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 民族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260
颗粒名称: 第二十四卷 民族志
分类号: K284.2
页数: 26
页码: 835—858
摘要: 本志是《玛曲县志》中的“民族志”,主要讲述了在玛曲县境内各民族的源流和各个部落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地方志 玛曲县志 民族志

内容

第一章民族源流
  第一节藏族
  藏族的起源有诸多说法,其中两种明显对立的结论最有根据,一是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土著民族;一是藏族的前身是发祥于甘青黄河河曲草原的羌族。由于第一种观点长期没有足够的证据,史学界多数人士一度达成“藏族是西羌族后裔”的共识,但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后考古,尤其是1958年塔工林芝村古代人类遗骸,1978年昌都卡若遗址的不断发现,证明了在史前时代,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并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化,它的开发历史远远早于甘青的河曲草原地区。据推算塔工林芝人的活动时期在距今8000至5000年间;昌都卡若遗址距今4700年左右。然而,藏族与羌同俗,以及公元前384年“秦献公进兵渭首,灭狄、獂戎。爰剑子孙卬,惧秦迫害,遂携带部落南岀析支河曲,西徙数千里,与湟中众羌绝远。在西徙中卬的子孙各成部落,任随所支。一支进住西康,为牦牛种越崔羌;一支进住川北,为白马种广汉羌;一支进驻白龙江流域,为参狼种武都羌,卬自己的部落一部分进入青海西南与西藏北部的羌塘,为羌塘卬;另一部分进驻到西藏雅隆地区为'发'(音拨)”,也是历史记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研究。
  藏族史籍《贤者喜宴》中载,“最初仅有一猴雏”。《总遗教》则述:“初有六猴雏。继之蕃衍众多,分为四部,并彼此发生争执,此即为所谓西藏之四种人……”《西藏王统记》中云:“度母点化的岩魔女与观音菩萨点化的猕猴相合后生了六个儿女,其类父者敏锐利落有悲心,其类母者赤西贪恶且笨拙。”藏族史学家察巴•贡噶多杰在其名著《红史》中也称:“藏族出自猴裔”。《北史•党项传》亦云:“党项羌……其中有宕昌,白狗,皆自称猕猴手中”。著名的《安多政教史》记载:“皆羌之半为董,董羌之半为烧纳支”、“党项凡有十八支阿秀、拉秀、夏秀即是”,而玛曲藏族多数阿秀姓,可见,甘青藏族的主要来源则是党项羌。当然,作为甘青藏族主要来源之一的党项羌,主要以畜牧与狩猎为业,逐水草而居。秦汉时期,“东羌”与中原王朝频繁的接触交换中,逐步转化为以农耕经济的社会;而“西羌”诸部大体上仍处于“新居无常,依随水草,也少五谷,以畜牧为主”的部落社会(《后汉书•西羌传》)。312年,世居辽东的鲜卑人吐谷浑,因草场与兄弟不和,率所部迁徙洮河、大夏河流域,其后裔在兼并附近羌族部落的同时,积极向甘、青交界地区发展,实质上形成与党项羌部落联盟的吐谷浑政权统治,地域曾一度发展为东至洮水西岸,南到甘松、四川松潘、理县一带,西抵白兰(玉树)和青海柴达木地区,一度曾到新疆的鄯善、且末;北接祁连山区。《新唐书•党项传》载:“党项,汉西羌别种,魏晋后微甚。周灭宕昌、邓至,而党项始强。其地古析支也,东距松州,西叶护,南春桑,迷桑等”。党项羌是奉猕猴等为图腾的部族,兴起于南北朝后期,其活动地域在洮岷以西、且末以东、白兰以北,以河曲为中心的地带,“大者万骑,小者数千”, 实力相当强盛。他们居牧在“五月生草,八月霜降”的高原地区,以“牦牛、马、羊以食,不耕嫁,男女衣裔褐,被毡,无文字,候草木记岁”。信仰原始苯教,杀牛羊祭天,老而死,子孙不哭,少死,则哭。七世纪初,兴起于西藏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松赞干布统一诸部,建立吐蕃王朝,定都逻些(拉萨)。八世纪中期, 吐谷浑诸部与党项等诸羌相继沦为吐蕃部属(即奴隶)。吐蕃为了加强对甘青地区的统治,强迫被征服者改服吐蕃服装,习说蕃语,驱使各族壮丁随军劳役,余者往往降为奴户,替吐蕃奴隶主贵族耕种放牧,从而使羌、吐谷浑诸部,以及甘、青的一些汉族同化于吐蕃,形成青藏高原统一的吐蕃民族,也就是今天的藏族。吐蕃王朝最强盛的时期,藏区划分为上、中、下三部;上部为阿里三部,中部为卫藏四茹,下部为多康六岗。多康六岗中又划出三岗,吉塘岗(宗喀地区的古称)、玛尔康岗,野茂塘(多麦之古称)。其中野茂塘指甘青川交界处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玛曲一带在此一时期的数百年内属吐蕃王朝统辖。据记载,吐蕃赞普赤热巴巾时,曾派大臣噶依希达吉到多麦征税时到过玛曲,今尼玛乡境内有其邑址。701年,吐蕃赞普赤德松赞在阿万仓赛尔霞沟口,设立军事指挥部,指挥由河曲进攻陇右的军事行动。九世纪中叶,郎达玛被刺身亡之后,吐蕃王室分裂,驻守河、陇地区的吐蕃将领发生长期混战,战祸波及陇右、河西地区,致使各族人民大规模迁徙流亡,同时也使吐蕃征服的苏毗、羊同、白兰、党项等随军奴隶、兵士(代替贵族出战的),为了生存聚合起来,暴发自号“温末”的奴隶大起义,活动于河曲、陇右及青海地区。甘、青、川藏区也是如此,在大动荡、大迁徙、大割据中,“种族分散、大者数千家、无复统一,小者数百家,……各有首领”(《续藏史鉴》)。当时,河曲一带迁来一些部落,又有一些部落迁向它方。此次“温末”起义,又一次溶化甘、青地区的各民族,对甘、青藏族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宋时,甘、青藏区仍称吐蕃,属吐蕃赞普后裔唃厮啰管辖。元朝时,河曲地区属八思巴统领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时藏巴•南拉本后代与葛氏、河曲巴西氏联姻,并由巴西氏对卓格诸部行使管理权。约在十四世纪初,巴西头人斑洪和阿日格(即阿柔)完德在西柯河发生械斗,巴氏败北后,阿日格完德过黄河占其一半。1520年,“乔科三部”的先祖阿秀朝加贤,因内部打死人而发生纠纷,被迫带7户人从西康地区“阿秀道尔曼”部落,沿多柯河(发源于青海班玛县,南流入四川阿坝州境)游牧到“玛尔”地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蒙古土默特俺答汗侵占恰卜恰、巴茫拉等地,参让、泽卫、零哇等藏族部落,被迫迁往河曲东部草地,蒙古火落赤父子遂占据卓格浪哇之地(或称为卓格岭地)。继而对阿秀和果洛两部用兵十余年之久。阿秀朝加贤父子因固守黄河南岸未陷,从而乔科部落名声大震,使该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604年,木拉纳乃合(黑鼻子的人)率七户逃离原驻牧地青海湖,游牧到多柯河一带。三年后迁往木西合乡贡木道地方。不久,卓格•阿周率部牧居到玛麦哲木道(黄河与黑河交汇处)一带。