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10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分类号: D665
页数: 14
页码: 555-568
摘要: 1926年8月,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创始人和负责人之一,时任西北军第七方面军总指挥部政治处国民党特派员宣侠父(藏名扎西才让),应第五世嘉木样之父黄位中的邀请,在翻译桑木旦等人的陪同下,从兰州出发,乘马奔赴甘南草原进行实地调査“拉卜楞案件”真相。
关键词: 民主党派 共产党

内容

1926年8月,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创始人和负责人之一,时任西北军第七方面军总指挥部政治处国民党特派员宣侠父(藏名扎西才让),应第五世嘉木样之父黄位中的邀请,在翻译桑木旦等人的陪同下,从兰州出发,乘马奔赴甘南草原进行实地调査“拉卜楞案件”真相。他途经东乡、临夏,沿大夏河进入拉卜楞藏区,爬山涉水,晓行夜宿,克服高原反应和生活不适应等种种困难,一路查访了岗岔寺、白石崖寺、多合寺、阿木去乎寺、西仓寺,到达玛曲参智合寺院,第五世嘉木样之父黄位中、之兄黄正清亲到寺前迎接。宣侠父到达参智合寺院的当晚就向黄位中等宣传革命道理,他指出:“一个民族只有提高自身的力量,才能不受外来的侵略和压迫……。在目前,关于其余的事业,还是谈不到的,第一步就是先来团结近地的藏民,再慢慢由近及远,去联络所有的藏民,在整个组织之下,集结起来,然后再设法提高一般人民的文化,充实自身的武力。只要这样,就有十个马麒也不敢压迫你们了。”并向黄位中提出建议,希望他采取先近后远的方法,团结附近的藏民,成立一种同盟。对此,黄位中表示完全同意,经过商酌决定召集400里内的部落头人会议,成立“甘青藏民大同盟”。第四日晨,宣侠父在黄位中陪同下,从参智合寺院出发,前往第五世嘉木样最后的避难之所欧拉。下午抵达欧拉,嘉木样派人在欧拉寺院十里外迎接。当晚,宣侠父拜访了第五世嘉木样。翌日,黄位中派人分头去召集方圆400里内的部落头人前来欧拉议事。在头人们未到来的日子里,宣侠父执笔起草了《甘青藏民后援会宣言》(带回兰州后改为《甘边藏民后援会宣言》),由桑木旦译成藏文。
  七八天后,头人们陆续到达欧拉,到会者共计230余人。宣侠父在会上发表了演说,讲解了“甘青藏民大同盟”的组织和成立“甘青藏民大同盟”的意义。他说:“我是来看望嘉木样和大家的,也是来支持你们反抗马麒军阀的。马麒压迫你们,残杀藏族同胞,他是一个大军阀。这样的军阀在中国是很多的,绝不只是马麒一个。要反抗,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要有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为使头人们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宣侠父从身边拔了一把草,拧成一股后用力扯,挣不断。说:“这就是团结”。尔后又一根一根的分开来扯,草一一都断了。说:“这就是不团结的结果。人也是一样,只要团结,谁也就别想欺负你们”。宣侠父生动形象的比喻,头人们听后非常信服,对“团结起来,自求生存”的道理表示完全接受,纷纷发言,表示拥护成立“甘青藏民大同盟”。最后,选举黄位中为盟主,并由他宣读了《甘青藏民后援会宣言》, 宣布10月在西仓正式结盟,并邀请宣侠父届时莅临。
  宣侠父返回兰州后,即向刘郁芬汇报了藏区之行所了解到的情况,要求刘郁芬责令马麒从拉卜楞藏区撤军。夤夜对原起草的《甘边藏民泣诉国人书》一稿进行了修改,利用中国国民党甘肃省部向外送发的材料作掩护,寄往全国各地。黄正清等代表团成员,亦借在兰州东校场召开庆祝冯玉祥五原誓师大会之机,将《甘边藏民泣诉国人书》张贴在兰州四个城门上,并在会场内大量散发。
  1927年2月,经过宣侠父的多方斡旋和中共甘肃特别支部成员贾宗周的协助下,“拉卜楞案件”终于得到解决。4月,宁海军撤离拉卜楞藏区,刘郁芬派遣国民军一个保安大队进驻拉卜楞维护地方治安。第二节红军途经齐哈玛
  1935年8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一支100余人的队伍,由四川省阿坝县格尔底寺院僧人罗车儿兄弟俩作向导,从阿坝翻山,沿吉柯河而下来到玛曲县齐哈玛乡的黄河边,为长征部队寻找渡口。
  红军队伍到达齐哈玛后,驻扎在齐哈玛寺院内。在寺院周围修挖掩护堑壕,在寺院内外的墙壁、门板上张贴和书写了许多标语,并将一块写有“红军不杀番民”的长方形木牌挂在寺院门口。接着,由罗车儿兄弟引导40余人的红军小部队,前往黄河岸边寻找渡河之处。在距齐哈玛寺院约8公里处,找到了一处原来的渡口,但因连日来秋雨绵绵,河水暴涨,加之河面太宽,不便架桥,又无船只,实难涉渡,只好返回寺院。当晚,红军用寺院煎茶的大锅,煮了很多青稞,到离开该寺院时尚未吃完。
  在其后的两天里,红军又几次派出40余人的小部队,由2名骑马的带领,到黄河岸边侦察、测量水势,从上自夏容河(黄河支流)口,下至加曲河(黄河支流)口六、七十里的黄河干流河岸线上,寻找渡河之处。但均因河宽水深,水流湍急,难以架桥和涉渡而未找到渡河之处。红军在齐哈玛寺院住宿3天后,又沿吉柯河而上,由原路返回阿坝。
  第三节组织建设
  一、玛曲县委
  1952年7月15日,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区临时工作委员会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甘南藏区访问团的协助下,组建玛曲地区历史上第一个组织:中国共产党欧拉工作委员会(县级),简称中共欧拉工委,隶属中共甘南工委领导,由3人组成,马负图任书记,康庭芝、李俊禄任委员。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同欧拉行政工作组一道进入玛曲。6月18日,中共欧拉工委改称中国共产党玛曲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玛曲工委,由5人组成,马负图任书记,黄建业任副书记,康庭芝、李俊禄、米秉义任委员,隶属中共甘南工委领导。
