。
  1958年7月14日在州级机关建立了档案室的同时,夏河县也建立了档案室,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同年11月1日成立了临时性夏河县档案工作办公室,在此基础上于1958年11月7日正式成立了夏河县档案馆,各公社相继成立了档案室。1960年11月5日遵照中央“精减机构”的指示,将档案馆合并到秘书室,1964年5月13日又恢复了县档案馆,至1966年5月“文革”期间,档案馆力排干扰,继续坚持指导全县档案工作和保管着全县档案。1967年9月29日县委被“造反派非法夺权”。从此档案馆机构也随着形势和基它机构一样基本瘫痪,档案工作等于停顿,1968年6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设立“三部一室”,其中办公室下设秘书组、文档组、行政组。文档组管理档案和处理全县档案日常工作。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夏河县档案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方针指导下,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档案工作也随着形势的发展提出了 “恢复、整顿、总结、提高”的方针。于1978年9月19日再次恢复了县档案馆。
  二、建馆以来的业务工作
  县档案馆自1958年建馆到1980年10月成立档案局后,在这三十年中,档案馆负责全县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和管理全县档案资料,在接收、征集、整理、鉴定、编目以及提供利用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为夏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起到了凭证、依据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表现在1958年后,实现了“三化”:即档案馆化、公文档案化、文书处理制度化。当年整理鉴定全县存放文件9732份,装订案卷449卷,装订各种资料共计282卷。其中,绝大部分是具民族特色的历史档案资料,主要反映藏民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草山纠纷以及宗教信仰等。随着“文革”的结束,1978年档案馆工作恢复以后,主要调整了馆内档案与资料的混乱、全宗、类别不清的问题,其中,对县委组织部1949年至1966年的案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理,从分类、鉴定、编目、保管期限的划分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并系统的按年度排列起来,还编制了案卷目录、文件目录索引。另对“文革”前和“文革”中县上各部局产生的文件资料,逐张进行整理,按年度、问题鉴别,然后装订成卷,写好案卷标题,写出目录,入库上了架。共整理出各种类型的档案290多卷,通过几次系统地整理,搞清了馆藏档案的数量,改变了内容混乱庞杂和无法査找的状况。1980年档案局成立,局、馆合署办公,加强了对县、乡机关档案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共培训文档人员160人次,同时深入到各有关单位边检查案卷质量边实地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截止1990年10月对县级73个建档单位的统计,现有文书档案8593卷(其中永久2148卷、长期2224卷,短期4221卷),科技档案45卷,基建图纸102张,人事档案4431袋,各种资料1720卷册;会计档案9785卷(其中:报表4237册,帐薄1444册,凭证4104本)。全县23个乡(镇)保存建国以来的各种档案16300卷)其中:永久6520卷,长期3175卷,短期6695卷)。编制了《文件目录索引》、《夏河县档案馆重要资料索引》、《解放前重要资料索引》、《夏河县档案馆介绍》、《一九五一年至一九八一年夏河县历年自然灾害情况资料汇编》、《历届人代会、党代会简介》、《旧政权夏河县政府档案全宗概述》等査找工具和参考资料77本,“案卷目录”87本,“文件目录”卡片和“姓名笔划”卡片共10489张。为查找利用提供了方便。
  三、馆藏档案资料情况
