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艺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68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文艺团体
分类号: J892.4
页数: 3
页码: 844—846
摘要: 文艺团体主要接下来夏河县拉卜楞民族歌舞团、拉卜楞寺“南木特”戏队、夏河县九甲乡昂却乎“南木特”戏队、夏河县业余秦剧团等。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文艺团

内容

夏河县拉卜楞民族歌舞团
  夏河县拉卜楞民族歌舞团的前身是于1973年夏河县文化馆成立的业余文艺宣传队,于1976年正式成立夏河县文工队,队员25人,干部5人,共计30人。该队后改为夏河拉卜楞民族歌舞团。
  1990年,改编出大型歌舞剧《格萨尔诞生》,共演出45场,观众达25000人,演岀收入达8400多元。
  1991年,该团为配合全县的社教活动,在县城和乡村共演岀60余场,观众达5000多人次,小型演出30余场,观众达2000人,下乡演出10场,观众达3000多人次,全年共演出50场,观众超达10000多人次。
  藏戏团体
  “南木特”戏产生以来,相继在夏河乡镇成立了“南木特”藏戏队20多个,影响较大的有“拉卜楞寺南木特队”、“夏河红教寺南木特队”、“昂却乎南木特戏队”等。
  拉卜楞寺“南木特”戏队
  拉卜楞“南木特”戏队,成立于1946年,是由拉卜楞寺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组织成立的,演岀的第一部戏是《松赞干布》,剧本是由拉卜楞寺的秘书长加木措编写,郎仓活佛任导演,演员由拉卜楞寺喇嘛职业学校的学员担任,松赞干布由旦曾加措演,唐太宗由格勒义西演,尼泊公主由久麦洒脱演, 土弥桑布扎由毛兰森演。土布旦设计剧中藏王服演,剧中汉族服饰是拉玛才旦从兰州购买。
  1955年,拉卜楞寺“南木特”戏队,演出了《达巴旦保》一剧,该剧是郎仓活佛根据传说改编的,由桑热布等演岀。
  1960年,又演出了《热麻那》,该剧系郎仓活佛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部分情节改编的。
  “文革”中,拉卜楞寺“南木特”戏队曾被解散。1978年又重新组织了“南木特”戏队,由30人组成,演出了《松赞干布》、《达巴旦保》、《召娃桑姆》等剧目。“南木特”戏自产生以来,在甘肃、青海、四川藏区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藏族人民喜爱的一个剧种。
  夏河红教寺南木特戏队.夏河红教寺“南木特”戏队,创建于1955年,由35人组成,他们演的第一部“南木特”戏是《智美更登》。该剧是根据佛经故事改编的,由完玛仁则、豆格等人主演。1955年夏河县红教寺“南木特”戏队带《智美更登》去兰州参加西北五省民间文艺会演,受到热烈欢迎,省政府领导接见了演出人员,荣获大会奖励的一面锦旗。
  1962年,红教寺“南木特”戏队演出了《阿达拉茂》,该剧是完玛仁则根据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地狱救妻》改编而成,由完玛仁则,久西草等任主角。
  1980年,红教寺“南木特”戏队演出了《赤松德赞》,这处剧是完玛仁则根据藏族史籍《五部遣教》、《西藏王臣记》等书中有关藏王赤松德赞的记载而改编的,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藏汉友谊,丰富藏剧艺术。
  红教寺“南木特”戏队由25人组成,由完玛仁则负责,他们除在本县演出外,还到外县如玛曲等地传授剧目,成为甘南藏区有影响的一个剧队。
  夏河县九甲乡昂却乎“南木特”戏队
  夏河县九甲乡昂却乎“南木特”戏队,成立于1978年春,由30人组成,主要演员有:道尔吉、尕哇、尕藏智华、久西草、东保吉等,演出了《诺桑王子》、《降魔》等剧,这是一个民间组成的“南木特”戏队,他们的演出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使“南木特”戏进一步在民间普及。
  夏河县业余秦剧团
  夏河县业秦剧团成立于1956年,主要发起单位是县委宣传部、县文化馆,演岀地点主要在县委会议室,每逢节日,演出7场,演员大约有30余人,服装的主要从西兰京剧院(兰州)借来,演出的主要剧目是《游龟山》、《铡美案》、《辕门斩子》、《三进宫》、《落碗记》等。器乐自备。
  1958年,因反封建斗争开始,被迫停业。
  1964年,“社教”运动开始后,为了配合社教工作,秦剧团重新开始组建, 人员有所变化,主要演出现代新剧目《三世仇》、《真假孙子》等,演出经费由文化、文教、宣传部门解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解散,原购置的服装道具失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重新组建县秦剧团。演员也是新组织的,演出的主要剧目是《游龟山》、《牧羊》、《猿门斩子》、《断桥》、《藏舟》等。
  1981年,因人员调动,经费减少,领导变动等原因,宣告解散,服装、道具由县文化馆藏。
  夏河县秦剧团是由县级各单位干部职工自发组织的一家群众文化团体, 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领导及演员表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