  1955年6月16日玛曲县成立后,中共玛曲工委改称中国共产党玛曲县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玛曲县工委。1956年6月1日,中共甘南州委决定,将中共玛曲县工委改建为中国共产党玛曲县委员会,简称中共玛曲县委,隶属中共甘南州委领导。中共玛曲县委由9人组成,马负图任县委书记,黄建业、冯国栋任县委副书记,并设立常务委员会,由马负图、黄建业、冯国栋、李俊禄、米秉义5人组成。
  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两县合并为洮江县,中共玛曲县委中止。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原碌曲、玛曲两县建置后,中共玛曲县委亦随之恢复。恢复后的中共玛曲县委由15人组成,并设立县委书记处,黄建业代理第一书记,王志、高彦飞任书记处书记,由黄建业、王志、高彦飞、宗哲、包怀玉、徐昌林6人组成常务委员会。是年12月,撤销县委书记处,第一书记改称书记,书记处书记改称副书记。
  1968年1月14日,中共玛曲县委被“造反派”非法夺权后中止。1971年6月29日中共玛曲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后恢复。此后,中共玛曲县委组织机构再未变动。
  二、直属工作部门
  (一)办公室
  1953年3月始设,时称中共欧拉工委秘书室。是年6月18日,改称中共玛曲工委秘书室。1955年6月160,改称中共玛曲县工委秘书室。1956年6月1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委秘书室。1959年1月1日,玛曲、碌曲两县合并后中止。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原碌玛、玛曲两县建置后,亦随之恢复。1966年12月18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委办公室。1968年8月22日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中止。1974年4月1日恢复。此后,县委办公室机构再未变动。编制22人。
  办公室是中共玛曲县委设置的为县委、县委各部门和基层各级党组织服务的综合办事机构。其基本任务是参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具体工作是文秘处理、公文传递、上报下达、查办落实、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机要保密、档案管理、会务安排、后勤服务等。
  (二)组织部
  1953年6月18日始设,时称中共玛曲工委组织部。1955年6月16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工委组织部。1956年6月1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委组织部。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两县合并后中止。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原碌曲、玛曲两县建置后亦随之恢复。1968年8月22日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中止。1974年4月1日恢复。此后,县委组织部机构再未变动。编制6人。
  组织部是中共玛曲县委设置的负责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能是:了解、指导各级党组织的建设;规划、检查和督促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工作;监督、检查党的干部路线、方针的执行情况;研究、提出配备各级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培养、考察、选拔各级领导干部,办理有关手续;负责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规划、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培训;及时向县委反映党的组织、干部工作的情况等。
  (三)宣传部
  1953年6月18日始设,时称中共玛曲工委宣传部。1955年6月16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工委宣传部。1956年6月1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委宣传部。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两县合并后中止。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原碌曲、玛曲两县建置后,亦随之恢复1968年8月22日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中止。1974年4月1日恢复。此后,县委宣传部机构再未变动。编制5人。
