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族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26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民族源流
分类号: K284.2
页数: 6
页码: 835—840
摘要: 本章主要讲述了在玛曲县境内藏族和其他各个民族的起源和流传。
关键词: 玛曲县志 民族志 民族源流

内容

第一节藏族
  藏族的起源有诸多说法,其中两种明显对立的结论最有根据,一是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土著民族;一是藏族的前身是发祥于甘青黄河河曲草原的羌族。由于第一种观点长期没有足够的证据,史学界多数人士一度达成“藏族是西羌族后裔”的共识,但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后考古,尤其是1958年塔工林芝村古代人类遗骸,1978年昌都卡若遗址的不断发现,证明了在史前时代,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并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化,它的开发历史远远早于甘青的河曲草原地区。据推算塔工林芝人的活动时期在距今8000至5000年间;昌都卡若遗址距今4700年左右。然而,藏族与羌同俗,以及公元前384年“秦献公进兵渭首,灭狄、獂戎。爰剑子孙卬,惧秦迫害,遂携带部落南岀析支河曲,西徙数千里,与湟中众羌绝远。在西徙中卬的子孙各成部落,任随所支。一支进住西康,为牦牛种越崔羌;一支进住川北,为白马种广汉羌;一支进驻白龙江流域,为参狼种武都羌,卬自己的部落一部分进入青海西南与西藏北部的羌塘,为羌塘卬;另一部分进驻到西藏雅隆地区为'发'(音拨)”,也是历史记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研究。
  藏族史籍《贤者喜宴》中载,“最初仅有一猴雏”。《总遗教》则述:“初有六猴雏。继之蕃衍众多,分为四部,并彼此发生争执,此即为所谓西藏之四种人……”《西藏王统记》中云:“度母点化的岩魔女与观音菩萨点化的猕猴相合后生了六个儿女,其类父者敏锐利落有悲心,其类母者赤西贪恶且笨拙。”藏族史学家察巴•贡噶多杰在其名著《红史》中也称:“藏族出自猴裔”。《北史•党项传》亦云:“党项羌……其中有宕昌,白狗,皆自称猕猴手中”。著名的《安多政教史》记载:“皆羌之半为董,董羌之半为烧纳支”、“党项凡有十八支阿秀、拉秀、夏秀即是”,而玛曲藏族多数阿秀姓,可见,甘青藏族的主要来源则是党项羌。当然,作为甘青藏族主要来源之一的党项羌,主要以畜牧与狩猎为业,逐水草而居。秦汉时期,“东羌”与中原王朝频繁的接触交换中,逐步转化为以农耕经济的社会;而“西羌”诸部大体上仍处于“新居无常,依随水草,也少五谷,以畜牧为主”的部落社会(《后汉书•西羌传》)。312年,世居辽东的鲜卑人吐谷浑,因草场与兄弟不和,率所部迁徙洮河、大夏河流域,其后裔在兼并附近羌族部落的同时,积极向甘、青交界地区发展,实质上形成与党项羌部落联盟的吐谷浑政权统治,地域曾一度发展为东至洮水西岸,南到甘松、四川松潘、理县一带,西抵白兰(玉树)和青海柴达木地区,一度曾到新疆的鄯善、且末;北接祁连山区。《新唐书•党项传》载:“党项,汉西羌别种,魏晋后微甚。周灭宕昌、邓至,而党项始强。其地古析支也,东距松州,西叶护,南春桑,迷桑等”。党项羌是奉猕猴等为图腾的部族,兴起于南北朝后期,其活动地域在洮岷以西、且末以东、白兰以北,以河曲为中心的地带,“大者万骑,小者数千”, 实力相当强盛。他们居牧在“五月生草,八月霜降”的高原地区,以“牦牛、马、羊以食,不耕嫁,男女衣裔褐,被毡,无文字,候草木记岁”。信仰原始苯教,杀牛羊祭天,老而死,子孙不哭,少死,则哭。七世纪初,兴起于西藏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松赞干布统一诸部,建立吐蕃王朝,定都逻些(拉萨)。八世纪中期,吐谷浑诸部与党项等诸羌相继沦为吐蕃部属(即奴隶)。吐蕃为了加强对甘青地区的统治,强迫被征服者改服吐蕃服装,习说蕃语,驱使各族壮丁随军劳役,余者往往降为奴户,替吐蕃奴隶主贵族耕种放牧,从而使羌、吐谷浑诸部,以及甘、青的一些汉族同化于吐蕃,形成青藏高原统一的吐蕃民族,也就是今天的藏族。吐蕃王朝最强盛的时期,藏区划分为上、中、下三部;上部为阿里三部,中部为卫藏四茹,下部为多康六岗。多康六岗中又划出三岗,吉塘岗(宗喀地区的古称)、玛尔康岗,野茂塘(多麦之古称)。其中野茂塘指甘青川交界处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玛曲一带在此一时期的数百年内属吐蕃王朝统辖。据记载,吐蕃赞普赤热巴巾时,曾派大臣噶依希达吉到多麦征税时到过玛曲,今尼玛乡境内有其邑址。701年,吐蕃赞普赤德松赞在阿万仓赛尔霞沟口,设立军事指挥部,指挥由河曲进攻陇右的军事行动。九世纪中叶,郎达玛被刺身亡之后,吐蕃王室分裂,驻守河、陇地区的吐蕃将领发生长期混战,战祸波及陇右、河西地区,致使各族人民大规模迁徙流亡,同时也使吐蕃征服的苏毗、羊同、白兰、党项等随军奴隶、兵士(代替贵族出战的),为了生存聚合起来,暴发自号“温末”的奴隶大起义,活动于河曲、陇右及青海地区。