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370
颗粒名称: 第一编 建置沿革
分类号: K901.942
页数: 46
页码: 113—156
摘要: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介于东经101°54‘〜103°25'、北纬34°32′〜35°34'之间。县域东望洮岷,与州属卓尼县接壤;西洮河首,与青海省同仁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为邻;南枕洮水,与州属碌曲县相滨;北依太子、达里加诸峰,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之和政县、临夏县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分界。东西广134公里,南北袤114.5公里,总面积为8687.73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9%、全州总面积的22.97%。
关键词: 夏河县 建置沿革

内容

第一章位置面积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介于东经101°54‘〜103°25'、北纬34°32′〜35°34'之间。县域东望洮岷,与州属卓尼县接壤;西洮河首,与青海省同仁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为邻;南枕洮水,与州属碌曲县相滨;北依太子、达里加诸峰,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之和政县、临夏县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分界。东西广134公里,南北袤114.5公里,总面积为8687.73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9%、全州总面积的22.97%。
  县人民政府驻于拉卜楞镇,自治州首府设于县辖合作镇。由县城东南至临潭县147公里,西北去同仁县107公里,南离碌曲县156公里,东北往临夏市107公里,又东北距省会兰州市267公里。
  第二章历史沿革
  夏河地区,夏代属《禹贡》雍州之地,殷周时为羌戎所居。春秋至汉初,系西羌各部游牧区域。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设护羌校尉,专管洮、岷、河、湟地区羌人事务。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以边塞阔远”,取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二县,设置金城郡(治允吾,在今青海省民和县境内)。该郡所辖白石县,是今夏河县内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行政建置,以白石山(即今太子山)在东而名。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羌众归附于汉,于是初设“金城属国”,以管辖羌人。王莽篡汉,改白石县为顺砾县。公元23年王莽政权崩溃,羌人进取金城、陇西诸郡。
  东汉光武帝建武九年(33年),复置护羌校尉,职权同西汉旧制。十二年(36年),金城郡并入陇西郡,翌年复置金城郡,白石县仍辖于陇西郡。
  三国鼎立,魏始分陇右置秦州,白石县隶于该州陇西郡。秦州旋废,陇西郡改属雍州,仍领白石县。
   西晋初,白石县废。惠帝永宁年间(301-302年),凉州刺史张轨奏分西平郡界,置晋兴郡,领永固(汉白石县)等10县。永嘉年间(307〜313年),鲜卑族一支吐谷浑自东北西驰于枹罕,于是渐取羌地数千里。
  东晋十六国时期,群雄割据,县地朝秦暮楚,置废无常,前凉、前赵、前秦、西秦、后凉、南凉、后秦间或控制了部分地区,但大半恒为吐谷浑所有。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前赵刘曜攻占前凉枹枹罕护军(辖区包括今夏河地区。据《元和郡县志》载,系晋惠帝时设立),取黄河以南之地。咸和五年(330年),前凉张骏趁刘曜之亡,收复河南地区。次年,复以汉白石县为永固县,隶于晋兴郡。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灭前凉,取河州,领晋兴等七郡。太元十三年(388年),西秦乞伏乾归设河州,永固县划属该州金城郡。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后凉吕光又以永固县为白石县,隶于晋兴郡,同年又置浇河郡于河关(汉县,在今循化县境)。隆安二年(398年),南凉秃发乌孤仍以白石为永固县,隶于凉州晋兴郡。隆安四年(400年)为后秦所取,属凉州兴晋郡地。其后入于吐谷浑。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西秦乞伏炽磐击走吐谷浑,地复为西秦所有。
  北魏太武帝神䴥三年(430年),西秦乞伏暮末为北凉沮渠蒙逊所逼,东迁上邽(今天水),于是洮以西均归于吐谷浑。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546年),于汉白石县置凤林县,隶于河州枹罕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吐谷浑首领夸吕被宇文赟击败西逃,北周置廓州(浇河郡故城),以开廓边境为义,辖今大夏河上游地区。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复置浇河郡(北周廓州,辖今夏河县西北部、中部和南部)、枹罕郡(辖今夏河县东北部)、临洮郡(北周今夏河县东南部)。大业十三年(617年),天下大乱,吐谷浑首领伏允收复故地。
  唐武德二年(619年),以隋枹罕郡改置河州,永固县(北周凤林县)属之。贞观元年(627年),置陇右道。七年(633年),废永固县,置乌州。十一年(637年),废乌州,于城内置安乡县,属河州。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置陇右节度大使,领河、洮、廓、鄯等12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河州为安乡郡,改安乡县为凤林县,属安乡郡,由凤林关得名(关在河州西南)。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安乡郡为河州,仍辖凤林县。肃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取河、洮诸州,地遂入于吐蕃。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吐蕃王朝崩溃后,吐蕃将领玉擦率部定居于卡加(今甘加乡卡加村),其后裔繁衍为“卡加六部”。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吐蕃赞普后裔唃厮啰立文法,聚众数十万,在河湟流域建立地方封建政权,河、洮一带吐蕃诸部齐集麾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宋置熙河路,领河、洮等五军州。次年,宋将王韶略取河、洮、宕、岷诸州,其河州辖今夏河县西北部,洮州辖今夏河县东南部。此后,河洮二州又划入秦凤路。
  南宋孝宗淳熙九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即1182年),金置积石州(治今循化县境内),领县一“怀羌”(治今麻当乡境内)。州初属临洮府,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属临洮路。金宣宗兴定六年(1222年),积石州蕃族归附西夏。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蒙古成吉思汗攻取积石州及河、洮等州。至蒙哥汗三年(1253年),于河州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脱思麻(今青海省东部、甘南全部及川北、川西等地)吐蕃诸族。忽必烈至元五年(1264年),设总制院,下辖吐蕃等处宣慰司脱思麻路。至元六年(1265年),忽必烈第六子奥鲁赤被封为“西平王”(其子孙改封为“镇西武靖王”),领地包括今夏河地区。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所辖河州路下领积石、洮、贵德等州。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总制院为宣政院,由宣政院使“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授豫王阿刺忒纳失里金印,以镇西番。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设河州卫,隶于陕西都司西安都卫,下辖积石州等八千户所,均任命蕃族首领担任千百户。六年(1373年),置河州府,属陕西行书省。七年,置西安行都卫于河州,领河州、朵甘、乌斯藏三卫,管理整个藏区。八年(1375年),改西安行都卫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九年,废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河州卫受辖于陕西都指挥使司。十年(1377年),河州卫分为左右二卫。十二年,废河州府,改左卫为洮州卫(辖今夏河县东南部),升右卫为军民指挥使司(辖今夏河县西北部),隶于陕西都司。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增置河州,隶于临洮府;改河州军民指挥使司为卫。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之孙火落赤移驻捏工川(今甘加),进逼河、洮,“日蚕食蕃族”。
  清初沿袭明制,州卫并存。河州属陕西右布政使司临洮府,河州卫则隶于陕西都指挥使司。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起建扎西奇寺。五十三年(1714年),扎西奇寺建“拉让”(拉章),是为“拉卜楞”地名起源。雍正三年(1725年),河州卫辖于临洮府。同年,编青海蒙古厄鲁特部为二十九族,其前首旗牧地达于拉卜楞一带。雍正四年(1726年),省卫归州。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洮州为厅,划归巩昌府。乾隆二十七年(1726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营(设于今循化县城),置循化厅,并在今夏河地区设“南番二十一寨”,以其吏治归循化,军事属河州,同时在桥沟设把总一员率兵驻守。同年,临洮府移驻兰州,遂名兰州府,循化厅属其管辖。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循化厅移属西宁府。乾隆六十年(1795年),拉卜楞寺得到河州总镇衙门特许,设置“臬仓”,直接辖理寺院周围十三庄政教事务和民事案件。
  民国2年(1913年),改循化厅为县,隶于西宁道。民国16年(1927年)6月,置拉卜楞设治局,直隶于省。民国17年(1928年)1月30日,经甘肃省政府省务会议议决,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令拉卜楞设治局改县,以大夏河横贯县境,县城濒河为意,取名“夏河县”。是年9月5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将拉卜楞设治局升格为夏河县,划归甘肃省。同年10月17日,国民政府第159次会议议决,将拉卜楞设治局改为夏河县。民国18年(1929年)8月3日,甘肃省政府以上年河州事变后“军差政事甚为殷繁”,特设临夏、临洮、和政、永靖、宁定、夏河六县行政视察员,由临夏县县长兼任,“督饬各县县长办理一切事务”。民国20年(1931年)2月15日,六县行政视察员撤销。民国25年(1936年)5月3日,甘肃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临夏)成立,督辖临夏、永靖、宁定、和政、夏河五县。民国27年(1938年)11月280,甘肃省政府为控制西南边区藏民起见,呈请将有藏民之各县局划归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岷县)。翌年4月25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夏河县正式划归该公署管辖。民国30年(1941年)1月,拉卜楞寺“议仓”成立,司管全寺及所属各寺、各部落的政治、宗教、军事等事宜。
