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婚丧嫁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42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婚丧嫁娶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8
页码: 271—278
摘要: 婚姻方式,县境内的藏族群众有嫁女和招婿两种婚姻方式。在此着重介绍女嫁,因为这种方式毕竟占婚姻的绝大多数。迎娶说媒也有两种形式,即先提亲后迎娶,或先偷娶再说媒。前者是在男女双方自愿,而且家长有意的情况下进行。后者则是自愿而得不到自主时,先秘密约定,然后趁夜深人静,将女子偷偷接进男方家里,一直住到女方家长允亲为止。
关键词: 夏河县 婚姻民俗 丧葬民俗

内容

一、婚嫁
  1.藏族婚俗
  婚姻方式县境内的藏族群众有嫁女和招婿两种婚姻方式。在此着重介绍女嫁,因为这种方式毕竟占婚姻的绝大多数。迎娶说媒也有两种形式,即先提亲后迎娶,或先偷娶再说媒。前者是在男女双方自愿,而且家长有意的情况下进行。后者则是自愿而得不到自主时,先秘密约定,然后趁夜深人静, 将女子偷偷接进男方家里,一直住到女方家长允亲为止。
  提亲说媒不论那种婚姻方式,均由迎娶一方委派一至二名能说会道或有名望的男长者为媒,到对方家中提亲。提亲时媒人需带烙饼加“仓拉”,即羊股部带有尾巴的肉片,一瓶酒和一条哈达等物。提亲过程中,媒人与对方家长反复交谈后,若对方家长打开提亲酒或收下其他物品,则表示允亲,但一次说成者甚少。
  占卜问卦藏族婚姻有事先占卜问卦的习俗。迎娶一方拿男女双方的属相生辰去向活佛高僧问卦,倘占吉卜,自然无事,若现凶卦,则少不了按算卦者授意,积极念经行善,以争取化凶为吉。 彩礼嫁妆对方家长允亲后,就与媒人商定彩礼。在这当中,对方家长尽可能提出高额彩礼或要求男方预做贵重的服装首饰,这得媒人磨一番口舌,力争降低彩礼额或服饰价值。嫁妆,由女方按所收彩礼的多少以及自家的经济条件来准备。一般为女子做几套服装,而且每套应是上至帽,下至靴一整套。不管家境怎样贫寒,也得做一整套陪送。嫁妆的陪赠物有几驮粮食、一驮馍、一腔羊肉等,在牧区还有给嫁出女子陪赠奶牛,给招出男子陪赠马匹的。这样嫁出一方所陪嫁妆的价值一般都超过迎娶一方所纳的彩礼。
  迎亲婚礼这是婚姻必不可少的仪式,当然选在黄道吉日举行。按藏族习惯,农历正月初三、初五、二月十一,十月十七日都共认为嫁娶吉日。因春节期间所备饮食充足,举行婚宴方便,一般于正月初三或初五者甚多。迎亲者由新郎、媒人以及新郎之兄弟等三至五人组成,提前一天到女家,亲家双方都在同一个村子或邻村者当天往返。送亲者由新娘的舅、叔和兄弟组成,人数一般都在两人以上。迎娶时,男方要带一整套服饰让新娘穿戴,从头到脚须换上婆家的衣饰。待新娘装点完毕则开始出闺,先跟随一本家族女长者,绕自家房屋的中柱转三圈,寓意对娘家的留恋,再回过头来向父母叩头,以谢养育之恩。这时母亲亲手将一条锦质哈达系于女儿衣领上,以表慈母的祝愿。然后,身着盛装的新娘在自己的婶嫂姐妹和村里姑娘、妇女们的挽扶簇拥下缓缓出门,徒步行至村外,开始登鞍上马,娘家妇女们仍紧送不舍,这得男方出钱谢送。由于藏族群众视白色为吉祥象征,新娘的座骑也必须是匹白马。上马后由娘舅或兄长牵着缰绳上路,迎送亲双方的人员也都同时上马,赶着陪嫁驮子的牲口出发。