1777年,拉卜楞寺院在河曲组成第一个流官制欧拉部落,继后将卓格尼玛改组成第二个流官制部落。1783年,西合强部落从果洛康赛尔迁到阿色沟游牧。1875年拉卜楞和果洛因木塔寺(也称克夏寺)而发生较大的械斗事件,双方投入一万多兵力,结果果洛战败,木塔寺被毁,木塔多玛部落溃散,只留下克达曼日玛遗存。1936年,青海同德县什藏寺活佛以马步芳为后台,用武力抢夺喀尔部落驻牧地,在额玛发生大规模械斗,拉卜楞寺院指派欧拉与尼玛部落民兵支援喀尔,将其部落迎入玛曲境内。1938年,青海果洛地区藏族群众因不堪忍受马步芳的残酷蹂躏,纷纷逃入玛曲居住避难。1949年四川阿坝麦科部落因归属问题,与阿坝麦仓部落发生械斗后迁入玛曲境内,至此,玛曲各部落已完成一定地域的居牧,到1953年中共欧拉工作委员会,欧拉行政工作组前来黄河第一弯曲部开展工作时,有乔科三部(包括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上乃日玛、下乃日玛、采日玛六部)、欧拉、卓格尼玛、木拉、西合强与麦科等部落。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全县藏族有27242,占总人口的89.87%。
  第二节其它民族
  玛曲县除藏族以外,还有汉、回、满、撒拉、保安、东乡、蒙古、土族8个民族,其中汉、满、撒拉、保安、东乡、蒙古、土族,均是1953年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在黄河弯曲部开展工作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前来玛曲的。回族是解放前临潭西道堂与欧拉年图寺做买卖时,在当地娶藏族妇女为妻而定居的,据1957年有关统计资料反映为11名。
  (一)汉族又称华夏族,是远古活动于黄河流域的黄帝部族,与活动于西北的神农炎帝部族融合后的通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数最多的民族,1953年,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因在黄河弯曲部开展工作的需要,汉族进入到玛曲,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统计,全县共有汉族2435人,占总人口的8.03%。他们主要是工作的干部职工以及家属。
  (二)回族亦称回回,它是由国内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至今有70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先民,主要是指从中亚、西亚迁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其主体和骨干是13世纪蒙古人3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无文字,伊斯兰教是其灵魂。县境的回族最早源于二十世纪40年代,临潭西道堂在欧拉进行商业贸易时,设点的商人娶当地藏族妇女为妻,解放后,由于已有妻女,就留在欧拉部落没有回去,但这些人长期生活在藏族部落社会中,已逐步被藏族同化。县境的回民,主要是玛曲建政后因工作需要来玛曲定居的,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全县有回族585人,占总人口的1.93%。
  (三)满族其发祥地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其族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先秦古籍中所记载的肃慎人,就是最早的先民。汉代以后,不同朝代的史书上记载的挹(汉、三国)、易吉(北朝)、靺鞨(隋唐)、女真(辽、宋、元、明)都是肃慎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民。县境的满族,是1955年玛曲建政后,因玛曲建设的需要前来工作的。主要成份为干部职工及其家属。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有满族17人,占总人口的0.06%。
  (四)撒拉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兄弟民族称为“撒拉”,在解放前的官方文书和历朝典籍中,有10多种称谓,主要是音译的差异,如撒喇、撒剌儿、沙剌、撒拉回等,其聚居地在青海循化。1954年2月240,中国共产党和国务院根据该民族的意愿正式确定“撒拉”的称呼。其族源,可追溯到元代,距今约有700年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和近代民族学者及历史学者的考证,撒拉族的先民是在元代,由中亚西亚撒马而罕地方迁入青海东部黄河岸边循化地区的。县境的撒拉族,是六、七十年代因玛曲建设的需要,来玛曲工作的。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全县有撒拉族17人,占总人口的0.06%。
  (五)保安族主要聚居在黄河南岸,巍峨峭拔的积石山(临夏境内,史学上称为小积石山,有别于玛曲县内的积石山,即阿尼玛卿山系)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为一个单一的民族,1952年3月20日,由政务院批准命名,正式成为一个民族,一改历代统治者不承认保安族是一个民族,而一直称为“保安回”的历史。对于保安族的族源问题,说法不一,而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些蒙古人和中亚回回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戌边屯垦,同当地藏、土、汉等民族通婚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县境内的保安族,是1955年建政后,由于玛曲建设的需要,前来工作的。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全县有保安族8人,占总人口的0.03%。
  (六)东乡族东乡族是甘肃3个特有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北部的东乡族自治县,又称“撒塔”,即“撒尔塔”,历史亦称为“东乡回”或“东乡土人”。解放前的文献资料中,经常把东乡人的活动情况与回族情况一起记载,致使东乡族的族源问题,从50年代起,学术界就意见不一,说法多种,其中主要的有以下三种:一种是西来说(或称回回色目人说);另一种是蒙古人说,即认为“东乡族主要源于蒙古族,持此说者,主要将语言做为探讨和识别族源的主要依据;还有一种是回回、汉人、蒙古人三种混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民族研究工作的恢复与开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兰州召开的有关东乡族的学术讨论会上,说法渐趋一致,基本上认为,东乡族族源,是十三世纪中期从中亚西亚迁徙而来的。县境的东乡族是六、七十年代因工作的需要来玛曲的。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东乡族有4人。
