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畜牧业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44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畜牧业发展概况
分类号: F307.3
页数: 8
页码: 336—343
摘要: 夏河县总人口137548人,其中农牧民87521人,劳力43863人。畜牧业产值占全县大农业产值的66.52%,是夏河县的主体经济。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畜牧业

内容

夏河县总人口137548人,其中农牧民87521人,劳力43863人。畜牧业产值占全县大农业产值的66.52%,是夏河县的主体经济。
  —、畜种改良
  民国23年(1934年)6月,全国经济委员会设西北种畜场于夏河县甘坪寺。“以改良西北绵羊为主,改良本地黄牛为辅”,开始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杂交改良土种牛羊。
  1953年至1990年的37年间,先后引进了相当数量的优良品种,其中羊品种9个,牛品种10个,猪品种3个。
  1953年引进新疆羊、河曲马、秦川牛。用新疆公羊在三区观音乡进行杂交改良,1954年产杂种羔羊326只,占原交配数的78%,占实受胎率的97.31%,成活268只。1954年授配538只,超计划34.50%。
  1953年用秦川牛交配土种牛162头。
  1954年用河曲马在甘加乡交配159匹。用秦川牛交配土种牛49只,授胎率为95.3%。
  从1953年起,引进的优良羊种有: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1068只,高加索毛肉兼用细毛羊12只,青海细毛羊10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150只,茨蓋半细毛羊187只,边区莱斯特公羊15只,中卫山羊120只,东北盖平绒山羊39只,陕西富平奶山羊408只。另外,还引进了黑白花奶牛、秦川牛、三河牛、长百猪、尕山猪、荣昌猪等优良品种。
  夏河县的畜种改良主要是绵羊,除优良品种甘加羊不予改良外,县内20个乡采用了人工授精或本交的方法,进行全部或大部分羊只的不同代的绵羊杂交改良。1966年和1967两年形成了绵改高潮,当时各乡集中的参配母羊达60100只,占适龄母羊的34.56%。1967年参配数达81551只。杂种羊存栏数曾达到113956只,占夏河县总羊数的22.97%。
  1979年以来,随着农牧区经济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现,促使畜种改良工作重新起步。
  1981年从外省引进奶山羊546只。1984年引进新疆细毛羊36只,以科技合同式投放到养羊专业户。同期引进黑白花、西门答尔、利木辛、夏洛来、海福特、默利灰、半野牦牛、野牦牛等8种冷冻精液,应用这项新技术,开始了黄牛、牦牛的改良,其中牦牛改良初见成效。
  这些优良畜种陆续引进后,为地方品种的改良和发展畜牧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逐渐为广大牧民群众认识和重视。
  二、加强畜牧业管理
  1954年,夏河县县、乡都成立了保畜委员会。保畜组织在改善牲畜饲养管理、家畜卫生、控制兽疫、贮备冬草、搭棚修圈等群众性畜牧工作中,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1955年,牧区继续贯彻“慎重稳进”的方针,提倡牧民间的团结互助。同年发生牛瘟,被及时控制,全县共预防注射牛瘟疫苗7934头次。1956年,夏河县基本消灭了牛瘟。
  1957年,夏河县成立了县检疫站和甘加乡畜牧兽医分站,畜牧兽医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从1949年到1957年,夏河县的畜牧业生产在八年间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7年,夏河县存栏马属动物2.80万匹。比1949年增加900匹,增长3.3%;存栏牛15.22万头,比1949年增加7.44万头,增长48.9%;存栏羊43.41万只,比1949年增加20.41万只,增长47.02%;存栏猪2.33万头,比1949年增加了1.74万头,增长29.5%。各类牲畜总存栏量达63.76万头只(匹),比1949年增加29.68万头只(匹),增长87.1%。
  1958年9月,夏河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于生产关系的迅速变革超越了人民群众的觉悟水平,加之实行“左”的政策和“单一集体生产模式”,在指导思想上“以粮为纲”,错误地提出“开光平滩、牛羊上山”的口号,大量移民开荒,大办地方农场,使得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得不到贯彻落实,却代之以行政手段,层层下达粮食任务,结果迫使一些以牧为主的乡村转为以农为主。到1960年,全县共毁草开荒34万多亩,有的乡、村冬春牧场几乎被开垦殆尽,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牲畜大量死亡。加上三年自然灾害, 生产更是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困难。1958年至1962年,畜牧业生产连续5年大幅度下降,其中牛存栏量由1958年的16・20万头减少到1962年的11.20万头,下降30.86%;羊存栏量由1958年的3&22万只减少到1962年的30.17万只,减少21%;马属动物由1958年的1.75万匹减少到1962年的1.46万匹,减少16.6%。
