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422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宗教
分类号: D635
页数: 25
页码: 246—270
摘要: 夏河县有佛教(藏传佛教),苯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五种宗教。苯教、道教发端于国内,其它几种宗教都是由国外传入的。苯教、道教已有1700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1300多年的历史,藏传佛教有1200年左右的历史,基督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大量传入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关键词: 夏河县 宗教

内容

夏河县有佛教(藏传佛教),苯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五种宗教。苯教、道教发端于国内,其它几种宗教都是由国外传入的。苯教、道教已有1700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1300多年的历史,藏传佛教有1200年左右的历史,基督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大量传入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夏河县是多民族的县,信教人口众多,藏传佛教在藏、土、裕固等少数民族中几乎为全民所信仰,伊斯兰教在回、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中也几乎为全民所信仰,道教和基督教信仰者主要是汉族。
  夏河县在全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院,过去曾长期为“安多”藏区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首府,在“安多”藏区以至藏、蒙地区有很大的影响。
   历史上,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夏河县的宗教被统治阶级控制和利用,逐步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
   建国后,经过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广大信教群众享受了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1957年以后“左”的错误开始出现,1958年在反封建斗争中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中,曾出现了扩大化的错误;十年“文革”中,在宗教问题上企图用行政手段和暴力干预来消灭宗教,严重伤害了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给党和政府的宗教工作造成了严重损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开放寺院,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和建立宗教爱国组织,妥善安排宗教界人士,广泛进行社会主义时期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信教和不信教的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团结和依靠宗教上层爱国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开展宗教界的国际友好活动,使宗教界爱国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在维护全县的安定团结,促进夏河县政治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节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也称藏语系佛教,它是佛教意识形态和藏族历史文化长期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藏传佛教既有佛教的共性也有藏传佛教特有的个性。
  一、夏河佛教源流及宗派
  1.格鲁派(黄教)该派因其依据葛当派教义为“甘丹必鲁”,简称格鲁,“格鲁”,意为“善律”,故称善律派。又因该派僧人所着袈裟和僧帽均为黄色,俗称黄帽派,或黄教。也有称它为甘丹寺派,格鲁派是十五世纪后期经过宗喀巴(1357〜1419年)宗教改革后而兴盛起来的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公元1373年到卫藏学经,先后跟从萨加,噶举、夏鲁等派僧人学习,自十四世纪90年代初学习各派显,密经论,至80年代末,遍学藏传佛教各派教法,他吸收了葛当派的戒、定、慧学修并重的方法;吸收了萨加派研究佛经学问的严谨;主张显宗、密宗并重,在密宗教义修炼方面将佛教所有教派的精华均吸收过来。他著书说,授徒传教,独树一派,在卫藏地区树立了很高的威望。
