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学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68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文学艺术
分类号: I106.7;J193
页数: 30
页码: 835—864
摘要: 文学艺术主要介绍了夏河县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文艺团体、文艺创作、文化古迹等内容。
关键词: 文学 艺术 夏河县

内容

第一节民间文学
  同书面文学相比,夏河地区民间文学作品更为丰富多彩,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叙事诗、中诗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神话传说
  夏河地区有四季冰封的神山大川,有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有历史悠久的古刹禅院和功彪于世的历史人物,自然会有神奇迷离的神话和传说。如 《太子山》的神话,反映了公太子、母太子、儿子一家为拯救人类的苦难所做出的牺牲。《达里加山》的神话中的五山池,反映了自古以来藏族妇女向往自由、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神马》、《母羊焦热玛》、《金山羊》将家畜人格化,显示了她们的智慧和勇敢,赞美了她们勇于战胜困难的美德。《五世嘉木样的传说》、《拉卜楞颠僧一智瓦当纳哇传奇》、《河南亲王的传说》等,歌颂了民族英雄为民族解放、进步所作的贡献;彰明了历史人物为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祖国统一所建树的功勋;赞扬了宗教领袖的圣洁品质和济世救生的事迹。《修建拉卜楞寺的传说》、《尼泊尔工匠修建大金瓦寺的传说》等,以不同角度反映了拉卜楞寺主嘉木样活佛和施主河南亲王,为创立发展和壮大拉卜楞寺所做的贡献,反映了藏、汉、蒙等民族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状况。
  民间文学拉卜楞地区的民间故事犹如夜空繁星,丰富多彩。其中有口头流传的,也有书面记录的,短小精悍。如《格顿王子》,叙述了格顿王子为了拯救本国的黎民百姓,前往宝岛寻宝不幸蒙难失去双眼,历经艰辛终于得到珍宝,济救了贫苦的百姓,格顿王子与亲人团圆的故事。又如《金铃花》,叙述了一个叫顿珠的年青人,奉国王命令到邻国取金铃花,与坏人斗争,取得了金铃花,得到了国王的欢心,封他做了宰相的故事。《龟和猴》、《狐狸学老虎》、《青蛙、蝈蝈和蚯蚓》、《蝴蝶与蚯蚓》等故事,有的记叙了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有的揭示了宗教上层的本质;有的赞美弱者的聪明和无畏精神;有的展示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有的赞美互助友爱、诚实善良的优秀品德。总之这些故事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优美动人的故事情节,朴实生动的语言特色。
  谚语
  藏族谚语,是在藏族群众中长期广泛流传的比较固定的语言形式,形象鲜明,比喻生动。据调查,甘、青、川藏区广大群众使用谚语率更高。拉卜楞地区流传的谚语,按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农牧业生产谚语:
  春天的水要等着喝,
  秋天的草要起着吃;
  人的才干是学来的,
  五谷粮食是种来的。
  社会性的谚语:
  穷人的心比海螺白,
  富人的心比木炭黑。
  生活经验谚语:
  艰难时不可泄气,
  安乐时不可得意。谜语
  谜语。藏语称作“凯凯”,按其内容可归纳为物谜、事谜、体谜、字谜等。
  1.物谜
  石崖上面羊羔蹦蹦跳,
  石崖下面雪花纷纷飘。(手磨推炒面)
  外面看,好像一顶大白伞;
  里面看,好像佛经垒十卷(蘑菇)
  2.事谜
  三座山上落了一只鸟,
  鸟的肚子里全是红珊瑚。(锅中蕨麻)
  3.动物谜
  在大叔家的圈窝里,
  一个黑衣人又唱又跳。(乌鸦)
  4.人物、天体谜
  十条汉子,人人头顶一碗。(手指和指甲)
  民间叙事诗
  民间叙事诗,按语称为可分为“协巴”和“诺吞”两类。
  “协巴”,一般以反抗统治者的压迫,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为主体。控诉西北军阀对藏族人民残害的《流奶记》;揭露上层剌嘛贪婪阴险的《玛尼论集当纸经》,都是不朽著作。
  “诺吞”,则以表现爱情婚姻为主体,反映青年男女真挚爱情和封建买卖婚姻对他们迫害的《益希卓玛》、《不幸的姑娘》、《那尔杰才老遗言》、《命运悲歌一奔仓姑娘》、《达尼道和霍仓考》、《南拉桑吉》等,是近现代产生的优秀作品。
  《那杰才老遗言》,通过那杰才老一生的坎坷不平凡的经历,控诉和鞭挞了旧社会黑暗统治和宗教的伪善面孔,揭示了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纯洁的人,以及战胜邪恶、成为生活强者的人生哲学。
  《益希卓玛》和《不幸的姑娘》,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青年男女的在封建礼教压迫下婚姻爱情遭到不幸的悲惨故事,歌颂了他(她)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这些叙事诗以诗歌的形式,叙述完整的故事,结构上有头有尾,开头有序歌或引子,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理想,中间也有抒情的段落。反映爱情故事的叙事诗尤为动人,大都以悲壮的气氛,沉痛的心情,暴露婚姻制度垢罪恶,又以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歌颂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作品中的人物,尽管有时成为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但结尾还是以夸张的手法,变成“仙鹤”或是“双飞鸟”,获得了自由,这些美丽想象,表达了藏族青年男女对未来的憧憬。