  宣传部是中共玛曲县委设置的主管宣传和思想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任务和职责是: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思想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如实向县委反映;提出贯彻党的路线、决策的宣传方针及其实施意见;研究和掌握理论、文艺、新闻、出版、对外宣传方面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情况,以及思想政治上进行必要的引导,加强联系,增进团结;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探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新路子;会同县委有关部门,规划和组织党员教育等工作。
  (四)统战部
  1953年6月18日始设,时称中共玛曲工委统战部。1955年6月16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工委统战部。1956年6月1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委统战部。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两县合并后中止。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原碌曲、玛曲两县建置后,亦随之恢复。1968年8月22日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中止。1974年4月1日恢复。此后,县委统战部机构再未变动。编制4人。
  统战部是中共玛曲县委设置的主管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方针、政策和理论的职能部门。其基本职能和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方针和政策;检査统一战线政策的执行情况;向县委反映全县统一战线的全面情况;调査、研究、提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统一战线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发现、培养、安排党外代表人物和民主人士等。
  (五)政法委员会
  1982年11月5日成立。此后机构再未变动。编制3人。
  政法委员会是中共玛曲县委设置的主管党的政法工作方针、政策和理论的职能部门。其基本职能和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政法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研究、分析全县社会治安形势,向党的委员会提出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意见和建议;检査和指导政法各部门的工作,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协调和统一政法各部门之间的思想、行动和关系等。
  (六)县直机关委员会
  1974年4月1日成立。此后机构再未变动。编制2人。
  县直机关委员会是中共玛曲县委设置的主管县直机关党的建设的职能部门。其基本职责是:按照县委的要求,规划、指导、监督和检査县直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对县直机关党员进行管理和教育;负责审批县直机关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任免;考察、培养和审批县直机关各基层组织吸收的新党员等。
  (七)信访办公室
  1973年3月16日成立。此后机构再未变动。编制2人。
  信访办公室是中共玛曲县委、玛曲县人民政府设置的处理和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专门办事机构。其基本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信访工作方针和政策,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事务;按照政策规定,秉公处理和解决群众来信来访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整人们的关系等。
  (八)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1984年6月2日成立。此后机构再未变动。编制3~5人。
  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是中共玛曲县委设置的负责本地区党史资料的征集、编纂和研究的专门工作机构,科研性质,事业编制。其基本职责是:编写和研究本地区党的历史,征集、整理和编纂地方重要党史资料和书刊,搜集国内外有关本地区党史研究的情报资料,宣传党史和本地区党的历史,发挥资政、教化、育人的作用等。
  (九)机要室
  1962年1月始设,时称中共玛曲县委机要组。1968年3月5日根据中共甘南州委有关文件精神撤销。1984年11月17日中共玛曲县委机要室恢复,此后机构再未变动。编制5人。
  机要室是中共玛曲县委设置的负责全县明、密通信的专门工作机构。其基本职责是:机密、及时、准确地为全县各级党、政、军和部门之间的秘密(明传)通讯服务,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核心机密等。
  (十)老干部工作科
  1985年12月成立。此后机构再未变动。编制2人。老干部工作科是中共玛曲县委设置的主管离休干部工作的专门机构。其基本任务是:系统地调査了解老干部的情况,编制老干部名册,研究、制定有关老干部工作的制度和办法,做好离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工作和医疗保健工作,加强对离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离休干部发挥作用,妥善处理一些老干部的历史遗留问题,协同有关部门,办理老干部逝世后的善后事宜,教育和照顾老干部的遗属等。
