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藏传佛教文化
第一节寺院文化艺术
—、绘画
寺院内的绘画艺术,主要以壁画及“唐嘎”(即卷轴画)为主。壁画一般直接彩绘在寺院经堂、活佛囊欠、经院的墙壁、天花板以及梁柱上;唐嘎则绘在幔布上,然后加轴加框,悬挂在经堂或囊欠内。绘画的主要内容,则以佛教典故、神话故事及人物图像为主,形成藏传佛教寺院富丽堂皇和浓厚的宗教特色。也有将天文历算、医药常识形象地绘在壁画中,以帮助僧侣们领悟。
寺院壁画,大多以矿物颜料绘制,具有色彩沉凝厚重,历久如新的优点。壁画笔法细腻,线条流畅,画面层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其表现手法,或浪漫、或写实,构思精巧,作品生动,颇耐人寻味,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藏族“唐嘎”画,一般分为黑唐嘎、红唐嘎、蓝唐嘎、金唐嘎、银唐嘎等多种。黑唐嘎多用于描绘镇妖降魔的体裁,在漆黑的底色上大量勾金,画面雄伟强劲,庄重沉着;红唐嘎以红色为底,表现高贵富丽;蓝唐嘎则以蓝色为底,给人以色调明朗,喜乐轻松之感;金唐嘎以金色为底,上面用黑线勾画,使画面神圣,金碧辉煌;银唐嘎则全用银打底,用黑色描勾,色彩朴实单纯,使整个画面显的高贵典雅。同时,因唐嘎一般绘制在布幔上,可大可小,亦可随意移动或卷起来保存,所以除寺院经堂、活佛囊欠、僧舍悬挂以外,牧民群众亦喜欢在家里悬挂。
二、雕塑
雕塑,是玛曲各寺院的基本造型之一。各寺院内供奉的数以百计的大小不等佛像中,不管是铜刻、金铸、木雕、玉镂或泥塑,都体现着藏传佛教独具的圣神、庄严、华贵。如尼玛外香寺檀木雕刻的胜乐金刚像、镀金十六罗汉像、时轮佛像,参智合寺金刚手天成石像、大威德金像、鸟泽地祇持灯像,年图寺9尺高的11面大悲观音铜像、7尺高的释尊铜像、以及长寿三尊、度母等塑像,木拉寺院(宁玛派)伏藏师莲花生大师金像、释尊金刚座铜像,阿万仓散日玛寺的千手千眼观音、四臂观音、金制释尊佛像,阿万仓娘玛寺的莲花生大师金像等。
藏传佛教雕塑文化里面,值得一提的泥塑艺术。县境10座寺院2所活动点内,供奉的佛像,多数为药泥塑像,有大有小,千姿百态。大者2~3米,小者数寸,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藏传佛教泥塑艺术。因此,寺院内专门有人负责泥塑方面的事务。同时,民间也有这方面的信徒,宏愿在寺院或某一山洞进行泥塑,往往多达数千。
三、刺绣、堆绣
刺绣、堆绣在寺院文化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其内容仍以佛像为主。刺绣的作品图纹分明,色彩艳丽,立体感强,表现手法灵巧细腻;堆绣是用各种彩绸锦缎剪贴缝缀而成的艺术,仿佛今天的布贴画,可它采用充填方法,表现浮凸效果,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往往令见者叹为观止。
玛曲县的各寺院中,刺绣艺术较为普遍,如尼玛外香寺宽为14米,长18米的弥勒佛像、时轮佛绣像等最为有名。四、酥油花
酥油花的制作源于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相传宗喀巴在西藏举行正月十五日法会时,第一次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供奉用酥油制作的酥油花,而成为正月十五日法会制做酥油花的惯例。酥油花的体裁,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常见的花卉、草树、动物及历史人物,如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等。同时,也有佛教故事作为体裁进行制作的。酥油花的制作艺术,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种艺术,是藏族人民的一大创造。用酥油这种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软而腻的材料加色揉制造型。无论人物、花草其质感和色感艳丽无比,绝不亚于实物。
玛曲县的各寺院在正月十五日及重大的节日,均制作酥油花,但根据寺院的迥异,规模有所不同。
第二节节日文化
玛曲县的各寺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结合自己寺院的教仪,逐步形成各自的宗教节日,每年定期举行隆重的法会和热烈的节庆活动。在节庆活动中,虽然内容和规模上各有差异,但都带有广泛的群众性。寺院集体颂经禳灾或驱邪,降吉求祥,或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日,或纪念宗喀巴大师圆寂日,寺院周围香烟缭绕,大小经堂佛灯闪烁,举行的法舞庄严肃穆,远道而来的信徒、商贾一时云集,形成别具特色的宗教节日文化。比如,各寺院每年举行的正月十五日祈愿法会,七月“桑扎”法会和“萨噶”法会,以及五供节、大施会供等节日上,一般都举行僧众大会,演奏各种乐器,进行法舞表演,从而成为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现象。
特别能反映群众文化性质的是欧拉年图寺三年一次举行的祭“拉则”(山神)活动。在祭祀活动中,寺院不仅举行盛大的颂经仪式,还组织部落群众进行赛马、射击、大象拔河等牧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活动,因此吸引了附近众多部落的牧民、摊贩等前去观光和经商,使三年一次的祭祀活动,成为民间群众文化交流的典例。
第三节高僧学者著作介绍
自1692年玛曲第一座红教寺院——木拉寺院,1780年第一座黄教寺院 ——察干外香寺创建以来,各寺院先后涌现出诸多佛经、天文、医药、诗学、历史等方面的高僧大德,其中不少人留下了著作,比如第三世哲贡巴•恭却丹巴热吉的《安多政教史》,参智合高僧益希嘉措的《关于寺院的预言》、《瑜迦母手册详说》,参智合金刚阿闍黎洛桑根敦加措的《邪见辩正消露之阳》等部,第五世参智合堪布经师益西达吉《详明寺志》、参智合寺高僧嘉华图旦嘉措的《语相笔记》(梵文解释笔录)、《元音数术笔记》(译问笔录)七卷,曼日玛阿秀坚赞之侄郭莽金刚持洛桑慈智嘉措《阿克凯塔仁波且传》,年图寺加夏茸仓•尕藏恭却加措的《第五世嘉木样大师略传》、《第五世嘉木样大师详传》、《兜率历算论•时轮法胤心宝贤哲镜饰》、《红妙音仙女赞辞•加持欲足遍集之藤》、《韵文创作入门》、《度母殿目录》、《佛母传记•成就善果具义语藤》,年图寺茸哇仓的《般若波罗密多经注解》等两部,尼玛外香寺高僧阿克然吉佐拉仓的《心所论》、《地道论》及第二世嘉堪布•智华坚赞、董曲华达吉、出生在卓格尼玛泽卫帐圈的第四世堪布活佛的全集。第一世参智合堪布永丹智华的侄子慈智加措等的许多著作,以及精通诗学、语言学、显密、时轮、医学的高僧大德的著作,形成了玛曲宗教文化灿烂的一页。
第四节僧乐及法舞
