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卷 民俗方言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283
颗粒名称: 第二十六卷 民俗方言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47
页码: 897—941
摘要: 本志市《玛曲县志》中的“民俗方言志”,主要内容有藏族风俗和藏族方言的介绍。
关键词: 地方志 玛曲县志 民俗方言志

内容

第一章藏族风俗
  第一节婚嫁
  玛曲牧区的藏族的婚嫁,随着1955年的建政、1958年反封建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颂布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在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成的“等级内婚”(指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是不能通婚的)被打破,而传统的具有科学性的“血缘外婚”(指父系血统和母系血统之间严禁恋爱婚配,违背者,要受到舆论的严厉谴责,甚至受到惩罚)得到更进一步的保持,历史上那种“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封建婚姻陋习,逐渐被新一代藏族青年所遗弃。玛曲牧区现行的婚姻,是以《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的制度为主,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封建婚姻残余,需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大量工作和一定的时间来加以改造,使藏族人民真正享受自由婚姻的幸福。
  —、婚姻形式
  (一)“一夫一妻制”是婚姻的主要形式,一般家庭中多是长子娶妻或幼女入赘,有的家庭则给最小的儿子娶妻或给长女入赘,他们是家庭的直接继承人。其它子女或娶亲、或出嫁、或入赘,必须另外组成单独的家庭;多数由于崇尚佛教的原因,家中只留一子娶妻生子,其余均出家为僧尼。
  (二)“一妻多夫制”玛曲地区历史上普遍存在着“一妻多夫制”的婚姻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也有少数兄弟、朋友感情深厚,不忍分散,而出现兄弟共妻,朋友共妻的现象。在“一妻多夫制”的家庭中,妻子所处的地位一般较高,能受到全家人的尊敬。在兄弟共妻的家庭中,多数则是同胞兄弟共妻。一般是长兄先结婚,诸弟成年后与兄共妻。共妻家庭以长兄为主,所生子女以长兄为父,认父之弟为叔;朋友共妻的婚姻形式,一般是该家主人已婚,自己与朋友的关系非常密切,便成为一家,形成共妻关系,但仍以主人为家长,所生子女以家长为父,以父的朋友为叔,但所生子女的地位和财产继承权都很平等。“一妻多夫制”的婚姻形式在玛曲牧区比较普遍。以上家庭,多以女性为中心。主妇占一间帐房,各夫轮流与她同居,习惯次序为先长后幼。何人与主妇同居,即将自己的鞋子、鞋带或者马鞭置挂于屋外,以为信号,另夫自行退避,很少为此而发生不和。
  玛曲历史上还有甥女姨母共夫,叔侄共妻,甥舅共妻的现象。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齐哈玛乡还有一例叔侄共妻现象,其余已绝迹。
  (三)“一夫多妻制” 这种形式,一般流行在上等阶层和富有家庭,普通家庭不多见,即便有也只是少量不严格的事实婚姻。一般大都是姐妹共夫的形式岀现,或是姐姐入赘,后来丈夫与妻妹发生关系;或是先娶妹妹,后来又与妻姐发生关系,最后形成事实上的姐妹共夫家庭。当然与部落头人、土官、富商等上层社会的“一夫多妻制”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主要出于政治与缺少劳力,抑或是前一两个妻子不生男孩或不育的原因,以及为了地位及财产的继承,也有娶三四个妻子的。出于政治的原因,主要是各部落头人土官为了达到扩大影响与地盘的目的,与附近部落头人土官联姻,例如原阿万仓部落头人昂加与果洛土官康赛尔联姻,将康万庆之妹聘为子媳,后来儿子去逝,收为己有。以上“一夫多妻制"均与汉族地区不同的是不分妻妾,每个妻子的地位完全平等。
  (四)事实婚姻玛曲地区还长期存在着事实婚姻。事实婚姻即男女不举行结婚仪式,便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或者女方没有出嫁举行结婚仪式,便与男方发生两性关系,继在娘家生儿育女,所生儿女在娘家和社会上不受歧视,可在娘家抚养,亦可婚后带到婆家,地位和财产继承权与家中兄弟所生子女同等。在藏区一般婚姻,如女方真不愿意,可以回到娘家,也不受社会歧视,男方托人叫一两次不回,一般既不再追究。藏族成年女性在历史上,性与婚姻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姑娘一般在十五、六岁便举行“戴天头”仪式,此为青年女性的性生活提供了合法的身份,之后由姑娘自己选择情人,生儿育女亦被视为正常行为。这种事实婚姻关系一般随意性较大。同时,玛曲牧区还存在着一种兄死弟继或弟死兄继的特殊事实婚姻形式。在牧区习惯上多数家庭只留一个男丁在家娶妻生子,以继家业,其余均外出为僧;兄死弟继或弟死兄继的现象,一般是在家的兄或弟死后,为僧的弟或兄便还俗回家与之同居。
  二、婚嫁
  玛曲牧区藏族青年的婚嫁,决定权一般操在父母、算命喇嘛手中。虽然牧区未婚男女的恋爱比较自由,一到成年就可进行恋爱,多在牧场、节日、庙会等集会找对象,但男女双方有时自由结识,甚至已发生性关系,也不一定成为夫妻。恋爱期间男女到对方家中劳动或住宿,不受父母歧视和拒绝。结婚前男方请人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家长答应后,即选择吉日结婚,并送聘礼。如家长不同意,男女双方坚决嫁娶,可请社会上有地位的人主持结婚,也可以女方跟随男方私奔,待成事实婚姻得到父母认可,再行婚礼。以上婚姻家庭,婚后受男子的管束,女子在政治经济方面低于男子。
  (一)结婚玛曲牧区的婚配程序虽然各方有所小异,但一般情况是:第一步合婚。是指男女通过介绍或自由恋爱而要结婚时,先要请僧人(喇嘛)算命,看其婚姻是否吉祥。如卜算结果满意,就进行第二步:求婚。一般由男方或女方请亲友或媒人带一条哈达和一瓶酒(或数瓶)到对方家正式提出,若对方父母同意,即将礼物留下,回敬一条哈达交给来人。然后,约一个吉祥之日举行订婚典礼,藏语称为“隆西仓”意为订婚之酒。继尔,男方向女方赠送礼品和一笔财礼,藏语称此笔钱为“窝红”,意为奶钱。之后制定婚约,大摆酒宴庆贺。最后便选择吉祥日子迎娶。
  (二)婚礼在精心选定的结婚日子,新郎与亲友们带着哈达和礼物等去新娘家迎娶,时间多为天亮前。新郎、伴郎、伴娘到女方家,女家招待茶点之后,新郎临行前便向女方父母说:“领走的是人,留下的是哈达”。女方父母给新郎转送一瓶酒,一条哈达后迎亲与送亲的马队同时起程,女方母亲便将准备好的洁白牛奶,一勺一勺的舀起向着女儿与送亲队伍远去的背影撒去,以示祝福。新娘到婆家后,撒糌粑表示喜庆吉祥与祭祀鬼神。同时,请喇嘛念太平经(吉祥颂)和“煨桑”,并围着桑转三圈后,举行开灶礼。由一名妇女领着新娘在灶中生火,锅里盛满牛奶并放上红枣和茶,奶沸后新娘用锅勺舀起淅沥一点在火焰上,表示新娘开始了新的生活。新郎盛满一碗(一对新碗)牛奶敬家人,客人以次轮尝一口,新郎新娘也喝一点。开灶仪式后欢宴贺客,先敬茶点,新郎向贺客敬酒,客人们唱起祝福的歌曲,此后端上手抓羊肉(主食)、包子、蕨麻米饭等。宴席毕年青男女开始歌舞,直到深夜才尽欢而散,也有闹新房的习惯。结婚三天,新郎新娘上门拜亲认友,互送哈达,几天后女家便迎女归宁。
  婚后,新郎新娘即可住进男女家长婚前各准备一半缝制的新帐篷里,并分给他们一部分牲畜,成立新的家庭,不再和父母同居,但也有不分居的,一般为小儿子,赡养父母,继承家产。
  (三)生育玛曲牧区群众的生育,历史上一般在河边或牛棚,脐带用刀子或薄石片割断。七天后给小孩洗澡,浴后全身涂酥油,然后在太阳下曝晒,使婴儿健康。男生三日,女生二日亲友都来贺喜,哈达缠在婴儿身上,并送酒和茶。1955年玛曲建政前,由于医疗卫生事业低下落后,婴儿的成活率很低,在群众中流传着一首“只见娘怀胎,不见儿走路”的民谣,就是最好的见证。玛曲建政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婴儿的死亡率大大减少。同时,随着现代文明的逐渐熏陶,玛曲牧区的生育观念在逐步改变,日前妇女生产时,有条件的家庭另搭一顶帐篷生产,也有送县、乡人民医院进行生产的。
  (四)离婚在玛曲牧区因感情不合,或因对方有病,或因女方缺乏持家能力,或因入赘男方有新欢或无能,得不到女方的尊重等等,便出现离婚。离婚手续因结婚前一般不履行法律手续,离起来也十分简单,若女方主动提出时,男方不给予任何补偿,女方可以将其陪嫁的财产带走。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除了女方的全部嫁妆退还外,还得给以相当的补偿。所生子女,一般由女方抚养,也有男孩归父,女孩归母的现象。之后,双方均可另找对象。但在牧区,男方离婚后容易再娶,而女方多不愿意再嫁或难以再嫁,结果造成女性独身人口高于男性。
