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技术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70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技术推广
分类号: F062.4
页数: 2
页码: 890—891
摘要: 1966年至1985年,夏河县农林站,州农林站,在本县“王格尔下滩村”,进行春小麦育种,丰产栽培试验以及耕作制度的改革。培育出春小麦优良品种313、619。并在全县宣种地区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技术推广

内容

1966年至1985年,夏河县农林站,州农林站,在本县“王格尔下滩村”,进行春小麦育种,丰产栽培试验以及耕作制度的改革。培育出春小麦优良品种313、619。并在全县宣种地区大面积推广。1986年推广了蚕豆套种大黄芥丰产栽培技术,插种面积316.29亩,平均亩产287.7公斤。1990年在王格尔塘、唐尕昂、达麦乡,实施了粮油作物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由专业技术人员带项目下乡村进行承包,承包面积1.7万亩,粮食总产214.125公斤。并在“那吾”等十一乡实施推广油菜丰产栽培技术承包767亩,油料总产量128695.5公斤。防治地下害虫6084亩,防治小麦、青禾黑穗病7815亩,化学除草2208亩,农田灭鼠3758亩,防治油菜跳虫753亩。截止1990年,组建了县建立科技专业户2911户。
  在畜牧业上加强了牧畜疫病的防治和草原建设的综合治理,几年来,注射牛出败277548头(只),密度96%;猪瘟31657头(次),密度96%;猪肺疫31657头(次),密度96%;鸡瘟8014只,密度82%;犊牛付伤寒9831头(次),密度98%;炭疽79809头(匹),密度98.8%;羊之联123625只(次),密度9%;布病免疫120000头(只),畜禽寄生虫防治1115087头(只);推广草原建设综合治理,实行围栏、灌溉、除莠、补插、施肥等措施, 治理草原15000亩;栽培生物鹰架400根,草原实控面积26万亩。冬季生物毒素灭鼠46万亩,防治效率96%。
  通过科学技术推广和运用,使畜户产品的深加式技术逐步提高。积极推广人工牛黄培植技术,人品牛黄培植500头,牛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研制,提取纯歧化酶46毫克。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