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军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17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军队
分类号: E22
页数: 2
页码: 665-666
摘要: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区,黄河第一湾曲部,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它不仅是羌族大规模南迁的起始地带,也是吐蕃大军东出青藏高原北线中支的一条重要路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关键词: 玛曲县 军队设置

内容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区,黄河第一湾曲部,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它不仅是羌族大规模南迁的起始地带,也是吐蕃大军东出青藏高原北线中支的一条重要路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701年吐蕃赞普赤德松赞一度屯兵阿万仓赛尔霞地区,指挥吐蕃大军向松州、洮州等地用兵。710年,视河曲为生命线的吐蕃,贿赂唐都州都督杨炬,请得“河西九曲之地为金城公主汤沐邑”,并经过数年经营于714年进袭陇右。1552年,蒙古忽必烈率兀良哈台远征云南大理,经河曲取道四川西部,并以河曲为后方补给线。1713年,“罗卜藏丹津事件”后,清廷命四川提督岳钟琪派兵进占河曲,以此割断青海叛军和四川地区的联系,由此可见地理位置的重要。但由于河曲地区地广人稀,历史上驻牧于此或游牧经过这里的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牧的生活,行无定所,因此,形成了军事行动记载较多,但军事设置较少的特点。
  一、历史上军队设置
  独山、九曲军:神龙中唐于距积石300里之遥的九曲之地逾河筑城,又于河上造桥,置独山、九曲两军。710年唐鄯州都督受贿将九曲之地划归吐蕃,唐蕃便以河为界,714年吐蕃越河进击陇右,唐即毁城拔桥。
  多弥卫:约公元663年起,阿尼玛卿山以下,茶唐鲁才以上属吐蕃党项将军悉参管辖吐蕃三卫之一多弥卫。多弥卫包括同恰九部(党项遗部)和阿研六部,当时卫府驻河曲。
  吐蕃驻军:710年唐将“河西九曲之地”划归吐蕃。此后,吐蕃派大军进驻河曲,经营河曲马,并以此为根据地,得以进袭陇右。
  二、驻军
  从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剿灭马良、马元祥国民党残匪开始,玛曲境内虽有国防部队活动过,但长期驻扎的部队有两支,即兰州军区空军84888部队一部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玛曲县中队。
  (一)84888部队是1958年后留驻玛曲县城,驻址在今县藏族小学校址,系兰州军区空军84888部队派驻玛曲的某一部,具体担负空军导航、气象资料的收集等工作,80年代初期撤离。
  (二)玛曲县武警中队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前身为一支内卫公安部队,成立于1955年6月。1966年7月经过整编,改为县中队,隶属县人民武装部领导。1969年初,玛曲县中队与甘肃平凉独立营二连换防。1975年10月,县中队移交县公安机关领导,正式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机构

玛曲县武警中队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