  流传在夏河地区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代表了古代藏族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古代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通过格萨尔这个古代英雄的光辉形象,深刻地体现了藏族人民勤劳智慧、自生不息、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表达了藏族人民希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众生平等、社会安定、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
  据统计,流传地夏河地区的《格萨尔王传》有以下几部:
  《甲擦猎鹿》、《世界公桑》、《辛丹相争》、《诞生》、《赛马称王》、《降魔》、《霍岭大战》、《征服大使国》、《象雄珍珠国》、《朱孤兵器国》、《门岭大战》、《姜岭大战》、《蒙古马国》、《雪山水晶国》、《突厥兵器国》等,以上各部,内容不仅大量涉列了该地区历史上曾产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还涉及了该地区诸多地名,这对研究和了解《格萨尔王传》中的人和事,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査证依据。
  《格萨尔》说唱
  夏河地区说唱《格萨尔》,最著名的有拉卜楞艺人尕藏智华。他于1949年出行在拉卜困昂去乎村,自幼爱听老人们说唱故事。1978年尕藏智华同其他人,组织演出了《格萨尔王传》中的《降魔》。1986年5月,中国社科院、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街会联合授于他“为挖掘演唱《格萨尔王传》有贡献的人”的光荣称号。1986年他从甘南州藏戏团辞职,几年来,艰苦跋涉,跑遍了青海、四川的藏区,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格萨尔》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格萨尔》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逐步形成了一个《格萨尔》学派。夏河地区研究《格萨尔》,成就突出的有索代。他自幼生长在拉卜楞,1982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他经过大量的分析阅读和研究,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格萨尔》进行了总体研究,从 《格萨尔》的史诗性质、总体结构、艺术特色以及在藏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经过十年的精心研究,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题为《藏文(格萨尔王传)论略》的专著,这是一个突岀的成功尝试,使人们对近百部、岀场人物千余人、神奇瑰丽、无比奇妙的《格萨尔王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初次接触到《格萨尔王传》者,可起到引路作用。他于1989年11月参加了首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的论文为“《格萨尔王传》总体艺术构思探索”。1986年因从事《格萨尔王传》研究成绩卓著,由中国社科院、文化部、中国民研会、国家民委联合颁发了荣誉证。
  第二节民间艺术
  拉卜楞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熔注、加工、创新、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民间艺术,成为藏族艺术中的一朵鲜花。
  勒(民歌)
  “勒”即民歌,是夏河地区藏族群众最普及、最常见的唱歌形式,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唱。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收获喜庆;无论是家中休息,还是田间劳动,都离不开歌的伴随。歌唱时,首先由一人手持缠有羊毛的吉祥酒瓶,唱颂歌、赞歌,边唱边漫步,唱完时将酒瓶交给眼前有针对的人,这人接过就唱,如此轮唱,也有两人合唱的形式。牧区边牧边唱,以此为乐。“勒”一般可分为颂歌、悲歌、对歌、吉祥歌等。在演唱风格上,牧区表现为自由、辽阔、粗壮、高吭;农区表现为豪放、细腻、活泼、流畅,如:
  阿绕阿克
  兰天里云彩翻滚,
  那是降雨的象征;
  大地上河流纵横,
  那是五谷丰收的象征;
  歌舞场上歌声亮,
  那是幸福的象征。
  劳羊劳考
  骏马要用雕鞍来装扮,步伐矫健更好看。
  小伙要用宝刀来装扮,
  艺高胆大更英俊。
  姑娘要用珊瑚来装扮,
  勤劳贤慧更美丽。
  拉伊(情歌)
  “拉伊”,意为“山”,“伊”意为“歌”,是放牧、行程、打猎、田间劳动时唱的爱情歌曲,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感情奔放,音调高吭辽阔,柔和细腻,在民歌中独具风格,如:
  苍天好比浩瀚大海
  苍天好比浩瀚大海,
  青龙好比海底珍宝,
  甘露好比海岸鲜花,
  假如有意请苍天降甘露。
  村庄好比秀丽湖泊,
  姑娘好比湖中珠宝,
  爱情好比湖畔莲花,
  假若有心请姑娘吐衷肠。
  格尔
  “格尔”是夏河地区歌舞音乐中的一绝,含有“圆舞歌”之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无伴奏,集体演唱的一种民歌形式。由几位男子或女子围成一个圈,一袖举上,一袖举下,先由一人起调,众人随声齐和,边唱边舞,给人一种开阔、舒适之感,在演唱风格上,豪放、活泼、抒情、流畅。如:蓝天是百鸟飞翔的地方
  蓝天是百鸟飞翔的地方
  我像鸟儿上下翻飞跳起舞。
  大地是骏马奔驰的地方
  我像骏马连跑带颠跳起舞。
  歌舞场是青年人欢聚的地方,
