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46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工业
分类号: F407
页数: 13
页码: 422—434
摘要: 工业主要介绍了夏河县机械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饲料工业、皮革工业、医药工业等。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夏河县

内容

1949年前,夏河的工业尚未从农牧业生产中分离出来。除了制造一些简单的农牧业生产工具和少数民族生活用品的小手工业外,无现代工业。人民生产、生活用品多处在自给自足的状况之中。
  民国28年(1939),拉卜楞民生工厂开办,隶属拉卜楞保安司令部,有主任1人,职员2人。该厂分染色、织呢、栽绒、制毡4部,以生产栽绒毯、毛毯、毛毡、宽面毛褐子、毛线为主,产品不多,大部分销于当地。该厂生存了约10年。手工业,主要有金、银、铜、铁、皮鞋匠及织毯、褐、毛衣;制毡;编织帐篷、酿酒等业。金属工匠,主要为寺院服务,制造佛像及佛教用品,少数工匠制造生产生活用品及装饰品。纺织业以畜牧资源中牛毛、羊毛为主。把牛、羊毛纺成中粗线,用来织毛口袋、褐子、帐篷等,1945年,约纺毛线2500公斤,织大件毛衣(褐衣)约1200件,制毡者,每年约制1500具。酿酒者,每年大约酿酒(青稞低度酒)10000公斤。从事上述手工业者,不仅为外地来的汉、回族,也有当地的藏族。
  拉卜楞著名的手工业,是制造藏香和纺织氆氇。
  1949年以后,夏河县工业曲折中不断发展,1980年后得到全面较快的发展。至1990年底,全县已建立起一个拥有食品加工、纺织、皮革制品、印刷、木材采伐、木材加工、电力、建筑材料制造、机械、医药、饲料、化学、有色金属采选、畜、副产品加工、缝纫、洗净毛等20余个行业的民族工业体系。全县工业企业45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4个,集体所有制企业29个, 其它工业2个。全县工业总产值3437.00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职工总人数1590人。夏河县历年工业总产值表
  单位:万元续表单位:万元
  第一节机械工业
  60年代,为加快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通过各级部门的支持,夏河县首先在那吾(原那义乡)、合作、王格尔塘(原完尕滩乡)等乡镇办起了一批农机修造厂。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生产发展较缓慢。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多农机修造厂改行搞其它工商业,农机修配出现了空白点。至1990年,只剩1家全民所有制的农业机械厂和几家个体的农机车辆作修部。
  夏河县农业机械厂
  夏河县农业机械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初建于1967年4月,名为“夏河县农具厂”,有工人15名。主要机械设备18型车床1台,小型钻床1台。厂址设在反封建斗争中拆毁的拉卜楞寺院僧舍的废墟上。主要生产镢
  头、斧头、镰刀、火炉、烟筒等民用产品。产值7万元。1980年前后,更名为夏河县农业机械厂。从1975年开始,引进国内外技术资料,试制、改制、加工适合本地区的小麦收割机、脱谷机、制香机、藏药振动筛等农用机械。1977年,批量生产民用烤箱;1984年生产搂草机;1988年生产羊只药淋机。1990年产值37万元,拥有流动资金41.7万元,固定资产55.5万元,其中,主要生产设备车床3台,钻床2台,铳、刨床、机床、冲床各1台,锻锤1台,东风牌载重车1辆,客货两用车1辆,工厂占地13000平方米,职工47人,技术工人1人。
  第二节建材工业
  解放前夏河没有烧制砖、瓦、石灰的历史。由于交通不便和贫穷,除佛教寺院的部分建筑及清真寺的经堂使用了少量的小板瓦外,农牧民群众的居所没有使用砖、瓦。寺院所用砖、瓦均运自临夏。解放后,在县城创办了砖瓦厂。从70年代起,又有2家砖瓦厂成立。
  石灰生产、河砂、砾石的开采,多由个体经营。
  水泥生产始于1972年县水泥厂建成之后。
  水泥预制构件的生产,主要由乡镇企业经营。
  夏河县水泥厂