由于藏传佛教寺院在藏族文化中的传统地位,玛曲县各寺院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拥有它们自己的音乐(僧乐)、舞蹈(法舞)。一般在寺院法定或者盛大的节日中才进行演奏和表演。县境的各寺院,根据各自的寺院规模的大小,均设有乐队,它们和藏区其它寺院一样,乐器分为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数类。管乐分唢呐、横笛、竖箫、人腿骨笛、鹰笛、雁骨笛、泥埙(陶埙)、螺号、法螺、长号、大号等;弦乐有琵琶、琴、弦子、竹质口簧等;拉弦乐器为牛角琴、牛角胡、铜胡等;打击乐器为鼓、大鼓、腰鼓、铜鼓、钹、铙、铃、手摇鼓、串铃、盘铃、拨浪鼓、碰铃、碗形鼓等,管弦乐和打击乐在演奏时相互配合,形式各异,音色和谐完美,既可用于宗教法会仪式,使宗教法会仪式庄严肃穆,也可用于重大的节日庆典,使节日充满洋洋喜气。
法舞,藏语中又称为“尕尔见木”。一般由寺院僧侣妆扮表演,舞者根据需要戴上动物面具或魔鬼面具,进行全身舞(包括四肢,汉语称为跳神)。玛曲县各寺院除木拉、阿万仓娘玛寺为宁玛派寺院以外,其它均为夏河拉卜楞寺属寺,法舞形式多源于拉卜楞寺院,而木拉、阿万仓娘玛寺的法舞,则源于藏传佛教法舞之始——莲花生大师在西藏传教时表演的法舞。因此,各寺院跳法舞的时间不一。比如曼日玛参智合寺为农历正月十三的毛兰木法会和农历二月二十七日、三月初八日根据有关时轮的教议举行的法会等;尼玛外香寺为农历七月十三日柔扎法会等。第二章民俗文化
第一节歌舞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公元2世纪“鲁”和“卓”就出现在藏族部落社会里(所谓的“鲁”,也有译作“勒”的,是藏语音译,意为“歌”或 “山歌”;所谓“卓”,也是藏语音译,是一种伴随歌唱的“舞蹈”),吐蕃时期开始盛行。8世纪前后,藏文书面文献中不少人便开始记录当时流传的“鲁”的歌词。之后,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藏族歌舞的种类,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形成了种类繁多、独树一帜的藏族歌舞,其中主要有鲁、谐、古歌、大歌(藏语谐钦)、酒歌(藏语羌谐)、山歌(藏语拉伊)、囊玛、堆谐、郭儿谐、祭歌、葬歌、弦子、卓(锅庄)、惹巴等等。
玛曲县属安多藏区,主要流行的歌为“鲁”和“拉伊”,流行的舞为“卓” 和“噶尔”等。
—、鲁(或勒)
“鲁”是安多方言中对酒曲的一种称谓,主要在节日聚会、论婚嫁娶之时演唱,用以抒发情感,烘托气氛,表词达意。唱的时候,歌手手持系哈达的酒瓶,站在宴席中间,尽情放歌。其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唱词内容广泛,表现形式自由,但在安多,仍以赞颂、祝福、祈愿等为主。它的语言含蓄生动,比喻形象贴切,曲调虽然比较短小,但音域宽广,音调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当歌唱达到高潮时,场上进行伴舞,有时集体起舞助兴,歌罢歌唱者将酒瓶递给在场的任何一位,表示恭请。鲁的歌词,多为临场即兴创编,也有唱传统歌词的。
二、拉伊
是藏语安多方言音译,意为“山歌”或“情歌”之意,是流行在甘青藏族地区的品类,所唱内容多为爱情的(也有少数赞美家乡风光、草原景色的),一般不能在家里唱,只有在远离帐篷和长辈的地方才能唱。拉伊的歌词多用比兴,语言生动浪漫,曲调高亢自由,音域高远奔放,节奏显明,散板中有规律,规律中有自由,且在曲头多以衬词“噢吔”、“啊唻”、“吔”等组成,比如:流行于玛曲县尼玛乡的一首拉伊《可爱的布谷鸟》就是一例。他的歌词大意是:
可爱的布谷鸟,
你若没有,则春夏不分;不是没有别的鸟啊,别的鸟唱不出春夏来。
可爱的朋友,若是没有你,则无法度日,不是没有别的朋友啊,别的朋友好不过感情来!
三、卓
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歌舞,流行在藏族各地区,有的地区亦称为“锅庄”,多在年节、重大的聚会、喜庆丰收之时边唱边舞的一种舞蹈。从总体而言,具有诗歌、音乐、舞蹈融为一体的特点,内容丰富,文学性较强,音域一般在8度之内。表演时手足舞动,节奏活泼欢快,曲调易于上口,且歌曲嘹亮高亢,舞蹈动作粗犷、豪迈、遒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
玛曲县流行的该种舞蹈,以体裁风格和形式而言,与本州夏河、碌曲等地区的大同小异。它反映了能歌善舞的广大藏族人民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和道德风尚。解放后,许多古老舞蹈的唱词被填上新词演唱,用来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歌唱社会主义和牧民群众幸福美满的生活,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等。
四、噶尔
也称“郭尔”,是圆圈舞含义,也可译为环舞,是一种群众性的歌舞,融表演、说唱、舞蹈为一体,接近于表演唱的一种舞蹈。演唱时一般为三人以上,围成圆圈,由其中一人以曲首衬词:“啊、谢”却句领唱,边唱边舞边转圈,舒臂弯腰,缓缓并行。曲调可快可慢,自由浪漫,它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词用以演唱。有时分为男女两方,互相问答,内容涉及古老的神话传说、天地形成、男女爱情等。有时歌舞兴浓,通霄达旦,有时比赛进行一两昼夜不散。第二节民间说唱
藏族的民间说唱,作为传统文化深入分布在藏族部落社会之中,内容广泛,形式各一,但从总体角度看,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史诗《格萨尔王》的说唱,一类是根据不同场所需要进行的说唱,此种说唱,唱词一般都是即兴之作,或希望、或讽刺,表达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一、《格萨尔王传》的说唱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结构宏伟,卷帙浩繁,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对它产生的年代,众说不一,但以五、六世纪产生说和十一、十二世纪产生说根据最为有力。