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各民族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42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各民族源流
分类号: C951
页数: 5
页码: 229—233
摘要: 夏河县主要有民族:藏族、蒙古族、汉族、回族、撒拉族等。
关键词: 夏河县 民族源流

内容

藏族
  夏河县,旧称拉卜楞地区,昔属青海循化厅所辖,青海藏族之祖,即昔日之戎羌,按禹贡九州图,青海本属雍州外之西戎,殷周二代为羌人所居,西周末年、羌人侵入中原,覆灭皇室,一部分散居甘肃大夏河一带,秦汉魏时, 有西羌,烧当羌,榆谷羌之称。
  唐初,吐蕃强盛,《后汉书•西羌传》中称为发(读博)羌。六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建立了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诸部,定都逻些(今拉萨),汉文史藉称为“吐蕃”。
  据史载:当时异民族之尚唐公主,已成一种风气,吐蕃既日趋强盛,也对唐室提出此项要求,唐帝不许,吐番以为吐谷浑从中作梗,乃发兵进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敌,遁青海之北,民畜多为吐番所掠,吐蕃攻破党项诸羌,率二千余众,屯松州(松潘)西境,遣使贡金帛,前来迎公主……唐始许之。
  自此,吐蕃日强,甘、青、康、藏及云南、陕西、四川之一部均入吐蕃掌握,成了东方的一个大国,中国西部各民族均在吐番统治之下。羌人形成了以吐蕃文化为中心的共同心理状态。在拉卜楞及“安多”藏区,很长时期还保留了许多具有古代卫藏的如“委”,“娘”,“琼布”一类部落名称。公元846年,吐蕃国内形势变化,郎达玛赞普被杀,吐蕃国土分裂,东进吐蕃退至洮岷迭河湟一带,诸部自为酋帅,不相统属。据“安多政教史”载:唐代吐番与突厥接界,吐蕃与汉地接界,吐蕃在此地部署了许多军伍,被称做“噶玛洛”(意为没有赞普圣令不得返回的人),所以青、甘一带藏族中有些是吐蕃于开元十五年(727年)攻打甘州后留下的“九勇士”之后裔。夏河地区的藏族来源,据传说为藏族原始四大氏族中“东”氏之部落,其始祖“玉擦”实为吐蕃将领,从青海岗岔一带率兵征战到尖扎,后定居在夏河桑科一带,其妻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叫“帕乃”,次子叫“朝嘉”,三子叫“南木拉”;帕乃居住在今卡加一带,朝嘉居住在今甘加一带,南木拉居住在今达麦、王格尔塘一带,后来帕乃与南木拉两部落联合,组成了 “卡加措周”“(意为卡加六族,即今之卡加、甘加、合作、扎油、达麦和青海循化的岗擦),“南木拉”后来分成了三个小部落,即上、中、下南木拉,上南木拉即今达麦乡,中、下南木拉即今王格塘乡。
  吐蕃衰败后,至北宋前期,原吐蕃赞普后裔唃
  厮啰部落逐渐转盛,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唃厮啰在青唐(今青海西宁)建立了以吐蕃为主体的唃厮啰地方政权,他统辖范围:以河湟为中心及洮河,大夏河流域广大地区。其境内居民有吐蕃人、吐谷浑人、回鹘(纥)人、党项人、汉人以及侨居于此的西域各国商人。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宋将王厚收复湟、鄯(西宁),唃厮啰政权遂亡。木征,陇拶等归降后不久,北宋政权被北方金人所攻灭,宋王朝退守江南。其后,南宋和金人政权都未能对这里的吐蕃族人实行有效的管辖。吐蕃部众虽然不相统属,但在中原战乱,无暇西顾的情况下,其社会经济获得了稳定和发展。
  元朝对吐蕃地区实行安抚政策,除设安宣慰使外,又赏功授地,设置土司,明代继续采用这一制度。清代实行改土归流,但拉卜楞地区实际没有实行,从而使这里的社会保持了较为长久的稳定。
  建国前藏族人口51402人,占总人口的90.6%。1990年人普查蒙古族统计:全县藏族人口86559人,占总人口的61.99%。
  蒙古族
  蒙古族迁入拉卜楞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大约在万历十七年(1550年),火落赤始进捏工川(即今青海同仁县与甘肃夏河甘加滩一带)之后,其实力不断向东南藏区延伸。他们先占同仁,又征服了阿木去乎,以后其势力逐渐延伸到作格草原,火落赤部当时遍及黄河南,达四川松潘广大河曲之地及青海湖一带,同当地藏族民众杂居相处,并且同阻挡其“犯内"而进讨的明朝边军进行着不断斗争,他们时而退居,时而远徒,时而内袭,始终以流动游牧的方式活动并占据着这些地方。
  固始汗统治青藏高原后,命长子统辖西藏,在青海则分其部众为左右两翼,由其十子分领。
  和硕特前首旗原定牧地东至拉卜楞一带,后驻牧今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旗长俗称河南亲王,为固始汗第五子伊勒都齐之裔;伊勒都齐成为和硕特前首旗首领后,率其长子罕都率军进兵玛尔康,重新统辖了固始汗征服的多康六岗的广大地区。后来,罕都因受康区宁玛派的影响并改信其教,被青海蒙古台吉讨杀之,继之,该辖地由其弟达尔杰、博硕克图所统领。当时他接替的辖地包括:整个康区、松潘、上下热贡、果洛以东、霍尔仓(今夏河曲奥、麻当乡一带),阿木去乎、迭部、卓尼等地区。
