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形成分布
第一节源流
河曲马,是全国优良的地方马种之一,素有“南蕃马”、“洮州马”、“吐谷浑马”、“乔科马”、“索克藏马”、“辖麦马”、“唐昆马”等称谓,主要分布在黄河第一湾曲部的玛曲县,青海省的久治县、玛沁县、甘德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泽库县,四川省的阿坝县、若尔盖县等,尤以分布在玛曲的“乔科马”、四川阿坝的“索克藏马”,品质最佳。
据有关历史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居住在西部以狩猎生活的“西戎”,在洮、岷、河、湟广阔的地区,“依水草而居,以产牧为业,畜养牛、马、羊以供食,迁移时马可代步……”,首先驯养了“土著马”(羌马)。《后汉书》称:“西周穆王时(公元前967年)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获四白鹿”,说的就是以白鹿为图腾游牧在河曲的羌人。《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厉公时……河源间少五谷,多禽兽,以狩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安多史略》称:“爰剑时,三河并非无田畜,而是教以田畜发展之法”,由此可见,河曲土著马被驯养培育的悠久历史。到了西晋永嘉末年(312年),辽东鲜卑族吐谷浑从辽东沿长城、阴山、枹罕(今临夏市附近)迁徙至青海(包括今甘南、四川、若尔盖、阿坝一带),与当地“党项羌”建立帮联国——吐谷浑国,到吐蕃灭国时,在青海居住约三百余年,随其进入的大批辽东鲜卑马,与“土著马”进行了第一次杂交改良。《中国畜牧史》资料记载:“青海周回千余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于其上,言得龙种。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马”。《隋书》也称:“世称青〓马能日行千里,盖乃得波斯马种云。” 同一时期,吐谷浑、内地与西亚地区的安息(今伊朗)等回发生贸易往来,曾引进波斯马种放入青海,极大的影响了当地马种。因而使“吐著马”向着良性马种的方向发展,“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形成了著名的“吐谷浑马”。史载,唐朝一次就从吐谷浑地、党项地获良马5千匹。《新唐书•兵志》记载:“唐每会战马,多从青海补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吐谷浑的养马业。“草肥番马健,雪重拂庐千”,就是大诗人杜甫对青海畜牧业的描述。
663年,兴起于青藏高原西部的吐蕃王朝,在不断东扩中,灭吐谷浑国,并占领其牧地,在有丰富养马经验的吐蕃的引导下,“吐谷浑马”与“吐蕃马”进行了又一次杂交改良。半个世纪后,十分注重养马业与河曲草地的吐蕃,又将“河西九曲之地请为金城公主汤木邑”。《新唐书•吐蕃传》记载:“九曲者,水甘草良,宜畜牧,近与唐接”。于是,青海的养马业再次迅速发展,广阔的草原上“畜牧蔽野”,欣欣向荣。在此情况下,唐玄宗派主管马政的太仆卿王毛仲与吐蕃谈判,双方议定赤岭互市以后,青海的马匹源源输往内地,使唐朝马一度发展到43万匹。“吐谷浑马”也称作“吐蕃马”,此时以体格高大著称。到了唐末,由于安史之乱,吐蕃曾多次攻陷唐朝的养马基地陇右一带,数以千计的马被掠养于甘南等地,那些马主要是隋唐时期所养的“唐马”(即蒙古马与其混血种)以及从西部和西南亚各国购入和接受的优良马匹(如波斯马,大宛马、乌孙马等),对河曲马的定型,起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1015年,唃厮啰在河湟建立地方政权后,采取联宋抗夏的政策,河淳及其统治区成为西域各国唯一进入大宋的通道。因此,西域各国马匹也进入河湟。1253年,蒙古军南进,其中一路从西北进攻四川。土默特达吾尔部从现在的甘、青南部交接处进军,并在河曲卓格浪地区设立驿站和“群牧所”养马,使“南蕃马”与蒙古马直接进行杂交改良。1509年(明武宗正德四年),河套鄂尔多斯蒙古酋长亦卜剌、阿尔秃斯被达延汗驱入青海。不久,吐默特俺答汗率部三次进入青海,留其属部定居其地。1637年(明崇祯十年),游牧于新疆伊犁一带的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在其首领固始汗的率领下进入青海,并统据青藏高原,蒙古马与南蕃马进一步进行杂交溶合,基本上形成定型的“南蕃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河曲马的保种培育,1952年12月由甘肃省农业厅甘坪寺种畜场向西北大区畜牧部提出《南番马更名为河曲马》的建议报告后,1953年5月西北大区畜牧部确定“南番马改名为河曲马",从此河曲马有了一个科学的名字而名闻国内外。