它主要以专门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民间艺人以说唱的形式广泛流传并世代传承下来,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相当数量的手抄本和少量的木刻本传于世间,此部英雄史诗,根据目前各地民间艺人所报部数及全部所搜集到的手抄本和木刻本的数量,并同存异,整个《格萨尔王传》大约有一百多部,目前已公开出版的有四十余部,它们是:《天岭十筮》、《英雄诞生》、《赛马称王》、《降魔》、《霍岭大战》(上、下部)、《姜岭之战》(又称保卫盐海)、《门岭之战》、《卡契王国》、《象雄珍珠国》、《松岭大战》、《大食牛国》(或译为《大食财国》)、《上索布马国》、《下索布铠玉国》、《珊瑚聚国》、《雪山水晶国》、《朱古兵器国》、《曲玛青稞国》、《白利羊国》、《擦瓦绒箭国》、《米努绸缎国》、《西宁马国》、《中华与岭国》、《阿里黄金国》、《梅岭大战》、《穆正骡国》、《阿扎玛瑙国》、《辛典之争》、《世界公桑》、《地狱救母》、《地狱救妻》、《安定三界》等。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描写和反映藏族古代部落分立,互相征战掠夺,最后走向军事联盟性统一的宏篇巨制。它反映了在战乱频仍的年代里,黎明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及他们反抗侵略,保家卫乡的坚强意志;它描写了以格萨尔为首的岭地英雄们为民除害,保护百姓的崇高行为,以及希望统一,追求和平安宁的美好愿望。从《格萨尔王传》此部伟大史诗中我们看到古代藏族人民的生产情况、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风尚、文化活动、政治结构、军事组织、阶级关系、民族交往和历史发展等,也就是古代藏族的整个风貌,所以它是古代藏族人民的不朽杰作。
玛曲地区自古就有“卓格岭地”之称,史诗中诸多地名与境内地名暗合,并因此留下诸多神话传说。比如《英雄诞生》部中的“玛域”,就是指今果洛玛曲一带,欧拉曲合尔湖畔格萨尔王上天时留下的足迹,欧拉乡政府附近王妃珠姆起灶的遗址、欧拉秀玛喀尔科岭王国萘城,采日玛西哈岭天子珊瑚城等,多不胜举,但《格萨尔王传》的说唱,境内没有整体说唱组织,只有单个说唱及手抄本有一定的流传。
二、民间其它说唱
(一)诗赞论说唱
玛曲地区的牧民群众中盛行说唱,素以说唱为能,有“说倒的汉子,没有打倒的汉子”之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结婚喜宴,或者重大庆典、祭祀、头人上任,以及求吉祥,祈安康,牛羊兴旺等,均有优美而丰富的说词,且说词有的富有生活情趣,有的富有深远的哲理,有的富有赞美及教育意义。因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部落说家层出不穷,涌现出了诸多驰名河曲草原的说家,但最著名的说家,要数解放以前欧拉部落的雅锐阿布索,他从小就以口才敏捷,善于雄辩而著称河首草原。他贫穷而豪爽,直率而机智,善为贫穷牧民伸张正义,抱打不平。经常用他的智慧和口才,雄辩的推理为牧民伸冤谋利,深受牧民群众的爱戴。他的即兴之作,虽然没有记载,但在牧民群众中间广为流传。现将甘南州著名作家尕藏才旦搜集、整理、翻译的他的一篇著名说辞,即欧拉部落欢迎拉卜楞寺所委派头人的集会上,即席创作的一篇题名 《雅锐阿布索忠告》摘录如下。
雅锐阿布索忠告
一
上方是圣洁的三宝(佛、法、僧), 我双手合掌默默祈祷,法力无边的三宝啊,请允许我心中话儿扬泼。
面对尊贵的头人,我不由提高声嗓祝福,聪敏威严的头人啊,请允许我胸前激情泻流。
部落是四方的原围,头人是慈祥的度母,度母给众生降下甘霖。
牧人是浩瀚的蓝天,头人是天上的日月,日月给蓝天带来光彩。
青年是草滩上的金莲,头人是温暖的金轮,莲花在阳光下更加芬芳。
“措哇”(部落)是群峰巅的皑雪, 头人是皎洁的银月,雪山在月辉下更加峥嵘。你是雪山顶的银狮,有巍巍雪山陪衬昂立的银狮才更轩伟。
权位是飘洒的绿叶,有显赫的权势做陪衬,长长的绿叶才更迷人!
绿叶狮是雪山的骄傲,有了雪山玉狮才显得高昂。
贤能头人是牧人的希望,有了牧民头人才显得威严。
愿贤明的头人吉祥如意,部落的苦乐在您掌心,对亲朋好友不可偏护,对自己属民要敬仰如父。
无情的法纪是你良心,不管对谁都得公正。
对谁都要慈待如子,即使权位牢固也要宽厚。
惩恶罚过都是救人,即使胆力过人也要把握分寸!
一个贤明的头人啊,见老人会鞠躬致意。
与全部落和睦相处,与同辈人亲同兄弟。
他把公道挂在手心,说话办事很合情,内定事儿不会外泄,外议事儿不透丝纹。
贤达的头人啊,敌人见你胆战心惊,百姓对你尊敬无比,同辈对你十分欢喜。
而蛮横的头人呢,却是另一副嘴脸。
见老人傲慢不理,对同伙残忍毒辣,见敌人脸如土黄,满嘴都喷吐臭话。
说起话来没有头尾,办起事来善恶颠倒,内部搅得一团糊涂,外面露出懦弱卑鄙,冲自己人废话连篇,对同一辈切齿嫉恨,对远来客怠慢无礼,这种人令人疾首痛恨。
二
说起头人须备的能耐, 勇猛要如云中霹雳,威武要如林间斑虎,声嗓要象呼啸青龙;与妖雾阴霾厮杀,如带火的霹雳武运长久,与强敌顽汉搏斗,如有纹的斑虎神威赫赫。
与强盗贯贼交手,如长尾的花豹一扫秋木,与恶棍评理论非,如青龙撕裂对方魂魄!
作恶多端的触了法,严厉要赛过阎罗王,手底不能漏过一丝风。
无罪的人是稀世宝,有错也不过云遮月,只要斟情处理得人心。
世上的事儿如草丛,判罪惩罚要多掂量,万不可看重那金钱份。
不负众望的头人你啊,降伏外敌得靠你的智勇,对挑内讧造是非的奸贼,你也不可掉以轻心不加刑。
面对镜子般明亮的你,我的担忧或许是多余,站在你威严头人的坐垫前, 我感到您的力量和智慧。
我上面随心所欲的话语,不是甜言蜜语想吹棒你,也不是阿谀奉承讨好你,激情如泉封也封不住;
不受撞击石头难迸出火,没有冲压泉水难涌出地,只因你酸奶般正直又无瑕,我才不由兴奋说出口 !
我曾多少次这样思索过,你是全部落抓纲挈领的,你是全草原撑纪持律的,千百双鸽子眼望的也是你。
你的身上压着雪山般的重任, 你的良心要称金般的端正! 如果有钱人犯法纪,让用钱财来赎罪,而对穷汉弱小者,却监押在狱苦受罪,那你的所为就超法纪,法纪也成一团臭屎堆!
当你的远亲与近友,跑来你膝前献殷勤,当那白花花耀眼的银元,撒满你华贵的氆氇毯,他们自然想让法纪变鞍辔!
这是令人神狂心乱的时刻,我法王般位尊的头人啊,你的心湖不可因此掀波浪,你的眼里不可因此容沙子,你的手腕不可因此抖又颤。
你不可用笑言笑语来回答,你不可言词含糊地敷衍,那会使坏人更得势,那会使贪念更无忌,那会使恶霸更猖狂。
若果你坠进金钱的罗网中,那你的威望从此轻如尘! 当然你从来明智又达理,这些话或许是多嘴,可它是我对你深情的吐露。
三
掌管全部落命运的头人啊,治理众多氏族要靠智慧,管辖偌大地盘要靠心术,过份借用暴力只会丧权失位。
就象骑手驾驭烈性马,放长缰绳才能跋涉万里;如果性急只顾催乘,到后落得骨折臂断惨局。
一个统管百姓的官吏,不仅要有善良的慈心,还要有博深的学识,有学问会使部落兴盛!
想说的话即使很多,也要缓缓讲慢慢言,用力过甚嗓眼会堵气,话说多了心头欠斟酌。
对钱财不要太吝啬,不可象那腿肚上的肉,需用劲时却打哆嗦。
别忘了你是部落的楷模,对是非你要自己有主见,不可象那眼珠上的眉毛,一个劲忽闪拿不定主意,别忘了你是部落的主心骨!
对驽马般的恶人,要从脖颈上坚决压,不压则是贪官的象征。
对绵羊般的弱者,要从心底给予扶持,不扶则是清官的过失。
我曾饱阅世故沧桑,尝过的风霜如牛毛,虽不敢说每一句都是哲理,可也不是秋后干草无嚼头。
我相信你懂得我的心意,不是无聊叨叨说串闲话,你能看出我心口一致,喉咙里从来藏不住心话!
