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41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人口变动
分类号: C922
页数: 2
页码: 221-222
摘要: 人口变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出生和死亡引起的自然增减,二是迁入、迁出的机械变动。夏河县流动人口主要来自江浙一带个体服务业人员及工匠,其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每年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人来此观光旅游。
关键词: 人口地理 人口变动

内容

人口变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出生和死亡引起的自然增减,二是迁入、迁出的机械变动。夏河县流动人口主要来自江浙一带个体服务业人员及工匠,其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每年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人来此观光旅游。
  1.出生、死亡解放前,夏河县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没有准确的数据资料。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差,长时间内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1949年以后,人口出生率有增无减,至1979年全县人口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从1980年起,在农牧区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展开,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控制,1990年的出生率为18.11%。,死亡率5.5%。,自然增长率12.61‰。
  2.迁入、迁出夏河县的人口迁移,解放以前,因逃荒避兵以及经商等原因,陆续迁入夏河县的人很多。民国17年前后,由于“河州事变”,使从临夏,临潭、旧城等地的部分群众迁入县内,分别居住在县内的黑错、卡加、陌务、隆瓦、清水、桥沟、红墙、洒索马、青岗滩、晒经滩、拉卜楞等处,租借荒地,开垦种田。
  50年代曾有16300名河南籍青年在夏河县的甘加、桑科、美武等地支边垦荒,除少数人定居外,大部分于60年代初,陆续迁回原籍。平常因工作调动,征兵婚嫁,就业安置等迁入迁出,使人口流动幅度较大。1964年人口普查统计迁入871人,迁出922人。1980年迁入6196人,迁出6936人。1985年迁入3350人,迁出2879人。1990年迁入3610人,迁岀2045人,迁入率2.66%,迁出率1.48%。夏河县部分年度人□出生、死亡率表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地名

夏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