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18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E277
页数: 3
页码: 679-680
摘要: 1986年6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1986)5号文件精神,玛曲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称甘肃省玛曲县人民武装部,军事上仍受甘南军分区领导。1990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等7个部门的文件通知中“部分县(市)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的规定,县人民武装部重新收归军队建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玛曲县人民武装部,隶属甘南州军分区领导。
关键词: 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玛曲县人民武装部 武装部队

内容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玛曲县人民武装部
  1955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玛曲县人民武装部成立,行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区军分区领导。1956年3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改名为夏河军分区后,玛曲县人民武装部亦随之隶属夏河军分区。
  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两县合为洮江县,县人民武装部随之与碌曲县人武部合并,称洮江县人民武装部。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碌曲、玛曲两县建制时,恢复玛曲县人民武装部,隶属关系上仍为甘南军分区领导。
  1968年1月14日,玛曲县党政机关被“造反派”非法夺权后,全县处于混乱状态,为此,县人民武装部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奉命介入地方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执行“三支”(支左、支工、支农)、“两军”(军管、军训)任务。1973年春,随着全国的形势变化,“三支”“两军”人员陆续返回部队。
  1986年6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1986)5号文件精神,玛曲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称甘肃省玛曲县人民武装部,军事上仍受甘南军分区领导。1990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等7个部门的文件通知中“部分县(市)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的规定,县人民武装部重新收归军队建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玛曲县人民武装部,隶属甘南州军分区领导。
  二、历任部长、政委、副部长、副政委名录
  部长:
  米秉义(1957年1月1日〜1958年12月31H)
  张佐(1962年1月1日〜1964年4月)
  王德友(1966年4月〜1970年11月)
  马树林(1970年6月〜1978年8月)
  王世忠(1978年8月〜1981年4月)道尔吉
  (藏)(1981年4月〜1986年6月)
  赞巴(藏)(1986年6月〜1990年9月)
  张增国(1990年10月1日〜)
  政委:
  马负图(兼)(1957年1月1日〜1958年12月31日)
  黄建业(兼,藏)(1962年4月〜1966年12月)
  张德荣(1970年3月〜1978年8月)
  邸维积(1978年8月〜1983年2月)
  旦正甲(兼,藏,第一政委)(1979年2月〜1980年8月)
  桑旦(兼,藏,第一政委)(1980年9月〜1986年6月)
  赵明(1983年5月〜1985年10月)
  汉广平(1986年4月〜1989年1月3日)
  王金龙(藏)(1989年1月3日〜1990年9月30日)
  史扬(1990年9月〜)
  副部长:
  魏德瑞(1962年1月〜1964年3月)
  王德友(1964年7月〜1966年4月)
  童安贵(1968年11月〜1970年11月)
  王玉彦(1970年10月〜1975年12月)
  万玛道吉(藏)(1974年11月〜1976年10月)
  陈有信(藏)(1974年12月〜1979年5月)
  道尔吉(藏)(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余明海(1979年3月〜1981年6月)
  张振华(1981年3月〜1982年6月)
  韩宗敏(1983年6月〜1984年12月)
  赵玉虎(1984年12月〜1985年10月)
  汉广平(1985年12月〜1986年6月)
  赞巴(藏)(1990年10月1日〜)
  副政委:
  徐昌林(1962年1月〜1964年10月)
  陈明导(1964年7月〜1968年11月)
  张德荣(1968年11月〜1970年3月)
  王世忠(1970年10月〜1978年8月)
  何如海(1978年12月〜1981年3月)
  看召杰布(藏)(1982年5月〜1983年6月)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