  夏河县档案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截止1988年底馆藏档案资料共70个全宗,16195卷(册、袋、盒),其中:文档案有中华民国时期三个全宗,二十一卷,主要是拉卜楞简要情况介绍、工委会业务会议小组记录、干部情况报告、民兵司令部班长以上干部名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第一届代表大会情况、政务会议记录、盗匪案件、财经杂项等。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文书档案有10653卷,这是馆藏档案的主体核心,重要有中共夏河县委、政府及县直机关、人民团体的档案。其中有的具有深远的历史参考价值,如“县辖草山边界现状的考证资料、包括草山争执问题的资料、电报、通知、报告、解决方案、调解意见、现场调査、汇报、谈判记录、申诉、处理办法、划界图、立体图、走向图等;科技档案有82卷,主要是夏河县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资源调査与综合区划。经济调査,土地水利,种植业资源调查,气象资源分析与区划。草场资源调查与区划报告,成果验收,各种地形图,区域图、夏河县绵羊寄生性,及甘加羊育肥的试验成果等。会计档案有1500卷、册。主要是县委、政府机关的会报表、帐薄、凭证等。还有照片档案1316张,印章档案129枚,契约档案17件。
  资料共有28小类,3960册(卷),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地方宗教历史资料较多,主要有:中共在藏区的工作,夏河县党的地下工作与各族同胞迎接解放军和平解放夏河的概况,有关志的回忆材料,拉卜楞藏胞反马斗争请愿书、起诉书及解决拉卜楞案件的电令,拉卜楞藏胞反旧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斗争过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材料,夏河县畜牧兽医改良资料。夏河县各部落调査表,甘加八角城考证资料,佛教各宗派的调査佛道教情况报告,拉卜楞寺院组织、有关四大活佛和各寺院的查资料,《一、二、五世嘉木样传》、《拉卜楞寺概况》、《拉卜楞寺各书目录》藏文版《达赖喇嘛传》、《班禅大师全集》、《夏河县志》、《拉卜楞视察记》、《藏民调査记》、《拉卜楞寺4.7月会》、《班禅大师东来十五年大事记》,还有《安多教史》等等。
  1.馆藏档案资料情况统计(见表1);
  2.馆(室)保存各种志书情况统计表(见表2);
  3.馆藏珍品介绍;
  我县档案馆保存着一部分比较珍贵的档案资料,主要是解放前形成的档案资料,具体介绍如下:
  ①1949年9月1日原国民党夏河政府秘书黄宝元给王震司令的报告,报告主要讲了三点内容:第一,“本县县长殷祜国县不知去向、推荐黄祥维持地方秩序。第二,黄司令(正清)司令部全体撤向南面动向不明。第三,派专人促黄司令回来”。
  ②1949年9月9日王震司令员给原国民党夏河县政府的回信主要内容: 我军即将进入西宁,大西北既将完全解放之际,夏河县伪县长殷裕国、伪保安司令黄正清,即不明大义,不识时务,先后逃跑,黄秘书与黄祥(议长)出面维持,使地方安定,商议黄祥暂时代县长,黄宝元仍然任秘书,以及保护机关、档案、文化工厂、学校、仓库等财产,破坏者决依情节处罚,速派召黄正清归来,翻然觉悟向本军投诚,则保证宽大处理等内容。
  以上两封信件对夏河县和平解放和当时维护社会秩序,保护机关档案、文卷等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③中华民国38年9月25日(即公元1949年9月25日),主要内容是:聘请21名原国民党政府人员和我军方代表为县长、副县长、委员等职务。对夏河县建政时间的情况有着及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宋光寅将祖遗下地壹块卖与冯士档父子据:清乾隆三十五年月初六日(公元1770年),宋光寅将祖遗下地一块,夏籽二斗整,卖与冯士杰父子名下,永远为业,恐后无凭,立此立卖约永远参照。
  ⑤官角犯什将祖旱地卖与却本加契约:官角犯什因缺钱使用。清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82年)。将自己祖置地却本加名下,卖价银拾肆两正,两家情肯,并无强勒逼、各不反悔、如有反悔者,罚小麦三石,赴仓上纳以充军需公用,立此卖契为正。
  除以上两例外,还有类似契约共有17件,分别有清乾隆年间6封,有嘉庆年间5封,道光年间6封(以上藏汉两文),这些契约对研究当时拉卜楞寺院和当地群众生活习俗以及反映当时使用的货币情况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⑥特授甘肃循化抚番府加三级记录五次黄谕拉卜楞,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六日(1898年)因佐盖土官去逝,番众约束无人,妄滋事端,殊属非下是,拆毁黑错旧寺房屋,抢财物,驱捉僧人。已经本府,叠次谕饬,不准妄动,乃能延至今日。即刻会同该香头目等,选举公证能办事者,充当莽盖土官,以资相制,免再生意,拉卜楞嘉木样曾在兰州总督大人处具有保买吾、佐盖不闹事等。