  17世纪中叶,西藏发生战争,达尔、博硕克图因西藏政府的请求,调征康地蒙藏军队援藏,结果因辖地过大,有些地区的动乱没有及时安定,并且各地信奉教派不同,加之战争负担加重,以及战后战利品分配不均等原因,引起部众不服,失去民心。于是许多地区部众乘机纷纷判离而去,有些逃入藏中,有些各自为阵,从此,康区、松潘。果洛等地陆续分离出去,1698年,达尔杰、博硕克图病故,其子察罕丹津袭位时,他的领地只剩包括拉卜楞和青海黄南等小块地区。于1701年赴京入觐,清帝仅赐以“多罗贝勒”的封号,虽然如此,但仍无法改变危难的窘境;为能弥补先人在政治上的失利,他积极向朝廷靠拢,同时竭力争得格鲁派宗教势力的支持,想方设法在藏族群众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当时,大夏河流域的居民以藏族为主,于是1703年他赴拉萨,拜谒原藉拉卜楞甘加部落的高僧嘉木样协巴,请他回拉卜楞建寺弘法,并订下了供施建寺之同盟,嘉木样应允。1708年12月复遗扎萨克吉桑进藏迎请,嘉木样遂于康熙48年(1709年)元月由拉萨起程东返,察罕丹津遂将拉卜楞之地献于嘉木样,将其旗地的所有施舍给嘉木样以为供养。从此受到诸蒙古势力、西藏宗教集团、清朝政府以及广大藏族群众的支持,发展极为迅速。1718年察罕丹津晋封多罗郡王,1723年他以西藏军功晋封和硕亲王。其后袭封者为旺舒克(1735年)、旺丹多尔济帕拉木(1749年)、纳罕多尔济(1771年承袭多罗郡王)、达什忠鼎(1808年)、达锡旺札勒(1887年)、更噶环木却王(1913年晋封和硕亲王)。更噶环却王卒后无子,由其女扎喜才让承袭,女婿系贡宝郎吉(五世嘉木样长兄黄正清之子汉名黄文源),于1941年受封青海蒙古和硕特前旗护理扎萨克河南亲王。作为拉卜楞施主的河南亲王为首的蒙古族,他们与拉卜楞寺历辈嘉木样活佛共结供施同盟,并在民族大汇聚中,融合和改变着。
  建国前蒙族人口423人,占总人口的0.7%。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蒙族83人。
  汉族
  汉族在夏河县境内活动应始于西汉赵充国屯田垦荒,设置白石县。筑麻当、八角、桑科等城,当时以军屯为主,从甘加桑科留存的梯田遗迹可见汉人昔日曾在草地上从事垦殖,但后来或因藏人占据,或因气候过冷耕种失败而放弃。 明洪武年间,汉人势力已达拉卜楞以西,洪武二年(1369年),大将军徐达西征吐蕃,于是冯胜克临洮,邓愈克河州,沐英克洮州,李景隆克岷州,可见当时明代开拓边疆亦有可观,然其势力尚未达拉卜楞以西,至洪武十年(1377年),大明势力已达昆仑一带(此处昆仑山即指大积石山)。由此可知,汉、宋、明各朝,汉人曾在拉卜楞一带活动。
  民国以来,汉人之留居拉卜楞者,多为各机关公务人员及少许之商人而已,其留居地方,亦仅限于夏河县拉卜楞镇及合作博拉,人数约为1000人。
  建国前汉族人口为2349人,占总人口的0.1%,1982年为33870人,占总人口的27.39%,1990年人口普査统计:汉族37070人,占总人口的26.55%。
  回族
  夏河地区的回族来源有如下几种:
  (1)以传教、经商而留居;
  (2)因屯田垦戍而入居;
  (3)因移民实边而移居;
  (4)因避难逃荒而徙居。
  在上述四种形式中要以(1)、(4)两种形式为主体;夏河地区回族大部分来自河州(临夏),小部分来自陕西、宁夏和青海。他们进入拉卜楞地区的年代,可追溯到明代“茶马互市”为他们提供了进入藏区的便利条件。而回族大规模进入拉卜楞地区在大约在嘉庆年间和清代后期,河湟一带的回族因战争迫使或不能承受清政府苛捐杂税,便陆续进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商业、农业和手工业以谋生计。
  最初,进入拉卜楞做生意的回民是不允许携带家眷的,这些人,或父子,或兄弟,抛下家中的父母、妻儿,单身到拉卜楞谋生。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马仲英(俗称尕司令)率部队从洮州进入拉卜楞藏区,与拉卜楞寺院发生冲突,马仲英部烧毁了宗喀巴佛殿,又欲烧毁整个寺院。这时,在拉卜楞的回族士绅商民联合向马仲英叩头求情:“回、藏不能结仇,如果你们把寺院烧了,今后夏河的回、藏人民就没有和平安定的日子”。马仲英看在河州回族同胞的份上,答应了要求。事后,为感谢此情,拉卜楞寺上层人士黄正清等人,才破格允许在拉卜楞经商的回人和因动乱而逃入的难民可以携带家眷,长期居住此地,并同意扩建拉卜楞清真寺。自此,拉卜楞回族人口日渐增多。据资料记载,光绪十七年(1891年)有回族60户,民国初为200来户,约1000余人。
  建国前回族人口为2450人,占总人口的4.3%,1982年为13370人,占总人口的10.8%。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回族15115人,占总人口的10.82%。
  撒拉族
  撒拉族原名撒拉尔,亦称撒鲁尔,乃乌古斯部的一支,是唐时中国境内西突厥的后裔,其祖先尕勒莽元时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东迁,到循化定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从周围回、藏、汉等民族中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扩大自己民族。
  中华民国期间,撒拉族为了抗丁,一少部分人先后到夏河,居住在拉卜楞镇,这就是今夏河撒拉族的源流。据统计1921年前后,拉卜楞有撒拉族40余户200余人。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撒拉族334人。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