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藏传佛教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20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藏传佛教文化
分类号: G127
页数: 4
页码: 733-736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玛曲县的藏传佛教文化。
关键词: 地方文化 藏传佛教文化

内容

第一节寺院文化艺术
  —、绘画
  寺院内的绘画艺术,主要以壁画及“唐嘎”(即卷轴画)为主。壁画一般直接彩绘在寺院经堂、活佛囊欠、经院的墙壁、天花板以及梁柱上;唐嘎则绘在幔布上,然后加轴加框,悬挂在经堂或囊欠内。绘画的主要内容,则以佛教典故、神话故事及人物图像为主,形成藏传佛教寺院富丽堂皇和浓厚的宗教特色。也有将天文历算、医药常识形象地绘在壁画中,以帮助僧侣们领悟。
  寺院壁画,大多以矿物颜料绘制,具有色彩沉凝厚重,历久如新的优点。壁画笔法细腻,线条流畅,画面层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其表现手法,或浪漫、或写实,构思精巧,作品生动,颇耐人寻味,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藏族“唐嘎”画,一般分为黑唐嘎、红唐嘎、蓝唐嘎、金唐嘎、银唐嘎等多种。黑唐嘎多用于描绘镇妖降魔的体裁,在漆黑的底色上大量勾金,画面雄伟强劲,庄重沉着;红唐嘎以红色为底,表现高贵富丽;蓝唐嘎则以蓝色为底,给人以色调明朗,喜乐轻松之感;金唐嘎以金色为底,上面用黑线勾画,使画面神圣,金碧辉煌;银唐嘎则全用银打底,用黑色描勾,色彩朴实单纯,使整个画面显的高贵典雅。同时,因唐嘎一般绘制在布幔上,可大可小,亦可随意移动或卷起来保存,所以除寺院经堂、活佛囊欠、僧舍悬挂以外,牧民群众亦喜欢在家里悬挂。
  二、雕塑
  雕塑,是玛曲各寺院的基本造型之一。各寺院内供奉的数以百计的大小不等佛像中,不管是铜刻、金铸、木雕、玉镂或泥塑,都体现着藏传佛教独具的圣神、庄严、华贵。如尼玛外香寺檀木雕刻的胜乐金刚像、镀金十六罗汉像、时轮佛像,参智合寺金刚手天成石像、大威德金像、鸟泽地祇持灯像,年图寺9尺高的11面大悲观音铜像、7尺高的释尊铜像、以及长寿三尊、度母等塑像,木拉寺院(宁玛派)伏藏师莲花生大师金像、释尊金刚座铜像,阿万仓散日玛寺的千手千眼观音、四臂观音、金制释尊佛像,阿万仓娘玛寺的莲花生大师金像等。
  藏传佛教雕塑文化里面,值得一提的泥塑艺术。县境10座寺院2所活动点内,供奉的佛像,多数为药泥塑像,有大有小,千姿百态。大者2~3米,小者数寸,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藏传佛教泥塑艺术。因此,寺院内专门有人负责泥塑方面的事务。同时,民间也有这方面的信徒,宏愿在寺院或某一山洞进行泥塑,往往多达数千。
  三、刺绣、堆绣
  刺绣、堆绣在寺院文化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其内容仍以佛像为主。刺绣的作品图纹分明,色彩艳丽,立体感强,表现手法灵巧细腻;堆绣是用各种彩绸锦缎剪贴缝缀而成的艺术,仿佛今天的布贴画,可它采用充填方法,表现浮凸效果,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往往令见者叹为观止。
  玛曲县的各寺院中,刺绣艺术较为普遍,如尼玛外香寺宽为14米,长18米的弥勒佛像、时轮佛绣像等最为有名。四、酥油花
  酥油花的制作源于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相传宗喀巴在西藏举行正月十五日法会时,第一次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供奉用酥油制作的酥油花,而成为正月十五日法会制做酥油花的惯例。酥油花的体裁,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常见的花卉、草树、动物及历史人物,如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等。同时,也有佛教故事作为体裁进行制作的。酥油花的制作艺术,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种艺术,是藏族人民的一大创造。用酥油这种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软而腻的材料加色揉制造型。无论人物、花草其质感和色感艳丽无比,绝不亚于实物。