  此公文藏汉两文为甘肃兰州总督给甘肃御循化抚番府所拟,他对了解拉卜楞地区群众和寺院的历史以及佐盖和黑错寺、沙沟寺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⑦拉卜楞寺与商人的合同:民国17年(公元1928年6月13日),拉卜楞寺和塔哇汉回行商坐买,双方论定每年,由各行人送肉茶与钱若干工匠做工尽义务,情事相沿数世,寺主因各行应送繁杂义务为准,故彼此商妥将应送等等,一概折成银两图使利,现将应送钱肉茶及义务等等共折成拉市钱五千串,按每年两次交收清楚,此合主要是从1928年开始,拉卜楞汉回商人, 向拉寺交纳茶改为交纳市钱(税收),这对了解拉卜楞的经济来源有一定的价值。
  ⑧ 阿木去乎和博拉草山纠纷调解书:民国24年3月13日(1935年),根据四世嘉木样所划界线依据,决定吉仓沟和马路界线,双方在划分区不许扎根,但双方同时以吃草饮水,并且写明了违犯此项协议者处罚等详细说明。
  此调解书对调解阿去乎和博拉两乡之间边界草山有着很重要的凭证,依据作用。
  ⑨ 辅国阐化正觉禅师第五世嘉木样呼图克图纪念集:中华民国37年 (1948年),介绍历辈嘉木样大师略传,第五世嘉木样大师圆寂纪实“嘉木样大师之故乡及家属,大师年谱拉卜楞大寺现状,名人的提词、册印照片。
  ⑩拉卜楞设治记:中华民国17年(1928年),设治记主要讲了五大类,详细地述了拉卜楞的设治情况:第一,舆地记:从沿革地形、气候、川、河流、土地、庙宇、古迹、桥梁、道路、水利几方面。第二,政事记:从政绩、官署、警察、商会、诉讼、监狱、学校、讲师、救恤、卫生、公益、保卫、邮电几方面叙述。第三,民风记:从户口、宗教、土官、风俗民情、婚丧礼、度用、工资、运输、侨民几个方面叙述。第四,财赋记:从机关税收、粮赋方面叙述。第五、实业记:从农商、矿、林、猎业、畜牧、垦荒、渔业、物产等方面叙述。
  ⑪拉卜楞视察记:民国21年(1932年),记叙了拉卜楞藏族源流通及其演变过程,拉卜楞的宗教,从寺院的教权、寺院史略、寺院概况,寺内组织系统几个方面叙述;对拉卜楞的教育,拉卜楞的实业,拉卜楞的军事,行政作了阐述;建设夏河县治过程中问题问题两番隶属问题,循化县属之马营问题,勘划局管辖地界等作了介绍。
  ⑫实物档案
  反封建斗争中交来的实物档案有:
  (1)黄色藏衣一件;
  (2)花色毛藏衣一件;
  (3)狐狸皮藏衣一件;
  (4)鎏金铜佛一个;
  (5)人脑两个(其中一个脑壳带有珊瑚14个);
  (6)单子一条;(加花边);
  (7)花色单子一条;
  (8)短藏衣一件;
  (9)布料子一件;
  (10)手拷三副;(11)皮鞭子一条;
  (12)人骨喇叭二个;
  (13)短上衣一件;
  四、提供利用工作及编研工作情况
  收集、整理、保存档案资料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利用,发挥档案的凭证和依据作用,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需求。档案馆编研工作直接影响着提供利用工作,编研工作和提供利用工作是分不开的,编研工作搞的好,就能够给利用者迅速、正确的提供所需求的信息,更多的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县档案馆在提供利用编研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我管接待人员对利用者热情、周到、凡能提供的档案资料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近三十年来为我县的各项事业和个人提供了14428卷(件)档案资料,接待查档人员3096次,为我县的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编研了各种目录、索引、介绍、资料汇编等十多种,为提供利用满足了首要工具。