1955年6月玛曲建政以后,就对其进行过调査,1958年国营河曲马场正式成立,主要对河曲马进行保种选育工作;不久,邻近的四川省阿坝县、若尔盖县,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都相继成立“河曲马培育场”,进行河曲马的培育工作。当时河曲马被列为国家四类保护马。1962年“中印反击自卫战”中,河曲马随骑一师一部官兵,深入海拨5000~6000米的中印边境参战,因及时收拢包围圈,将闯入国境线的印军全部分割、包围而战功卓著,其它战马如蒙古、山丹等良种马,在同一条件下均发生高山反映,无法攀上预定地点,极大地影响了战斗要求,因此,国家将河曲马从四类提升到二类保护马,并为此倾注了相当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专门对河曲马进行改良及保种工作,使河曲马无论从体质到数量,都有了划时代的发展。1978年“中越反击自卫战”发生后,河曲马赴前线参战,取得三等战功。1983年国家正式成立甘、青、川保种委员会。1984年6月甘肃省标准管理局颁发《河曲马甘肃省企业标准》,使河曲马的培育开始有严格的标准可依。不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海、四川两省的河曲马场都转向经济效益好的牛、羊方向发展,河曲马场撤销或者解散,到1990年底,全国河曲马场仅留河曲马场一家。
第二节分布区域
一、历史上的分布区域
河曲马是一个古老的马种,形成的过程很复杂,据河曲马专家崔育溪教授研究,“河曲马品种大约在唐宋时期即已形成,距今约一千三百余年之久了”,因此,河曲马在不同时期,其地域分布也有所不同。唐时,吐谷浑马的分布,除河曲马今天产区黄河第一湾曲部的广大地区(今甘、青、川三省交界的地区,包括四川省阿坝县、若尔盖县,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泽库县,甘肃省的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夕卜,还包括河、湟、青海、洮岷、陇右一带,但以马的品质来说尤以玛曲乔科马,四川阿坝索克藏马,若尔盖辖麦(也写为夏米马)马、青海河南蒙旗马最优,而四者之间,又以乔科马为最,其分布中心在玛曲县境“三乔科”地带,因此,此卷谈的主要是县境内的“河曲马”。
二、县境分布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对河区马的调査鉴定,确定河曲马的中心产区在玛曲县“三乔科”一带,即今曼日玛乡、阿万仓乡、采日玛乡、齐哈玛乡、欧拉乡、尼玛乡等地区,其地域处在黄河首曲,地形开阔平坦、丘陵起伏,水源丰富,雨水充沛,牧草茂密,正是适于养马的地区。据统计,1949年玛曲地区河曲马存栏1.49万匹,1985年,玛曲县河曲马存栏一度达到3.72万匹,到1990年底全县河曲马存栏下降到3.68万匹,占全县总牲畜数的6.00%。
第三节产生的环境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端,黄河从果洛高原向东、南流,遇隆起的松潘高原,折而向东,又遇岷山山脉向北,再遇西倾山脉北折西流,在玛曲县形成奇异的天下黄河第一湾曲部,面积10190.80平方公里,素以水草丰茂著称,海拔在3300〜4806米之间。草场广袤,雨水充沛,牧草肥腴,是天然优良的马场,其间河流众多,较大的有郎曲河、加曲河、赛日曲、达尔钦河、西柯河、麦曲、俄尔瓦斯河等28条。伴生的牧草有20余科,100多种。其中分布最广比例最大的有禾本科、莎草科、蓼科、毛莨科、菊科和蔷薇科。牧草复盖度在85%左右,草丛平均高度在35cm左右(据当地牧民称,50年代初,阿万仓有的地方的牧草,能遮掩牛马),亩产青草约521.4公斤。其主要牧放的草场,为黄河沿岸冲积平原,宽谷和山间丘陵地带。地势平坦、开阔,约占总面积的70%左右。由于境内黄河向西倒灌和河流横溢,在阿万仓、采日玛、曼日玛、欧拉、欧拉秀玛等地的低洼处,形成了大面积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地,是河曲马夏秋放牧的主要草场。沼泽草场和网状草丘上,生长着沼针蔺、水嵩草,在浅水沼泽中,大量生长着水麦冬,海韭菜、水稗子等优良牧草。广阔的草原上,丰茂的水草是产生河曲马的十分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第四节流通地域
