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拉卜楞寺院流官制部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2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拉卜楞寺院流官制部落
分类号: K284.2
页数: 7
页码: 849—855
摘要: 拉卜楞寺院流官制部落主要有卓格尼玛部落和欧拉部落,卓格尼玛部落位于玛曲县境东北,地处西倾山南麓与黄河之间,东北和碌曲双木岔帐房(今尕海乡)相接,东南与四川若尔盖毗邻,南与欧拉部落隔河相望,西、北与青海河南蒙旗为界。系拉卜楞寺院八大“拉德”(神民)部落之一,内部实行流官制度,部落“郭哇”(头人)一律从拉卜楞寺院嘉木样活佛80名“下秀”(贴身护卫)中选派,三年一任。欧拉部落位于玛曲县西北部,东、北与尼玛部落和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旗外斯部落隔黄河相望,西邻青海甘德县、玛沁县麦仓部落等,南连阿万仓部落,东与乔科曼日玛部落接壤。系拉卜楞寺院八大“拉德”(神民)部落之一。
关键词: 民族志 部落 流官制部落

内容

一、卓格尼玛部落
  卓格尼玛部落位于玛曲县境东北,地处西倾山南麓与黄河之间,东北和碌曲双木岔帐房(今尕海乡)相接,东南与四川若尔盖毗邻,南与欧拉部落隔河相望,西、北与青海河南蒙旗为界。系拉卜楞寺院八大“拉德”(神民)部落之一,内部实行流官制度,部落“郭哇”(头人)一律从拉卜楞寺院嘉木样活佛80名“下秀”(贴身护卫)中选派,三年一任。
  1957年以前,拉卜楞寺院派来的最后一名流官“郭哇”(藏语头人的意思)共辖卓格尼玛、泽卫、莫合日、参让、堪布、喀尔等6部及塔哇、尕果日等17个帐圈,331户(其中塔哇44户,尕果日帐圈17户),1641人,其中男788人,女853人。对外总称为卓格尼玛部落,六部简况如下:
  (一)卓格尼玛部落
  据《安多政教史》等有关史料记载: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卓格尼玛部落的先民游牧在四川若尔盖县一带,该部的某辈头人娶热卜萨、德合让萨、巴萨三妃,而三妃各生一子,当头人在巴的地方过逝后,三子各自立业,逐渐繁衍为三部。热卜萨妃之子为长子,袭父业管理麦多,其后裔现称作佐盖多玛部(四川若尔盖县一带);次子为德合让萨妃所生,他管理“玛”、“麦”、“噶”三地之间的地方,其后裔现称作“佐盖仙麦”(指今若尔盖县辖麦区一带)部,该部中又分岀娶唐萨妃所生后裔一支,称为“唐果尔”(今在若尔盖唐克区一带)部;三子为巴萨妃所生(即尼玛部始祖),其后裔罗哲桑。大约在十三世纪,他的后裔中又分出拜洪布、浪哇洪布、热合东洪布和下佐盖五部洪布(今夏河佐盖多玛地区)等部落。其中浪哇洪布热卜丹曾迎请拉卜楞寺院第一世嘉木样•华秀俄昂宗哲并奉献数百匹骡马。为了家庭的兴旺,特请一切知嘉木样伏藏银制宝瓶等物,并授予“今后我们福田施主之间会产生遮遣趋入”的预言。不久,热卜丹之子阿周牧居到玛(黄河)、麦(黑河)两河汇合处的“玛麦哲木多”(今尼玛乡境黄河,黑河汇合处)草地,与居牧在这一带的泽卫、莫合日、参让等部落为邻,历经80余年,从未发生过任何纠纷,而且人丁兴旺,牧业发达。阿周夫人生有三子,长子卓格•罗桑达尔吉,又称阿吾,次子阿南,三子阿东。其妾霍萨妃亦生三子,长子桑秀杰、次子慈成木、三子万德贡,合称为霍萨三子。史称卓格尼玛的“牧帐八处”正兴起于此时。