  我们自由地笑着跳起舞。
  栋令(弹唱)
  弹唱,藏语称“栋令”,广泛流传于夏河地区,包括“仲勒”(故事歌)、“热谷”(抒情歌)、“白格尔”(乞讨歌)、“阿日扎念勒"(弹唱歌)等种类。其特点是曲调简单,两个乐句的引子,基本属采行乐段,来回返复,有唱有白。弹唱有其固定的曲调,词多而长,主要乐器是“阿日扎念”,边弹边唱,节奏整齐,活泼流畅。乞讨歌,一人或两人说唱形式,戴有假面具,有简单的动作,唱词见景生情,赞颂奉咏,开头逗趣,这种形式如今流传很少。
  这吉兆从未有过
  清晨我从家中来,
  迎面碰见鲜乳酪,
  指蘸乳酪祭神界,
  这吉兆从未有过;
  清晨我从家中来,迎面碰见鲜牛奶,指蘸牛奶敬天地,这吉兆从未有过;
  清晨我从家中来,迎面碰上清泉水,
  手捧清水敬佛师,
  这吉兆从未有过。
  夏不卓(舞蹈)
  “夏不卓”,也称作“卓”,是夏河地区流行的舞蹈形式。“卓”通常是集体表演,边唱边舞,有简单的伴奏,节奏整齐,旋律流畅,抒情优美,短小精悍,可以来回反复。如:
  嘎拉央卓
  西方极乐世界,
  幸福安逸之界,吉祥拉卜楞寺,声名众生仰望。
  艾早哇劳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在藏族民间歌舞音乐中产生最早的一种,也可以说是后来一切歌舞的源头。夏河地区藏族人民称这种劳动号子为“艾早哇劳”。“哎早哇劳”通常是采用一唱众和的形式,其共同特点是与劳动相结合,并表现着劳动,饱含着劳动时的切实感受,其内容如打场、收割、打碾、挤奶、打酥油等不同的种类,节奏整齐,生动活泼,唱词没有固定,随唱随编,如:
  《割田歌》
  1= E2/4
  • • m m
  2.23.52.31.656562.250
  艾早牙拉高牙热绕华劳牙高
  西贝勒(儿歌)
  夏河地区的儿歌,内容和曲调丰富有趣,越唱越懂,琅琅上口,活泼天真,音域一般在八度之间,属平行乐段,来回反复,如:
  阿日则
  玩玩玩,就玩耍,
  玩耍的人快快来,
  待会不让你入伙。
  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夏河地区藏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按其种类分为动物、植物、事物、几何图案等四大类,按其称谓有“轮王八宝”、“八吉祥相”、“花草树木”、“鸟虫禽兽”、“吉祥长寿”、“十二生肖”等,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大部分作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八吉祥相”,八吉祥即金轮、宝伞、胜幢、吉祥结、右旋海螺、宝瓶、妙莲、金鱼,剪纸,将金输、海螺、鱼三联造型图案,以法轮为中心,上边右旋海螺,左右两侧系金鱼。整体看,似双鱼供轮螺,形象逼真,仔细推敲,如同一平底大腹宝瓶,两肩点缀珍室,瓶腹绕彩带。如吉祥结、胜幢、宝平三联造型图案,三宝上下纵联,最上为吉祥结,交织成网,中间为胜幢,幢穗呈锯齿壮,底部为宝平,平柄微突,整体看,似一花篮,盘上面左右两边珍室外空,花篮上彩带飘扬,胜境收复,宝平呈巨足,给人以平稳之感。
  几何图案:均为两底角四十五度的等腰三角形。如三角连心法轮造型图案,三角空间正中为法轮,两底角空间用彩带扑白,底边下沿为锯牙纹样,系穗子的变异造型。整个画面,严密紧奏,脉纹清晰。三角连心仙果造型图案,从三角形一底长出一棵果树,以弓形延长伸至一底角,枝叶繁茂,结三颗仙果,让人垂涎欲食。
  和气四瑞造型图案:和气四瑞,无论寺院殿堂的墙还是藏族群众的家中, 有这种造型的画,而剪纸中的和气四瑞,正是绘画形象再现。
  锦鸡居高临下,短尾长翅,双爪紧抓玉兔的头顶,长耳的玉兔又将后爪站立在聪明的猴子头上,猴子前爪比划壮,长尾卷曲,站立在庞大的象背上, 从小到大形成了四种动物的串联,顺理成章。
  此外,还有许多造型图案,这些生动、逼真的剪纸艺术,是拉卜楞民间艺术的一朵鲜花。第三节文艺团体
  夏河县拉卜楞民族歌舞团
  夏河县拉卜楞民族歌舞团的前身是于1973年夏河县文化馆成立的业余文艺宣传队,于1976年正式成立夏河县文工队,队员25人,干部5人,共计30人。该队后改为夏河拉卜楞民族歌舞团。
  1990年,改编出大型歌舞剧《格萨尔诞生》,共演出45场,观众达25000人,演岀收入达8400多元。
  1991年,该团为配合全县的社教活动,在县城和乡村共演岀60余场,观众达5000多人次,小型演出30余场,观众达2000人,下乡演出10场,观众达3000多人次,全年共演出50场,观众超达10000多人次。
  藏戏团体
  “南木特”戏产生以来,相继在夏河乡镇成立了“南木特”藏戏队20多个,影响较大的有“拉卜楞寺南木特队”、“夏河红教寺南木特队”、“昂却乎南木特戏队”等。
  拉卜楞寺“南木特”戏队
  拉卜楞“南木特”戏队,成立于1946年,是由拉卜楞寺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组织成立的,演岀的第一部戏是《松赞干布》,剧本是由拉卜楞寺的秘书长加木措编写,郎仓活佛任导演,演员由拉卜楞寺喇嘛职业学校的学员担任,松赞干布由旦曾加措演,唐太宗由格勒义西演,尼泊公主由久麦洒脱演, 土弥桑布扎由毛兰森演。土布旦设计剧中藏王服演,剧中汉族服饰是拉玛才旦从兰州购买。
  1955年,拉卜楞寺“南木特”戏队,演出了《达巴旦保》一剧,该剧是郎仓活佛根据传说改编的,由桑热布等演岀。
  1960年,又演出了《热麻那》,该剧系郎仓活佛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部分情节改编的。
  “文革”中,拉卜楞寺“南木特”戏队曾被解散。1978年又重新组织了“南木特”戏队,由30人组成,演出了《松赞干布》、《达巴旦保》、《召娃桑姆》等剧目。“南木特”戏自产生以来,在甘肃、青海、四川藏区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藏族人民喜爱的一个剧种。
  夏河红教寺南木特戏队.夏河红教寺“南木特”戏队,创建于1955年,由35人组成,他们演的第一部“南木特”戏是《智美更登》。该剧是根据佛经故事改编的,由完玛仁则、豆格等人主演。1955年夏河县红教寺“南木特”戏队带《智美更登》去兰州参加西北五省民间文艺会演,受到热烈欢迎,省政府领导接见了演出人员,荣获大会奖励的一面锦旗。
  1962年,红教寺“南木特”戏队演出了《阿达拉茂》,该剧是完玛仁则根据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地狱救妻》改编而成,由完玛仁则,久西草等任主角。