  1409年,宗喀巴首创拉萨祈原法会(俗称“传大昭”);同年,他倡建的甘丹寺建成开光,不久其弟子绛央曲杰和强钦曲杰又先后建立哲蚌寺(1416年)和色拉寺(1418年)。宗喀巴圆寂后,该派势力逐渐扩大,在藏地三区先后建立了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等许多寺院。各寺院建筑宏伟,僧人众多,塑像精美,有一套学经修习制度,成为在藏族僧众中有广泛影响的教派。达赖,班禅是该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在明、清两朝的册封扶持下,格鲁派成为藏区执掌政权的教派。佛教教义经宗喀巴改革后的解释,深化,更加贴近“人间”,贴近现实,成为一种弥漫于人生各个角落的文化氛围,渗入信教民众的苦乐观、宇宙观,审美观,生活观,伦理观……之中。夏河县格鲁派的传播和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之前,庄浪(今永登)、西宁、河州、(临夏),拉卜楞一带,是元裔蒙古土默特部和吐蕃族牧地,蒙古部落势力尤盛,当时虽然在西藏地区已由黄教占居统治地位,但在甘青这一带,仍主要信奉红教。万历六年(1578)蒙古土默特部俺塔汗尊奉黄教首领索南嘉措(1543-1588年)“为圣识一切互齐尔达赖喇嘛”(即三世达赖),迎请达赖喇嘛到青海,俺塔汗在青海共和县建立黄教寺院,由此黄教在甘、青一带蒙古诸部落中取代了红教的地位,开始普遍流行。
  黄教最早传入甘南和拉卜楞地区,是在明天顺年间(1457〜1464),当时,卓尼禅定寺堪布仁钦龙布(第三代卓尼土司扎西的四弟)赴拉萨从师学法,通过了宗喀巴的显密两教精义,返里后改革花教。弘传格鲁派教,并将该寺改宗黄教。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一世嘉木样应青海河南蒙旗亲王邀请来拉卜楞建寺弘法后,甘南黄教中心由卓尼禅定寺转到拉卜楞寺,此后,黄教一直在夏河地区占统治地位,其他各派渐渐衰败,到解放初,夏河县的藏传佛教地区,90%以上的信徒都信奉格鲁派。
  2.宁玛派(红教)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各派中历史最久远的一个教派,它有两个意思,一是古,二是旧,所谓古,是说这个教派认为他们的一套教法,是从公元八世纪时候由莲花生传下来的,而藏传佛教其他教派是在十一世纪中叶以后新创立的,所以宁玛派的历史渊源要比其他教派早三百年。所谓旧,在显宗方面不分新旧,只是在密宗方面,一般都以仁钦桑布为界,在他之前翻译过来的密宗经典算是旧派,他以后的算是新派。又因该派僧人着红色袈裟,戴红色僧帽,故俗称“红教”。
  宁玛派在教义上,将佛法分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事(瑜伽)乘,方便(瑜伽)乘,瑜伽乘,大瑜伽乘,随瑜伽乘,无上瑜伽乘等九乘,前三乘合名波罗密多乘,即显宗,为化身释加牟尼所说。后六乘合名真言乘或金刚乘,即密宗。
  宁玛派以分散发展为主,教徒一般是在家僧人,安家立业,娶妻生子。红教僧人大盘发,身佩手镯,戒指,耳环,牛角之类,出外时手执锡杖。
   在明万历年之前,宁玛派已在甘南藏区广为传播,河州、卓尼等地都有许多红教寺。位于麻当的古堆红教寺,始建于1819年。
  3.萨迦派(花教)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建筑在那片灰白色土地上的寺也就被称为萨迦寺。因为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的红,白,黑三色花纹,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该教派的教主由衮却杰波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绕两支传承。主要扬道果传授等显密教法,不禁娶妻,唯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异性。
   萨迦派虽在夏河地区流传过,但至今未保留下寺院。
  二、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座落在夏河县城的西端。寺院占地1000多亩,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俄项宗哲创建,全名为“尕旦夏知布达尔吉扎西伊苏旗委琅”,简称“拉章扎西旗”,康藏地区又称“安多扎西郭莽”。
  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大师应青海和硕特前首旗河南蒙古贝勒察汗丹津之请,返里建寺弘法。翌年,闻思学院的大经堂竣工以后,当地蒙藏信徒出于对大师遵崇,便在扎西旗前面冠以“拉章”(拉章意为佛宫)就成了“拉章扎西旗”,久而久之,“拉章”一词转音成今日的“拉卜楞”,遂成为寺名、地名。1716年建立续部下学院。到了第二世嘉木样时,建立了时轮学院;医学院经堂,虽已起始,然教徒不多,但寺外扩充十分迅速,显密两教,包括各种经堂的“一百零八寺”,已经形成。等三世嘉木样完成了医学院的建筑。第五世嘉木样建立喜金刚学院和续部上学院,并扩建各种佛殿。这样,历经二百七十余年的兴建,翻修,扩建,研究显密教义学院均已次第完成,重要的佛殿也先后建成,成为一个具有六大学院,通称四大赛赤,八大堪布,十八囊欠(实际不止此数)和号称3600个僧众,寺108个寺属(不止此数)的大寺院。