  (十一)党校
  1962年1月1日成立。1968年8月22日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改称玛曲县“五•七”红专学校。1972年10月20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委党校。此后机构再未变动。现有职工8人。
  党校是中共玛曲县委设置的培养党的各级干部的专门学校。其基本任务是: 比较有系统地培养具有党的理论的领导干部、宣传干部和后备干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的基本知识,为党的思想建设和政治工作培养骨干力量等。
  (十二)畜牧部
  中共玛曲县委畜牧部是县委设置的主管畜牧工作方针和政策的职能部门。1962年1月1日成立,时称中共玛曲县委农村工作部,同年6月11日撤销。1964年1月18日恢复。1968年8月22日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中止。1981年11月18日恢复,改称中共玛曲县委畜牧部。1988年1月25日撤销。
  (十三)农业学大寨办公室
  1974年1月3日成立。1979年3月5日撤销。中共玛曲县委农业学大寨办公室是县委为学习和推广大寨经验而设置的专门工作机构。
  (十四)财政贸易工作部
  1962年1月1日成立,同年6月11日撤销。1963年5月31日恢复,改称中共玛曲县委、玛曲县人民委员会财贸办公室,机构设在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8月22日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中止。中共玛曲县委财政贸易工作部是县委设置的主管党的财政贸易工作方针和政策的职能部门。
  (十五)档案局
  1981年3月31日成立。1987年9月17日列入政府编制序列。详见《玛曲县志•政权志》第六章第四节。
  三、乡级党委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进入黄河弯曲部开展工作以来至1958年7月的5年多时间里,由于各方面的条件尚未成熟,一直未建立乡级党的组织。1958年8月1日,中共玛曲县委在卓格尼玛、乔科、才乃玛(今采日玛)、齐哈玛、阿万仓、欧拉、藏科成立7个乡基层委员会。1958年12月,在“一大二公”的左倾思想指导下,将7个乡党委合并为卓格尼玛(包括齐哈玛)、乔科(包括才乃玛)、阿万仓(包括群强地区)、欧拉(包括藏科)人民公社党委,同时以河曲牧场为基础,设立河曲人民公社党委。1960年3月26日中共洮江县委设立群强人民公社党委。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碌曲、玛曲两县建置后,中共玛曲县委成立尼玛、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阿万仓、群强、欧拉、藏科8个乡党委。是年8月,中共甘肃、青海省委《关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同青海省黄南、果洛两藏族自治州有关地区边界争执问题的协议》签署后,藏科乡划归青海省甘德县管辖,中共玛曲县藏科乡党委随之中止。1968年1月14日,中共玛曲县委被“造反派”非法夺权后,各乡党委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4月各乡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不分的“一元化”领导,各乡党委随之中止。同年12月190,各乡改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69年12月17日整党建党中,经甘南藏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整党领导小组同意,恢复中共阿万仓人民公社委员会;同月23日恢复中共尼玛、群强、欧拉3个人民公社委员会;1970年2月4日恢复中共采日玛、齐哈玛2个人民公社委员会。1971年10月27日,最后恢复中共曼日玛人民公社委员会。
  1983年11月250,在改人民公社为乡的过程中,将原中共尼玛、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阿万仓、欧拉6个人民公社委员会改建为中共尼玛、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阿万仓、欧拉6个乡委员会;原中共群强人民公社委员会改称中共木西合乡委员会;同时新成立中共欧拉秀玛乡委员会。此后,全县8个乡党委再未变动。
  四、基层组织
  1953年6月18日,欧拉行政工作组改为玛曲行政委员会后,以行政委员会工作人员中7名党员为基础,正式建立玛曲第一个基层党组织一一中国共产党玛曲行政委员会党组。当时党组书记由工委书记马负图兼任。1956年建立2个机关党支部,党员由1953年底的7人,增加到1956年的76人。1957年后,全县各级组织和队伍发展较快,到1958年8月建立7个乡党委时,党支部由1956年的2个增加到11个。1966年5月,全县共有各级组织54个,其中党委9个,党组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43个;共有党员508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11人,牧民党员124人,妇女党员53人。