  1980年,红教寺“南木特”戏队演出了《赤松德赞》,这处剧是完玛仁则根据藏族史籍《五部遣教》、《西藏王臣记》等书中有关藏王赤松德赞的记载而改编的,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藏汉友谊,丰富藏剧艺术。
  红教寺“南木特”戏队由25人组成,由完玛仁则负责,他们除在本县演出外,还到外县如玛曲等地传授剧目,成为甘南藏区有影响的一个剧队。
  夏河县九甲乡昂却乎“南木特”戏队
  夏河县九甲乡昂却乎“南木特”戏队,成立于1978年春,由30人组成,主要演员有:道尔吉、尕哇、尕藏智华、久西草、东保吉等,演出了《诺桑王子》、《降魔》等剧,这是一个民间组成的“南木特”戏队,他们的演出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使“南木特”戏进一步在民间普及。
  夏河县业余秦剧团
  夏河县业秦剧团成立于1956年,主要发起单位是县委宣传部、县文化馆,演岀地点主要在县委会议室,每逢节日,演出7场,演员大约有30余人,服装的主要从西兰京剧院(兰州)借来,演出的主要剧目是《游龟山》、《铡美案》、《辕门斩子》、《三进宫》、《落碗记》等。器乐自备。
  1958年,因反封建斗争开始,被迫停业。
  1964年,“社教”运动开始后,为了配合社教工作,秦剧团重新开始组建, 人员有所变化,主要演出现代新剧目《三世仇》、《真假孙子》等,演出经费由文化、文教、宣传部门解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解散,原购置的服装道具失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重新组建县秦剧团。演员也是新组织的,演出的主要剧目是《游龟山》、《牧羊》、《猿门斩子》、《断桥》、《藏舟》等。
  1981年,因人员调动,经费减少,领导变动等原因,宣告解散,服装、道具由县文化馆藏。
  夏河县秦剧团是由县级各单位干部职工自发组织的一家群众文化团体, 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领导及演员表
  第四节学会、协会
  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
  1920,因宁海镇守使马麒控制了拉卜楞地区,第五嘉木样活佛被迫远离拉卜楞寺,前往兰州为民请愿,为发展藏族文化,于1926年5月2日在兰州成立了“藏民文化促进会”,公推黄正清为该会会长,邵光宇、杨真如、罗占彪、黄祥等为会员。1927年,马麒军队撒离拉卜楞,嘉木样活佛及家属返回拉卜楞寺,在拉卜楞设立治局,成立夏河县,归属甘肃省管辖。于是年10月将促进会迁至拉卜楞,更明为"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11月7日,在下塔哇一民房院内,设立会址,制定了“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组织章程”。该会以促进藏民文化,实施普及教育,发扬民族精神,刷新民族思想及改善风俗习惯为宗旨,主要任务是“将设藏民各级学校,并办理文化事业及有关藏民各种切实要解决的问题之研究”,设置“图书室、阅报室及教育馆”,推进“藏民乡村教育”。对发展会员的要求是“凡熟悉藏文藏情,热心扶助藏民教育及文化事业者,不分宗教、种族、性别,得本会基本会员二人介绍,经理事会二人介绍,经理事会通过,均可为本会会员”。本会设理事三人,候补监事二人,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设常务理事三人,处理会内日常事务。总务段管理文书、教育、庶为、收发、保管及不属其他各股事宜。宣传股掌理训练,登记、调查、统计、刊物、通讯及其它事宜。“藏民文化促进会”迁到拉卜楞的11月,首次成立了第一所藏民小学,也是该区教育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校长由嘉木样活佛之长兄黄正清担任,学校经费由“促进会资助”。初期,入校学生,作出了免除学生家庭对寺院差役的特殊规定。至1942年,该校学生102名,1944年,拉卜楞地区相继成立小学13所,学生496名,教职员30名。
  1939年4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夏河县又创办了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巡回施教队,辗转牧区草地,以语文教育、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康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事业。1941年,由教育部接办,改名为教育部拉卜楞巡回施教队,核拨经费一千元,由黄正清荣任队长,有职员9人,下设总务、电影、医药、戏剧、音乐、讲演、编译六组。社会教育主要活动有:(1)文字教育,设立巡回文库识字班,代笔处、问事处,帮助平民施行识字教育;(2)提倡手工业,协助藏民众开办农贷合作;(3)放电影,举办音乐会,赛马会,注射各种药针,宣传卫生知识,施行康乐教育;(4)以电影图画、音乐、画报等为宣传手段,宣传抗战消息,施行抗战教育。巡回施教队先后两次赴桑科、科才、大参、佐盖尼玛、欧拉、乔科、阿万仓、果洛康撒、康干、中阿坝、加仓等地。在牧民群众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深受牧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1941年,藏民文化促进会又创办了“边闻通讯社”,印刷藏汉文报,宣传抗战消息。另外还创办了夏河图书馆、阅报所、体育场等多种文化娱乐场所。
  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数年的不断昌新和努力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该区形成了一整套多层次、多形式的民族教育体系,使文化教育活动,以本区民族的特点、形成开始推向前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拉卜楞回民教育促进会.
