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42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1
页码: 271—291
摘要: 主要描述了夏河县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传统节庆、传统习俗、重大禁忌等民俗。
关键词: 夏河县 民俗

内容

第一节婚丧嫁娶
  一、婚嫁
  1.藏族婚俗
  婚姻方式县境内的藏族群众有嫁女和招婿两种婚姻方式。在此着重介绍女嫁,因为这种方式毕竟占婚姻的绝大多数。迎娶说媒也有两种形式,即先提亲后迎娶,或先偷娶再说媒。前者是在男女双方自愿,而且家长有意的情况下进行。后者则是自愿而得不到自主时,先秘密约定,然后趁夜深人静, 将女子偷偷接进男方家里,一直住到女方家长允亲为止。
  提亲说媒不论那种婚姻方式,均由迎娶一方委派一至二名能说会道或有名望的男长者为媒,到对方家中提亲。提亲时媒人需带烙饼加“仓拉”,即羊股部带有尾巴的肉片,一瓶酒和一条哈达等物。提亲过程中,媒人与对方家长反复交谈后,若对方家长打开提亲酒或收下其他物品,则表示允亲,但一次说成者甚少。
  占卜问卦藏族婚姻有事先占卜问卦的习俗。迎娶一方拿男女双方的属相生辰去向活佛高僧问卦,倘占吉卜,自然无事,若现凶卦,则少不了按算卦者授意,积极念经行善,以争取化凶为吉。 彩礼嫁妆对方家长允亲后,就与媒人商定彩礼。在这当中,对方家长尽可能提出高额彩礼或要求男方预做贵重的服装首饰,这得媒人磨一番口舌,力争降低彩礼额或服饰价值。嫁妆,由女方按所收彩礼的多少以及自家的经济条件来准备。一般为女子做几套服装,而且每套应是上至帽,下至靴一整套。不管家境怎样贫寒,也得做一整套陪送。嫁妆的陪赠物有几驮粮食、一驮馍、一腔羊肉等,在牧区还有给嫁出女子陪赠奶牛,给招出男子陪赠马匹的。这样嫁出一方所陪嫁妆的价值一般都超过迎娶一方所纳的彩礼。 迎亲婚礼这是婚姻必不可少的仪式,当然选在黄道吉日举行。按藏族习惯,农历正月初三、初五、二月十一,十月十七日都共认为嫁娶吉日。因春节期间所备饮食充足,举行婚宴方便,一般于正月初三或初五者甚多。迎亲者由新郎、媒人以及新郎之兄弟等三至五人组成,提前一天到女家,亲家双方都在同一个村子或邻村者当天往返。送亲者由新娘的舅、叔和兄弟组成,人数一般都在两人以上。迎娶时,男方要带一整套服饰让新娘穿戴,从头到脚须换上婆家的衣饰。待新娘装点完毕则开始出闺,先跟随一本家族女长者,绕自家房屋的中柱转三圈,寓意对娘家的留恋,再回过头来向父母叩头,以谢养育之恩。这时母亲亲手将一条锦质哈达系于女儿衣领上,以表慈母的祝愿。然后,身着盛装的新娘在自己的婶嫂姐妹和村里姑娘、妇女们的挽扶簇拥下缓缓出门,徒步行至村外,开始登鞍上马,娘家妇女们仍紧送不舍,这得男方出钱谢送。由于藏族群众视白色为吉祥象征,新娘的座骑也必须是匹白马。上马后由娘舅或兄长牵着缰绳上路,迎送亲双方的人员也都同时上马,赶着陪嫁驮子的牲口出发。
  临近男方村子的路上设有迎亲酒,藏族称之为“兰木强”。敬酒者先以恭敬的口吻和吉祥的言语向送亲者问侯,然后用双手将缠着哈达或羊毛的酒瓶敬给送亲人里的年长者,而接酒者用右手无名指向天空弹祭三次后饮一口,再传与其他人,即使不饮酒的人也得将所敬之酒接过来,向天弹祭后退之。至男方家门口,还有一道敬酒关,藏语称之为“果强”,敬酒方式与前相同,但所敬之酒不是瓶装,而是盛在八宝碗内,碗口边缠有羊毛。所设敬酒越多越显得隆重和对送亲者的尊敬。新娘应在村口下马,这时有几位男方家族中已婚并上有公婆及丈夫,下有子女的妇女前去迎接新娘。她们将新娘扶下马来左右挽扶,让新娘低头缓行。至门前向前叩三头,以示对婆家的尊敬。这时送亲的娘舅或兄长伸手将新娘的帽沿往后轻拉一下,以示别忘身后的娘家。大门内侧有一长辈男子,手持一卷经书,朝刚踏进门坎的新娘头顶轻点一下,以示驱逐邪气。新娘进屋先得坐锅灶前铺的白毡上,以表结识新的灶神。稍坐片刻后便退入偏房,也就是洞房,由妯娌、小姑等亲近人陪伴,外人一概避而不见。新娘退入洞房后,宴席随即开始。婚宴的席位排列也有讲究,坐席首的有几位长者,称之为压炕者,他们稳坐不动,也不必为送亲的“阿襄”们让位。“阿襄”,藏语即娘舅、妻舅的称谓,也是对送亲者的专称。随“阿襄"们之后便是按年龄大小排列就坐其他客人。参加婚宴的客人也并非同时到齐,如有后到者年龄大于先坐者,先坐者即起身让位,无论任何场合都是如此,这也是藏族群众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婚宴的菜肴纯属藏餐,有蕨麻米饭、手抓肉、藏包、烩粉条以及花卷馍、油炸馍等,还有糖果点心、香烟瓜籽等摆设。先让客人饱餐,然后开始斟酒。除个别农区一般用自制青稞酒外,其他地方多用购于市场的白酒。酒斟在众多小形八宝、龙碗内,让客人轮回传饮。酒至半酣,便在客人席上出现此起彼伏的歌声,至此婚宴进入高潮。送亲的娘家人在酒曲里唱出要爱抚新娘的嘱托词,婆家人唱出善待新娘的保证词,其他客人则唱吉祥如意、婚姻美满、早生贵子等祝福词。送亲的娘舅为新郎系腰带,边系边致系带祝词。媒人当着迎、送亲双方及宾客、众人之面,一一清点新娘的嫁妆及陪赠物,并转告女方家长对婆家的重托。接着几位年青的村里妇女合唱泼水歌,她们边唱边向媒人和“阿襄”们泼水,以索取“曲达尔”(藏语;意即水费),索取之钱用作日后妇女们聚会玩耍的费用。这些寓意深刻而情形活跃的仪式结束后,送亲的“阿襄”们准备启程返回,男方须挽留,但除返程较远者外,一般不肯留宿。送走“阿襄”之后,其他客人依然饮酒唱曲,玩至深夜。至此,一场婚礼圆满结束。 在藏区有招婿入赘的习俗,选择这种婚姻方式者,大多数为无男儿或女长子幼的人家。进门的女婿也不受社会及家族的歧视,待生儿育女后也同样成为一家之主。故本地藏族群众重男轻女的思想亦相应淡薄。