不可贪赃枉法接受贿賂,呑时容易吐时很难,金钱好比山头霜,山顶霜花难长久。
领导部落的智者啊,要视金钱为劫路贼,见盗贼远远得绕开,不然你会落个光身子。
要是金钱迷住了眼睛,诅咒之鬼会化作石头,当双脚绊在顽石上时,你的飞腿会变成跛子,花花绿绿容易耀花眼,尝错美酒容易搅扰心,一旦与自己的同胞反了目,到时周围不会有人影。
当部落团聚在你襟前,要敞开言论让人讲,好话坏话都得收耳孔。
对怀着自私用心的,还有百般谀媚的小人,要用无情言词推回去;对心底坦白的人们,彼此感情多交流,侧耳凝听细捕捉。
重要的嘱托牢记心,关键的话儿要拧心结,警惕的言辞要嵌进胸。
与珍珠般闪亮的兄妹们,要团结得如同攥紧的拳头,攥紧的拳头伸出力千钧。
遇到大事主动加思索,主意既定及时告大伙,只要你能做到这几条,你的事业旭日般会上升。
请抱着亲骨肉般的情义,去关怀部落的每一个人,那你的威望会象蒸气往上腾, 你的声誉会象晨光照四方。
四
在今天就坐的老老少少中,在我亲如兄弟的牧人中,也不乏追求权势和官位的。
对追求权势官位者,对抱有贪欲虚荣者,我也有几句敬奉他。
你说的话要如青龙吼,青龙吼叫大地降甘霖,不然空口如母猪在哭嚎!
你诵出的词要如劈空雷,炸雷要使宇宙震三震,不然忧如寒春的兽骨。对穿绸挂缎的你若看得起, 对有钱有财者你若最喜欢, 对有吃有喝家你若肯卖劲。
如果你象如此掌权位,部落很快就会成散沙,人心不久就会有向背。
你当然也很清楚,四散的村落无力量,无头绪的讲演瞬无迹。
把言词编成条理才算善辞,把内部拢在一块才是好汉,把天马吹上云空才算劲风,把部落陷进仇杀的是瘫犬,对两脚豺狗则要架上桎梏,衰亡就象重石滚坡般迅疾。
虎豹般的男儿要讲究信义,不讲信义的男儿空活人世,许下的诺言要身体力行,不实践则与水里放屁无异。
腰系小刀的小伙子,巡视四方的卫士们,不可对敌说好话,不管处何境力弱词要硬;不可对族人起坏主意,坏主意犹如己身影,最终一天会罩住你,最终结果是葬送你。
处世待人按规距,对外敌答话要威严,要寸步不让显实力,手下无情才会害怕你。对同胞要言词放温顺,只要办事公道与善良,众人才会诚心拥护你,你才可能当官拥权势。
五
说罢头人再说百姓,房梁和墙基相扶持,造出的房子才耐用,百姓和头人相和谐,部落的百事才顺意!
我聪明强悍的小伙啊,对自家人不可耍奸刁,即使能讨得些便宜,但那公正无情的輿论中,你不会得到勇士的头衔。
有光亮的眸子要往远看,看得远才会处好很多事,变幻的心儿要往后看,顾前虑后才能算智者,高瞻远瞩脚下路广阔,在这错综复杂的世界上, 如果男儿都象当初的我, 那心揣的尽是恶作剧,那手沾处尽是过错事,想起来如今脸红又耳赤。
当初我以为最能干,贪欲就象佩挂小刀的愚汉,愚汉收不拢自己的衣襟,常把小刀吊在脖劲上,结果差点要了自家命;当初我内心诡计象花绳,抑不住常要攥手中,为贪财不加思索拾便宜,至今悔恨责备自己过,现在醒悟却已很迟矣。
神姿洒脱的小伙啊,你们才要泅游人世间,若想为众人办点有益事,可不敢闪那号错念头,可不敢干那号肮脏事!
不分好汉与赖种,只要是个男子汉,有错就要敢承当,处事就要掌分寸,男人自有男人的气度。
你要心田磊磊如清风,不可忽雨忽云乱翻覆,你要胸怀荡荡如平川,宽广的胸怀会溢智慧,斤斤计较使你目光浅。
尽管你威猛如雄狮,可除与恶敌搏斗外,性格则要文雅如凤王,与朋友兄弟亲无间,则是家中妻儿的希望。
威严汉遇见欺人事,则象斑虎施六艺,女儿家与邻居相处时,则象野狐绵融融,世上男女刚柔要明持。
如果让钱迷了男人心,反过来责难妻小克衣食。
男人的嘟比荆棘毒,妻女好比陷进地府间。
不要有意让家人受折磨!
会上山又会下坡的是走马,懂得人生的我也是一个! 我经历过酸甜和苦辣,我交识过恶棍与善人,我知道上流人该备的美德。
说起上流男人的美德,与敌交战他英勇无比,与兄相处他深情如海,与妻过日他温顺如牛,临去世还不忘行善助乐。
我再说说下流男儿的德行, 与敌交战他先逃命,与钱交往他眼泛血,临死前他还要拨是非,让认错他心尖直哆嗦。说起贤淑女人的美德,对外她是喷热的火炭,当生客从远方走进门,她满脸亲切笑容堆,滚烫的奶茶早捧手。
对内她是能干的管家,关心弟妹胜过慈母心,早起晚睡终日不肯闲,一家和睦财运天天升。
说起泼妇小人的德行,对老人她极力去苛待,比黑心汉子还恶霸,左邻右舍间她诽谤又挑拨; 使隔墙友邻成冤家。
弟兄之间她播下猜忌种,使手足反目不认亲。
部落内部她犹如地老鼠,搅拌啃根让其成荒血。
人人盼着她走无路!
我愿所有男人都具上流德, 我愿所有女人都备上流性, 我愿刁男泼妇都绝迹,我愿世上不要有无聊人,我愿牧帐永远荡春风。
我向老人们也敬一言,人老了是真老了!