  1949年8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第120号命令,设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夏河等8县。9月初,甘肃省洮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夏河等8县。9月下旬,洮西分区改为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5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夏河县由省直辖。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在拉卜楞成立。同年11月2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省直辖的夏河、卓尼和临夏专区的临潭县划入甘南藏族自治区。1954年7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在黑错兴建甘南藏族自治区首府。1955年7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1956年7月,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由拉卜楞迁往合作。1959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夏河县改名为德乌鲁市。同月25日,正式撤销夏河县,成立德乌鲁市。1961年12月2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夏河县原建置,同时撤销德乌鲁市。1962年1月1日,德乌鲁市正式改称夏河县。
  第三章行政区划
  第一节清代前的行政区划
  夏河县境内最先见诸史籍的行政建置,是西汉时设置的白石县,初治于今甘加八角城,后迁于央曲与大夏河交汇处的麻当下玛利巴古城之地。该县初辖于金城郡,汉时改隶陇西郡。据《前汉书•地理志》“漓水出西塞外”的记载,其辖区不出今县东北一隅。
  此后,西晋晋兴郡永固县、前凉晋兴郡永固县、西秦金城郡永固县、后凉晋兴郡白石县、南凉晋兴郡永固县均设于今麻当乡境内,其辖域不详。
  北魏时期,今夏河地区悉入吐谷浑。《水经注》载,当时漓水流域枹罕以上,有消铜城、河列城、可石孤城、黑城、榆城、白石城、白石县故城。以郦注所记位置,7城均在土门关之上,今夏河县境内。
  西魏河州枹罕郡凤林县,治所仍在今麻当乡境内。《元和郡县志》:“本汉白石也”,大统十二年(546年)置,石门山在县东北28里,漓水西去县200步。凤林县的辖区,史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北周时,凤林县隶于河州总管府枹罕郡。
  唐时设置的河州永固县、乌州、河州安乡县、安乡郡凤林县都设于今麻当乡境内。《元和郡县志》载:仪凤元年(676年),于河州西移安乡县理此 (乌州)。《旧唐书•地理志》载:“凤林,汉白石县属金城郡,张骏改白水 (石)为永固……”。州、县管界,史籍无记。
  北宋时,今夏河县境内有循化、怀羌、讲朱三城,错凿、彤撒、东迎三寨(宋史亦作城),均属河州。
  循化城,旧名“一公城”。《宋史•地理志》载: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洮西安抚司收复河南讲朱、一公、错凿、当标、彤撒、东迎6城(《资治通鉴长编》则记:是年,宋军收复嘉木卓、叶公、蹉藏、丹贝、多克萨、东迎六城),寻弃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又取6城,于是改一公城为“循化城”。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河州循化城划归乐州。是城“东至怀羌城(今麻当乡境内)四十五里,西至积石军(今循化县境内)界一百余里,南至下乔家族地方一百余里,北至来同堡(今临夏县莫尼寺沟境内)六十五里”。《元丰九域志》载:河州西南至一公城一百六十里。《资治通鉴长编》载:元符二年(1099年)“十月,洮西沿边安抚司公事种朴与羌朗阿克章所率郭罗克族战于捏工川。羌知朴来,设伏以待,朴逾叶公城,坠入埋伏,朴败死。” 《循化志》载:“以九域志考之,宋之循化城当在今土门关外厅治之南南番二十一寨之间。今捏工川(甘加川)内有骟马城、八角城,或其遗址也”。
  怀羌城,《宋史•地理志》载:崇宁三年王厚收复。东至南川寨(今临夏州和政县境内)六十里,西至循化城六十五里,南至洮州界一百七十余里,北至安疆寨一百一十七里。以地理方位,城在今麻当乡境内。
  讲朱城,《宋史•地理志》载:元符二年洮西安抚司收复,寻弃。崇宁二年再收复。《读史方舆纪要》载:在州西南百里。《资治通鉴长编》载:“(元符二年)十一月,羌酋多勒瓦等又与朗阿克章相为犄角,乘冻(自捏工川)渡河攻嘉卓城。”以方位里程计,城在今麻当乡境内、大夏河东岸。
  错凿、彤撒、东迎三寨(城),崇宁年间同设。《宋史•地理志》载:皆在河州之南。又《循化志》载:崇宁二年收复六城,按其形势,似俱在二十四关之外,为厅境内。据此,三寨当在今夏河县境内或与循化县交界地带。其中的错凿城与一公城毗邻。《资治通鉴长编》载:(元符二年)青唐蕃众约一万骑围闭叶公、蹉藏城。毕斯布结之子沁布结、岳居戬率郭罗克族伏库鲁克谷,出不意与官军相为表里。攻退蕃众,解叶公、蹉藏二城之围。”
  南宋孝宗淳熙九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金置积石州怀羌县,县辖循化、大通、来羌3城,通津、临滩、来同3堡。怀羌县,宋怀羌城,金升为县。金史:西至生羌界80里。宋史:南至洮州界170余里。《循化志》载: 县在南番诸寨内。按以宋怀羌城位置,金怀羌县治今麻当乡境内。县辖各城堡,均为北宋崇宁年间所设,原属河州。
  循化城,徽宗时划入乐州,至此归县。
  大通城,《宋史•地理志》载:旧达南城,崇宁二年收复,改今名。东至通津堡界15里,西至菊花河60里,南至朴水原21里,北至宁寨堡界15里。来羌城,《宋史•地理志》载:崇宁三年王厚收复。东至安乡关70里,西至大通城界38里,南至南川界48里,北至黄河20里。依此,城在今积石山县境内。
  通津堡,《宋史•地理志》载:旧名南达堡,崇宁三年赐今名。东至安疆寨45里,西至大通城界25里,南至循化城130里,北至大通城界20里。
  临滩堡,《宋史•地理志》载:东至安乡关40里,西至古鸡山20里,南至南川寨界20里,北至黄河40里。以地理形势,堡在今积石山县境内。
  来同堡,《宋史•地理志》载:旧名甘朴堡,崇宁三年筑,赐今名。东至南川寨90里,西至安疆寨35里,南至怀羌城35里,北至来羌城30里。由此记载,堡在今临夏县莫尼寺沟乡境内。
   以6城堡所处位置,金怀羌县辖域,包括今夏河、临夏、积石山、循化诸县部分地区。今夏河县东南部地区,时属金洮州。
  元代的夏河地区,受宣政院吐蕃等处宣慰司脱思麻路和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河州路双重管辖,又先后成为诸王封地。河州路下领积石、洮、贵德诸州,怀羌县废否史无记载。
  明初,河州卫兼掌军政。军事上,它是明朝扼控安多藏区的军事重镇;行政上,它通过下设的蕃族千百户管理诸族。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设置的河州府为行政建置,隶于陕西行中书省,领安乡、宁河二县,其中安乡县辖今夏河县北部。洪武十二年(1377年)废河州府,并将河州左卫改为洮州卫,右卫升为军民指挥使司,前者辖区包括今夏河县东南部,后者则包括今夏河县西北部。成化九年(1473年),置河州,隶于临洮府;河州军民指挥使司改为河州卫。州卫并存后,以临洮府通判分驻河州,管二十四关土司、三十六族。据《河州志》记载,“三十六族”分别为:
  加咂族、尕工族、铁巴族、川藏族、令咂族、火蓝族、咂泥族、尕日族、西番州族、龙瓦尔族、列思巴族、尕藏族、子刚巴族、青寺儿族、着亦咂族、英雄族、果尔族、阿思工族、江束族、哈族、大安族、巴哈族、吉巴族、起台族、火儿藏族、吉咂族、羌剌族、远竹族、沙藏族、㱔尔加族、使哈族、乞加族、失加右族、牙灭卜六族、尕尔加加族、冲鸾不车族。
   上述三十六族中,“火儿藏族”分布在今麻当乡、曲奥乡一带,“龙瓦尔族”即“隆瓦族”,聚居在今唐尕昂乡境内。
   《循化志》:清代的“南番二十一寨”,在明朝又被统称为“向化族”,属 “中马十九族”之一。
  第二节清代行政区划
  清初,散居在夏河地区的藏族各部名义上归清王朝统治,实际上多受青海蒙古厄鲁特部控制。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青海蒙古罗卜藏丹津亲王挟蒙番数十万众举事反清。翌年春,清军击败了罗卜藏丹津,清王朝即命对旧为青海蒙古管辖的“诸番”进行招抚,“其不顺者剿诛之”。四月,河州协副将岳起龙率兵出河州,迫使河州口外番族“投诚者数千户”。五月,清廷采纳了年羹尧奏议“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和“禁约青海十二事”。在善后事宜方案中,规定将番族部落划归内地管辖,并决定清査户口,划定地界,设立土司、土官,分别授予各部落头人千户、百户、巡检等职,以统领各部。千百户等,由附近的道厅及新设置的卫所衙门直接管辖,不再隶属于青海蒙古各部。
  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青海都统达鼐、西宁总兵周开捷奉命安插贵德、河、洮等处降番,正式委任了各地的千百户,并清查户口田地,“始定额赋”,每户每年交纳青稞一斗或八升五升不等。番族不再受寺院约束而归地方文武官员管辖,河州口外诸番族开始由驻河州的河州同知遥隶。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陕甘总督奏请将河州同知移于循化营(雍正八年设于今青海省循化县城)。次年三月,清吏部奉旨复准,于是移河州同知于循化营,设循化厅,所治以白石山脉(今太子山脉)为界,分口内口外。口内分为十二族,口外分为撒拉八工、西番四十九寨、南番二十一寨、保安四屯。其中南番二十一寨区域包括今夏河县境大部。据《循化志》卷四所列,各寨名称及各寨情形如下:
  甘家寨(原注:旧册甘哈家寨):四百九十三户,种旱地三十四段,纳粮四十九石三斗,距厅治二百里,距蒙古界五百六十里,头目管,住帐房。
  火力藏寨(旧册火儿藏寨):三百七十七户,种水旱地七百四十六段(旧册水地一百六十二段,旱地五百八十四段),纳粮三十七石七斗,距厅治二百里,距蒙古界五百六十里,头目管,住土房。
  上南喇寨(旧册上南剌寨):二百六十五户,种水旱地四百七十二段(旧册水地一百三十八段,旱地三百三十四段),纳粮二十六石五斗,距厅治二百八十里,距蒙古界六百四十里,头目管,住土房。
  黑错寨(旧册黑作寨):六百九十一户,种旱地二千四百一十七段,纳粮六十九石一斗,距厅治二百八十里,距蒙古界六百四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下哈家寨:四百八户,种水旱地一千一百六十七段(旧册水地六十三段,旱地一千一百四段),纳粮四十石八斗,距厅治三百里,距蒙古界六百六十里,头目管,住帐房。
   下则盖寨:三百九十户,种地四百九十四段,纳粮三十九石,距厅治三百五十里,距蒙古界七百一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咱又寨:二百五十四户,种旱地七百一十四段,纳粮二十五石四斗,距厅治三百二十里,距蒙古界六百八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多儿替寨:二十九户,种旱地九十三段,纳粮二石九斗,距厅治三百五十里,距蒙古界七百一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常冈寨:八十五户,种旱地二百四十七段,纳粮八石九斗,距厅治二百九十里,距蒙古界六百五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木垛寨:四十七户,种旱地一百四十九段,纳粮四石七斗,距厅治三百四十里,距蒙古界七百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其暗寨:二十三户,种旱地六十五段,纳粮二石三斗,距厅治二百九十里,距蒙古界六百五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希力宁巴寨(旧册希利宁巴寨):三十一户,种旱地七十段,纳粮三石一斗,距厅治三百四十里,距蒙古界七百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那力工寨:二十八户,种旱地七十段,纳粮二石八斗,距厅治三百三十里,距蒙古界六百九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思记寨(旧册思计寨):三十二户,种旱地一百七段,纳粮三石二斗,距厅治三百里,距蒙古界六百六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 户洞寨(旧册〓胡洞寨):七户,种旱地二十六段,纳粮七斗,距厅治三百五十里,距蒙古界七百一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章哇寨:一十一户,种旱地三十八段,纳粮一石一斗,距厅治二百八十里,距蒙古界六百四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波合拭寨(旧册波合擦寨):一百三十九户,种旱地五百八十段,纳粮一十三石九斗,距厅治三百五十里,距蒙古界七百一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果莽寨(旧册果莽寺寨):五十一户,种旱地一百二十二段,纳粮五石一斗,距厅治二百八十里,距蒙古界六百四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波拉寨(旧册波剌寨):二百五十一户,种旱地七百八十八段,纳粮二十五石一斗,距厅治三百二十里,距蒙古界六百八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哈恰、群陀课、高达寨:三百九十一户,种旱地九百八十三段,纳粮三十九石一斗,距厅治三百五十里,距蒙古界七百一十里,头目管,住土房帐房。