  (七)蒙古族 《新唐书》亦称“蒙瓦”,世居克鲁伦河发源地不儿罕山(即今肯特山)附近,1140年,奠长合不勒在克鲁河以北,建“大蒙古国”而始称。县境的蒙古族,是本世纪50年代从青海和硕特前首旗(今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迁居尼玛。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蒙古族有3人。
  (八)土族来源于鲜卑人,以吐谷浑的名字作为族名与国家名。玛曲的土族是建政以后,因工作需要来玛曲的。截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土族有3人。第二章部落
  第一节乔科三部
  “乔科三部”藏语称为“乔科卡松木”,意为一母生三子,能管理三个部落而名,它由原来的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乃日玛、加泽加巴、阿秀多玛仓等6个部落,变成今天的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下乃日玛、上乃日玛、采日玛6个部落,地理位置位于玛曲县境南部,黄河湾曲部东南与四川若尔盖、阿坝县隔河相望,西南跨河和阿坝县、青海久治县相邻,西北同本县西合强部落、欧拉部落接壤,是玛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部落之一。
  一、乔科曼日玛部落
  乔科曼日玛部落位于玛曲县东南部,东与四川若尔盖隔黄河相望,南邻采日玛,西连阿万仓,北接欧拉部落。据传“乔科”为曼日玛部落先祖阿秀朝嘉贤之爱称,史称“雄格”。
  据《安多政教史》等有关史料载:在“玛库包底多等地,分居着上下阿秀部落,他们都属“董氏(即党项羌)”族姓。在多康(也就是原来称朵甘的地区)地区,分布着被声称为董氏繁衍的十八大“秀”(安多政教史翻译为“树")支系部族即阿秀、热合秀、谢合秀、霍尔秀、伞秀、塔秀、讷合秀、玛合秀、云秀、那秀、让秀、尕秀、嘉秀、交秀、卡尔秀、依合秀、敖秀、哲合秀,其中阿秀为乔科三部之先祖。“阿秀”之名来源,相传董氏中有位称作东•阿钦杰布者的人,为“阿秀”系之始祖,故取阿钦杰布首字“阿”,“秀”为后裔之意,简称“阿秀”,意为“阿钦杰布”后裔氏族。之后,在阿秀氏族中,有一位名叫阿秀•甫尔哇塔者,因此人肤色黝黑,身躯高大而驼背,声音酷似山羊鸣叫,所以其绰号董木讷合苟格热革。他的牧地在玛科拉加(也有译作拉嘉热加的)、曲卡(意为河边)等处。当董、智两氏族争战时,玛沁大山神护佑了董姓黑汉,赐予了称为如意能断的九股利剑,作为悉地,因而董氏在战争中取胜。但是董姓黑汉和他的儿子格力,另外还有阿秀宦族阿嘉和其小儿子吾穹和属民等一起到玛绕戎地区的丝合督地方居住。而格力四子格则、格盘、格嘉、完德嘉卜等,在黑汉死后,遵循他的遗嘱,请一位苯教师在帕德杂嘉山下火化,由华钦噶洛以法力将如意能断九股利剑团为三刃剑,连同遗骨和盔甲等各种兵器作为内藏,修建了灵塔,以此作为纪念。后上述诸后裔繁衍在四川、西康、青海、果洛及甘南等藏区,分支为诸多阿秀系统,其昌盛繁荣正如民谣所唱的“三大山峰归董氏,董氏幅顶高耸乃由此格勒传承数代后,其后裔中有位阿秀•西热布者,是个志气豪壮的汉子,他的长子朝加仙爱称为乔科,次子万谢儿,三子扎耶合三人。长子乔科聘娶多谢尔萨为妃。大约在1520年兄弟三人间发生矛盾,由肖、绕、杰三位部落头人进行调解。后乔科带领董•俄耶合秀和齐洪•吉合秀的部分牧户经“赛尔库”,沿“多柯河”来到玛尔地区的木囊地方。当时其长子扎耶居牧于“玛尔”地区的木囊地方,由此称作“木塔”世袭土官;次子闹尔秀迁徙在“开多”地方驻牧,所以称作“开塔”部落,其后裔是“开塔”世袭土官,史称“阿秀乔科”的便是他们。内部也称阿秀牧帐三部。
  清康熙年间,拉卜楞寺初建时,甫察和卡讷合•阿秀、确秀、夏秀等部一起参加修建大经堂的义务劳役。当时,叫做秀确本的人担任泥水匠工头。开塔的土官丹增和加措二人于藏历第十三胜生木羊年(1775年)迎请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美昂吾到乔科。藏历第十三胜生铁牛年(1781年)加措逝世,后由开塔•贡保杰布袭土官之职。此一时期,在河曲一带确秀•筛考的部落与甫察阿秀、卡讷合阿秀结伴,同果洛的一些友好部落先后迁徙到玛库(即黄河湾曲部)地区游牧。不久之间发生纠纷,难以和睦共牧。为此,采仓和泽卫交巴岀面调解,•将分布在此一带的各部落分合为木塔多玛部落和开塔曼日玛部落、甲仓与齐哈玛部落等几部。开塔阿贡(名为贡保加布)亡故后,开塔•阿尔杰迎请参智合堪布之化身贡曲乎陈来举行超度仪式。为此,奉献参智合寺址,并于嘉庆二十三年(1819年)创建该寺。木塔•才贡兄弟供奉拉卜楞寺第二世嘉堪布•智化坚赞在贡赛尔喀木道(今阿万仓境内的赛隆地方),于藏历第十四胜生水羊年(清道光三年1823年)创建日朝扎西达尔吉林(即克夏寺)。开塔•阿尔杰死后,桑部•道尔讷玛的部落来到贡赛尔喀木道,将木塔•道尔杰的部落驱赶到欧拉。藏历第十五胜生水猪年(清光绪元年,即1875年)木塔多玛部落因岀事而解体。阿南仓的部落迁至乃日玛地方的欧温山近旁居牧,遂得以发展兴旺。藏历第十五胜生土马年(清光绪七年,1880年)古历六月间,阿云和欧拉部落间产生矛盾,由此阿南仓部借机联合果洛康干,阿坝麦仓及乔科部落对阿云和欧拉部落之事进行粗暴的干涉,拉卜楞寺院相佐•德盖赞布玛召集拉卜楞所属各部地方民兵赶赴欧拉,经过激烈争战,拉卜楞所属各部战胜阿南仓联合部,使他们彻底溃散。随后阿云部落被收服并强令迁往桑科(然而,不久他们又回到河曲境内即齐哈玛乡地区,并于藏历铁兔年即1891年秋又返回自己的牧地)。同年拉卜楞寺院与果洛和好,随之乔科三部归属拉卜楞寺,成为拉寺“穆德”(政民)。因此,却使阿坝麦仓和拉卜楞方面矛盾日趋紧张,直到发生械斗事件。若尔盖格尔德寺活佛罗桑陈来于藏历铁牛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作为调解者在阿坝六措哇,郭莽寺(拉卜楞属寺)与麦仓之间周旋,经过多方努力,终使双方和解而签署了契约文书。藏历水虎年(1902年)甲仓与齐哈玛之间发生内部冲突。另曼日玛的阿云去逝后,由索项和伊靠俩共同执政,因其二人在政务和权力平衡等问题上产生分歧而矛盾日趋紧张,到藏历土猴年(1908年)时矛盾更加激化,导致属民群情激奋,起来造反,杀其二人,并废除其统治地位。曼日玛头人由阿秀•更登加布(简称阿尔盖)的堂兄继任,1924年其堂兄在去西藏朝拜途中病故,其嫂代理,阿尔盖协助办理部落事务,因办事公正,深得部落拥护。藏历土龙年(1928年)曼日玛部落群众共同商议后,立阿秀•更登加布为首领。此一时期前后,乃日玛的阿才和阿久,也因政务上的矛盾引起曰讷合与乃日玛两部的冲突。齐哈玛部落与阿坝麦仓部落也因历史上的命案纠纷,互存严重的复仇心理,时时调集民兵,布置阵势,准备争斗。大规模的械斗终于1948年爆发,双方经过激战迫使齐哈玛的大部东渡黄河借牧在卓格尼玛与河南蒙旗之间的草地上。直到后来才得以返回自己的故土。据说乃日玛和日讷合原为一个部落,在阿才和阿久时期,因筛秀与斗加间发生冲突而分成两个部落。“乔科三部”,到解放前已发展成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上乃日玛、下乃日玛、采日玛6部。除阿万仓、齐哈玛早已独立外,乔科大土官阿秀•更登加布实际管辖4部。