  拉卜楞寺的政教合一组织 '
  拉卜楞寺建立以后,随着教区的扩大,辖寺的不断增加,其组织机构逐步健全和完善起来。
  公元1701年,游牧于甘、青、川边界的和硕特蒙古贝勒察罕丹津,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于1709年先后两次遣使赴藏,敦请甘加籍的哲蚌寺郭莽堪布华秀•俄项宗哲(一世嘉木样)回籍建寺。建成后,献300名青少年为僧,献属民500户,做为寺院的香火户。
  公元1772年,青海发生了罗卜藏丹津判乱事件,清廷派兵平息,事后拟定了《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禁约青海十二事》、这给青海格鲁派寺院以极大的约束,但这对拉卜楞寺的扩大发展给了好机遇。因察罕丹津未参与判乱,拉卜楞寺遂得以保护,成为各地僧侣的避难之处。该寺也因之扩大了影响,宗教地位随之提高。在甘、青两地新建,扩建40余座属寺,这些寺院的属民大都成了拉卜楞的神民和政民。
  拉卜楞寺通过众多属寺,由控制宗教权而控制了政权。与此同时,着重管理宗教事务的统治机构已显得不相适应,于是成立“僧俗会议”,这就是拉卜楞寺早期的政教合一组织。后又“僧俗会议”之下设立“臭仓”,直接管理教区的政教纠纷及民事刑事案件,藏传佛教于此直接涉及教区的政治活动。到清乾隆末年,四世嘉木样又对体制进行整顿、废除僧俗会议制,成立了仲贾磋多(嘉木样座前会议),设置了“遐西”(侍卫)组织,遐西当差数年后,便可派往所属部落任头人或派任代表。这样有利于集中政教大权。五世嘉木样建立了“议仓”制度,配备了专职僧官。使其政教组织日趋严密,权力高度集中。
  到1949年前后,拉卜楞寺遍布甘、青、川及新疆、内外蒙古等地。据1957年统计,拉卜楞寺实辖178座寺(包括本寺),僧侣多达3700人。
  拉卜楞寺的活佛
  拉卜楞寺的活佛,除寺主嘉木样外,号称四大赛赤,八大堪布,十八囊欠(实际不止此数)等大小活佛100多人。
  赛赤佛位有:
  贡唐仓、霍尔藏仓、萨木察仓、德哇仓,喇嘛尕若仓、阿莽仓(前四位为在拉卜楞寺有正式佛位,后二位在本寺按赛赤对待)。
  堪布佛位的有:
  郭莽仓、嘉仓、德唐仓、堪布•诺门罕、堪布•俄旺格勒仓(以上五位曾任过拉萨哲蚌寺郭莽堪布)德龙巴达仓、江尔仓、襄佐堪布仓、囊藏仓、华热哇仓、加那化仓、阿莽强哇仓、诺日仓、琅仓、努古仓、贡却桑盖仓。
  相当于堪布佛位的有:
  雍增仓、江昔仓、惹仓、然旦加措仓、霍尔仓、哲贡巴仓、高大仓、洛藏金巴仓、俄旺扎西仓、色拉仓、觉拉仓、拉然巴仓、居尔洪仓、达隆切仓、托古仓、措德仓、德海仓、更登达吉仓、多华尔参巴仓、达让仓、拉考仓、夏秀仓、却藏仓、措卡哇仓、阿木去乎木道仓、麦西木道仓、达尔干堪布仓、年妥焦巴仓、贡哇仓、华热赛尼仓、喇嘛彭措仓、甲卜尔仓、贡秀仓、久格仓、索智仓、念智仓、嘉夏戎仓、强木格仓、作格多丹仓、甘珠尔哇仓、姜夏尔嘉木样拉章组织表磋钦措兑(教务会议)组织表仲贾措兑(嘉木样座前会议)组织表
  议仓(嘉木样办公厅)组织表仓、察科仓。
  侧席地位的活佛有:
  赛来仓、特尔玛仓、萨察丁克尔仓、丹仓、韩仓、岗卡仓、柔扎仓、恰盖仓、耶尔哇仓、加夏让强哇仓、郭察仓、尤甲仓、华然达隆仓、郭烈仓、西苍夏茸仓、亦通仓。
  另有堪布以下,侧席以上的女活佛光日仓在拉卜楞寺亦有囊欠。
  拉卜楞寺的法会与纪念日
  1.毛兰姆(祈愿)大法会,是从正月初三晚起,到十七日止。法会期间,除了各种诵经会,祈祷会和进行“然江巴”,“多仁巴”学位考试外,还举行八日放生,十三日展佛,十四日法舞,十五日晚间酥油花供灯,十六日香巴佛转寺等活动。
  2.二月供法会,会期为初四到初八,初八有会供仪仗,俗称“供室会”。
  3.四月娘乃,于十五日举行,这天是释迦牟尼佛圣诞和涅槃的纪念日,教徒断绝饮食,不说话,守饥行,着盛装,绕寺转经轮,念嘛呢为主要内容。
  4.七月柔扎法会,也称“说法会”,自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止,这个会仅次于正月大法会,每天各种诵经会以外,还有举行辨经会。七月初八是“米拉劝法会”以剧的形式演出。
  5.九月禳灾法舞,于二十九日在嘉木样大囊,由喜金刚学院举办。
  6.十月燃灯,二十五为宗喀巴圆寂纪念日,各经堂,佛殿都开放,供僧俗群众供灯朝拜,晚间全寺建筑屋顶燃灯供佛。
  7.历世嘉木样圆纪念寂日;二月五日为一世圆寂纪念日,十月二十七日为二世圆寂纪念日,九月六日为三世圆寂纪念日,二月二十二日为四世圆寂纪念日,二月二十三日为五世圆寂纪念日,在这些日子,全寺各学院,佛殿都要举行纪念活动。
  三、其他主要寺院
  1.德尔隆寺也称沙沟寺,全称为“德尔隆益嘎曲僧林”,位于今夏河县王格塘乡之西南方五公里处,该寺因所在的山谷名称而得名,意为“宝藏谷”,这里是藏族历史上著名的女密宗师、藏传佛教能断派创始人玛玖拉仲埋 “伏藏”之处。
  相传,在藏历第三绕迥木龙年(1184年南宋淳熙十一年,甲辰)前后,玛玖拉仲师徒活动于今夏河县一带地区,在大夏河旁的山谷中修行、传法,大约在木龙年年初,玛玖拉仲和她的诸位弟子产生了在未来的时机弘扬圣教大宝和饶益众生的清净的愿,于是积蓄了许多经籍,法器等“伏藏”,玛玖拉仲的大弟子陀音多杰桑格制作了“伏藏”的宝瓶,小弟子陀音桑周以套子封裹好宝瓶,顿德俄格旺秀书写了“伏藏”经文,最后由玛玖拉仲亲自加封。在这一年的阴历三月十日,玛玖拉仲带领她的弟子及侍从携带许多经籍法器等"伏藏”,抵达雅尔莫合隆山沟(即今之德尔隆山沟内)在一座貌似布禄金刚腹部的岩沼内埋下了“伏藏”然后,他们师徒面朝法王和四面护法,显示种种神通作法,并对伏藏日后的发掘作了预言之后离开此地。