  拉卜楞回民教育促进会,正式名称为“中国回教协会甘肃夏河县支会",于1947年6月26日开始筹备,于1947年11月20日正式成立,是由箫文俊、王有麟、杨可选、王世生、马秉毅等人发起筹备成立的。由于无活动经费,加之无固定会址,成立后未开展工作。
  其他学会、协会
  1.拉卜楞革命青年同学会:于1941年成立,当时有会员150人。是喜饶和吴振纲联络各族青年组织成立的,吴振纲为领导。该会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该会的革命言行为国民党当局大为不满,即下令撒销“拉卜楞革命青年同学会”,限制会员的言论与行动自由。
  2.商会——成立于1939年(民国三十年八月),自成立以来,有名无实。
  3.农会一成立于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会员493人。
  4.教育会——成立于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会员35人。
  5.妇女会-成立于1945年(民国三四年),会员68人。
  第五节创作、研究
  建国以来,从内地到边疆上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旧交错,百业待兴,光明在前。新时期,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在党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夏河县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共同奋斗,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解放思想,深入生活,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产生了不少优秀文艺作品。造就了一支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文艺工作队伍,逐渐形成了基本适应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机制,具体表现在从事戏剧、诗歌、小说、民歌、话剧、歌舞、摄影等文艺创作和研究方面的队伍。
  在戏剧方面,“南木特”戏的产生和创作可追朔到18世纪中叶第二世嘉木样活佛时代,诸多高僧大德、学者格西为“南木特”戏的不断完善作出了苦苦的尝识和努力的探索。直到本世纪40年代,在第五世嘉木样活佛的组织下,由学识渊博、眼界开阔的琅仓活佛等编导了第一部“南木特”戏《松赞干布》,开创了藏戏演岀的新流派。琅仓活佛曾于30年代走内蒙、东北讲学十余年,长期居住北京,与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等经常交往,因而在的指导下,《南木特》戏大胆收了京剧表演艺术技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木特”戏。琅仓活佛还创作了《热玛那》、《达巴旦保》等藏戏剧本。
  红教寺“南木特”戏队的完玛仁则,22岁演出了《智美更登》。1962年导演了《阿达拉茂》、1982年创编了《赤松德赞》。此外,还产生了不少优秀 “南木特”戏表演工作者,如尕藏智华、久西草、尕哇、道罗吉、桑热等。
  在诗歌方面,著名诗人丹真贡布在50年代就步入我省诗坛,60年代在国内诗坛上享有一定声望,1987年出版了他的诗集《羚之街》,选入作者的诗作之首,是作者30年创作的结晶。新颖奇巧的构思,自然流畅的语言,构成了丹真贡布诗歌工巧自然而又意味深长的艺术特色。
  小说创作方面,尕藏才旦是较引人瞩目的作家之一,出过中短篇小说集《半阴半阳回旋曲》,力图探索反映藏族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尕藏才旦的小说基本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汉族作家雷建改自幼生长在甘南草原生活,使他与藏族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用自己的艺术审美观描绘着对高原历史,现实的感悟,先后在《中国青年》、《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了《西北黑人》、《劫道》等作品。
  话剧方面,贡卜扎西创作的《白雨》最为著名,作品通过流落海外的前欧卡部落大头人智华回到草原寻女、寻根故事,表现了历史和现实中错综交织的爱与仇、恩与怨,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代藏族人的精神世界。
  歌舞方面,从50年代起,本县许多业余文艺工作者,成绩卓著。1957年,夏河县九甲乡洒义昂村的才尕等3人组成的民族演唱队,赴北京演出,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1964年,在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会演出中,本县九甲乡的业余宣队久西草、东保吉、草老等人演出的《三个女民兵》,荣获奖励,并拍成电影。1980年,东保吉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她唱的《阿央老老》荣获优秀奖。
  摄影方面,也涌现了一批摄影艺术家,如贡卜扎西、常铭、鲁聪等。贡卜扎西的摄影作品,先后在上海、临夏、拉卜楞等地展出,轰动了上海艺术界,传略已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常铭的摄影作品《指箭节》,获尼康杯全国摄影大奖赛鼓励奖。鲁聪的摄影作品《草原之晨》,获1990年《民族报》摄影创作优秀奖。
  藏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解放前,致力于藏学研究的有李安宅、于式玉、黄明信、李式金等老前辈。现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的黄明信先生,40年代初,入拉卜楞寺完全按照寺院传统的学制,钻研佛学理论,1948年获取了然卷巴格西学位。解放后在北京从事藏文典籍的编目和藏族天文历算的研究,用藏汉两种文字写出了长达725页的《藏历的原理与实践》一书, 填补了中国藏学界的一项空白,成绩卓著。
