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信仰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28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信仰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页码: 912—913
摘要: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信仰习俗。玛曲牧区,崇尚僧多为荣,诸如家有二、三子者,一子留家或三子皆为僧,只留女儿入赘传宗接代,留守家业。一个人刚出生时,家中需要请活佛或僧人念经、卜卦、取名,上学、出门、生病、嫁、娶、丧葬、甚至看病都要经过活佛和僧人卜算。一般牧民家中都供有佛像,老年人每天都要转嘛呢,青年人一有牧闲也去转嘛呢。有的牧民放牧时用手摇经筒,一般人均用数珠念嘛呢。群众经常去自己部落的寺院磕头,转经轮,念经,供饭,祈愿……也有去夏河拉卜楞、青海塔尔寺,西藏拉萨三大寺朝拜的。如果牧区的群众,一生没有去过圣地拉萨,那将是抱憾终生、受人怜悯和鄙视的。如果有人一步一叩首地磕着长头朝拜拉萨回来,那是很崇荣的,将会受到全部落的尊重,亲朋故友的羡慕。总的来说,藏区牧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及其生活,均为宗教所左右。玛曲建政后,特别是反封建斗争后,虽然有所改变,但随着1981年各宗教活动场所的陆续开放,此习渐复。有的牧民群众在生命垂危时,家人常常不急送医院,而是先去寺院算卦,根据卦象决定去与不去,因此常常耽误了对病人的急救,有的卜算结果不能去医院,病人只能在家等死了。
关键词: 民俗方言志 藏族风俗 信仰习俗

内容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信仰习俗。玛曲牧区,崇尚僧多为荣,诸如家有二、三子者,一子留家或三子皆为僧,只留女儿入赘传宗接代,留守家业。一个人刚出生时,家中需要请活佛或僧人念经、卜卦、取名,上学、出门、生病、嫁、娶、丧葬、甚至看病都要经过活佛和僧人卜算。一般牧民家中都供有佛像,老年人每天都要转嘛呢,青年人一有牧闲也去转嘛呢。有的牧民放牧时用手摇经筒,一般人均用数珠念嘛呢。群众经常去自己部落的寺院磕头,转经轮,念经,供饭,祈愿……也有去夏河拉卜楞、青海塔尔寺,西藏拉萨三大寺朝拜的。如果牧区的群众,一生没有去过圣地拉萨,那将是抱憾终生、受人怜悯和鄙视的。如果有人一步一叩首地磕着长头朝拜拉萨回来,那是很崇荣的,将会受到全部落的尊重,亲朋故友的羡慕。总的来说,藏区牧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及其生活,均为宗教所左右。玛曲建政后,特别是反封建斗争后,虽然有所改变,但随着1981年各宗教活动场所的陆续开放,此习渐复。有的牧民群众在生命垂危时,家人常常不急送医院,而是先去寺院算卦,根据卦象决定去与不去,因此常常耽误了对病人的急救,有的卜算结果不能去医院,病人只能在家等死了。
  1、磕头:牧区的信徒除诵经外,去寺院磕头和转经轮,是日常的必作功课。磕头时,双手合掌高举,额触地面。磕头时,心发虔诚,口诉祈求。磕头的种类很多,有的去夏河历世嘉木样舍利塔前,磕几百、几千、几万次,俗称磕长头。有的在拉卜楞或自己部落的寺院周围绕寺右转磕头,每磕一次,齐手指尖处划一条横线,下一次脚尖齐线,再磕再划,如此继续下去。有的绕寺磕数圈的,视各人的意愿或活佛的卜算而定。此种磕头法,俗称为“等身头”。还有一种磕头法,头朝寺院,每磕一次,移动距离等于身体的长度,这样磕下去,绕寺一周约需六千多次。也有这样一步一磕头去西藏拉萨朝拜的,风雨无阻,一般需时一年零四个月,甚至还多。有的人一生去过一、二次,有的人一踏上漫长的朝圣之路,就永远没有回来。磕长头的人为了保护膝盖和手,一般都戴有护膝和护掌。
  2、转经轮:又称转“古拉”,一般均绕寺院转经轮。经轮大小不一,式样各不相同,质量也不一样;有一个房子装一个的,也有拳头大的;外壳有牛皮彩绘的,有铜的,有银的,也有象牙的。它们虽然外表不同,但其内部装有各种经卷,故称“经轮”。经轮必须向右旋转,这是佛教的规定。凡佛教徒转经轮和绕寺院及朝拜经堂一律向右。右旋被认为吉祥,左旋则认为是与佛道背驰。转一圈经轮等于念一遍经。因此,佛教徒们除在佛殿、经堂、寺周转经轮外,家中都设有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经轮,有手摇的,也有放在炕桌上摇转的,以便随时摇转。还有风力旋转和水利带动的经筒,种类繁多。
  3、念嘛呢:是牧民群众每一天必修的功课,一般牧民随身都携有念珠,一有空闲就数着念珠念嘛呢,即“唵嘛呢叭咪》”六字真言。有的放牧时念,有的坐在家中念,有的骑在马上念,有的出门访友时也念,一句话,念嘛呢成为牧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专题

磕头
相关专题
转经轮
相关专题
念嘛呢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