  (五)抢婚玛曲牧区的婚姻,一般来说较为自由,但男女双方恋爱,也有父母不同意的。于是,男方便约好几个伙伴,夜间在女方家门口挂上一条哈达,背着女方父母把姑娘领走,第二天托媒人到女方家求婚,直到女方父母应允后,再举行婚礼。也有再三求婚不准,男女便举行婚礼造成事实婚姻的。还有一种抢婚形式,就是把丧偶或年龄偏大者,视为被抢对象。一般抢婚,主要是以上女方同时被两家男子看中,其父母选配一家,而另一家一般打听好此女结婚的具体时间,约其部落里亲朋好友,半路抢婚。目前,此种抢婚形式已不多见。
  (六)取名玛曲牧区的藏族姓氏,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属党项,即董氏十八姓阿秀,但自佛教兴起后,牧区称谓一般皆不注重姓氏,取名时兴请活佛或高僧给婴儿取一个宗教上吉祥的名称作名字。因此,藏族人的名字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和取名规律化的形成,牧区在平常的称呼中不讲姓氏。就是部落头人或贵族也只是在一般重要的文书上俱名或鉴字时,才写姓氏。在牧区随着姓氏的省略与名字的宗教化,宗族组织因之相对自然地减弱,所以每个小小的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在玛曲由于经济的原因,平均每个家庭人口数只有4〜5口,很少有几辈同堂的现象。
  (七)称谓在玛曲牧区,一般家庭在传统习惯上均以妇女为主,妇女即操持家务,掌管经济,同时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者。特别在“一妻多夫”的家庭里,妇女的地位更高,一般子女都听命于母亲。因此,对亲属的称呼就比较简单。祖父外祖父,均称阿宁或班日盖,祖母外祖母称阿奶或阿姨、曼日盖;姨辈也如上称,有叫阿奶、阿姨,也有称曼日盖的。父亲和岳父都叫“阿怕”,母亲叫阿妈,哥哥叫阿吾,弟弟叫乃吾、宏牙,姐姐叫阿切,妹妹叫绍毛或宏牙玛;其它凡属于父亲的男性亲属统称为“阿克(叔叔)",女性叫“阿尼(姑姑)”;对母亲的男性亲属通通称为“阿乡(舅舅)”等。在玛曲,除对长辈或尊敬的客人和有名望的人用敬语称呼之外,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间,一般都直呼其名。
  第二节性格与服饰
  一、性格
  藏族勤劳朴实,性格强悍勇敢,善于骑射。由于封建统治形成藏族多以部落为主的狭隘观念,互相仇杀事件很多,部落内部往往一人闯祸全部落同当。男、女、老、幼均爱歌舞,表现乐观,对人诚挚热情,爱客好友,与人喝血酒或认了主人,住在该部落,各事都能求得帮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保护其安全。
  二、服饰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气候寒冷,群众多以皮类为衣。一般群众常年着一件羊皮袄,穿盖两用,皮衣宽大,两袖很长,无钮扣,用红布或丝绸(也有其它颜色的)做带,穿时两襟相叠,将带系在腰间,便能起到钮扣的作用。男女所穿皮袄款式基本相同,只是女人穿着时下摆与脚踝相齐,男人则将衣襟下摆提高到膝部。男服以无面的羊皮袄居多,领口多以豹皮作饰,贴身单衣多用氆氇作边饰;妇女的皮衣则喜用红、蓝色布沿边。少数富有者还用黑色、绛紫色、白色氆氇做成外袍和内衫;女式外袍除用氆氇外,尚用毛呢、绸缎等料制成,并在沿边加水獭皮为饰。
  在玛曲牧区,男子一般腰间挂食刀,女挂红丝布袋或阿周(银辫套)、腰藏(挤牛奶用的)。胸襟内可装零用东西,妇女常常将婴儿放在里面。平昔赤右臂以便劳动。藏族群众一般喜欢穿长靴或“松巴鞋”。长靴有皮布质两种。一般群众不穿袜子,赤脚的也不少。以前男女皆不穿裤子(目前已不习此俗,也有个别的仍不穿裤子)。一般夏季男女多不戴帽子,若戴时多喜欢戴礼帽。在冬季都戴皮帽或布帽、毡帽。皮帽多为狐皮制成,形装上尖下圆如喇叭。还有一种是直筒帽,高一尺,多为布及毡制成,据《安多政教史》记载:“三大山峰归董氏,董氏乃戴高筒帽”,由此可见此俗为羌俗。男的头顶留小辫(为长命髮),左耳戴镶环。女的头上辫有许多小辫,称“嚷哇”,然后再结成一个或两个大辫,并用红布做成辫套,上面佩带各种饰物,如银元、蚌壳、银盾、珊瑚、琥珀等等,从背部垂于臀部,很长时间梳洗一次。但少女一般梳三根辫子,成年后,与头顶发辫合在一起。同时,藏族妇女还喜欢珊瑚、项链、玛瑙、金耳环、金戒指等。男人也有戴耳环的,藏语叫“纳龙”,一般穿两耳,左耳戴一个大耳环,也时行戴金戒指,以大者为荣。
  僧人一律穿紫红色裙子,长齐脚面;上身穿一件背心,外披一张有身长两倍半的紫红色“袈裟”;脚穿特制的僧靴,原前普通僧人打赤脚的也不少。随着牧区人民生活的改变,僧人的生活也大有改观,身着多为上等布料;僧人一般戴鸡冠帽,格鲁派为黄色,宁玛派为红色。按规定,僧人戴帽多半在经堂念经时,平时出寺庙一般不戴僧帽;野外有重大佛事活动例外。不过僧官和活佛有规定的帽子,出门则必须戴上。僧人与尼姑的服装有等级界线,无论样式,颜色或质量,均要根据地位来定。地位较高的,他们的坎肩上镶有缎锦,长裙和袈裟则为毛料,鞋上也镶有一块缎子表示其地位。
  第三节饮食住行
  一、饮食
  (一)食品
  在玛曲牧区,奶类、肉类和糌粑构成了牧民的三大主要食品,并以此三类食物单独加工或混合加工,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八十年代初,白面、大米、水果、蔬菜逐渐进入牧民家庭,但边远的乡村仍以以上三类食品为主。日常生活,逢年过节,婚嫁喜宴,接待贵客都离不开它,并且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岀诸多别具特色的吃法,如糌粑、包子、手抓羊肉、灌肠、大烩菜、“多食合”(意石烧)等,同时配以蕨麻米饭、“辛"(一种牧民自制的点心)、窝奶(酸奶)等,形成了一整套待客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食品。
  1、糌粑:是藏族高度适用游牧生活而特有的主食,它一般为青稞炒熟之后,磨成的面粉。在玛曲牧区糌粑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名“乃糌”,用青稞原料所做;一种名为“散细”,去皮豌豆炒熟后磨成的糌粑;一种名叫“散玛”,用豌豆做的糌粑,还有一种名“毕散”,用青稞和豌豆混合磨成的糌粑。目前,玛曲牧区主要食用青稞做的糌粑。为了保持清新的香味,一般牧民们只磨几天吃的糌粑,吃完再炒再磨。在过去牧民每家基本上有一个手推小石磨,非常方便。八十年代以来,县城、尼玛与各乡政府所在地附近的牧民,多用电动粉碎机磨糌粑。糌粑耙一般有三种吃法。最常用的一种是在热茶中加一小块酥油(溶化),辅加少量的奶渣,藏语名叫“曲拉”,然后再加糌粑,用手调拌均匀后抓捏而食。方法是左手托住碗底,右手食指和中指将浮在酥油茶面上的糌粑压入茶中,然后手掌抓住碗边拌边捏,将糌粑与茶水拌匀抓捏成团,然后在刚拌出的碗中倒上奶茶,既可边喝边食用。第二种吃法是在酥油茶中加入糌粑,搅拌成稀糊食用。这两种吃法加入“曲拉”味道更佳。第三种吃法则是在碗中一边放糌粑,一边倒酥油茶,同时用舌添食糌粑,并不断添酥油茶,直到吃饱喝足为止。由于玛曲县不产粮食,牧民对糌粑、珍惜。建政前,主要生产生活用品大多数控制在部落土官头人手中,一般群众只有少量牛羊,甚至七八口人,只有一头奶牛的人家,因此,平常生活多以“曲拉”、酸奶水维持生活,有时则狩取猎物充饥。
  2、藏包:是牧区的一绝。一般将牛羊肉剁碎后加食盐、花椒粉、葱片,再加少量水份、清油搅匀成馅,用不发酵的死面包好蒸熟。以皮薄馅大,汤满油多,美味可口,被誉为灌汤包子或水晶包子。
  3、手抓肉:藏族食肉不兴熟炒,而是连肉带骨肢解后以清水煮之,放以食盐和花椒,待煮之开锅即捞而食之,此就是手抓羊肉。藏区宰牲不用刀杀,而是将牲畜用细绳勒闭而死,然后在胸部划一小口,将手伸进去割断血管,让血液暂积于胸腔,这样一则不使血液外流浪费,二则可保持肉的血蛋白,使肉质鲜嫩爽口;用没有污染的玛曲草原上生产的欧拉羊、乔科羊做的手抓,更是肉鲜味美,倾到了不少客人。
  4、灌肠:有肉肠和血肠两种。肉肠是用剁碎的心、肺、肾、肝等内脏加切碎的蒜苗和食盐、花椒粉灌入洗干净的大肠;血肠是用剁碎的肉放在血液中,加上食盐、花椒粉搅匀而灌入细肠内,均以清水煮熟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5、大烩菜:是用新鲜牛羊肉、粉条、萝卜、辣椒等蔬菜,加调料做成,是藏餐中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肴。