  过了一个时期,又有止贡噶举派的僧人来此地修行,在这些止贡噶举派的瑜伽学者师徒驻锡于此地期间,当地西果尔村的密乘瑜伽师年波拉杰做了止贡•仁谦桑保的弟子。后来他按照教师的吩咐,于公元1222年,在止贡噶举的僧人们修持的故址,建造了一座小寺院,称“德尔隆寺”。
  1558年年波•释迦嘉木参住锡德尔隆寺,将帕旺静修院和达宗静修院归并于德尔隆寺,并改宗为格鲁派寺院,建造容纳500人的大经堂。1718年正月一世嘉木样驾临德尔隆山谷,并在此掘岀伏藏,命其亲传弟子赛仓•俄旺扎西主持这座寺院,从此,德尔隆寺由历世赛仓活佛护持。
  1760年第二世赛仓•俄旺嘉样扎西辞去拉卜楞寺法台职务,由11个寺院和部落的群众接往德尔隆寺居住,并修建囊欠,扩建寺院,讲经收徒,广弘佛法。
  1851年第三世赛仓•洛桑扎西饶杰迁徙新寺址,建造了大经堂,释迦牟尼佛殿,吉祥天女护法殿,护法殿,寝宫,大小容宫,管家府邸,舍哇府邸等相继完工。
  1919年马麒派宁海军大举进攻拉卜楞寺。马部进抵土门关之后,德尔隆寺襄佐贡洛格浪和管家嘉木措二人率所辖部落的藏兵进行了顽强持久的反击,终因寡不敌众,马部放火烧毁了霍尔藏及南木拉两个地区的许多村寨,抢劫财物,杀害乡民。当时宁海军的指挥部驻扎在德尔隆寺,寺内佛殿,经堂被付之一炬,佛像,佛塔及其它公私财物被劫掠一空,经卷和其他珍贵资料全被焚毁,40余名僧人被杀害,300多名护寺的群众遇难。当时五世赛仓活佛驻锡于隆务寺,幸免于难。劫难过后,为了修复寺院,他发愿到各地传教说法,以及募化财产。相继重修了大经堂,佛殿,佛宫等。新塑了弥勒佛等许多佛像,购置了卓尼版《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等几千函经卷。
   解放初期僧众达60多人。该寺在文革中被拆除,1981年修复了大经堂,现有僧众33人。
  德尔隆寺规模虽小,但因历世赛仓活佛经学造诣高深而该寺受到推崇。
  2.合作寺也称“合作•噶丹曲林”,创建于1619年,该寺由大学者贝•希绕却丹兴建,他生于甘加察卡,是圣•嘎丹嘉措的亲教弟子,曾求学于西藏,学识渊博,1678年将静修院扩建,广招僧侣。
  1710年,敦请第一世嘉木样活佛驾临合作寺。在教授经法时,一些经卷被风卷去,其中《般若经注释》和《四部经典全解》两部经卷被风卷去各一页,后按嘉佛谕示在一页经文觅获之地修建合作寺讲经院。另一页经觅获之处建造禅修室。
  1749年邀请第一世嘉木样活佛的四大弟子之一的赛赤•坚赞桑盖活佛(曾任噶丹寺等五十三任法台)到合作寺,原寺主格勒嘉措和则妥活佛将合作寺及所属四部落全部转献给坚赞桑盖,坚赞桑盖顺其愿望于当月在合作寺建立五部大论的讲闻辩论制,任命畏日•图道嘉措为法台,制订、完善了寺院法规。从此,赛赤活佛长期护持这座寺院,成为该寺寺主。
  1846年清军攻打合作,烧毁寺院,共33处,僧院400百余所,具成灰烬。
   “文革”中合作寺院全被拆除,1981年合作寺得到了恢复,修建了大经堂,寺内僧人有87人。
  3.捏贡直噶尔寺亦称(白石崖寺),座落在夏河县甘加乡达里加山脚下。
  该寺始建年代较早,但无可靠的资料。据传,藏历第十一胜生木鸡年(公元1644年)甘加班智达创建了这座寺院,建起无柱拉佛殿。他与友嘉然坚巴,建立参尼扎仓(显宗教义)。彼时,寺僧有700百多人。今寺内虽不见班智达的画像、灵塔,但其寝宫遗迹尚存。
  另有一说;寺内存有藏•班智达和友嘉的灵塔。这座寺院由友嘉和达合让赤干、嘉秀等人护持。一个时期,康木•喇卡珠谦,法号年智嘉措为该寺寺主。他为寺院迎请金汁书写的《甘珠尔》大藏经,广积功德。这位尊者与甘加诸位耆老于土猴年(1788年)请来俄旺丹贝嘉参法台,因法相经院衰落改为密经院。他任寺院法台、主持经论讲辩。后归拉卜楞属寺。法台由拉卜楞寺院派遣。该寺主持为光日仓活佛。
  1958年光日仓还俗参加工作,翌年在西北民族学院学习。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佛教协会理事,甘南州政协常委,甘南州妇联委员,夏河县政协常委等职务。4.阿木去乎寺藏语称“噶丹曲科尔林”,位于夏河县西南105公里处,阿木去乎乡境内。该寺初建于1760年,是由第二世嘉木样观察了地形,举行吉祥长净,并进行相地和划线奠基等仪式,将几个小寺合并为一寺,集聚僧侣600余人,对经堂和僧舍等予以规划,并订立简略的寺规。共建三个学院,即: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另建有印经院。 阿木去寺院建立后,纳入拉寺管辖之内,并列为其所属108寺之首,这样阿木去乎八部落也就成为拉卜楞寺院的“拉德”(神民),由拉寺派遣吉哇(财务长)1名,法台三名,副法台1名,曾由色拉•罗桑尼玛,绛央索南嘉措,贡索南齐秋•阿旺雅培,阿坝•洛桑绛央,索南扎巴,阿莽班智达等依次任法台;寺主色拉仓已传承至第四世。
  5.拉卜楞红教寺位于九甲乡王府村旁边。红教属藏传佛教之中“宁玛派”,信奉莲花生大师,僧人穿有红边的白袈裟,头上盘着辫子,他们安家立业,娶妻生子。1880年6月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在勒地擦高地方香浪期间,有一夜梦中征兆与莲花生大师预言相吻合,觉得创建红教寺的时机已到。故于1887年4月间进行修建佛事活动,召集散居在各村庄的僧侣。制定寺规,指派管理人员。并发给管理人员每人一件白色袈裟,其他僧侣每人50块铜钱。赠给寺院莲花生大师佛像及法器等物。
