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药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548
颗粒名称: 第十四章 药材
分类号: R282.7
页数: 6
页码: 551—556
摘要: 药材主要描写了夏河县中药材资源丰富,产区遍及各乡,品种达上百种。药材经营起源于解放前私人药房和诊疗所。
关键词: 药材经济 夏河县

内容

第一节机构
  夏河县中药材资源丰富,产区遍及各乡,品种达上百种,大宗出产的药材有:贝母、虫草、党参、羌活、大黄、红黄芪
  、甘松、秦艽
  、柴胡、赤芍等。优质名牌产品主要是:麝香、虫草、豹骨、大黄、丹参、赤芍、秦艽、猪苓、红芪等。优越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闻名全国的中药材产地。
  解放前,全县人民治病服药主要依靠藏医,以及私人开设的中药店 (堂)和诊疗所。药源主要凭医生采集,加工炮制后销售,部分从临夏等地购进。民国29年,张有智在拉卜楞开设了天育堂,诊病售药(于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全县无医药管理机构。
  1955年,马英吾开设的永康药店,主要经营西药。由于西药流入夏河县时间较晩,群众习惯使用中药,对西药缺乏认识,购买者为数不多。1956年初,夏河县私营医药行业进行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6月成立县药材公司,开展中药材批发、零售业务,兼营新药(西药)批零业务。私营人员全部移交药材公司。1981年医药公司由县商业局划归经济计划委员会。1982年1月,州、县医药机构人员归省医药管理局统一管理,同年4月夏河县医药管理局成立。1984年,医药管理局撤销。
  1985年4月,根据“省医药总公司关于下放市、县医药公司的具体安排”,夏河县医药公司由州医药公司移交夏河县政府管理,归县经计委。甘南州医药公司继续抓行业管理。
  第二节地产中药材
  夏河县野生药材种类较多,1984年组织专人对分布在全县各乡的野生药材进行了全面普查,全县共有动植物药材120种。
  解放前,所采集的药材有限,只有藏医在每年不同季节,重点在5、6、9、10月4个月中采集,以及少数药店采集收购,其余中草药因无人采集而朽于山林之中。1956年药材公司成立后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地道药材,野生药材的收购品种和数量持续上升。1976年,药材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区,积极有步骤地将野生药材变家种,引进名贵药材,配合供销社调进当归苗2万株,党参苗1-5万株,大黄籽50公斤。抽调2名职工几次深入到生产队,指导药材生产,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试种成功了当归、党参、大黄等几个品种,落实药材种植面积100亩。1984年经过药源普査发现并收购了鬼臼、沙棘、祖师麻、独一味、雪莲,填补了供应不足的空白。
  县境内所产中药材按其药用部分可分为:
  根茎类:党参、丹参、黄芪、大黄、赤芍、柴胡、羌活、防风、升麻、秦艽、甘松等。
  籽仁果实类:五味子、牛籽、苍耳籽、杏仁、李仁、车前籽。
  全草类:细辛、麻黄草、苗陈、益母草、鹿含草、车前草、淫羊霍等。
  花叶类:冬花、艾叶、草红花、盘叶忍、金银花等。
  菌藻类:猪苓、冬虫夏草、马勃等。
  树皮类:丹皮、地骨皮、黄柏、白鲜皮。
  动物类:麝香、鹿茸、牛黄、紫河车、鸡内金、牛羊胆汁、鹿筋、驴皮等。
  矿产类:龙牙、龙骨、石膏、寒水石等。
  主要商品药材有:
  羌活:蚕羌全县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海拔2500米至3500米之间,高山小灌林、黑土、阴湿、草丛中,耐寒。面积2500亩,年储量(干货)10万公斤,年收购量4000公斤。
  条羌: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至3000米之间,小杂木林,半阴坡地,全县均有分布,面积3000亩,年储量(干货)15万公斤,年收购6000公斤。
  秦艽:萝卜艽(也称独根艽)主要分布在科才、阿木去乎、桑科乡等地,其它乡也有少量分布,生长在海拔2900米至3500米之间,潮湿、向阳、草原、草场中,面积3000亩,年储量35万公斤,年收购量5万公斤。
  大黄:县内的野生大黄主要是唐古特大黄。分布在科才、桑科等乡,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3700米之间,于松树林、阴湿、腐质黑土、草丛中。多年来只是采挖,没有保护措施,大部分地区采挖绝迹,只有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生长,面积800亩,年收购量只有6000公斤。赤芍:分布于大夏河沿岸,扎油、勒秀等乡。主要在海拔2100米至3500米之间,阳坡及二阴山坡、林边、灌木丛中。面积4000亩,年收购量5万公斤。
  红芪:主要分布在曲奥、麻当、勒秀等乡,生长在海拔2000米至2700米之间,阳坡山地的小灌木,草丛中,面积2000亩,年收购量3000公斤。
  贝母:主要分布科才、卡加道、桑科等乡,其它乡也有少量分布,生长在海拔2900米至3500米之间的二阴地,草丛中。面积2000亩,年收购量100公斤。
  党参:野生党参,主要分布于曲奥、麻当、勒秀等乡,生长在海拔2500米至3000米之间,黑土、阴湿地、小灌林、杂草丛中。面积约3000亩,年收购量8000公斤。
  麝香:是香獐子(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主要产于科才、扎油等乡,獐子生活在密林山峰中,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多年来,由于没有得力的保护措施,乱捕乱猎严重的破坏了资源,濒临绝迹。
  丹参:主要分布于大夏河沿岸,勒秀等乡,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草滩,路旁或阴山坡地,以及草丛中。面积4000亩,年收购量2万公斤。
  甘松:主要在科才、牙利吉等乡,分布在3600米以下的草原中,面积2000亩,年收购量2000公斤。(1975〜1990年度夏河地产药材收购统计表)
  第三节药材经营
  县内的药材经营起源于解放前私人药房和诊疗所。私人药店(堂)将部分地产药材进行采集和收购,并经过加工炮制后销售,自销剩余部分运往外地销售或兑换其它药材。
  1956年药材专营机构夏河县药材公司成立,担负起全县药材的收购,调运任务。1963年甘肃省供销社,卫生厅联合通知对中央统一规定派购的药材, 供销社上交医药公司,供销社按收购代购,对野生党参、大黄、黄芪、蚕羌等药材进行派购,是年药材收购86084公斤。(1975-1990年度夏河地产药材外调统计表)第四节中西药品购销
  药材公司成立后,从兰州等医药公司购进部分中成药,种类有105种;西药品157种;医疗器诫50种;粉流109种;中草药460种。至1990年各种药品:中成药105种;西药品160种;各种型号的医疗器诫56种;粉流115种;中草药480种。
  1975-1990年度经营情况统计表
  1975-1990年度地产药材收购统计表
  单位:公斤1975〜1990年度地产药材外调统计表
  单位:公斤1975-1990年度经营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专题

羌活
相关专题
条羌
相关专题
秦艽
相关专题
大黄
相关专题
赤芍
相关专题
红芪
相关专题
贝母
相关专题
党参
相关专题
麝香
相关专题
丹参
相关专题
甘松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