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22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科技队伍
分类号: G322.23
页数: 1
页码: 778-778
摘要: 1958年县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后,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刚开始时以科技小组和科研小组的形式存在,并通过补充每年分配的大中专学生和大量选派当地少数民族干部到外地学习,使玛曲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关键词: 科学机构 科技队伍

内容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玛曲工作,随行2名医务工作人员;9月中共中央慰问团巡回医疗组来玛曲巡回医疗后,留下6人在玛曲工作,成为玛曲最早的科技人员。1956年,随着玛曲县卫生所和玛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的建立,科技人员增加到20名。其中卫生所14名,兽医站6名。1958年县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后,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刚开始时以科技小组和科研小组的形式存在,并通过补充每年分配的大中专学生和大量选派当地少数民族干部到外地学习,使玛曲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开展“科技兴牧”活动,并将发展科学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和玛曲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提高知识分子的各项待遇,吸引了众多的知识分子来玛曲工作。截至1990年底,全县共发展到科技单位13个,包括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县草原站、县水电队、县卫生局、县气象局、县科委、县工交局、县邮电局、玛曲渔场、县牧机厂、县农机局、县水文站、县地震办公室等,共有科技人员434人,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4人,中级技术职称36人,初级技术人员156人;畜牧系统有科技人员64人,占全县科技人员的14.7%;卫生系统的科技人员有96人,占全县科技人员的22.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