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县志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368
颗粒名称: 夏河县志概述
分类号: G254.3
页数: 8
摘要: 夏河地区是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主要流传区域,通过演唱艺人之口,在草原山村广为传诵。藏传佛教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和富有特色的民间习俗,构成了绚丽多姿的“拉卜楞文化”的主要内容。这种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是珍贵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拉卜楞文化是夏河县各族人民拥有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和意义,在二十一世纪必将焕发出更加艳丽的光彩。
关键词: 夏河县志 概述

内容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位于甘肃省南部的西边缘,东接卓尼县,南曲县,北靠临夏州,西界青海省,环绕甘南州州府,总面积8687.73平里。
  夏河县内既有高山雪峰,又有河谷流川,既有高原湖泊,又有草原牧场,秀丽,物产丰富。
  县境内的甘加滩、桑科滩、达久滩、查卡滩、克其合滩、加尕滩、二郎水草丰茂,是优良的天然牧场,牧草种类72科29属628种,可食牧草74种,是发展畜牧业的可靠基地。
  夏河县内的达里加山、阿米方日、桑多卡、阿米公洪、加威也卡等山,海在4000米以上,形成了层峦迭峰,峰线齐平,群山环抱,万岭竞秀的壮象。
  达里加山高4636米,为县境内的第一高峰,雪线以上山势陡峭,常年积雪线以下植被良好,繁花似锦。太子山海拔4332米,景色壮观,山势巍群峰突起,顶端入云,白雪皑皑,南北山麓,遍布丛林。阿姨山位于大畔,高3698米,山体轻盈秀丽,山上遍布杉、杨、灌木、葱郁滴翠。还利大山、完青卡山、阿米方日山、九甲山、卧象山等,以自己的雄伟多装点着夏河大地。
  大夏河发源于桑科乡,横贯夏河县城,一路汇集多哇河、格河、央曲河、河等支流,在土门关出境,汇入黄河。两岸林木秀丽,麦浪翻滚,菜花 ,景色宜人。县境内的洮河,流经东南部勒秀、加茂贡两乡,入卓尼县。气候湿润,形成亦林、亦牧、亦农、水利电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南部山地区。夏河县内的大小河流,如一条条动脉,连接着夏河大地,浇灌着牧野,养育着两岸人民。
  夏河县内还有许多高山湖泊。达里加翠湖,位于甘加乡海拔4600多米的加山腰中。风和日丽,湖面平静无波,犹如一块明镜,如遇乌云翻滚,电鸣,湖面卷起涌波,拍石击岸。达尔藏湖位于王格尔塘乡内,无风时水色,起风时波光粼粼,湖水周围松柏参天,春夏季节,一片鸟语花香。
  在夏河县这块美丽的大地上,羊群如白云遍布草原,牦牛如珍珠、玛瑙大地,骏马奔驰在辽阔的原野,甘加羊、美仁牛、合作猪都是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
  夏河县内还栖息着豹、狼、狐狸、旱獭、山狳、鹿、黄羊、石羊、香獐、马鸡、柳鸡、鹫等走兽飞禽,出产麝香、鹿茸、牛黄、贝母、雪莲、党参、大黄、秦艽、冬虫夏草诸种珍贵药材,群山中蕴藏着金、银、铜、铁、锡、铅、锌、锰、铋以及砷、矶、硫等矿产资源。
  夏河县各族人民,在壮丽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从远古走来,创造了文明,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剧。
  自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在夏河县城西北建立拉卜楞寺,夏河县的仁人志士,追求真理,坚持社会进步,维护祖国统一,拉卜楞寺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推动了该地区的社会发展,从而使夏河县闻名于全藏区乃至全中国。
  拉卜楞寺创建者华秀•俄昂宗哲生于夏河县甘加乡,21岁入西藏学法,博览经卷,答辩僧众,卫藏学者无不佩服。一世嘉木样在西藏期间,与西藏政教名人拉藏汗、桑吉嘉措等人往来较密,西藏内部大事多与相谋,成为西藏政教名人。1709年应青海河南蒙古亲王察罕丹津之请,在夏河县内建拉卜楞寺,其后,相继创建了闻思学院、续部下院,为拉卜楞寺奠定了基础。1702年,清康熙皇帝颁封嘉木样大师“扶法禅师班智达额尔德尼诺门罕”颁赐金敕金印。
  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吾,奔走四方,宏扬佛法,走遍卫藏、安多、康巴、东蒙等地,名声远扬,当时各方僧众云集拉卜楞寺,以留学拉卜楞寺为荣。
  三世嘉木样久美坚措,继承前世遗志发展政教事业,清道光皇帝赐敕印,封三世嘉木样为“扶法禅师”称号。
  四世嘉木样尕藏图旦旺秀,43岁时入京谒见光绪皇帝,后光绪皇帝颁赐 “广济禅师”册印。
  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5岁入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正处于生死存亡之境,以马麒为首的军阀趁拉卜楞内部矛盾之机,血腥镇压夏河人民,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五世嘉木样只好流浪外地,以求解决问题。当时,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下,在共产党人宣侠父、贾宗周等的帮助下,在甘南草原上掀起反军阀的壮烈斗争,取得了胜利。1943年五世嘉木样向国民政府捐献飞机30架,资助抗日战争早日胜利。第二年嘉木样大师为宣传抗战发《告蒙、藏同胞书》,号召蒙、藏人民积极支援抗战。40年代,五世嘉木样根据自己的亲自经历,改革宗教,提倡新文化,兴办教育,演藏戏《松赞干布》倡导藏汉民族大团结。当时,在夏河县欣起了一股新文化运动的热潮。