  1957年以前,乔科曼日玛部落系拉卜楞寺院“穆德"(政民)部落之一,为乔科大土官阿秀•更登加布直属部落,内部实行世袭土官制。当时辖大小帐圈
  24个,674户,2800人,它们是:
  河拉若,由阿秀•更登加布管辖;
  阿秀若,头人阿秀;
  干课若,头人热木旦;
  扎西若,头人老锐;
  德果若,头人华尔杰布;
  欧靠若,头人欧旦木;
  干果若,头人吉采;
  洒果若,头人俄合热;
  日萨若,头人日采;
  洋若,头人高盖;
  若合若,头人洛合东; 麦果若,头人秋沙木; 那娃若,头人卓格尔; 拉若,头人拉秀;德西若,头人嘉样;恰果若,头人加木采; 麦秀若,头人怕智合;
  吾告若,头人察吾;齐洪昭,头人仲锐;交果若,头人才热布;
  西合秀若,头人切靠;达合娘若,头人华日考;
  日朝塔哇(夏休),头人陈来;华肉若,温布扎木采。
  1958年8月玛曲县以曼日玛部落为基础,设立乔科乡,下设智合桃、强茂、耀达尔、斗隆、尕加五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所辖帐圈分别为:
  1、智合桃,辖贡果若、夏休若、交果若、德西若(亦称智合桃若)等4个帐圈。
  2、耀达尔,辖日萨尔若、麦秀若、恰木果尔若等3个帐圈。
  3、强茂,辖宁青若(亦称河拉若)、永果若、日萨玛、达合娘若、盖桃若等5个帐圈。
  4、斗隆,辖囊钦若、塔哇若、拉若等3个帐圈。
  5、尕加,辖秀隆若、咱木热若、道合尔若、东康若。
  “文化大革命”中改“曼日玛”为“东风”公社,智合桃为“红星”,耀达尔为“红卫”,强茂为“红军”,斗隆为“东风”,采加为“红旗”等大队。“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原名。
  二、阿万仓部落
  阿万仓部落位于玛曲县西部,东南与曼日玛部落为邻,西南和青海久治县相接,西连西合强部落,西北与欧拉部落为界。阿万仓部落原系乔科三部之一,其先祖为开塔•闹尔秀,他的后裔阿秀•喇嘛俄项曾迎请一切知第三世嘉木样 •罗桑图丹久美坚措于属地,举行盛大佛事和赛马等活动。当时,他自称阿秀桑部落居牧于“掖尔茂乔”(乔,藏语沼泽的意思,在阿万仓与曼日玛接壤地带)一带。藏历第十四胜生铁狗年(清道光二十年,1850年)开塔部与木塔部发生冲突,阿秀桑部奋力抗争,终于驱赶出原居贡赛尔喀木道(在阿万仓境内)草地的木塔部,占据该地并收容其部落的一些牧户,与普日乍部合并为一部。该部从阿秀•道尔纳合玛头人起,曾相继将本部称作阿道尔仓、阿云木仓和阿丹木仓等不同名称。后由阿秀•万钦加布(1869-1853年)承袭头人时,改称阿万仓。“阿万仓”即部落名称,后又演变为地名沿用至今。“阿”为族姓 “阿秀”头一个字、“万”字是头人“万钦加布”名字头一个字,“仓”为部族或 “家”族之意。
  1957年以前,阿万仓部落系夏河拉卜楞寺院“穆德”(政民)部落之一,内部实行世袭土官制,当时土官昂加下辖4个旗下、22个帐圈部落、442户,1673人,它们是:(一)河拉旗,10个帐圈152户、688人,头人阿贡木、茶日寺、贡道木、果昂、罗特布等5人;(二)吉擦旗,4个帐圈部落123、户468人,头人尕日哇、浪和采;(三)浪钦木旗,共辖5个帐圈U2户、297人,头人加木措合(又称孜见木)等;(四)德合娘华木措旗,共辖3个帐圈部落,55户、220人,头人卡采、苏呼盖。
  1958年8月设立阿万仓乡后,以所辖4个旗为基础设立4个牧业村委会, 将华措德合娘旗改称让果尔。
  1、河拉,辖合日庆若、合日强若、浩洒若、尕若、掖合西若、德合娘若 (也称德合琼若)、藏娘若、德奥若、公哇若等10个帐圈。
  2、让果尔,辖让果尔(包括干保若)、德合娘若、安哇若等3个帐圈。
  3、浪钦木,辖头西若、才加若(包括克尔若)、浪若、孜格若、东卫若 (也称尕拉若)等5个帐圈。
  4、吉擦掖合西,辖吉擦若、吉合夏若、载哇若、东木若等4个帐圈。
  “文化大革命”中,河拉改为“红星”,让果尔改为“红旗”,浪钦木改为 “红原”,吉擦掖合西改为“五星”,“文革”后恢复原名。
  三、齐哈玛部落
  齐哈玛部落位于玛曲县西南部,东南与四川阿坝为邻,隔黄河北接采日玛乡所属各部落,西和青海久治县康赛尔部落毗邻。“齐哈玛”意为“河畔部”,系乔科部落之分支,所以又称“乔科齐哈玛”或者“阿秀齐哈玛”。
  齐哈玛部落先祖桑本加为阿秀乔科之长子,约在清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从阿秀本部中分离后,率部迁徙至齐哈玛的吉柯、河柯、达日扣、沃朱扣等地居牧,他死后由其子丹真贡保承袭土官之职,丹真贡保之后由子阿道,又称阿敦的后裔堪卓嘉承袭官位,在位时于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麦昂吾结成施主与福田关系。堪卓嘉传位于其子东智。卓格尼玛的泽卫交巴哇•东智加措活佛,诞生在东智家中。东智土官同母异父的兄弟才让之子阿德合的妻姚萨生有四子,其中阿秀•索南热卜丹和阿秀•尕玛周杰之妻东萨生有五子。五子之中阿秀•旺钦贡被麦仓部落所害后,遂发生1948年的齐哈玛事件。当时,麦仓部落失了牛、马,藉口齐哈玛偷去,因此攻打齐哈玛引起双方械斗。同时阿坝借据齐哈玛草山一部,不想归还,遂与麦仓沟通,共同攻打齐哈玛部落,致使齐哈玛部落寡不敌众,在其土官及群众二十余人死亡后,迫使齐哈玛部落扶老携幼,背井离乡,东渡黄河借牧在卓格尼玛与河南蒙旗之间,有家难归。后在1964年经多方协商调解,才得以全部返回故居。
  1957年以前,齐哈玛部落系拉卜楞寺院“穆德”(政民)部落之一,内部实行世袭土官制,土官陈洛(也叫陈闹日),因继任时年龄小,由其生父阿乔一直代理掌管齐哈玛行政、经济、兵役、治安等一切事务。
  齐哈玛部落原辖3个旗下25个帐圈部落,380户,1868人。
  (一)吉勒合旗,头人阿乔,辖11个帐圈部落,共112户,581人。
  1、阿乔若,12户60人,头人麦东;
  2、日若,6户38人,头人贡桑;
  3、下西若,7户36人,头人卡根,达可;
  4、热西若,21户112人,头人加木措;
  5、金采若,5户30人,头人金采;
  6、卡西若,8户40人,头人斗殿;
  7、斗加若,14户70人,头人斗才、然沙;
  8、斗沙若,7户35人,头人尕玛;
  9、黑然玛,14户70人,头人尕拉;
  10、达根考,5户25人,头人达根;
  11、钱尼若,13户65人,头人才东;
  (二)国青玛旗,头人南贡,辖7个帐圈,102户,517人;
  1、郭哇若,辖11户55人,头人卓格加;
  2、卓盖若,辖21户105人,头人南贡,然印;
  3、加雅若,辖14户70人,头人才巴;
  4、乔西若,辖11户55人,头人才花哈;
  5、加采若,辖11户55人,头人东东;
  6、拉木考若,辖13户65人,头人拉木考;