  解放以来,在夏河地区产生了不少中青年藏学专家,如高僧学者赛仓・罗桑华旦、毛兰木、旦巴、桑智布等,还有罗发西、李振翼、索代、高瑞、周华、王仲元、张庆有等。赛仓•罗桑华旦先生,撰写了长达50万字的论著 《诗学修辞明鉴》和《格鲁派史略》论著。李振翼先生,是考古者,曾先后多次赴夏河地区进行考察、考古发掘,撰写了《八角城调查》、《甘加斯柔城调查》等论文,在《考古与文物》上刊登。结合多年的考古实践,撰写了论著 《甘南简史》。索代除从事《格萨尔王传》的研究外,还对拉卜楞寺也有研究, 论著《拉卜楞寺佛教文化》,从佛教文化的角度,从17方面介绍和研究了拉卜楞寺佛教文化,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拉卜楞寺佛教文化的价值。
  此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也发展夏河县的文化艺术事业,倾注了不少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文艺及藏学研究成果表任责任编辑的著作表第六节古迹
  八角城遗址
  八角城,位于夏河县城北35公里,地处甘加草原的河台地上。
  八角城,顾名思意有八个城角,但实际为一个“十字”形城,藏文史籍中称“卡尔雍仲”,意为“字城”,因为在一个空心十字城的各角上有八个城墩(马面),所以形似“”。八角城全长2193.4米,城外廓现存残垣全长1080米,城内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外廓正面偏东有一块140X100米的广场,其北有一排建筑残基环廓绕廓,其间并引央拉河水入廓。城内城垣保存基本完好,惟北垣有15米长的一段,为近代用石块补筑,内城周长1960米,占地面积169600平方米,方位正北。南城门洞口墙基厚1.4米,高13.5米,顶宽5.2米。门前两端较为开阔,沿外廓而大,便是10余米的砂土崖,崖下就是央曲河,这是当年入城的唯一通道。南城门瓮城面积约15.3X10平方米,城垣东、西、北三角,各有外凸的大寺墩台一座,面积约20平方米。在东西两墩之南廓城墙上,各有一半月形小夹道,东夹道宽3.6米,西夹道宽2米,可供单人骑马出入城外廓之间。
  八角城经考古专家李振翼调查、勘测,所得岀的初步结论为:八角城在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设城建制,从其城为正南北方位的中轴线标志建筑来看,已属我国古代社会典型的城市风貌。夯筑加棍大小、夯土层厚度,夹眼横排列行距、作法,与汉代长安和汉魏洛阳城完全一致。城墙下层夯土层中常夹有新石器时代碎陶片,其上层也有唐、宋以来的陶片出现,再加上城外西北高地汉墓群和出土王莽时代货币,推出八角城建于汉代。八角城以它特有的城垣结构。它反映了汉武帝以来在甘青边境烽燧、亭障、驿站等防御工事这一事实。在城堡的建设设计上突破过去方形,矩形的老框框而自成体系,在我国现存古城中独一无二的。八角城,以其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城边建筑,引起了史学界的密切关注,于1981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斯柔城遗址
  斯柔城遗址,坐落在甘加滩金曲河与恰莫控曲河汇合地方的西北台地上,这块台地呈25度的斜坡,前低后高,古城内外来的建筑物依稀可辨,大殿、前殿、偏殿、后殿、回廓,鳞次栉比,对称美观,周围草原宽阔,牧草丰美。主城略呈正方形,城墙有四处残存部分,其余部分均已倒塌,仅存遗址尚清晰。据测量,主城北墙长183.6米,东城墙长197.4米,西城墙长222米,南城墙长208米,城现北针的夹角55度。主城在后,陪城在前,有一左一右,一先一后。主城有左陪城的四倍强,略似正方形但不规则,并有护城壕。主城东北角有残墙一段2.2米,墙厚11米,西面段有三段残墙,高2.8米,分别长13.8、15.3、12.7米,夯土层7〜10厘米。残墙夹棍眼,分别为直径5厘米,6.5厘米,7.5厘米,夹棍眼垂距40〜50厘米,夹棍眼很小。地面发现有忍冬形图案柱础一对,左边的有双圈边,右边的无边。大殿墙用土坯砖法一横一竖,土坯长295厘米宽6.5、7.5厘米。主城中残薄瓦大,并有大量琉璃瓦。
  甘加、桑科草原上的梯田遗迹
  甘加草原的中部和桑科草原的西北山丘,均是古代弃耕的农田,阡陌相连,碧野千里。甘加乡的贡玛、卡加、仁艾、斯柔、仁青、白石崖、八角城、佐海、哇尔塔,都有梯田遗迹。据有关调查资料记载,有一古代水渠遗迹,是从尼玛沟哇尔塔引下,绕过数座小山灌溉斯柔一带广阔农田。
  明代边墙
  明洪武三年(1370年),御史大夫邓愈统率将,攻克洮州、岷州和河州,在当时的河州卫的边境,沿白石山——太子山一~小积石山脉选择山巅、谷口、高阜显明扼要之处,由东而西、西而北,设置了数十座关隘,作为捍卫西垂重镇河州,抵御西南民族“入侵”的关卡,这些关隘,即是史书上所称的“明代二十四关”(或称明代边墙)。在夏河县与临夏州交界处有土门关,新营关、槐树关等。
  土门关:藏语称作“火尔仓香告”,其准确的地理位置于临夏县马集乡关滩村190米处,东距临夏市33公里,西距夏河县拉卜楞镇7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02°56',北纬35°25',海拔高度2170米。土门关是由四川、青海经甘南藏区通往兰州的主要隘口,也是历史上依此分为“关内”、“关外”、“汉区”、“藏区”、“草地"的关界之一。土门关以南为夏河县地,以北为临夏地,兰郎公路穿越关口。据《河州志》载,土门关是二十四关中规模最大,“山高险峻绝,对岸若门”,西北侧有大理加山峰余脉,东南隔大夏河与太子山相望,关口两侧高山耸立,形成一天然峡谷,土门关就依这天然地而建。当年,由西向东山梁夯筑城墙约五华里,墙宽6米,高10米许,十分坚固,关就设在靠西山根处(距兰郎公路30米),关门南北坡呈“人”字形。大约25〜30度夹角。关墙从东到西(即大夏河岸边至王山腰),其长567.6米,全系黄土筑成,而残存的关墙全长有410.6米,三段组成:上段长123米,这一段在关门以西,是最完好的一段,正门处残高10.5米,基宽16.6米,残顶宽5.2米。墙基宽度与墙顶宽度从关门开始,越向山延伸越窄。中段267.6米,残高6.7米,墙基残宽7.6米,残顶宽1.7米。下段(沿河段)长11米,基残宽12米,顶残宽1米。被毁的关墙全长157米,其中一部分为兰郎公路所占,一部分为水渠所占,一部分被群众取土所毁。河东段,即所谓小关,虽全毁,但原来的遗迹清晰可辩。
  据有关史料表明,土门关曾建有关门城楼,城楼为二层,雕梁画栋,雄伟称奇。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土门关被辟为汉、藏、蒙、茶马互市市场所。关门早开晚闭,行人商客等出入关口,均有驻军巡查。关门与城楼在1949年被拆除。土门关跨河与小关相联,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史料中将“小关”称作“石咀关”,东侧为太子山余脉曹岭,陡峭难攀,关西濒临大夏河谷,水急浪高。石嘴关设设有暗门,立有“汉蕃交界”石碑,今皆无存。