甘、青、川藏区也是如此,在大动荡、大迁徙、大割据中,“种族分散、大者数千家、无复统一,小者数百家,……各有首领”(《续藏史鉴》)。当时,河曲一带迁来一些部落,又有一些部落迁向它方。此次“温末”起义,又一次溶化甘、青地区的各民族,对甘、青藏族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宋时,甘、青藏区仍称吐蕃,属吐蕃赞普后裔唃厮啰管辖。元朝时,河曲地区属八思巴统领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时藏巴•南拉本后代与葛氏、河曲巴西氏联姻,并由巴西氏对卓格诸部行使管理权。约在十四世纪初,巴西头人斑洪和阿日格(即阿柔)完德在西柯河发生械斗,巴氏败北后,阿日格完德过黄河占其一半。1520年,“乔科三部”的先祖阿秀朝加贤,因内部打死人而发生纠纷,被迫带7户人从西康地区“阿秀道尔曼”部落,沿多柯河(发源于青海班玛县,南流入四川阿坝州境)游牧到“玛尔”地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蒙古土默特俺答汗侵占恰卜恰、巴茫拉等地,参让、泽卫、零哇等藏族部落,被迫迁往河曲东部草地,蒙古火落赤父子遂占据卓格浪哇之地(或称为卓格岭地)。继而对阿秀和果洛两部用兵十余年之久。阿秀朝加贤父子因固守黄河南岸未陷,从而乔科部落名声大震,使该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604年,木拉纳乃合(黑鼻子的人)率七户逃离原驻牧地青海湖,游牧到多柯河一带。三年后迁往木西合乡贡木道地方。不久,卓格•阿周率部牧居到玛麦哲木道(黄河与黑河交汇处)一带。1777年,拉卜楞寺院在河曲组成第一个流官制欧拉部落,继后将卓格尼玛改组成第二个流官制部落。1783年,西合强部落从果洛康赛尔迁到阿色沟游牧。1875年拉卜楞和果洛因木塔寺(也称克夏寺)而发生较大的械斗事件,双方投入一万多兵力,结果果洛战败,木塔寺被毁,木塔多玛部落溃散,只留下克达曼日玛遗存。1936年,青海同德县什藏寺活佛以马步芳为后台,用武力抢夺喀尔部落驻牧地,在额玛发生大规模械斗,拉卜楞寺院指派欧拉与尼玛部落民兵支援喀尔,将其部落迎入玛曲境内。1938年,青海果洛地区藏族群众因不堪忍受马步芳的残酷蹂躏,纷纷逃入玛曲居住避难。1949年四川阿坝麦科部落因归属问题,与阿坝麦仓部落发生械斗后迁入玛曲境内,至此,玛曲各部落已完成一定地域的居牧,到1953年中共欧拉工作委员会,欧拉行政工作组前来黄河第一弯曲部开展工作时,有乔科三部(包括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上乃日玛、下乃日玛、采日玛六部)、欧拉、卓格尼玛、木拉、西合强与麦科等部落。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全县藏族有27242,占总人口的89.87%。
  第二节其它民族
  玛曲县除藏族以外,还有汉、回、满、撒拉、保安、东乡、蒙古、土族8个民族,其中汉、满、撒拉、保安、东乡、蒙古、土族,均是1953年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在黄河弯曲部开展工作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前来玛曲的。回族是解放前临潭西道堂与欧拉年图寺做买卖时,在当地娶藏族妇女为妻而定居的,据1957年有关统计资料反映为11名。
  (一)汉族又称华夏族,是远古活动于黄河流域的黄帝部族,与活动于西北的神农炎帝部族融合后的通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数最多的民族,1953年,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因在黄河弯曲部开展工作的需要,汉族进入到玛曲,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统计,全县共有汉族2435人,占总人口的8.03%。他们主要是工作的干部职工以及家属。
  (二)回族亦称回回,它是由国内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至今有70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先民,主要是指从中亚、西亚迁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其主体和骨干是13世纪蒙古人3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无文字,伊斯兰教是其灵魂。县境的回族最早源于二十世纪40年代,临潭西道堂在欧拉进行商业贸易时,设点的商人娶当地藏族妇女为妻,解放后,由于已有妻女,就留在欧拉部落没有回去,但这些人长期生活在藏族部落社会中,已逐步被藏族同化。县境的回民,主要是玛曲建政后因工作需要来玛曲定居的,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全县有回族585人,占总人口的1.93%。