  1890年规定每年古历2月23日至29日为念经修法宗教活动日,同时明确了其施主及所提供的供物等事宜。当时红教寺虽进行宗教活动,但由于无经堂使用,好多年在王府牙蒙昂作为该寺的经堂使用,寺僧均住在各自的家中。
  1906年5月又闹增普章(嘉木样夏宫)作为该寺大经堂,根据多智青寺的轨范仪则规定了夏秋冬三季定期法会。夏季诵瓜加玛经,秋季诵普尔瓦经,冬季诵桑当经等。
   依嘉木样旨意,该寺对拉卜楞寺以及拉卜楞寺的神民、属民之祈福禳灾等宗教活动尽职尽责外,无需承担任何公地方税以及服兵役等义务。
  1946年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修建了经堂和部分僧舍,委派格德仓活佛为该寺法台。是年古历10月嘉木样大师亲临庆祝仪式,诵经祈愿,经堂起名为桑钦蒙吉郎,惠赐寺僧着新袈裟(现在装束)等寺规。
   该寺设三个学级,初级班以学习常诵的大小经文等为主,其次学习正草书法,诵经语调,音韵以及塑造朵马等技艺。
   中级班学习语法、文法、诗学、医药学等学科。高级班修习《普贤上师言教》等密乘。
  该寺僧官由拉卜楞寺委派,僧侣来源从四部翼中招收。
  该寺除了正常宗教活动以外,演岀藏戏也是一个主要活动。每年正月法会等重大节庆期间演出藏戏。该寺演出队创建于1955年,演出的第一部剧是 《智美更登》,是年赴兰州参加西北五省民间文艺会演,并荣获一面锦旗。
   他们演出的剧目有《阿达拉茂》,《赤德赞》,《卓瓦桑姆》等。
  6.拉卜楞觉姆寺(尼姑寺)位于夏河县城西王府村,座落在山腰,与拉卜楞寺隔山相依,尼姑寺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传说,四世嘉木样尕藏图旦旺秀时期,在九甲乡的兰木西尔村已经建立过尼姑寺。后来从理塘(四川省)来了一个叫“祁中华赤”的僧人,在拉卜楞上塔哇建起又一个尼姑寺,当时尼姑人数很少,到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赞时期,由青海来了一个叫贡曲卓玛的蒙古族尼姑,她经拉卜楞寺高僧拉考仓活佛同意,在山腰扎下帐房,定居修行。后来,在由大施主河南亲王贡噶环觉舍地皮和资财,并请拉卜楞寺格西•拉木慈成相地,在山腰辟地建起了尼姑寺经堂和部分尼姑僧舍,从此尼僧人数猛增上百个。由于1958年反封建斗争扩大化和十年文革,使该寺成为一片断壁残垣,尼僧们被遣散回乡劳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在八十年代初,尼姑寺又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尼姑寺佛事活动;清早五时起床习经,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中午念经,初十集中念经,一月内集中念诵“嘛尼经”,四月初一至十六日集中念经和“守娘乃”(斋戒),是尼姑特有的修行形式,斋戒每月数次,每次第一天吃过午餐就便禁食,第二天为守日,正日不食不语,第三天早晨开斋。坐禅闭观的斋戒是尼姑们个人修行的重要内容。坐禅闭观多于冬季在自己的住房内进行。坐禅时,独自端坐在室内避光处,不出门,不说话,不会客(门上有标记),数月到数年不等。在一片沉寂中静悟。此外尼姑们到野外泉边念经修炼,每位信奉者必须至少坐够108个泉,才算功德圆满。
  作海苯教寺
  甘加则秀苯教寺,通称作海寺,位于甘加乡境内,是毗邻区苯教信徒供养的规模最大的寺院。
  作海寺是苯教奠基的350寺院之一,相传其寺创建于藏历第一胜生之前的水虎年,即公元1002年,已历时近九百年。该寺创建者为则秀上师珠旺顿尼夏普尔,尊称大禅师雍仲嘉参,他的上师是徐杰赛庆堡的弟子徐高木楚秀欠保。此后,约五百余年未见文字记戴。直至藏历第一胜生五百年之后,诞生了嘎尔卫上师。雍仲嘉参•则秀活佛希绕。前者是寺院创建者的转世化身,后者是则秀仲热巴之叔。两位活佛在世时,形成了上下两个昂欠(佛邸)。后又当地诞生了曲杰嘉哇慈智木活佛,逐建第三个囊。该寺在1958年前有大经堂一座,佛宫三座,大佛塔一座,僧舍40多院,寺僧50余名。历遭“大跃进”,“文革”劫难毁损,1981年重新修复开放。现重建大经堂一座,佛塔一座,僧舍30余院。该寺拥有当地信徒千人及为数不少的外地信徒。
  寺内执事者格改、温则、吉聂尔等。
  主要宗教活动
  1.春季,正月十五举行祈愿法会,供佛法会。
  2.夏季,举行“嘉哇嘉措”、“都智苏”修持法会,进行坐夏。
  3.冬季,举行消灾回避法事,跳法舞。
  另外,寺内经常举行普明、普空、药师、时轮等法会以及四大会供。每月初八、十、十五日举行抛食驱魔送祟法事。每月上旬、下旬举行长善净恶仪轨等修供法事。
  第二节伊斯兰教
  一、伊斯兰教的传入
  夏河县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和保安族,他们大部分来自河州(临夏),少部分来自青海、宁夏和陕西等地。他们进入夏河地区的时间可追溯到明代的“茶马互市”,而大规模伊斯兰教民进入夏河地区是在清乾隆以后。在解放前夕,夏河县有回族730户3858人,撒拉族40户147人;1964年回族人口已增为7895人,撒拉族474人,东乡族36人,保安族35人。
  随着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各民族人口日渐增多,夏河县各地纷纷建起了清真寺,1949年时,夏河县境内有拉卜楞、黑错、洒索麻、阿木去乎、清水、美武、博拉、木柱沟、达麦店、完尕滩等11座清真寺。