  6、“多食合":藏语“石烧”之意,是一种牧区独有的野外食肉方法。在野外牧人们将羊宰杀后,先将羊肉与骨头分解,再将肉割成小块,堆在一起。加上食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然后撑开事先洗好的羊肚,塞一把肉装一块烧红的鹅卵石,直至肉和石头装完后,用细绳把肚口扎牢,不让里面的热气遗漏。此时,羊肚里嘭嘭澎涌,似欲崩裂,再轻轻翻滚,待羊肚降温,停止蹦跳时,用刀子划开一点口子,倒出积在里面的肉汁,然后将羊肚整个划开,吃一块肉,喝一口汤,其滋味别样,任凭炒吃烤吃和加什么调料,都无法与之比拟,真是妙不可言。
  7、蕨麻米饭:做法颇有讲究。一般将大米煮七、八成熟,捞出后用冷水冲去面汁,拌上酥油少许,再放入笼内蒸熟;另外将蕨麻煮熟。食时,如系高贵客人,则在一个盘内各盛一半,或一样一盘,加上白糖,甚至葡萄干,浇上溶化了的酥油而食。
  8、“辛”是一种藏区点心,是将蕨麻、曲拉磨碎后放在融化的酥油内,加上面粉、白糖掺和之后做成块状。食时用刀削着吃或在碗内放上一块,然后用热茶化开加糌粑拌和着吃。“辛”既是招待贵客的佳肴,也是馈赠亲友的礼品。
  9、“窝奶”,也叫酸奶,藏语称为“肖”。是将鲜牛奶煮沸后倒入木桶或盆内,待温而不烫时放一点旧酸奶作为引子,然后掩盖置于保温处发酵,过半天或一夜后取出。食时盛在碗里,加上白糖,酸甜适度,清凉可口。窝奶既是牧民家庭的日常食品,也是待客的佳肴,还可当饮料使用。
  玛曲牧区牧民进餐没有严格的时间和顿数,也不一定全家人在一起同时吃饭。一般来说,全家人吃早餐晚餐时间比较集中,有时大家也在一起。至于白天中午,则是谁饿谁先吃,没有严格的时间。但整个白天,人们往往要吃一两顿才能到晚上。但牧区牧民群众饮食很有特点,首先食用的奶类、肉类、糌粑和茶叶等都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其次是烹调方法简单,佐料仅用单一的盐;第三是食物食用方便,酥油茶、奶茶温在火炉上可随时喝;手抓肉、风干肉均是一次做的很多,可吃好多天,并且随取随吃,十分方便。牧区群众还喜食大葱大蒜及生肉。一般宰牛羊时,边剥皮边吃生肉。建政36年来渐改此习,但仍有不少年轻人喜食生肉。
  (二)饮料玛曲牧区的主要饮料为奶茶,窝奶,偶尔也喝酥油茶。
  牧民习茶,一般以茯茶(也称砖茶)、松藩茶为主。松藩茶味香,茯茶色浓,两茶同煎,色味俱佳,再加以鲜奶,便是牧区盛行的奶茶。近年来随着牧区的改革开放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牧区有外出工作之家,也逐渐开喝细茶之俗。牧民逛县城,多有喝细茶(碗子)者。究其原因,多以食肉有关。历史上藏族为了茶俗,多有被朝庭、商贾苛捐暴剥,一匹上等好马,有时只得十数斤者。
  牧民好饮酒,以青稞酒为主。八十年代以来多喝瓶装酒。但喝酒不论优劣。有时出门接亲、送亲或走长途,常在马背上喝酒,若三五人同行,互相传递酒瓶而饮,豪放之性尽现。
  (三)餐具
  草原上牧民一般不用筷子,随着社会的发展,渐开此习。一般牧民家庭都有食刀数把,以备食肉用;米饭从前用手抓着吃,现在多用小勺子。历史上,玛曲地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落后,生活用品十分匮乏,碗具尤其缺少。一般牧民家庭人手一碗(多为木碗),因此,禁忌较多,不能乱用,只有夫妻才能共用一个。岀门作客往往自带。六十年代后由于牧区的经济发展迅速,此俗也在改变。碗有木质、铜质、磁质等,出远门装于碗套内,同时携带“塘古”(一种小口袋),用以装糌粑、酥油,以备旅途食用。
  玛曲牧区历史上使用的炊具主要是铜锅、铜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逐渐使用大小不同的铁锅、平底锅、钢筋锅、铝勺和铁壶、铝壶。一般牧民家庭均有这种锅数口,舀搅奶子的大勺,平时用的小勺子二、三个。切肉时,牧民铺着皮子切,或者置于锅盖切,一般没有专门的案板。
  (四)灶具
  牧区燃料,均为牛粪,而灶一般为三种。一种称为“加吉”,是一种三只脚的铁架,三根直竖的铁条,下端稍向外散,以便支撑,腰上用三道铁条焊接固定。这种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用得较多,目前很少有人使用。它的特点是轻巧,易于携带,但烧火不方便。用这种铁三角架烧火,牛粪须架空,有时还要用“库木”(鼓风的皮口袋)吹火。“库木”前端安一铁管,可伸入火内,后端是敞口,鼓风时右手抓住敞口的上端,左手抓住下端,使口袋张口装满空气,然后双手迅速一抖,绷紧袋口,同时右臂平稳加压,使袋中装满的空气通过铁管吹入火中。这种鼓风袋,以山羊皮制作的最佳,轻便实用,鼓风效果很好,携带也很方便。第二种灶为铁皮炉,是县手工业联社制造的,有圆、方等形,带烟囱。当前牧民群众多用这种火炉,烧火容易,只须加进牛粪,就能熊熊燃烧,烟囱可直通土房房顶,即能烧火,又能取暖,比较适用牧区特点。第三种为土灶,一般定居的家庭,或在夏窝子和没炉的冬窝子均砌有这种土灶。土灶为前低后高的长方形土台。其前部为土膛,是一长圆形上大下小的深坑,灶膛中部有两个小土墩,它与灶膛口后部的边缘形成三个点,用以煮东西时支撑锅壶。小土墩前方的灶膛口是添牛粪的进口,灶膛没有炉条,下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洞,用以掏出灰烬。灶膛后部有一个小洞,起烟囱的作用。此只是简单的小土灶,有的土灶更大,更复杂,有的有两个灶膛,但是却有共同的特点。牛粪易燃,故这种土灶均不用炉条,但牛粪灰多,打灶时出灰口犹为重要。
  从前,牧区多以石镰打火的方法取火。火镰打火需要火石,火绒。火石是一种白色的石头,又叫马牙石;火绒是将“扎”草晒干弄碎成绒后拌上火药做成,个别人则是将草纸弄成绒,拌上火药代替火绒。打火时,在火石上垫上一小撮火绒,用左手捏住,右手持火镰迅速摩擦火石,使其迸发的火星引燃火绒,轻吹几下便会引燃明火,再将火绒放在干牛粪上,任其慢慢引燃牛粪。玛曲建政后,牧民们很少用火镰打火,一般用火柴,打火机引燃,火镰已变成一种纪念品和装饰品。
  (五)其它习惯
  男人喜吸烟,一般为鼻烟、旱烟。青年一代,也多有吸纸烟者。鼻烟多以尼泊尔进口的为贵。一般吸鼻烟者多以精巧的鼻烟壶装,随身携带。鼻烟壶质料有木、铁、磁、玻璃、牛角等。除牛角鼻烟壶外,其余多从外地进口。牧民一般喜用牛角鼻烟壶,其制作方法是截取牛角尖部一小段,中间挖空(或原来就是空的),角的大头为壶底,用木块塞穿,只是需要补装烟沫时才打开。角的尖头为壶嘴,塞是活动的,可随时打开抖岀鼻烟。牛角壶用来装鼻烟烟味淳正, 很受牧民喜爱。
  二、住宿
  (一)牧民住宿
  根据生活季节的不同一般住帐篷、土房(房屋),但仍以住帐篷为主,究其原因与游牧生活有关。在长距离,大范围游牧的地方,人们多住帐篷,如在夏窝子等;而在定居的地方,比如冬窝子(冬天放牧的地方)则以土房为主。建政前,玛曲各部落除寺院外没有一间土房,均住帐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随着草场的承包,县城附近的尼玛乡,交通比较发达的欧拉、欧拉秀玛、阿万仓、曼日玛等乡和河曲马场的牧民,多有盖土房定居的,其中一部分曾得到县人民政府的帮助。当然千百年来牧民始终无法丢弃帐篷的原因,是土房在逐水草而居的自然畜牧业中,是无法代替帐篷易折易迁的优点的。在玛曲县牧区,帐篷主要为牛毛帐篷和白布帐篷两种,其形状均为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牛毛帐篷是牦牛毛纺成线、织成宽约30厘米长1〜2米的一片一片的粗氆氇,这种氆氇牧民称为“日雅”,然后将一片一片的“日雅”拼缝起来,遂为帐篷。一顶帐篷需二三十片、四五十片不等,特大的帐篷则需更多。牛毛帐篷均为黑色。有些牧民为了帐篷的美观,或者牛毛少,羊毛多时,也有用羊毛做“日雅”四壁的,而用牛毛“日雅”做顶部,看上去黑顶白壁,美观漂亮。有的则用羊毛“日雅”从帐篷门到篷顶,直延伸到后壁,形成一条白色的宽带。一般帐篷由篷顶、四壁、横梁、撑杆、篷绳、木橛等组成。在帐篷顶部正中有一条长约1.5米,宽约50厘米的天窗。天窗能通风、能采光。天窗上有一块盖布,白天打开,夜晚盖上,即可防雨雪,又可防风寒。篷顶与四壁交接处的四角和四边的中部,各缝有1根长绳,一共8根(也有多此数者),称为“江塔”绳,绳往往长七、八米,有的长十几米,一般是结实的牛毛绳。帐篷四壁的底部缝隙角部,还缝有若干钉木橛的绳扣,其距离多为30〜40厘米。帐篷的门,大多是左右帐壁合拢充当。其中一面晚上用橛子固定,白天可撩起;另一端则始终固定;有时门是一道可掀开的帘子,平时合上,进出掀开。
  帐篷结构简单,拆迁十分方便。搭帐篷时只需用两根木杆竖在地面,上面架一根木杆作横梁顶住篷顶,即可将帐篷撑起。再将“江塔”绳扯紧,用木橛或铁桩将帐篷固定。一般为了将帐篷完全挣开挣展,还要在“江塔”绳靠近帐篷的部位用一根木杆撑起来,起到将帐篷四壁提高的作用。最后,用木橛钉住帐篷四壁底部的小绳扣,这样,短短的几十分钟,快的十多分种,就可在草原上支起一顶帐篷。
  一般帐篷内的使用面积为20〜30平方米,小的则只有十几平方米。门开在背风的方向,多数向南。有时一个部落为了看住自己的牛羊不被偷盗,也有将帐篷搭成圆形而门朝其它方向的。帐篷正中为灶,左为上首男住处,并招待客人,多铺有牛、羊皮;右为下首女住处,一般席地而坐,晚上在铺就的牛羊皮上和皮袄而卧。帐篷上首设有佛台,供有佛像(雕像、画像或活佛的照片)、敬神的酥油灯、净水碗等供具。四周边角多放粮食、毛皮、衣物等杂物,即可充分利用空间,也可阻挡寒风侵入。也有人家专门在帐篷四周用草皮砌成高约1米的挡风墙,或者用牛粪围一圈1米多高的矮墙,借以阻挡冬季寒冷。锅碗瓢盆等炊具放在帐篷入口的左边,有的人家便于夏季燃火堆放一点干牛粪。牧民的冬季帐篷,一般选择向阳避风处,夏季多选择山坡高处住扎。