  (三)满族其发祥地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其族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先秦古籍中所记载的肃慎人,就是最早的先民。汉代以后,不同朝代的史书上记载的挹(汉、三国)、易吉(北朝)、靺鞨(隋唐)、女真(辽、宋、元、明)都是肃慎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民。县境的满族,是1955年玛曲建政后,因玛曲建设的需要前来工作的。主要成份为干部职工及其家属。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有满族17人,占总人口的0.06%。
  (四)撒拉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兄弟民族称为“撒拉”,在解放前的官方文书和历朝典籍中,有10多种称谓,主要是音译的差异,如撒喇、撒剌儿、沙剌、撒拉回等,其聚居地在青海循化。1954年2月240,中国共产党和国务院根据该民族的意愿正式确定“撒拉”的称呼。其族源,可追溯到元代,距今约有700年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和近代民族学者及历史学者的考证,撒拉族的先民是在元代,由中亚西亚撒马而罕地方迁入青海东部黄河岸边循化地区的。县境的撒拉族,是六、七十年代因玛曲建设的需要,来玛曲工作的。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全县有撒拉族17人,占总人口的0.06%。
  (五)保安族主要聚居在黄河南岸,巍峨峭拔的积石山(临夏境内,史学上称为小积石山,有别于玛曲县内的积石山,即阿尼玛卿山系)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为一个单一的民族,1952年3月20日,由政务院批准命名,正式成为一个民族,一改历代统治者不承认保安族是一个民族,而一直称为“保安回”的历史。对于保安族的族源问题,说法不一,而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些蒙古人和中亚回回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戌边屯垦,同当地藏、土、汉等民族通婚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县境内的保安族,是1955年建政后,由于玛曲建设的需要,前来工作的。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全县有保安族8人,占总人口的0.03%。
  (六)东乡族东乡族是甘肃3个特有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北部的东乡族自治县,又称“撒塔”,即“撒尔塔”,历史亦称为“东乡回”或“东乡土人”。解放前的文献资料中,经常把东乡人的活动情况与回族情况一起记载,致使东乡族的族源问题,从50年代起,学术界就意见不一,说法多种,其中主要的有以下三种:一种是西来说(或称回回色目人说);另一种是蒙古人说,即认为“东乡族主要源于蒙古族,持此说者,主要将语言做为探讨和识别族源的主要依据;还有一种是回回、汉人、蒙古人三种混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民族研究工作的恢复与开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兰州召开的有关东乡族的学术讨论会上,说法渐趋一致,基本上认为,东乡族族源,是十三世纪中期从中亚西亚迁徙而来的。县境的东乡族是六、七十年代因工作的需要来玛曲的。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东乡族有4人。
  (七)蒙古族 《新唐书》亦称“蒙瓦”,世居克鲁伦河发源地不儿罕山(即今肯特山)附近,1140年,奠长合不勒在克鲁河以北,建“大蒙古国”而始称。县境的蒙古族,是本世纪50年代从青海和硕特前首旗(今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迁居尼玛。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蒙古族有3人。
  (八)土族来源于鲜卑人,以吐谷浑的名字作为族名与国家名。玛曲的土族是建政以后,因工作需要来玛曲的。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土族有3人。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专题

汉族
相关专题
回族
相关专题
满族
相关专题
撒拉族
相关专题
保安族
相关专题
东乡族
相关专题
蒙古族
相关专题
土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