藏历第十三胜生铁龙年(1760年)左右,霍萨次子慈成木去逝,敦请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美昂吾前来超度,奉献布施骡马100匹,白银300两,始与拉卜楞寺结成施主关系。不久第二世嘉木样遵照第六世班禅•班丹益西的授意,拟在此地建寺一座,便向洪布热卜丹之重孙洪布华尔贡等提出建寺事宜,可是,其执意不肯献出寺址。于是在上下哲合隆(西倾山内)一带踏勘地点,举行相地仪规并做吉祥长净后,给霍尔藏仓活佛下建寺旨意,于藏历铁鼠年(1780年)修建大经堂。该寺一度由赤钦萨木察仓•久美南卡活佛任堪布予以护持。洪布华尔贡在临终前,给郭莽仓活佛留下“对原先没有允许在本部辖区内建寺之事,深感悔憾,现在若愿在那里建寺就在那里修建吧”的遗嘱。藏历铁狗年(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根据怙之尊者旨意将寺院搬迁到察干外香地方。拉卜楞寺第二世嘉堪布•智华坚赞曾三任察干外香寺的堪布予以管理。从洪布索多尔之子勒合丹时起该部开始承担拉卜楞寺“毛兰木大法会”的轮流布施惯例。勒合丹之子卓格•南杰于藏历水鼠年(清咸丰二年,1852年)曾数请第三世嘉木样•罗桑图丹久美坚措和土观等诸位活佛到该地。从此,卓格部落与泽卫、莫合日、堪布、参让部落合称卓格尼玛,与欧拉以黄河南北分界,统称为拉卜楞寺院河阴河阳“拉德” (神民)部落。欧拉为河阴部,尼玛为河阳部。一说“卓格尼玛”之名由此而得。另有一说卓格洪布华尔贡时,某冬季牧场在今尼玛乡政府所在地(萨合村附近),是个向阳避风的地方,所以,当时称该地叫“尼玛”,加上祖辈部落有 “卓格”之名,故合称卓格尼玛。卓格尼玛是玛曲地区较早的部落之一,一直延续到解放后。1957年以前,卓格尼玛部落最后二位头人为花尔彩、贡保扎西辖卓格若,阿肉若,扎盖若3个帐圈43户。
  (二)泽卫部落(也称泽乎浪旗)
  泽卫部之祖先早年居牧在今青海省泽库县境内的泽曲河沿岸一带。该家族中曾出一位称作地祗•泽郭的的人,小名叫泽吾。在他的后裔中又诞生了数位苯教贤哲。据传,他们在后藏娘道地方即年楚河上游曾建苯教十八座寺院之一的泽卫寺。该寺在吐蕃赤松德赞时期,遭到毁坏,拆留的遗址又称为泽秀,因此,泽消•鲁格尕果和泽消•桑吉丹巴二人返回多麦地区收徒传教。后者之后裔中曾诞生了赤钦第一世贡唐•更登彭措(1648〜1724)。系泽卫•更登加之子。其兄名叫交干罗桑达尔吉。大约在清康熙年间他来到玛曲教化散游牧户而声望渐高。交干圆寂后,其转世化身交巴哇•依希慈成木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创建泽卫日朝散珠林(日朝静修寺),并建立贡唐仓、交巴、参巴三位活佛共同的寝宫“囊钦”。其四周牧帐遂成为该寺供施牧户,于是泽卫部落诞生。泽卫部落,实际上是贡唐仓的牧场部落。由于该部落曾一度时间依仗权势,干了些不得人心的事而受到拉卜楞寺院的惩罚,原大部分老驻户被迁到科才,只留部分新到此地的牧户。1957年以前,泽卫部落头人洛•楞知布、交巴加辖周若、哇洒尔若、布若3个帐圈45户。
  (三)莫合日部落(也称没合锐旗)
  莫合日部的先民是拉卜楞寺第二世萨木察仓•久美南卡活佛,从碌曲双岔等地方迁来的一些牧户和第三世萨檫仓•罗藏成勒嘉措家族中的部分牧户合并而形成的。另外,加上拉卜楞寺第二世嘉堪布•智华坚赞在该地方牧场有若干户牧帐,一并称作“莫合日”。据说,早年是位叫霍尔贤的人管理政务。因其大部分牧帐是从“莫合日”(今碌曲双岔乡境内)地方迁来,故以原籍名称之。1957年以前该部落头人莫合日•拉此、曲呼旦辖贡哇若、宁古若、加若3个帐圈共67户。
  (四)堪布部落(也叫泽乎喀哇旗)