  玛曲县的各寺院在正月十五日及重大的节日,均制作酥油花,但根据寺院的迥异,规模有所不同。
  第二节节日文化
  玛曲县的各寺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结合自己寺院的教仪,逐步形成各自的宗教节日,每年定期举行隆重的法会和热烈的节庆活动。在节庆活动中,虽然内容和规模上各有差异,但都带有广泛的群众性。寺院集体颂经禳灾或驱邪,降吉求祥,或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日,或纪念宗喀巴大师圆寂日,寺院周围香烟缭绕,大小经堂佛灯闪烁,举行的法舞庄严肃穆,远道而来的信徒、商贾一时云集,形成别具特色的宗教节日文化。比如,各寺院每年举行的正月十五日祈愿法会,七月“桑扎”法会和“萨噶”法会,以及五供节、大施会供等节日上,一般都举行僧众大会,演奏各种乐器,进行法舞表演,从而成为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现象。
  特别能反映群众文化性质的是欧拉年图寺三年一次举行的祭“拉则”(山神)活动。在祭祀活动中,寺院不仅举行盛大的颂经仪式,还组织部落群众进行赛马、射击、大象拔河等牧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活动,因此吸引了附近众多部落的牧民、摊贩等前去观光和经商,使三年一次的祭祀活动,成为民间群众文化交流的典例。
  第三节高僧学者著作介绍
  自1692年玛曲第一座红教寺院——木拉寺院,1780年第一座黄教寺院 ——察干外香寺创建以来,各寺院先后涌现出诸多佛经、天文、医药、诗学、历史等方面的高僧大德,其中不少人留下了著作,比如第三世哲贡巴•恭却丹巴热吉的《安多政教史》,参智合高僧益希嘉措的《关于寺院的预言》、《瑜迦母手册详说》,参智合金刚阿闍黎洛桑根敦加措的《邪见辩正消露之阳》等部,第五世参智合堪布经师益西达吉《详明寺志》、参智合寺高僧嘉华图旦嘉措的《语相笔记》(梵文解释笔录)、《元音数术笔记》(译问笔录)七卷,曼日玛阿秀坚赞之侄郭莽金刚持洛桑慈智嘉措《阿克凯塔仁波且传》,年图寺加夏茸仓•尕藏恭却加措的《第五世嘉木样大师略传》、《第五世嘉木样大师详传》、《兜率历算论•时轮法胤心宝贤哲镜饰》、《红妙音仙女赞辞•加持欲足遍集之藤》、《韵文创作入门》、《度母殿目录》、《佛母传记•成就善果具义语藤》,年图寺茸哇仓的《般若波罗密多经注解》等两部,尼玛外香寺高僧阿克然吉佐拉仓的《心所论》、《地道论》及第二世嘉堪布•智华坚赞、董曲华达吉、出生在卓格尼玛泽卫帐圈的第四世堪布活佛的全集。第一世参智合堪布永丹智华的侄子慈智加措等的许多著作,以及精通诗学、语言学、显密、时轮、医学的高僧大德的著作,形成了玛曲宗教文化灿烂的一页。
  第四节僧乐及法舞
  由于藏传佛教寺院在藏族文化中的传统地位,玛曲县各寺院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拥有它们自己的音乐(僧乐)、舞蹈(法舞)。一般在寺院法定或者盛大的节日中才进行演奏和表演。县境的各寺院,根据各自的寺院规模的大小,均设有乐队,它们和藏区其它寺院一样,乐器分为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数类。管乐分唢呐、横笛、竖箫、人腿骨笛、鹰笛、雁骨笛、泥埙(陶埙)、螺号、法螺、长号、大号等;弦乐有琵琶、琴、弦子、竹质口簧等;拉弦乐器为牛角琴、牛角胡、铜胡等;打击乐器为鼓、大鼓、腰鼓、铜鼓、钹、铙、铃、手摇鼓、串铃、盘铃、拨浪鼓、碰铃、碗形鼓等,管弦乐和打击乐在演奏时相互配合,形式各异,音色和谐完美,既可用于宗教法会仪式,使宗教法会仪式庄严肃穆,也可用于重大的节日庆典,使节日充满洋洋喜气。
  法舞,藏语中又称为“尕尔见木”。一般由寺院僧侣妆扮表演,舞者根据需要戴上动物面具或魔鬼面具,进行全身舞(包括四肢,汉语称为跳神)。玛曲县各寺院除木拉、阿万仓娘玛寺为宁玛派寺院以外,其它均为夏河拉卜楞寺属寺,法舞形式多源于拉卜楞寺院,而木拉、阿万仓娘玛寺的法舞,则源于藏传佛教法舞之始——莲花生大师在西藏传教时表演的法舞。因此,各寺院跳法舞的时间不一。比如曼日玛参智合寺为农历正月十三的毛兰木法会和农历二月二十七日、三月初八日根据有关时轮的教议举行的法会等;尼玛外香寺为农历七月十三日柔扎法会等。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