  7、大才丑若,辖21户112人,头人大才丑;
  (三)果擦旗,头人贡素,辖7个帐圈部落,114户,510人;
  1、夏之布,辖11户55人,头人年桑;
  2、扎哇若,辖29户85人,头人贡东;
  3、乃扎若,辖13户65人,头人刀扎;
  4、贡才若,辖17户85人,头人贡才;
  5、乔洒玛,辖19户95人,头人乔根;
  6、卡那若,辖9户45人,头人陈江木;
  7、光爱若,辖16户80人,头人光爱;
  (四)流动户52户,260人;
  1958年8月,玛曲县以齐哈玛部落为基础,建立齐哈玛乡,原辖各部按原居牧地分别组建为国擦,国青、嗒哇、哇尔义、吉勒合等5个牧业村委会,每个村委会辖有若干个帐圈部落:
  1、果擦,辖玛果尔若、姜果尔若、乔洒若、达果若、喀果尔若等5个帐圈;
  2、国青,辖斗加本若、卓盖若、尕果若、加雅若等4个帐圈;
  3、塔哇,辖斯肉若、盖果若(又称加麦若)、勒格加若、乔吉玛等4个帐圈;
  4、哇尔义,辖乔尔娘若、热西若、德合娘若等3个帐圈;
  5、吉勒合,辖合日阿若、斗果玛若、日若等3个帐圈;
  “文化大革命”中,将齐哈玛改称为“长征公社”,果擦为“红旗”,国青为 “红光”,“文化大革命”后遂恢复原名。
  四、下乃日玛部落
  下乃日玛部落,又称日纳合。位于玛曲县南部的采日玛乡境内,东与采日玛部落毗邻,西和麦科、上乃日玛部落相连,北接曼日玛部落,南隔黄河与齐哈玛相望,是原乔科三部中开塔部落分支,因其居牧地在“乃日玛谷”,故名乃日玛部落。1877年左右,乃日玛内部产生矛盾,致使乃日玛部落分出一部,将原来的称下乃日玛,后分出的称作上乃日玛(一说1934年该部发生内讧,分为乃日玛和日乃合两部),又因居牧方位而称两部为“乃日玛贡玛”,和“乃日玛尕玛”,1950年下乃日玛部因婚姻问题内部不和,分出一部加入采日玛部落,致使原乃日玛部落由一分为三。
  1957年以前,下乃日玛部落属乔科土官阿秀•更登加布管辖,同时又系拉卜楞寺院“穆德”(政民)部落之一。内部实行世袭土官制。土官安久下辖4个帐圈部落78户、312人。它们是:
  (一)纬老帐圈,21户,84人,头人,纬老;
  (二)花尔考帐圈,13户,52人,头人花尔考(安久之弟);
  (三)老锐帐圈,12户,48人,头人老锐;
  (四)河拉帐圈,32户,128人,由安久土官直接管辖。
  1958年玛曲县以下乃日玛、上乃日玛、采日玛三部,以及从四川阿坝迁居河曲境内的麦科部落,设立“才乃玛”乡(取采日玛和乃日玛头一个字而名),后1962年1月改名采日玛乡,所辖5个牧业村委会,下乃日玛部落为其中之一。“文化大革命”中,下乃日玛曾一度更名为“红原”,“文化大革命”后遂恢复原名。五、上乃日玛部落
  上乃日玛部落位于玛曲县南部采日玛乡境内,东与麦科,下乃日玛部落相接,南西与齐哈玛部落,四川阿坝求吉玛部落隔黄河相望,北与阿万仓、曼日玛部落相邻。是1877年左右,因内部产生矛盾而从乔科六部之一的乃日玛部落中分离岀来的部落,根据居牧地的方位,称上乃日玛,(也称乃日玛贡玛,贡玛藏语上的意思),顾名思义原来的称下乃日玛部落。
  1957年以前,上乃日玛部落属乔科大土官阿秀•更登加布管辖,同时又是拉卜楞寺院“穆德”(政民)部落之一,内部实行世袭土官制度。土官索老,下辖7个帐圈部落,128户、516人。它们是:
  (一)河拉若,24户,96人,头人相钦本;
  (二)河拉仓,19户,76人,头人青培;
  (三)那哇若,21户,84人,头人单增加旺;
  (四)德可昭若,18户,72人,头人塔万,贡曲乎;
  (五)卡娃若,12户,48人,头人阿白,才桑木;
  (六)德合若,14户,56人,头人德阿采;
  (七)南贡若,20户,84人,头人,南贡;
  1958年8月,玛曲县以下乃日玛,上乃日玛,采日玛,麦科为基础设立 “才乃玛”乡(1962年1月改为采日玛乡),所辖秀昌、上乃日玛、麦科、下乃日玛、采日玛5个村委会中,以上乃日玛部落为基础,设有秀昌(辖河拉,日赛两个帐圈)、上乃日玛(辖南巴、尕西两个帐圈)两个村委会。1959年大跃进中秀昌更名“红光”,上乃日玛更名“红星”,“文化大革命”后,始恢复原名。
  六、采日玛部落
  采日玛部落位于玛曲县南部采日玛乡境内,东、南隔黄河与四川若尔盖县相望,西和下乃日玛部落接壤,北与曼日玛部落相邻。据当地民间传说,“采日玛”地名的由来是早在200多年前,有一位采•罗桑确智合喇嘛,曾前往圣地拉萨求经学法期间,拜访各方名僧,一丝不苟地刻苦钻研学习,从而学业有成, 荣任噶丹夏卜则堪布之职和第八世达赖喇嘛绛白嘉措的侍从。不久他受命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往来于黄河与白河(今四川若尔盖县唐克区)汇流处两岸一带, 他的名声逐渐在这里传开,信仰者从四方前来居拜。因他担任过噶丹夏卜则堪布,所以教徒们尊敬的称为“采堪布仓”。阿秀部落分离时其曾作为调解人之一, 帮助和平分离。到其转世化身第二世采•丹贝尼玛(又称采•拉谢尔丹白尼玛)时,当地的教徒奉献一处叫作参让尕哇尔玛的地方,并招来7户人家为其放牧,后来又从乔科部落中迁来一些牧帐,以及木塔•多玛部落解体时一些帐圈陆续来到这里居牧,并尊采堪布为上师,因此取采堪布的姓氏“采"为部落之名,其中“日”为部落,“玛”为人称代词,之后又演化成地名。
  1957年以前,采日玛部落属乔科土官阿秀•更登加布管辖,同时又是拉卜楞寺院“穆德”(政民)部落之一,内部实行世袭土官制,头人采桑活佛辖采日玛、乔尔吉玛、玛柯尕果尔3个帐圈48户,193人。1958年“才乃玛”乡(1962年改为采日玛乡)设立时,采日玛作为乡5个村委会之一。1959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曾一度改名为“红卫”,“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原名。
  第二节拉卜楞寺院流官制部落
  一、卓格尼玛部落
  卓格尼玛部落位于玛曲县境东北,地处西倾山南麓与黄河之间,东北和碌曲双木岔帐房(今尕海乡)相接,东南与四川若尔盖毗邻,南与欧拉部落隔河相望,西、北与青海河南蒙旗为界。系拉卜楞寺院八大“拉德”(神民)部落之一,内部实行流官制度,部落“郭哇”(头人)一律从拉卜楞寺院嘉木样活佛80名“下秀”(贴身护卫)中选派,三年一任。
  1957年以前,拉卜楞寺院派来的最后一名流官“郭哇”(藏语头人的意思)共辖卓格尼玛、泽卫、莫合日、参让、堪布、喀尔等6部及塔哇、尕果日等17个帐圈,331户(其中塔哇44户,尕果日帐圈17户),1641人,其中男788人,女853人。对外总称为卓格尼玛部落,六部简况如下:
  (一)卓格尼玛部落