  1962年以后,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引下,贯彻执行党在农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牧业生产的有效措施,牧业生产开始重新走上“以牧为主”的轨道。1962年到1965年间,以退耕还牧、灭鼠灭蝗、药浴、修棚搭圈、畜种改良及牧业机械推广应用为内容的畜牧业建设又得以恢复和发展。到1966年,各类牲畜上升到68.98万头只 (匹),比1962年增长52.07%。其中马属动物增加5500余匹,牛增加51600余头,羊增加182600余只。
  在1966〜1976年十年动乱时期,夏河县的畜牧业生产一直处于徘徊不稳定的状态,各类牲畜年递增率仅1.6%。
  自1977年后,县内认真贯彻党在农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执行“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全面实行草畜承包责任制,因地制宜地调整生产结构,不断强化牧业基础建设,使发展畜牧业的内外环境和条件逐步得到完善。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商品生产,积极搞好社会化综合服务,使夏河县畜牧业生产走上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路子。
  三、全面实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夏河县从实际出发,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真宣传政策、了解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开始实行牧业生产大包干责任制。牧业实行大包干责任制,是牧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的一场大变革,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涉及到牧区工作的各个方面,尚无成功的经验,也无先例可循,县内各公社及各社内部生产队之间的经济构成、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干部管理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首先在甘加公社卡加大队进行了牧业生产责任制试点工作。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和大胆探索,广泛征求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创造了多种形式的农牧副业的生产责任制,并从1981年开始在夏河县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全面推广。牧业包群到户到人,按不同的畜种,定成畜保活率、仔畜保繁殖成活率,乳、绒、毛产量定好指标和定工标准,奖励一般占超产部分的百分之70%,减产罚损失部分的百分之30%。各类牲畜认真清点,扣除当年交售、自食、奖励和需淘汰的瘦弱畜后,作为基数,马、牛、羊搭配,进行划分,一次性承包到户,即“以畜定产、以群定工,责任到人(组),超奖减罚”的两定一奖责任制。实行这种责任制的有13个公社的70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11.8%。
  此外,在县内部分公社还实行了 “分组作业、几定一奖,联产计酬”的责任制。这些公社一般都有农有牧。划分作业组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农牧混合组,组内有耕地也有牲畜,放牧的和务农的相对固定不变,分别定工定产,单独核算。另一种是农牧业之间只起一个互相供应肥料和饲料的作用,农牧业劳力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统一结算奖罚。划组作业的共474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80%。半农半牧区及纯牧区的大部分公社,将集体的菜园、磨房、榨油机、汽车、砖瓦厂、石灰窑等工副业生产实行了专业承包,一般实行定产值产量定工分,费用自理,全奖全赔的大包干形式。
  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承包者除了包农业牧业税、征购任务和公积金、公益金外,其余收入全归其所有。
  各种责任制的建立,改变了劳动计酬上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牧业生产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的大包干责任制后,由于作为牧业生产最基本要素的草原并没有同步固定到户,因而草畜矛盾日益突岀。为此,从1984年开始对草场承包进行了认真调査和试点工作。首先核实面积,然后根据当地的地貌,水源条件、草场类型、产草量、帐圈定居情况,实行“以畜定草”的办法。草场划包以1981年大包干到户的牲畜基数为依据, 明确乡与乡,队与队,村与村之间草山的四至界线,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充分和群众商量,一次划清了草场界线。