  上哈家寨:二百一十一户,无地,纳粮二十一石一斗,距厅治二百一十里,距蒙古界五百七十里。头目管,住帐房。
  上述各寨以部落为单位分别设置,并以部落名称分别命名。根据各部落相对稳定的耕牧范围及有关的史料记载,南番二十一寨各寨位置、范围分别为:
  甘家寨,设于今甘加乡卡加村,寨域包括今甘加乡、九甲乡及拉卜楞镇。《循化志》卷六:拉卜楞寺在甘家寨,青海蒙古郡王所辖。
  火力藏寨,设于今麻当一带,寨域包括今麻当、曲奥两乡。
  上南喇寨,设于今达麦乡境内,寨域包括今达麦乡、王格尔塘乡、唐尕昂乡。《循化志》卷二:“咱又河源出于咱又寨,峡中流九十里,将至上南喇寨与下哈家河会,同注达那河曰噶河。下哈家河源出于洮州厅番界,经厅属下哈家寨六十里,将至上南剌寨与咱又河会,同注达那河曰噶河。”依此,上南喇寨范围东及于两河交汇之处,即今唐尕昂乡与卡加曼乡交界地带。
  黑错寨,设于今合作寺附近,寨域包括今合作镇、那吾乡大部。
  下哈家寨,设于今卡加曼乡境内,寨域包括今卡加曼乡。
  下则盖寨,设于今佐盖曼玛乡境内。是寨名称,源出于“佐盖五部”,故其寨域当包括今佐盖曼玛乡和佐盖多玛乡。
  咱又寨,设于今扎油乡境内,寨域包括今扎油乡。
  多儿替寨,设于今那吾乡多哈儿行政村,寨域包括今多哈儿行政村及其下辖各自然村。《循化志》卷一:(循化厅厅域)南至多儿替寨三百五十里洮州厅界。卷二:名合替寨川(“名”似为“多”字之误)在厅治南三百五十里,南北约五里,东西约十里。
  常冈寨、其暗寨,按清宣统元年(1909年),循化厅同知任肇新《循化厅地理调查表》中所绘“西宁府循化厅”全境地图,两寨毗连,均位于扎油河上流西岸,今阿木去乎乡之北,两寨之域不详。
  木垛、希力宁巴、那力工、思记、〓户洞、章哇诸寨,按以“西宁府循化厅”地图,均设于今阿木去乎乡境内,其中木垛寨设于今木道村,希力宁巴寨设于今黑力宁巴村,章哇寨设于今周哇村,六寨分布范围,相当于今阿木去乎乡全境。
  波合拭、果莽、波拉诸寨及哈恰、群陀课、高达寨,都设在今博拉乡境内。《循化志》卷四:“果莽寺地方头目剌麻罗藏端住所管:官麦等五十户,坡剌二百五十户,哈家寨群陀、高达寨三百九十户,坡合擦一百三十九户。”按果莽寺即文布塘寺前身,清乾隆二十三年时(1758年),由丹•额尔德尼堪布和“吉则多吉的瑜伽师塔尔木其洛桑敦主”修建于今博拉乡古娄道(郭龙道)村。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洛桑敦主圆寂。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丹堪布将这座寺院、寺属百姓和庄园田土等献给了嘉木样二世,并签订了协议文书,嘉木样二世遂将附近各寺合并到该寺。第三世嘉木样按照前一世授记,将这座寺院迁移到了文布塘。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这座寺院“有怙主法座的拉让,有把释迦能仁王佛像捧在头上发誓要结成弟兄,因而被称为'世尊四子'的春托、革甲古达、卜合擦、博拉四部,后者有九个分部,这些都是寺属谿卡庄园。”以博拉四部落名称和分布范围,波合拭寨设于今博拉乡东北部吾乎扎村,波拉寨设于博拉道村,哈恰、群陀课、高达寨设于今博拉乡东南部尕加村、苟达村一带,果莽寨则设于今古娄道村。
  上哈家寨,设于今卡加道乡境内,其域包括今卡加道乡。
  依据上述状况,南番二十一寨初设时,它的疆域包括今夏河县甘加乡、九甲乡、拉卜楞镇、曲奥乡、麻当乡、达麦乡、王格尔塘乡、唐尕昂乡、合作镇、那吾乡、卡加曼乡、佐盖曼玛乡、佐盖多玛乡、扎油乡、阿木去乎乡、博拉乡、卡加道乡共计15乡2镇之地。另据《甘肃全省新通志》和《循化厅地理调查表》地图,今夏河县桑科乡、牙利吉乡、科才乡在清代属“青海蒙古郡王牧地”,吉仓乡、勒秀乡、加茂贡乡则为洮州厅辖域。
  清光绪元年(1875年)农历五月十二日,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请将买务八族共1856户由循化厅拨归洮州厅管辖,南番二十一寨于是只存十五寨。《西宁府续志・田赋志》:拨归洮州厅买吾八寨内果莽寨、高达寨、群托科寨、波拉寨、波合拭寨、咱又寨、哈恰寨、下则盖寨、沙卜拉幸盘寨、麻郎寨、蓝本寨共粮148石。这11个寨中,沙卜拉幸盘、麻郎、蓝本3寨系下则盖寨所属的小寨。《循化志》卷四:“下则盖地方头目蓝本他儿所管:王束辛格等七十户、麻尔浪等六十二户、叶阿等五十二户、沙刺布辛格等一百五十一户……”。哈恰寨、群托科寨、高达寨原为南番二十一寨中唯一的数寨合一的大寨,《西宁府续志》将之分别列出了。因此,拨归洮州厅的买务等8族或11寨,实际上仅有原南番二十一寨中的果莽寨、哈恰群陀课高达寨、波拉寨、波合拭寨、咱又寨、下则盖寨。《西宁府续志•建置志》中列出了剩余的十五寨之名,其中便不包括上述六寨。随着六寨的移属,今夏河佐盖曼玛、佐盖多玛、博拉、扎油共四乡之地便改隶于洮州厅了。
   按照《循化志• 土司》记载,乾隆年间,南番二十一寨共有6826户 (《循化志•族寨工屯》记为4214户,前后数据不一。龚景瀚称:6826户 “此或以实户言也”)。
   第三节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民国初,夏河地区分属甘肃西宁道循化县及兰山道临潭县。民国15年(1926年)10月,甘肃省政府以宁海军恃强凌弱,荼毒拉卜楞藏族人民,决定拉卜楞地方脱离西宁道,设拉卜楞设治局。民国16年(1927年)2月初,在国民军驻甘总司令刘郁芬指派的代表贾宗周主持下,宁海军与拉卜楞寺双方正式订立了《解决拉卜楞案件的条件》。随后,命总部军法课长张丁阳任局长,又委马鹤天、谢刚杰勘划地界。4月,拉卜楞设治局局长张丁阳及办事人员抵达拉卜楞。6月2日,拉卜楞设治局正式成立。
  设局之初,其辖区尚无定界。张丁阳《拉卜楞设治记》载:“就拉寺宗教范围论,由拉卜楞东至土门关一带一百四十里,接导河县界;南至陌务寺一带一百四十里,近临潭县界;西南至大湖滩一带二百五十里,邻青海地界;西至多瓦、关秀一带二百四十里,再由关秀西去四十里即至贵德县界;北至瓜什济寺九十里。周围约三千二百五十方里,呈请划界,亦准于此。”民国16年12月,甘肃省政府省务会议议决了循拉界限和临拉界限:“循拉界限:按照西番南番划分,南番东北土门关晒经滩寺沙沟寺等处、北面白石崖寺全归拉卜楞;.瓜什济寺归循化,以东即归拉卜楞;大湖滩归拉卜楞。临拉界限:临潭南北番全归拉卜楞。至详细界限,俟测绘员详图绘就后再定,但以各族习惯为准。”临潭南番,时指在今夏河县加茂贡乡、勒秀乡、吉仓乡及碌曲、玛曲县住牧的各部落。临潭北番,系指清光绪元年划归洮州厅的买务八旗等部落。
  三县局的大致界限确定后,拉卜楞设治局共辖十三庄、桑科、甘加、科才、尼玛、欧拉、阿木去乎、黑错、上下卡加、沙沟、火尔藏(又译作“火日藏”、“霍尔藏”等)、上下南木拉、陌务、扎油、博拉、多哈儿、加门关、下巴沟、吉仓、西仓、双岔、阿拉、赛赤等部落,其辖区包括今夏河、碌曲、玛曲三县之地。 民国17年(1928年)1月拉卜楞设治局改为夏河县后,其辖区仍包括今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民国24年(1935年),夏河县属西仓、双岔两大部落各有一部分重新划归临潭县,但阿拉、妥姑(今碌曲县李恰如一带)、西仓新寺仍辖于夏河县。
  民国26年(1937年)冬,甘肃全省整编保甲,27年夏至翌年年底整理保甲清查户口,夏河县政府仅将拉卜楞汉回聚居区编查为第一、第二联保,黑错、陌务、卡加汉回聚居区编为第三、第四、第五联保。至民国29年(1940年)8月甘肃推行新县制时,县内仍沿袭政教合一制度,藏族各部落多听命于拉卜楞寺。
  民国30年(1941年)6月25日,夏河、临潭、卓尼三县局保安行政会议在黑错召开。会议由甘肃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胡公冕主持,与会的有各县局党政军首脑及僧俗重要头目。这次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之一,便是在三县局全面推行保甲制度。为了保证其顺利实施,会议还制定了七条实施办法。其主要内容为:乡镇按各部落旧有范围划分;乡镇保甲长就各地土官、寺僧、总管、头人等择优按原有职级录用;保甲编组以地域为单位(不分族别),但情形特殊者必要时可分别编定;有关经费由省府核发;从开始编査起,限3个月完成,至多不得超过6个月。
  夏河县政府根据这个决定和相应的实施办法,曾制定了一个方案,拟编大夏、共和、沙沟、火儿藏、卡加、黑错、陌务、和平、信义、博爱、平等、自由、欧拉、甘坪等14乡镇。方案制定后,“中因障碍重重,弗能见诸实施,事遂中搁”,成了一纸空文。
  民国31年(1942年)6月14日,夏河、临潭、卓尼三县局整编保甲会议在临潭县旧城召开,议定于是年8月8日同时开始査编户口保甲。此后,由于“北山事变”和“黑错事件”相继爆发,这个计划又告落空。10月,上述事件先后平息,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贡佩诚遂令在黑错再次召开三县局整编保甲会议,议决于当年11月同时着手整编保甲。
  11月初,夏河县的保甲编组于黑错正式开始。到12月底,先后编竣了黑错、陌务、卡加、正伦、清水诸乡保甲及大夏镇保甲。次年1月,这6个乡镇分别设立了乡公所或镇公所,各乡镇长亦陆续就职。
  民国32年(1943年)春至年底,夏河县政府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保甲编查,共建立了自由、平等、博爱、和平、甘坪、信义、共和、欧拉等8乡保甲。这次乡镇保甲编组,前后历时13个月,计编14乡镇80保742甲,初步在夏河县建立了保甲制度,以设县未久,暂不设区。保甲制度初建后,还经过了一个不断调整的阶段。民国33年(1944年)10月14日,经夏河县政府第三十二次政务会议议决,改大夏镇为“示范镇”,“以为其他乡镇之模范”。12月1日,大夏镇正式易名为示范镇,下辖新街保,旧街保、西街保、益民保、实验保、新安保。这以后,一度又曾将原设的14个乡镇划分为22个乡镇,即沙沟乡,八角城乡、民德乡、自由乡、欧拉乡、和平乡、平等乡、下八沟乡、阿拉五旗乡、麦休乡、麦加乡、多化拉乡、博拉乡、咱油乡、陌务乡、黑错乡、卡加乡、清水乡、隆哇乡、完尕滩乡、拉几河乡、示范镇。不久,这22个乡镇又合并为原有的14个乡镇。经过历年查证整理,到民国36年(1947年)1月,“始将宪政根基奠定”,结束了夏河县的乡镇保甲编组。全县共设14乡镇83保751甲,分辖县内14213户56788人,其中男性28384人,女性28404人,各乡镇保甲组织情况为:
   示范镇:镇公所驻塔哇,辖6保59甲,425户2199人,男1275人,女924人。
   共和乡:乡公所驻塔哇,辖7保41甲,1439户6939人,男4122人,女2817人。
   正伦乡:乡公所驻洒索玛,辖7保68甲,842户2393人,男1152人,女1241人。
   清水乡:乡公所驻桥沟,辖7保94甲,1468户4895人,男2412人,女2483人。
   卡加乡:乡公所驻下卡加寺,辖4保34甲,595户2755人,男1371人,女1384人。
   黑错乡:乡公所驻黑错街,辖8保83甲,1039户4325人,男2182人,女2143人。
   陌务乡:乡公所驻陌务旧街,辖7保91甲,1489户3542人,男1741人,女1801人。
   博爱乡:乡公所驻博拉大庄,辖7保75甲,1463户4995人,男2399人,女2596人。
   和平乡:乡公所驻加门关,辖4保76甲,642户2779人,男1391人,女1388人。
   平等乡:乡公所驻阿木去乎,辖7保24甲,1297户5092人,男2463人,女2629人。
  信义乡:乡公所驻麦西寺,辖6保29甲,1238户3682人,男1799人, 女1883人。
  欧拉乡:乡公所驻欧拉,辖7保42甲,1499户7592人,男3482人,女4110人。
  自由乡:乡公所驻桑科,辖3保19甲,386户2591人,男1246人,女1345人。
  甘坪乡:乡公所驻甘加,辖3保16甲,391户3009人,男1349人,女1660人。
  全县东西宽162.5公里,南北广110公里,总面积约为13950平方公里。民国37年(1948年)11月13日,夏河县政府以县南诸乡“鞭长莫及”,为“适应环境”和“加强行政效率计”,决定设“黑错区署”,管辖黑错、卡加、陌务、和平、平等、博爱、信义共7个乡。经甘肃省政府批准,该区署于当月15日在黑错正式成立。12月,又增设了“市镇”、“共和”、“清水”、“博爱”、“麦西”、“欧拉”诸区,连同先设的“黑错区署”,全县共设7个区,
  分辖原有的14个乡镇。
  市镇区辖:示范镇
  共和区辖:共和乡、甘坪乡、自由乡
  清水区辖:正伦乡、清水乡
  黑错区辖:黑错乡、卡加乡、陌务乡
  博爱区辖:博爱乡、和平乡
  麦西区辖:平等乡、信义乡
  欧拉区辖:欧拉乡
  县内遂设7区14乡镇83保751甲,并沿至1949年10月。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行政区划
  1949年9月22日夏河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于同年10月至1953年11月,将民国时期设置的7个区、14个乡镇陆续调整划分为7个区、28个区属乡、3个直属乡。各区以序数命名,各乡则以序数或地理名称分别命名。
   第一区(原市镇区)辖:第一乡、第二乡
   第二区(原共和区之共和乡)辖:第一乡、第二乡、第三乡第三区(原清水区)辖:沙沟乡、隆瓦乡、牙首乡、观音乡、桥沟乡、清水乡。
  第四区(原黑错区)辖:美武乡、美仁乡、上卡加乡、下卡加乡,那义乡、加科乡、合采乡。