河曲马在1300多年前就开始成形,并闻名天下。《新唐书•兵志》载:“唐每会战马,多从青海补给”,对马匹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定了分类登记制度,遇有战争,先调良马。吐谷浑归顺唐朝后,青海成为繁殖军马的重要基地,从祁连山下到河曲草原,从青海湖畔迄止河黄谷地,都有马场,往来流通。吐蕃占领吐谷浑及党项羌故地后,以析支河曲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养马,并为争夺战马,吐蕃与唐多次发生争战,到后期吐蕃与唐在甘陇、洮岷、甘松地区进行互市,吐蕃以马、牛为主,唐以茶、缣各换所需,互通有无,促进双方的友谊和经济联系。据有关史料记载,除析支河曲外,唐(乾元后,即785年后)还在“陇右、剑川、西山三州七关总镇,监牧三百余所”,由此可见,河曲马的流通地域遍及全国。
宋朝时,包括析支河曲在内的河湟地区,属唃厮啰政权统辖,在此一时期,“南蕃马”源源不断的输入宋朝。1073年,王韶收熙(今临洮)、河(今临夏)、岷(今岷县)、叠(卓尼、叠部)、宕(今岷县)各州后,开地一千二百余里,设治熙河路,积极推行“茶马市易”政策,吐蕃诸部以马换茶、绢,中原易马用于战争。王安石为巩固边防,筹备马匹,一面在内地进行“保马法”,一面采纳王韶“西人彼以善马至边,所嗜唯茶,乞茶与市”(《宋史•兵志》)的建议,在秦风、熙河西路设场易马。南宋时期,又在阶、文、和等8处设置马场。洮州易马,一月或二月一次;叠州易马,三月或半年一次。据有关历史记载,仅1165〜1173年,即金大宝5年至13年间,川茶的易马数为9000余匹。
1253年,蒙古大军进入河曲后,多处建立马场,经营河曲马,并源源不断地补给给南下远征大理、四川及内地征战的大军。明朝建立后,也十分重视对战马的经营,并利用“番族”嗜茶的习惯,制定茶法,在产茶地区置“茶谭司”,建仓储茶,专门用来换马。在秦州(后移至西宁)、台州、河州等地以茶易马,引起明庭边吏,贪污百出,任意纳索马匹,以备私利,引起当地番民的反抗。为此,明庭特发给“番民”金铜信符,遇有征发,必须核对符合,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将吏的贪污。到了1449年,英宗停发“金铜信符”,派人视察茶政。孝宗时又恢复金牌制度,但藏汉两族茶马互市,“朝庭已无法禁止”,河曲马与茶的交易更为自由、广阔。近数百年来,由于河曲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阻隔,与内地接触很少,但以马换茶活动却从来没有间断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58年相继成立国营河曲马场,八三军马场,专门进行河曲马的培育,除输送军队外,河曲马一般销往甘南、陕西及相邻近的地区。1984年一度销往香港、英国。据统计从1958年开始至1990年底,仅河曲马场就销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达22964匹之多。第二章外貌特征
第一节外貌特点
河曲马为挽乘兼用型马,体格高大,“其生态类型属于高原森林草原生态型”(崔育溪:河曲马的形成及生态的研究),体质类型以结实粗糙为主。它性情灵活、温驯、易调教,对管理条件要求不严。公马富有悍威,整体结构比较协调匀称,鬓尾毛粗长厚密,头略呈粗象而干燥,多数呈直头,少数呈兔头或半兔头。耳长灵活,两耳距离近。眼大小适中,如秋水。鼻孔大而开张,唇厚,多数马的下唇略垂。头颈昂举适度,劲长中等,劲形稍斜,颈肩结合良好,颈础高低适中。而鬐
甲高长中等,厚实。前胸发育良好,胸深而宽。背腰平直,尻宽较短稍斜,腰角部宽充分,腰尻结合处略隆起,腹部充实。四肢关节筋腱有力,蹄广平,质疏松,有龟裂(系环境过于潮湿所致)。
正面:头长约为体高的1/3。前胸宽、前肢正常。左前肢膝以下稍外斜,此系管理条件所致之损症。
侧面:头稍大,颈宽直而稍斜。鬐甲高长中等,肩长中等而稍直。胸深。背腰平直,而少数稍长。尻倾斜而稍短,腹形正常不下垂,前肢正常,后肢略呈刀状肢势。系长中等,具弹力而软。卧系少见。膝以下管后侧丛生短毛而达于距,距毛长、短、疏、密不等。
后面:正尾。腰角宽充分,臀角宽不足。肋骨开张中等,两飞节靠拢呈外向肢势。
头:中等或稍大,重而干燥。直头居多,亦有兔头或半兔头。耳长尖为桃形。眼大小适中,鼻孔大而鼻翼稍薄。唇厚、灵活,下唇略下垂。颌凹宽可容3〜4指。
颈:长中等,颈形稍斜。肌肉发育不充分,颈、肩结合尚好。颈础正常。躯干:鬐甲高长中等、厚实。
四肢:高中等,肌肉尚丰满,关节强大,筋健发育充分。球节正常,系中等。蹄大小适中,蹄质疏松,多呈广蹄,发生蹄裂者屡见不鲜。第二节毛色特征
毛色以黑、青、骝、栗为主,而相当数量的马具有白章特征,出现率高达24.17%。这是其他地方马种所少有的。据1959年河曲马调查统计,黑毛占32.38%,青毛占29.63%,骝毛占22.64%,栗毛占10.24%。在836匹马中岀现白章者190匹,岀现率为22.73%。其中白章出现于头部的157匹,占82.63%;四肢白章的占17.36%。在头部白章中“星"75匹,占47.77%;“额刺”54匹,占34.39%;“流星"15匹,占9.55%;"飞白"10匹,占6.37%;“鼻端白”3匹,占1.9%。