  婚姻改革,随着国家婚姻法的深入人心,藏区婚姻中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父母包办,童养媳(与内地不同,双方都系童男童女)、干涉鳏寡再婚、婆媳相互虐待、奴役妻子等非法行为和陋习被解除或减少。收彩礼也顾及迎娶一方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任意索要。
  2.汉族婚俗
  居住农村的汉族,多从临夏迁来,其婚姻习俗亦和临夏汉族基本相同。婚姻以女嫁为多,招婿甚少。在此分相亲、说媒、订亲、送礼、迎娶等方面作以简介:
  相亲当男方物色到一女子时,找机会由家人或亲戚带待婚男子前去相亲。若两家是世交或双方都有结亲之意,就直接去女方家中,否则投在女方村里的亲戚或熟人家,然后寻机会秘密苦窥探,尽量避免对方发觉相亲本意。待窥探到姑娘容貌举止后,即返回。
  提亲相亲后,若中意即便托媒人提亲。汉族媒人可以由妇女充当。在提亲过程中,媒人以男方的立场磨烂口舌,争取对方同意。当女方家长允亲, 就与媒人商定订亲日期及彩礼。
  订亲临近订亲(即订婚)日期,男方准备订茶、订亲信物(即手镯、戒指、手表之类)及一应礼品,再由媒人领待婚男子,准时到女方家中订亲。就在这时,男女双方得以相见。
  送礼送完订亲诸礼之后,始送彩礼。彩礼除现金、衣物首饰等之外,还须送完整的猪肉或羊肉等物。所有彩礼必须在迎娶前送齐,否则不予确定婚期。有的亲家以女子年幼或未送齐彩礼为借口拖延婚期,迟迟不嫁,这使男方每年都得送一定礼物。
  迎娶确定婚期之后,待嫁女子一般不再参与重体力劳动,在家静养或做针线活,准备嫁妆。临婚期,媒人、新郎等男方迎亲者带礼物(其中需带羊左夹子一块,这是吸收了藏族习俗),到女方家中,以礼迎亲,但遭受亲家的一番“冷遇”。亲家将迎亲的人拒之门外,这须掏礼钱从门缝递入并赢得女家满意后,才得以进门。鉴于女方送亲的人(以新娘之母为主,其父一般不去送亲)多,要雇用车辆,往返车费全由男方支出。新娘迎至男方村里,当天不进婆家的门,须在男方预定好的亲朋或邻居家里住一宿,第二天鸡叫头遍时接到婆家拜堂成亲。当参加婚宴的宾客到齐后,出展嫁妆,但女方迟迟不给嫁妆箱的钥匙,待送礼钱后,才由新娘之弟拿钥匙开箱。嫁妆一一展出,并由新娘的姑(姨)妈和媒人清点,再给男方家庭成员每人送一双鞋。嫁妆出展、清点、交送完毕后即开始婚宴。婚宴桌有七、八道菜肴,也少不了烟酒糖茶。新郎新娘向筵席上的宾客一一敬酒。敬酒杯是用红线连结的双杯,象征着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到了晚上,村里的年轻人都来闹洞房。用线吊上水果或糖块,要新郎新娘一齐用嘴吃,不许用手抓,其目地是让新婚夫妇接吻,若新娘拒绝,闹洞房的人便拧掐新娘,迫其顺从。在这当中,唯有伴娘极力保护,但还是免不了受点皮肉之苦。闹房的人还以同样的手段迫使新娘给他们一一点烟,稍不满意将火一口气吹灭,然后让她再点,如此折腾,闹至深夜。婚礼结束之后,第二天,娘家人即返回。新娘三天回门,住对月。在农村,婚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新媳妇大部分时间住在娘家。
  在当今社会里,因贯彻执行国家婚姻法,汉族婚俗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封建陋习多被解除,也有很多新的文明风尚在建立。但婚姻问题上还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封建残余,在农村,婚姻几乎还是由父母包办,即使城镇干部职工的婚姻,虽自由恋爱,但也不可违父母之命。
  3.回族婚俗
  回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要由阿訇主持证婚,并举行庄重的仪式。传统的婚礼上,新娘穿着结婚礼服,头上蒙着红头巾由迎亲的人们接到男方家,一走进婆家门,新郎之母要向新娘头上撒一把红枣。一是图吉利,二是盼望媳妇早生育。
  紧接着举行婚礼,这时在场的都是男人,除新郎外,还有新娘的代表(大多由新娘之舅或叔伯充当)。阿訇先问新娘代表,新娘是否愿意嫁给新郎,新娘代表回答“愿意”后,再问新郎是否愿意娶新娘做妻子,新郎回答“愿意”后,阿訇写婚书,然后念“尼卡”。阿訇念经的同时,把红枣撒向新郎头上,以示祝愿。最后由阿匍向众人宣读婚书,婚礼即告结束。众人开始参加婚宴,回族婚宴一般不设酒、烟。
   现在按国家婚姻法,到政府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但仍须听从父母之命,遵守伊斯兰教规。
  二、丧葬
  1.藏族葬俗
  筹办丧事办丧事的第一步,该是派人前去向当地有名望的活佛问卦。问卦内容包括出殡日期、死者来生能否投生于人类以及还有什么余灾等等。若算出潜在余祸,应在出殡送葬前搞消灾灭祸的法事。第二步,则委托亲友筹集一应物资,并让他们全权办丧事,自家人在停灵期间不参与杂事,一般都在念嘛呢守灵。
  念经超度自死者闭眼至出殡之前,须请寺僧前来念经超度。点酥油灯,煨“饲尔”。“饲尔”形似煨桑,但不用柏香,在庭院当中搭一临时“饲尔”台,堆上烧红而无烟的火子,然后煨炒面和死者生前嗜好的食物。这两项一直坚持到七七期满,不能间断。这些都表示对死者亡灵的慰藉,并寄托生者的哀思。 灵堂摆设当死者停止呼吸之后,即将遗体抬至低温而不至杂人出入的房间,安放在毡铺上,用长袍从头到脚盖掩。将一卷《菩提道次第广论》经典当中翻开,置于枕前,再点上一盏佛灯。随时添油,直到出殡不能熄灭。老人及妇女们在院里为死者口颂嘛呢,手转经筒。