  我馆保存的各档案资料在实际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在1986年夏河县桑科等几个农场工作的外省籍人员60年左右从我县介绍到原籍工作,由于全国精减下放人员,当地未能安排他们的工作,在落实政策工作中,原籍査不到依据,他们通过组织来到夏河县档案馆,经过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努力,从介绍信存根里找出他们的依据。使56位同志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又如:在解决我县发生的20多起大小草山纠纷中,我馆保存提供的历史草纠纷调解协议、调査、审核报告、现场记录、各种草山地形图等资料、发挥了显著的效益,避免一些械斗和流血事件,1984年青海省泽库县多禾茂和我县桑科公社多次发生草山纠纷,青海方面越界放牧,争吃牧草,双方多次集结人马,发生磨擦,虽经省、州、县及时调解,事态缓和,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后来从县档案馆历史资料中找岀1960年《甘肃省夏河桑科公社与青海省泽库县多禾茂公社草山争执协议、》和双方草山边界走向图等历史依据,使双方的争执得到了彻底的解决,避免了流血事件,1982年张锦华等同志来到档案馆,称他们是原旧政权工作人员,1949年夏河县和平解放时他们参加了工作,根据中央组织部中组发(82)11号文件精神“留用人员的参加革命时间,从其在人民政权下当干部之日算起”的精神,经过多次的翻阅案卷,终于找到了原国民党旧政权人员的花名册,使张锦华、刑培仁、万帮兴等六位同志的工龄问题得到解决。五、档案馆介绍
  我馆档案馆于1958年11月成立,局、馆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现有工作人员六人,男二名,女四名,党员四名,局长一人,副局长一人,管理员一人。
  现有房屋九间,每间为15平方米,总面各为135平方米。其中:办公室三间,为45平方米,库房六间,为90平方米,档案柜58套(木质柜五十套, 铁质柜八套),干粉灭火器2个,打字机1台,装订机1台。
  全县现有档案馆单位128个,县级机关和乡镇档案室共计保存档案资料25700余卷,其中:二十三个乡(镇)档案室从1949年1988年共存档案资料15700余卷,县级机关立档单位和档案室有1000卷左右,各档案室以文书档案为主。还有会计档案、婚丧档案、科技档案、基建档案、诉讼档案、草山纠纷档案、公证档案、经检案件档案、人事档案、病历档案、信访业务档案、宣传报道档案、审计事项档案、史志征编档案等专门档案。
  1.保存档案资料情况统计(见附表);
  2.保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报刊。志书情况统计(见附表);
  提供利用工作和编研工作情况
  档案馆和机关、乡镇档案室,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许多历史依据,为研究人员、学者提供了科研依据为专业人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资料,为其他工作起到了参考利用。
  典型档案室介绍
  我县共有44个档案室(包括十五个综合档案室),这些档案室在各自的工作单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在收集档案资料、提供利用工作中做出了贡献,而且还为县档案馆工作打下了基础。最突出的是夏河县九甲乡档案室。九甲乡档案室成立于1958年,随着形势的变化、机构的多次演变,档案室也随着大局多次更改,现有兼职领导一人,专职档案员一人。20平方米的档案室一间,档案柜四套,工作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九甲乡档案室藏档案资料有1758卷(袋),其中党委档案资料有320卷(袋),行政文书档案有179卷(袋),便函存根150本,财务、土地、人口等档案542卷(袋),行政文书档案主要是党委、乡政府的报告、年终总结计划要点、上级部门的指示批复等文件构成的财务、土地、人口等档案,主要是报表、记帐、凭证、土地征用、人口调查、人口普査等种文件。
  在原有档案室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综合档案室。也建立建全了多种规章制度,如:《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室工作规则》、《档案室管理制度》等,基本上做了“三全一便”,即:制度建全、设备齐全、档案安全、提供利用方便。为该乡的基本建设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提供利用方便,为本乡的工作提供了方便,如:宅基地来源、草山纠纷等起到了凭证和依据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的效益,同时先后两次被评为甘肃省档案系统先进单位。
  档案馆(室)保存档案资料情况统计表
  表1
  备注:除41个全宗外,还有29个撤销单位的档案。档案馆(室)保存各种志书情况统计表
  表2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