  临近男方村子的路上设有迎亲酒,藏族称之为“兰木强”。敬酒者先以恭敬的口吻和吉祥的言语向送亲者问侯,然后用双手将缠着哈达或羊毛的酒瓶敬给送亲人里的年长者,而接酒者用右手无名指向天空弹祭三次后饮一口,再传与其他人,即使不饮酒的人也得将所敬之酒接过来,向天弹祭后退之。至男方家门口,还有一道敬酒关,藏语称之为“果强”,敬酒方式与前相同,但所敬之酒不是瓶装,而是盛在八宝碗内,碗口边缠有羊毛。所设敬酒越多越显得隆重和对送亲者的尊敬。新娘应在村口下马,这时有几位男方家族中已婚并上有公婆及丈夫,下有子女的妇女前去迎接新娘。她们将新娘扶下马来左右挽扶,让新娘低头缓行。至门前向前叩三头,以示对婆家的尊敬。这时送亲的娘舅或兄长伸手将新娘的帽沿往后轻拉一下,以示别忘身后的娘家。大门内侧有一长辈男子,手持一卷经书,朝刚踏进门坎的新娘头顶轻点一下,以示驱逐邪气。新娘进屋先得坐锅灶前铺的白毡上,以表结识新的灶神。稍坐片刻后便退入偏房,也就是洞房,由妯娌、小姑等亲近人陪伴,外人一概避而不见。新娘退入洞房后,宴席随即开始。婚宴的席位排列也有讲究,坐席首的有几位长者,称之为压炕者,他们稳坐不动,也不必为送亲的“阿襄”们让位。“阿襄”,藏语即娘舅、妻舅的称谓,也是对送亲者的专称。随“阿襄"们之后便是按年龄大小排列就坐其他客人。参加婚宴的客人也并非同时到齐,如有后到者年龄大于先坐者,先坐者即起身让位,无论任何场合都是如此,这也是藏族群众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婚宴的菜肴纯属藏餐,有蕨麻米饭、手抓肉、藏包、烩粉条以及花卷馍、油炸馍等,还有糖果点心、香烟瓜籽等摆设。先让客人饱餐,然后开始斟酒。除个别农区一般用自制青稞酒外,其他地方多用购于市场的白酒。酒斟在众多小形八宝、龙碗内,让客人轮回传饮。酒至半酣,便在客人席上出现此起彼伏的歌声,至此婚宴进入高潮。送亲的娘家人在酒曲里唱出要爱抚新娘的嘱托词,婆家人唱出善待新娘的保证词,其他客人则唱吉祥如意、婚姻美满、早生贵子等祝福词。送亲的娘舅为新郎系腰带,边系边致系带祝词。媒人当着迎、送亲双方及宾客、众人之面,一一清点新娘的嫁妆及陪赠物,并转告女方家长对婆家的重托。接着几位年青的村里妇女合唱泼水歌,她们边唱边向媒人和“阿襄”们泼水,以索取“曲达尔”(藏语;意即水费),索取之钱用作日后妇女们聚会玩耍的费用。这些寓意深刻而情形活跃的仪式结束后,送亲的“阿襄”们准备启程返回,男方须挽留,但除返程较远者外,一般不肯留宿。送走“阿襄”之后,其他客人依然饮酒唱曲,玩至深夜。至此,一场婚礼圆满结束。 在藏区有招婿入赘的习俗,选择这种婚姻方式者,大多数为无男儿或女长子幼的人家。进门的女婿也不受社会及家族的歧视,待生儿育女后也同样成为一家之主。故本地藏族群众重男轻女的思想亦相应淡薄。
  婚姻改革,随着国家婚姻法的深入人心,藏区婚姻中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父母包办,童养媳(与内地不同,双方都系童男童女)、干涉鳏寡再婚、婆媳相互虐待、奴役妻子等非法行为和陋习被解除或减少。收彩礼也顾及迎娶一方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任意索要。
  2.汉族婚俗
  居住农村的汉族,多从临夏迁来,其婚姻习俗亦和临夏汉族基本相同。婚姻以女嫁为多,招婿甚少。在此分相亲、说媒、订亲、送礼、迎娶等方面作以简介:
  相亲当男方物色到一女子时,找机会由家人或亲戚带待婚男子前去相亲。若两家是世交或双方都有结亲之意,就直接去女方家中,否则投在女方村里的亲戚或熟人家,然后寻机会秘密苦窥探,尽量避免对方发觉相亲本意。待窥探到姑娘容貌举止后,即返回。
  提亲相亲后,若中意即便托媒人提亲。汉族媒人可以由妇女充当。在提亲过程中,媒人以男方的立场磨烂口舌,争取对方同意。当女方家长允亲, 就与媒人商定订亲日期及彩礼。
  订亲临近订亲(即订婚)日期,男方准备订茶、订亲信物(即手镯、戒指、手表之类)及一应礼品,再由媒人领待婚男子,准时到女方家中订亲。就在这时,男女双方得以相见。
  送礼送完订亲诸礼之后,始送彩礼。彩礼除现金、衣物首饰等之外,还须送完整的猪肉或羊肉等物。所有彩礼必须在迎娶前送齐,否则不予确定婚期。有的亲家以女子年幼或未送齐彩礼为借口拖延婚期,迟迟不嫁,这使男方每年都得送一定礼物。
  迎娶确定婚期之后,待嫁女子一般不再参与重体力劳动,在家静养或做针线活,准备嫁妆。临婚期,媒人、新郎等男方迎亲者带礼物(其中需带羊左夹子一块,这是吸收了藏族习俗),到女方家中,以礼迎亲,但遭受亲家的一番“冷遇”。亲家将迎亲的人拒之门外,这须掏礼钱从门缝递入并赢得女家满意后,才得以进门。鉴于女方送亲的人(以新娘之母为主,其父一般不去送亲)多,要雇用车辆,往返车费全由男方支出。新娘迎至男方村里,当天不进婆家的门,须在男方预定好的亲朋或邻居家里住一宿,第二天鸡叫头遍时接到婆家拜堂成亲。当参加婚宴的宾客到齐后,出展嫁妆,但女方迟迟不给嫁妆箱的钥匙,待送礼钱后,才由新娘之弟拿钥匙开箱。嫁妆一一展出,并由新娘的姑(姨)妈和媒人清点,再给男方家庭成员每人送一双鞋。嫁妆出展、清点、交送完毕后即开始婚宴。婚宴桌有七、八道菜肴,也少不了烟酒糖茶。新郎新娘向筵席上的宾客一一敬酒。敬酒杯是用红线连结的双杯,象征着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到了晚上,村里的年轻人都来闹洞房。用线吊上水果或糖块,要新郎新娘一齐用嘴吃,不许用手抓,其目地是让新婚夫妇接吻,若新娘拒绝,闹洞房的人便拧掐新娘,迫其顺从。在这当中,唯有伴娘极力保护,但还是免不了受点皮肉之苦。闹房的人还以同样的手段迫使新娘给他们一一点烟,稍不满意将火一口气吹灭,然后让她再点,如此折腾,闹至深夜。婚礼结束之后,第二天,娘家人即返回。新娘三天回门,住对月。在农村,婚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新媳妇大部分时间住在娘家。
  在当今社会里,因贯彻执行国家婚姻法,汉族婚俗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封建陋习多被解除,也有很多新的文明风尚在建立。但婚姻问题上还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封建残余,在农村,婚姻几乎还是由父母包办,即使城镇干部职工的婚姻,虽自由恋爱,但也不可违父母之命。
  3.回族婚俗
  回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要由阿訇主持证婚,并举行庄重的仪式。传统的婚礼上,新娘穿着结婚礼服,头上蒙着红头巾由迎亲的人们接到男方家,一走进婆家门,新郎之母要向新娘头上撒一把红枣。一是图吉利,二是盼望媳妇早生育。