  槐树关:藏语称作“查干香告”,该关在明代二十四关中,地理位置险要者,莫过于槐树关,它地处太子山腹地,临夏县大草滩村北一公里处。关南有高达四千多米的公太子和母太子两峰相峙,雄险奇绝,槐树关便是通往太子山的重要隘口,北距临夏县的堡城约15公里,距河州城约37公里,南距夏河县上卡加土房大庄约2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03°4’,北纬35。22’,地形南高北低一弘清溪沿西山峡谷汹涌而去,在双城堡附近汇入大夏河,此河名叫“槐树关河”。槐树关依山傍河,夯筑土城墙,度约百米高丈余,关墙残存,关门已毁。据有关史料表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和1941年两次镌立界碑。槐树关门外,峡谷幽深。四秀皆景,太子山顶积雪经年不化,山石狰狞,山根峡谷两侧,松柏林涛,鸟语花香,山间流泉潺潺,景色秀丽。
  新营关:藏语称“齐木色系香告”,明称“齐家良山口”,明末清初改称“新营关”。该关位于和政县新营关乡上寺弯村南约六华里。地理座标东经103°11',北纬35°16’据维修沈河县志载,有路岀河州成,“自南阳坡南引出乔家岔关,东南至美武新寺(今夏河美仁乡),由畜地至临谭县”。关口峡门外曾建有石栅,今遗尚存可辩。第七节电影发行放映
  机构沿革
  夏河县第一个电影放映队成立于1955年,职员3个,负责人1名,配备54—16型放映设备一套,1101型电动发电机一台。
  1959年成立第一个电影放映队,职员6名,负责人1名。
  1962年建露天放映站,使用54—35型放映机,人员共8名,负责人2名。
  1966年夏河县电影院建成,建筑面积24X15.2平方米观众座位750个,使用长1254—35型提包机,日平均放映一场。
  1973年11月,成立了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配备人员3名,站长1名。
  1975年,购置松花江5501型坐机两台,日平均放映2场。
  1976年,举办了第一期放映训练班,学期3个月,学员46人省文化厅补贴30%,各乡自筹20%,购置8.75毫米放映机,300瓦发电机16套,建起了一批乡办电影队。
  1982年,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省电影公司、县财政拨款60000.00元,修建办公室、库房、职工宿舍23间,建筑面积642.4平方米。经理、副经理各1名,工作人员共9名,下设:放映管理(技检),财务(会计出纳、统计),影片发行(库管),检片、器材进销(机修),文书档案等。
  1985年,由修建新电影院,1987年竣工,建筑面积2382平方米,座位1188个,1991年底投入使用。
  截止1990底,全县电影发行放映机构有电影公司一个,电影院一个,国办电影队2个,农牧区集体电影12个,个体户电影队9个。发行放映人员总数53人,其中,国营单位中在职干部6人,工人17人,经济师1人,放映机技师2人,助理会计师2名、放映技术等级放映员10名;集体、个体户电影队人员26名,其中有等级放映员13名。
  电影发行放映及收支
  夏河县电影发行工作,自1955年建立放影队,1982年改为电影发行公司,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具体情况见附表。夏河县电影事业发展概况表
  第八节图书
  新华书店及书刊发行
  夏河县新华书店成立于1952年12月,当时名称为“新华书店甘肃省分店夏河县支店”,隶属甘肃省分店,店址设在拉卜楞人民北街,租借私人旧房八间,约80平方米。
  1958年8月,根据省上通知,新华书店下放给地方党委管理,同时更名为甘肃省夏河县新华书店。
  1962年7月,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新华书店归属省新华书店管理,名称改为“甘肃省新华书店夏河县支店”,职工23人,负责人1名。
  1966年,突出发行《毛泽东著作》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图书、阶级教育读物、农牧业生产用书、农村专用图书。积极扩大农牧区图书发行渠道,完尕滩、美武商店以及清水贸易组设为常年图书经销店,以麻当、唐尕昂、上卡加、达麦等贸易组为季节性图书代销点,固定专人兼管图书,设立专柜专架陈列图书。同时委托达麦、红墙、唐尕昂、美武、上卡加、桦林等小学代销、寄销图书,文化服务队电影队、巡回医敦疗疗队联系,委托代销册书全年发行图书达到80000册。
  1966年,随着当时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进行,重点发行《毛泽东著作》3008册,领袖像4300余张。
  1967年,发行《毛泽东选集》8394册,《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1296册,乙种本308册,单篇及汇编本35985册,《毛主席语录》13725册,单张 《毛主席语录》12923张,毛主席像20189张,总计92820册(张)。
  1969年发行《毛泽东选集》2372册,《毛泽东著作选读》11册,《毛主席语录》6532册,《毛主席著作》汇编本45445册,毛主席纪念章32218张 (枚),总计962233册(张、枚),并授县革委会委托:代甘肃省革委会给全县13025户牧民群众赠发《毛主席著作•老三篇》等29888册,《毛主席语录歌曲》7425册,毛主席纪念章13850枚。
  夏河县新华书店图书发行统计表
  单位:册、元1971年,共发行《毛泽东选集》1915套,《毛泽东选集》合订本311部,《毛主席语录》856册,毛主席著作单篇及汇编本7614册,马、恩、列、斯著作2283册,单张毛主席语录12430张,毛主席像纪念章256枚,书籍22520册,课本13970册,图片15744张,共计89146张。
  1974年,发行各类图书总计105422册,(包括各种图片)29681张,其中马列著作1496册,《毛主席著作》196册,学习文件1248套,十大文件、儒法斗争书籍18266册,发行《藏文学习字帖》655册。
  1975年,发行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以及其他革命图书1216899册 (张),并于下半年搞起三租书店,投放书籍552册,借阅达2470人次。