  二、重点清真寺简介
  拉卜楞清真寺:1884年(清咸丰四年),由回商达吾海买等人请求在上塔修建清真寺,为了穆斯林教民的宗教活动,拉卜楞寺同意在上塔哇修建。最初建起时是一座能容纳十余人的临时礼拜堂,由于教民人数逐年增加,1898年在回商马九等人的主持下,对清真寺进行了扩建,改临时礼拜堂为三间土坪房,并聘请河州多支坝张阿訇
  来此担任教长。
  1914年,回商马如蛟等人将三间土平房按礼拜殿的形式,扩建为五间,并修建了阿訇、满拉宿舍三间。
  1936年由于马仲英事件影响,河州大批难民涌入夏河地区,当时回族户数已超过300户,清真寺学董马乐天等人经黄正清同意,新建689平方米的清真寺,寺内有砖木结构主殿5间,辅殿3间,阁楼亭顶式的三层宣礼楼一座,东南北厢房24间,灶房、淋浴房、厕所等共12间。整座建筑造型古老雄伟,飞檐四翘,角亭对立,大殿内外及宣礼楼雕梁画柱,砖雕木刻,细腻精巧,古朴典雅,寺内悬挂有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拉卜楞寺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青海和硕特前首旗亲王贡噶环觉尔,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委员、临夏市回族名绅喇世俊等人送的贺匾。文革中清真寺被毁。1981年,由孔庆禄教长倡导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殿宇式礼拜大殿一座,其面积511平方米,能容纳近800人,高25.2米的五层宣礼楼, 阿訇、满拉住宿楼10间,共205平方米。
  教派门宦
   夏河县穆斯林教徒有2786人,其中老教2516人,新教250人,三台教20人。
   三、教派门宦
  1.门宦类别
   老教教民主要属胡非耶的花寺门宦、毕家场门宦、疯门(灵明堂)门宦和嘎的林耶的大拱北门宦。
  2.门宦特点
   老教门宦:吃了念,念了吃。
   新教门宦:吃了不念,念了不吃。
   三台教门宦:磕头(礼拜)时举双手从头到胸换三下(为三节之意)。
  3.穆斯林主要节日
   (1)大尔德节(大年)一次,无论大、小都要闭斋一月。
   (2)小尔德节(小年)一次,老年人均要闭斋一月,青年人自愿。
   (3)古尔邦节(纪念亡人)一次,给亡人献羊。
   (4)四个拱北给清真寺各供经一次,表示纪念圣人。第三节基督教
  一、基督教在夏河地区的传教活动
  基督最早传入拉卜楞地区的时间是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据史料记载:光绪17年(1891年)美国传教士索得生一行男女3人,在循化厅知府派7名士兵护送下,由青海同仁所属的保安堡来拉卜楞进行传教考察;英国传教士克省悟、席汝珍、德文华、吕成章;美传教士孙守成等于1898年3月4日先后到临潭和拉卜楞等地传教。他们遭到当地僧俗民众的强烈反对,在当地官府的调纠保护下,风波方得以平息。从而,外国传教士便逐步在拉卜楞立足,得到当地官方的允许,设立“教会”,建立教堂,在夏河先后建立了“神召会”,“宣道会”两个教会组织,两会均属岷县神召会管辖,这两个教会都被西方基督教会和他们的“差会”所控制,接受他们的津贴。
   二、各教会简介
  1.宣道会1922年(民国11年),由外籍传士季维善(美籍德国人)等人,向拉卜楞寺嘉木样佛宫申请,又在河南林划了块地皮(今夏河县卫生防疫站址),当即破土动工,于年底基本建成,并宣告成立宣道会,开始传教。后继由英国海牧师传教,1936年由美国季维善主持,季牧师是入了美国籍的德国人,在拉卜楞传教近18年,精通藏语,能深入牧区,他与藏族交往甚多,情谊亦厚,在传道以处,兼施送医药,在他的教会院里,划出一部分作为牧民来拉卜楞招待所,备有草料,深得藏民欢心与信任。他还搞了一个藏族文化图书室,展出藏民生活照和景物照片。在季牧师的努力下,该会员由最初几十人,发展到三、四百人,除本地区发展以外,在临潭、卓尼也有会员,经费开支全部由国外有关基督教基金会拨发。该会的牧师定期三年归国,向有关教会汇报工作情况,该会创建后,积极传播教义,大力发展会员,相继在合作、阿木去乎、郎木寺、电尕寺、洛大、卓尼、临潭等地建了一系列教会组织和教堂,会员近千人。
  2.神召会1921年由李新华(藏名希日仁青)和夏维新(临潭人)两牧师向拉卜楞寺申请,在河南村要了块地皮,1924年正式成立“神召会”。同年,在岷县神召会大力资助的基础上,夏牧师自捐八百两白银,于秋末彻底竣工,建筑由三院组成,房屋约百余间,主体建筑为教堂,高两层,均系汉式结构, 最初会员十余人,后期发展到数百人,1924年上海基督教工会邵牧师(美籍人)来夏河后,开始主持神召会。于1931年回美途中被匪致死。会员捐款铸一铁牌,就地掩埋,继由张佰英、杜克成、宁希荣三人负责教会事务共八年;1936年由美国牧师魏雅哥(藏名希日多杰)主持教务。1952年魏牧师被驱逐出国境,经香港回国。
  三、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对夏河的侵略活动
  外国传教士在夏河地区活动,不仅仅只是为了传播信仰,而且还包藏着特殊的政治目的。他们首先与寺院上层取得联系,在寺院上层的支持下,以每年向拉寺交房租510串铜钱的条件,由拉寺提供木料、劳力。在拉卜楞修建了两座基督教堂;他们又以“免费医疗”和低息借贷手段,拉拢群众,收买人心,并翻印散发藏文传单,宣传该教,发展教徒,与此同时,以“传教士"的身份和“传教自由”的特权,在教堂设置电台,在甘南各地进行拍摄、测绘、探矿等种种非宗教活动。美国传教士的活动,遭到了甘南地区和夏河县藏族人民的抵制。他们购买美武铜矿,被当地藏民严词拒绝。