“文化大革命”时期,尤其是1968年4月各乡革命委员会成立,实行“一元化”领导以后,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69年12月在整党建党中基层组织逐渐恢复,到1976年10月,全县共有各级组织77个,其中党委9个,党组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66个;共有党员688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455人,牧民党员373人,妇女党员174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组织队伍建设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各级组织进一步得到完善,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1990年12月31日,全县共有各级组织114个,其中党委12个,党组5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94个;共有党员922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676人,牧民党员427人,妇女党员169人。
  五、党员教育
  中共玛曲县委在党员教育上,除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和“三会一课”制度外,针对玛曲县的地旷人稀,居住分散实际,制定了党员冬训制度。每年冬季对牧民党员进行集中训练,时间一般为10至15天,效果比较明显。另外,以县、乡党校为基地,举办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领导干部等多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采取培训、轮训和代训等多种形式培养、训练党员和干部。80年代后期,还开展了电化教育,变听觉为视听两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节党代会
  一、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64年4月8日〜10日在县城召开。岀席该次大会的正式代表45人,代表着全县276名共产党员。大会主席团由黄建业等9人组成。大会秘书长刘裕金,副秘书长石忠。黄建业代表县委向大会作了题为《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总结经验、巩固成绩、鼓足干劲、乘胜前进》的工作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县委工作报告,并作出《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一届委员会领导机构。
  中共玛曲县第一届委员会由黄建业(藏)、王志、高彦飞、宗哲(藏)、包怀玉、徐昌林(军)、刘守玉、刘裕金、武良弼、阎自才、李俊禄、乔登海、吕宏志13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黄建业(藏)、王志、高彦飞、宗哲(藏)、包怀玉、徐昌林6人组成;黄建业(藏)任书记,王志、高彦飞任副书记;曹清昌、朱怀福、杨茂加(女,藏)3人当选为中共玛曲县第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1965年5月10日,副书记高彦飞调离,胡寿长任副书记。8月21日,副书记王志调离。9月22日,刘守玉任副书记。1966年3月,书记黄建业调离。4月,佴占海(藏)代理书记。
  二、第二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应于1967年4月召开,但因时值“文化大革命”运动,故未能如期召开,致使中共玛曲县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序号空列。1966年12月25日,由中共甘南州委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二届委员会组成人员。
  中共玛曲县第二届委员会由佴占海(藏)、胡寿长、刘守玉、吕宏志、华德文(藏)、杨茂加(女,藏)、段新富、童林兴、陈明导(军)、孙守先、宋得寿11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佴占海(藏)、胡寿长、刘守玉、吕宏志、华德文(藏)、杨茂加(女,藏)6人组成;佴占海(藏)任书记,胡寿长、刘守玉任副书记;武光辉(藏)、杨汉尉为中共玛曲县第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1968年1月14日中共玛曲县委被“造反派”非法夺权后,县委领导机构陷于瘫痪。8月22日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中止。1971年6月29日中共玛曲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后恢复。
  三、第三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71年6月290~7月1日在县城召开。出席该次大会的正式代表75人,实到63人。大会主席团由张德荣等19人组成。大会秘书长陈金祥,副秘书长王化国、权孝义。张德荣代表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整党领导小组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沿着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整党领导小组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三届委员会领导机构。