  在草场承包的同时,还制定了草场管理、使用和建设的规章制度,并建立健全了县、乡、行政村、(自然村)三级草管组织。草场承包给承包者发给草场使用证,承包期30年。草场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决了草场吃“大锅饭”的弊端,使草畜体制相配套。据统计:到1990年夏河县已承包到户、联产和自然村的冬春草场495万亩,占全县冬春草场总面积的72%;夏秋草场405万亩,占全县夏秋草场总面积的64%。科才乡在草场承包工作中起步早, 措施得力、群众拥护,已将可利用草场面积的71%全部承包下去,其中38%承包到户。群众自建土围墙68处,活动羊圈198套,新建人畜饮水点16处。1989年全乡存栏牲畜113254头(只),总增率22%,出栏率24.4%;商品率19.9%,牧业生产值531.7万元,人均纯收入837元,比1984年增长16%。草场责任制的实施,使草场的用、管、建和牧民的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了牧民群众以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对振兴草原畜牧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大力发展以草原建设为中心的牧业基地建设
  1.草原的利用、保护和建设长期以来,夏河县牧民群众一直沿袭着逐水草而居和靠天养畜、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牧业经营管理方式。1984年在草畜双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草场管理机构和草场管理办法,使草场的利用和保护纳入正常轨道。现在,到位驻牧已成为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抢牧、滥牧现象明显减少。很多牧民主动延长夏秋草场的放牧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草畜不平衡的矛盾。与此同时,大力宣传《草原法》,使夏河县的草场治理工作走上了以法治草、以法兴草的路子。
  2•牧民住房建设从1977-1990年,累计修建436户牧民住房1829间,32922平方米,总计投资493万元,其中牧民自筹资金488万元,占99%, 从而初步改善了部分牧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为牧区逐步向定居轮牧的牧业经营方式过渡奠定了基础。
  3.兴办饲料加工业,建立抗灾保畜基地1985年,夏河县建成了年产1500吨颗粒、配混合饲料加工厂。在8个乡建立了粗饲料加工点。1988年又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为畜牧业生产服务,将颗粒饲料厂与牧机站合并,成立了夏河县机械化饲料生产服务站,并连续在王格尔塘、二郎滩兴建了2752亩的抗灾保畜基地,年收获青干草400万公斤左右,年加工混合饲料1500吨。与此同时,利用草料优势开展牛羊猪的育肥,实现了种、养、加、销一条龙,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到1989年,夏河县绝大部分乡都有了粗饲料加工点,饲料加工和抗灾保畜的有机结合,解决了牧区冬春缺草的问题。
  4.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夏河县宜牧不宜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分期分批退农还牧的具体设想。1980年经甘肃省批准,首先将那义乡、扎油、上卡加、美武、麦西5个历史上就以牧为主的乡退农还牧。1985年又经甘肃省批准,将阿木去乎、博拉、下巴沟、加门关、下卡加、唐尕昂、清水、麻当、完尕滩、达麦、九甲11个乡退农还牧。至此,夏河县16个乡、76个村委会、575个自然村、12343户,19.95万亩耕地全部转牧完毕。
  转牧后,牧民口粮按国家现行标准(每人每月12.5公斤)供应。农业税改征牧业税,并贯彻了甘肃省牧区建设会议制定的“三年调整,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又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和资源优势,结合草畜双包责任制,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和畜种结构,推行饲料、粮食、油料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即在海拔较低、土壤较肥沃的川地和丘陵地继续种植粮食和油料作物,以弥补和调剂牧区群众的口粮,增加群众收入,并提供一定数量的补饲精料; 在海拔较高、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大面积种植饲草料,增加饲草产量,提高补饲能力。与此同时,因势利导,改变过去那种“家家马牛羊,户户小而全”的饲养方式,宜牛养牛、宜羊养羊,逐步向专业化商品生产方向转变。到1990年,农转牧乡的粮播面积由原来的19.95万亩,压缩到12.5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万亩,增加并连续6年稳定在7万亩以上,每年收获燕麦草2450万公斤;牲畜存栏已发展到42.3万头只,增加6.23%;仔畜繁活率由55.72%,提高到62%;总增率由12.5%增长到20.41%,商品率由8.4%,增长到14.44%;鲜奶产量由196.43万公斤增加到716.4万公斤,增长3倍以上;羊毛产量由9.72万公斤增加到11.32万公斤,增长16.5%,皮张由18670张增加到51960张,增长2.8倍;肉类产量由103.37万公斤增加到276.8万公斤,增长2.7倍以上;牧业产值由226.84万元增长到1092万元,净增4.8倍,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由29.6%上升到61.2%,大大超过了农业产值增长的幅度,牧业已真正成为主业;农转牧乡村人均纯收入已由原来的102元增加到278元,增长2.7倍,牧民生活水平开始明显改善。