  紧接着举行婚礼,这时在场的都是男人,除新郎外,还有新娘的代表(大多由新娘之舅或叔伯充当)。阿訇先问新娘代表,新娘是否愿意嫁给新郎,新娘代表回答“愿意”后,再问新郎是否愿意娶新娘做妻子,新郎回答“愿意”后,阿訇写婚书,然后念“尼卡”。阿訇念经的同时,把红枣撒向新郎头上,以示祝愿。最后由阿匍向众人宣读婚书,婚礼即告结束。众人开始参加婚宴,回族婚宴一般不设酒、烟。
   现在按国家婚姻法,到政府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但仍须听从父母之命,遵守伊斯兰教规。
  二、丧葬
  1.藏族葬俗
  筹办丧事办丧事的第一步,该是派人前去向当地有名望的活佛问卦。问卦内容包括出殡日期、死者来生能否投生于人类以及还有什么余灾等等。若算出潜在余祸,应在出殡送葬前搞消灾灭祸的法事。第二步,则委托亲友筹集一应物资,并让他们全权办丧事,自家人在停灵期间不参与杂事,一般都在念嘛呢守灵。
  念经超度自死者闭眼至出殡之前,须请寺僧前来念经超度。点酥油灯,煨“饲尔”。“饲尔”形似煨桑,但不用柏香,在庭院当中搭一临时“饲尔”台,堆上烧红而无烟的火子,然后煨炒面和死者生前嗜好的食物。这两项一直坚持到七七期满,不能间断。这些都表示对死者亡灵的慰藉,并寄托生者的哀思。 灵堂摆设当死者停止呼吸之后,即将遗体抬至低温而不至杂人出入的房间,安放在毡铺上,用长袍从头到脚盖掩。将一卷《菩提道次第广论》经典当中翻开,置于枕前,再点上一盏佛灯。随时添油,直到出殡不能熄灭。老人及妇女们在院里为死者口颂嘛呢,手转经筒。
  服孝示哀服孝者在七七期内不梳头,不理发,不刮脸。须穿破旧衣裳,平时腰带两端打结于身后的反过来吊在身前。牧区妇女用旧布掩去皮袄边的彩布装饰。服孝期为一年,在此期间,不穿色泽鲜艳的新衣,不戴金银首饰;忌杀生害命;不参与歌舞娱乐及赛马鸣炮等活动;不过新年、香浪等大小节日;不操办婚礼等欢宴。
  出殡送葬藏区殡葬方式众多,诸如塔葬、火葬、天葬(亦称风葬)、水葬、土葬等,皆因地因人而异。当地藏族习惯于前三种方式,而塔葬、火葬只限于活佛高僧。本志则介绍天葬一俗,因为绝大多数人送于天葬。
  出殡前几小时内,由几位死者亲友将安放的遗体脱去内衣,把尸体卷缩成“S”状,用绳子从颈项至膝弯缚住,再用单薄的长袍裹住。然后等待黎明时出殡。出殡时派人先到天葬场煨“饲尔”,这既是祭奠亡灵,又是招来秃鹫。即到出殡时刻,由一死者子孙或近亲男子将尸体抱着出门,至大门外,安放在提前扎好并由几位壮汉平抬着的担架上,用绳子绑好后覆盖一件氇氆或质地好的袍子,再搭上一条腰带,而后出发。此刻,女眷们嚎啕大哭,妇女们高声唱诵嘛呢为死者送行,小辈们朝被抬去的遗体纷纷叩头。送葬的人全是成年男子,忌妇女儿童参与。一路上人们争先抢抬,死者子孙等亲友更是不肯撒手。在牧区或远离天葬场的农村将遗体驮上牲口去送葬天葬场离寺院稍近者,提前邀请寺僧到场附近或路边为死者念诵五部祈祷经。到了天葬场,仍由抬上担架或牲口背的人再将遗体卸下来,安放在场中央。然后子孙近亲等后退稍远处向遗体叩头,大多数送葬的人也在离场较远处围火堆烤火取暖,不再接近遗体,全凭送葬人群里老练者处理。先脱去外裹衣物,再用刀割断缚尸绳子,对尸体进行解剖分割,而后让秃鹫吃。待鸟儿渐渐后退时,去处理吃完嫩肉及内脏后所剩皮筋,将皮筋割碎,再让鸟儿围拢啄食。再待会只剩下骨架,将骨架解肢捣碎,也喂给鸟儿。最后将头颅敲开,让鸟儿抢吃脑浆再把取下一块顶盖骨后所剩头骨捣啐喂鸟。这样一具完整的尸体倾刻间化为乌有。处理尸首的人们将那块唯一剩下的脑盖骨放在火堆上烧焦,然后交给死者遗属。等丧事办完后将这块焦骨碾碎,和在红土泥浆里制作佛像,以资为死者积阴德。