  1949年9月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全中国迎来了解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影响下,当时掌握夏河县军政大权的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毅然决然弃暗投明,举行起义,夏河县和平解放。夏河县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夏河县各族人民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人民扬眉吐气,成为新社会的主人,建立了人民政权。修公路、办学校、建医院、办粮店、办商店……,把党的温暖送到各族人民心中。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1958年的民主改革,藏族人民摧毁了政教合一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夏河县各族人民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1976年秋季,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夏河大地,夏河县的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夏河县解放后,经过四十年曲折建设历程,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林业、地方工业和旅游业为辅的经济格局。
  1979年5月,夏河县被列为全国18个畜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县之一。到1985年,全县共有18个半农半牧乡已分批转为牧业乡。产业结构调整后,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商品经济,到1990年来,全县各类牲畜存栏数达104.43万头(匹、只),比1949年增长32.8倍;商品率由1978年的6.5%,提高到18.25%;牧业总产值达到4318.95万元,净产值为3899.74万元,分别占全县农业总产值,净产值的66.25%和72.28%。
  1990年末,全县共有14个全民所有制企业,29个集体所有制企业,2个寺院企业,包括建材、皮革、电力、印刷、肉类加工、羊毛加工、民族服装、机械修理、藏药生产、矿山开采等行业。按当年价格计算,全县工业总产值3437万元。1980年后,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全县共有乡办、村办、联户和个体乡镇企业1620个,从业人员3768人,当年总产值为3164.30万元。
  1985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夏河县为对外开放旅游点;5月1日,拉卜楞寺院正式对外开放。全县旅游业由此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县城、桑科等地,先后开设了一批旅游景点,建立了诸多旅游设施,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局面。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交通、邮电、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也日臻完善。县内先后共修建了15条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境内总长629公里,贯通了全县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自然村。县邮电局业务包括国内、国际和港澳函件、包件及电报、电话、传真、电路出租、邮政储蓄等项目。多年来,全县共兴建了14座小型水电站,装机总容量2667千瓦,年发电量637万度,全县23个乡镇全部通电,村户通电率分别为85%和69.3%。
  1990年,全县财政收入总额为2030万元。全县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年工资2429元,集所有制职工人均年工资1962元,农牧民人均纯入486元,城镇储蓄总额2103万元,牧民个人存款总额583万元。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事业也大力发展。
  1990年,全县共有5所中学,73所小学,教职工总数达到827名,在校中小学生共有11249名,其中藏族学生6901名,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69%。1990年末,全县每千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7.35人,中专为33.82人,高中为51.96人,初中为102.14人,小学为166.82人。
  自五十年代起,先后成立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机构,对各种地方病、传染病多次开展了普査、普治,从而灭绝了天花等传染病,抑制了甲状腺、克汀病等多种地方病的蔓延。到1990年末,全县共设有26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324名医务人员、125张病床,形成了以县医院、藏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三O一站和2所中心卫生院、18所乡卫生院相配套的医疗卫生体系。此外,传统的藏医药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由县藏医院研究制成的藏医药“洁白丸”、“八味沉香散”、“九味牛黄石灰华散”已被收入 《中华医典》。