  服孝示哀服孝者在七七期内不梳头,不理发,不刮脸。须穿破旧衣裳,平时腰带两端打结于身后的反过来吊在身前。牧区妇女用旧布掩去皮袄边的彩布装饰。服孝期为一年,在此期间,不穿色泽鲜艳的新衣,不戴金银首饰;忌杀生害命;不参与歌舞娱乐及赛马鸣炮等活动;不过新年、香浪等大小节日;不操办婚礼等欢宴。
  出殡送葬藏区殡葬方式众多,诸如塔葬、火葬、天葬(亦称风葬)、水葬、土葬等,皆因地因人而异。当地藏族习惯于前三种方式,而塔葬、火葬只限于活佛高僧。本志则介绍天葬一俗,因为绝大多数人送于天葬。
  出殡前几小时内,由几位死者亲友将安放的遗体脱去内衣,把尸体卷缩成“S”状,用绳子从颈项至膝弯缚住,再用单薄的长袍裹住。然后等待黎明时出殡。出殡时派人先到天葬场煨“饲尔”,这既是祭奠亡灵,又是招来秃鹫。即到出殡时刻,由一死者子孙或近亲男子将尸体抱着出门,至大门外,安放在提前扎好并由几位壮汉平抬着的担架上,用绳子绑好后覆盖一件氇氆或质地好的袍子,再搭上一条腰带,而后出发。此刻,女眷们嚎啕大哭,妇女们高声唱诵嘛呢为死者送行,小辈们朝被抬去的遗体纷纷叩头。送葬的人全是成年男子,忌妇女儿童参与。一路上人们争先抢抬,死者子孙等亲友更是不肯撒手。在牧区或远离天葬场的农村将遗体驮上牲口去送葬天葬场离寺院稍近者,提前邀请寺僧到场附近或路边为死者念诵五部祈祷经。到了天葬场,仍由抬上担架或牲口背的人再将遗体卸下来,安放在场中央。然后子孙近亲等后退稍远处向遗体叩头,大多数送葬的人也在离场较远处围火堆烤火取暖,不再接近遗体,全凭送葬人群里老练者处理。先脱去外裹衣物,再用刀割断缚尸绳子,对尸体进行解剖分割,而后让秃鹫吃。待鸟儿渐渐后退时,去处理吃完嫩肉及内脏后所剩皮筋,将皮筋割碎,再让鸟儿围拢啄食。再待会只剩下骨架,将骨架解肢捣碎,也喂给鸟儿。最后将头颅敲开,让鸟儿抢吃脑浆再把取下一块顶盖骨后所剩头骨捣啐喂鸟。这样一具完整的尸体倾刻间化为乌有。处理尸首的人们将那块唯一剩下的脑盖骨放在火堆上烧焦,然后交给死者遗属。等丧事办完后将这块焦骨碾碎,和在红土泥浆里制作佛像,以资为死者积阴德。待尸首处理完毕之后,送葬的人们唱诵着嘛呢返回。在死者家门外,点有火堆,火堆旁置有两桶清、白各异的水,以供送葬归来的人们洗礼。有两位年长者各持一水勺,为送葬的人们浇水洗手。先用清水洗净,用白水(掺有牛奶)来冲,再用柏枝擦手,而后跳过火堆,以此祛褪邪气,也算是消毒除污。 供经供饭出殡送葬的当天,须为全村人供饭。食物有油馍、酥油糌耙,还有大米和酥油、肉、糖或葡萄等搅拌而成的米饭等。另施每人几块油馍或锅盔,一小块酥油。在七七以内为寺僧供饭。先与寺方商定日期,再把一应物品送到寺院,按寺规供饭。与前不同的则是按人均给僧侣另施现金,数额不限,依施主家庭经济状况决定。供经这天寺僧依施主本意为其诵经,以超度亡灵。若是家境贫寒而向寺院供不起饭者,则选择抓“娘乃”(详见娘乃节专述)。作为子女近亲,在服孝期内每逢初八、十五、三十等日期抓娘乃,以后逢父母亡日亦复如是。藏族群众视父母亡日与小辈生日一样重要,有句谚语足以证明这一点,即“逆子女不记父母亡日,愚父母忘却子女生辰”。
  死者去世一周年之际再度给全村供饭一顿。在七七之内,还得给超度活佛奉送一整套衣物和锅、碗、勺等一应炊具。家境宽裕者还加送马、鞍、钗等座骑,以寄托亡灵在阴间地府不至于受冻、挨饿、劳累。
   现在居住城镇的藏族干部职工和一些居民采用到殡仪馆实行火葬,然后将骨灰以传统习俗撒在天葬场,这可以说是葬俗改革的肇始。
  2.汉族葬俗
  居住在农区的汉族,实行土葬。人们以早备棺材为荣。家有老人,则及早赶做寿棺,长辈引以欣慰,晚辈自当尽孝。
  人死后需设置灵堂、牌位,烧纸哀悼。向所有亲友报丧。请阴阳先生以选墓地,择殡期。停尸期间,请僧侣、道士或阴阳念经超度或奏乐招魂。子女及直系亲属日夜守卫在灵堂,直至出殡不可离开。墓坑须在报丧后第二天挖好。“入殓”应在出殡前举行。一般在家停尸三至五日。起殡时,阴阳先生用刀背打碎放在灵柩上的碗(须是死者生前用过的),道声“抬”!后即抬起灵柩开始出殡。据说打碗是让亡灵知道他已经不在人世。此刻,女眷们嚎啕大哭。送丧时孝子持引魂幡在前引路,灵柩居中,送丧人群随后,步伐要求轻快。到墓地下葬时,先对好灵柩方位,孝子先填三铳土,然后大家动手。填满墓坑,其上堆一土丘,正前方置一块石枕,用来日后放祭物。有的还立一块墓碑,上刻死者姓氏、生辰及立碑日期等文。每逢清明等节日到墓上填新土或烧纸祭奠。
   居住在城镇的干部职工,多行火化。将骨灰安葬在革命公墓或带回老家。汉族从前服孝期为三年,而今从简,服孝标志也变为臂戴黑纱。
   在夏河地区没有汉族寺院,故所请僧侣是藏族寺僧,即“阿克”,所念之经也自然是藏文经典。
  3.回族葬俗
  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如回、撒拉、东乡等民族均实行土葬。一般是晨亡晚葬,晚亡晨葬。尸体称之为:“埋体”,要求尽快安葬,一般只停放一天,最多不超过三天。亡人葬前必须沐浴,谓“抓水”,待尸体晾干后,用三丈六尺白布,谓“卡帆”包裹,然后放入公用的抬尸匣——“塔布”。在清真寺举行葬仪,站“正那则”(即宗教祈祷)。殡礼结束后,抬至墓地,诵经、散“海底牙”,就是给送葬诵经的阿訇及群众舍散几角至一元钱。墓深约七、八尺,长六尺许,宽三尺左右,再从坑底向西掏一个“偏堂”,是放遗体用的。安葬时,遗体头北脚南,面向西方麦加圣地,然后用土坯将“偏堂”堵严,再用挖出的土填满直坑,上面堆成丘形,立一块石板或木板作标记。
