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化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21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文化事业
分类号: G24
页数: 2
页码: 753-754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玛曲县的文化事业建设。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化事业

内容

1955年玛曲建政以后,于6月30日设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文化管理机构——文卫科,1962年初县人民委员会第一次为群强、藏科、齐哈玛、乔科4个乡专门配备1名文卫专干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不久,各乡、场党委为了活跃牧区文化生活,普遍组织了群众性的业余文艺演出小组,自编自演了丰富多样的文艺节目,包括广大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藏族传统节目,受到乡、场职工和牧民群众的欢迎。1964年6月玛曲县文化馆成立,同时在全县7乡2场均建立文化室,由县文卫科统一配备政治、文艺等书籍400余册,成为各乡场职工及牧民群众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场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文化馆的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群众文艺宣传工作却深入各村队,成为牧民群众学习、识字、扫盲的动力,形成一次学习毛泽东思想和文化知识的运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玛曲县的文化建设以县文化馆为龙头,通过办宣传栏、图书馆、阅览室、美术室、摄影室等开展业务工作,并在“国庆”、元旦、“五四”青年等节日,与共青团、妇联、工会及民间社团“三三”文学社等,联合举办书法展览、歌咏比赛、诗歌朗颂会、知识答辩竞赛等丰富多采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了县城的文化生活。1984年开始,县文化馆根据玛曲牧区地广人稀,文化生活十分落后的实际,组织全省第一辆文化服务流动车——玛曲县文化大篷车,为此,甘肃省文化厅拨专款4.5万元,购置16毫米放映机一套(带宽镜头),小型汽油发电机一套,双镜头幻灯机一套,6吋海鸥牌外拍和海鸥4A型120照相机各1架,收录机和20吋彩色电视机各1台,毡房1顶,帆布帐篷2顶,行军床7个,东风牌越野载重汽车1辆和必要的经费,随后又陆续增加录相机等设备。“文化大篷车”下乡时,有7名工作人员,其中电影放映人员2名,文化宣传2名,说唱2名,司机1名,为牧民群众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服务,受到了牧民群众的热忱欢迎和省、州文化部门的表彰。一时“文化大篷车”出现在那里,那里的草原上便牧骑云集,商贩往来,人欢马嘶,载歌载舞,顿成节日盛会。有的观看文艺演出,有的观看录相、电影,有的开展藏族围棋,象棋,克榔球,大象拔河,藏族举重等体育活动。因此,1990年县文化馆获得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全国先进文化馆”称号。截至1990年12月底,“文化大篷车”先后共下乡196次,行程4.1万公里,跑遍了汽车所能到达的所有村队帐圈,共接待牧民群众72740人次,全县牧民人均参加活动2.7次,开展文艺演出、电影、录相、图书、娱乐、展览、培训等22个大项的活动,共演出文艺节目210场,放映电影443场,录相1750个小时,展览19次;并根据县上的安排赴四川、青海省的邻近县和甘南州兄弟县进行访问演岀,促进了与各友邻地区的团结、稳定。同时,县文化馆还组织搜集整理了《中国民歌集成甘肃省玛曲县卷》,编排了29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在参加省、州、县甚至全国的演岀和演唱中,多次获奖,受到省内外的观注。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