  夏河县16个农转牧乡村经过这几年的调整和发展,生产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区域经济优势和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五、建立健全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社会化综合服务,是稳定“草畜双包制”、进一步深化农牧区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夏河县畜牧业经济持续、稳步向前发展的保证。在这方面,夏河县做出了许多努力和探索。
  ①从1977年至1990年间,夏河县逐步建立健全、充实完善了夏河县畜牧兽医服务机构,形成了以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及其所属的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草原站、机械化饲草料生产服务站、种羊场为主体,以21个乡畜牧兽医工作分站、2个乡草原分站和各乡村防疫员为依托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全县共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干部96人,乡村防疫员551人。这些专业人员,是夏河县科技兴牧、综合服务的主力军。②畜牧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1990年与1984年相比,各类牲畜年末存栏由94.71万头只增加到104.43万头只,增长10.3%;各类牲畜总增率由11.5%,提高到24%,增加12.5个百分点;商品率由9.4%提高到18.25%,增加8.85个百分点;出栏率由14%提高到24.66%,增加10.7个百分点;肉产量由282万公斤增加到590.17万公斤,增长2.09倍;鲜奶产量由570.5万公斤增加到1162.88万公斤,增长2.04倍;羊毛产量由40万公斤增加到41.34万公斤,增长3.4%;畜牧业产值由1634万元增加到2282万元,增长39.7%;牧民群众的人均纯收入由158元增加到440元,翻了一番多。
  六、积极扶持,配套服务,建设畜牧业商品生产基础。
  随着草畜双包制的全面推行,夏河县的畜牧业经济,正处在一个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的变革时期。为了使夏河县的畜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并进一步转化为商品优势,逐步形成区域性经济优势,从1984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决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全县范围内建设牛奶生产基地、牛羊肉生产基地、菜牛羊育肥基地和绵羊改良基地。经过几年的持续建设,加之资金上扶持、政策上照顾、科技上配套服务等措施,现已初见成效,商品优势已逐步发挥出来。
  ① 牛奶生产基地该基地主要建立在以合作为中心百公里以内公路沿线,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的16个乡。1984年和1985年,连续以签定奶牛饲养合同的方式投资440万元贴息贷款给1243户农牧民,购买奶牛11509头。截止1989年,奶牛存栏量已由1980年的4万头发展到6.1万头,增长53%。目前,基地乡的奶产量已占夏河县总产量的68%以上,五年内向国家交售鲜奶805万公斤。此外,基地乡的牧民还将鲜奶加工成酥油,运往拉萨等地。地处城郊的那吾、九甲等乡的牧民群众将鲜奶加工成酸奶,上市销售。
  ② 牛羊肉基地主要建立在桑科、甘加、科才、牙利吉、阿木去乎、佐盖多玛、佐盖曼玛等主要牧业乡。近年来,通过调整畜种畜群结构,理顺流通渠道,扩大出栏、加快周转和科技服务,基地牛羊饲养量已分别达到夏河县牛羊总数的59%和72%,肉产量占到夏河县的63%以上。与此同时,为了搞好产品加工增值,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已配套建成牛羊就地屠宰、剔骨、冷冻、运输、贮藏和肠衣、羊毛、牛羊皮粗加工设施,及1座清真肉类罐头厂。罐头厂已形成年肉类冷藏、玻璃瓶装500克红烧牛肉罐头、牛杂和牛尾汤罐头、塑料袋装30克五香牛肉干1000吨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系列化流水生产。
  ③ 菜牛羊育肥基地甘南州和夏河县政府战略规划将大夏河沿岸转牧的原半农半牧区作为菜牛羊育肥基地,并于1985年投放贷款45万元,从夏河县主要牧业乡购买适宜育肥的架子畜,利用当地的草料资源进行育肥。到1990年,共上槽架子牛2000多头,获利20多万元,从而使基地建设走上了 “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城镇销售”的路子。
  ④绵羊改良基地绵羊改良基地主要建立在大夏河、格河沿岸的九甲、达麦、王格尔塘、麻当、曲奥、唐尕昂等乡,自1983年以来已连续投放种公羊617只。到1990年,这6乡的杂种羊已占绵羊总数的65.4%。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