   第二节衣食住行
  一、民族服饰
  1.藏族服饰 服装一整套藏族服装由帽、衬衫、袍、裤、靴、腰带等组成。除腰带之外,均分冬装、夏装、春秋装三类。春秋装用料为氆氇或毛毯挂面等。夏装多用锦缎绸布,冬装则是皮毛。 每一类服装又分平时着装和节日盛装。其款式多样,贵贱各异。在此择几样作以简介:所谓平时着装,自然是价值低廉而方便实用的服装。如棉布、纤维、人造毛革、棉毯,还有自制毛毡等材料缝制的服装靴帽。所谓节日盛装,则是用料昂贵,作工精细的服装。如狐皮袍、鹿皮袍、羔皮(黑色尤贵)袍、羊皮袍、氆氇袍、高档毛料袍等,其中狐皮袍、羔皮袍挂面子,毛料袍挂里子;鹿皮袍、羊皮袍边沿贴五寸至一尺宽的绒布条,男式的领子外镶金钱豹皮。羔皮袍、毛料袍边镶水獭皮。这些袍子的价值都在近千元或万元以上。穿上去美观大方,富丽华贵。藏族群众在春夏季喜欢戴礼帽、秋冬季喜欢戴狐皮帽,老年人则喜欢戴自制毡帽和羔皮帽。中青年一代喜欢穿现代皮鞋、马靴,而老年人喜欢藏靴。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族群众也不分男女均穿裤子,而且也和汉族一样,夏穿单,冬着棉。青年男女还将短裤、内裤、毛裤、罩裤套着穿。改变了过去“男女率无裤”的落后面貌。除个别地区的极少数老年人之外,都爱穿背心、衬衫。 藏族服装,不论哪一类,都有男式女式之分,男式宽袍长袖,女式相应地袍窄袖短。穿着时袍子下沿男子不下膝盖,女子平脚跟而齐。服饰最华贵的要数拉卜楞地区“吾吉合”(藏语,意即枪手,在一年一度的正月祈祷法会上可见)的服饰,其用料尤为昂贵,做工格外细腻,堪称服饰之冠。精选的黑羔皮袍子,挂高档毛料面子,外罩锦缎料缝制而成的单袍,边沿均镶尺来宽的水獭皮,穿着时呈双层形。金丝缎的衬衣,五彩缤纷的藏式龙头靴子,光是这种靴子一双就值六、七百元。还佩带珊瑚项链和象牙念珠串,甚至还有纯金制作的“嘎吾”(小佛龛)。这样一套服饰要值上万或几万元。不过这贵重的服饰在一年里只有穿一次的机会,所以,一旦做齐,便是几代人的传用品。
  装饰藏族群众喜欢佩带的装饰物,有发饰、项链、耳坠、嘎吾、手镯、戒指、奶钩、劳果、藏刀以及手表等,其中妇女佩戴的发饰分三种,即甘加等牧区的叫作“珠乎夹”(意即牧区发饰),麻当等农区叫作“荣夹”(意即农式发饰),拉卜楞地区叫作“里塘夹”(意思是康区里塘地方的发饰)。这三种发饰形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披佩于妇女分梳许多碎辫的统一发式上。常见的都是以银圆、银灯(扣碗状、顶嵌珊瑚)、白螺、珊瑚、玛瑙、腊白、蚌壳等物连缀而成。现代年青人视之为累赘,除举行女子上头仪式外,平时概不披佩。耳坠一般都是黄金或白银制作,也有个别铜质的。其形状似金钩吊灯笼。项链是用珊瑚、翡翠、松耳石等贯串而成。嘎吾,一般都是银质的,其形状有圆有方,里面装有佛像、护身符等物,实则小巧玲珑的小佛龛,起护身、装饰两种作用。手镯多为象牙或银质。戒指有金、银、铜质的。妇女腰间佩带的奶勾、劳果多为白银制作。 铺盖除个别牧区和边远山区之外,藏族群众普遍有铺褥盖被的生活习俗。当然,铺盖质地的好坏,取决于家庭的贫富,即有地毯锦缎,也有白毡棉被。但每家每户都有整洁的铺盖,这说明正在改进着用皮裘“夜以为被”的生活方式。
  2.回族服饰
  回族服装,主要特点在于头饰。男性一般戴白色或黑色、棕色无沿帽,称号帽;女性戴丝绸等细料制成的盖头,少女、新婚妇女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现今城市妇女职工,已改为白色或桃红色“仿护士帽”,额前留有“刘海”。老人及宗教职业者喜穿直领、对襟大衣,称 “准拜”。
   二、饮食
  1.藏族饮食
   藏族食品和饮料花样众多而制做简便;味美可口而营养充裕。食用方便而经济实惠等特点,在此列举以下几样,以作简介。
  (1)食品
  蕨麻米饭作料有大米、蕨麻、白糖、酥油。制作方法:先将大米、蕨麻另行煮熟,一样一半盛在碗内,再撒上白糖,浇上酥油汁。食用时用调羹边搅边吃。具有甜而不涩,油而不腻的特点。藏族群众视之为团圆和睦的象征性食品,设宴待客时首先上桌。
  手抓肉藏族宰牲不用刀杀,而是用细绳将牲口勒闭而死,然后在胸部划一小口,将手伸进去割断血管,让血液暂积于胸腔,这样一则不使血液外流,二则可保持血质。
  藏族食肉不兴烹炒,而是连肉带骨解肢后以清水煮之,调料也只是食盐和花椒。煮至半熟捞而食之。
  灌肠有肉肠和血肠两种。肉肠是用绞碎的肺、心、肾等内脏加切碎的蒜苗和食盐灌入大肠;血肠是用绞碎的肉放在血液中,加上食盐、花椒粉搅匀而灌入细肠内,均以清水煮熟食用。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藏包将牛羊肉绞碎后加食盐、花椒粉或葱,再加少量水份搅匀成馅子,用不发酵的死面包好蒸熟。其形似宝瓶,皮薄多汁,色味俱佳,被誉为“水晶包子”。
  “辛”,将蕨麻、曲拉磨碎后放在融化的酥油内,加上食糖搅匀,倒入盆或碗内,再浮上几颗红枣,置于凉处,凝固后扣盆(碗)取出,用刀削吃,甜美可口。在牧区作馈赠亲友的礼品。
  糌粑先将碗内放一块酥油,然后倒茶水,再放糌粑(熟青稞粉)、加曲拉(乳渣)、白糖,用手搅拌,边搅边吃。因食用方便实惠,历来是藏族人民喜爱的主食。
  “哈居”(亦称辣子尕勺),先将羊肉剁碎,下在凉水里边煮边搅,开锅后加盐,调料及葱花,盛在碗里再调油辣子,然后拌好糌粑用拇、食、中三指将拌好的糌粑一小块捏成勺形,再用小勺连肉带汤舀入糌粑捏的勺里食之,不但别有风味、而且增热抗寒,是藏区冬季早晨的佳餐。