  夏河县水泥厂初建于1972年8月,由城关公社主持、以集体企业形式创建,名为“夏河县长石头水泥厂"。建厂初期,仅有1.2X4.5筒体球磨机2台、15X1.2米锥型旧球磨机1台,20X30腭式破碎机1台,各种型号的电机4台,大小变压器2台。固定资产10万元,流动资金6.6万元。1973年9月,试车试产。1974年,仅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400号普通硅酸盐水泥107吨。以后年产量逐渐上升。1975年,经省建材局批准,转为县办国营企业。是年,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3.5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锥型球磨机、筒型球磨机、破碎机、粉碎机、变压器、电动机、补偿器、电焊机、抗拉器、减速机等27台;立窑、烘干塔各1座;28型拖拉机和解放牌载重车各一辆。工厂占地19.8亩,职工84人。1976年,建成年产7000吨的工艺流程线。从1985年5月起,在麻当乡附近兴建新的水泥厂。1986年8月,经州政府批准,将长石头水泥厂与麻当水泥厂进行合并,名为夏河县麻当水泥厂。1987年6月,麻当水泥厂竣工,8月投入生产。新厂房建筑面积11437平方米,计有破碎车间、烘干车间、烧成车间、原料库、生料库、水泥库、成品库、材料库、生产磨房、水泥磨房、圆库、包装楼、锅炉房、机修车间等主要生产用房。年生产能力2.2万吨,水泥储藏量为2951吨。1990年生产量达12050吨,主要生产500号水泥,工业总产值174.7万元,年创利税40.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33.1万元,流动资金202.4万元。
  夏河县民族建材厂
  民族建材厂前身为个体砖瓦厂,初建于1953年。1958年大办工业时由县上接管,为国营砖瓦厂,生产手工制作的青条砖和小板瓦。1962年停办。1964年重新投产,厂名为“城关镇砖瓦厂”,固定职工8人。1973年,更名为“夏河县手工业联社砖瓦厂”,生产青条砖29.94万块,小板瓦4.4万块,石灰286.2吨,青机瓦3.25万块。自1982年,手工制砖改为机器制砖;老式闭子窑改造成地面轮窑;生产红机瓦、涂料、胶水、水泥花砖、水泥空心砖、菱美土地砖、马路地砖。1985年,改厂名为“夏河县民族建材厂\1990年,固定资产58.59万元,拥有350型制砖机1台、水泥花砖机1台,空心砖机一台,石料破碎机2台,抽风机3台,22门轮窑1座,以及车、钻、刨、焊机各1台,大货车2辆,55型拖拉机2台,小四轮拖拉机5辆,客货两用车1辆。职工119人,工业总产值70.5万元。是年,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甘肃省轻纺工业厅联合授予“1990年度甘肃省民族用品生产先进企业”称号。
  那吾砖瓦厂
  那吾砖瓦厂为乡镇企业,初建于1975年5月,名为“合作镇砖瓦厂”。1976年建成投产,生产机砖,机瓦和土坯。年产值4万元,产机砖300万块。建有26门轮窑1座。以后机械设备逐年发展。厂名曾几度更改,后改名为那吾乡砖瓦厂。从1980年起,产品的各种技术数据均达到国家标准。1990年,生产机砖364万块,产品合格率达到95%;完成产值42.1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7.06万元,流动资金42万元;工厂占地70亩;职工91人,其中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9人。是年,该厂达到省乡镇企业B级标准。
  合作镇水泥预制构件厂
  合作镇水泥预制构件厂,是在合作大队农联工程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乡村办工业企业,正式投产于1986年7月。主要生产预应力楼板、过梁、花栏、水泥砌块(空心砖)等产品,生产各种水泥预制构件1072平方米。1990年,生产量为975立方米,产值30.96万元。是年,固定资产原值21.42万元,流动资金27.28万元,职工43人。该厂的产品获得过省上颁发的合格证书。
  第三节化学工业
  夏河县的化学工业,起步于70年代初期,当时只有1家国营骨肥厂,以当地丰富的畜牧资源为依托,先是生产骨胶、骨油、肥皂等生产生活用品,后来逐渐发展到生产出口商品蹄角粒、蒸骨粒、肉骨粉等。另外,1986年时,还办有王格尔塘香粉厂,合作香粉厂两个乡办厂。
  夏河县日用化工厂