  据《安多政教史》等有关史料记载: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卓格尼玛部落的先民游牧在四川若尔盖县一带,该部的某辈头人娶热卜萨、德合让萨、巴萨三妃,而三妃各生一子,当头人在巴的地方过逝后,三子各自立业,逐渐繁衍为三部。热卜萨妃之子为长子,袭父业管理麦多,其后裔现称作佐盖多玛部(四川若尔盖县一带);次子为德合让萨妃所生,他管理“玛”、“麦”、“噶”三地之间的地方,其后裔现称作“佐盖仙麦”(指今若尔盖县辖麦区一带)部,该部中又分岀娶唐萨妃所生后裔一支,称为“唐果尔”(今在若尔盖唐克区一带)部;三子为巴萨妃所生(即尼玛部始祖),其后裔罗哲桑。大约在十三世纪,他的后裔中又分出拜洪布、浪哇洪布、热合东洪布和下佐盖五部洪布(今夏河佐盖多玛地区)等部落。其中浪哇洪布热卜丹曾迎请拉卜楞寺院第一世嘉木样•华秀俄昂宗哲并奉献数百匹骡马。为了家庭的兴旺,特请一切知嘉木样伏藏银制宝瓶等物,并授予“今后我们福田施主之间会产生遮遣趋入”的预言。不久,热卜丹之子阿周牧居到玛(黄河)、麦(黑河)两河汇合处的“玛麦哲木多”(今尼玛乡境黄河,黑河汇合处)草地,与居牧在这一带的泽卫、莫合日、参让等部落为邻,历经80余年,从未发生过任何纠纷,而且人丁兴旺,牧业发达。阿周夫人生有三子,长子卓格•罗桑达尔吉,又称阿吾,次子阿南,三子阿东。其妾霍萨妃亦生三子,长子桑秀杰、次子慈成木、三子万德贡,合称为霍萨三子。史称卓格尼玛的“牧帐八处”正兴起于此时。藏历第十三胜生铁龙年(1760年)左右,霍萨次子慈成木去逝,敦请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美昂吾前来超度,奉献布施骡马100匹,白银300两,始与拉卜楞寺结成施主关系。不久第二世嘉木样遵照第六世班禅•班丹益西的授意,拟在此地建寺一座,便向洪布热卜丹之重孙洪布华尔贡等提出建寺事宜,可是,其执意不肯献出寺址。于是在上下哲合隆(西倾山内)一带踏勘地点,举行相地仪规并做吉祥长净后,给霍尔藏仓活佛下建寺旨意,于藏历铁鼠年(1780年)修建大经堂。该寺一度由赤钦萨木察仓•久美南卡活佛任堪布予以护持。洪布华尔贡在临终前,给郭莽仓活佛留下“对原先没有允许在本部辖区内建寺之事,深感悔憾,现在若愿在那里建寺就在那里修建吧”的遗嘱。藏历铁狗年(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根据怙之尊者旨意将寺院搬迁到察干外香地方。拉卜楞寺第二世嘉堪布•智华坚赞曾三任察干外香寺的堪布予以管理。从洪布索多尔之子勒合丹时起该部开始承担拉卜楞寺“毛兰木大法会”的轮流布施惯例。勒合丹之子卓格•南杰于藏历水鼠年(清咸丰二年,1852年)曾数请第三世嘉木样•罗桑图丹久美坚措和土观等诸位活佛到该地。从此,卓格部落与泽卫、莫合日、堪布、参让部落合称卓格尼玛,与欧拉以黄河南北分界,统称为拉卜楞寺院河阴河阳“拉德” (神民)部落。欧拉为河阴部,尼玛为河阳部。一说“卓格尼玛”之名由此而得。另有一说卓格洪布华尔贡时,某冬季牧场在今尼玛乡政府所在地(萨合村附近),是个向阳避风的地方,所以,当时称该地叫“尼玛”,加上祖辈部落有 “卓格”之名,故合称卓格尼玛。卓格尼玛是玛曲地区较早的部落之一,一直延续到解放后。1957年以前,卓格尼玛部落最后二位头人为花尔彩、贡保扎西辖卓格若,阿肉若,扎盖若3个帐圈43户。
  (二)泽卫部落(也称泽乎浪旗)
  泽卫部之祖先早年居牧在今青海省泽库县境内的泽曲河沿岸一带。该家族中曾出一位称作地祗•泽郭的的人,小名叫泽吾。在他的后裔中又诞生了数位苯教贤哲。据传,他们在后藏娘道地方即年楚河上游曾建苯教十八座寺院之一的泽卫寺。该寺在吐蕃赤松德赞时期,遭到毁坏,拆留的遗址又称为泽秀,因此,泽消•鲁格尕果和泽消•桑吉丹巴二人返回多麦地区收徒传教。后者之后裔中曾诞生了赤钦第一世贡唐•更登彭措(1648〜1724)。系泽卫•更登加之子。其兄名叫交干罗桑达尔吉。大约在清康熙年间他来到玛曲教化散游牧户而声望渐高。交干圆寂后,其转世化身交巴哇•依希慈成木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创建泽卫日朝散珠林(日朝静修寺),并建立贡唐仓、交巴、参巴三位活佛共同的寝宫“囊钦”。其四周牧帐遂成为该寺供施牧户,于是泽卫部落诞生。泽卫部落,实际上是贡唐仓的牧场部落。由于该部落曾一度时间依仗权势,干了些不得人心的事而受到拉卜楞寺院的惩罚,原大部分老驻户被迁到科才,只留部分新到此地的牧户。1957年以前,泽卫部落头人洛•楞知布、交巴加辖周若、哇洒尔若、布若3个帐圈45户。
  (三)莫合日部落(也称没合锐旗)
  莫合日部的先民是拉卜楞寺第二世萨木察仓•久美南卡活佛,从碌曲双岔等地方迁来的一些牧户和第三世萨檫仓•罗藏成勒嘉措家族中的部分牧户合并而形成的。另外,加上拉卜楞寺第二世嘉堪布•智华坚赞在该地方牧场有若干户牧帐,一并称作“莫合日”。据说,早年是位叫霍尔贤的人管理政务。因其大部分牧帐是从“莫合日”(今碌曲双岔乡境内)地方迁来,故以原籍名称之。1957年以前该部落头人莫合日•拉此、曲呼旦辖贡哇若、宁古若、加若3个帐圈共67户。
  (四)堪布部落(也叫泽乎喀哇旗)
  堪布部的先民早年游牧在上阿坝一带,因该部是参智合堪布家族中的堪布仓和噶尔哇仓两族与参让部落发生冲突,而败迁至“谢格尔”地方,在那里依然受到参让部的侵扰,迫于无奈,又迁到尼玛一带,同拉卜楞相佐•贡去乎桑格仓牧场的帐圈一并在此居牧。因该部是以参智合堪布家族为主的部落,故亦叫堪布部落。1957以前,该部头人尕布藏旦增、云丹贡保辖2个帐圈25户(冬天分两个帐圈,夏天合一个帐圈)。
  (五)参让部(也译作参目浪旗)
  据说参让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庞大部落,后因分裂,部分迁至上阿坝地区, 部分在徙牧过程中从一处名叫“甲多”的地方逐步迁至玛曲一带,和泽卫、确秀等部落一起交叉放牧。不久该部内的维干和维周两帐因争头人之职,导致部落再次分裂,部分迁往阿坝一带,部分迁至尼玛一带,至清咸丰年间,来到尼玛的这部分逐渐繁衍成一部,称为“参让部”。1957年前,头人确秀•才日加、坚乃•索考辖加措若、日晒若2个帐圈部落共39户。
  (六)喀尔部(也有译作卡日、卡绕、卡昭的)
  喀尔部又称泽卫喀尔部,其先民早年是从各方逐渐迁徙至德柯河地区以西一带,其中,有从果洛康干部落迁来的阿尖木帐圈,有从果洛阿秀部迁来的多仓帐圈,还有从巴地方迁来的让务、阿莽、吾端、加仓等牧帐。在相互往来的过程中联成一体称作“喀尔”部落。大约在十九世纪下叶,喀尔部落成为夏河寺院喇嘛噶绕活佛的属户。不久,其内部发生纠纷,有喀尔本木老、喀尔娘老、卡日阿尖木、喀尔拉玛加、喀尔俄项、喀尔爱等6户逃出来,并从中派出喀尔本木老和喀尔娘老二人前去夏河寺院喇嘛噶绕活佛处告状,喇嘛噶绕活佛即将欧拉特吾帐圈的居牧地一一德柯河地区划给该6户居牧。之后,在青海居牧的喀尔部落部分帐圈,也来到德柯河地区居牧,使该部逐渐发展成一个100户以上,辖阿合桑若、索老若、普合老若、热莽若、刀察若、刀高若、阿尖木若、阿日尖若等10个帐圈部落,并由公桑、阿尖木、刀高等3人划分四季牧场,德强为春季牧场,德柯河为夏季牧场,塔玛为秋季牧场,额玛为冬季牧场,哈日乎、俄日乎两处为牧羊牧场。1913年,什藏寺活佛,藏班智达属部藏德玛部落,由于牲畜多,地方小,便向喀尔部落借牧,喀尔部落便将德柯河地区西南的底多草地借给藏德玛部落,藏德玛每年给喀尔部落献马一匹,氆氇一卷作为草山租借费。这样过了数年后,因双方偷抢而使两部不和,喀尔部落便将所借草地收回,藏德玛部落便往格柯河居牧。从而引发了喀尔与藏德玛两部之间长达近20年的纠纷,双方死伤颇多。“喀尔”部落头人拉钦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将喀尔部献给拉卜楞寺院作为“拉德”(神民),从此,拉卜楞寺院先后委派罗赛卡切、盖勒岗特、丹巴等头人管理部落。1934年,什藏寺所辖藏德玛部落在马步芳的积极支持下,恃势争夺喀尔部落“德吉松多”牧地,喀尔部落不敌,“德吉松多”草地被强占。1936年藏得玛部又挑起事端,将马步芳军队搬来,与喀尔部落头人伟加布在额玛沟发生激战,喀尔部落势孤力单,便请夏河拉卜楞寺院支援,拉寺派欧拉、尼玛两部民兵支援喀尔。在械斗中由于藏德玛有马步芳正规部队参预,喀尔、欧拉、尼玛部落战死20人(喀尔8人,欧拉9人,尼玛3人)之后,被迫退出德柯河地区,将喀尔部落接引到欧拉,并在欧拉曲合尔、阿忙、当庆、克琼等地居牧。1940年第五世嘉木样・罗桑嘉样益西丹贝坚参在西柯河调处喀尔部落与什藏寺藏德玛部落之间的纠纷,将喀尔部落及其牧地德柯河、塔玛、额玛一并归属欧拉。同年秋季喀尔部落归属尼玛,正式作为卓格尼玛的一个部落,在尼玛境内居牧。选定阿盖什那地区作为冬季牧场,浪益沟代卜桑下热噢日阿热达哇、尕达公尕布一带为春夏秋牧场。喀尔部落洪布依次为阿尖木娘仓,其子本拉,本拉子道高,道高子拉钦等。另有德合拉、罗丹、桑巴等依次作过掌旗者(仅次于洪布)。1957年以前,该部落头人高致合、扎代尔辖热忙若、玛吉若2个帐圈51户。