心里拿不定己主意,体弱坐不稳己屁股,瘪嘴吸不进大口气;
给别人说话无人理,听别人讲事耳嗡嗡,脑壳里终日钝又昏。
老人们啊,你可放明白,这是宇宙难躲避的规律,任谁都得踏上这条小路。
在家业与财产的泥潭中,如果一直沉溺难醒悟,地狱离你则很近很近。
当你要闭眼进阴间,不仅要抛下一躯体,家人也难成你跋山的杖。
你所积累的万贯家产,在骏马难越的荆棘滩,它们也难把阎王拦。
我啰里啰嗦这么多,是说人老要想得开,该交代的要早交代。
对儿女不要横训斥,把钱柜不要抱心上,“措哇”中的是非不要去染指。
还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你得自己寻找人老的乐趣,不要不讲心力找烦恼。
冷了你多晒太阳,闲了你早钻被窝,饿了让儿女熬茶煮肉,幸福的晚年要自己创,人间的乐趣难送上门,夕阳晚照也有美好处。
我还要叮咛那主人话三句,凝门立梢的女主人啊,花脖狗的苦乐你最清楚。
当花脖狗年轻的时候,它曾守护马牛羊三畜,它曾警戒过前后院落,它曾阻拦过贼盗侵入,它曾不分昼夜忙碌不闲。
而当花脖狗上了岁数,搬圈时它被抛在废墟,跑不动时它常挨棒笞,啃不动时它卧在坑洼,全身脏污它惶惶浪荡。
狗主人多不讲公道啊,我只好托付你多照料,我还要叮咛马倌话三句,在高阔处牧马的马倌啊,乌龙骓的遭遇你最清楚。
当它年少口轻时,四蹄如风走手似矫稳,在红绿相间的草滩中,在成百上千骏马伙,多少人赞叹它龙种。当年它是主人的好伙伴,一上岁数却卖给了贼,缺膘情却让它跑小颠,走不快就用利鞭抽,寒冬天甩在山里无人管。
马主人多不讲公道啊,我只好托付你多照料。
我借此还要叮咛小媳妇,忠贞不一的儿媳们,父母亲的苦乐最明白。
当他们年轻力壮时,为创家立业吃尽苦,为后人留下饱腹遗产。件件用具都用汗洗过,缕缕衣裙都是心血攒。
十冬腊月冷风烈,他们先想儿女的饥寒,从肠衣上搜刮肉脂去补滋。可遇上毫无心肝的儿女,一上年纪则横眉来搓磨。
碗中茶水不问烫与凉,身下铺褥不问厚与簿。
嚼的食品不问粗与细,说漏了嘴就当场来训斥,未听清的不愿重复说。多忘恩负义的儿女们,我只好托付你们多照料。
请不要嫌麻烦少跑腿,请不要嫌劳累避清闲,请不要怨天尤人去叨叨, 只求把良心放胸前,善恶有报福度晚年。
今天我阿布索口中,说出的话有好有坏, 喘出的气有粗有细, 褒贬的事有对有错。
啊,掌管佛法的头人, 聪慧无比的男汉,贤淑能干的婶嫂,机智多谋的少男少女。
可面对至高的蓝天,在这佛法弘扬之地,我讲的都发自内心,谬误处请大伙不要挂心,不管是对头人的敬仰请求,也不管是对男汉女妪的劝导, 都为的部落旭日般上升,都为的草原春雨般蓬勃。
(二)乐曲类说唱
流行在玛曲县的乐曲类说唱,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曲调有多种,且说唱旋律性强,一般用龙头琴和八弦琴作伴奏乐器,自弹自唱。唱词一般由演唱者即兴编填,格式为三段三句式或三段四句式。以龙头琴弹唱的曲目主要有 《阿妈来》、《玛格日》、《桑达劳》等,同时还有适合男女对唱的《三巴察吾》等民歌。以八弦琴弹唱的曲目有《阿克斑马》、《衣牙瑞劳》、《那匝草》等。玛曲的民间说唱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盛期,著名民间弹唱艺术家华尔贡,以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身份,于1964年从师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团退休干部久麦为师,学习龙头琴,后改为八弦琴,他的演唱抒情、细腻、风格独特,并能即兴填词,多次参加省州文艺汇演,并最早出版了《华尔贡弹唱选》、《新编弹唱》等录音磁带,部分弹唱在西藏国际藏语电台播出,是甘南州中青年弹唱中的佼佼者。在他的影响下,一批优秀的青年如德白、勒格甲等,也加入弹唱的行列,成为著名的青年弹唱歌手。
第三节藏戏
流传于甘南地区的藏戏称为“南木特”,它最早产生于夏河拉卜楞寺,是一个既不完全同于西藏藏戏,也不完全同于其它藏区戏剧的剧种。“南木特”藏戏在产生之前,经历了较长的孕育时期。拉卜楞寺自1709年创建后,逐渐成为甘、青、川藏区政治、文化、宗教的中心。寺内丰富的佛教文化艺术,拉卜楞地区独特的民间歌舞,奠定了“南木特”戏产生的基础。1946年夏河拉卜楞寺琅仓活佛(1898〜1985年)采用当地藏族民歌及《格萨尔王传》的演唱曲调,吸取京剧的舞蹈动作,创编并指导演出第一部“南木特”藏戏《松赞干布》,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解放以后,“南木特”藏戏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才真正地发扬光大,截至目前,它已发展成9个具有完整表演艺术手法的剧目,即《达巴丹保》、《智美更登》、《召哇桑姆》、《诺桑王子》、《罗摩衍那》、《阿德拉毛》、《赤松德赞》、《降魔》、《松赞干布》。
1980年底玛曲地区开始出现藏戏,当时由县政协副主席、曼日玛小学名誉校长尕藏成来第一个组织曼日玛学校师生排练、演出的。其乐器有鼓、锣、唢呐、笛、手风琴等,演出的剧目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召哇桑姆》、《赤松德赞》、《阿德拉毛》等。其中《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境内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第三章群众文化
第一节机构
一、玛曲县文化馆
玛曲县文化馆,成立于1964年6月240,当时馆内只有一架照相机。1966年正式开展业务活动,经费由县人民委员会代管,其性质属文化、艺术、图书、文物兼办的事业单位。1968年1月14日“造反派”非法夺权后,致使县文化馆一度停业,馆藏书籍损失严重。1969年工作开始恢复,并增调干部1名。1972年文化馆进行扩建,其址选在中共玛曲县委大院东北侧(今老龄委住址)。1980年县文教局调整、充实了图书、阅览、美术、摄影等室,加强了业务工作力量,使专职文化工作人员达到10人,业务上分设办公室、图书室、群艺组等,并开办文化馆宣传栏,定期定人进行宣传活动,使玛曲县各界的先进人物、模范事迹不时地出现在活动栏中,深受各界的欢迎。同时,文化馆还开展了著名的“文化大篷车”活动,受到国家文化部,省、州文化部门的表彰。1990年县文化馆投资43.6万元,建成面积为1239平方米的“玛曲县科普文化中心”太阳能采暖大楼,内设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摄影室、歌舞厅、排练厅、录相放映室等,截至当年底,县文化馆分设两个业务活动组,即民族说唱队和群艺组, 有流动文化宣传大篷车一辆,馆内有职工15名,隶属县文教局领导。
二、玛曲县图书馆
1962年正式设立,1964年县文化馆成立后,图书馆与县文化馆合署办公,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76年图书馆藏书达到4000余册,至1980年达1.1万余册。图书馆分书库、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县城各部门、单位的青年、学生的读书需要,截至1990年,图书室经过重新清理登记,实有图书8900余册,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的书籍,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展阅览、借阅工作,成为县城一处必不可少的公共文化设施。三、乡级文化站
1962年1月1日碌曲、玛曲恢复建置后,县人民委员会在群强乡(今木西合乡)、藏科乡(今青海甘德县藏科乡)、齐哈玛乡、乔科乡专门配备一名文卫专干。不久,各乡(场)党委为了活跃牧区文化生活,普遍组织进行群众性的业余小型但却多样的文艺活动,包括组织演出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节目,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级文化事业的发展;1964年全县7乡2场正式设立各乡文化室,由县文卫科统一配发政治及其它各类书籍400余册,具体负责各自乡的文化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各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代替;“文化大革命”后,随着各乡宣传队的解散,乡级文化活动一度沉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的恢复和落实,县文化馆根据牧区的实际情况,重点进行乡级文化建设。1981年首先在尼玛公社建立第一个文化站,并解决开办经费1000元,购置图书和其它文体设施。1982年6月建立曼日玛公社文化站,7月建立阿万仓公社文化站。1983年建立欧拉公社文化站,其业务均由各乡派人开展管理,县文化馆则分批配备一些文化设施和文体用品,并每年为其订报刊若干份。1984年县文化馆为阿万仓和曼日玛乡选聘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各1名,业务上仍由县文化馆指导管理,包括承担工资和其它用费,行政上受地方政府的领导。1985年原县广播局将阿万仓乡和曼日玛乡建的电视接收设施交付乡文化站管理使用,扩大了文化站的服务项目,但在不久的几年后,由于经费和被聘人员的工资问题无处着落,到1990年6月以后,四个文化站名存实亡。