  1955年根据党中央指示,撤消了拉卜楞的神、宣两会,教徒集中传训受法,参加政治思想教育学习班,然后解散。
  第四节解放后夏河县的宗教
  建国以来夏河县的宗教工作基本上执行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这一政策虽然在1958年后,不断受到“左”的思想干扰、破坏,但总的看,建国初期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较好地贯彻执行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宗教政策,使夏河地区的宗教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建国初期夏河县的宗教工作
  1953年甘南州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政权,在全州推行了民族自治地方政策。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使各少数民族充分体现当家做主,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得到广泛使用,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在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这就为夏河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全国城乡社会主义改造进入建设时期,夏河地区也进行民主改革,特别是宗教制度中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不但与整个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而且成为封建残余反动势力用来对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夏河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的工具,加上美蒋派遣的特务马良股匪与极少数反动分子相勾结,利用宗教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于1958年3月起了武装叛乱。
  1958年6月下旬,甘肃省委,甘南州委组织工作团分别进入拉卜楞寺,合作寺,阿木去乎寺,发动宗教上层爱国人士和广大僧众开展诉苦斗争,检举揭发,自此反封建斗争的民主改革在全县开展,到年底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全面完成,并宣布废除寺院一切宗教特权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使政教合一制度趋于解体,寺院实行了民主管理,摧毁了落后的生产关系,从而促进了夏河经济的发展。 在这场改革的同时,也出现了“左”的扩大化错误。由于一没有划清宗教封建特权,剥削压迫制度同正当的宗教仪规,保护个人宗教信仰自由,尊重风俗习惯的界限。二没有划清将宗教掩护下的反革命破坏活动同正当的宗教活动界限,未能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错斗,错捕了不少人,错误没收了不少财产,全县除拉卜楞寺,博拉寺留守很少和尚外,其余全部关闭,伤害了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宗教感情。
  1960年12月中央西北局兰州会议和1961年7月中央西北局在兰州召开的“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之后,州、县党委对1958年宗教制度和民主改革中发生的“左”的扩大化问题作了纠正,复查和纠正了错误处理的一部分宗教界人士的问题,根据“通盘考虑,全面安排”的原则和“有帮助无妨碍”的精神,于1963年对宗教界人士重新安排调整,对一些生活上有困难和体弱多病的中、上层人士,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定期和不定期的补发工资。
  1966年开始的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否定一切,打倒一切,民族宗教事业也和其它各项事业一样被全盘否定,采取暴力手段,横扫宗教。全县除保留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单位)部分经堂,佛殿和科才寺被国家机关占用而幸存外,其余教产被查抄一空。寺院悉被拆毁,僧众全部驱散还俗,并强行禁止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民族宗教工作机构亦被撤销,民族宗教工作者受到批判斗争。