  1958年8月以卓格尼玛六部为基础设立尼玛乡,辖4个牧业村委会。
  1、塔哇,辖4个塔哇帐圈(称嗒哇一、二队);
  2、楼哇,辖加措若、热忙若、玛吉若、日洒尔若4个帐圈。
  3、达哇,辖哇洒尔若、周若、阿肉若、卓格若、扎盖若、布若等6个帐圈;
  4、苏呼拉,辖贡哇若、加若、宁古若、泽乎喀哇若等4个帐圈。
  后卓格尼玛改为“尼玛”,塔哇改为“萨合”,楼哇改为“贡玛”,达哇改为 “秀玛”,苏乎拉改为“哇尔玛”。
  二、欧拉部落
  欧拉部落位于玛曲县西北部,东、北与尼玛部落和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旗外斯部落隔黄河相望,西邻青海甘德县、玛沁县麦仓部落等,南连阿万仓部落,东与乔科曼日玛部落接壤。系拉卜楞寺院八大“拉德”(神民)部落之一。
  “欧拉”系藏语译名。一说是最早的7户人家在阿米欧拉山下居牧而得名;另一说是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麦昂吾,为欧拉最初确定神山时,将银子包裹的羊角装上粮食(放宝瓶)埋在阿米欧拉山而得名,“欧”是藏语银子的意思,“拉”是羊角的意思,银子包裹的羊角就叫“欧拉”。欧拉部落的形成情况,根据《第二世嘉木样大师传》,《欧拉简史》等有关史料记载,第二世嘉木样33岁,即藏历第十三胜生火龙年(公元1760年),因尼玛先祖之一卓格阿周,其贤妻霍萨妃之子慈成木去逝而应邀驾临尼玛举行超度法事。超度仪式的圆满成功,使霍萨妃更加崇敬,并赠送马100匹,银300两。同时霍萨妃在第二世嘉木样举行佛事期间,亲自照料起居饮食,使第二世嘉木样很受感动,所以亲切的称她为“阿妈仓”,从此她便成为第二世嘉大样最早的施主。第二世嘉木样临行前将奉赠的100匹马和两个放马员安置在阿妈仓处代管。之后两个放马员成家立业,相召各自的亲戚,逐渐发展成夏哇南杰、加仓、阿旺仙巴等20来户。再加上从桑科、科才两部落中迁来的20来户人家,共40余户全部委托给当时卓格尼玛的头人拉高、贡才、索南木三位暂管。拉高、贡才,索南3人系卓格阿周(或叫周太加)侄儿、阿妈仓的后裔。夏哇南杰、加仓、阿旺仙巴、阿、赛、塘及热7户称为欧拉“原始7户”。夏哇南杰,是“杰力底”地方人,所以叫做“杰”;加仓因来自“加毛察哇让”(阿坝大小金川一带),故称“加仓”;另阿旺仙巴是来自看多(西康一带)上游,阿坝仓来自上阿坝地方,热仓迁自夏河科才,塘仓来自桑科,赛秀迁自果洛地区,故按各地各家族名简称之。到1777年,即藏历第十三胜生火鸡年欧拉部落发展成60多户,第二世嘉木样始派浪•西合德为头人,收集各方包括康木大小金川十八土司及其它藏区部落间连年发生纠纷争战而流浪至此的各方能人异士,正式跟隆吾•霍萨(即阿妈仓)部落分离,过黄河在欧拉居牧,称“欧拉拉德”(拉德即神民)。当时将所有牧户分为苏乎娘、苏乎欠两部。1917年左右,将青海蒙旗、同德迁来的一部组成苏乎锐旗。1920年至1935年从青海同仁、同德、蒙旗和川西陆续迁来的一部,分居各旗。1947年由青海果洛迁来的一部68户,亦分居各旗。1950年从果洛康干仓上藏科日部落因内部草山纠纷,赶出的269户投居欧拉部落后称藏科日部落(该部落1958年8月设立藏科乡,1960年“西宁会议”后划归青海),这样,完整的欧拉部落便形成了。
  欧拉部落,是拉卜楞寺院八大直属部落之一,早在欧拉第二任头人囊瑞盖时,在赛底、依日地方建有贡唐仓的牧场,毛曲一带建有拉卜楞寺院的马场等。该部落内部实行郭哇负责下的“格日岗奥”(即各部落头人会议组织)制度,部落内的重大事情,均有“格日岗奥”通过后由郭哇施行,“格日岗奥”成员,从各部落头人中推选后呈报第二世嘉木样,由他颁发批文及护身结委任。头人每年的所俸是本部牧户在盛夏季节一天所产的酥油。头人三年一任,均从嘉木样80“下秀”(贴身护卫)中委派。同时拉卜楞寺院委派欧拉年图寺的法台只管教务,不参与政务。这种制度后来改由拉卜楞大襄佐堪布直接管理。1957年以前,欧拉部落最后一位“郭哇”老者(头人)辖3个旗1个部落及寺院塔哇、尕果日、马场等912户、4554人;它们是:
  (一)苏呼娘旗,头人公去乎、德庆,下辖绿护若25户,尕旦巴8户,日若9户,阿秀若24户,知哇若13户,果擦若7户,色昭14户,桃呼若24户,曲合若5户,稍而加布若8户,阿哇才不扎若9户,尕那若3户,四日昭尔若5户,纳果若16户,卡秀若16户,刚若7户,赤哇若12户,另有赤贫户17户,共17个帐圈,222户人家。
  (二)苏乎欠旗,头人南木老、刀丈,下辖加若13户,知玛若13户,尼合若10户,苦果尔若11户,晒秀若13户,那娃若32户,布若13户,尕哇若12户,然秀若13户,南木老若8户,卡秀若10户,透若11户,达字若6户,旺杰若9户,达吉布若12户等15个帐圈196户(包括赤贫户10户)。
  (三)苏乎锐旗,头人当知布,洛老,下辖肖栋木若10户,曲龙若11户,特麦若13户,尕那若18户,热耐河若20户,扎布若6户,卡日若11户,郎果日23户,藏拉若8户,赤贫户10户,共9个帐圈,130户。(四)藏科日世袭土官部落,土官藏仓活佛下辖:
  1、加靠帐圈28户,小头人拉加,凉日道;
  2、将旺玛帐圈46户,头人索南道,尔赛;
  3、五告玛帐圈64户,头人达日吉,享采;
  4、秋岔帐圈40户,头人捕日寨;
  5、麦靠帐圈47户,头人焦考;
  6、尕果日(土官帐圈)40户;
  共6个帐圈265户人家(1958年8月玛曲县设立基层组织时,以此为基础设立下藏科乡)。
  (五)寺院塔哇36户。
  (六)尕果日(郭哇管理)40户。
  (七)马场(又名达字若,系嘉木样活佛马场)23户。
  1958年8月欧拉以苏乎娘、苏乎欠、苏乎锐三旗为基础设立欧拉乡时,设立7个牧业村委会,24个生产组(1985年前称生产小队),其组成情况如下:
  1、哇合尔,辖阿秀、台吉、挑呼,吉合秀若4个帐圈。
  2、赛尔浪,辖西强、囊哇若、果擦若、纳乎果若4个帐圈。
  3、阿米,辖扣卡、扣卡(二组)、周若、吾吉、吉包4个帐圈。
  4、塔哇,辖塔哇一组、二组,交合秀3个帐圈。
  5、拉德,辖囊哇若、道仓、卡秀若3个帐圈。
  6、秀玛,辖日讷合、特麦若、尕热若3个帐圈。
  7、贡玛,辖霍尔道、郎果若、卡日若3个帐圈。