  夏河县日用化工厂,原名夏河县骨肥厂,筹建于1971年,正式投产于1973年4月,主要产品有骨胶、骨油、脱胶骨粉、肥皂等。厂址设在麻莲滩原夏河中学校址上,占地31.8亩。1981年4月,改名为日用化工厂。1982年,骨胶在国内滞销,因而停产。1983年转产以杂骨为原料的肉骨粉,蹄角粒 (粉),蒸骨粒(粉)等。1988年,试制成功用牛羊肝汁浓缩加工的药用产品 “肝浸膏”,是年固定资产原值达46.5万元。
  第四节饲料工业
  夏河县的饲料工业起步于80年代中期,当时有一个县颗粒饲料厂,生产规模不大。1988年,颗粒饲料厂与县牧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合并。合并后,连续几年各类颗粒饲料的生产与销售有了长足的发展。
  夏河县机械化饲草料生产服务站
  1980年,县内设立牧业机械库,之后正式改名为“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建站后,建设人工草场为工作重点。同时为了适应牧业生产的需要,大力推广牧业机械技术。1984年初,撤销县农机局,将人员合并到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1985年,农机局恢复编制,牧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恢复原名。1986年,牧业机械中间试验在夏河县获得成功。受到机械工业部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的嘉奖。1988年3月,县颗粒饲料厂(成立于1986年)与县牧机站合并,成立“夏河县机械化饲草料生产服务站”。同年6月,在进行第一轮承包的过程中,兼并了县农机公司。是年生产各种饲料1500吨。并分别在“加尕滩”和“二郎滩”建立了饲草料抗灾保畜基地。1990年3月,在甘加又建立了一座面积为5700亩的抗灾保畜基地。是年2月,受到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5月,又被省畜牧厅授予“1989年度饲料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是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0.6万元,流动资金14.75万元。拥有各种收获机械35台(件),各种种植机械29台(件),各种作修机械15台(件),各种用具(油罐、柴、汽油发动机、电源车等)12台(件),各种粉碎机械15台,大型轮式拖拉机16辆,红旗100链轨拖拉机1辆,载重、客货两用、小客车、北京吉普车各1辆。同年,生产各类饲料1500吨。
  第五节皮革工业
  县境内的皮革工业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拉卜楞有鞣
  制牛皮、羊皮的小手工业和手工制鞋(靴)业,但生产数量不多,所鞣制的皮革和生产的鞋 (靴)仅供当地牧民穿用,无远销外地之货。解放后,建立了国营皮革制品厂。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集体和个体制鞋(靴)业应运而生。1990年时,全县皮革工业总产值达到287万元。
  夏河县皮革制品厂
  皮革制品厂是甘南州唯一生产牛皮制品系列产品的国营企业,也是甘肃省少数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建立于1966年3月,原名“夏河县毛革厂”,手工生产少数民族生活用品。“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使用“夏河县红旗毛革厂”厂名。1979年,将制裘车间扩散给甘南州民族毛革厂后,专做革产品,以牦牛皮为主要原料,生产民族用品的皮革、皮件、马靴、藏靴和皮鞋。厂名改为“夏河县皮革制品厂”。1980年,生产各类鞋靴24237双, 工业产值为57.83万元。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根据调查研究,先后设计出了三个系列的马靴十几种,产品销售由甘、青、川藏区扩展到内地和东北。1985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用品会上,“安多牌”马靴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获得轻工业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1986年,引进意大利先进的SP-2400型高精度皮机。