  第五区(原博爱区)辖:扎油乡、多合乡、俄诺合乡、措尔格乡、加门关乡
  第六区(原麦西区)辖:第一乡、第二乡、第三乡、第四乡、第五乡
  第七区(原欧拉区):未设乡
  甘加直属乡
  桑科直属乡
  科才直属乡
  此外,第六区又辖阿拉部落(今碌曲县阿拉乡)
  1954年3月26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玛曲、碌曲两个行政委员会,将夏河县第七区划归玛曲行政委员会管辖;将夏河县第二区的部分地区(今碌曲县玛艾、尕海等地)划归碌曲行政委员会管辖。3月30日,第四区所属加科乡改为黑错街(乡级)。
  1955年6月21日,黑错街改为合作镇。7月25日,将第六区所属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乡依次改为阿木去乎一乡、阿木去乎二乡、麦西乡、南畔乡、改革乡,另增设吉仓乡、下吉里乡。第六区仍辖阿拉部落。
  1958年3月26日,撤销第一区、第二区及所属各乡,分别成立拉卜楞镇、郎格塘直属乡。夏河县遂辖4个区、1个镇、4个直属乡、24个区属乡,1个区属镇(第四区合作镇)、1个区属部落(第六区阿拉部落)。
  1958年9月,撤销区、乡建置,实行公社化。拉卜楞镇改为市镇人民公社;郎格塘、甘加、桑科3个直属乡合为卫星人民公社;沙沟、隆瓦、牙首、观音、桥沟、清水6个乡合为东风人民公社;美武、美仁、上卡加3乡合为跃进人民公社;下卡加、那义、合采、扎油4乡及合作镇合为红旗人民公社;多合、俄诺合、措尔格、加门关4乡合为先锋人民公社。12月,原第六区所属的7个乡及阿拉部落、科才直属乡均划归新设洮江县。
  1959年1月,夏河县改名为德乌鲁市。2月2日,原市镇、卫星、东风、跃进、红旗、先锋6个人民公社依次改名为柔扎塘、拉卜楞、完尕滩、美武、合作、博拉。9月23日,合作人民公社又易名德乌鲁人民公社。10月29日,经中共甘南州委批准,将柔扎塘人民公社合并到拉卜楞人民公社,新增甘加、桑科2个人民公社,德乌鲁市于是辖7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12日,经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批准,正式将7个“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划分为17个乡、2个镇。拉卜楞人民公社分为拉卜楞镇、九甲乡、达麦乡;甘加人民公社及桑科人民公社分别改为甘加乡、桑科乡;完尕滩人民公社分为完尕滩、唐尕昂、麻当、清水4个乡;美武人民公社分为美武、美仁、上卡加3乡;德乌鲁人民公社分为下卡加、那义、扎油3乡及合作镇;博拉人民公社分为博拉、加门关、吉利3乡。1962年1月,撤销德乌鲁市,恢复夏河县建置。4月4日,原划拨给碌曲县的下巴沟、麦西、阿木去乎、牙利吉、科才5个乡重归夏河县。夏河县由此共辖2个镇22个乡。
  1966年9月,拉卜楞镇易名“萨尔吉镇”。11月28日,吉利、下巴沟2乡合并为下巴沟乡,县辖乡镇减为23个。
  1968年3月20日至5月25日,经甘南藏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批准,先后成立了各乡镇革命委员会,并实行党政不分的“一元化”领导。12月15日,根据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把乡改为人民公社”的批复精神,全县统一将乡镇改为人民公社,乡属人民公社改为大队,原乡镇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于是县辖23个人民公社。
  1971年2月13日,萨尔吉人民公社易名为“城关人民公社”。1975年8月22日,经省、州革命委员会批准,恢复镇建置,改城关公社为城关镇,那义、合作人民公社合并为合作镇。1980年3月18日,将合并到合作镇的那义公社重新划出。8月,城关镇又改名拉卜楞镇。自此,县辖2个镇,21个人民公社。
  1983年9月到11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全县人民公社统一改为乡、镇,乡镇革委会改为乡镇人民政府,实行党政分设,县辖2镇、21乡。
  1986年1月27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民政厅批准,县内10个乡镇按藏族群众习惯称谓改名:完尕滩乡改称王格尔塘乡,清水乡改称曲奥乡,美武乡改称佐盖曼玛乡,美仁乡改称佐盖多玛乡,上卡加乡改称卡加道乡,下卡加乡改称卡加曼乡,那义乡改称那吾乡,加门关乡改称加茂贡乡,下巴沟乡改称勒秀乡,麦西乡改称吉仓乡,县辖23个乡镇遂为:
  拉卜楞镇、九甲乡、达麦乡、甘加乡、桑科乡、王格尔塘乡、唐尕昂乡、麻当乡、曲奥乡、佐盖曼玛乡、佐盖多玛乡、卡加道乡、卡加曼乡、那吾乡、合作镇、扎油乡、博拉乡、加茂贡乡、勒秀乡、吉仓乡、阿木去乎乡、牙利吉乡、科才乡。
  1990年末,上述各乡镇共辖105个村民委员会,15个居民委员会,710个村民小组。
  第四章县城乡镇
  第一节县城
  夏河县城位于县西北部的拉卜楞镇,东经102°31′北纬35°12′海拔2931米。从1928年设县时起,一直是夏河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到1990年底,城区共有2507户、102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98人。
  县城座落于大夏河谷阶地上,地势西高东低,大夏河水自西而东纵贯城区,南北诸山屏围,东西两口渐束,形如右旋海螺,素有“金盆养鱼”之称。
  城区西至县电厂,东至洒易昂桥,南北延伸到山根,总面积3.5平方公里,被山川及洒哈尔、乃江昂、尕寺、颜克尔、曼可尔、门乃合、洒易昂七大冲沟自然分割为九块地段。
  建成区呈带状,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均宽0.5公里,最窄处0.3公里,总面积为192.12公顷,以河为界,分成河南河北两大部分。柔扎桥(夏河桥)矗立于东,王府双曲拱桥虹起于西,连接河南河北。河之阳长3公里、宽12米的人民街为县城主街,宽阔平整的柏油路面与水泥花砖行道之间,是东西伸延的两行绿化围栏,苍翠欲滴的青松依次排列,显出了勃勃生机。街道两侧,主要是县党政机关、工业企业、金融机构、邮局、商店、学校、宾馆、医院、影剧院楼房建筑,结构新颖,色彩明快。整个河北区被尕寺、颜克尔、曼可尔三条沟分为五片,街巷纵横,呈不规则分布。河南区分东村、西村,沿曼达拉山根扇形展开。两区以民居为主体,藏式建筑与现代化建筑错杂,各显风韵,又相衬相融。城区西端,便是名闻遐迩的拉卜楞寺院。
  城区地带,由于地当甘、青、川数省交通要冲和拉卜楞寺院的宗教影响,在历史上便是安多藏区著名的物资交流集散地和民族贸易的中心之一,拉卜楞“丛拉”(集市)颇负盛名。解放前,这里主要出口牲畜、皮毛、木材、药材等产品,尤以羊毛为主。据史料记载,1941年1月到9月,由此销往内地的羊毛即达91万余斤。内地汉回商人和外商以每百斤14元上下的低价收购羊毛,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高价转销于内地、海外,从中牟取暴利。进口商品以粮食、茶叶和日用百货为主,价格高昂,人称“一盒火柴一只羊,缝衣钢针要白洋”。解放后,上述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54年,每百斤羊毛在城区已由解放前的只换丈余白布提高到46丈,只换4块茯茶提高到49块。随着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以牧为主的政策的实施,农牧区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区已建立起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民族贸易网,日用百货、食品、医药、燃料、生产资料、五金交电等各类商店和粮站沿人民街两侧分布,集体和个体户店铺、货摊遍布城区,各色商品,应有尽有,交易活跃,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城区地方工业,解放前几近空白,仅有少许银饰、铜器、制靴等民族用品手工业作坊。1939年由拉卜楞保安司令部集资创办的“民生工厂”,系半机械化手工业工厂,资金仅万余元,以毛织、染布为主,日产毛织品不过丈余,日漂染布匹10余丈,旋因技术不过关,产品质量差而停产。1941年由甘肃省水利林牧公司创办的“奶品制造厂”主产少量酥油、干酪,亦半途而废。现在,城区已有16家工业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7家,集体所有制企业9家,此外还有40余家手工业户散布在城区各处。全民、集体、个体三者形成了以皮革、日用化工、建材、食品、农牧机具修理、民族用品加工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县日用化工厂生产的骨粉、蹄角粒远销西德、日本、新加坡等国。县皮革制品厂生产的“安多”牌马靴被轻工部评为部优产品,畅销甘、青、藏和东北、新疆、北京等地。县生物制剂厂研制生产的“牛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填补了国内空白,“牛血清白蛋白”等生物制剂系列产品亦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解放前,县城文化设施极少,1934年所设的“县立图书馆”藏书仅1507册。解放后,县城文化设施发展迅速。到1990年底,已设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新华书店、广播站、电视差转台、卫星电视地面站及众多的国营、集体、个体录像放映点等文化设施。县图书馆藏书共1.576万册,借阅者络绎不绝。1978年建成的九甲山电视差转台和1986年建成的卫星电视地面站,可转播甘肃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和中央电视台的第一、第二套电视节目。
  1990年底,城区共有一所完全中学、一所藏族中学、一所普通小学、一所藏族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在校中小学生共276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072人;中小学教职员工229人。1985年12月,甘肃省佛教协会在拉卜楞寺内创办了“甘肃省佛学院”,它是全省唯一的培养藏传佛教职业人员的高等学府。
  城区照明和工业用电,由年发电量1130千瓦的桑科电站、年发电量374千瓦的洒合尔电站输送。居民、机关单位生活用水和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主要通过年生产能力80.3万立方米的县自来水厂获得。昔日,大夏河水屡屡泛滥尕曼可尔、颜克尔、尕寺诸沟洪水每每咆哮激荡,冲毁了民居、田地,造成了难以数计的损失。如今,已筑起了两岸全长8800米,高2・5米的大夏河防洪堤,开出了3条高1.2米、宽3.2米,各长650米的防洪渠,从而构成了有力的防洪设施体系。过去,入山伐柴薪,跑滩拣牛羊粪是城区群众获取燃料的主要途径。现在,县煤炭公司每年运入3000吨煤,从根本上解决了居民的燃料之急,部分机关单位、工厂还建起了锅炉,用上了暖气。
  民国时期,只有一条岷(县)夏(河)公路通至县城,晴通雨阻,行车屈指可数。夏河至临夏公路,虽经数次开凿,终未通车,山路崎岖,骡马难行。交通的不便,使县城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内外联系十分困难,兰州与夏河间的信息传达,最快也要六七天方可完取。解放后,经过数十年的开拓建设,交通面貌巳大有改观。由县城至王格尕塘的柏油公路全长36公里,东接兰(州)郎(木寺)干线公路,自县城东北可抵省会兰州,东南可达合作、临潭、.岷县等地,南通碌曲县、玛曲县、迭部县和四川省。夏(河)同(仁)公路西可至青海省境内。总长396公里的11条地方公路皆可通至县城。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使县城由往昔的闭塞之区,变成了车旅辐辏之地。
  第二节镇
  合作镇
  位于夏河县东南部,东经102°54′,北纬35°59′,是自治州首府所在地,镇人民政府驻人民西街,距县城71公里。
  镇区地处椭圆形盆地之中,四周环列低浅山丘。盆地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公里,狭1公里,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海拔2936米。地势自南而西北倾斜,央曲河南北流纵贯镇区。阿尼念青山(太子山)高耸于东北群山之巅,岩骨裸露,盛夏犹雪;南山林区峰峦起伏,堆黛叠翠,景色宜人。合作,原名“黑错”,1955年6月,取其谐音及民族团结之意,易名“合作”。
  旧居民区俗称“加科”,位于盆地东北的东周山“神林”西侧山脚下,距黑错寺约250米。居民区内,两条狭窄的街道南北并列,以东西位置分称上下街。居民不足200户,以祖籍河州、临潭旧城的汉回族居多。民国17年(1928年)“河州事变”爆发后,战乱迫使他们由故乡迁到了此处。加科居民,均受寺院统治,其事务由寺院派定头目4人管理,汉回族各2人。出于地利,黑错加科是县内仅次于拉卜楞的集贸市场。街市中,共有数十家商铺,每月有集市三次,分别为农历初八、十五、二十九日。每逢墟期,周围几十里内的藏族群众及河洮客商便纷纷来此交易。交易品以粮食、土特产、日用品为大宗。