  “多食合”意即“石浇”,一种牧区独有的野外食肉方法。牧人们先将羊肉与骨头分解,再将肉割成小块,堆在一起。加上食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然后撑开事先洗好的羊肚,塞一把肉,装一块烧红的青石头蛋,直至肉和石块装完后,用绳子把肚口扎牢,不让里面的热气遗漏。这时,羊肚里嘭嘭鼓涌,似欲崩破,再轻轻翻滚,待热气降温,停止崩跳时,用刀子划开一点口子,取出积在里面的肉汁,然后将肚皮整个划开,吃一块肉,喝一口汤,其滋味别具一格,任凭炒吃烤吃,任凭加什么调料,都无法与之相比,真是妙不可言。据说“多食合”使用过的青石头蛋趁热垫在脚下,还能治腰肾及风湿性疾病呢。
   (2)饮料
  酸奶,俗称“窝奶”,藏语称“霄”。将牛奶煮沸后倒入木桶或瓷缸内,待温而不烫时放一点旧酸奶,然后盖掩置于保温处发酵,过半天或一夜后取出。食用时盛在碗里加点食糖,既酸甜可口,又解渴开胃,既可顶食品,又可当饮料。也常是待宾客之佳肴。
  青棵酒先将青稞洗净,用清水煮熟,再滗去水份,待降温后撒上酒曲,装入口袋,置于热炕以促发酵。过两三日发酵后转而倒入缸内,再加些酒曲,把缸口捂实,以免漏气。如此放置一段时间,至少也得半月。蒸馏时,将发酵的青稞倒入稍大的铁锅内,加点清水,用木质锅盖盖严,锅盖中心部位凿一小口,与馏酒缸外层上端的窟窿用管子连结,使锅内的蒸气通入馏酒缸的间隙,馏酒缸内添置凉水或冰块,使其保持低温。锅底下点火(不宜过猛),至锅开沸,蒸气通过馏缸化作酒液,从馏缸外层下端的小孔中流出。这就是青棵酒的全部酿造过程。此酒具有低度、醇香的特点。还有治病滋补的功能。藏族群众,尤其是农区,逢年过节都要酿造。醇香的青稞酒与洁白的哈达一样,象征着藏族人民的热情友善。若到过辽阔的藏区,不喝一碗青稞美酒是件憾事。
  奶茶先将凉水倒入壶内,加一把大茶烧开,待大茶滚出茶色,再加伏茶、鲜奶,煮沸即喝之。有些地方还有以食盐、姜片、核桃仁调味的。其特点清香可口,美味无穷。早上喝几碗奶茶,一上午不觉饥渴。
  2.回族饮食
   清真饮食种类繁多,在此列举一二,以作简介:
   (1)面食
   手拉大卤面宽者如指,薄而透明,调以油炸豆腐及牛肉片烩成的卤汁,外加少量青菜、蒜苗丝之类,浓淡适宜,味醇可口。
  炒肉面手揪面片,似拇指甲大小,薄厚均匀。用牛、羊肉块、粉条、青辣子炒烩而成。一窝丝,是手拉面的一种,而面条细如丝。或拌凉面,或调以碎肉及豆腐泡制的汁、汤或卤汁,随到随吃,很方便。
  糖包生羊油切碎,加白糖或红糖作馅,捏成三角形,蒸熟后食用。
  菜包秋冬多以黄萝卜与肉加葱作馅,春夏以韭菜或韭苔加肉作馅,蒸熟或烤熟。食用时调以醋、酱、辣子。
  酿皮子用温水调优等粉揉成面团,卧半小时后,用十五比一的冷水搓洗。俟面水澄清后,除去清水,所余似糊状,稍加碱水,舀在罗锅中蒸之,边舀边熟边取。然后切成条,和以面筋,调以醋、盐、油辣子、蒜泥、芥末等味,清凉爽口。
  凉粉将粉面用开水散成糊状,冷却后,佐以调料食之。
  甜麦子用青稞、小麦加甜酒曲发酵酿制,加以食糖水份食之。
  (2)菜肴
  发菜先除去发菜杂物,洗净晾干,取鸡蛋适量,蛋白、蛋黄分别盛入碗内,用筷子迅速搅拌成糊状,蛋黄与发菜拌匀,置入盆底,覆以蛋白蒸熟,吃时,与清汤炮制,加木耳、香菜等即成。
   烩三鲜鱿鱼、海参、白木耳做原料,黑白相加,海味浓郁。
   烩蹄筋牛羊蹄筋,含有丰富营养,先将牛羊筋蹄发酥。或牛羊蹄筋单独清汤烩成,味淡不腻。
   杂割以洗净的牛内脏、头、蹄等煮烂熟透,然后零割装碗盛汤食之。
  (3)饮料
  五香茶三泡台碗子内放上等青茶、冰糖、桂圆、杏肉干、红枣,用随开随倒的开水,称之为“牡丹花”泡喝,清香可口,帮助消化,解除疲劳。
  三、住行
  1.藏族民居
  房屋县境内的藏族民居,一般都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房。分大厅(间带锅灶、热炕)、耳房、佛龛间、储物间等,解放前只有农区及城镇居民住之。而现在各牧区,除个别地方仍住蒙古包或牛毛帐篷外,设在冬窝子的居民点都有房屋。并且不断改善着住房条件,有的牧区居民点,还将原先的土房改建成新式瓦房或小楼房。
  帐篷帐篷种类较多,主要的有黑牛毛帐篷,是用牧民自织的牛毛粗布缝成,其特点是宽阔而暖和,适应牧区寒冷的秋冬气候。用“状如覆斗”来比喻牛毛帐的形状恰如其份。内有两柱一梁,外边四方有拉绳及撑杆,下边沿有数十根角子,把帐篷四周紧紧地拴在地面。帐内靠后整齐地垒着衣物箱和粮食袋,中间设有佛龛。正中搭有三角形的土灶,帐内大部分面积被土灶分成左右,牧民通常以男左女右居之。黑肚帐,其前后两端是白棉布,中间是自织牛毛粗布,形状有圆有方,还有船形的,其特点是明亮而不漏雨,轻装方便,常在春夏季游牧时住之。以上两种帐篷的顶部均留有出烟窗口,昼开夜合。白帐,纯属白布缝制,在牧区用于搬迁帐圈的路途。花帐,是在白帐上用青、蓝布剪制的各种图案。用于“香浪”等夏季节日,有颇高的欣赏价值。蒙古包,也有称之为白帐者。形似麦垛,用白帆布作面子,羊毛毡作里子合缝而成,有多根编排而成的柳条支撑,有门窗,顶部有圆形烟窗。县境内唯科才乡能见到蒙古包,这里的人们可能是受黄河南蒙古族的影响而住蒙古包。
  2.藏区运行
  自古以来,马和驮牛是藏区主要的运行工具。用牛驮运物资,以马骑行,是游牧生活的主要特点,然而交通发达的今天,除城镇或公路沿线的农区外,骑马牛驮依然是主要的运行方式。现代牧区,虽也有自行车、摩托、汽车、拖拉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但仍然不能完全取而代之。在夏日的牧区,骑马旅行,乃是独具情趣的享受。
   第三节传统节庆
  一、藏族节日