1963〜1964年,对1929匹马的统计,骝毛589匹,占30.53%;黑毛568匹,占29.45%;青毛502匹,占26.02%;栗毛206匹,占10.68%,另据对155匹马的肤色观察皮肤黑色78匹,占50.32%;褐色64匹,占41.29%;粉色13匹占8.38%,且仅见于青马中。白章出现率高达24.17%。
第三节体尺体重
河曲马的体尺与体重,曾多次调査测定,虽数据不一,但均较接近,是国内较为高大的马种之一,以公马为例,大群测定结果,体高为140.58土5.19厘米;在经选择后的核心群,所测结果为142.48±2.91厘米。两者虽相差2.10厘米,但并无显著差异(p>0.05)。
河曲马体躯各部测量统计表
表177单位:厘米续表
注:尻斜为“度”。
成年马体尺体重统计表
表178—1续表
注:1、体重是以体高乘以2.58计算的。
2、曼日玛为1971年、河曲马场为1974年所测结果。
成年马体尺指数统计表
表178—2
成年公马的体尺体重
表179—1续表
成年母马的体尺体重
表179—2表180单位:厘米第三章生产性能
第一节乘速
当地赛马一般均在役用骗马中挑选,公马或母马很少用于骑乘。因而各项役用能力之测验,均以骗马为准。
1959年就曾于合作、乔科两地进行赛马测试,1000米为1,29〃6;1200米为2'0"5;2000米为3’5"0。乘速的测试,一般受时间、地点、场所、跑道、骑手情况和马的调教程度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同一距离、时间、地点等不同,所测跑速也不一样。当时乔科的跑道为松软不平的草场,牧草茂密,高20-80厘米,且于600米处有15.50米长的斜坡,对赛马速度影响较大;合作跑道虽是利用砂石公路,平坦而硬度好,但全程有两座桥、八个拐弯,骑手又未经专门骑赛训练,参赛马匹鞍具、体重极不一致,因此,所测乘速也不精确。
1000米乘速测定结果
表181(1959年合作)1200米乘速测定结果
表182(1959年乔科)
2000米乘速测定结果
表183(1959年合作)河曲马部分年份乘速冠军记录
表184
河曲马与其它马乘速能力比较
表185第二节挽力耐力
—、挽力
(一)慢步轻挽速力据1965年7月河曲马场测定,正常挽力45〜50公斤, 平均速度85米/分,每小时约4〜5公里。
(二)2000米挽力测验据1963年10月河曲马测定,用挽力25〜40公斤最快7‘26“7,最大挽力测定最高为370公斤。
(三)慢步拽车测定功率为0.88马力。
河曲马挽力测定
表186(测验时间:1963年10月4日)
河曲马与其它马挽力比较表
表187二、耐力
用于骑乘,携带25公斤行李长途跋涉,每天能走40〜50公里。驮载50〜75公斤物品,日行40公里,可连续行走数日而不显乏相。又据甘肃省中部干旱区使役结果,双套马日工作五小时,可耕地约四亩。在剧烈运动后,约经20〜40分钟,其体温、脉博、呼吸恢复正常。素以能“爬越高山、善走水草滩”著称。
第三节生长速度
一、各龄马的体尺
据1956年甘坪寺马场、1959年甘肃省畜牧厅河曲马调査队、1964〜1966年曼日玛乡、1967年河曲马场测定,其主要体尺如下表。其中甘坪寺马场所养马匹三岁转群,实际上所列成年马为三岁以上的各龄马匹。由于在入冬以后直到产驹约五个月左右具有较好的补饲条件,对初生驹之体高、管围发育有一定影响。
甘坪寺马场各龄马匹体尺统计表
表188单位:厘米表189单位:厘米
注:测定匹数,公6~44,母14〜493,1959年省河曲马调査队调査报告
曼日玛乡各龄马匹体尺统计表
表190单位:厘米
注:测定匹数,公10〜40,母10~55,1964~
1966年测定于曼日玛乡。河曲马场各龄马匹体尺统计表
表191单位:厘米
注:测定匹数,公马为10〜84,母马为10~178,其中半岁体尺为曼日玛乡所测。
二、主要体尺增长速度
经测定,不同年龄的马匹其各部位之比例是在不断变化的。初生时,整个体形呈高而短的立方形。此是四肢管状骨发育较快所致,随着生后体轴骨和扁平骨发育速度逐渐增加,体躯变得粗壮,体长比例增大。当发育到二岁时,各项体尺指标将达到成年马的约90%。
河曲马(母马)体尺发育比例
表192—1河曲马(公马)体尺发育比例
表192—2
第四节适应性
河曲马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对高寒湿润,气压低,气候多变的恶劣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对内地的各种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持久力、耐苦力强,容易恢复疲劳。且有耐粗饲,食欲旺盛,消化力强,上膘快等特点。在长期群牧条件下,河曲马对当地多变的高寒气候与漫长的枯草季节具良好的适应性,全年保持着较好的营养水平。据河曲马场2343匹马的统计资料,春季一类膘占74.03%,二类膘40%,三类膘7.58%。青草萌发后,体质恢复很快。七月份,一类膘82.03%,二类膘15.13%,三类膘2.58%。十月份秋高马肥,一类膘达93.16%,二类膘6.35%。