  合作新街区的建设,始于1955年。1956年自治州首府由拉卜楞迁来此地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经过多次规划,累年施工,到1990年末,合作已形成了北起州石油公司加油站,南及州人大职工福利区,东至绍玛村,西抵早子垭口,南北纵长7公里,东西横宽1.6公里的建成区。它以宽20米、铺设柏油路面的腾志街为主街,以盘旋路口的羚羊雕塑为中心,10余条街巷纵横交错,大片高楼耸立,处处绿树成荫。繁华、整齐、干净的街区,与边缘地带的青青草地、层层梯田以及远近散落的藏族村庄、绿绿山峦、皑皑雪峰相映,呈现岀景象独特的“羚羊城”风貌。
  合作,是全州经济建设的基地,又是全州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
  这里集中了州属砖瓦厂、肉联厂、乳品厂、皮革厂、地毯厂、汽车修理厂、水箱厂、粮油加工厂、五金厂、火柴厂、制药厂、奶牛厂、建筑工程公司等10余家工业企业,其中州乳品厂生产的《燎原》牌奶粉、沙棘果汁颇受省内外消费者青睐,州皮革厂生产的皮革制品远销东北等地,州制药厂生产的各种中成药以货真价实而享有盛誉。
  合作是全州最大的物资集散地"由内地调入州内的物资流潴此地后,再分流各县;州内所产的羊毛、皮革、木材药材等也多由此运往内地。有利的客观条件,促进了合作商业经济的发展。腾志街两侧,国营、联营、个体商户店铺林立,粮油、肉食、蔬菜干鲜果品、家用电器、日用杂货、工艺美术、民族特需品等各色商品应有尽有,旅店、饮食、服装加工等服务性行业颇具规模。80年代,江浙闽川青诸省人等随着改革开改的浪潮,不断涌入合作地区,更为这里的商业繁荣注入了一股活力。
  镇人民政府下设公安分局、法庭、合作镇中学、合作镇小学、合作税务所、农业银行合作营业所、工商所、邮电所,并有建筑、运输、民族用品加工等乡镇集体企业。1990年末全镇共有农业人口759人,耕地65亩,种植青稞、燕麦、豌豆等农作物及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是年,共播种粮食作物48亩,总产量4.80吨;油料作物17亩,总产量1.30吨。年底各类牲畜共存栏334头(匹、只)。
  横踞八宝山之阳的合作寺院,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过去与青海隆务寺关系较为密切。合作寺原有建筑规模宏大,计有红白二经堂、弥勒佛殿、观音殿、护神殿、转经堂、金刚庙及各活佛囊欠、僧舍等,尤以其高近40米的红色“九层楼”建筑闻名于安多藏区。“文革”期间,合作寺院一度被毁,现正陆续修复。
  拉卜楞镇
  位于县城城关,曼达拉山耸立于东南,觉姆山雄峙于西北。镇区海拔2931米,地势高峻,气候潮湿寒冷,年均气温2.6C,年均降水量458毫米。冬春多风,最大风速29米/秒。
  拉卜楞地方原名“扎西奇”,意为“吉祥右旋之泉”,以地有泉呈右旋状而得名。扎西奇地方,原为甘加部落“冬窝子”,清初为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所据,并在其地兴建了恢宏的亲王府。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甘加千户将扎西奇地方献于嘉木样建寺①。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扎西奇寺建“拉章”即嘉木样府邸。当地群众出于对大师的尊崇,便将“拉章”冠于寺名之前。久之,“拉章”转音为“拉卜楞”,并被用来指称寺院、寺院附近的街区和村庄,广义上又泛指拉卜楞寺所属教区。
  镇区的形成,始于塔哇。据传在清乾隆末年,第二世嘉木样为使僧侣们的食粮有保障,特从农区请来几户人家,让他们在寺院附近开荒种粮。不久,这几户人家便定居在今下塔哇一带,史称“阿哇群仓周”即“最早定居的六户人家”。此后,又有六户“香德”即种田者定居于今上塔哇地方。随着拉卜楞寺声望日隆,上、下塔哇住户也渐次增多,并出现了作为交易市场的“丛拉”。清末民初,拉卜楞寺开放塔哇,允许各族商人入居经商,于是内地回汉商贾渐入拉卜楞,部分人长期定居于塔哇,塔哇范围由此得到扩大。到民国17年(1928年)前后,随着县政府的设置、“河州事变”的爆发,大量回、汉族人等涌入拉卜楞,塔哇住户猛增,居民区迅速扩张。民国27年(1938年)时,已形成了以塔哇为中心,东起曼可尔,西至寺院,南及河南居民区的城镇雏形,居民多从事商业、手工业。据有关记载,当时的塔哇,堪称繁华,仅在上下塔哇就有商号百余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上塔哇。县政府、学校等则设于下塔哇。到1942年大夏镇设立时,一个以发达的商业、手工业为特色的城镇已经形成。1947年,示范镇镇公所下设6保、59甲,全镇共425户,2199人,内中商业户、手工业户居多,商号作坊主要分布于街道两侧、塔哇上下。街区除县政府、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外,另有金融、司法诸机构及邮局、图书馆、学校、医院等设施,建筑以塔哇、寺院周围及河南居民区较为集中,余则散处。
  1953年10月,拉卜楞成为甘南藏族自治区首府后,街区人口逐年增加。1956年7月,自治州首府迁往合作,街区人口锐减。此后,人口总数又持上升趋势。到1990年底,拉卜楞镇共有2507户,102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98人。非农业人口中,多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其余为从事商业、民族特需品和畜产品加工业、饮食业等行业的城镇居民。
  拉卜楞镇的经济发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邻近内地和拉卜楞寺的宗教影响,早在四十年代,拉卜楞已是甘肃西南部仅次于临潭旧城的物资交流集散地,当地居民长期保持着以经商为业的传统习惯。在此基础上,解放后数十年来,已逐步形成了以商业、畜产品和民族特需品加工业为主,以饮食服务业为辅的经济格局。1985年底,在拉卜楞工商行政管理所登记注册的集体、个体工商户共有364家,经营范围包括食品、衣着、日用品、文化娱乐用品等类,年营业总额为266万元。民族特需品、畜产品加工业产品主要是奶钩、耳环、戒指、手镯等金银饰品,铜灯、铜勺、铜壶等铜器,藏刀、锨、镰、马镫、打狗棒等铁器,木碗、木质包铜经筒等木器,以及靴帽、皮袍、鞍辔、酥油、曲拉、酸奶等产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拉卜楞匠人精心制作的金银饰品。集体、个体户开设的饭馆、小吃店、旅店、照像馆、理发店、发廊等一应俱全,比比皆是。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当地居民开办的舞厅、“卡拉OK”厅、录像放映点、台球室等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镇区的各个角落。此外,还有众多居民从事建筑业、运输业,从中获取了可观的利润。
  1985年3月2日,国务院批准夏河县对外开放。同年5月1日,拉卜楞寺正式对外开放。由此,拉卜楞成为全省旅游热点,中外游客接踵而至。夏秋之际,车流如潮。寺院内外、街头巷尾,东西方诸色人等熙熙攘攘,奇装异服与传统的民族服饰、红色袈裟交织,金发碧眼的异国游客与仆地“磕长头”的藏族朝拜者相伴,绘出了一幅对比强烈的时代画卷。长街上下,喃喃颂经声、隆隆“古拉”转动声、店主和小贩的叫卖声、南腔北调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持续不断,奏出了一曲充满魅力的时代乐章。新兴的旅游业,已成为拉卜楞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繁荣。
  全镇共辖6个居民委员会,镇有工商所、税务所、公安派出所及镇办福利厂,另建有文化站、录像放映点等文化设施。1990年,镇办福利厂完成非生产性投资额15万元。
  第三节乡
  桑科乡
  位于县西部,东邻九甲乡,南接阿木去乎、牙利吉、科才诸乡,北连甘加乡,西境为青海省同仁县、泽库县。乡人民政府驻吉合塘,距县城15公里。
  桑科周围山峦重叠,中为河谷滩地,平均海拔3050米。滩地以“大不勒赫卡”山为界,西南为达久滩,东北为桑科滩,两滩平缓宽敞,牧草丰美。桑科河系大夏河正源,发源于桑科滩南欧布卡山北麓,南北流至桑科沟口后,与发源于青海同仁县境内的大纳河相汇,以下便称大夏河。因大夏河源于桑科,所以藏语称之为“桑曲”。
  气候高寒阴湿,冬春多风,夏秋昼夜温差大。
  全乡总面积1292.90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156.82万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3.04%,为各乡镇之冠。草场主体是草原化草场和沼泽化草甸草场。1990年末,牛羊等各类牲畜共存栏104364头(匹只)。当年岀栏菜牛2459头,牛肉产量184.40吨;出栏菜羊19237只,羊肉产量269.32吨。牛奶产量770.70吨,绵羊毛产量为50.69吨。
  乡内设有商店、粮站、信用社、兽防站、广播放大站、电影放映队、医院和一所寄宿制小学,县属种羊场设在吉合塘。
  桑科水库是镶嵌在草原上的一面明镜。它位于桑科河与大纳河交汇处,距县城14公里。1976年动工兴建,1979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国家共投资333万元。1984年,又对大坝进行了加固施工。水库大坝长246.90米,坝高9米,坝顶宽3米,水库汇水面积1960平方公里,最大储水量20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盛水期为32万平方米,枯水期为15万平方米。库水深5米。桑科水库主要为设在九甲乡昂去乎村对面的电站机房提供发电用水,并可调节水量20万立方米。
  辽阔的桑科草原,风景如画,空气清新,履之令人陶醉。东北山顶的桑科古城依山而筑,俯瞰桑科水库,周长2220米的颓垣与山下台地上的另一矩形古城遥应。在古城遗址,人们曾发现了大量的古陶瓷残片。绚丽多姿的桑科草原,是历世嘉木样入寺坐床的必经之地,桑科人为此深感荣耀。如今,这里是县城居民“浪山”的佳地,也是国内外宾客的旅游热点。设在草地深处的“格桑花”个体旅游点,每年要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众多游人。
  乡内辟有一条简易公路,由吉合塘东北15公里至县城,东南21公里入阿木去乎乡接兰郎公路。
  九甲乡
  位于大夏河上游南北两岸,乡域东连达麦乡,西接桑科乡,南邻扎油乡,北依甘加乡,总面积174.6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931米。地势由东向西渐次升高,起伏较犬。河谷滩地平坦肥沃,便于灌溉,其中以麻莲滩、洒易昂、王府上下为著,多已垦为农田。河谷南北为高山草地,阴坡间有灌丛树林。气候寒冷阴湿,冬春多风,年均气温2.6℃,年降水量444.4毫米,平均无霜期约40天。
  九甲乡是为县城提供乳制品、蔬菜和燃料的基地。1990年末,全乡共有耕地0.65万亩,其中水浇地为0.26万亩,农作物以青稞、春小麦、豌豆、油菜籽为主。麻莲滩人种植的萝卜、白菜、芹菜、韭菜、洋芋、葱、蒜等各种蔬菜,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地运入县城,其中最有名气的是硕大多汁、味甜脆爽的冬萝卜。
  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12.65万亩,多为草原草场和灌丛草场。1990年底,各类牲畜存栏共18492头(匹只),其中牛4873头,绵山羊12398只。当年出栏菜牛918头,菜羊2118只,牛肉产量65.85吨。夏秋时节,各村的藏族妇女常常手提自制的酸奶等乳制品入城售卖,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她们的身影。
  九甲乡人经商成风,下江南,上西藏,入巴蜀,无所不至;又兼运输业、建筑业、饮食服务业之长,活跃于县城内外。洒易昂村民制作的帐篷和藏袍、王府村工匠制作的金银民族饰品和宗教用品远近闻名。1986年,由下塔哇村民集资兴建的综合性集体企业“九甲商场”落成。商场地处县城中心,占地1900平方米,以经销民族特需品、畜产品为主。此外,乡内还办有综合厂、农机修理站、旅社等集体企业。
  文教卫生设施有乡广播放大站及3所小学,2个医疗站。桑科水电站设于来周村。
  拉卜楞寺西南的阿米九干山悬崖崛起,高出河谷200米,绝顶松柏苍翠,人称“九甲林”。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拉卜楞寺曾在该山建立静修寺,是寺院高僧静修之地。
  甘加乡
  位于县北部,乡域东连曲奥乡、麻当乡、王格尔塘乡,南接达麦乡、九甲乡、桑科乡,西邻青海省同仁县,北界青海省循化县,东北交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总面积894.70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仁青村,距县城28公里。
  该乡凹处盆地,四周山峦环抱,乡政府驻地海拔2950米。北部偏东的达里加山为县内最高峰,海拔4636米。达里加山南麓4000米以上,是平缓宽敞的高山草甸,系共属全乡的夏季牧场。草甸边缘,岩石裸露,断崖百丈,形成了横亘10余里的白石崖矗壁。盆地中,草滩广阔,谷沟宽敞,溪流纵横,是天然的优良牧场。