四、玛曲县新华书店
1962年设立,隶属甘肃省新华书店管理,事业编制,年发行各类书籍4751册。70年代中期,改为省属企业部门,人事调动由省、州新华书店统筹负责,但行政上受玛曲县文教局领导。1984年新华书店迁址新建,总共建有砖木结构16间,其中营业室面积为129.34平方米,其它为书库、办公室及职工宿舍,有工作人员6名,各项业务趋向正规。截至1990年,县新华书店在不断扩大民族图书发行的同时,注重社会科学、哲学、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医学、技术、课本、图片、少儿读物、音乐、体育等书籍,发行量逐年增加,受到省、州主管部门的表彰,是年底年销售各类书籍6.8万册,销售额为13.68万元,平均图书周转为2.9次。第二节文化事业
1955年玛曲建政以后,于6月30日设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文化管理机构——文卫科,1962年初县人民委员会第一次为群强、藏科、齐哈玛、乔科4个乡专门配备1名文卫专干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不久,各乡、场党委为了活跃牧区文化生活,普遍组织了群众性的业余文艺演出小组,自编自演了丰富多样的文艺节目,包括广大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藏族传统节目,受到乡、场职工和牧民群众的欢迎。1964年6月玛曲县文化馆成立,同时在全县7乡2场均建立文化室,由县文卫科统一配备政治、文艺等书籍400余册,成为各乡场职工及牧民群众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场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文化馆的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群众文艺宣传工作却深入各村队,成为牧民群众学习、识字、扫盲的动力,形成一次学习毛泽东思想和文化知识的运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玛曲县的文化建设以县文化馆为龙头,通过办宣传栏、图书馆、阅览室、美术室、摄影室等开展业务工作,并在“国庆”、元旦、“五四”青年等节日,与共青团、妇联、工会及民间社团“三三”文学社等,联合举办书法展览、歌咏比赛、诗歌朗颂会、知识答辩竞赛等丰富多采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了县城的文化生活。1984年开始,县文化馆根据玛曲牧区地广人稀,文化生活十分落后的实际,组织全省第一辆文化服务流动车——玛曲县文化大篷车,为此,甘肃省文化厅拨专款4.5万元,购置16毫米放映机一套(带宽镜头),小型汽油发电机一套,双镜头幻灯机一套,6吋海鸥牌外拍和海鸥4A型120照相机各1架,收录机和20吋彩色电视机各1台,毡房1顶,帆布帐篷2顶,行军床7个,东风牌越野载重汽车1辆和必要的经费,随后又陆续增加录相机等设备。“文化大篷车”下乡时,有7名工作人员,其中电影放映人员2名,文化宣传2名,说唱2名,司机1名,为牧民群众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服务,受到了牧民群众的热忱欢迎和省、州文化部门的表彰。一时“文化大篷车”出现在那里,那里的草原上便牧骑云集,商贩往来,人欢马嘶,载歌载舞,顿成节日盛会。有的观看文艺演出,有的观看录相、电影,有的开展藏族围棋,象棋,克榔球,大象拔河,藏族举重等体育活动。因此,1990年县文化馆获得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全国先进文化馆”称号。截至1990年12月底,“文化大篷车”先后共下乡196次,行程4.1万公里,跑遍了汽车所能到达的所有村队帐圈,共接待牧民群众72740人次,全县牧民人均参加活动2.7次,开展文艺演出、电影、录相、图书、娱乐、展览、培训等22个大项的活动,共演出文艺节目210场,放映电影443场,录相1750个小时,展览19次;并根据县上的安排赴四川、青海省的邻近县和甘南州兄弟县进行访问演岀,促进了与各友邻地区的团结、稳定。同时,县文化馆还组织搜集整理了《中国民歌集成甘肃省玛曲县卷》,编排了29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在参加省、州、县甚至全国的演岀和演唱中,多次获奖,受到省内外的观注。
第三节电影
玛曲县的电影放映始于1955年,甘肃省牧区文化服务第一队成立后,派放映组前来玛曲,随各乡工作组一道深入各部落进行幻灯等放映,从而勾通了党和人民政府与牧民群众的联系,为工作组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贡献。60年代初,县上进一步加强电影放映工作,充实8名工作人员,以及配备必要驮运工具牦牛、帐房等,分赴8乡村队进行放映。1965年正式组建玛曲县电影一队、二队,使电影放映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开端。1970年在原前两个队的基础上,组建玛曲县电影三队、四队,同年在县上设电影管理站,一度达到玛曲牧区电影放映工作的高潮,到1971年全县有国办、乡办、队办、场矿办电影队22个,专业人员18名(不包括未脱产工作人员),全县电影覆盖率达60%。1973年玛曲县电影放映站成立,1980年经省、州、县三家总投资48万元,修建规模为1700平方米,980个座位的县影剧院,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玛曲县放映事业,活跃了县城的文化生活。1984年电影公司与影剧院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但经济实行单独核算,截至1990年底全县仅余曼日玛、欧拉、采日玛、阿万仓4个乡级国办电影放映队,放映公司也受现代信息媒介和娱乐工具,即电视、录相等的冲击,经营十分萧条。
玛曲县的藏语翻译电影,从1969年甘南州电影公司译配组在玛曲县首次放映藏语配音片《天山的红花》后,深受群众喜爱,牧区乡下放映队,也多以放映藏语译配电影为主,截至1990年累计放映藏语影片1500场,观众22.5万人次。1960~1990年玛曲县电影放映情况统计表
表156
第四节专业文艺团体
一、玛曲县文艺宣传工作队(简称文工队)
1973年县上根据《全省民族工作座谈会议纪要》和《全省牧区工作会议纪要》精神,成立玛曲县文艺宣传工作队,包括第一批吸收的18名学员在内,全队共有19人,年经费2万元。1975年时职工发展到23名,其后县革命委员会不断增加文工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以逐年改造和扩建,达到相当的规模。1978年县革命委员会投资建成280平方米的排练室,并在1979年招收学员10名,到1981年县文工队经过调整,人员保持在13名左右。1986年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牧区的实际,决定将县文工队与县文化馆合并时,文工队职工曾一度达到28名,为建队以来的人数之最。合并后文工队改称为“玛曲县民族说唱队”,其原有人员归属县文化馆,进行统筹安排。
县文工队自1973年成立以来,到1986年撤并的14年内,先后添置了乐器、服装、道具、舞台灯光设备,分批或团体输送学员到省、州文艺团体、艺术学校进行培训,并且组织有关专业人才,整理、加工、选编、移植符合时代精神的历史传统节目和现代节目,每年都深入牧区乡村,无偿为群众演出,有时根据县上的精神赴青海、四川省的邻近县进行文艺汇演,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称赞。同时,县文工队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自创自编舞蹈《我们是藏族新一代》、《弦子舞》、《草原春光》、《孔雀戏水》、《牧师》、《应征途中》等29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在省、州文艺汇演中,多次受到表彰。其中玛曲籍歌手勒格甲,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中演唱的《阿香姥姥》获歌曲创作一等奖,独唱二等奖。县文工队除勒格甲外,还涌现出诸如音乐、舞蹈方面的宴龙,玛曲籍笛子演奏仙桃等演奏人员。
