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河曲马企业标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352
颗粒名称: 十一、河曲马企业标准
分类号: S821.84
页数: 7
页码: 1077—1083
摘要: 河曲马企业标准主要从品种标准、等级标准、鉴定项目、术语等方面进行评定。
关键词: 河曲马 企业标准

内容

(1984年6月16日甘肃省标准管理局发布,1984年10月1日实施)
  河曲马在本省产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以玛曲、碌曲、夏河三县为中心产区,其中以玛曲县马匹更为集中,质量最好。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河曲马的品种鉴别和等级评定。
  1品种标准
  1.1类型
  河曲马是我国一个优良地方品种,有挽乘兼用和乘挽兼用两种类型,以挽乘兼用型为主。
  1.2外貌特征
  河曲马体格较大,外形粗长宽厚。体质结实,略显粗糙。头稍重,多正头和轻微半兔头;眼中等大;耳较长,尖呈桃形。颈中等长,颈肩结合尚好。鬐
  甲较低,背腰平直稍窄长,胸宽而深长,腹形良好,尻宽稍短斜。四肢干燥,关节明显,前肢肢势基本端正,后肢稍有刀状和外向。蹄大小适中。毛色以黑、青、骝、栗为主,少数马头部和四肢有白章特征。
  1.3体尺、体重
  1.3.1其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四项体尺,成年公母马分别为138〜144〜166〜18.5厘米和133〜141〜160〜17.5厘米。
  1.3.2在群牧体肥时,成年公母马体重分别为380〜420公斤和360〜400
  玛曲县
  阿坝县
  联合工作组、工程测绘组
  1984年9月公斤。
  1.4生产性能
  1.4.1挽力、速力、持久力
  1.4.1.1成年公母马最大挽力达到自身体重的80%以上。
  1.4.1.2骑乘1600米,不多于2分30秒。
  1.4.1.3驮载重量相当于体重的三分之一,连续行走每天不少于6小时,时速8公里。
  1.4.1.4以30挽力公斤,快步2公里,不得超过8分钟。
  每项沿验停止后,呼吸和脉搏在30〜40分钟内恢复正常。
  1.4.2繁殖性能
  在群牧自然交配情况下,公马配种受胎率不低于70%,母马产驹数每两年不少于1驹。
  2等级标准
  成年河曲马根据血统和理想型表现、体尺、外貌、工作能力,后裔品质五项进行等级评定(各项评分方法见附录A),区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见表1。
  河曲马等级综合评定
  注:(1)表内各项按最低一项评分确定等级。
  (2)五项中,有四项符合标准,有一项较标准差1分时,准许加1分评定等级;其
  原评分不变,并在备注栏写明。但达不到二级的马,不作这种加分评级。
  (3)如工作能力和后裔品质无资料,可只按其他三项进行评定。
  (4)公马不到一级、母马不到二级,不作种用。
  3鉴定项目、术语
  参照执行原农业部1952年颁布的“种马统一鉴定暂行办法”所规定的项目及使用的术语。附录A
  各项评分现行办法
  A.1血统及理想型表现评分
  血统的评价要查看亲代的等级记载。如无记载,可对其父母表现评出等级。主要还应根据本身的品种特征和理想型表现程度进行评定,其评分标准见表 A1。
  表A1
  A.2体尺评分
  A.2.1成年马体尺评分标准见表A2和A3。
  表A2挽乘型体尺评分标准表A3挽乘型体尺评分标准
  注:(1)表内四项体尺如一项降低,未超过下项标准仍按符合同项标准给分。
  (2)四项体尺,有一项降低,超过下项标准,则按下项标准给分。
  (3)利用公马若体长超过表列指标时,每超过4厘米扣1分。
  (4)管围超过表列指标每增加1厘米,加1分。
  A.2.2评定不满五岁的未成年马,可按表A4所列指标与实测体尺相加后再按表A2和表A3标准评分。
  表A4未成年马评分增加体尺数值表
  单位:厘米A.3外貌鉴定评分
  外貌鉴定评分项目分头颈躯干、四肢、体型结构与体质三个组,每组有五项要求,鉴定内容见表A5。
  表A5外貌鉴定表
  对表内每项鉴定,概括为良好、一般、不良三类。良好给2分,一般给1分, 不良给零分;五项给分相加,得出各组评分;三组中以最低分为鉴定的总评分。满分为10分。三组中有两个组的评分,公马在8分以上,母马在7分以上,而其余一组的分仅差1分而不能升级者,可对总评增加1分而升级。
  所鉴定马匹,凡在隐睾、单睾、喘呜、较严重的骨瘤、关节肿等缺陷之一者,不作种用。
  A.4工作能力评定
  经过调教可供役用的马,挽乘型用体重12%的挽力公斤、乘挽型用10%的挽力公斤,在平路上拉胶轮大车1公里,按所需时间评分,见表A6。
  表A6工作能力评分标准A.5后裔品质评分
  公马的后代不少于10匹,母马至少要有3匹后代,在正常饲养管理下,按下列标准评分。
  A.5.1后代全部为特、一级、给8〜10分。
  A.5.2后代60%以上为特、一级,其余为二级,无等外级给6~7分。
  A.5.3后代60%以上为二级,无特、一级,给3〜5分。
  附录B
  体尺、体重、最大挽力的测定
  B.1体尺测量方法
  要求马驻立在坚硬平坦地面上;测具用前校正;每部位正确测二次,取平均数。
  体高:鬐
  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用杖测。
  体长:肩端前缘到坐骨结节后缘的直线距离。用杖测。
  胸围:由肩胛骨后角处垂直向下围绕胸廓的周径。用皮尺测。
  管围:约在左前管上1/3最细处围绕管部的水平周径。用皮尺测。
  B.2体重估计公式
  B.3最大挽力测定法
  将挽力计拴在马和拉物之间,以吆喝声促马用力拉走,不打马,行进中连续加重;如让马拉犁,犁头入土,可由浅到深,直到拉不动时,挽力计所示最高公斤数,即为该次最大挽力。要求测三次取平均数,为该马的最大挽力。每次测定后要间隔一定时间,再作第二次测定。
  附录C
  鉴定工作的执行
  C.1品种鉴别和等级评定,由鉴定小组于每年秋季进行。
  C.2每匹马要求鉴定1〜2次,第1次1〜3岁,第二次4〜6岁。鉴定等级时,同时了解和记录:后裔情况、繁殖能力、工作能力,作为调整该马等级的依据和参考。
  B.3最大挽力测定法
  将挽力计拴在马和拉物之间,以吆喝声促马用力拉走,不打马,行进中连续加重;如让马拉犁,犁头入土,可由浅到深,直到拉不动时,挽力计所示最高公斤数,即为该次最大挽力。要求测三次取平均数,为该马的最大挽力。每次测定后要间隔一定时间,再作第二次测定。
  附录C
  鉴定工作的执行
  C.1品种鉴别和等级评定,由鉴定小组于每年秋季进行。
  C.2每匹马要求鉴定1〜2次,第1次1〜3岁,第二次4〜6岁。鉴定等级时,同时了解和记录:后裔情况、繁殖能力、工作能力,作为调整该马等级的依据和参考。马号性别年龄毛色别征
  鉴定单位:(公章)
  鉴定员:
  年月日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