  牧区的牛毛帐篷,除以上优点外,还有经济实用、方便、经久耐用、防雨防雪的功用。一般结婚时制作的一顶帐篷要用一辈子;如有损坏的地方则用新织的“日雅”换上,抑或补上。如果人口增多,嫌帐篷小了,可将“江塔”绳下移,再将帐篷底边接上一截,帐篷就可变大。反之,将“江塔”绳往上移,帐篷又可变小。
  牧民家庭除牛毛帐篷外,往往还有一两顶白布帐篷。白布帐篷的结构与牛毛帐篷相同,只是较小,轻便。该种帐篷很漂亮,一般是牧民家庭来尊贵的客人,或者请僧人念经,或者夏季亲朋一起过节,参加赛马会,岀门旅行临时使用。
  牧民过去的土房,一般结构很简单,先用土打起墙或草皮(铲成30一40厘米,厚度1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方块)砌起,出门留窗户,而窗户开得很小,多数安有玻璃(比如尼玛乡萨合村原住点),房内用若干木柱支撑。房顶也很有特色,在柱梁上铺上一层柴草,然后用稀泥抹平。此种房顶不怕风吹,房内也暖和,但须三年或二年补上一次泥土,以防漏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各乡牧民建的新房,多用砖木(有的用空心砖)结构;有的当地干部职工多建造太阳能采暖房。
  一般有土房的牧民,都有一定的家具,较帐篷内为多,有藏式饭桌、藏式木柜等。房内筑有坑或支设床,不再睡地上。牧民的牛羊一般在土房旁边用牛粪或草皮砌一圈1米多高的牛羊圈,居住帐篷的牧民则是在帐篷旁钉上若干个木桩,木桩上拴着拴牛的牛毛绳,牛毛绳上每隔10厘米有一根长一、二尺带绳环的短牛毛绳分出。晚上牦牛回圈时,或者中午奶牛挤奶时,以牛毛绳为中线,左右两边牛头相对相错地将牛栓住,牛便不会走散。
  (二)僧人住宿
  僧人住房,一般屋内四壁大都用木板装饰,贫苦僧人则是装饰半壁。墙上均装有佛龛和碗架,活佛和高僧还装有壁橱。佛龛内供有佛像和经卷,还供有铜质或银质酥油灯和净水碗1至3付(每付7个)。酥油灯每天点1至2次,净水碗内盛干净水,每天早晨献上,下午汇集泼到墙上。藏族群众使用碗很讲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用碗,互不乱用。炕为连锅炕,中间用拉帘隔开。炕中央置长条炕桌一张,终年不移动。炕桌两侧为坐、睡之处。一般僧人炕上铺一条藏毡,上铺一张羊皮。过去晚上睡觉,身盖满腰和披篷,头枕衫裙、背心和袈裟,但随着改革开放后牧区人民生活的改善,僧人多有床铺被褥者。有些活佛或富僧,备有羊皮褥或绸缎料铺盖。炕桌头置炒面匣和三角鼎形铜保温火炉一个,火炉四周铸有各种图案。炉内燃木炭或牛粪,炉上搭铜壶。盖以小棉罩保温。炕头为锅台,有锅两口,一口熬茶,一口做饭。熬茶用铜锅,做饭用铁锅,互不混用。室内无桌凳,有的在墙根制一长条角柜,下放木炭,上放桌凳。僧人住房,多是自己修建。有经济困难无能力修者,一般借住或与人搭住,直到自己有房为止。僧人住房,一般多为独院平房;后院为高台阁楼,画梁雕栋,富丽堂皇,各自有别。房内陈设华丽,地上铺栽毛地毯,炕上铺栽毛毯子, 还有高级织锦缎的坐垫等。另外,设有佛殿、客房、灶房、仓库、客房以及管家和仆人的住房、马厩等。
  僧人各季取暖,都用长方形铁皮火炉,燃料多用干牛粪,个别开始用煤炭做燃料。
  三、行旅
  在地广人稀、草原辽阔的玛曲牧区,牧民自古出门旅行,探亲访友,甚至外出放牧都离不开马和牦牛代步。玛曲建政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牧民时尚摩托车,县城和各乡镇附近,公路沿线的牧民基本上每个家庭都购有摩托车,它们有时放牧也骑着摩托。但一般外岀旅行,牧民都乘坐汽车。但在偏远的牧区或游牧生活中,马、牛仍是主要交通工具。
  第四节社交礼节
  一、礼节
  玛曲建政前,基本上处于半封建半奴隶的统治之下,再加藏族是一个全民崇尚佛教的民族,在本来森严的等级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一般见土官、头人、活佛都要跪拜叩头。求见时他们说一句,则求见人应一声“啦索”,有时再吐一次舌头,表示知错。离开时,要退至门口才能转身出来。如果偶尔过路时碰见他们,都得回避,倘若回避不及,则要退往路边,脱帽弯腰,低头吐舌,恭恭敬敬地待走过后才能行路。在集会典礼中,一切均以严格的礼节行事,一般坐垫和茶几,须按次序地位排列,一点也不能排错。参加的人,各坐其位,毫不谦让。席间,在活佛、头人面前摆放带尾的“羊背子”要让他们先吃。平时与活佛、头人说话时,也要跪匐在地上,不能先说话。说话时要根据头人、活佛说话的意思说。
  藏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迎亲送友,都要献送哈达。献哈达是藏族人民一种最普遍而又最崇尚的礼节。哈达是一种丝绵(绸)织成的长条礼帛。“哈达”长短不一,一般为2至4尺,但也有一丈多长的。大都为白色,系纯洁之意,也有蓝、黄、红色的,但不多。哈达的质料,因各人的经济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人们都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只要能表达主人的良好心愿即可。献哈达时,必须手捧哈达将双迭楞边对着客人。对大活佛献哈达、必须弯腰低头90度,双手捧哈达过头顶,献于活佛座前;对长辈及一般活佛献哈达和大活佛献哈达相似,只是弯腰程度没有那么低;对平辈只要将哈达送到对方手中或手腕上即可;对小辈或下属可以将哈达搭在肩上。献哈达时,对方可以将原哈达回敬。
  藏族人民十分好客,藏族有谚语说:“来人不问名和姓,走进帐篷都是客”。客人到帐篷门外须先呼唤,主人出帐迎接让客人先行,男客进入左首,女客进入右首,都在上首坐,主人进茶与餐,客人先取酥油放在碗中,再倒茶,一边吃一边聊天,有时也杀牛宰羊办大的宴席招待。
  在寺院,礼节也很多,且相当严格。一般僧人见到自己的师傅时,要行叩拜礼;如觐见活佛(或堪布)时,更要三叩头。平常念经或举行重大活动时,坐垫均须根据地位的不同而有高低区别。活佛摸顶时,对比较尊贵的官员行碰头礼或用双手摩顶,对中等官员用一只手摩顶,对一般平民摩顶则用一条丝穗或长绸在其头上拂一拂,便算赐福了。牧区讲话很讲究礼节。平常社交中使用普通语,二是敬语,三是最敬语。以上三种语言,均根据地位高下而使用。如果地位相同的,他们之间就使用普通语。若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人说话,就必须用敬语;如地位差距很大,此时须用最敬语,否则即为失礼。
  二、节日
  藏区节日,一般可分为宗教节日和民俗节日两大类。由于藏族是一个崇尚佛教的民族,往往民俗节日中有宗教活动,而宗教节日中有不少民俗成份色彩,因此,对于上述命题,只能进行粗略的分类。
  (一)洛赛节是牧区藏族最隆重的节日,藏语“洛赛”即新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甘南地区这一节日以汉族的农历正月初一为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逐渐开始过藏历年,但只区限于一些学校、机关)。初一日,家家煨搡,在佛龛前点燃酥油灯,供奉酥油炸成的各种面点和自酿的青稞酒,还有杂色的青稞,以预示来年的丰收。男、女、老、幼皆换新装,常常是长者先起来,从外面背回一桶“吉祥水”,饮饱牲畜后唤醒大家,一家人开始吃东西。此时,长辈逐个祝“洛赛尔桑”(新年好)、“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回敬“扎西德勒合彭松错”(吉祥如意,功德圆满)。初一日一般全家都不出门。群众性的活动,如赛马、唱歌、跳舞等,安排在初三。
  (二)“毛兰木节”它渊源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1409年在拉萨举办的祈愿法会,甘南地区拉卜楞寺院最为盛大。一般从农历正月十三下午开始至正月十六日结束,共四天。玛曲各寺院均集会跳神一次,祈祷预祝群众一年四季平安,人畜兴旺。
  (三)涅槃会农历3月10日群众到寺院朝拜。
  (四)“娘乃节” 农历4月15日是释迦牟尼的诞生日,这天僧俗群众,家家户户斋戒不举炊火,不说话交谈,以示纪念,并穿上新装,集中到寺院进行礼拜、烧香、转经轮等佛事活动。
  (五)插箭节实际上是祭山神的节日(山神藏语意为“拉卜则")。祭山神用长木杆和箭牌,木杆长约七、八尺,上端削尖,系上丝绸彩布,也有挂羊毛的,象征箭杆,箭牌是长约2米3寸宽的薄木板,绘以五色云景,由男子各执其中一种,到时齐聚指定的山头,插成一丛状物,上面缠有羊毛经幡,下部基石多用木栅加石块固定。箭牌上五色中,红色代表太阳,黄色代表各种草原森林。此实际上是古代部落社会祭祀地方神的遗俗。插箭活动各地一般在夏季举行,但也各有各的具体时间。玛曲欧拉部落农历4月15日由年图寺格贵带领全寺僧众骑马拿箭到洒开拉卜则去插箭;农历5月中旬由该寺活佛加夏茸仓带领去扎西拉卜则尕肉念经8天,以求山神护佑,人畜平安。开始时均由欧拉头人召集全部落男丁前往。