二、玛曲县民族说唱队
前身为玛曲县文艺宣传工作队,1986年文工队与县文化馆合并后称为“民族说唱队”,不久招收德白等玛曲籍4名学员入队,到1990年民族说唱队有队员17名,其中妇女6名,成为甘、青、川藏区首屈一指的县级民族说唱队。其中队员德白的民歌弹唱远播藏区,深受人们的欢迎。
第五节文学
一、文学社团
“三三文学社” 原名“嫩绿”文学社,是1985年3月3日由陈拓(原名陈忠仁)、旭峰(原名安万顺)、肖明义、苗志红、赵文军、鲁国良、王元龙等一群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学校81级分配到玛曲县工作的学生发起,当时社址设在玛曲最荒僻的木西合乡小学,进行编辑油印社刊“嫩绿”,一共编辑油印刊7期。是年6月因陈拓调到县上,社址亦迁到县民族中学岀3期。不久被县文化馆收编,更名“新叶”出1期,之后因县文化馆领导外调兰州,此事无人管理。1986年10月,陈拓、旭峰与一批老社员重新办起“嫩绿文学社”,并在河曲马场发展7人的文学小组,重新编印油印刊7期,但油印刊以“洮江之声”为名,此段时间有王永久、郭彩琴(笔名白梅)、乔春林、牛兴平(笔名平鑫)、杨学峰、丁晓、石彪、宋永昌、宁小强(笔名牧人)、王润林、牛仲筠(笔名仲筠)、张远宏、郭文华、舒生龙等人参加,与共青团玛曲县委、县文化馆一起组织进行歌咏、诗歌朗颂、灯谜晚会等全县性的活动。1988年3月,为了纪念“嫩绿”文学社的成立,遂改名为“三三文学社”,油印刊名亦改名为“青萍”,同时选举牧人(原名宁小强)为社长,陈拓、旭峰、仲筠任正副主编和编辑,负责编辑出版油印刊4期,使玛曲的民间文学创作的热潮不断高涨,此间组织进行过全州诗歌大赛一次,其它活动频频,成为全州文学社团组织中首屈一指的文学社团。1990年汇溶“嘤鸣”诗社的文学爱好青年,同时吸收董永祥、杨耀景、敏国庆、刘小平、马子龙等一批文学爱好者入社,使文学爱好成为县城青年的一种时髦。
“嘤鸣文学社”1986年初,由县城待业青年赵培荣、刘俊峰、周清明、杨剑鸣、李文彬、窦泽民、喻传林、郭彩琴、佘秀红等十几位文学爱好者发起、组织的诗歌社团,出油印刊“嘤鸣”2期,并与“三三文学社”一起举办过诗歌朗颂、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1990年集体加入“三三文学社”。
“黄河涛声文学社(藏文创作)”1989年由玛曲县藏族中学年轻教师奥龙、鹏措云旦、格日旦增、焦考、看考、尕藏旦增、高白、扎西东珠、达老、娘吉合等人为促进县藏族中学教师、学生的藏文写作为目的发起创办的;是县境内第一家有组织、有目的用藏文进行创作的文学社团。编辑油印刊《黄河涛声》,油印刊为不定期,到1990年底,共编辑发行藏文油印刊2期,很大程度上激发推动了藏中师生用藏文创作的热情,受到了学校及社会各界的称赞和支持。
二、文学创作
玛曲县的业余文学创作,是从70年代开始的。当时主要有玛曲籍的嘉洋、采日玛乡工作的贡老等人。80年代初期,在中共玛曲县委工作的才让贡保、道吉坚赞等参与业余文学创作。1985年后,玛曲的业余创作队伍开始不断扩大,发展成颇具规模的业余创作队伍,它们是贡保甲、陈拓(原名陈忠仁)、王永久、宁小强(笔名牧人)、安万顺(笔名旭峰)、牛仲筠(笔名仲筠)、郭彩琴(笔名白梅)、王润林、苗志红、赵文军等人。其中尤以嘉洋、贡老、道吉坚赞、贡保甲,以及“三三文学社”的群体创作为主流,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嘉洋的藏文创作更是突出,他发表在《西藏文艺》上的中篇小说《物极必反》曾获五省区藏族文学创作作品一等奖,短篇小说《无忧的藏族少女》(或《不灰心的牧女》)获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举办的甘肃省第二届(1982〜1985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道吉坚赞发表在《西藏文学》上的短篇小说《小镇轶事》被《小说月报》转载,引起省内外文坛的瞩目;贡老的藏文创作,也取得了较高的成绩。他的作品被国内诸多藏文报刊选用,其中《西藏文艺》上发表的《黄河边上的小鸟》,被选入全国藏区文科高等院校通编教材《当代藏族文选》第二册中,小说《草原雏鹰》、《伤心的婚事》、《赛钦草原上的风波》、《难忘的考试》等分别选入北京民族岀版社编选的《百花集》第一、二、三册专辑中,长诗《今日牧区》选入青海民族出版社选编的藏族当代文学丛书《春雷》,散文《拉萨漫记》、《香浪节的日子里》、《智华老人的故事》等三篇选入《藏族当代散文选》中,另外三篇散文《九寨沟的风光》、《插箭的日子里》、《思念故土》也被选入藏族当代文学丛书之中,使玛曲县的藏文创作一开始就迈出了较高的步伐,一群本地籍的文学爱好者也以《达赛尔》、《甘南藏文报》为阵地,进行业余创作。
1983~1990年玛曲县文学创作发表(汉文)情况一览表
表1571981~1990年玛曲县文学创作发表(藏文)情况一览表
表158第四章广播
第一节机构
1956年,玛曲县建立收音站,当时配有9部收音机,每天早上和晚上抄收记录新闻,组织干部和部分牧民群众收听,以此开展宣传工作。1964年8月,玛曲广播站正式成立。当时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归属县文教卫生科管辖。1968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将广播站改为“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增调3名工作人员,直属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领导。1972年4月,县革命委员会根据上级精神,将“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改称“广播站”,并调配一名会计,经费从县政治部分出,直接交站使用。同年,县上拨款修建广播站机房、办公室和职工宿舍14间。1973年7月,广播站从文化馆院内迁往新址,首次调配一名编采人员,从此广播站办起汉语自办节目——玛曲县新闻。1976年2月,玛曲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成立。1979年县革委会投资1.5万元,修建广播站办公室及职工宿舍7间,面积为134.75平方米1982年2月,修建广播站围墙380米。1984年12月20日,县广播管理局改为“县广播电视管理局”至今。
第二节牧区广播网
—、有线广播
1964年8月,玛曲县广播站成立,机房设在县人委大院,配备TY250X2扩音机一部,增音机一台,远程牌收讯机一台,810录音机一台,在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大院各配装12.5瓦的高音喇叭2只,主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和甘南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全天分早、中、晩三次播音,共5个多小时。
1965年5月,广播站机房(两间)建成后,从县文卫科迁出。同时在县城架设2公里的广播线路,安装12.5瓦的高音喇叭15只,新增9千瓦柴油发电机一台。8月,利用县邮电局的电话线杆,接通尼玛公社、玛曲渔场、黄河渡口等处的广播,增加高音喇叭6只,使县城职工家属及附近社、场群众听到县站的广播。
1973年底,为了在牧区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据上级精神,县广播站举办三期学习班,分批培训全县各生产队的会计,重点讲授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一般使用方法。学习班结束时,给每个生产队配发半导体收音机一台和5瓦的高音喇叭等。从此半导体收音机在玛曲草原安家落户,不断发展。
1975年7月,广播站在曼日玛公社建起第一个牧区广播放大站。配有80瓦半导体扩音机1部,装有40只高音喇叭,由一名公社干部值机。10月在阿万仓公社红原大队建起广播室,配有150瓦扩音机一部,接通各生产队的喇叭。
1976年,广播站新购GY250扩音机1部,2602收音机2台,架通县城至尼玛公社萨合大队6公里的线路,县城(包括萨合大队)共装有24只喇叭。
1977年6月,建成阿万仓公社以专线传输为主的广播放大站。甘南州广播局投资0.3万元,其余经费由公社自筹。配有270瓦扩音机1部,电唱机1台,L601收录机2台,可通(红旗、红星)2个大队,5个生产队,公社至生产队杆程18.5公里,双线17公里,装有13只高音喇叭,有专职和业余“赤脚播音员”2人。