  堪布部的先民早年游牧在上阿坝一带,因该部是参智合堪布家族中的堪布仓和噶尔哇仓两族与参让部落发生冲突,而败迁至“谢格尔”地方,在那里依然受到参让部的侵扰,迫于无奈,又迁到尼玛一带,同拉卜楞相佐•贡去乎桑格仓牧场的帐圈一并在此居牧。因该部是以参智合堪布家族为主的部落,故亦叫堪布部落。1957以前,该部头人尕布藏旦增、云丹贡保辖2个帐圈25户(冬天分两个帐圈,夏天合一个帐圈)。
  (五)参让部(也译作参目浪旗)
  据说参让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庞大部落,后因分裂,部分迁至上阿坝地区, 部分在徙牧过程中从一处名叫“甲多”的地方逐步迁至玛曲一带,和泽卫、确秀等部落一起交叉放牧。不久该部内的维干和维周两帐因争头人之职,导致部落再次分裂,部分迁往阿坝一带,部分迁至尼玛一带,至清咸丰年间,来到尼玛的这部分逐渐繁衍成一部,称为“参让部”。1957年前,头人确秀•才日加、坚乃•索考辖加措若、日晒若2个帐圈部落共39户。
  (六)喀尔部(也有译作卡日、卡绕、卡昭的)
  喀尔部又称泽卫喀尔部,其先民早年是从各方逐渐迁徙至德柯河地区以西一带,其中,有从果洛康干部落迁来的阿尖木帐圈,有从果洛阿秀部迁来的多仓帐圈,还有从巴地方迁来的让务、阿莽、吾端、加仓等牧帐。在相互往来的过程中联成一体称作“喀尔”部落。大约在十九世纪下叶,喀尔部落成为夏河寺院喇嘛噶绕活佛的属户。不久,其内部发生纠纷,有喀尔本木老、喀尔娘老、卡日阿尖木、喀尔拉玛加、喀尔俄项、喀尔爱等6户逃出来,并从中派出喀尔本木老和喀尔娘老二人前去夏河寺院喇嘛噶绕活佛处告状,喇嘛噶绕活佛即将欧拉特吾帐圈的居牧地一一德柯河地区划给该6户居牧。之后,在青海居牧的喀尔部落部分帐圈,也来到德柯河地区居牧,使该部逐渐发展成一个100户以上,辖阿合桑若、索老若、普合老若、热莽若、刀察若、刀高若、阿尖木若、阿日尖若等10个帐圈部落,并由公桑、阿尖木、刀高等3人划分四季牧场,德强为春季牧场,德柯河为夏季牧场,塔玛为秋季牧场,额玛为冬季牧场,哈日乎、俄日乎两处为牧羊牧场。1913年,什藏寺活佛,藏班智达属部藏德玛部落,由于牲畜多,地方小,便向喀尔部落借牧,喀尔部落便将德柯河地区西南的底多草地借给藏德玛部落,藏德玛每年给喀尔部落献马一匹,氆氇一卷作为草山租借费。这样过了数年后,因双方偷抢而使两部不和,喀尔部落便将所借草地收回,藏德玛部落便往格柯河居牧。从而引发了喀尔与藏德玛两部之间长达近20年的纠纷,双方死伤颇多。“喀尔”部落头人拉钦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将喀尔部献给拉卜楞寺院作为“拉德”(神民),从此,拉卜楞寺院先后委派罗赛卡切、盖勒岗特、丹巴等头人管理部落。1934年,什藏寺所辖藏德玛部落在马步芳的积极支持下,恃势争夺喀尔部落“德吉松多”牧地,喀尔部落不敌,“德吉松多”草地被强占。1936年藏得玛部又挑起事端,将马步芳军队搬来,与喀尔部落头人伟加布在额玛沟发生激战,喀尔部落势孤力单,便请夏河拉卜楞寺院支援,拉寺派欧拉、尼玛两部民兵支援喀尔。在械斗中由于藏德玛有马步芳正规部队参预,喀尔、欧拉、尼玛部落战死20人(喀尔8人,欧拉9人,尼玛3人)之后,被迫退出德柯河地区,将喀尔部落接引到欧拉,并在欧拉曲合尔、阿忙、当庆、克琼等地居牧。1940年第五世嘉木样・罗桑嘉样益西丹贝坚参在西柯河调处喀尔部落与什藏寺藏德玛部落之间的纠纷,将喀尔部落及其牧地德柯河、塔玛、额玛一并归属欧拉。同年秋季喀尔部落归属尼玛,正式作为卓格尼玛的一个部落,在尼玛境内居牧。选定阿盖什那地区作为冬季牧场,浪益沟代卜桑下热噢日阿热达哇、尕达公尕布一带为春夏秋牧场。喀尔部落洪布依次为阿尖木娘仓,其子本拉,本拉子道高,道高子拉钦等。另有德合拉、罗丹、桑巴等依次作过掌旗者(仅次于洪布)。1957年以前,该部落头人高致合、扎代尔辖热忙若、玛吉若2个帐圈51户。