河曲马以深色毛色居多,被毛浓密粗长,而冬季生有绒毛,对适应当地光照强而又高寒的地理环境是有利的。它既有利于吸热御寒,又减弱了光谱中短波的侵害。
河曲马适应高海拔地区,能翻越4000米以上的山地。在低海拔平原川区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据引入河曲马的若干地区反映,该马性情温驯,容易管理,料少也能喂好。东北凌源马场反映河曲马挽力大,持久力较好。
1965年曾对河曲马发病情况做过调查,在放牧条件下,外科病占半数以上。河曲马发病统计
表193
第五节生长发育
河曲马是一个比较发育早熟的品种,幼驹生长发育较快。一般初生公驹体尺与成年公马体尺比较,体高为58.96%,体长为42.20%,胸围为41.16%,管围为34.80%;初生母驹与成年母马体尺比较,体高为61.90%,体长为43.30%,胸围为42.27%,管围为47.74%。由此可见,幼龄母驹生长发育快,特别在一岁阶段,发育很好,体高相当于成年母马的91.56%。如果在此阶段, 补给少量的精饲料,改善营养,对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河曲马各龄母驹平均体尺和达到成年母马体尺
表194百分率表(厘米)续表
第六节繁殖力
繁殖力是发展种群数量和更新换代快慢的决定因素。营养良好的河曲马,一周岁时开始有性活动,一般两周岁开始配种,三岁产头胎,也有少数马三周岁开始配种,四岁产头胎。繁殖年限公马12~13年,母马15〜16年,6~12岁为母马盛产期。
据观察和有关材料记载:每年4〜7月间为产驹、发情和配种季节。其中5〜6月为发情盛期。一般发情周期为15〜40天,平均22天。发情持续期3〜10天,最多15天。妊娠期为357天。公马平均射精量80毫升,最多可达150〜200毫升,精虫存活时间一般在48小时,受胎率一般在67%左右。
50年代国家明文规定,“河曲马再不进行杂交改良”。因此,河曲马以畜牧本交为基本繁殖方式,每匹公马裹配母马8〜10匹或20匹以上。此种配种小群长年维持不变。当更换公马时,才相应的出现小群重新组合或人为干预组成新的配种小群。母马受胎率除受公母马比例的影响外,更取决于公马的配种能力,包括精液品质以及营养水平等。公马寿命为30〜33岁,母马寿命为26〜28岁。
河曲马的受胎率,据2530匹适龄母马统计为67.05%。河曲马场二队68~78年,平均繁殖成活率为60.82%(50.02%〜78.57%)。第四章保种选育
第一节马场
一、甘肃省河曲种畜场
(一)机构
又称河曲马场,1958年6月建立,行政隶属甘肃省畜牧厅管辖,其主要任务是“养马为主,养牛、养羊为辅”,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形式进行河曲马的保种选育工作。当初马场成立时,马匹主要源于平叛中收容和反封建斗争中没收的马匹。1959年9月,甘肃省畜牧厅派工作队来玛曲,对河曲马进行多项调查。1960年10月,中共甘南州委决定将洮江县河曲牧场并入河曲马场,并从洮江县代管的牲畜中调拨1.75万头适龄母畜扩建为河曲种畜场,当时有干部21名,工人255名,马4043匹,牛12853头,羊1863只。1964年5月,甘南州兽防队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河曲马土种选育工作组,在曼日玛乡筹建河曲马土选群。1972年国家投资9万元,马场职工、干部投入劳力3894个,修建河曲马场“两渠一坝一站工程"(即团结渠、自力渠、拦水坝和电站)。1976年7月,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转兰州军区后勤部、军需部、省农场《关于河曲军牧场交接情况的报告》,正式将“河曲军牧场(因其属8083部队的牧场,也称83军牧场)”及兰州采购站一并移交地方。移交后与河曲种畜场合并,称“甘肃省良种牛羊试验繁殖场”。1979年2月改称“甘肃省河曲种畜场",由甘肃省农牧局直接领导。
(二)概况
河曲马场,座落在河曲马的中心产地——玛曲县境内,背靠黄河向北流段,南与曼日玛乡为邻,西、北与欧拉乡接壤,东以黄河为界与四川若尔盖辖麦乡依水相连,全场占地面积466平方公里,折合699009亩,其中水域面积8396亩,城乡居民点用地360亩,交通用地1645亩,难利用地19142亩,一般海拔在3300~4000米之间。截至1990年底,全场有人口1365人,其中干部38人,工人257人,离退休及遗属供养人员158人,牧业人口912人。马场场部下设“三科一室”即生产科、财务科、保卫科、办公室及5个牧业生产队,场内设有寄宿制小学、卫生所、商店、电视传播台、放影队、邮电所、粮站、牧工商所、县农行分离处、干酪素厂、饲料加工厂、电站等;服务经营单位在外有临夏接待站、驻兰办事处、驻拉萨经销店等。
1960~1989年河曲马场河曲马增售情况一览表
表195续表
二、河曲军马场