  乡内设有粮站、商店、兽防站、信用社、拖拉机站、小型水电站及州属甘加籽种繁殖场,另设有4所小学和电影放映队、广播放大站、卫星电视地面站、文化站、卫生院。
  甘加乡是全县重点牧业乡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共约123.40万亩。4〜9月牧草生长期间,降水量偏低,年降水量仅346毫米,居全县之末,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最干旱的牧场。甘加为“甘加羊”的中心产区。“甘加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古老羊种,史称“白石羊”,具有耐严寒,耐粗牧的特点。它的肉质鲜嫩,羊毛更以多种优点享有盛誉。
  昔日的甘加,蝗灾、鼠害频仍,旱灾、雪灾交加,牲畜疫病时起,草场植被破坏和退化严重,牲畜动辄大量死亡,牧民群众深受其害。解放后数十年来,党和政府及广大牧民在甘加先后进行了飞机灭蝗、消灭高原鼠兔和中华鼢
  鼠、防治牲畜疫病工作。1976年至1980年,进行了干旱草场改良中间试验。通过围栏耕翻播种,建立了多年生人工草场,产草量比原始植被提高了两倍。1981年以来,国家投资98万元,省水利部门还调拨了从西德引进的佩罗玛特喷灌机,省、州、县科技人员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甘南草原上第一条喷灌发电兼用的综合水电工程,喷灌面积2500亩,自流灌溉面积1.4万亩。至1990年,全乡种草面积已达136867亩,其中耕地种草5000亩,三荒种草131867亩。通过保护、改良、合理利用草场的种种措施,被破坏的植被开始逐渐恢复,抗灾保畜能力得到了加强。
  从1975年开始,甘加乡进行了畜群结构改革,采取了保护适龄母畜、适当出售当年羔羊和非生产畜的措施,扩大了出栏,精干了畜群。随后,又确定了“以羊为主,发展总增,提高质量,扩大出栏”的经营方针,使全乡畜牧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层次。1990年底,全乡各类牲畜存栏共193070头(匹只),其中绵山羊167099只。当年出栏菜牛3292头,菜羊69434只。绵羊毛产量160.42吨,约占全县总产量的40%。
  气候寒冷阴湿,太阳辐射强烈,无绝对无霜期,不宜农耕。从汉代到清代,曾屡屡开垦,1958年也一度提出“开光平滩,牛羊上山”的口号,大举移民垦荒,结果仍以气候不适,得不偿失而中辍。1990年,全乡共播种农作物7719亩,内中青饲料占5000亩,另种植了少量青稞、油菜籽。
  甘加是拉卜楞寺的创建者第一世嘉木样华秀•俄昂宗哲的诞生地,境内有白石崖寺、甘坪寺等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有光日仓女活佛的囊欠,还有县内唯一的苯教寺院——作海寺。
  散布在达里加山主峰及其附近高山草甸上的“达里加翠湖”、“措江”、“措岗”、“措勒合瑞”等高山湖泊人称“五山池”,是甘加乡境内有名的风景区。
  被藏史称为“捏贡直噶尔神山”的白石崖,是甘加乡境内鲜明的地理标志,汉白石县即以其得名。白石崖中部断裂处,是通往达里加山的江拉沟口,沟口左侧形如宝瓶的崖底,便是有“安多无柱佛殿”之称的白石崖洞,它被藏区群众视为宗教圣地,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
  白石崖洞附近,即是著名的甘加八角城。该城藏语称“卡尔昂”,藏文史籍称为“卡尔雍仲”,意为“卍”字城,以其呈空心“十”字形,各角皆有一个城墩而得名。八角城的建筑设计,在国内现存古城中极为罕见,现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待进一步的发掘研究。除八角城外,境内还有斯柔城等数座古城遗址。古代的甘加,是青藏高原通往内地的交通枢纽之一,由捏工川东北可及河州,西北可达循化。兰郎公路开通后,其昔日的交通枢纽作用已不复存在,但古道遗迹仍依稀可辨。今日的甘加,各村均可通车,乡政府驻地至县城公路全长28公里,夏河至青海同仁县的班车也途经其地。
  达麦乡
  位于县城之东,乡域东接唐尕昂乡,东北连王格尔塘乡,北界甘加乡,西交九甲乡,南邻扎油乡,总面积约212.40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吉塘,海拔2780米,距县城15公里。
  大夏河自西向东横贯乡境,两岸遍布滩地,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全县最佳农作区域之一。1990年,全乡共有耕地0.77万亩,其中水浇地0.73万亩。农作物以春小麦、青稞、油菜籽为主,当年共播种粮食作物4955亩,总产量661.90吨;油菜籽1115亩,总产量83.20吨;青饲料794亩。
  河谷南北,山峦起伏。北部山区牧草丰茂,灌木丛生;南部山区森林连绵,夏日一片翠绿,入秋红叶满山。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共10.96万亩,多系灌丛草场和高寒草场。牲畜以牛羊为主,1990年末各类牲畜共存栏16598头(匹只)。森林面积共2.99万亩,内中多为杉、柳、桦、杨等乔木。山地林中,栖息着獐、鹿、豹、山狳 、狼、水獭、黄羊、蓝马鸡、雪鸡、柳鸡等动物,并出产麝香、冬虫夏草、贝母等珍贵药材。
  境内蕴藏着铜、银、铋 、钨 、硫、石灰石等矿产资源。解放后,先后在境内开办了州属阿姨山铜矿、县属水泥厂、乡属石灰厂等厂矿企业。
  水利资源丰富,南北山区共有7条支流汇入大夏河。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投产的州属白土坡电站,是镶嵌在大夏河畔的一颗明珠,总装机容量2650千瓦,主供自治州首府用电,乡内有4个自然村通电。
  达麦地处拉卜楞与古河州交通要道,昔日这里是过往商旅歇脚投宿点,达麦村亦因此而被称为“达麦店”。解放后筑成的完夏公路沿大夏河北岸穿越乡境,东入王格尔塘乡,与兰郎干线公路相交。
  乡内设有电影放映队、卫星电视地面站、广播放大站,4所公办和民办小学。乡卫生院之外,还设有4个合作医疗站。乡政府驻地设有商店、信用社、兽防站。
  矗立在大夏河畔的“长石头”,是达麦乡境内鲜明的地理标志,并伴有美妙的传说。该石之巅,原有一株低矮的青松迎来送往,颇具情致。近年来,人们常往“长石头”炸取石灰石,以致长石渐瘦,佳树云飞了。
  王格尔塘乡
   位于县东北部,东邻曲奥乡、卡加道乡,南交唐尕昂乡,西连达麦乡、甘加乡,北接麻当乡,总面积约224平方公里。
  王格尔塘地处大夏河河谷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大夏河两岸有大片河谷漫滩,周围山峰连绵,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500米。大夏河与永曲在境内交汇,水利资源丰富。气候较县南部温和,年均温4°C,年降水量450毫米,无霜期约120天左右。
  王格尔塘是拉卜楞及洮州、黑错通往河州的交通咽喉,自古便是商旅云集之地。现在,这里是王(格尔塘)夏(河)公路与兰郎公路交接点,南距合作34公里,西去县城35公里,东北至临夏市72公里。交通的便利,为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1990年末,全乡共有耕地0.75万亩,其中水浇地0.38万亩。当年农作物7003亩,其中粮食作物包括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洋芋等共5754亩,另油菜籽554亩,青饲料603亩。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2.3万亩,以灌丛草场为主。1990年末,各类牲畜共存栏16640头(匹只),以牛、羊为主。森林面积约3.56万亩,树种有杉、杨、桦等,州属大夏河林业总场设于下滩村。
  1984年成立的“王格尔塘农工商联合公司”拥有针织、建筑建材、运输、饮食服务、机修、木器加工、商品经销等10余个经济实体,该公司与兰州第四毛纺厂于1986年6月合资兴建的“兰夏绒毛厂”,是西北地区屈指可数的羊毛加工基地之一,年加工羊毛能力为2000吨。
  乡政府驻地设有粮站、商店、信用社、税务所、兽防站、邮电支局、汽车客运站。乡内有1所初级中学、8所公办和民办小学、乡广播放大站、电影放映队。乡卫生院之外,各行政村还设有医疗站。
   位于达尔藏沟内的“达尔藏湖”幽处群山之中,藏史称之为“碧玉曼遮湖",是人们称道的旅游胜景。
  阿米亚日山左侧的山谷名为“德尔隆沟”。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此谷中有玛玖拉仲师徒所埋的伏藏(佛经及海螺等法器)。第一世嘉木样认为,此地“是空行母圣众集会的圣地”。德尔隆谷口,即是闻名遐迩的德尔隆寺(又名沙沟寺)。该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与青海隆务寺关系密切,历世赛仓均为寺主。麻当乡
  位于县北部,东北接曲奥乡,南邻王格尔塘乡,西北连甘加乡,总面积约377.30平方公里。
  地处大夏河河谷地带,地势从东向西、由北至南渐渐升高,平均海拔2400米。大夏河自南入境,东北流入曲奥乡。河谷两侧山峰林立,观音、且隆、牙首三沟挟流而下,形成了“三沟一谷”的地理特征。沟谷间多有滩地,河谷东北部雄峰夹峙,地势险峻。年均气温4.5℃,年降水量约410毫米,年均无霜期约120天。
  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10.21万亩,主要为灌丛草场和草原草场。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9966头(匹只),其中绵山羊19904只,牛8414头。全乡共有耕地1.06万亩,川地为0.56万亩,主要种植春小麦、青稞、蚕豆、油菜籽。当年共播种农作物10592亩,其中粮食作物8500亩,总产量1581.60吨。连绵起伏的山野间,生长着大片的杉、桦、杨树及山杏、山梨、酸刺果、樱桃、草莓等野生经济作物。灌林草地间,盛产营养价值很高的蕨菜,当地群众于五六月时采集盐渍后运销内地、国外,获取了丰厚利润。
   兰郎公路沿大夏河谷纵贯境内,交通方便。
  乡内设有商店、粮站、信用社、税务所、兽防站、电视差转台、广播放大站、电影放映队、卫生院、医疗站和3所小学,建有3座小型水力发电站,总发电量303千瓦。
  大夏河西岸、且隆沟口台地上的玛利巴古城遗址城墙犹存,据考为汉白石县治。该城傍河而建,地处险要,唐钱、宋瓷等各种文物屡有发现,是县内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
  曲奥乡
  位于县东北部,东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为邻,西北和甘加乡相交,西南同麻当乡、王格尔塘乡分界,东南跟卡加道乡连壤。乡人民政府驻加道村,距县城76公里。
  境内峰峦重叠,沟峡交错。大夏河自西南入境,东北岀土门关流入临夏回族自治州地。沿岸土地肥沃,山坡林密草茂,两侧高山夹峙,俯瞰着蜿蜒如带的谷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起伏较大,西北界达里加主峰海拔4636米,东北界土门关海拔2160米,高低均为全县之冠。年均气温最高4.8°C,居各乡镇之首。
  全乡总面积244.60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约为3.5万亩,大部分为灌丛草场。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数8754头(匹只),以牛羊为主。共有耕地0.41万亩,内川地0.12万亩。农作物以春小麦、青稞、蚕豆为主,当年共播种粮食作物3495亩,总产量616.40吨。林地面积17.93万亩。翠绿的群山中,生长着杉、桦、杨等树种及大片的灌木丛,栖息着香獐、山徐、毛冠鹿、蓝马鸡等珍稀动物,蕨菜年加工量在70吨左右,远销日本等国。
   乡内设有商店、信用社、兽防站、电视差转台、广播放大站、电影放映队、学校、医院,建有2座小型水电站,总发电量85千瓦。
  东北界处的土门关,是甘南、临夏两州之间的交通咽喉。在历史上,土门关是各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汉族聚居区的分界处之一,亦是边陲通往内地的重要关隘。明洪武年间,沿太子山脉筑二十四关以为屏障,土门关是其中规模最大者。据《河州志》记载,该关依山筑土城长5里,傍河建关楼高2层,雕梁画栋,雄伟称奇。清代的土门关,是河州镇长期派兵驻守的重要关卡。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土门关的城楼虽已荡然无存,但其关墙遗迹尚在。现存的关墙墙基长约3里,高低不等,最高处达5米以上,墙顶宽4米,系黄土夯筑,沿河谷两侧的山脊蜿蜒而上,依稀可见当年的雄关英姿。如今,这里是兰郎干线公路穿越县境的入口,由此东北可达省城,西南可及县城,南可至于合作,昔日的军事要塞变成了日趋繁忙的运输孔道。
  唐尕昂乡
  位于县城东部,北接王格尔塘乡,西邻达麦乡,南壤扎油乡,东连卡加道乡、卡加曼乡,东南交那吾乡。
  地势起伏较大,大夏河支流永曲由东南流向西北,将全境分为东西两部分。河谷低凹,沿岸多有滩地,两侧峰岭相连,沟壑错落,乡政府驻地海拔2620米。年均气温3.4℃,年均降水量469毫米,气候较为温润。兰郎公路穿越乡境,交通便利。