  (六)祭拉卜考(嘛呢石堆)时间多在春夏两季,每年一次,一般请喇嘛念经,杀牛宰羊祭之,同时举行晒佛、赛马及歌舞大会。
  (七)香浪节(浪山节)是由夏河拉卜楞寺院和尚夏季打柴而流传的节日。一般在7月或8月初旬,那时正值草原的黄金季节,各地牧民或亲朋或家人,依山傍水,扎起帐篷,杀牛宰羊,大家饮着酒,喝着奶茶,吃着“窝奶”、“辛”(一种点心)及瓜果等,谈心说笑,载歌载舞,纵情愉悦,许多青年男女,还可借此谈情说爱。
  (八)燃灯节又称“阿却”,是专门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圆寂而创设的。具体时间为每年农历10月250,拉卜楞地区开始该纪念活动是从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时开始的。
  (九)其它宗教法会:玛曲各寺院为拉卜楞寺院属寺,因此根据自己寺院的性质(即不同的学院性质或时轮、或显宗、或密宗、或医学),与拉卜楞寺院相同。
  第五节信仰习俗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信仰习俗。玛曲牧区,崇尚僧多为荣,诸如家有二、三子者,一子留家或三子皆为僧,只留女儿入赘传宗接代,留守家业。一个人刚出生时,家中需要请活佛或僧人念经、卜卦、取名,上学、出门、生病、嫁、娶、丧葬、甚至看病都要经过活佛和僧人卜算。一般牧民家中都供有佛像,老年人每天都要转嘛呢,青年人一有牧闲也去转嘛呢。有的牧民放牧时用手摇经筒,一般人均用数珠念嘛呢。群众经常去自己部落的寺院磕头,转经轮,念经,供饭,祈愿……也有去夏河拉卜楞、青海塔尔寺,西藏拉萨三大寺朝拜的。如果牧区的群众,一生没有去过圣地拉萨,那将是抱憾终生、受人怜悯和鄙视的。如果有人一步一叩首地磕着长头朝拜拉萨回来,那是很崇荣的,将会受到全部落的尊重,亲朋故友的羡慕。总的来说,藏区牧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及其生活,均为宗教所左右。玛曲建政后,特别是反封建斗争后,虽然有所改变,但随着1981年各宗教活动场所的陆续开放,此习渐复。有的牧民群众在生命垂危时,家人常常不急送医院,而是先去寺院算卦,根据卦象决定去与不去,因此常常耽误了对病人的急救,有的卜算结果不能去医院,病人只能在家等死了。
  1、磕头:牧区的信徒除诵经外,去寺院磕头和转经轮,是日常的必作功课。磕头时,双手合掌高举,额触地面。磕头时,心发虔诚,口诉祈求。磕头的种类很多,有的去夏河历世嘉木样舍利塔前,磕几百、几千、几万次,俗称磕长头。有的在拉卜楞或自己部落的寺院周围绕寺右转磕头,每磕一次,齐手指尖处划一条横线,下一次脚尖齐线,再磕再划,如此继续下去。有的绕寺磕数圈的,视各人的意愿或活佛的卜算而定。此种磕头法,俗称为“等身头”。还有一种磕头法,头朝寺院,每磕一次,移动距离等于身体的长度,这样磕下去,绕寺一周约需六千多次。也有这样一步一磕头去西藏拉萨朝拜的,风雨无阻,一般需时一年零四个月,甚至还多。有的人一生去过一、二次,有的人一踏上漫长的朝圣之路,就永远没有回来。磕长头的人为了保护膝盖和手,一般都戴有护膝和护掌。
  2、转经轮:又称转“古拉”,一般均绕寺院转经轮。经轮大小不一,式样各不相同,质量也不一样;有一个房子装一个的,也有拳头大的;外壳有牛皮彩绘的,有铜的,有银的,也有象牙的。它们虽然外表不同,但其内部装有各种经卷,故称“经轮”。经轮必须向右旋转,这是佛教的规定。凡佛教徒转经轮和绕寺院及朝拜经堂一律向右。右旋被认为吉祥,左旋则认为是与佛道背驰。转一圈经轮等于念一遍经。因此,佛教徒们除在佛殿、经堂、寺周转经轮外,家中都设有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经轮,有手摇的,也有放在炕桌上摇转的,以便随时摇转。还有风力旋转和水利带动的经筒,种类繁多。
  3、念嘛呢:是牧民群众每一天必修的功课,一般牧民随身都携有念珠,一有空闲就数着念珠念嘛呢,即“唵嘛呢叭咪》”六字真言。有的放牧时念,有的坐在家中念,有的骑在马上念,有的出门访友时也念,一句话,念嘛呢成为牧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
  第六节丧葬
  玛曲地区的丧葬形式除天葬,火葬外,与其它地方不同的还有水葬,这是由于靠近黄河的缘故。但仍以天葬为主。火葬在解放前只有活佛、高僧圆寂后才能享用,有时土官头人也用,然必须得到夏河拉卜楞寺院的同意。8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俗的改进,火葬也进入拉卜楞地区,夏河拉卜楞寺院第六世贡唐仓•丹贝旺旭活佛宣布开禁,并在夏河专门设有火化葬人的殡仪馆。
  一、天葬
  是玛曲地区最普遍的葬法。人死后,将尸体蜷曲起来,如不成即用绳捆成弯形,用哈达包住口,黄布或红布盖之,请活佛僧人念经(一般3个人以上,均分死者遗物马匹等),放于帐篷或房屋的一角,并用毯子隔起来。停丧时间长短不一,有当天送葬的,也有几天后才送的。决定送葬日期的方法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请僧人打卦;第二种是请懂历算的老人看星相,算时间,等死者的星星出现后才能送葬;第三种是择吉日送葬。停丧期间要在尸体前放一碗茶,点几盏酥油灯,昼夜长明。离寺院近或者有条件的人家,还要请僧人念经。有的地方的牧民还要死者背上或头边放一本书。
  送葬,往往是天不亮就出发,一般习惯子孙不送葬。太阳出来前一切工作准备完毕。尸体用马或牦牛驮运,一般是横搭在马或牦牛背上;或绑在一侧,另一侧坠以其它东西使其平衡。一般天葬在“惹甲巴”(藏语天葬者)的主持下,将尸体运至天葬场的葬台上,然后在附近煨起桑,藏语叫“饲尔”,撒上三荤三素糌粑,浓烟骤起。随行念经的僧人吹起长筒铜号,呜呜的声音,悠扬而远,唤秃鹫来食。秃鹫听到声音,群飞前来,环山如人而立。此时,“惹甲巴”或死者亲属扒光死者衣服,开始切割尸体。一般从背部下刀,先割碎一块一块的肉,并将砸碎的骨头及脑浆、头发等拌上糌粑、酥油,让秃鹫啄食。喂鹫时,先给内脏、其次骨头,最后肌肉。秃鹫食尸时,先待其中之王食其死者眼睛后,群鹫方才食尸。如果死者的整个尸骨被全部食光,就意味着死者生前积善行德,已经“升天”。若是时过数日仍未食尽,家人尚需请僧人念经消孽,再行超度。天葬完毕,送葬之人(多属亲友)回来后先用水洗脸,再用奶水洗手,然后由死者家人以酒、肉款待。天葬时,妇女小孩不能前往。
  送葬以后,一般家庭要请僧人为死者念49天的经加以超度。念经时要在帐篷中的佛像前点上酥油灯,摆上糌粑、茶叶、油条等食物。每天要给酥油灯添油,使其长明不熄,以供俸死者。没有条件的家庭同样要供奉死者49天,只是无力请僧人而已。有个别的人家还专程到夏河拉卜楞寺院为死者点酥油灯,并添油。49天以后,不再祭祀死者,忌讳提起死者名字。
  有的家庭还要出钱或牛羊请人,为死者至少刻一块“嘛呢石”,石头上刻有真言。“嘛呢石”的放置点,一般是死者生前选好的;另一种则是由死者的家人择地放置。一般选在地势好,面对草场的地方,也有选在路旁的。对因非正常死亡而土葬的人,“嘛呢石”往往放在葬地。
  死者的物品财物,部分施舍乞丐、赠送“惹甲巴”和刻“嘛呢石”的人,多数将送给当地寺院,敬茶、施舍饭、撒钱。如果身后无人继承,则全部献给寺院。如有继承人,也一次葬礼下来,除丧葬仪式用费,寺院花销外,留给子女的只有枪和生产工具。
  丧葬期间,一般人去世三、四天内,亲友们前往吊唁,习惯上送一些钱、酒及哈达,也有送酥油、牲畜的。49天之内,每过7天为死者念经行善,希望死者早日转世。此段时间不请客、不歌舞、不结婚、不杀牛宰羊,总之不能做喜庆欢乐之事。49天一过,一切恢复原状。一年之后,则请客招待各位亲友。
  玛曲各部落一般都有自己的天葬场。天葬场地一般选在离居住点较远,视野开阔,环境较好的半山坡或山脚。有的天葬场是一块天然的巨石。有的则是一片草地,由人搬来一块或一堆石头以便垫着砸人骨。此俗受释迦牟尼“舍身喂虎”的精神影响,时至今日,藏区仍以此葬法居多。
  二、火葬
  此俗源于羌。《荀子•大略》称:“羌族之俗,死则焚其尸”:《列子》曰:“秦之西有义渠国,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则烟上,谓之登遐”;因之,火葬之法历史久远,但在建政前,火葬是活佛、大喇嘛、达官贵人或声望很高的人死后的葬法。采用此葬法的,一般死者刚气绝时,用布或者腰带将其缚成蹲式,置于棺匣中(有称“轿子”的),然后砌宝瓶或炉子,将松柏木放入其中, 浇上清油或身沾酥油,再将棺匣安放其上,请高僧诵经点火焚烧。焚尸完毕,拣起骨灰,或埋葬,或撒到高山顶上,或抛入江河之中。活佛、大喇嘛的,一般将骨灰装入一个小盒镶于金塔供于经堂,当然以上是根据佛位的大小而定的。
  三、水葬
  在藏区采用此种葬法的不多。一般是靠近河流湖泊较近的牧民为之。玛曲的尼玛、欧拉部落除活佛外,和尚、牧民一律采用此种葬法。人死后其家人将尸体送到水葬场,由喇嘛念经后,投尸于河中,任鱼吃或河水冲走。采用水葬者,一般死后运到固定的投放水域进行。欧拉有四处,一处为卡日牙考(今乡政府溯流2公里处),一处为尕日毛英方(当庆沟口入黄河处左右),另两处为欧强的代宗木和唐哇日;尼玛部落水葬地点为渔场渡口和县城南5公里处渡口。
