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育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69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体育设施
分类号: G812.742
页数: 1
页码: 880
摘要: 解放前夏河县城体育设施比较简陋。在河南村只有一个小型操场,为藏民小学所有,管理人员一名,经费由县政府开支。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体育设施

内容

解放前夏河县城体育设施比较简陋。在河南村只有一个小型操场,为藏民小学所有,管理人员一名,经费由县政府开支。50年代,拉卜楞地区较大的活动场地只有两处:河南操场及藏民小学操场。机关单位职工、学生开展体育比赛都集中在这里。
  由于历史的原因,夏河县体育场建设及发展比较缓慢,设施也比较落后,1975年经县级机关职工义务劳动,县财政投资5万元修建了可容纳4500人的带看台灯光篮球场一座。灯光球场建成后县上承办办了全州性的中学生、小年篮球运动会三次。
  截止1983年底体育场地普査,全县有小运动场1个,排球场2个,足球场3个,篮球场79个,其中有灯光设施的篮球场7个。
  1986年在尕寺沟处由个体户修建场一个,占地面积408平方米。
  这些体育场地的建设,对促进我县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业余训练和比赛起了重大作用。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