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代前的行政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3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清代前的行政区划
分类号: K928.2
页数: 3
页码: 117—119
摘要: 夏河县境内最先见诸史籍的行政建置,是西汉时设置的白石县,初治于今甘加八角城,后迁于央曲与大夏河交汇处的麻当下玛利巴古城之地。该县初辖于金城郡,汉时改隶陇西郡。据《前汉书•地理志》“漓水出西塞外”的记载,其辖区不出今县东北一隅。
关键词: 夏河县 行政区划

内容

夏河县境内最先见诸史籍的行政建置,是西汉时设置的白石县,初治于今甘加八角城,后迁于央曲与大夏河交汇处的麻当下玛利巴古城之地。该县初辖于金城郡,汉时改隶陇西郡。据《前汉书•地理志》“漓水出西塞外”的记载,其辖区不出今县东北一隅。
  此后,西晋晋兴郡永固县、前凉晋兴郡永固县、西秦金城郡永固县、后凉晋兴郡白石县、南凉晋兴郡永固县均设于今麻当乡境内,其辖域不详。
  北魏时期,今夏河地区悉入吐谷浑。《水经注》载,当时漓水流域枹罕以上,有消铜城、河列城、可石孤城、黑城、榆城、白石城、白石县故城。以郦注所记位置,7城均在土门关之上,今夏河县境内。
  西魏河州枹罕郡凤林县,治所仍在今麻当乡境内。《元和郡县志》:“本汉白石也”,大统十二年(546年)置,石门山在县东北28里,漓水西去县200步。凤林县的辖区,史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北周时,凤林县隶于河州总管府枹罕郡。
  唐时设置的河州永固县、乌州、河州安乡县、安乡郡凤林县都设于今麻当乡境内。《元和郡县志》载:仪凤元年(676年),于河州西移安乡县理此 (乌州)。《旧唐书•地理志》载:“凤林,汉白石县属金城郡,张骏改白水 (石)为永固……”。州、县管界,史籍无记。
  北宋时,今夏河县境内有循化、怀羌、讲朱三城,错凿、彤撒、东迎三寨(宋史亦作城),均属河州。
  循化城,旧名“一公城”。《宋史•地理志》载: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洮西安抚司收复河南讲朱、一公、错凿、当标、彤撒、东迎6城(《资治通鉴长编》则记:是年,宋军收复嘉木卓、叶公、蹉藏、丹贝、多克萨、东迎六城),寻弃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又取6城,于是改一公城为“循化城”。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河州循化城划归乐州。是城“东至怀羌城(今麻当乡境内)四十五里,西至积石军(今循化县境内)界一百余里,南至下乔家族地方一百余里,北至来同堡(今临夏县莫尼寺沟境内)六十五里”。《元丰九域志》载:河州西南至一公城一百六十里。《资治通鉴长编》载:元符二年(1099年)“十月,洮西沿边安抚司公事种朴与羌朗阿克章所率郭罗克族战于捏工川。羌知朴来,设伏以待,朴逾叶公城,坠入埋伏,朴败死。” 《循化志》载:“以九域志考之,宋之循化城当在今土门关外厅治之南南番二十一寨之间。今捏工川(甘加川)内有骟马城、八角城,或其遗址也”。
  怀羌城,《宋史•地理志》载:崇宁三年王厚收复。东至南川寨(今临夏州和政县境内)六十里,西至循化城六十五里,南至洮州界一百七十余里,北至安疆寨一百一十七里。以地理方位,城在今麻当乡境内。
  讲朱城,《宋史•地理志》载:元符二年洮西安抚司收复,寻弃。崇宁二年再收复。《读史方舆纪要》载:在州西南百里。《资治通鉴长编》载:“(元符二年)十一月,羌酋多勒瓦等又与朗阿克章相为犄角,乘冻(自捏工川)渡河攻嘉卓城。”以方位里程计,城在今麻当乡境内、大夏河东岸。