  此俗还:是源于佛教的有关教义。
  四、土葬
  藏区土葬一般是被凶杀、意外事故致死、产妇难产而死、暴病猝死以及婴儿死亡等夭折非正常死亡葬俗。牧民认为这是一种最不吉利的葬法。凶死的人大多直接埋在死亡之地。婴幼儿则往往埋在路旁,并在地上堆一小堆石头,大路上过往人多,人们看见标记,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颂念六字真言,为死者祈祷,使其灵魂得到安息。对传染病死者也是挖一个坑,坑底垫上一层牛羊粪,放入尸体后再盖上一层牛羊粪,并垫土埋好。垫盖牛羊粪与土葬的目的是为防止疾病传染。
  第七节禁忌
  藏族同其它民族一样,有自己的禁忌。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言语、行为、饮食、穿戴、起居等方面。
  一、言语方面
  忌向活佛、高僧直呼其名;
  忌对僧尼说风情话;
  忌躺着诵经念佛;忌妄言赌咒;
  忌不煨桑时随便念“桑仪”(祭神词);
  忌向守孝人家道贺喜之词;
  忌当面提及对方已故父母及亲人的姓名;
  忌父女、母子、兄妹一起时谈及色情;
  忌在酒宴等聚众场合唱情歌(拉伊);
  忌平时用不吉利之词;
  忌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忌当众自吹。
  二、行为方面
  忌打骂父母、长辈、丈夫;
  忌跳越或践踏佛像经典及一切宗教用品;
  忌妇女跳越男子服饰;
  忌妇女参加插箭煨桑等男子公共活动;
  忌妇女舞刀弄枪;
  忌妇女宰杀牲畜;
  忌妇女留宿于寺院;
  忌妇女进入护法殿;
  忌妇女参与葬礼;
  忌男子用妇女使用过的木梳等物;
  忌在重大宗教活动期或初八、十五、三十日杀生害命;
  忌从地铺或裤袜等下身衣装下钻行;
  忌在锅灶前或火堆旁烤脚、烤鞋袜;
  忌摸寺院或牧民家中的佛像、法器、酥油灯等;
  忌背朝佛龛、锅灶、众人而坐;
  忌在殿堂内、佛龛前及人群当中放屁;
  忌在家里吹笛、吹口哨;
  忌往流淌的河水撒尿、吐痰、損鼻涕;
  忌血污倒入泉水溪流之中;
  忌在公认的神山圣湖狩猎、打鱼;
  忌打“古叉”(秃鹫)捕旱獭;
  忌乱挖泉水或投脏物于泉中;
  忌拿勺子反手倒茶或盛饭;
  忌乱拿混用碗;
  忌用筷敲碗;
  忌用食指指人;
  忌摸别人头顶;
  忌妇女随意剪发;
  忌近亲通婚;
  忌在帐篷中不分左右乱坐;
  忌将血和奶子合在一起;
  忌从水桶内舀水喝;
  忌随便接取哈达;
  忌煨桑时胡乱拨弄;
  忌在柏枝或酥油灯上点烟;
  忌吃肉或平时给人递刀时将刀刃指对方;
  忌打牧民的狗和马。
  三、饮食方面
  忌吃奇蹄类动物、飞禽、水产物等肉食;
  忌孕妇、产妇及重病人吃外人送的食物;
  忌妇女饮酒、吸烟;
  忌去寺庙进香朝佛时吃蒜、饮酒;
  忌在屋内烤吃肉食;
  忌在佛龛前饮酒抽烟;
  忌用吃剩的食物或喝剩的饮料供佛;
  忌贩卖、吸食鸦片。
  四、穿戴方面
  忌穿黄色衣物(活佛僧侣除外);
  忌戴别人使用过的旧帽;
  忌男子穿妇女穿过的衣服;
  忌反戴帽子、翻穿衣服;
  忌腰带两端打结于身前;
  忌妇女随意摘下耳坠(环);
  忌用麻绳、毛绳当作腰带系身;
  忌妇女佩带刀剑;
  忌睡觉时戴帽;
  忌叠戴两顶以上帽子;
  忌在朝佛叩头时戴帽。
  五、起居方面
  忌逢初七(尤其是正月初七,藏语称“尼乃合”,即黑日)出远门;
  忌九人搭伙出行;
  忌送葬队伍途经寺院;
  忌在外死亡者的尸体接回村落;
  忌往僧侣修行处、产妇坐月及重病人家(一般在帐篷外挂一块红布或插一束柏枝为号)随便串门;
  忌陌生人偷窥天葬,更不允许抢景拍照;
  忌送葬途中停放尸体;
  忌在寺院内、“经轮”边骑马行走;
  忌在抓娘乃时骑牲口;
  忌僧侣和妇女杂居于一室;
  忌初生婴儿和有重病人家接待夜间投宿的远方客人。第二章方言
  第一节藏语方言
  玛曲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牧区县,全县90%的人口使用藏语,因此, 本节重点叙述藏语方言。
  玛曲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安多语群的牧区话片。其主要特点是:发音准确,与书面文字的并读法基本相符;语法明确,与藏文文法的规律相近;词汇丰富,且与正字法基本相通;普遍应用谚语,尤其是民间中老年人的发言或交谈,始终用生动的谚语贯通,而且用得巧妙、恰当、贴切,别有意味和特色。但由于地处偏远、信息不畅、词汇中仍保留着文字厘订前的古藏语语音。县内各乡除语音、语调等方面略有不同外,没有根本性的差异,因而交谈起来不受任何区域障碍。
  玛曲藏语方言,有牧区话发音清晰、语气重而强的特点,与相邻的青海省果洛州、四川省阿坝州接近,与甘南州的其它半农半牧区方言有所区别。
  一、语音
  (一)方言与书面语音的对应规律
  1、书面语中“〓” [〓]下置字在方言里发“〓” [IA]下置字的音:
  2、书面语中基字“〓”[mA]在方言里发[nlA]〕的音3、书面语[PA]在方言里发“〓” [XA]的音:
  4、书面语“〓"[A]在方言里发'〓” [tSA]的音:
  5、书面语“〓"[〓]在方言里发“〓"[〓]的音:
  6、书面语"〓”或"〓” [tA]在方言里发“〓” [〓]的音:7、在方言里受后置字的影响发音有所不同:
  8、“〓” [IA]充当后置字时发音有三种情况:9、后置字“〓“[KA]时个别无元音的基字有时发带元音“〓“的音:
  10、两个字并在一起使用,方言里有时其中一个或两个字的读音发生变化:
  11、方言里有时将“〓"[〓]发“〓” [〓]的音:
  12、“〓”[〓]和“〓“在方言里多数不发下置字“〓”[〓A]的音,只读“〓“[PA]或[〓〓]和“〓” [uuA]但有个别受文字影响,要发全音“〓”[〓]和“〓” [〓]:
  (二)玛曲方言在安多方言中有三种突出的不同之处
  1、“〓”[〓 ]和“〓”[SA]在安多方言和书面语中没有前加字时读 “〓” [〓
  A]“〓”[SA],有前加字时读〓而玛曲话里没有前加字也如同有前加字的读音。
  2、“〓”[〓]在安多方言里与没有区别,在玛曲方言里有所不同,安多方言里奶子读“〓”[uou][mA]是舌根音,而在玛曲话里发成舌面音。
  3、后置字“〓”在基字带元音“〓”时,安多方言里与没有元音的读音相同,区别不出“〓”的音,在玛曲话里有明显的区别。
  二、词汇(一)基本词汇
  在方言里古名词较多,这些名词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核心和基础,也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看,这些词所表示的事物、行为、性质,是对人们的交际或交流思想所不可少的。例如:
  ① 自然界的名称:
  〓山〓太阳
  〓月亮 〓雨水
  〓冰 〓彩虹
  〓星星 〓阴天
  〓大风 〓小风
  〓草原 〓乡村
  〓泉水 〓雪山
  〓森林
  ② 时间词:
  〓今年 〓去年
  〓前年 〓明年
  〓今天 〓明天
  〓上午 〓中午
  〓白天 〓夜间
  〓黎明 〓半夜
  ③ 动植物名称:
  〓羊 〓公羊
  〓母羊 〓种公羊
  〓牛 〓牦牛
  〓雌牦牛〓犏牛
  〓种公牛〓骤马
  〓猪 〓乌鸦
  〓麻雀 〓猫头鹰
  〓老鹰 〓蜘蛛
  〓虱 〓蝴蝶
  〓青蛙 〓老虎
  〓豹〓豺狗
  〓狼 〓狗〓柳树 〓青稞
  〓大豆 〓黄花
  〓冬虫夏草 〓草
  ④ 房屋器具:
  〓家里 〓牛毛帐篷
  〓帐篷 〓周围是白布,顶中是牛毛的帐篷
  〓楼房 〓帐篷拉绳
  〓帐篷柱子 〓帐篷梁
  〓盆子 〓铝锅
  〓铁锅 〓勺子
  〓奶桶 〓马鞍
  〓牛鞍 〓刀子
  〓擀杖 〓菜刀
  ⑤ 称谓:
  〓男人 〓女人
  〓女孩 〓牧民
  〓农民 〓父亲
  〓母亲 〓伯叔
  〓姑妈、姨妈 〓舅舅
  〓爷爷 〓奶奶
  〓姊妹 〓男性的妹妹
  〓女性的兄弟 〓嫂子
  〓姐姐
  ⑥ 人体器官:
  〓头 〓鼻子
  〓手 〓胳肘
  〓胳膊 〓指甲
  〓 嘴 〓喉咙
  〓指头 〓头发
  〓眼睛 〓脚
  〓心 〓肺
  〓肝 〓肾、腰子〓肠子 〓胃
  ⑦ 疾病、医疗:
  〓泻肚 〓感冒
  〓病愈 〓痛
  〓治病
  ⑧ 衣服穿戴:
  〓皮袄 〓羔皮或羔皮藏衣
  〓褐衫 〓人造毛制的藏衣
  〓头饰 〓耳环
  〓项链 〓腰带
  〓佩带 〓戴在头发上的饰品
  〓火镰(男子佩带)
  ⑨ 饮食:
  〓白面 〓饭
  〓蒸馍 〓烙饼
  〓砖茶 〓奶茶
  〓白酒 〓青稞酒
  〓曲拉 〓酸奶
  〓奶子 〓肉
  〓酥油 〓奶酪
  ⑩ 红白喜事:
  〓娶媳妇 〓生日
  〓欢庆、庆典 〓婚礼
  〓送丧
  ⑪日常生活:
  〓玩耍 〓
   吃饭
  〓打呼噜 〓借钱
  〓借东西
  ⑫交际:
  〓礼物 〓你好吗?