  1958年8月以卓格尼玛六部为基础设立尼玛乡,辖4个牧业村委会。
  1、塔哇,辖4个塔哇帐圈(称嗒哇一、二队);
  2、楼哇,辖加措若、热忙若、玛吉若、日洒尔若4个帐圈。
  3、达哇,辖哇洒尔若、周若、阿肉若、卓格若、扎盖若、布若等6个帐圈;
  4、苏呼拉,辖贡哇若、加若、宁古若、泽乎喀哇若等4个帐圈。
  后卓格尼玛改为“尼玛”,塔哇改为“萨合”,楼哇改为“贡玛”,达哇改为 “秀玛”,苏乎拉改为“哇尔玛”。
  二、欧拉部落
  欧拉部落位于玛曲县西北部,东、北与尼玛部落和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旗外斯部落隔黄河相望,西邻青海甘德县、玛沁县麦仓部落等,南连阿万仓部落,东与乔科曼日玛部落接壤。系拉卜楞寺院八大“拉德”(神民)部落之一。
  “欧拉”系藏语译名。一说是最早的7户人家在阿米欧拉山下居牧而得名;另一说是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麦昂吾,为欧拉最初确定神山时,将银子包裹的羊角装上粮食(放宝瓶)埋在阿米欧拉山而得名,“欧”是藏语银子的意思, “拉”是羊角的意思,银子包裹的羊角就叫“欧拉”。欧拉部落的形成情况,根据《第二世嘉木样大师传》,《欧拉简史》等有关史料记载,第二世嘉木样33岁,即藏历第十三胜生火龙年(公元1760年),因尼玛先祖之一卓格阿周,其贤妻霍萨妃之子慈成木去逝而应邀驾临尼玛举行超度法事。超度仪式的圆满成功,使霍萨妃更加崇敬,并赠送马100匹,银300两。同时霍萨妃在第二世嘉木样举行佛事期间,亲自照料起居饮食,使第二世嘉木样很受感动,所以亲切的称她为“阿妈仓”,从此她便成为第二世嘉大样最早的施主。第二世嘉木样临行前将奉赠的100匹马和两个放马员安置在阿妈仓处代管。之后两个放马员成家立业,相召各自的亲戚,逐渐发展成夏哇南杰、加仓、阿旺仙巴等20来户。再加上从桑科、科才两部落中迁来的20来户人家,共40余户全部委托给当时卓格尼玛的头人拉高、贡才、索南木三位暂管。拉高、贡才,索南3人系卓格阿周(或叫周太加)侄儿、阿妈仓的后裔。夏哇南杰、加仓、阿旺仙巴、阿、赛、塘及热7户称为欧拉“原始7户”。夏哇南杰,是“杰力底”地方人,所以叫做 “杰”;加仓因来自“加毛察哇让”(阿坝大小金川一带),故称“加仓”;另阿旺仙巴是来自看多(西康一带)上游,阿坝仓来自上阿坝地方,热仓迁自夏河科才,塘仓来自桑科,赛秀迁自果洛地区,故按各地各家族名简称之。到1777年,即藏历第十三胜生火鸡年欧拉部落发展成60多户,第二世嘉木样始派浪•西合德为头人,收集各方包括康木大小金川十八土司及其它藏区部落间连年发生纠纷争战而流浪至此的各方能人异士,正式跟隆吾•霍萨(即阿妈仓)部落分离,过黄河在欧拉居牧,称“欧拉拉德”(拉德即神民)。当时将所有牧户分为苏乎娘、苏乎欠两部。1917年左右,将青海蒙旗、同德迁来的一部组成苏乎锐旗。1920年至1935年从青海同仁、同德、蒙旗和川西陆续迁来的一部,分居各旗。1947年由青海果洛迁来的一部68户,亦分居各旗。1950年从果洛康干仓上藏科日部落因内部草山纠纷,赶出的269户投居欧拉部落后称藏科日部落(该部落1958年8月设立藏科乡,1960年“西宁会议”后划归青海),这样,完整的欧拉部落便形成了。