宗教界上层人士被视为“牛鬼蛇神”,专政对象,根本取消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工作,严重伤害了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感情,破坏了党与信教群众的关系,破坏了民族团结,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使宗教事业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1978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夏河县民族宗教工作万马齐喑的局面随之打开,根据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指示精神,开展了民族宗教政策再教育,纠正了表现在民族宗教工作上的“左”的思想,恢复了民族宗教事务,平反落实了民族宗教人士的冤假错案,夏河县为民族宗教界落实政策485人,补发工资,生活费,埋葬费,抚恤金, 发放生活困难补助费共计757575-11元(其中包括清退嘉木样活佛银行存款231795元),恢复城镇粮户关系40户,122人。同时,复查落实了1958年反封建斗争中扩大化的遗留问题,对错处理和错没收的902名活佛僧侣的冤假错案在政治上进行平反,经济上给予补助,共发补助费11.4万元。
   除恢复过去有职务人士的职务,还根据工作需要新安排了政协委员,并发了生活费。
   截止1990年底在国家、省、州、县政协以上有关部门共安排37名。
   恢复开放了宗教活动场所,全县1990年底已开放藏传佛教及苯教寺院32所,清真寺11所,道教庙1所,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的信教要求。
  1981年相继成立了夏河县佛教协会和夏河县伊斯兰教协会。
  在宗教政策全面落实的同时,党和政府在经费上给予支持,以便尽快修复寺院,及早开展活动。1986年的州民族宗教事务局从省政府拨给甘南州维修经费258万元中给夏河县分配83万元。州上直接给“文革”中被拆除的拉卜楞寺贡唐仓囊欠补拨4万元,落实拉卜楞寺主嘉木样大师的九甲别墅补偿费2万元。
  1985年4月7日,拉卜楞寺大经堂因失火,被烧毁。火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甘南州各级党政领导十分关切,抢救清理文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做出了重新修建大经堂的决定,先后由国家拨专款1200万元。经过5年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大经堂的重建工程于1990年5月胜利完工并交付使用;在大经堂重建过程中,还收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北京、内蒙古等信教群众的捐献和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信教爱国侨民的捐助。
   三、建国以来宗教机构沿革
  1949年9月20日夏河县宣告和平解放,22、23日先后成立县政府和县工委,当时虽未成立专门的民族宗教事务机构,但民族宗教工作由县工委书记和县长亲自过问,其具体事务则由县政府秘书室负责处理。
  1959年1月,夏河县改为德乌鲁市,此间民族、宗教工作由市委秘书室办理。1963年3月根据省、州指示,县人民政府始设宗教事务科。
  1966年5月,夏河县文化大革命开始,9月29日造反派夺了县委和人委的党、政、财、文大权,致使县级各部门陷于瘫痪、停顿的混乱之中。
  1968年6月10日夏河县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革委会下设“三部一室”的办事机构,部、室下设20多个工作小组,代替了县委和人委下属的部、科、室、局的职能,包揽党、政、统、群各项工作。
  民族宗教界人士任校长、名誉校长职务统计表
  现有活佛登记表
  续表
  续表
  1990年底实有藏传佛教寺院统计表
  (一)1990年底实有藏传佛教寺院统计表(二)
  1990年底实有伊斯兰教清真寺统计表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人物

季维善
相关人物
夏维新
相关人物
李新华
相关人物
张佰英
相关人物
杜克成
相关人物
宁希荣
相关人物
张阿訇
相关人物
赛来仓
相关人物
特尔玛仓
相关人物
萨察丁克尔仓
相关人物
丹仓
相关人物
韩仓
相关人物
岗卡仓
相关人物
柔扎仓
相关人物
恰盖仓
相关人物
耶尔哇仓
相关人物
加夏让强哇仓
相关人物
郭察仓
相关人物
尤甲仓
相关人物
华然达隆仓
相关人物
郭烈仓
相关人物
西苍夏茸仓
相关人物
亦通仓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专题

宣道会
相关专题
神召会
相关专题
格鲁派
相关专题
宁玛派
相关专题
萨迦派
相关专题
二月供法会
相关专题
四月娘乃
相关专题
七月柔扎法会
相关专题
九月禳灾法舞
相关专题
十月燃灯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拉卜楞清真寺
相关作品
拉卜楞寺
相关作品
德尔隆寺
相关作品
合作寺
相关作品
捏贡直噶尔寺
相关作品
阿木去乎寺
相关作品
拉卜楞红教寺
相关作品
拉卜楞觉姆寺
相关作品
作海苯教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