待尸首处理完毕之后,送葬的人们唱诵着嘛呢返回。在死者家门外,点有火堆,火堆旁置有两桶清、白各异的水,以供送葬归来的人们洗礼。有两位年长者各持一水勺,为送葬的人们浇水洗手。先用清水洗净,用白水(掺有牛奶)来冲,再用柏枝擦手,而后跳过火堆,以此祛褪邪气,也算是消毒除污。 供经供饭出殡送葬的当天,须为全村人供饭。食物有油馍、酥油糌耙,还有大米和酥油、肉、糖或葡萄等搅拌而成的米饭等。另施每人几块油馍或锅盔,一小块酥油。在七七以内为寺僧供饭。先与寺方商定日期,再把一应物品送到寺院,按寺规供饭。与前不同的则是按人均给僧侣另施现金,数额不限,依施主家庭经济状况决定。供经这天寺僧依施主本意为其诵经,以超度亡灵。若是家境贫寒而向寺院供不起饭者,则选择抓“娘乃”(详见娘乃节专述)。作为子女近亲,在服孝期内每逢初八、十五、三十等日期抓娘乃,以后逢父母亡日亦复如是。藏族群众视父母亡日与小辈生日一样重要,有句谚语足以证明这一点,即“逆子女不记父母亡日,愚父母忘却子女生辰”。
  死者去世一周年之际再度给全村供饭一顿。在七七之内,还得给超度活佛奉送一整套衣物和锅、碗、勺等一应炊具。家境宽裕者还加送马、鞍、钗等座骑,以寄托亡灵在阴间地府不至于受冻、挨饿、劳累。
   现在居住城镇的藏族干部职工和一些居民采用到殡仪馆实行火葬,然后将骨灰以传统习俗撒在天葬场,这可以说是葬俗改革的肇始。
  2.汉族葬俗
  居住在农区的汉族,实行土葬。人们以早备棺材为荣。家有老人,则及早赶做寿棺,长辈引以欣慰,晚辈自当尽孝。
  人死后需设置灵堂、牌位,烧纸哀悼。向所有亲友报丧。请阴阳先生以选墓地,择殡期。停尸期间,请僧侣、道士或阴阳念经超度或奏乐招魂。子女及直系亲属日夜守卫在灵堂,直至出殡不可离开。墓坑须在报丧后第二天挖好。“入殓”应在出殡前举行。一般在家停尸三至五日。起殡时,阴阳先生用刀背打碎放在灵柩上的碗(须是死者生前用过的),道声“抬”!后即抬起灵柩开始出殡。据说打碗是让亡灵知道他已经不在人世。此刻,女眷们嚎啕大哭。送丧时孝子持引魂幡在前引路,灵柩居中,送丧人群随后,步伐要求轻快。到墓地下葬时,先对好灵柩方位,孝子先填三铳土,然后大家动手。填满墓坑,其上堆一土丘,正前方置一块石枕,用来日后放祭物。有的还立一块墓碑,上刻死者姓氏、生辰及立碑日期等文。每逢清明等节日到墓上填新土或烧纸祭奠。
   居住在城镇的干部职工,多行火化。将骨灰安葬在革命公墓或带回老家。汉族从前服孝期为三年,而今从简,服孝标志也变为臂戴黑纱。
   在夏河地区没有汉族寺院,故所请僧侣是藏族寺僧,即“阿克”,所念之经也自然是藏文经典。
  3.回族葬俗
  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如回、撒拉、东乡等民族均实行土葬。一般是晨亡晚葬,晚亡晨葬。尸体称之为:“埋体”,要求尽快安葬,一般只停放一天,最多不超过三天。亡人葬前必须沐浴,谓“抓水”,待尸体晾干后,用三丈六尺白布,谓“卡帆”包裹,然后放入公用的抬尸匣——“塔布”。在清真寺举行葬仪,站“正那则”(即宗教祈祷)。殡礼结束后,抬至墓地,诵经、散“海底牙”,就是给送葬诵经的阿訇及群众舍散几角至一元钱。墓深约七、八尺,长六尺许,宽三尺左右,再从坑底向西掏一个“偏堂”,是放遗体用的。安葬时,遗体头北脚南,面向西方麦加圣地,然后用土坯将“偏堂”堵严,再用挖出的土填满直坑,上面堆成丘形,立一块石板或木板作标记。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