  中共玛曲县第三届委员会由张德荣(军)、冯进良(回)、金巴(藏)、马树林(军)、义西(藏)、陈金祥、王世忠(军)、杨茂加(女,藏)、李铭、王化国、宁万国、权孝义、杨志强、武光辉(藏)、刀考(藏)、拉交(藏)、徐明治、李正和18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张德荣、冯进良(回)、金巴(藏)、马树林、义西(藏)、王世忠、杨茂加(女,藏)7人组成;张德荣任书记,冯进良、金巴(藏)、马树林任副书记。1973年4月,副书记金巴调离。1974年9月29日,书记张德荣、副书记冯进良调离,旦正甲任书记,陈金祥、尕藏更登任副书记。1978年8月,副书记马树林调离。11月25日,副书记陈金祥调离,丁炳林任副书记。1979年1月4日,副书记尕藏更登调离。
  四、第四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9年1月11日-14日在县城召开。岀席该次大会的正式党员代表102人,实到93人。大会主席团由旦正甲等16人组成。旦正甲代表县委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县委工作报告,并作出《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四届委员会领导机构。
  中共玛曲县第四届委员会由旦正甲(藏)、丁炳林、张克甲(藏)、杨发荣(藏)、郭永福、杨茂加(女,藏)、邸维积(军)、翟应表、义西(藏)、董志英、李国兴、武光辉(藏)、林耀武、尕尔藏(藏)、丁金生、刀考(藏)、单木项17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旦正甲(藏)、丁炳林、张克甲(藏)、杨茂加(女,藏)、郭永福、邸维积、翟应表7人组成;旦正甲任书记,丁炳林、张克甲任副书记。
  1980年7月4日,书记旦正甲、副书记丁炳林调离,桑丹任书记,杨发荣、郭永福、陈有信、罗热布任副书记。1981年5月2日,副书记郭永福调离。1983年10月190,副书记陈有信、罗热布调离,杨应瑞、赵凌汉任副书记。12月,副书记杨发荣调离。
  五、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4月3日〜6日在县城召开。出席该次大会的正式代表84人,实到78人,列席代表30人,特邀党外人士2人。大会主席团由桑丹等15人组成。大会秘书长赵凌汉,副秘书长郑重熙、阿老。桑丹代表县委向大会作了题为《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县委工作报告,并作出《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五届委员会领导机构。在五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中共玛曲县第五届委员会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决定》。
  中共玛曲县第五届委员会由桑丹(藏)、张克甲(藏)、杨应瑞(藏)、赵凌汉、扎西(藏)、罗热布(藏)、万玛道吉(藏)、孙遵光、宏原(藏)、阿老(藏)、杨晓东(藏)、张振洲(藏)、郑重熙、祝志荣、塔义(藏)、王捷三、义西(藏)17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桑丹(藏)、张克甲(藏)、杨应瑞(藏)、赵凌汉、扎西(藏)、罗热布(藏)、万玛道吉(藏)7人组成;桑丹(藏)任书记,张克甲(藏)、杨应瑞(藏)、赵凌汉任副书记。胡海源、东考(藏)2人当选为中共玛曲县第五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1984年12月8日,杨发荣调任副书记。1985年6月270,副书记杨应瑞调离,代茂任副书记。7月5日,书记桑丹调离,贡保甲任书记。1986年11月8日,副书记杨发荣调离。
  六、第六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7年3月20日〜23日在县城召开。出席该次大会的正式代表84人,实到81人;列席代表25人,特邀党外人士2人。大会主席团由贡保甲等13人组成。大会秘书长代茂,副秘书长马得福、阿老。贡保甲代表县委向大会作了题为《团结起来,为把玛曲建设成为开放型、商品型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牧区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县委工作报告,并作出《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六届委员会领导机构。
  中共玛曲县第六届委员会由贡保甲(藏)、张克甲(藏)、赵凌汉、代茂(藏)、扎西(藏)、杨发荣(藏)、蒙兴荣(藏)、汉广平(军)、罗热布(藏)、马得福、阿老(藏)、才让贡保(藏)、贡保才旦(藏)、张国相、旦培(藏)、孙遵光16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贡保甲(藏)、张克甲(藏)、赵凌汉、代茂(藏)、扎西(藏)、杨发荣(藏)、蒙兴荣(藏)、汉广平8人组成;贡保甲任书记,张克甲、赵凌汉、代茂任副书记。沈风英(女)当选为中共玛曲县第六届委员会侯补委员。
  1988年8月22日,副书记赵凌汉调离。
  七、第七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89年12月25日〜28日在县城召开。出席该次大会的正式代表85人,列席代表33人。大会主席团由贡保甲等13人组成。大会秘书长代茂,副秘书长边旭东、贡保杰。贡保甲代表县委向大会作了题为《加强党的领导,发展商品畜牧业,为振兴玛曲经济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县委工作报告,并作出《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七届委员会领导机构。