  1.洛萨尔临近洛萨尔(意即新年,与农历春节相符),人们便忙于购年货、办年事。腊月二十至三十间,打扫房屋,除净一年来积于房梁、椽上的尘土及四处的垃圾。泥刷院墙、桑台、灶台等。炸作足一月食用的油馍。糊窗纸,贴五色彩纸或各种图案的窗纸。二十九日抖衣,将要在新年期间穿着的衣物搭在晒衣绳上,用柳条敲击抖去积尘。晩饭吃“咯头”,意即“九宝饭”,需源、佐料够九样。三十日在佛龛前设“乔巴”、即供养品,提前捏好初一早餐的水晶包子。 新年初一,凌晨一时许起床。洗漱后,男的在佛龛前供净水、点佛灯,在院内或房顶煨桑,鸣鞭炮,吹螺号,以求神护佑,在新的一年里将人寿年丰,万事如意。妇女们则忙于做早餐。一切就绪,全家人坐在炕上吃团圆饭。饭毕,便开始拜年活动。拜年要以辈份或年龄大小依次拜之,对长辈还要行叩头礼。若村里有戴孝人家,全村各户都得去彼处看望,以表安慰。至黎明时分,全村男子都到嘛呢房煨桑。初三日早晨祭山神煨桑,在拉卜楞地区,到嘛呢房插称作“央达”的小箭。在初三日或初五日多有举办婚礼者。初九至十五期间庆贺新年的公众活动,全村人不分男女老少聚于公房,集体起灶聚餐,饮酒娱乐,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2.娘乃节“娘乃”。为守饥行,禁食斋,是一种以禁食苦行的斋戒仪规,是佛教徒学佛祖在世时每日只进午斋的德行。另一层含意是堵截三恶趣(地狱、饿鬼、畜牲)受生之门,以致持斋戒者不再受生于三恶趣。
  藏历每年的萨嘎达哇十五日(即农历四月十五日),乃是集佛祖释迦牟尼投胎、成佛、涅槃三大宏化为一的纪念日,这天念一遍六字真言,抵平日念三亿遍,行善积德也是如此。鉴此,佛教徒将这一天定为娘乃节,以斋戒(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不戏娱,只是念佛颂经)的形式纪念佛祖,广积善源。
  抓娘乃的程序是:离娘乃时间还有七天时起就忌吃蒜、韭菜、萝卜等气味浓烈的食物。斋戒前一天不吃早饭,待中午以素食饱餐一顿,晚上只饮茶而进食。至当夜一觉醒来时起就不说话、不进饮食。直到第三天,也就是十六日,早晨喝“脱尔头”,意即“早斋”,掺牛奶的面糊,而后清水净口,这时才开口说话,也可进其他食物。至此一场娘乃结束。
  抓娘乃并非只限于娘乃节,随时都可以抓之。虔诚的佛教徒每逢初一、初八、十五、三十日都抓之。孝顺的子女每逢父母亡期抓之,办丧事人家,在亡人的七七期内连续抓之。
   拉卜楞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娘乃节,即农历四月十五和九月二十二日(另一吉日)。
  综上述,娘乃起初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佛事活动。而现在演变为一种带宗教色彩的民族节日。抓娘乃的青少年妇女,趁此机会穿红戴绿,打扮一番。不抓娘乃的青年男子和儿童们则趁机吃喝玩耍一番。总之,此时一村人欢聚一堂,也很热闹。娘乃节的素食有馒头、酥油糌粑、蕨麻米饭、奶茶、酸奶等。
  3.香浪节香浪(意即采薪)本是在砍柴采薪时,在野外打茶聚餐。随着岁月的流逝,演变成为人们喜爱的传统节日。农历六月间,当高原上鲜花盛开。遍地似锦的时候,居住在城镇、农村的藏族群众纷纷到各自村庄附近的山头或草坪上扎帐篷,打灶野炊,欢度数日。为之预备的食物及一应必需品亦和春节一样,少不了杀牛宰羊,酿酒炸馍,购买瓜果。
  香浪节时间并无统一规定,短则一周,长达月余,皆因地因时因人而异。节日期间,人们身着夏日盛装,饮酒娱乐。还有以村为单位欢歌曼舞,举行赛马、赛跑、摔跤、拔河、对弈、打牌等小型文体活动。夜晚,还有青年男女悄悄地聚在离帐圈稍远的草滩上对唱“拉伊"即情歌,这是他(她)们在交流感情,寻觅知音。
  总之,香浪节以其草盛花艳,且丰收在望的时机,琳琅满目的饮食,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近几年来,到野外过香浪的不仅是藏族干群,还有在当地工作的其他民族干部职工,也都纷纷参加这一有趣的浪山活动。为此,县政府决定给每个职工放三天浪山假。
  牧区藏胞由于常年住帐篷,故不再专门过香浪节,而城市、农村的藏胞喜欢过香浪节,它的另一层意义,即是在眷恋过去住帐篷的游牧生活。
  4.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过端阳节,藏语称之为“雅同”,其形式近似汉族的端午节,但各有不同的含意。藏族认为:药师佛在这天凌晨撒甘露于人间,所有的河水都成为药水。因此人们尽早起床,汲取一桶水,供家人洗漱、饮用。摘几朵麻莲花或杨柳枝插在门前。拔几根麻莲叶子绕头缠足,据说这样做能祛病防疫。这天吃韭菜包子、凉粉等食物。过端午的习俗只在城镇农村盛行,纯牧区没有这种习俗。
  二、穆斯林的传统节日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1.开斋节或称前尔德节,是穆斯林每年回历九月斋戒期满开斋后的三天,斋月一般以见新月开始和下月再见新月为止。在这个月内,凡男12岁,女9岁以上者,从拂晓到日落前不得进食,故称闭斋。但老人、卧床不起的病人、孕妇及旅中人等,可以例外。节日欢庆三天,亲友往来拜年。
  2.古尔邦节,亦称“忠孝节”或“古尔巴尼”节,意思为宰牲。这个节日在开斋后第70天,即回历十二月十日举行,是穆斯林去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所以它既是民族节日,又是宗教节日。
  第四节传统习俗
  一、藏族传统的插箭
