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繁殖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324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繁殖力
分类号: S821.2
页数: 1
页码: 984
摘要: 繁殖力是发展种群数量和更新换代快慢的决定因素。营养良好的河曲马,一周岁时开始有性活动,一般两周岁开始配种,三岁产头胎,也有少数马三周岁开始配种,四岁产头胎。繁殖年限公马12~13年,母马15〜16年,6~12岁为母马盛产期。
关键词: 河曲马 繁殖力

内容

繁殖力是发展种群数量和更新换代快慢的决定因素。营养良好的河曲马,一周岁时开始有性活动,一般两周岁开始配种,三岁产头胎,也有少数马三周岁开始配种,四岁产头胎。繁殖年限公马12~13年,母马15〜16年,6~12岁为母马盛产期。
  据观察和有关材料记载:每年4〜7月间为产驹、发情和配种季节。其中5〜6月为发情盛期。一般发情周期为15〜40天,平均22天。发情持续期3〜10天,最多15天。妊娠期为357天。公马平均射精量80毫升,最多可达150〜200毫升,精虫存活时间一般在48小时,受胎率一般在67%左右。
  50年代国家明文规定,“河曲马再不进行杂交改良”。因此,河曲马以畜牧本交为基本繁殖方式,每匹公马裹配母马8〜10匹或20匹以上。此种配种小群长年维持不变。当更换公马时,才相应的出现小群重新组合或人为干预组成新的配种小群。母马受胎率除受公母马比例的影响外,更取决于公马的配种能力,包括精液品质以及营养水平等。公马寿命为30〜33岁,母马寿命为26〜28岁。
  河曲马的受胎率,据2530匹适龄母马统计为67.05%。河曲马场二队68~78年,平均繁殖成活率为60.82%(50.02%〜78.5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