  欧拉部落,是拉卜楞寺院八大直属部落之一,早在欧拉第二任头人囊瑞盖时,在赛底、依日地方建有贡唐仓的牧场,毛曲一带建有拉卜楞寺院的马场等。该部落内部实行郭哇负责下的“格日岗奥”(即各部落头人会议组织)制度,部落内的重大事情,均有“格日岗奥”通过后由郭哇施行,“格日岗奥”成员,从各部落头人中推选后呈报第二世嘉木样,由他颁发批文及护身结委任。头人每年的所俸是本部牧户在盛夏季节一天所产的酥油。头人三年一任,均从嘉木样80“下秀”(贴身护卫)中委派。同时拉卜楞寺院委派欧拉年图寺的法台只管教务,不参与政务。这种制度后来改由拉卜楞大襄佐堪布直接管理。1957年以前,欧拉部落最后一位“郭哇”老者(头人)辖3个旗1个部落及寺院塔哇、尕果日、马场等912户、4554人;它们是:
  (一)苏呼娘旗,头人公去乎、德庆,下辖绿护若25户,尕旦巴8户,日若9户,阿秀若24户,知哇若13户,果擦若7户,色昭14户,桃呼若24户,曲合若5户,稍而加布若8户,阿哇才不扎若9户,尕那若3户,四日昭尔若5户,纳果若16户,卡秀若16户,刚若7户,赤哇若12户,另有赤贫户17户,共17个帐圈,222户人家。
  (二)苏乎欠旗,头人南木老、刀丈,下辖加若13户,知玛若13户,尼合若10户,苦果尔若11户,晒秀若13户,那娃若32户,布若13户,尕哇若12户,然秀若13户,南木老若8户,卡秀若10户,透若11户,达字若6户,旺杰若9户,达吉布若12户等15个帐圈196户(包括赤贫户10户)。
  (三)苏乎锐旗,头人当知布,洛老,下辖肖栋木若10户,曲龙若11户,特麦若13户,尕那若18户,热耐河若20户,扎布若6户,卡日若11户,郎果日23户,藏拉若8户,赤贫户10户,共9个帐圈,130户。(四)藏科日世袭土官部落,土官藏仓活佛下辖:
  1、加靠帐圈28户,小头人拉加,凉日道;
  2、将旺玛帐圈46户,头人索南道,尔赛;
  3、五告玛帐圈64户,头人达日吉,享采;
  4、秋岔帐圈40户,头人捕日寨;
  5、麦靠帐圈47户,头人焦考;
  6、尕果日(土官帐圈)40户;
  共6个帐圈265户人家(1958年8月玛曲县设立基层组织时,以此为基础设立下藏科乡)。
  (五)寺院塔哇36户。
  (六)尕果日(郭哇管理)40户。
  (七)马场(又名达字若,系嘉木样活佛马场)23户。
  1958年8月欧拉以苏乎娘、苏乎欠、苏乎锐三旗为基础设立欧拉乡时,设立7个牧业村委会,24个生产组(1985年前称生产小队),其组成情况如下:
  1、哇合尔,辖阿秀、台吉、挑呼,吉合秀若4个帐圈。
  2、赛尔浪,辖西强、囊哇若、果擦若、纳乎果若4个帐圈。
  3、阿米,辖扣卡、扣卡(二组)、周若、吾吉、吉包4个帐圈。
  4、塔哇,辖塔哇一组、二组,交合秀3个帐圈。
  5、拉德,辖囊哇若、道仓、卡秀若3个帐圈。
  6、秀玛,辖日讷合、特麦若、尕热若3个帐圈。
  7、贡玛,辖霍尔道、郎果若、卡日若3个帐圈。
  1959年,欧拉乡改为“红湖”公社,哇合尔改名“红阳”,赛尔浪改名“红河”,阿米改为“红光”,塔哇改为“红卫”,拉德改为“红星”,秀玛改为“红原”,贡玛改为“红旗”,“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原名。1983年新设欧拉秀玛乡,原欧拉部落一分为二。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专题

卓格尼玛部落
相关专题
欧拉部落
相关专题
泽卫部落
相关专题
莫合日部落
相关专题
堪布部落
相关专题
参让部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