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31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源流
分类号: K051.4
页数: 3
页码: 963—965
摘要: 早在三千多年前,居住在西部以狩猎生活的“西戎”,在洮、岷、河、湟广阔的地区,“依水草而居,以产牧为业。1984年6月甘肃省标准管理局颁发《河曲马甘肃省企业标准》,使河曲马的培育开始有严格的标准可依。
关键词: 河曲马 源流

内容

河曲马,是全国优良的地方马种之一,素有“南蕃马”、“洮州马”、“吐谷浑马”、“乔科马”、“索克藏马”、“辖麦马”、“唐昆马”等称谓,主要分布在黄河第一湾曲部的玛曲县,青海省的久治县、玛沁县、甘德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泽库县,四川省的阿坝县、若尔盖县等,尤以分布在玛曲的“乔科马”、四川阿坝的“索克藏马”,品质最佳。
  据有关历史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居住在西部以狩猎生活的“西戎”,在洮、岷、河、湟广阔的地区,“依水草而居,以产牧为业,畜养牛、马、羊以供食,迁移时马可代步……”,首先驯养了“土著马”(羌马)。《后汉书》称:“西周穆王时(公元前967年)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获四白鹿”,说的就是以白鹿为图腾游牧在河曲的羌人。《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厉公时……河源间少五谷,多禽兽,以狩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安多史略》称:“爰剑时,三河并非无田畜,而是教以田畜发展之法”,由此可见,河曲土著马被驯养培育的悠久历史。到了西晋永嘉末年(312年),辽东鲜卑族吐谷浑从辽东沿长城、阴山、枹罕(今临夏市附近)迁徙至青海(包括今甘南、四川、若尔盖、阿坝一带),与当地“党项羌”建立帮联国——吐谷浑国,到吐蕃灭国时,在青海居住约三百余年,随其进入的大批辽东鲜卑马,与“土著马”进行了第一次杂交改良。《中国畜牧史》资料记载:“青海周回千余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言得龙种。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马”。《隋书》也称:“世称青〓马能日行千里,盖乃得波斯马种云。” 同一时期,吐谷浑、内地与西亚地区的安息(今伊朗)等回发生贸易往来,曾引进波斯马种放入青海,极大的影响了当地马种。因而使“吐著马”向着良性马种的方向发展,“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形成了著名的“吐谷浑马”。史载,唐朝一次就从吐谷浑地、党项地获良马5千匹。《新唐书•兵志》记载:“唐每会战马,多从青海补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吐谷浑的养马业。“草肥番马健,雪重拂庐千”,就是大诗人杜甫对青海畜牧业的描述。
  663年,兴起于青藏高原西部的吐蕃王朝,在不断东扩中,灭吐谷浑国,并占领其牧地,在有丰富养马经验的吐蕃的引导下,“吐谷浑马”与“吐蕃马”进行了又一次杂交改良。半个世纪后,十分注重养马业与河曲草地的吐蕃,又将“河西九曲之地请为金城公主汤木邑”。《新唐书•吐蕃传》记载:“九曲者,水甘草良,宜畜牧,近与唐接”。于是,青海的养马业再次迅速发展,广阔的草原上“畜牧蔽野”,欣欣向荣。在此情况下,唐玄宗派主管马政的太仆卿王毛仲与吐蕃谈判,双方议定赤岭互市以后,青海的马匹源源输往内地,使唐朝马一度发展到43万匹。“吐谷浑马”也称作“吐蕃马”,此时以体格高大著称。到了唐末,由于安史之乱,吐蕃曾多次攻陷唐朝的养马基地陇右一带,数以千计的马被掠养于甘南等地,那些马主要是隋唐时期所养的“唐马”(即蒙古马与其混血种)以及从西部和西南亚各国购入和接受的优良马匹(如波斯马,大宛马、乌孙马等),对河曲马的定型,起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1015年,唃厮啰在河湟建立地方政权后,采取联宋抗夏的政策,河淳及其统治区成为西域各国唯一进入大宋的通道。因此,西域各国马匹也进入河湟。1253年,蒙古军南进,其中一路从西北进攻四川。土默特达吾尔部从现在的甘、青南部交接处进军,并在河曲卓格浪地区设立驿站和“群牧所”养马,使“南蕃马”与蒙古马直接进行杂交改良。1509年(明武宗正德四年),河套鄂尔多斯蒙古酋长亦卜剌、阿尔秃斯被达延汗驱入青海。不久,吐默特俺答汗率部三次进入青海,留其属部定居其地。1637年(明崇祯十年),游牧于新疆伊犁一带的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在其首领固始汗的率领下进入青海,并统据青藏高原,蒙古马与南蕃马进一步进行杂交溶合,基本上形成定型的“南蕃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河曲马的保种培育,1952年12月由甘肃省农业厅甘坪寺种畜场向西北大区畜牧部提出《南番马更名为河曲马》的建议报告后,1953年5月西北大区畜牧部确定“南番马改名为河曲马",从此河曲马有了一个科学的名字而名闻国内外。1955年6月玛曲建政以后,就对其进行过调査,1958年国营河曲马场正式成立,主要对河曲马进行保种选育工作;不久,邻近的四川省阿坝县、若尔盖县,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都相继成立“河曲马培育场”,进行河曲马的培育工作。当时河曲马被列为国家四类保护马。1962年“中印反击自卫战”中,河曲马随骑一师一部官兵,深入海拨5000~6000米的中印边境参战,因及时收拢包围圈,将闯入国境线的印军全部分割、包围而战功卓著,其它战马如蒙古、山丹等良种马,在同一条件下均发生高山反映,无法攀上预定地点,极大地影响了战斗要求,因此,国家将河曲马从四类提升到二类保护马,并为此倾注了相当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专门对河曲马进行改良及保种工作,使河曲马无论从体质到数量,都有了划时代的发展。1978年“中越反击自卫战”发生后,河曲马赴前线参战,取得三等战功。1983年国家正式成立甘、青、川保种委员会。1984年6月甘肃省标准管理局颁发《河曲马甘肃省企业标准》,使河曲马的培育开始有严格的标准可依。不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海、四川两省的河曲马场都转向经济效益好的牛、羊方向发展,河曲马场撤销或者解散,到1990年底,全国河曲马场仅留河曲马场一家。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