  县广播站除转播中央台、省电台节目外,还自办新闻节目;全县共有20个乡镇设立了广播站,通播率达875,县城、乡镇共建立38座,电视差转台8座、卫星地面收转站10座,电视覆盖人口达8.8万人,覆盖率为64.3%。四夏河县风光丽人,历史悠久,社会前进,文化灿烂。
  夏河县内,以拉卜楞寺为基础,形成了拉卜楞文化,拉卜楞文化包括佛教文化、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三个方面。
  拉卜楞寺自1709年创建,在近280多年的发展中,已成为包括显、密二宗的闻思、续部下、续部上、医学、时轮及喜金刚的六大学院,研习范围包括显密二宗教义、宗教哲学、天文、历算、医药、词章、音韵、因明和书法等学科,以治学严谨,人才辈出而享有声誉,是西藏以外,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又一中心和西北地区最高佛教学府。
  拉卜楞寺先后兴建经堂6座、大小佛殿84座,全寺从山坡到河边,基地由高而低,主要建筑如闻思学院、弥勒佛殿和寺主嘉木样府邸,巍峨壮丽,全都集中于依山的高处,周围三面簇拥着大片低小的僧舍,高低对比十分鲜明。寺中主要建筑使用红、黄、深棕色彩,再配以发光的金顶鎏金饰件,显得辉煌壮丽,而大片僧舍外墙一律刷成白色,配以大门两侧刷的红色边框,朴素而宁静,更加深了中心部位建筑的统率作用,外围的转经廊把全寺中心浓郁绚丽,边缘清淡素洁的色彩统一起来。
  拉卜楞寺不仅是一座宗教文化的中心,也是一所庞大的艺术博物院。寺内有众多佛像,高者达10多米,小者仅寸许,寿安寺、寿禧寺的佛像在12米左右,据统计1.7米以上的佛像有262尊,1.7米以下的有29000余尊。这些佛像工艺精湛,形象生动。除佛像外,还有许多藏传佛教艺术精品,如壁画、卷轴画、堆秀、刺绣等,多以佛教为内容,构思巧妙,刻画精细,线条流畅潇洒,色彩艳丽匀称。
  拉卜楞寺内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与古籍,有许多封诰、册文、印鉴等。拉卜楞寺现存经卷6万余册,为全国佛教寺院藏经最为丰富者。寺内还保存有木刻经版7万余块,极为珍贵。
  拉卜楞寺以其文物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珍品数量之多、艺术精致,寺院建筑宏伟壮丽,堪称东方文化之绝。
  拉卜楞民间艺术,包括藏戏、民间歌舞、弹唱、说唱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拉卜楞“南木特”藏戏,是在拉卜楞地区的歌舞、广场跳神剧的基础上的形成的地方戏。“南木特”戏运用戏剧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用说唱艺术形式表演,运用各种乐器伴奏,使具有地方风格的唱腔音乐、舞蹈音乐、间奏音乐齐备,从而使之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剧种。
  拉卜楞民歌有“勒”、情歌、弹唱、劳动号子、儿歌等。“勒”即民歌,群众中最广为流传的形式,男女老少都会唱,内容风趣生动,牧区演唱自由辽阔、粗犷、高亢,农区演唱豪放细腻、活泼而流畅。“拉伊”(情歌),音调高亢瞭亮;感情柔和细腻。弹唱节奏整齐,活泼流畅。
  拉卜楞舞蹈,在40年代达到了兴盛时期,名蜚甘肃、青海、四川藏族区。拉卜楞民间舞蹈的动作丰富,舞姿绰约。整齐一致节奏性强的脚踏步,轻盈敏捷的翻身辗转、飘逸大放的抛袖甩臂构成拉卜楞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再加表演者边唱边舞,舞蹈场面多是面面相观的圆圈式,感情交流聚成中心热点,表演起来都是兴趣盎然欢快异常。
  夏河地区是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主要流传区域,通过演唱艺人之口,在草原山村广为传诵。
  夏河地区的民间习俗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一年一度的“香浪节”和“插箭”活动、弥漫着肃穆气氛的“祭湖求雨”和“天葬”仪式、标志少女成年的“上头”典礼、盛行于农牧区的“赘婿”婚俗、别具风韵的藏式民居和民族服饰等人文景观,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充满无穷魅力的民俗文化。
  灿烂的藏传佛教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和富有特色的民间习俗,构成了绚丽多姿的“拉卜楞文化”的主要内容。这种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是珍贵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拉卜楞文化是夏河县各族人民拥有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和意义,在二十一世纪必将焕发出更加艳丽的光彩。
  今天,夏河县以多姿多态的形象,屹立在甘南草原上,雄伟的土门关,青翠的曲奥乡,碧波如玉的达尔藏湖,婀娜秀丽的阿姨山,晨雾荡漾的大夏河畔,云雾变幻的达里加山,晚霞绚丽的桑科草原,牧歌飘扬的科才草原,潇洒飘逸的拉卜楞人,商品满目的拉卜楞市场,法号嘹亮的拉卜楞寺,耸立的厂房、电视塔、通讯塔,象飘带伸向远方的公路••••夏河县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甘肃大地上,熠熠发亮,射向远方。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地名

夏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