  〓辛苦 〓再见
  〓请坐 〓去那儿
  〓吃 〓喝〓听〓吃
  〓怒〓喜欢,高兴
  〓顶〓里面
  〓上游〓下
  〓十〓四十五
  〓七十二〓九十九
  〓千〓亿
  〓小
  〓低〓请进或请上来
  ⑬文化教育:
  〓学校〓钢笔
  〓胶水
  ⑭畜牧业:
  〓打酥油〓剪羊毛
  〓牛绒〓牛皮
  〓湿牛粪〓羊粪
  ⑮行为动作:
  〓走〓看
  〓喝〓写字
  〓笑
  ⑯方位:
  〓上〓中间
  〓外面〓下游
  ⑰基本数目:
  〓一〓三十三
   〓六十六〓八十八
  〓百 〓万
  ⑱一般属性
  〓大〓高〓长 〓短
  〓好 〓 坏
  〓白 〓黑
  (二)外来词
  方言里外来词主要来自汉语,一方面是通过人们的直接交流由口头吸收,以音译为主。另一方面是通过翻译作品由书面吸收,以意译为主,这类词主要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新名词。
  ①口头吸收的音译外来词:
  〓尺子 〓辣椒
  〓饺子 〓票
  〓蜡 〓醋
  玛曲方言里音译外来词比安多其它地区方言里的少,安多其它地区方言里借用汉语的名词,在玛曲方言里用藏语表达。如:汉语里的“茶杯”,在安多其它方言里借用汉语叫玛曲方言里用藏语称呼,叫〓”。
  又如:盆子、水果糖、热水瓶等在安多方言里借用汉语名词,玛曲方言里则用藏语称呼。
  ②书面吸收的意译外来词:
  〓保温壶〓电影
  〓电视 〓文教
  〓工商 〓自行车(铁马)
  〓钢笔 〓银行
  〓录音机
  (三)方言词
  方言词在玛曲方言里运用时表示某种事物时,而在安多其它方言里表示另一种事物的词。如:
  〓头发 〓争吵
  〓 打 〓能否容纳
  〓窜帐篷 〓 大茶
  〓哥哥 〓小刀
  〓小勺(名词后面加表示小的意思)
  (四)成语
  成语的主要来源有三种:第一种是来自古代的寓言或历史故事,第二种是口语中流传下来的。还有一种是从汉语成语翻译而来的。
  ①口头流传的:
  如:〓山兔惊传“嘎啦”声,比喻无端自相惊扰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小。
  〓和气四瑞,谓某地有大象、猴子、山兔和羊角鸡四种动物,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招致地方安宁、人寿年丰。多用于互相尊重,能使安宁、幸福。
  吉祥如意愉快康安
  高高兴兴以身作则改革开放
  ② 口头流传的:
  如:〓在自己头上浇水,比喻自找麻烦。
  〓四柱八梁
   〓四面八方
  ③ 汉语翻译的:
  (五)谚语
  谚语是一种特殊的句子,它不同于成语,也不是短语,它的结构固定,含义深刻,富有说服力。玛曲方言里谚语非常丰富,使用也很频繁。格言也属这一类,但多出自学者笔下,方言里很少使用。方言里常用的谚语如:
  〓话多易乱,线长易断。意谓多嘴多舌容易出问题。
  〓对官吏诉疾苦,向佛爷求善恶。喻两者是希望和靠山,除此而外,别无可求。
  〓乐时同骑骏马,苦来共负重担。意同甘共苦。
  〓嘴巧作官,手巧为仆。意谓能说会道的能当官,手艺灵巧的只能为他人服务。
  〓乌鸦造孽障,天鹅陷泥潭。谓坏人的罪恶行径殃及无辜、好人。〓智者失之一魔,愚人失之一柞。说明由于学者和傻子的智慧各异因而造成的后果也不同,智者失误后果严重,愚者出错影响不大。
  〓问计于人,决策于己。说明请教别人虽然需要,但最后决定还得靠自己。
  〓小人夸自己,乌鸦颂羽毛。说明觉悟不高的人爱自夸、爱表现。
  〓凝成的奶酪供喇嘛饮,未凝的酪浆让乞丐喝。语近事情办成了更好,不成了无所谓。
  〓借酒还水。喻对人薄情寡义。
  〓触佛塔染白尘,触锅灶染污黑。意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白日伴仙女唱歌,夜间帮魔鬼织布。喻当面说好话,暗中干坏事。语同 “当面是人,背后鬼”。
  〓随时带碗便吃饭,处处防敌保安全。喻做事都要有所预防,以免出现意外。
  〓治病良药苦,忠言不悦耳。
  〓难辨飞鸟之雌雄,易知常人之真伪。
  〓疑者缠诸魔。喻疑心生暗鬼。
  〓君子守信用,豺狗随脚印。
  〓智者一言,快马一鞭。喻有教养的人,一提醒就明白,道理用不着多
  〓难愈的病人乘早死,难合的夫妻乘早离。意指无法改变或无法避免的事情, 要当机立断,果断处理。〓人各有志,人心难齐。喻各有各的看法,难以统一。
  〓杀人要偿命,偷盗须赔偿。意指理所当然。
  〓暗中射箭,误伤好人的眼。喻盲目行事,后果不堪设想。
  〓雨后路不好,酒后人不好。
  〓无意中卖掉春天的马驹,有意地买回秋天的老马。
  〓如有吞食的虎口,须有鹫鸟的肠胃。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洁白的乳海中,跳入带血的青蛙。形容纯洁无瑕之物受到玷污。
  〓朋友千个不嫌多,冤家一个不嫌少。
  〓虽无百岁人,却有千年语。说明人的寿命虽然不长,但个人的名声或话语会长留世间。
  〓挥斧砍虱子。喻小题大作。
  〓木撑木能建成庙宇殿堂,人敬人形成喇嘛头人。意指同心协力,才能办成大事。
  〓对佛陀指手划脚,对牛主叙述牛情。语近“班门弄斧”。
  三、语法
  在藏语中语法主要是动词的时态变化和虚词两种。动词的时态变化有四时,即:未来时、现在时、过去时、命令式。在方言里除命令式表达与文字相同外, 其它的主要由否定词“ 〓"和词缀“〓”、“〓”或“〓”、“〓
  ”等相结合表达动词的时态变化。虚词主要分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在口语中的作用和用法等。文字的时态变化主要是基字在变化,方言里的时态变化多数是在现在时的前或后加否词和词缀来区别,命令式与文字一般相同。
  (一)动词的时态变化
  例词:
  ①织布、磨(面)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②走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 〓
  ③割切、砍剁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④舀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⑤束缚、捆绑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
  ⑥ 承办、做、制造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⑦ 书写、画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⑧ 交或送给对方: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⑨ 说、讲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⑩购、买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⑪借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⑫看、阅
  书面语:〓(未)〓(现)〓(过)〓(命)
  方言:〓
  (二)虚词的运用
  (1)副词: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一种虚词,一般都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程度、范围、频率、然否、语气等,它不表示具体的概念,也不修饰名词,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在方言里这类词有:
  ①表示程度的:
  〓很、非常
  〓哎哟!哟!格外!十分
  〓更加、越发
  〓逐渐
  〓 稍微、一点儿
  ② 表示范围的
  〓全、都
  〓一齐、一起
  〓单、只、独
  ③ 表示时间的
  〓刚才、刚刚
  〓 快、赶紧、连忙
  〓刚才
  〓立即、马上
  〓 突然、忽然
  〓有时、偶尔
  ④ 表示频率的
  〓还
  〓再、重
  〓连续⑤表示然否的副词(肯定,否定,可能)
  〓当然
  〓无论如何
  〓别、勿、没、未曾
  〓不
  (2)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者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也就是配合实词造句,表达不同意思的词。都是连接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表示不同关系的。方言里有以下一些起连接作用的词。
  ① 并列连词
  “〓”,相当于书面语中的“〓”和安多其经地区方言里的“〓”和、与、跟、同。
  〓老师和学生。
  ② 转折连词
  “〓“、“〓”相当于书面语中的“〓”、“〓”、“〓”,虽然......但是, 无论。
  〓我们的教室虽然不大,但里面很干净。
  〓虽然打了针,但还不见好。
  ③
  假设连词°
  “〓”假如....的话,如果..