1988年8月,被轻工业部、国家民委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用品先进企业"。1990年,拥有流动资金40.5万元,各类机械设备100多台,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下设民族皮件、制鞋、劳保靴、制革等4个车间,全厂职工291人,工业总产值152万元,生产各类鞋(靴)5.2万双,民族皮件0.14万件,熟制牛皮1.16万标准张,实现利润29万元。
  夏河县青年靴厂
  青年靴厂的前身是县皮革制品厂的一个童鞋车间。1984年筹建青年靴厂,为城市集体企业,主要生产胶粘牛皮童靴、各式男女马靴和皮鞋,其中少数民族用品鞋靴产量及产值均占全厂产量产值的67.8%以上。1986年9月,生产的全牛半筒女式马靴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首次民族靴质量鉴定评比中取得胶粘工艺第一名°经省计量局验收,定为三级新型企业。1990年,拥有固定资产9.3万元,流动资金7万元,年生产各类鞋靴1.69万双,全厂职工由建厂初期的10余人发展到86人。
  第六节医药工业
  县内的医药工业主要分生物制剂和藏医药制剂两类。
  生物制剂是一个新的项目,投产于80年代中期。主要产品有“牛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牛血清白蛋白”等,生产厂为“夏河县生物制剂厂”。
  夏河县生物制剂厂
  县生物制剂厂于1986年4月成立,职工6人,其中兽医师1人,助理兽医师以下4人。是年6月份,引进“牛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产品技术进行试制。同年8月,在甘肃省经济计划委员会的主持下,有关专家对上述产品进行技术鉴定,经鉴定产品达到生物化学试剂标准一3000单位/毫克。1987年4月,又从兰州大学引进了 “牛血清白蛋白”的生产技术,并成功地试制出首批“牛血清白蛋白”,经测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牛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和“牛血清白蛋白”两种产品现已投入批量生产,远销18个省市的84家医药、化妆品生产厂家。1990年,夏河县生物制剂厂有职工10人,其中中级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6人。拥有固定资产28.27万元,其中主要设备有:高速冷冻离心机3台、低速大容量离心机5台、冰冻干燥机3台,柱层分析仪1台、分析监测设备10台,其它设备8台。
  藏医药制剂
  藏医藏药在两千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诊断、治疗、制药、用药等方面具有显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夏河的藏药制药机构,有县藏医院制剂室和拉卜楞寺制药厂两家。
  夏河县藏医院制剂室
  制剂室是夏河县藏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初建于1979年,制药工人均系藏医院医务人员,加工生产的药品自用或外销。生产加工的药品有汤剂、散剂、丸剂、药酒、补药、膏剂、灰剂等7大类共280余种。其中,汤剂有四味藏木香汤,三味诃子汤、二味黄柏汤等43种;散剂有三十五味沉香散、二十五味石灰华散、五味石榴籽散、六味光明盐散、八味沉香散、九味石灰华散、六味寒水石散等180余种;膏剂有五灵脂膏、黄柏膏、苦胆膏等7种,丸剂有洁白丸等38种;灰剂有寒水石灰剂等6种。另外,还有羊骨等药酒和眼药,止鼻血药等药物多种。1990年时,年生产额超过10万元。生产的“八味沉香散”、“九味石灰华散”、“洁白丸”等三味药品进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另有18付藏成药列入西北五省所编的《藏药标准》。
  拉卜楞寺院藏药制药厂
  拉卜楞寺院藏药制药厂隶属拉卜楞寺医药学院。制药人员为医药学院的僧人。藏医对采药十分重视,每年按季节采集药物。每年7月下旬,全学院僧人都开始制药。炮制方法与中药大同小异,为水制法、火制法和水火制法三种。炮制用的辅料,具有民族特点,多用牛奶、酸奶汁、酥油、青稞酒等。藏药制作历来均由手工制作。近年来,拉卜楞寺藏药制药逐渐转向机械制药。
