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44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农业
分类号: F303
页数: 2
页码: 383—384
摘要: 民国年间,种植业面积进一步扩大。夏河县有450家农户居住,占夏河县总户的5%,耕地14900余亩,占夏河县总面积的2%。
关键词: 农业建设 民国时期

内容

夏河县的种植业始于何时现无证可考,根据有关资料,在清代县境内便有较大面积的种植业,主要分布于海拔2200〜2900米之间的大夏河及洮河流域的河谷台地上。民国年间,种植业面积进一步扩大。1936年出版的《拉卜楞专号》载:东至土门关,南至陌务,西至拉卜楞,已有450家农户居住,占夏河县总户的5%,耕地14900余亩,占夏河县总面积的2%。又据记载,陌务、卡加、大煤滩、清水、土门关及县城十三庄已有500以上农户,耕地达17725亩,占夏河县总面积的2%左右。所有农户均耕种寺院土地,每年按期纳租,并无土地所有权。
  当时大夏河、洮河沿岸居住的人口较多,草山面积小,只能租种土地为生,生活艰苦,劳动条件简陋,收获微薄,于是只能加强劳动强度来提高生产效益。耕作方法以二牛抬扛和木犁为主,播种时朝天一把籽,然后耕翻,造成深浅不一,岀苗不齐,也不进行田间管理,不倒茬,仅施用少量的农家肥,草粮混杂。防虫防雹则以迷信活动为主,再加海拔高、天寒、遂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恢复地力靠轮歇来解决。
  每年种植面积为10957亩,总产为398720.49斤,主要作物有小麦、青稞、燕麦、蚕豆、芸台、(油籽)及马铃薯(洋芋)等数种,而以稞麦、豆类栽培最广。藏族的主食以肉类为主,.但青稞炒面为不可少之食品,参三、四成豆类为最佳。夏河县全部产粮可供半年之食,其余供给靠临夏〔(占七成)、临潭(占三成)〕2县。
  夏河县农民耕种租地有3种形式,即自耕农、半自耕农和租田耕农。租田耕农共471户,占总耕农的94.2%,这些耕农如能按期纳租为永佃制,农户租田多寡都无一定,2~3斗(12〜18)亩地者有之,1亩地亦有之,普遍为5~6斗(30〜36)亩。每年租1斗地交1斗粮食。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