  全乡总面积191.60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约为1.28万亩,主要是灌丛草场。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数16147头(匹只),以牛、羊为主。全乡耕地面积1.08万亩,其中川地0.09万亩,多集中在永曲西岸地带。当年共播种青稞、春小麦、豌豆、洋芋等粮食作物7000亩,总产量667吨,油菜籽1230亩,总产量48.30吨。森林面积约6.79万亩,是县内主要林区之一。山峦间灌木密集,松荫成片。
  乡政府驻地设有商店、信用社、兽防站、税务所、卫生院、广播放大站等机构设施。全乡共有5所小学。
  卡加道乡
  位于县东北部,东邻佐盖多玛乡,南接佐盖曼玛乡,西连卡加曼、唐尕昂、王格尔塘、曲奥诸乡,北界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和政县。乡人民政府驻其乃合村。
  地处太子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以山大沟深著称。太子山,史称白石山、露骨山、太峙山、雪山不一。西北接县内第一高峰达里加山,向东绵延到卓尼、康乐县交界处的白石山,横亘200余公里,随地异名,属西倾山脉北支,藏语称之为“阿尼念青”。明朝时沿这条山脉崖谷筑二十四关,以为河州屏障,“关内河州,关外蕃界”。其主峰母太子山海拔4332米,与猪咀山(海拔4304米)、公太子山(海拔4162米)并峙于卡加道乡北部边缘,史载“冬夏顶积雪”,“石骨杰出,高入云表,数百里外皆望见之。”乡政府驻地海拔3230米,气候高寒,年均气温0.5C,天旱时人畜饮水匮乏,夏秋时有雹灾发生。
  总面积约369.40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1.49万亩,森林面积0.75万亩,耕地1.18万亩,系半农半牧区。草场多为灌丛草场和高寒草场,牲畜以牛、羊为主,1990年底全乡各类牲畜存栏28025头(匹、只)。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300米以下谷地及向阳缓坡处,农作物以青棵、油菜籽、燕麦为主,兼有少量春小麦、豌豆、白菜、萝卜和洋芋等作物。1990年共播种粮食作物2535亩,总产量253.50吨;油菜籽2640亩,总产量105.60吨,青饲料3285亩。
  乡政府驻地设有商店、兽防站、信用社、广播放大站、卫生院,全乡共有4所小学。乡内建有1座发电量为75千瓦的小型水电站,筑有1条可通往合作、县城的简易公路。
  北部林地和峡谷地带,栖息着豹、野猪、黄羊、香獐、鹿、蓝马鸡等野生动物,出产大黄、贝母、秦艽等药材。太子山裸露的岩层多系石灰石原料,并蕴藏着品位高、但储量不大的金、铜、锡等伴生矿床,适于乡镇企业或联合综合开采。此外,乡内还分布着质量上乘的大理石资源。卡加曼乡
  位于县城东南,乡人民政府驻加尔高村,距县城58公里,去合作镇10公里。东连佐盖曼玛乡,东北接卡加道乡,西南交那吾乡、扎油乡,西北邻唐尕昂乡,总面积约105.67平方公里,共辖4个村民委员会,27个村民小组。1990年底,全乡有573户3144人,汉族占总人口的50%,是县内汉族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之一。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永曲河水自东南入境,在乡西北部与扎油河交汇,又西北流入唐尕昂乡境。两岸崇山峻岭相峙,形成了一条峡谷地带。谷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开阔,阡陌相连。乡政府驻地海拔2760米,气候高寒阴湿,年均气温2.8℃,年均降水量510毫米,年均无霜期约120天〜150天,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又系雹灾多发区。兰郎国道由西北向东南纵穿乡西南部。
  可利用草场面积约7.10万亩,大部分系灌丛草场。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8264头(匹、只),以牛、羊为主。耕地面积1.60万亩,山地占1.40万亩。农作物主要有青稞、春小麦、豌豆,其次有蚕豆、洋芋、油菜籽及各种蔬菜。当年共播种粮食作物8000亩,总产量858.90吨;油菜籽900亩,总产量42.40吨。森林面积约0.51万亩,主要分布在河谷之南的山麓阴坡,杉、桦、杨成片连绵,郁郁葱葱。
  乡政府驻地设有兽防站、信用社、商店、农副产品加工场、广播放大站、卫生院。香拉村附近,建有1座装机容量为150千瓦的水电站。乡内共有3所小学,并建有1座电视差转台。
  卡加寺是县内历史悠久的古寺之一,清代称之为“哈家寺”。据《循化志》记载,这座寺院是厅治“口外”按度牒人数向官府领取衣单口粮的两寺之一(另一为白石崖寺)。
  佐盖曼玛乡
  位于县东部,东连佐盖多玛乡,南邻卓尼县,西南交那吾乡,西界卡加曼乡,北依卡加道乡,乡人民政府驻佐盖格尔娘(美武旧寺)。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为夷平面,西北为丘陵地带。东南部滩平谷浅,利于畜牧;西北部灌木丛生,栖息着香獐、黄羊、豹、雪鸡、马鸡等多种野生动物。格尔娘曲(美武河)自东南向西北穿越乡西南,汇入永曲。乡政府驻地海拔3120米,气候寒冷阴湿,冬春多大风。乡内的地方公路西南通往合作镇,西北入于卡加道乡,东北延伸到佐盖多玛乡境内,各村都可通车, 交通便利。
  乡政府驻地设有粮站、商店、信用社、邮电所、公安派出所、税务所、兽防站、广播放大站、卫生院等机构设施。乡内办有4所小学,建有电视差转台1984年,该乡从合作续接入刘家峡电网,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用电。
  全乡总面积384.40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7.75万亩,主要是草原草场和草原化草甸草场。牲畜以牦牛、绵羊居多,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47389头(匹只)。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300米以下的谷地和阳坡,1990年底共有2.63万亩,川地面积为0.40万亩。农作物有青稞、豌豆、油菜籽和青饲料等,当年播种粮食作物10005亩,总产量931.90吨;油料作物5999亩,总产量255吨。另种植燕麦8000亩。森林面积约0.22万亩,主要分布在岗岔村一带。
   德乌鲁村附近蕴藏着可供开采的铜矿,探明储量约3700吨,并伴生金、银等有色金属矿床,此外还有砷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佐盖多玛乡
  位于县东北部,东、南与卓尼县接壤,正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交界,西连佐盖曼玛乡,西北依卡加道乡,乡人民政府驻佐盖格尔斯(美仁新寺)。
  地势夷平,由东南部略向西北倾斜,山原沟谷宽浅。乡政府驻地海拔3420米,东缘阿尼威当山海拔4062米。气候寒冷湿润,平均霜冻期为173天〜188天,年均气温一0.4C。冬春风大,夏季雾多。发源于乡南部腊利大山的永曲横穿乡南,经数乡之地后,在王格尔塘乡境内注入大夏河,全长70公里,水能蕴藏量3.8万千瓦。
  总面积560.60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4.71万亩,多为灌丛草场、草原化草甸草场和草甸草场。“美仁牦牛”身躯壮硕,产肉量和产乳量在全县首屈一指,民谚有“一堵墙”之喻。1990年末,全乡各类牲畜存栏50667头(匹只),其中牦牛即达20114头。当年出栏菜牛共2249头,牛肉产量168.68吨;菜羊8169只,产量114.37吨。牛奶产量495吨,绵羊毛产量19.40吨。全乡纯收入173.83万元,人均收入508元。
  草地、山坡盛产细嫩鲜美的野生优质蘑菇,系县产“山珍”之一。这种蘑菇盖小柄短,色泽橙黄,当地人称“钉子蘑菇”或“黄蘑菇”。它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透疹、祛风湿、治疗关节炎的药物功效。每年夏秋雨后,当地群众便纷纷采集,所获除自食外,还作为商品远销各地。境内另出产秦艽、党参、大黄、雪莲、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
  乡政府驻地设有信用社、兽防站、商店和广播放大站、卫生院,乡内共有两所五年制小学。
  地方公路横贯乡境,东通卓尼、临潭县,西南可及合作,西北可达县城。
  那吾乡 位于县东南部,乡域环绕自治州首府合作镇,东邻佐盖曼玛乡和卓尼县沙冒乡,南依加茂贡、勒秀、博拉诸乡,西连扎油乡,北接卡加曼乡,乡人民政府驻合作镇旧街2号。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丘陵起伏,间有平阔草滩,系低山地地形。乡政府驻地海拔2936米。气候高寒阴湿,年均气温2Co夏秋多雨,年均降水量562毫米。
   全乡总面积282.80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约23.42万亩,草原草场占其主体。牲畜以牦牛、绵羊为主,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39918头 (匹只)。耕地共4.44万亩,山地为3.75万亩。是年共播种青稞、豌豆、洋芋等作物16592亩,总产量1558.20吨;油菜籽6544亩,总产量296.60吨;青饲料13525亩。那吾乡是“合作猪”的中心产区。
  凭借邻近自治州首府的有利条件,当地群众积极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品经销业及饮食服务业多种经营活动。:1990年,仅乡办砖瓦厂、家具厂的工业总产值(现行价)即达109万元。
  1990年,全乡纯收入总计306.01万元,人均收入341元。
   乡内设有农业银行营业所、税务所、邮电所、兽防站、广播放大站、乡办小学、卫生院、医疗站等机构设施。
   兰郎公路与岷(县)合(作)公路在境内相交,各村均可通车。
  扎油乡
  位于县中部,其北为唐尕昂、达麦、九甲诸乡,西为桑科乡,西南为阿木去乎乡,南为博拉乡,东为那吾乡,乡人民政府驻娄玛塘村。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乡域按地理位置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扎油道、扎油哇玛和扎油曼。扎油河源于乡南,东北与多合河交汇,又东北与永曲合流,沿岸有小片河滩地。南北山岭连绵起伏,西南部加格塘(又译为“加尕滩”,意为“汉营滩”)宽阔平坦,牧草丰茂。乡人民政府驻地海拔3020米。气候寒冷阴湿,年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520毫米。 全乡总面积370.40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约33.74万亩,灌丛草场占28万亩。牲畜以牛、羊为主,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32261头(匹只)。全乡共有耕地0.98万亩,内川地0.40万亩。当年播种青稞、春小麦、豌豆等粮食作物共2700亩,总产量275.20吨;油菜籽3200亩,总产量104吨。森林面积约3.29万亩,杉、柳交杂,灌木丛生。草地林中有獐、鹿、豹、狸、蓝马鸡等野生动物,并出产秦艽、贝母、大黄等药材。
   乡政府驻地设有商店、信用社、兽防站、广播放大站、卫生院,全乡有三所小学,建有电视差转台和一座装机容量为120千瓦的水电站。
   沿河谷筑有一条简易公路,经洒索马村东南通往合作。
  阿木去乎乡
  位于县南部,东邻博拉乡,南靠吉仓乡,西南交牙利吉乡,西北界桑科乡,东北依扎油乡,总面积367.40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加尔高村。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群山逶迤,屏围着一片广阔的滩地。阿米公洪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4249米,乡政府驻地德摩塘海拔3040米。群山之间,谷川纵横,流泉遍野。发源于牙利吉乡境内的“德合曲”自西而来,与尼玛隆河汇流后穿越乡南部,东经博拉乡、勒秀乡注入洮河。全境为洮河上游支流流域,水草丰茂。
  气候寒冷阴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4℃,夏季最高气温25C,冬季最低气温达一30℃,绝对无霜期仅30天左右。年降水量平均590毫米,多集中在6月,夏秋常发生局部性雹灾。冬春多大风,素以“滩大风大”闻名。