也称作“八三军马场”,因其部队番号(8083)而得名。1958年由骑兵第一师开始筹建。1959年3月在夏河科才寺院正式成立,称骑兵第一师军牧场。当时,骑一师从各团队抽调30余匹骑马,其中公母马20余匹,全系平叛中补充的河曲马,并购入牛1205头,羊2800只。同年底场址迁至碌曲县桥头沟,并由平叛部队交来跨马270余匹,其中母马110匹(主要是河曲马,大部来源于青海),军牧场有所扩大。1960年从夏河县、碌曲县购入河曲母马300匹,从一师二团调入公马15匹(为蒙古、伊犁、河曲马三个品种,大部分是河曲公马),补充马场。同年底迁至玛曲县乔科尕加日玛沟(今阿牧实验站所属草场),正式定场在河曲马的中心产区。1961年正式划定场界。同年军马场从岷县马场购入长拉拜依和莫蒙二代公驹6匹,进入军马场杂交改良。但因气候不适应,饲养管理条件跟不上,两三年内相继淘汰处理,配种不多,后代极少。1963年军马场军马一度达到700余匹,并由兰州军区接管,正式命名为“兰州军区河曲军马场”。1969年经甘南藏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批准,从国营西柯河羊场和欧拉公社划拨草场60万亩,军马场进一步扩大。1970~1971年两年中,从同德马场购入青海马342匹,但因河曲马育种计划规定河曲马进行本种培育的要求,之后两三年中全部(包括其后代)处理完毕。1970年按照河曲马的育种计划,军马场从玛曲县曼日玛、阿万仓乡选购正宗的河曲母马50匹,从碌曲选购母马20匹,进行河曲马的培育工作,到1974年7月,该场有军马3700余匹,绝大部分是河曲马,只有少数马含有青海、蒙古马、伊犁马的血缘。1976年7月,兰州军区后勤部、军需部将河曲军马场并兰州采购站,一并移交地方,与河曲种畜场合并,称为“甘肃省良种牛羊试验繁殖场”。
第二节保种
河曲马是已经成熟的优良地方马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河曲马再不与其它马进行杂交改良,而是本种选配,确保河曲马的优良马种。为此,玛曲县除以传统方式进行保种外,国营河曲马场专门设立四、五个河曲马保种群,进行保种工作。
一、传统配种
玛曲县牧民群众对家畜的放牧、饲养、配种、保胎、选育等方面,经千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河曲马,很多传统的配育方式至今沿用不衰。
(一)季节性配种方法一般牧民遵循自然发情规律和排卵规律,适时配种。玛曲牧区河曲马的配种方法,主要是在马群中的公母马自然形成配种“链条”,实行独群、小群配种。由于母马多在夜间11时至次日5时前排卵的实际,采取夜牧夜配的习惯,以提高受胎率。
(二)选种选配玛曲县牧民在选种选配上,采取自然淘汰法则。一般种公马的选择以体格高大,体型匀称,四肢端正,眼、鼻孔、四蹄大,毛色以黑、骝、栗为主,同时对选留为种公马以外的公马,一律进行阉割,并对失去繁殖能力的种公马,及时进行淘汰、补充。二、河曲马场的保种
1958年6月国营河曲马场成立以后,主要采用大群配种和重点人工授精两种配育方式。
(一)人工授精河曲马场自1967年在核心母马群开展人工授精以来,据8年的统计资料,参加人工授精的特、一级母马4254匹,发情检査46794匹次,妊娠检査12762匹次,输精8908匹次,受胎率范围75.44~
88.49%,平均受胎率为83.16%。对人工授精公马,在配种期单独饲养,在非配种期随大群放牧。
(二)大群选配河曲马场经历年的整群鉴定工作,适龄母马,已按等级、毛色,兼顾类型、年龄、组成选育核心群和一般繁殖群,除每年对重点核心群母马采用人工授精外,对其它适龄母马均在每年四月中旬以公、母1:10的比例撒入特、一级上等毛色公马进行大群配种。并于同年9月底隔离公马单独组群放牧,冬春季节补喂少量的干草及精料。据马场历年检査和肉眼观察,群配母马的受胎率正常年份平均都在80%以上。
第三节选育
河曲马自1300年前形成以来,在产区自然繁衍,没有严格的选育标准。1958年以后,国家对河曲马进行多次调査,并决定采用本品选育,不进行杂交改良。不久,河曲种畜场和河曲军马场成立,并相应的制定出了一些河曲马的选育规划。因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河曲马的选育工作。1980年7月22日,为了进一步加强河曲马的选育工作,由甘肃省畜牧厅邀请省农业大学河曲马专家崔育溪教授,在河曲马场举办“甘、青、川三省河曲马保育讲习班。“1981年8月22日〜9月2日,甘肃、四川、青海三省畜牧厅(局)在兰州联合召开“河曲马保种选育协作会议”,讨论制定出《河曲马保种条例》、《选育方案》和《综合鉴定标准》三个文件,并成立甘肃、四川、青海三省河曲马保种选育协作委员会,使河曲马从此有了严格选育标准,走上了正规保种发展的道路。1984年6月16日,甘肃省标准管理局正式颁布《河曲马企业标准》(甘Q/NM2-84),成为河曲马保种、选育,鉴定的唯一尺度。标准自1984年10月1日实施。