  第七节缝纫工业
  县境内没有国营的缝纫工业厂家,只有一家县办的集体缝纫厂,一家寺院办的缝纫厂和两家乡镇针织厂及个体缝纫店,以及乡村的帐篷专业户。
  夏河县民族被服厂
  民族被服厂前身为私营被服店,初建于1953年。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被服生产合作社,后发展成为集体性质的被服厂。当时,仅有几架缝纫机和入股的1000多元流动资金,生产方式为单一的来料加工。1974年,学习成都制伞厂转让的制作马伞技术,并于当年投入生产。80年代初,在自产自销各种成衣、藏靴、民族雨伞、弹花、制絮的基础上,开始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帐篷。1987年,在轻纺工业部的支持下,对民族服装进行技术改造,所制作的传统夹藏衣,畅销于甘、青、川各地。同年8月,生产的克利缎夹藏衣被国家轻工业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国轻工业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1988年7月,甘肃省轻工业厅、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全省少数民族用品生产先进企业”称号。1990年11月,又被国家轻工业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授予“全国民族用品生产先进企业”称号。是年,全厂有职工62名,固定资产28.3万元,拥有服装、马伞、藏靴、旅游纪念品等4个生产车间。年生产量:藏靴528双;帐篷720顶;马伞3348把;夹藏衣495件;民族服装1162件。
  拉卜楞寺缝纫厂
  拉卜楞寺缝纫厂,缝纫、裁剪均为寺院僧人。全寺僧人的衫裙、背心、披篷等,都是喇嘛缝纫工做的,该寺部分经幢、经幡、经签、围帐等出于他们之手。制做的服装做工精细,帐篷图案古朴,做工考究,价格合理,很受僧众青睐。
  第八节食品加工业
  食品加工业,起步于1950年,但发展较缓慢。1990年,只有1家清真食品加工厂,1家清真肉类罐头厂和1家粮油加工厂。1986年,县内还有2家乡镇厂:完尕滩副食厂和阿木去乎食品加工厂。是年,上述两厂工业产值分别为1.70万元和0.51万元。
  夏河县清真食品加工厂
  夏河县清真食品加工厂,建立于1956年7月,系商办工业企业。70、80年代曾数次与县食品公司、糖烟酒公司进行合并和分家。目前主要进行各类糕点及肠衣的加工,酿造黄酒、味醋等,以及冷饮料。1990年,产值15.6万元,固定资产18.3万元,工人17名。属全民所有制企业。
  夏河县粮油加工厂
  县粮油加工厂,是县粮食局下属的集体企业,经济上独立核算。建于1970年,仅进行菜籽油加工,职工11人。1984年,增加了粮食加工项目。1988年4月,该厂1987年加工生产的菜籽油被评为全省粮食系统“信得过”产品。1990年,产值47.30万元,固定资产14.5万元,职工14人。夏河县清真肉类罐头厂
  清真肉类罐头厂,于1986建立,以夏河县丰富的畜产品资源为依托,引进外地技术,生产牛羊肉罐头。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该厂没有发挥出作用,生产、销售连续几年未从低谷中走出来,因而在1989年与县食品公司合并,转生产小包装牛羊肉。该厂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988年,产值130万元;生产各类罐头260吨。
  第九节木材加工业
  县内木材加工业以修理,制做木制家具及板材为主。县城有一家集体与全民联营的木器厂及5家个体加工业。地处林区的勒秀、唐尕昂等乡,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集体或个体加工点。
  夏河县民族木器厂
  民族木器厂系集体与全民联营企业,主要从事木制家具,木器制品的生产、加工和维修。民族木器厂建于1981年,是从县联合建筑公司中划分出来的。当时,有职工20人,固定资产2.9万元;机械设备有:小日野载重车一辆、压力刨床、圆盘电锯、潜水泵、细木工带锯、蛙式打夯机各1台,电动机2台。1990年,产值10.7万元;固定资产14万元;木制家具产量1100件; 职工21人。
  第十节印刷业
  印刷业方面,县城有2个印刷厂,一是县人民武装部所辖的退伍军人印刷厂,一是拉卜楞寺院印刷厂。