  “文革”期间,书店的大量书籍被斥之为封、资、修的“黑货”和“毒草”,或被査封入库,或被送进废品收购站,造成很大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图书发行事业恢复生机,为了扩大发行量,因地制宜,着重发行少数民族图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79年,图书发行总计69533册,销售额达15883元,受到甘肃省出版局的表彰奖励。
  1982年,图书发行总计171022册,销售额达71381元。年底被甘肃省新华书店评为“民族文字图书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图书馆图书储藏与阅览
  1934年10月100,在夏河县城大夏街设立图书馆,藏书1507册。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中英庚款董事会在夏河筹设“夏河县民众教育馆”,馆址借住藏民文化促进会西隔壁之空院,有职员2人,主任1人。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冬,奉甘肃省令将教育馆移交县政府办理,改为县立民族教育馆。
  1945年春,馆址移于体育场前女子学校旧址西院,馆藏万有文库第一集全部。
  1951年12月,建立“夏河县人民教育馆”,后改为“夏河县人民文化馆”。
  1972年,整理出各类图书2100多册,建立健全了馆内制度,恢复了对外开放,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总计借阅457人次,办专栏14期56版,展出图片15套,展出照片26套。
  1973年开放的各类图书总计3020册,其中马列毛主席著作11568册,哲学49册,社会科学1287册,自然科学398册,内部读物118册,发行放借书证184人,总计借阅1043人,全年办专栏11期31版,展出图片27套。
  1979年,经县委研究决定,成立“夏河县图书馆”,在馆舍未修前,暂与县文化馆合署开展各项工作。文化馆、图书馆共有工作人员9人,经费分别由省文化局和国家文物局拨。文化馆有房屋总计471平方米,办公室二间21平方米,图书阅览室7间,133平方米,书室4间128平方米,贮藏室四间。设科编组,阅览组、辅导组,共藏各类图书9390册,报纸42种,杂志141种,发放借书证755人,总计借阅3280人次,共编宣传栏13期,图片展览10套计222张。
  1982年,在省州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拨款修建了图书、阅览和采编室8间,计168平方米,职工宿舍5间,计60平方米。制作书架20个,杂志架10个,开放各种图书计10080册,发办借书证383份,共借书4139册次,订购报纸56种,各种刊物185种,读者约15600人次。
  1983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开放各类图书10996册,订阅各类报纸56种,杂志161种,阅览12353人次发放借书证262个,借阅书4792册。
  1990年,文化馆、图书馆,结合实际情况,对“文化茶园”、录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进行了出租承包,用收入的经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如棋类、乒乓球有奖比赛,灯谜晚会等。培训业余骨干演出队四批,其中藏中赴甘南州参加全州中学生文艺调演获一等奖1名、优秀奖1名;举办有工人、学生、教师、干部、待业青年参加的业余歌手大奖赛。全年发放借书证78个,借书1760册,借阅1760人。社科阅览室全年接待读者3900多人。少儿阅览主要以“三热爱”教育为题材,接待小读者1200多人次。
  文明村文化室
  1979年,夏河县文化馆在甘加乡卫东大队、哇代生产队、麻当乡团结大队、完尕滩乡洒索玛大队、唐尕昂唐尕昂大队、合作镇达洒大队、九甲乡革命大队设立农村图书馆7个。常年开展图书阅览的图书室5个,生产队图书室25个,常年开展图书业务活动的19个,全县农村图书室藏书共计1361册。
  甘加乡文化站设专干1名,有书架、报架、桌橙、象棋、军棋、扑克、羽毛球、二胡、收录机等,各类报刊38种,图书510册。该站1980年被评为 “甘南州农村群众文化艺术先进集体”。
  专业户书刊发行
  高老书店
  高老书店,始建于1984年7月,地点在拉卜楞九甲商店门口,主要经销藏文书籍。初建期间,经销图书十多个品种,包括藏文典籍、史志、工具书、杂志、挂历、年画等。年经销数千册。1985年后,拓宽进书渠道,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北京等民族出版社订购各种图书,品种多达300多种,除藏文典籍、史志、工具书、杂志、挂历、年画外,还有藏文教材、识字课本、图片等,年经销达2万册。
  夏河县图书馆藏书阅览统计表东珠书店
  东珠书店,始建于1989年地点在武装部办公楼下,主要经销藏文图书,兼及西藏研究汉文译丛。
  报刊、杂志
  《边闻周刊》: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于1941年创办了《边闻通讯社》,该社“以提高族素质,灌输抗战知识,传达解释国策,介绍边情,加强汉藏文化交流为目的”。社长由路得贵担任,人员三个,设总务、编辑、印刷三股。发行刊名为《边闻周刊》,汉藏两种版本,汉文版着重向内地介绍藏区经济、文化及社会情况,沟通汉藏文化交流,促进藏区发展;藏文版着重向藏区宣传政府国策,抗战消息及国际形势等。每月收入(法币)12650,支出12650, 刊发十余期。
  《夏河民报》:1939年4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创办了拉卜楞巡回施教队,主办《夏河藏文民报》,该报为油印本,首发行藏文版共5000份,分发到拉卜楞寺所属各寺院部落。
  《安多月刊》:1947年1月1日安多月刊社在拉卜楞成立1月15日《安多月刊》创刊号出版发行,该刊由民主义青年团夏河分团主办,以介绍藏区的政治、宗教、文学、民俗为主,该刊发行等省内各县。已刊出一、二、三期, 分别于民国三十六年元月、十五日、二月二十日、三月二十一日出版。
  《拉卜楞》:1990年3月28日,拉卜楞文学社成立,社址设在夏河县文化馆内,社长1名,会员40余名。文学刊物《拉卜楞》创刊号于4月19日正式发行,向会员及文学爱好发行120份。开辟了散文、诗歌、小说、评论栏目。主编索队。规定每月15日、30日下午或晚上集体活动。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