第四节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河曲马育种的基础,科学地进行饲养和管理能提高马的各项生理生产指标,减少死亡率,以便促进河曲马的品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现将河曲马场有关饲养与管理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繁殖母马
(一)母马的饲养
河曲马全年以昼夜牧放为主,实行划区轮牧,以解决草畜矛盾。冬春季节对弱病马补喂青干草和精料,补饲率根据有条件繁殖母马的10%,核心群母马20%,并定期补喂石粉和食盐,每周2〜3次,每次母马石粉15克,食盐50克。
(二)整群及个体马的鉴定
每年在8~10月间,按选种规定的年龄和方法进行。经过对各龄繁殖母马的生产能力的鉴定,整群一次,淘汰老弱及生病、长期不孕的母马,补充适龄健康母马,以保证生育能力。
二、种公马
除挑选体质强壮、性机能旺盛的马作为种公马以外,还要在冬春季节,补喂精饲及石粉、食盐,以保证种公马产生优良品质的精液,进行交配。对人工授精的公马,非配种期,也以补饲为主。配种期补饲和牧放相结合,全年始终保证精料的营养成份。为此,饲料的选喂呈多样化,配种期加喂麦芽、面粉、曲拉、牛奶等。饲养标准要求按个体情况,运动锻练程度,配种与否和负担量的不同,随时调整日料的组成及营养物质的含量。
随群本交的公马,一般以放牧为主,随群补给精料。
人工授精的公马管理上还要做到(一)四季要按季节的不同,因时制宜,做出合理的按排,并严格执行;(二)加强运动锻练,全年按锻练期、准备期、配种期的规定要求运动,并结合马体营养、精液品质的情况,适当掌握调整;
(三)定期进行健康检査和精液品质检査,如发现不良现象,应及时治疗,并对饲养管理,运动、配种负担等方面进行调整。
三、幼驹
(一)各幼驹的饲养
幼驹出生后,要尽量让其吃上初乳,对瘦弱分娩的母马,要补给精料,使母马有充足的奶水喂哺幼马。断奶后的第一个冬天,是幼驹独立生活前的关键阶段,必须给以精心的饲养,断乳成群的,要重点加以饲喂和管理,除贮备足够的青干草、精料和矿物质以外,喂量要由少到多,逐渐增加,防止发病造成不应有的事故死亡。1〜3周岁的幼驹,应逐渐做到冬季放牧和补饲青干草相结合,个体优良准备种用的公驹,应及时转入育种公饲群中饲养,补给足够的精饲料。
(二)各龄幼驹的管理
人工授精群所产的幼驹,应登记清出生时间,并按每年产驹出生顺序编号,一般编在当年的幼驹前面。产驹7日内应测量体尺,并进行登记。
一般幼驹产后半岁进行断乳。断乳时要进行烙号。生产号的最后一个数字烙在上膊中央,场号烙在生产号之上。个体号母驹烙在左尻中央,公驹烙在尻中央,烙号后进行鉴定并建立育成驹卡片。
第五节疫病防治
疫病是影响河曲马体格发育和数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巩固牧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在河曲马未来的保种选育工作中,尤应重视疫病的防治工作。
河曲马的传染性疾病,经过玛曲县畜牧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已确诊的马属传染病有6种,未确诊的1种,为马浮肿病,其它如呼吸系统疾病、外科病、产科、神经系统及运动器管,新陈代谢等系统的疾病,以及农药中毒与动物毒素性中毒疾病在《畜牧志》中有介绍,此节不再述及,现将马属6种传染性疾病介绍如下。
一、马鼻疽
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马类家畜的一种传染病。以鼻腔、皮肤、肺和其它实质器官中形成特异性鼻疽结节和溃疡为特征。也可传染给人,影响人体健康。全县各乡场均流行过该病。从1958年起在全县开展该病的检疫和防治,1958〜1989年累计检疫马28.89万匹(次),检出阳性马1334匹,开放性病马135匹,通过历年检疫、处理,阳性率不断下降,其中1958〜1968年共检疫马25796匹,检出阳性马878匹,阳性率3.4%;1969~1979年检疫马46082匹 (次),检出阳性马261匹,阳性率0.58%;1982〜1985年共检疫马115242匹(次),检出阳性马195匹,阳性率下降到0.18%,达到了控制标准;1986~1989年连续四年检疫马101772匹(次),未检出阳性马。经省州业务主管部门考核,于1990年宣布玛曲县消灭马鼻疽病。
民间防治鼻疽病有许多藏兽医验方。玛曲县建政后,从1958年起开始对该病的防治,当年检疫出阳性马20匹。1959年起,各公社兽医站组织力量,对所有马匹进行检疫,并在检査期间实行了以“定期检疫,分群隔离,划地使疫”的措施,到1969年共检疫隔离鼻疽马1099匹。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鼻疽马的检疫工作,县革命委员会于1970年在群强(今木西合乡)公社塔玛地区建立玛曲县鼻疽马场,具体负责检疫鼻疽马的工作。从此,各公社每年检疫出的阳性马都送到鼻疽马场,经过10多年的治疗、捕杀、效果明显。