  阿木去乎的土壤阴湿肥沃,适于耐寒性农作物的种植和牧草的生长,是县内农牧并举的地区之一。1990年末,全乡共有耕地3.02万亩,农作物主要是青稞、豌豆、洋芋、油菜籽、燕麦。当年共播种粮食作物8800亩,总产量880吨;油菜籽5420亩,总产量216.80吨。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1.35万亩,以草原草场、灌丛草场、草原化草甸草场居主。牲畜多为牦牛和绵羊。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42386头(匹、只),其中羊24389只。林地面积约8.50万亩,主要分布在山峦坡地。灌林草地盛产秦艽、贝母、党参、大黄等药材,以秦艽为大宗。还有蕨麻、蘑菇、沙棘果等野生经济植物。乡政府驻地设有商店、粮站、信用社、税务所、公安派岀所、法庭、兽防站、邮电所及乡办拖拉机站、农机修理厂,全乡共建有6座小型水电站,为各村的榨油、磨面、粉碎、脱粒等机械设备提供了动力。乡内还设了卫星电视地面站及4所小学、卫生院、医疗站等文教卫生设施。
  兰郎公路经德摩塘畅通南北,另有一条简易公路经桑科滩直达县城。
  阿木去乎寺院始建于1760年,迄今已有231年历史。该寺内设四个扎仓即闻思学院、印经院、密宗续部学院和时轮金刚学院,过去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规模宏大,在县内仅次于拉卜楞寺。
  牙利吉乡
  位于县南部,东连阿木去乎乡,东南交吉仓乡,南界碌曲县,西靠科才乡,北接桑科乡,东西广25公里,南北袤15公里,总面积约375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阿纳村,距县城118公里,共辖4个村民委员会,33个村民小组。1990年底,全乡共679户4170人,藏族约占总人口的98%。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200米。德合曲发源于乡西部,自西而东流经4乡,在勒秀乡境内汇入洮河,全长80公里。横贯乡境的德合曲两岸,是开阔平坦的滩地,其中以阿纳村周围的“二郎滩”最为著名,大部分已垦为农饲地。滩地周围多高山丘陵,山体间沟壑遍布。气候寒冷阴湿,年均气温0.7℃,降水量580毫米,冬春多雪,四季常风,无绝对无霜期。
  东部连阿木去乎,开发较早,为半农半牧地带;西部开发较迟,又因气候等关系属纯牧区。1990年底,全乡共有耕地0.85万亩,农作物主要是青稞、洋芋、油菜籽和青饲料。当年共播种粮食作物1500亩,总产量141.70吨;油菜籽2000亩,总产量74.20吨;青饲料2813亩。可利用草场面积约24.93万亩,多为灌丛草场和草原草场。牲畜以牦牛和绵羊为主,年末各类牲畜共存栏48915头(匹、只)。
  兰郎公路过境13公里。另有一条长10公里的简易公路,自乡政府驻地至阿木去乎乡境内连接兰郎公路。
  乡内设有商店、兽防站、信用社、电影放映队、广播放大站、卫星电视地面站、卫生院、医疗站和8所小学,建有1座5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
  科才乡
  位于县西南部,东南交碌曲县界,西南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境,西北连青海省泽库县域,北邻桑科乡,东北依牙利吉乡,全乡总面积857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格个贡巴,距县城178公里。现辖3个村民委员会,12个村民小组。1990年底,全乡共有460户255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2.89人,在全县以地广人稀著称。
  地势西北高于东南,平均海拔3260米。克其合杂山海拔4395.9米,高峙于乡西;尕尔日拉日山海拔4201米,雄踞于乡北。发源于完青卡山的科才河,由西北向东南穿越乡境,最后在碌曲县境内注入洮河,全长45公里。山川之间,有干莫尔、多布加、科才库合三沟,査卡塘、克其合塘等大片开阔滩地,其中查卡塘以宜于牧放的盐土而闻名。年均气温0.5℃〜0.4℃,年均降水量620毫米,冬春多风,夏秋频雨,气候至为寒湿。
  科才乡是县内纯牧业乡之一。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127.96万亩,草场主体为草原化草甸草场、高寒草场、灌丛草场和草甸草场。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15200头(匹只),内牛24118头,绵羊87731只。当年出栏菜牛4738头,牛肉产量355.35吨;菜羊20656只,羊肉产量289.18吨。牛奶产量1133.40吨,绵羊毛产量37.52吨。当年纯收入345.38万元,人均纯收入1394元,名列全县榜首。无耕地,有4万余亩灌丛。草原山地中,栖息着鹿、獐、黄羊、青羊、水獭、雪鸡等野生动物,鹿茸、麝香、牛黄、冬虫夏草、贝母、秦艽、大黄等名贵药材年收购值在万元以上。
  乡内设有商店、粮站、兽防站、信用社、税务所、药材收购站、电影放映队、广播放大站、卫星电视地面站及一所寄宿制小学、三个医疗站和乡卫生院,建有一座装机容量为5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一条简易公路蜿蜒东交兰郎公路,各村各牧场均可通车。
  博拉乡 位于县南部,东邻勒秀乡,南靠吉仓乡,西连阿木去乎乡,北交扎油乡、那吾乡,总面积319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加尔高村,距县城103公里,现辖8个村民委员会,51个村民小组。:1990年底,全乡共968户5780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0%。
  地势西北高于东南,德合曲由阿木去乎乡入境,自西向东流经乡政府驻地,又东南入勒秀乡境内注于洮河。河谷地带,上有“罗务塘”(丰收滩),下有“文布塘”,开阔平坦,土质肥沃。南北山峦起伏,石质山地、风积黄土山坡、草地、森林交错续断,沟壑相间,溪流潺潺。西北部加格塘(汉营滩)广平夷,为县内著名的草场,“汉官(曾)在此筑堡长时居住。”①
   气候高寒阴湿,夏秋多雨,冬春常风,绝对无霜期约30天上下。
  1990年末,全乡共有耕地3.26万亩。主要种植青稞、春小麦、豌豆、油籽等作物。当年播种粮食作物9509亩,总产量936.60吨;油菜籽6000亩, 产量285吨。可利用草场面积约为15.49万亩。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645头(匹只),以牛羊为主森林面积1.67万亩,多分布在德合曲以南山地带。
  乡内设有商店、粮站、税务所、信用社、邮电所、兽防站、农机厂、拖机站、电影放映队、广播放大站、卫星电视地面站及一所初级中学、一所 '学。乡卫生院之外,各行政村还设有医疗站。“文革”期间,州“五•七” :校曾设在乡政府驻地之东、德合曲北岸。
  "水利资源丰富,现建有一座168千瓦的小型水电站。
   兰郎公路自那吾乡入境,自北向南至乡政府驻地后,又从东向西穿越乡另有一条简易公路沟通吉仓乡、勒秀乡及碌曲县。
  吉仓乡
  位于县南部,东交勒秀乡,南界碌曲县,西北连牙利吉乡,北邻阿木去乡、博拉乡,总面积319.50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加尔高村,距县城130里。现辖3个村民委员会,30个村民小组。1990年底,全乡共725户4033藏族占总人口的95%以上。
  地处县南部洮河流域山原边缘,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起伏平缓,平均海2950米。乡域周围环山,中部是东西走向的沟谷地带,吉仓河顺着深长的谷汤汤而下,东入于勒秀乡境内注入洮河。河谷下段水色清亮,奇峰秀树映河中,景色绮丽静谧。山区灌木丛生,生息着鹿、獐、狐、雪鸡等各种生动物,出产秦艽、芍药、大黄、贝母、牛黄、鹿茸、麝香等药材。 气候寒冷湿润,年均气温1.9℃,年降水量630毫米。可利用草场面积87万亩,以灌丛草场居主。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32011头(匹只),多牛、羊。全乡共有耕地2.22万亩,主要作物是青稞和油菜籽。当年共播种稞4000亩,总产量416.50吨;油菜籽5000亩,总产量181.60吨。森林积约1.38万亩。乡内设有商店、粮站、信用社、兽防站、拖拉机站、电影放映队、广播放大站、电视差转台,以及两所小学和乡卫生院、医疗站等机构设施。
  乡东部建有一座发电量为195千瓦的水电站,一条长约35公里的简易公路西北经博拉乡接兰郎公路,东北可通勒秀乡。
  勒秀乡
  位于县南部,东接加茂贡乡,南邻卓尼县,西南交碌曲县,西连吉仓乡、博拉乡,北依那吾乡,总面积265.50平方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洮河自碌曲县入境,与德合曲交汇后东南流入加茂贡乡境内。横贯乡境的洮河,将全乡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为洮河河谷地带,两岸奇峰重叠,沟壑纵横,系典型的峡谷地形。北部丘陵起伏,山坡平缓,属低山地地形。洮河与德合曲合流处的乡政府驻地海拔2800米,西端桑鲁喀山海拔3440米。年均气温2.6℃,年均降水量居全县之首,达660毫米。
  可利用草场面积8.71万亩,多为灌丛草场、草原化草甸草场和疏林草场。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2783头(匹只),以牛、羊为主。全乡共有耕地2.89万亩,其中山地2.09万亩。当年种植青稞、春小麦、豌豆、洋芋等粮食作物1.70万亩,总产量1784.40吨;油菜籽3080亩,总产量108.40吨。
  勒秀乡是县内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全乡林地面积达16.97万亩,内森林10.79万亩,主要分布在洮河沿岸及乡南部。德合曲、吉仓河、洮河在境内交汇,水利资源丰富,现已建有一座装机容量为172千瓦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000千瓦的州属峡村电站正在建设中。
  乡内设有商店、粮站、信用社、邮电所、兽防站、拖拉机站、电影放映队、广播放大站、卫星电视地面站、卫生院及一所五年制小学。
   境内有一条简易公路北通合作,西北接兰郎公路。
  加茂贡乡
  地处县南部山原东缘,地势北高南低,乡政府驻地海拔2950米。北部系低山地带,起伏平缓,牧草丰美;中部开阔坦荡,为主要的农耕区域;南部山峦起伏,挑河自西而东蜿蜒流过,两岸森林茂密。气候北寒南温,夏季多雨'年均气温1•9℃,年均降水量640毫米。
  全乡总面积229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14.38万亩,多为灌丛草场和草原草场。1990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5314头(匹只),以牛、羊为主。耕地面积2.64万亩,其中山地2.40万亩。当年播种青稞、豌豆、春小麦共8000亩,总产量637.50吨;油菜籽1600亩,总产量45.80吨;青饲料播种面积2850亩。森林面积约1.88万亩,主要是杉、柳。境内有鹿、獐、蓝马鸡等野生动物,并出产秦艽、大黄、鹿茸、牛黄等药材。
  乡内筑有一条简易公路,西北可达合作,西南伸展到勒秀乡境内,又西北在博拉乡境内接兰郎公路。各行政村均可通车。
  乡政府驻地设有商店、信用社、兽防站、广播放大站、卫星电视地面站、卫生院及一所小学。
   加茂贡寺院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全称为“加茂桑珠林寺”,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夏河地区历代入属简表续表续表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地名

桑科乡
相关地名
九甲乡
相关地名
甘加乡
相关地名
达麦乡
相关地名
王格尔塘乡
相关地名
麻当乡
相关地名
曲奥乡
相关地名
唐尕昂乡
相关地名
卡加道乡
相关地名
卡加曼乡
相关地名
佐盖曼玛乡
相关地名
佐盖多玛乡
相关地名
那吾乡
相关地名
扎油乡
相关地名
阿木去乎乡
相关地名
牙利吉乡
相关地名
科才乡
相关地名
博拉乡
相关地名
吉仓乡
相关地名
勒秀乡
相关地名
加茂贡乡
相关地名
合作镇
相关地名
拉卜楞镇
相关地名
夏河县
相关地名
拉卜楞镇
相关地名
九甲乡
相关地名
达麦乡
相关地名
甘加乡
相关地名
桑科乡
相关地名
王格尔塘乡
相关地名
唐尕昂乡
相关地名
麻当乡
相关地名
曲奥乡
相关地名
佐盖曼玛乡
相关地名
佐盖多玛乡
相关地名
卡加道乡
相关地名
卡加曼乡
相关地名
那吾乡
相关地名
合作镇
相关地名
扎油乡
相关地名
博拉乡
相关地名
加茂贡乡
相关地名
勒秀乡
相关地名
吉仓乡
相关地名
阿木去乎乡
相关地名
牙利吉乡
相关地名
科才乡
相关地名
共和乡
相关地名
正伦乡
相关地名
清水乡
相关地名
卡加乡
相关地名
黑错乡
相关地名
陌务乡
相关地名
博爱乡
相关地名
和平乡
相关地名
平等乡
相关地名
信义乡
相关地名
欧拉乡
相关地名
自由乡
相关地名
甘坪乡
相关地名
甘家寨
相关地名
火力藏寨
相关地名
上南喇寨
相关地名
黑错寨
相关地名
下哈家寨
相关地名
下则盖寨
相关地名
咱又寨
相关地名
多儿替寨
相关地名
常冈寨
相关地名
木垛寨
相关地名
其暗寨
相关地名
希力宁巴寨
相关地名
那力工寨
相关地名
思记寨
相关地名
章哇寨
相关地名
波合拭寨
相关地名
果莽寨
相关地名
波拉寨
相关地名
上哈家寨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桑科水库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