1979年6月,县广播局在黄河大桥工程队(省公路工程队)的帮助下,架起3根20米的收讯天线,进一步加强了县广播站的收讯工作。1980年4月,县上投资0.4万元,广播局从碌曲订做60根水泥杆,将县城木杆全部更换。同年7月由于牧区开始实行牧业生产责任制和个别生产队重新调整划分。不久,又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的生产方针,以生产队为形式的一级基层组织更加松散。尤其一到夏季,生产队空无一人,致使设备损坏,杆线喇叭被盗;加之经费得不到保证,机务线务人员报酬无法解决,维修工作赶不上,电源又无保障等原因,县广播局经请示县革命委员会和甘南州广播局同意,撤销阿万仓公社放大站。
1982年2月,县广播局职工自己动手,架通县城3.15杆公里的水泥杆专线,将县城的高音喇叭全部换成低音喇叭,装有72只低音音箱。10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来玛曲视察工作,广播站承担并圆满完成录扩音工作。同年,曼日玛公社放大站撤销。
1984年5月,县广播局从事业费中自筹资金0.3万元,派人从青海购来36套低音喇叭,于6月上旬将县城喇叭全部更换安装完毕,使有线喇叭从原来的9只增加到36只,经检査效果良好。截至1990年,全县有线广播拥有县城内广播喇叭36只,线路3.16杆公里。
二、转播
1980年8月中旬,甘肃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局长薛剑英,甘南州广播局局长卢文秀带领技术人员,专程到碌曲、玛曲、夏河三县调査甘南电台的覆盖情况,他们回到合作后向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州委宣传部领导汇报并一起议定,在碌曲、玛曲、夏河各建一座功率为1千瓦的中波转播台,专门转播甘南州广播电台藏语节目。
1981年6月,甘南州广播局决定“在玛曲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内设置一座1千瓦中波转播台”,当年落实经费4.5万元。其中,县上投资3万元,州财政投资1万元,州广播局投资0.5万元,拨给1台发射机,省广播电视厅调配天线等设备。5月份开始土建施工。由四川省逐宁公司建筑队承制天线基础工程,省天线队架设发射天线,塔高76米,机房3间84平方米,天线场地长宽各150米。经过广播局全体职工与工程队的紧密配合,使中波转播台于12月顺利完成了土建任务。之后经过架设天线、铺设地网、浆机调试等工作,历时7个月时间,据决算投资约13万元。于1982年1月24日18时开始试转甘南人民广播电台节目。5月县广播局从事业费里自筹资金,购置50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8月,经请示县财政同意,从省上拨来的4万元经费中抽岀1.3万元,修建砖木结构发电机房2间。
1986年12月底,县广播局自筹资金1.8万元,省广播电视厅投资0.5万元,新购了1台功率为1千瓦的发射机,转播甘南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无线覆盖人口8000人,覆盖率为29%。第五章电视
第一节
插转台
1981年5月,县广播局组织职工跋山涉水,先后在阿米欧拉山、尼玛忠格扎拉山、河曲马场等处进行电视信号的测试工作。收测结果,除在海拔4106米的尼玛忠格扎拉山上有省台八频道信号外,其它各山均无信号。1982年5月,为了观察信号源是否可靠稳定,又组织人力对信号进行了复察。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请甘南州电视局技术人员对空间磁场加强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认为信号源稳定,图像清晰,声音清楚,占全州第三位,达到建台要求。1983年6月25日经请示中共玛曲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同意,开始破土动工修建电视插转台。期间,为了解决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燃料等一系列工作和生活困难问题,技术人员经过多方面的探讨、试验,大胆采用远距离转送信号的方法,将信号从后山引到前山腰355米处修建发射机房。又采用远距离控制的新方法,将控制机房和人员宿舍修在离发射机房900米处的山脚下,自己设计控制柜,安装远距离控制开关,既可减少工程投资,又可节省一半的年正常经费和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9月25日土建工程竣工,11月底装机调试,12月4日正式试播。台址建在玛曲县尼玛忠格扎拉山,位于东经102°074‘4",北纬34°05'51"处,海拔高度4106米,天线高15米,接收省台八频道,发三频道,装有GSE3/5型50瓦彩色插转机二部(一部为备用机),覆盖人口7000人,覆盖半径为25公里。整个工程共支出17.35万元(中央民委拨款5万元,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5万元,县财政自筹7万元,县文教局资助1万元),建筑设施包括:机房和职工宿舍4间,面积为69.8平方米(内有砖木结构控制机房和职工宿舍3间,面积为55.4平方米,水泥石头结构的发射机房一间),修筑交通便道947米,宽1米,石头结构围墙108.75米,低压线路总长900米,高压线路总长9.2公里。交付固定资产16.42万元。
第二节卫星地面接收站
1984年5月,甘肃省广播电视厅投资20万元,在玛曲县城着手修建录像重放台。土建工程于7月17日开始,11月5日全部完工,26日开始播出。录像重放台设在广播局院内,位于东经102°03'07",北纬34°06'08",海拔高度3745米,发射天线高14米,接收天线高5米,装有100瓦彩色发射机和录像设备。可覆盖渔场、马场和尼玛乡的一部分。占地面积2394平方米,建筑面积206平方米(办公室8间,机房3间),围墙150米,铺设自来水管道150米。
1986年,由省广播电视厅投资接收天线等设备,县财政拨款1.2万元,机关单位集资2万元,将原录像重放台改建成卫星地面站。此工程于5月3日动工,6月16日调试转播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铁塔高25米,卫星接收天线口径6米,发射七频道,发射机仍用原录像台100瓦设备,覆盖人口5000人,覆盖半径50公里。
1987年在曼日玛乡修建卫星地面接收站。7月1日动工,9月1日竣工,同月18日由县广播电视局技术人员安装调试成功,当天交付使用,转播中央一台节目。该工程由甘南州广播电视局投资全套设备,乡政府自筹2万元的土建工程款。站址设在乡政府后山,位于东经102°01’00‘’,北纬33°50‘00〃处,海拔高度3400米,绝对高度200米,发射功率10瓦,接收天线口径3米,发射天线高13米,发射十频道,覆盖人口2000人,覆盖面积为27平方公里。
1988年在阿万仓乡修建卫星地面接收站,该工程于10月16日由县广播电视局技术人员安装调试,一次交付使用,转播中央一套节目。由甘南州广播电视局解决设备,乡政府自筹5千元的设备安装费。整个工程总投资2.07万元,站址设在乡政府院内,位于东经101°42'15",北纬33°46'33",海拔高度3534米,发射功率10瓦,卫星接收天线口径3米,发射天线高20米,发射四频道,覆盖人口1500人,覆盖面积为25平方公里。
1989年全县系统外新建的地面接收站有:一、大水军牧场地面接收站。于6月15日开始转播中央一套、二套节目,发射九频道和一频道,功率各为10瓦,卫星接收天线口径3米,天线高度15米,覆盖人口300人。二、河曲马场地面接收站,于11月14日开始转播中央一套节目,发射功率10瓦,发射一频道,接收天线口径3米,天线高10米,覆盖人口1000人。系统内新建的地面接收站有:木西合乡卫星地面接收站。由甘南州广播电视局投资设备,乡政府自筹1.1万元,于10月27日由州广播电视局技术人员安装调试,并于当天交付使用。站址设在乡政府院内,位于东经101°15'00",北纬33。45'00",海拔高度13米,发射十频道,覆盖人口500人。12月县城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二套设备,同月24日正式转播中央二套节目,发射功率10瓦,发射十二频道,可覆盖县城、渔场和尼玛乡的一部分。
截至1990年底,全县有电视插转台1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6座,电视发射总功率0.2千瓦。拥有电视接收器495台,其中彩电225台。电视覆盖人口1.72万人,覆盖率为59.9%。尤其是80年代后期几年,全县的电视事业出现了从县城向乡镇发展的可喜局面。全县8个乡,已有3个乡和2个场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使包括尼玛乡在内的4乡2场的干部群众都能看到中央一套、二套或省台的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