1982年,为了尽快消灭马鼻疽病,甘肃省畜牧厅拨出专款,采用“牧区捕杀1匹阳性马补助100元,检疫费每匹0.30元,尸体处理每匹5元”的政策,加大鼻疽马的检疫捕杀工作。不久,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州上的安排成立玛曲县马鼻疽检疫和捕杀领导小组,县上进一步制定了检疫计划,每年组织专业队伍,根据有关法律、技术操作规程和达标验收标准等,采取果断措施,全面开展了鼻疽检疫和捕杀阳性病马的工作。据统计从1982~1985年底全县共检疫马115242匹,检出阳性马195匹,分别进行了处理。1986年以后,检疫马101772匹,受检率96%以上,并连续三年,未检出阳性病马。1990年8月甘南州动物检疫站组织省、州、县畜牧兽医部门的专家及技术骨干,按甘肃省畜牧厅制定的消灭鼻疽病的“考核验收标准”,对玛曲县进行考核验收,达到以县为单位的消灭标准,因此,颁发了消灭马鼻疽病的合格证书,正式向外宣布玛曲县消灭马鼻疽病。
二、马传染性胸膜肺炎
又称“马胸疫”,是单蹄兽特有的一种急、热性传染病,以大叶性肺炎为特征。在玛曲县发病较少。据查,1972~1973年先后在河曲马场共发病58匹,死亡20匹,致死率34.48%。病畜用青霉素、磺胺等药物早期治疗,效果良好,1973年后县境再未发生该病。
三、马腺疫
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马属幼驹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下颌淋巴结肿胀、化脓为特征,以1〜2岁龄马多见。一般呈良性经过。在玛曲县呈散发流行。据统计1959〜1980年全县累计发病马1419匹,死亡80匹。
四、马副伤寒
是由马流产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以孕马流产、公马睾丸炎、初生幼驹发生败血病和关节炎、泻痢或肺炎等为特征。该病在玛曲县,见于春秋两季,呈散发性流行。据不完全统计1971~1990年累计发病马4728匹。
防治:1973年在河曲马场发生后确诊该病。从1974年后每年有计划地用马副伤寒菌苗预防注射控制了该病的发生。
五、马巴氏杆菌病
又称“马出败”,是典型的地方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以肠炎为特征1972年3月河曲马场一个瘦弱马群发病45匹,死亡13匹,致死率为28.8%。1973年在河曲马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变化和病原分析确诊该病。
六、马流行性感冒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马类家畜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头部器官粘膜卡他并伴皮下组织,腱及腱鞘炎为特征。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和多见于2岁以下马驹,流行快,发病率高,致死率低。1975年1月在尼玛公社发病马762匹,死亡2匹,死亡率0.26%;同年在河曲马场发病马370匹,没有发生死亡;在河曲军马场发病马839匹,无死亡出现。不久,经兰州兽研所通过血凝抑制试验,确诊该病,毒型为A/马I型。80年代以来未见发病。
七、马浮肿病
马浮肿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呈地方流行的慢性病。
(一)流行病学该病多发生在3〜4岁的骗马中,一般在1〜4月份发病, 致死率比较高。1978年2月曼日玛公社智合桃大队发病100多匹,死亡20匹;1979年又在该大队及尕加、斗浪大队流行;1975〜1980年河曲马场一队发病111匹,死亡3匹;1977〜1980年河曲马场二队发病98匹,死亡42匹,致死率42.8%。
(二)临床症状病畜体温微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肿胀先从阴囊蔓延至腹下,胸部、颈部及头部的下颌、眼眶、耳根等部位。肿胀无热、无痛、软而不化脓,针刺流出黄色液体。少数马伴有咳嗽。后期眼结膜苍白,并拉黑色稀屎,体温下降消瘦而死亡。
(三)病理变化尸体消瘦,血液稀薄。切开肿胀部有黄色胶冻样渗出液。肌肉色淡多水。腹腔、胸腔、心包内有黄色积液,肾脏有点状出血,肠与肺、脾等无明显病变。
(四)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有利该病好转。药物治疗收效不佳。据多年经验, 今后应考虑增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等相结合的防治措施。马鼻疽检疫情况统计表
表196单位:匹续表
马副伤寒流行性情况统计表
表197单位:匹马腺疫流行情况统计表
表198单位: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