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财政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56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财政概况
分类号: F812.4
页数: 2
页码: 583—584
摘要: 夏河县的财政工作是在极其贫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53年开始搞决算,当年的财政收入仅为21.3万元,财政支出为74万元。
关键词: 财政经济 财政概况

内容

夏河县的财政工作是在极其贫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53年开始搞决算,当年的财政收入仅为21.3万元,财政支出为74万元。为了尽快改变落后面貌,支持生产发展,党和人民政府以民族团结、发展生产为中心,广开财源,增加收入,节约支出,使全县的财政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经济情况有了大的好转,财政工作逐步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同时,按照党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从1980年到1990年,财政预算管理打破了统收统支 “吃大锅饭”的体制,改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以及发展到“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新体制,这种体制明确了各级财政的责、权、利关系,为促进县内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七五”期间以来,由于县、乡各级党政都十分重视畜牧业和乡镇企业的建设,使乡镇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以及州政府驻地在夏河县境内和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拉卜楞寺对外开放,使商业和旅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支规模也不断扩大。从1986年到1990年,县级财政收入分别为449.8万元;626万元;660.7万元;862.3万元;898-7万元,共计收入3497.5万元,平均每年收入699.5万元。1986年到1990年财政支出分别是1854.5万元;2035万元;1944.8万元;1914.3万元;1981.7万元,共计支出9730.3万元,平均每年支出1946.06万元。
  由于长期受历史、文化、交通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全县整体经济基础一直比较薄弱,财源不广,缺乏支柱财源,因此从1953年以来,全县财政始终靠国家补贴来维持平衡,财政支出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补助款。从1953年至1990年,上级财政拨补夏河县补助款13955.3万元,为全县38年累计财政收入9936万元的1.4倍,本级收入加上级补助,全县38年的总财力为23891.3万元,自给率仅为41.59%。即使在县级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4.85%的“七五”期间,上级补助夏河县6495万元(含定额补助1638万元,专项补助4357.8万元,其他补助499.2万元),“七五”期间财政收入自给率为35.09%。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