  〓如果你不在这里,我也不会到这里来。
  ④
  亲接连词
  “〓"、"〓”那么。
  〓你是那里的?我是藏族中学的学生。那么你的藏语很不错吧?
  ⑤进层连词
  “〓”不但……而且。
  〓扎西不但藏文(程度)好,而且汉文也好。
  ⑥因果连词
  “〓"、“〓"因为、由于、因为……所以。〓因为下雨,草才得以生长。
  〓因为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所以很热闹
  (3)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右侖性词组与动词之间,表示方位、对象的词。相当于藏语书面语文法中“〓”的某些用法。
  ① 表示处所和依附关系的单用一个“〓“
  〓你家在那里?
  〓我家在玛曲。
  ② 表示方向、对象和关联的,所使用的虚词均根据前边一词后置字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到牧区工作。(方向)
  〓(把)茶炖在炉子上。(方位)
  〓鸟飞向天空。(方向)
  〓(向)下去!(往)上来!(方向)
  ③ 表示起点、归向、时间的“〓”如从、由、自。
  〓从玛曲来的。(起点)
  〓从玛曲到兰州要乘汽车。(归向)
  〓自从去年开始,我没有吸烟。(时间)
  ④ 表示方式和方法的“〓”如按照、依照。
  〓要按照党的政策办事。
  〓要按照老师的教诲努力学习。
  (4)助词:附着在成语或句子上,表示结构关系,时态变化,语气等的词。
  ①结构助词:“〓、“〓”、“〓”、“〓”〓我说的全听懂了没有?
  〓草原上牛羊多(得)很。
  〓经常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好倒是好,可不是我自己的。
  〓(穿)黄衣服的人。
  〓(穿)皮大衣的书记
  ② 时态助词:“〓"、“〓”、“〓”、“〓” 〓
  〓你在干什么?我在写字。
  〓我去医院时大夫在不在
  〓字写完了。
  〓他昨天走了。
  ③ 语气助词:方言里的语气助词很重要,它在说话的语调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表示疑问语气的,“〓”吗?“〓”是吗?“〓吧?另外还有以藏文十个后置字的同音字作疑问语气助词,与书面语中的“〓”在疑问句中的用法相同。
  〓你昨天来的吗?
  〓你有钱了?
  〓你是个学生吧?
  〓我说的对吗?〓扎西没有到这儿吗?
  〓你好吗?
  〓你到街上去吗?
  表示肯定语气的“〓”哪能、怎么、怎能
  〓你怕狗吗?哪能不怕!
  〓你俩是老朋友吧?怎么不是!
  表示不定语气的“〓”也许、大概,“〓”大概、可能,“〓”好象。
  〓今晩可能有电影,在售票
  〓那书大概是扎西的,他让拿来。
  〓刮风了,今天可能要下雨
  〓我好像在那儿见过你。
  表示夸张语气的,“〓”无法比,“〓”无数,没个完。
  〓美丽无比的金莲花。
  〓兰州人多得 。
  表示祈使语气的“〓” 一下
  〓你听着(听一下)
  〓请你说
  表示商榷语气的〓”吧?
  〓我俩到街上去吧?
  〓你去吧!
  表示劝阻、嘱咐、强调等语气的“〓”、“〓”阿、呀、嘛。〓不要吸烟!
  〓要听老师的话。
  〓快点走嘛!
  〓他的品质真好
  表示加重语气的“〓”啊、嘛。
  〓努力学习为好
  〓孩子们都喜欢玩
  表示提示语气的“〓”放在名词之后,着重提示所要表明的对象是什么; 放在陈述句的谓语形容词之后,着重强调说明所要叙述的对象是怎样的。
  〓有线电视(者)是什么?(名词之后)
  〓才旦卓玛真不愧是歌唱家。(形容词之后)
  〓你想买哪一种?
  (5)叹词:方言里表示感叹和呼应的词。
  ①表示感叹的:“〓”啊呀,〓”啊咳! “〓”哎! “〓”哎哟哟,“〓”哎哟
  〓哎呀呀!你真快啊!
  〓阿咳!你又没跟上,怎么搞的?
  〓哎哟哟!从手里掉了。
  〓哎哟!把手烫坏了。
  ②表示呼应的“〓”喂、“〓”哦、“〓”喂。〓喂!你是哪里的?
  〓哦!那我俩是同乡。
  〓喂!你好?
  (6)“〓”在口语中的作用:
  ①作属格即“的”的用法,书面语中的属格有“〓
  ”五种,它
  们是根据不同的后置字按照一定的添接规律来使用。而在方言里则不按其规律进行变化,一律保用一个“〓”字。
  〓人民的生活。
  〓国家的权利。
  〓学生的宿舍。
  ②作“〓”的为格(〓)、自性格(〓)、和时格(〓)用。
  书面语中“〓”有七个固定字,即:〓作业格(〓)、为格(〓)、自性格(〓)和时格(〓)用。在口语里单用一下“〓”字,主要用于为格(〓)、自性格(〓)和时格(〓)用。
  〓吃饭走(为格)
  〓去学习(为格)
  〓脸红了(自性格)
  〓牧民富了。(自性格)
  〓七点钟去学校。(时格)〓中午的饭在哪里吃?(时格)
  ③作动词、形容词词尾用:
  〓有 〓能 〓多
  〓大 〓喜欢 〓好
  (7)“〓”〓在口语中的用法
  ① 表示疑问的:“〓”什么?“〓”怎么样?多少?
  〓你在干什么?
  〓扎西学习怎么样?
  ②作语气助词:在名词、形容词、数词之后,动词之前,相当于汉语中的 “个”的用法。
  〓你替我写封(个)信吧?
  〓骑着(个)白马。
  第二节藏文
  藏文属于辅音音素文字,即从辅音字母为字母结构基础的拼音文字。据史书记载,藏文创始于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时代,大臣吞米桑布扎奉命赴印度留学,精研佛学和梵文,返藏后根据梵文“兰扎”字母创制藏文正楷,根据“乌尔都”字母创制草书,并著文法八种,流传到今的有《三十颂》、《性入法》两书。
  藏文是以三十个字母(〓)和四个元音符号(〓)组成的拼音文字。藏文有单独一个字母能表意思的词,如:〓(意为“口")、(意为“双")、〓(意为“茶")、9(意为“鱼”)等;也有两个或几个字母重叠组成的词,如:〓(名词:意为 “酒”)、〓(形容词、意为“白”)、〓
  (动词,意为“编排”,完成式),其文字结构分别称“基字”(〓)、“前置字”(〓)、“头置字”(〓)、“系足字”(〓)、“元音”(〓)、“后置字”(〓)、“又后置字”(〓)。藏文自左至右横行书写,词以音节为单位,不能分写,音节之间用分字“(〓)隔开,作为分音节的符号。文章之首用“云头符”(〓),楷书用,行书用(〓)起头。短语和句子结尾用一条垂直线“I”(券TTP表示;章节段落结尾和诗律句尾用双垂直线“〓”(〓)表示;全文结束用四条垂直线表示。“〓” (〓)。
  藏文书写形式有“有头字”(〓)和“无头字”(〓)两种,有头字相当于正楷,也就是印刷体,从木板印刷到铅字排印都是这种字体;无头字内分多种字体,包括行、草和艺术等字体,使用于纪录、缮抄、匾牌、书信等方面,也有一些手抄本书籍是用这种字体书写的。
  藏文自创制以来,曾经有过几次厘订,就是把文字与口语差距较大而写读不便的进行改订规范。其中影响较大的便是公元九世纪,在当政者的支持下,由噶、焦、祥(〓)三大译师主持厘订。经过厘订后的藏文,严格按正字法和语法写读,使其更趋于规范化。
  历史上藏文曾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医药、历史、文学、天文、历算、工艺等领域,它创造了无比丰富的典籍宝库,对于藏族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专题

一夫一妻制
相关专题
一妻多夫制
相关专题
一夫多妻制
相关专题
事实婚姻
相关专题
结婚
相关专题
婚礼
相关专题
生育
相关专题
离婚
相关专题
抢婚
相关专题
取名
相关专题
称谓
相关专题
性格
相关专题
服饰
相关专题
糌粑
相关专题
藏包
相关专题
灌肠
相关专题
大烩菜
相关专题
多食合
相关专题
蕨麻米饭
相关专题
手抓肉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窝奶
相关专题
饮料
相关专题
餐具
相关专题
灶具
相关专题
其它习惯
相关专题
牧民住宿
相关专题
僧人住宿
相关专题
行旅
相关专题
礼节
相关专题
洛赛节
相关专题
毛兰木节
相关专题
涅槃会
相关专题
娘乃节
相关专题
插箭节
相关专题
祭拉卜考
相关专题
香浪节
相关专题
燃灯节
相关专题
磕头
相关专题
转经轮
相关专题
念嘛呢
相关专题
天葬
相关专题
火葬
相关专题
水葬
相关专题
土葬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