  1959年,欧拉乡改为“红湖”公社,哇合尔改名“红阳”,赛尔浪改名“红河”,阿米改为“红光”,塔哇改为“红卫”,拉德改为“红星”,秀玛改为“红原”,贡玛改为“红旗”,“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原名。1983年新设欧拉秀玛乡,原欧拉部落一分为二。
  第三节木拉西合强部落
  —、木拉部落
  位于玛曲县境西部木西合乡,东邻西合强部落,西、南与青海甘德县下藏科部落、青海久治县康赛尔门堂部落相连,北与欧拉部落隔山接壤,是黄河进入玛曲之地。根据青海《阿江日作》、《木拉历史》有关史料记载,木拉部落的先祖系藏族六大姓氏中之“智氏”世称牦牛部分支“木”的后裔。大约在十四世纪中叶,游牧在青海一带,一度成为青海蒙古美日王统辖下的众多藏族部落之一,其部落名也是由此而来。当时人们称部落为“美热”,后来变音成“木热”,再后来就变成其名“木拉”了。在藏历第十胜生木龙年,即1604年,该部有一位名叫木拉纳乃合(黑鼻子)的人,率7户脱离美日王统辖,逃到多柯河地方居牧数年。在那里木拉纳乃合前后娶门萨、哇萨为妻,另外将一名女佣亦收纳为妻,她们各生一子。门萨的儿子叫门干,哇萨的儿子叫勒木加,女佣的儿子叫看本。后来因内部不和,木拉纳乃合带拉借合、完桑、尕玛草、来日加本、蒙、多哇、卡秀等七户人家,迁至果洛境内的“高库”(一说高多地方。被称为“多哇七帐”或“高多七户”)。纳乃合并在那里修建一座镇压魔鬼的佛塔。以噶举所依,所以佛塔称噶举佛塔。木拉活佛多欠(是哇萨之子勒本加的儿子)的时候,康区陀寺的活佛茂珠•曲样道吉赐给西钦活佛嘉贡•仁增加华道吉一本《安多东方》,并吩咐他带此书到智合巴颜山安置山神。仁增加华道吉遵照吩咐,在木拉活佛多欠的帮助下安置山神,设立供养制度。于藏历第十二胜生水蛇年(1692年)修建一座帐蓬寺,木拉承担施主。1783年(国安曲藏为头人时),果洛阿江三部与蒙古阿干斯热部落发生冲突,在打败蒙古阿干斯热部落之后划分区域的会议上,将木拉居牧地高多和阿色尔划给西合强部落。木拉迁到噶知噶多、噶绕、智达和当莫、张莫、塔玛三沟居住。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美昂吾57岁时,即木龙年(1784年)赴西藏途中,木拉的头人多布吉隆重欢迎接待,并亲自带路前去西藏朝拜。二世嘉木样因此赐给木拉公文和银粉画的佛像等,从此木拉开始轮流承担拉卜楞寺“毛兰姆大法会”期间初八和十五两天的所有供施。藏历第十六胜生水鸡年(1933年),西合强部落与果洛贡南木仓部落发生矛盾,木拉做为中和,迁至原西合强居牧地。西合强搬到木拉居牧地当莫、张莫、塔玛三沟。从此木拉、西合强成为鱼水相连的两部。
  1957年以前,木拉属夏河拉卜楞寺院“穆德”(政民)部落之一,内部奉行世袭土官制。土官管辖着150多户667人。1958年8月初,玛曲建立基层政权时,木拉归属阿万仓乡。1960年3月以木拉和西合强为基础,正式设立群强公社(1987年改为木西合乡,即木拉,西合强两部的缩写)时,木拉为一个村委会,辖俄合果尔(包括旦拉若)、豆果若、吉果若、浪果若、洮果若、肖果若、麦果若等7个帐圈,后旦拉若从俄合果尔分出,成立8个自然村。1959年以后,木拉改为红旗,“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原名木拉。
  二、西合强部落
  西合强位于玛曲县西部木西合乡境内,地处黄河古道沿岸,阿尼玛卿山的南麓,东邻阿万仓部落,南连青海久治康赛尔部,西接木拉部落,北靠欧拉部落。“西合强”,又译作“夏强”,其先祖早年游牧在青海班玛一带(至今在其地有居牧的遗址),与康赛尔、康干部为兄弟部落。据说西合强居牧地的背山象振翼腾飞的鸟,因此该部落称“夏强”或译做“西合强”。1783年左右,果洛莫合桑贡保部落和蒙古阿干斯热部,因一个叫做达格(又称甘先者)的死而引起冲突,为此西合强才布丹(又称才谢尔)和拉索万让二人在阿江三部逼迫下参与械斗,在分配战利品及划分区域时,才谢尔只要一处叫做“阿色尔”的草地,遂从果洛康赛尔地方迁到阿色尔草地居牧。才谢尔之子旺秀生有四子,后繁衍为四部,所以人们习惯上称为“西合强四部”。在头人谢尔坚时期,因内部不和促使阿道尔等部落迁向加宁地方。谢南之部的唐哇仓和木高帐圈迁往欧拉部落。到谢格尔一代时,果洛贡南木仓和西合强发生矛盾,木拉部落作为和解者,将居牧地与西合强调换,遂与1933年(藏历第十六胜生水鸡年),从阿色尔地方搬到当莫、张莫、塔玛一带居牧地。1898年西合强头人尕热布,迎娶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的外孙女勒地为妻,遂加入拉卜楞之盟。
  1957年以前,西合强部落系拉卜楞寺院“穆德”(政民)部落之一,内部实行世袭土官制度。当时辖合拉若、红果尔、乔果尔、玛果尔、俄果尔、阿克若、乔扎若等7个帐圈。1958年8月初,玛曲县建立基层政权时归属阿万仓乡。1960年3月以木拉、西合强为基础设立群强公社时为一个村委会。1959年后群强乡改为“群强公社”,西合强改名为“东风”,“文革”后恢复原名“西合强”。
  第四节麦科部落
  位于玛曲县南部采日玛乡境内,东邻下乃日玛部落,南与齐哈玛隔河相望,西与上乃日玛接壤,北与阿万仓相连。1986年,该部与下乃日玛发生纠纷。于1987年迁居到阿孜沟一带,东接曼日玛乡,南与上乃日玛秀昌村为邻,西与四川阿坝县求吉玛隔河相望,北连阿万仓乡。
  麦科尔部落原是四川阿坝麦科尔部落内齐卡仓和岗哇仓的牧户。早在1887年左右阿坝华祖文时代,与华祖文借麦科、安曲强、安曲三部草地成立的阿坝麦尔玛帐房发生许多纠纷。1898年麦仓出兵包围了麦科全部土官土房与麦科尔切卡桑部,当时此事被拉卜楞寺院知悉后,出面调解,麦仓遂即退兵,并赔打死1人的命价,同时决定草山各还各的,不得相互侵占,为此,麦科因拉卜楞寺出面调解,又在宗教上有密切的关系,麦科部落正式向拉卜楞寺栓头(当时土官为俄斗)。后纠纷时有发生。1948年夏齐哈玛与麦仓械斗后,拉卜楞寺院从长远利益出发,将麦科转送于黑水头人苏永和,成为黑水的栓头部落,从而引起阿坝、黑水的大械斗。由于麦科地处中阿坝和麦仓中间之故,又是黑水苏永和栓头部落再加私自收留打败后的齐哈玛部落,因而受到麦仓部落的不断蚕食和侵袭,以及信仰拉卜楞寺院的原因,于1949年土官豆格日声称已借安曲草山率部半过白河,被麦仓部落头人华祖文派兵追回原地。1952年11月因麦科坚决要求归属拉卜楞迁到河曲境内。
  1957年以前,麦科部落属拉卜楞寺院“穆德”(政民)部落之一。内部实行世袭土官制度。土官豆格日掌管8个帐圈部落,87户,384人。1958年8月1日设立“才乃玛乡时(后改为采日玛乡)麦科作为一个村委会,后“文化大革命”中麦科改名为“红旗”,“文革”结束后恢复原名。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专题

汉族
相关专题
回族
相关专题
满族
相关专题
撒拉族
相关专题
保安族
相关专题
东乡族
相关专题
蒙古族
相关专题
土族
相关专题
乔科曼日玛部落
相关专题
阿万仓部落
相关专题
齐哈玛部落
相关专题
下乃日玛部落
相关专题
上乃日玛部落
相关专题
采日玛部落
相关专题
卓格尼玛部落
相关专题
欧拉部落
相关专题
泽卫部落
相关专题
莫合日部落
相关专题
堪布部落
相关专题
参让部
相关专题
木拉部落
相关专题
西合强部落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