  夏河县退伍军人印刷厂
  退伍军人印刷厂,建于1987年3月,由县人民武装部主办,县民政局投资,甘南报社提供机器设备,于1988年4月正式投产,主要安置退伍军人和军烈属就业,面向社会,重点为教育服务。固定资产8万余元;机器设备有: 四开机、圆盘机、切纸机、装钉机等;工厂占地612平方米,厂房7间。承印文件、办公用品、各种表格、各类票证、以及学生各种作业本。年平均产值4.5万元;职工7人。
  拉卜楞寺院印刷厂拉卜楞寺自建寺时就盛行木刻印刷。木刻印刷至今仍是保留的传统工艺项目。由于手工印刷效率低,供不应求,现已开始机械印刷。拉卜楞寺院印刷厂拥有数台机械,每台以每小时千张的速度印制着30多个规格的佛像、佛经。所印刷的印刷品,除供寺内用外,大部分被当地和外地藏族僧众买走。印刷厂有自己的铸字工和排字工。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每月和其他做工的喇嘛一样,领45元的生活费,其余时间念经学习。
  第十一节畜产品加工业
  乡镇企业畜产品加工业的代表厂子为兰夏绒毛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乡办的干酪素加工厂,但规模不大。
  夏河县兰夏绒毛厂
  兰夏绒毛厂,是充分利用甘南畜牧资源,联合兰州第四毛纺厂等国营企业,夏河县在“七五”时期新办的乡镇集体企业。1986年6月建成投产。1988年7月,建成第二条洗毛生产线。1989年,兰夏绒毛厂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甘肃省双文明建设模范单位”。1990年8月,建成一条年产300吨梳纺纯毛地毯纱生产线。据本厂年报,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400万元;累计固定资产达606万元;累计加工国产洗净毛和毛纱5000余吨。
  第十二节其它行业
  民族特需品工艺厂
  成立于1989年12月,集体所有制企业。1990年,有从业人员15人,年产值15万元。经济上独立核算,隶属于县劳动服务公司。
  民族生活制品厂
  成立于1990年8月,专项生产活动羊圈,与县民族建材厂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集体所有制企业。
  民族五金用品厂
  前身系公私合营后成立的铁器生产合作社,初建于1956年,1958年并入机械厂。1960年机构精减中职工被下放。1964年重建了2个铁器合作组。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职工被解散。1971年职工4人。是年铁器合作组与被服厂合作成立领导小组。1973年扩大生产规模,改名为手联社铁器厂。1975年,该厂固定资产6.3万元,主要生产藏式火炉、烟简等民用产品,职工20人。1984年,手工业联社铁器厂更名为“夏河县民族五金用品厂”。1989年,五金用品厂进行了新厂房的建修和搬迁。1990年,民族五金用品厂实现产值15.95万元,生产取暖用品7.65吨,镇铁制品4.3吨,各类民用品5000件。民族五金用品厂隶属县集体联社,集体所有制企业,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第十三节采掘业
  夏河县幅员辽阔,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全县已査明的矿点共有46处,分布在县境内的23个乡镇。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金属矿种有金、银、铜、铁、锑、铅、锌、钻、钨、锡、铋等,非金属矿种有硫、砷、矾、石灰石、冰洲石等。
  为了把县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80年代各乡镇从外地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大力兴办各种形式的联营矿产企业。至1990年,农牧民已在20个以上的矿点上进行着金、铜、锑等金属矿种的开采工作。其中有:卡加道乡录豆金矿和吉利金矿;达麦乡阿姨山铜矿、卡加曼乡岗依铜矿、卡加道南畔铜矿;那吾乡早仁道锑矿、博拉乡达尔哇、玉华锑矿等。1989年, 乡镇企业开采黄金7公斤,博拉乡锑
  矿每年开采矿石1000〜5000吨不等。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