  错凿、彤撒、东迎三寨(城),崇宁年间同设。《宋史•地理志》载:皆在河州之南。又《循化志》载:崇宁二年收复六城,按其形势,似俱在二十四关之外,为厅境内。据此,三寨当在今夏河县境内或与循化县交界地带。其中的错凿城与一公城毗邻。《资治通鉴长编》载:(元符二年)青唐蕃众约一万骑围闭叶公、蹉藏城。毕斯布结之子沁布结、岳居戬率郭罗克族伏库鲁克谷,出不意与官军相为表里。攻退蕃众,解叶公、蹉藏二城之围。”
  南宋孝宗淳熙九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金置积石州怀羌县,县辖循化、大通、来羌3城,通津、临滩、来同3堡。怀羌县,宋怀羌城,金升为县。金史:西至生羌界80里。宋史:南至洮州界170余里。《循化志》载: 县在南番诸寨内。按以宋怀羌城位置,金怀羌县治今麻当乡境内。县辖各城堡,均为北宋崇宁年间所设,原属河州。
  循化城,徽宗时划入乐州,至此归县。
  大通城,《宋史•地理志》载:旧达南城,崇宁二年收复,改今名。东至通津堡界15里,西至菊花河60里,南至朴水原21里,北至宁寨堡界15里。来羌城,《宋史•地理志》载:崇宁三年王厚收复。东至安乡关70里,西至大通城界38里,南至南川界48里,北至黄河20里。依此,城在今积石山县境内。
  通津堡,《宋史•地理志》载:旧名南达堡,崇宁三年赐今名。东至安疆寨45里,西至大通城界25里,南至循化城130里,北至大通城界20里。
  临滩堡,《宋史•地理志》载:东至安乡关40里,西至古鸡山20里,南至南川寨界20里,北至黄河40里。以地理形势,堡在今积石山县境内。
  来同堡,《宋史•地理志》载:旧名甘朴堡,崇宁三年筑,赐今名。东至南川寨90里,西至安疆寨35里,南至怀羌城35里,北至来羌城30里。由此记载,堡在今临夏县莫尼寺沟乡境内。
   以6城堡所处位置,金怀羌县辖域,包括今夏河、临夏、积石山、循化诸县部分地区。今夏河县东南部地区,时属金洮州。
  元代的夏河地区,受宣政院吐蕃等处宣慰司脱思麻路和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河州路双重管辖,又先后成为诸王封地。河州路下领积石、洮、贵德诸州,怀羌县废否史无记载。
  明初,河州卫兼掌军政。军事上,它是明朝扼控安多藏区的军事重镇;行政上,它通过下设的蕃族千百户管理诸族。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设置的河州府为行政建置,隶于陕西行中书省,领安乡、宁河二县,其中安乡县辖今夏河县北部。洪武十二年(1377年)废河州府,并将河州左卫改为洮州卫,右卫升为军民指挥使司,前者辖区包括今夏河县东南部,后者则包括今夏河县西北部。成化九年(1473年),置河州,隶于临洮府;河州军民指挥使司改为河州卫。州卫并存后,以临洮府通判分驻河州,管二十四关土司、三十六族。据《河州志》记载,“三十六族”分别为:
  加咂族、尕工族、铁巴族、川藏族、令咂族、火蓝族、咂泥族、尕日族、西番州族、龙瓦尔族、列思巴族、尕藏族、子刚巴族、青寺儿族、着亦咂族、英雄族、果尔族、阿思工族、江束族、哈族、大安族、巴哈族、吉巴族、起台族、火儿藏族、吉咂族、羌剌族、远竹族、沙藏族、㱔尔加族、使哈族、乞加族、失加右族、牙灭卜六族、尕尔加加族、冲鸾不车族。
  上述三十六族中,“火儿藏族”分布在今麻当乡、曲奥乡一带,“龙瓦尔族”即“隆瓦族”,聚居在今唐尕昂乡境内。
   《循化志》:清代的“南番二十一寨”,在明朝又被统称为“向化族”,属 “中马十九族”之一。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地名

大通城
相关地名
来羌城
相关地名
通津堡
相关地名
临滩堡
相关地名
南川寨
相关地名
来同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