  插箭是一项祭神活动,依其所祭之神类的不同,所称名讳也不同。如祭护法神的叫做“拉托”,祭战神的叫做“化卡尔”,祭山神的叫做“拉卜则”。插“拉托”的是寺僧的活动。插“化卡尔”是部落联合的大型活动。插“拉卜则”是各个村落单独的活动,惟这种活动较普遍,故在此着重介绍这一类插箭活动。在分述其活动项目之前,对山神作一简介。
  万物有灵的观点认为:山水大地乃至宇宙空间,大凡都有神灵存在。而这众多的神灵都具有超自然的法术和力量。与诸神比较而言,山神是一种极其渺小的神灵,只不过是一种一群魑魅但它们也和其他恶神一样,依仗其超自然之力,也能兴风作浪,劈雷降雹,掠夺人间丰收之果。在莲花生祖师(公元八世纪乌丈那人,今阿富汗)进藏之前,它们也和穷凶极恶的妖魔鬼怪一起,降灾祸于藏区。由于佛教的宗旨是劝善,而它们则嫉“善”如仇,极力阻扰佛教的传入和发展。鉴此,蕃王赤松德赞派人迎请莲花生祖师,求其降伏邪恶势力,宏扬佛教。祖师以其威德无比的法力,征服了整个雪域的凶神恶煞,迫其弃恶从善,改邪归正,并按其神力大小分别封为“却君”(护法)、“松玛”(护国)、“郁拉”(护地方)、“西卜德合”(护宅基,即山神)等职衔。从那以后,山神便成为护正教驱邪恶,扶信徒的行善势力,也自然成为人们崇拜与供养的对象。藏区几乎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护村山神,也都有相应的迎神词,藏语称之为“桑议”。迎神词内容各异,但其开头都必有颂扬莲花生大师之功德内容,其次都有描绘各自山神的形象,结尾都是祈求山神除灾灭祸、人畜平安之类的词。各村的山神中有土生土长的本地神,也有迎请而至的“外来户”。这迎请山神、撰写“桑议”的应该是当地名望尊高,学识渊博的活佛,非凡人所为。
  插箭的程序有备物、煨桑、插箭、插旗、扬“隆达”、赛马等项,按程序分述如下:
  备物临近插箭活动日,人们则积极准备为之所需诸物,如买箭杆,印经旗,藏语谓之“坚参泽茂”,意即“胜幢顶”。做箭羽。拌桑子,即煨桑物,是用炒熟的青稞蛋、糌粑、酥油、糖果、酒、鲜奶、窝奶等食物以及“桑周”等,合拌而成。摘柏枝、印“隆达”。插箭前一天将箭做好,箭杆的根部削成箭头状,顶部绑柏枝,柏枝下面扎有三棱式彩色木板质箭羽,下面再缠哈达或彩布条,羊毛之类。其形状似箭又像杼子,箭羽上还绘有宝珠、白螺、吉祥轮等图案,很好看。
  煨桑当参加插箭的人们到齐后,便开始煨桑,也就是整个插箭活动的开始。先将牛粪或柴禾堆在煨桑台(每个插箭地点都设有泥石垒成的煨桑台),把火点着,再加柏枝,放桑子,撒净水或酒。随即念“桑义”,同声高乎“拉加罗",意即“天神战胜了"。据说33天之主帝释的部下天神和非天主金曜的部下为争夺如意树上的果实而连年征战,若非天得逞,将有毁灭世界乃至宇宙的危险,牧人们高呼此口号以声援天神。在一片响彻云霄的欢呼、鸣炮、螺号声中,各举各的箭,绕煨桑台转三圈,待两支最长的公用箭(一支属大活佛、一支属村庄)插完后,再蜂拥而上,插个人的箭。箭都插齐,再用细长的羊毛线,藏语称之不“木特合”,将箭堆缠牢。至此插箭告一段落。 插旗插箭就绪,便开始到离插箭处较远的插旗地点,插法与前相同,先煨桑,再插旗,然后扬“隆达”。隆达意即风马,是在四方形的小块纸片上印有背负宝珠,奔驰如飞的骏马,四个角子印有虎、狮、鹏、龙四物。其含意是:好运像腾空而驰的骏马,威震山河的猛虎,咆哮如雷的雪山狮,展翅千里的大鹏,独霸长空的玉龙一样亨通。一时间,乘风而飑的隆达像雪花般飞满天空,飘满山岗。
  随着插箭活动进入尾声,象征性的群体赛马便开始,但这并不是在争先夺奖,所有参加插箭的骑手都得参加跑马的行列。想象这是在受山神的检阅。随之插箭活动全部结束。
  二、藏族传统的祭湖求雨
  夏河县境内的达尔加雍措、达藏措等天然湖泊,被当地群众视为神湖。每年农历六月间,几乎天天都有前来祭湖的人群。他们各自带着伏藏袋及煨桑用品,从四面八方云集湖边。伏藏袋,藏语称“代尔口”,里面装着粮食、香料等物。小的只有几两重,大的重几十斤,乃至上百斤,伏藏袋应严保素净,切不可触及荤腥物。人们先在湖边煨桑,再在由先辈活佛指定的方位将伏藏袋投入湖内。然后退至离湖稍远的草滩上野炊聚餐。还有男女对唱山歌取乐者。这祭湖的目的在于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求雨常见农区人为之。若乡里遇久旱,人们赶到湖边,先举行如前所述的祭湖活动,再将一宝瓶盖严口子,用五色彩线拴牢投入湖中,过一段时间捞上来,用手摇动,听里面有无声响,据说若求得雨时,瓶内有奇妙的响声。待瓶内有响声即带至久旱之处。若无响声则反复沉捞,直至有声响为止。宝瓶所到之处下了充足的雨水后,再将宝瓶送至湖边,投入湖内,又捞而听之,直至瓶内无声响,算是将所求之雨归还原主,并煨桑致谢。据说这种祭湖求雨的方法很灵验。
  祭湖求雨虽带着一层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也有一定的民间娱乐成份,所以当地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男女非常喜欢参与此项活动。
  三、藏族传统的女子梳头
  做头,又称上头,按藏语意译,应称之为“伏发”,是女子进入成年的礼仪。藏族有句谚语曰;“男上十五,计不问父。女上十五,食不乞母”。无论男女,二十五岁就得参加成年人的劳动及社交活动,不再以儿童对待,但做了头的少女,依然在父母严格管束下起居,直至出嫁为止。
