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方制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25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地方制药
分类号: F416.77
页数: 2
页码: 819-820
摘要: 截至1990年,玛曲县藏医院、欧拉年图寺、曼日玛夏休寺、齐哈玛寺曼巴扎仓,均设有自己的制药厂,炮制各类藏成药。
关键词: 制药工业 地方制药

内容

玛曲历史上有过藏医制药,但仅限于个别藏医的秘制行动,数量规模有限。70年代初,在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精神指引下,1971年7月16日,玛曲县人民医院自己动手建起“县医院土药厂”,到同年10月9日的短短80天内,自采药物,制出丸、丹、膏、散、糊、露、药酒等8种类型的中成药,丸剂32种,1254盒;散剂21种,计23公斤;酒剂2种,计10公斤;糊剂4瓶;膏剂4公斤;露剂2瓶,.并在1972年夏天甘肃省中草药展览会上展岀,得到内行的好评。1975年10月14日,县医院在兰医二院后勤队的帮助下,在原土药厂的基础上,办起全县第一家小制药厂,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共制岀50%板兰根注射液2207支,银黄注射液363支,柴胡注射液419支,当归注射液480支,10%胎盘组织液7153支,2%苯甲醇注射液127支,生理盐水455瓶,5%葡萄糖360瓶,10%的葡萄糖204瓶,2%的盐酸普鲁卡因5瓶,0.2%丁卡因1瓶,10%的脑功能恢复液330盒等12种产品,共生产各种针剂10852支,液体1292支,极大地缓解了全县的药物供给矛盾,为玛曲县人民的健康作岀了应有的贡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1985年玛曲县藏医院、欧拉年图寺曼巴扎仓、曼日玛夏休寺曼巴扎仓以及齐哈玛寺曼巴扎仓相继成立,玛曲县的制药岀现了全新的局面。截至1990年,玛曲县藏医院、欧拉年图寺、曼日玛夏休寺、齐哈玛寺曼巴扎仓,均设有自己的制药厂,炮制各类藏成药。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