  做头作为女子一生必行的礼仪,很受本地藏族群众的重视。作为父母则更积极地为之准备一应服饰及筵庆之物。在家庭条件尚可的情况下,尽量办得体面些。做头仪式多在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五日举行。举行仪式之前,有两三个老练的妇女为做头女子梳理,将头发梳成很多细辫,披佩发饰(详见藏族服饰一节)。举行仪式那天,做头女子身着盛装,佩戴华饰,艳若天仙下凡。当天还要举办丰盛的酒宴,以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和村里人。
  第五节重大禁忌
  一、藏族禁忌
  1.言语方面
   忌向活佛、高僧直呼其名
   忌对僧尼说风情话
   忌躺着诵经念佛
   忌妄言赌咒
   忌不煨桑时随便念“桑仪”(祭神词)
   忌向守孝人家道贺喜之词
   忌当面提及对方已故父母及亲人的姓名
   忌父女、母子、兄妹一起时谈及色情
   忌在酒宴等聚众场合唱情歌(拉伊)
   平时忌用不吉利之词
   忌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有句俗话“坏话当面讲,污秽用水冲”。
   忌当众自吹(俗话说:“恶人夸己,乌鸦吹羽”)。
  2.行为方面
   忌打骂父母、长辈、丈夫
   忌跳越或践踏佛像经典以及一切宗教用品(包括佛僧衣帽、写有文字的纸张等)
   忌妇女跳越男子服饰(包括母亲跳越成年儿子的服饰)
   忌妇女参与插箭煨桑等男子公共活动
   忌妇女舞刀弄枪
   忌妇女宰杀牲畜
   忌妇女留宿于寺院
   忌妇女进入护法殿
   忌妇女参与葬礼男子忌用妇女使用过的木梳等物
   男子一般不从事背水、挤奶、做饭等家务劳动
   忌在重大宗教活动期或初八、十五、三十日杀生害命
   忌从地铺(如毡裤等)或裤袜等下身衣装下钻行
   忌在锅灶旁晾晒鞋垫袜物或洗头洗脚忌背朝佛龛、锅灶、众人而坐
   忌在殿堂内、佛龛前及人群当中放屁
   忌在家里吹笛、吹口哨
   忌往流淌的河水中撒尿、吐痰、扔鼻涕
   忌血污倒入泉水溪流之中 .
   忌在公认的神山圣湖狩猎、打鱼
   忌乱挖泉水或投脏物于泉中
   忌拿勺子反手倒茶或盛饭
   忌往盘中放碗
   忌用筷敲碗
   忌用食指指人
   忌男子随意蓄发(服孝者除外)
   忌妇女随意剪发
   忌近亲通婚
   忌男子跪膝而坐
   忌用一只手向别人端茶饭
   忌妇女盘腿而坐
   忌穿鞋或靴子上炕
   忌将血和奶子合在一起
  3.饮食方面
   忌吃奇蹄类动物、飞禽、水产物等肉食
   孕妇、产妇及重病、忌吃外人送的食物
   久病者忌吃山羊肉
   妇女忌饮酒、吸烟
   忌往寺庙进香朝佛时吃蒜、饮酒
   新产食物、饮料不在供佛前先尝
   忌在屋内烤吃肉食忌在佛龛前饮酒抽烟
   忌用吃剩的食物或喝剩的饮料供佛
   禁种植、贩卖、吸食鸦片
  4.穿戴方面
   忌穿黄色衣物(活佛僧侣除外)
   忌戴别人使用过的旧帽
   男子忌穿妇女穿过的衣帽
   忌反戴帽子、翻穿衣服
   除服孝者之外忌腰带两端打结于身前
   丈夫健在的妇女忌随意摘下耳坠(环)
   寡妇不佩戴发饰上端的三环、中间的海螺,不戴镶松耳石、珊瑚的金银耳坠(已改嫁者除外)
   忌用麻绳、毛绳当作腰带系身
   忌妇女佩带刀剑
   忌睡觉时戴帽
   忌叠戴两顶以上帽子
   忌披麻袋之类
   忌在朝佛叩头时戴帽
  5.起居方面
   忌逢初七(尤其是正月初七,藏语称“尼乃合”,即黑日)出远门
   忌九人搭伙出行
   忌两组送亲队迎面相遇
   忌送葬队伍穿行寺院或已播种的农田
   忌在外死亡者的尸体接回村庄
   忌往僧侣修行处、产妇坐月及重病人家(一般在大门外插有柏枝标号)随便串门
   非送葬人伙不能围观正在行葬的天葬场,更不允许抢景拍照(若激怒遗属,后果不堪设想)。
   忌送葬途中停放尸体
   忌在寺院内、“经轮”边骑马行走
   忌在抓娘乃时骑牲口
   忌僧侣骑自行车、摩托车等轮子车忌僧侣和妇女杂居于一室不接待夜间投宿的远方客人
   二、汉族禁忌
   忌在家中或长辈前唱花儿
   忌在一家人当中说风骚话
   忌长辈跟前直呼其名
   忌入坐月妇女的卧室
   忌随便抚摸男子头颅
   忌随便将手搭在男子肩上
   忌反手倒茶水
   忌用一只手向长辈端茶饭
   忌往食物上插筷
   三、穆斯林民族重大禁忌
   忌吃大肉和自然死亡或非穆斯林人宰杀的肉类禁贩毒、吸毒
   禁赌博、喝酒、抽烟
   忌在异教徒家中吃、喝
   禁不洗手抓拿食物、用左手添菜、端饭禁站立或朝西方大、小便
   禁妇女任何部位的肉体露在太阳底下
   禁买卖短斤少两
   禁经营异教徒宗教用品谋生活
   禁说谎言取得别人信任
   禁在穆斯林任何节日中和异教徒互赠礼品
   禁无故杀生动物及以屠宰为生禁观秧歌,戏剧及本身当演员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专题

插箭
相关专题
祭湖求雨
相关专题
女子梳头
相关专题
洛萨尔
相关专题
娘乃节
相关专题
香浪节
相关专题
端阳节
相关专题
开斋节
相关专题
古尔邦节
相关专题
藏族服饰
相关专题
回族服饰
相关专题
藏族食品、灌肠
相关专题
藏族食品、藏包
相关专题
藏族食品、糌粑
相关专题
藏族饮料、酸奶
相关专题
藏族饮料、奶茶
相关专题
回族面食、糖包
相关专题
回族面食、菜包
相关专题
回族面食、凉粉
相关专题
回族菜肴、发菜
相关专题
回族菜肴、杂割
相关专题
汉族婚俗、提亲
相关专题
汉族婚俗、订亲
相关专题
汉族婚俗、送礼
相关专题
汉族婚俗、迎娶
相关专题
回族婚俗
相关专题
汉族葬俗
相关专题
回族葬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