  中共玛曲县第七届委员会由贡保甲(藏)、罗赛(藏)、代茂(藏)、肖永昌(藏)、扎西(藏)、王金龙、罗热布(藏)、赵志德、尕尔英(藏)、华尔旦(藏)、柳海生、马荣炳、尕道(藏)、赵振生、恒考(藏)、边旭东、索白(藏)、尕尔鹏(藏)19人组成(暂空1名);常务委员会由贡保甲(藏)、罗赛(藏)、代茂(藏)、肖永昌(藏)、扎西(藏)、王金龙6人组成;贡保甲任书记,罗赛、代茂、肖永昌任副书记。沈风英(女)、西合道(藏)2人当选为中共玛曲县第七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0年10月,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同意并报上级组织部门备案后,副书记肖永昌改名为德合拉。
  第五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一、机构
  1953年6月18日始设,时称中共玛曲工委纪律监察委员会。1955年6月16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工委纪律监察委员会。1956年6月1日改称中共玛曲县委纪律监察委员会。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两县合并后中止。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原碌曲、玛曲两县建置后,中共玛曲县委纪律监察委员会亦随之恢复。1968年8月22日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中止。1979年1月11日中共玛曲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后恢复,改称中共玛曲县委纪律检査委员会。1984年4月3日中共玛曲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后,升格为中共玛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独立的纪律检査工作机构。此后,中共玛曲县纪律检査委员会机构再未变动,编制7人。
  中共玛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县委设置的主管党的纪律检査工作的专门机关。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检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检查和处理党员违犯党纪国法的案件,决定和取消对于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诉、申诉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承担县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党代会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一)第五次党代会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玛曲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4月3日〜6日召开。该次大会根据中共中央有关精神,将原中共玛曲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升格为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纪律检査委员会,成为独立的纪律检査工作机构。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玛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机构。
  中共玛曲县纪律检査委员会由罗热布(藏)、董志英、刘孝、杨永吉(藏)、马得福、杨茂栋6人组成,罗热布任书记。
  1986年1月9日,书记罗热布调离,蒙兴荣任书记。
  (二)第六次党代会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玛曲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7年3月20日〜23日召开。蒙兴荣代表县纪律检査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为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县纪委工作报告,并作出《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县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机构。
  中共玛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由蒙兴荣(藏)、董志英、马巴交(藏)、杨茂栋、阿老(藏)、才让贡保(藏)、孙学正、华尔旦(藏)、杨红光(藏)9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蒙兴荣(藏)、董志英、马巴交(藏)、杨茂栋、阿老(藏)5人组成;蒙兴荣任书记。
  (三)第七次党代会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玛曲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89年12月25日〜28日召开。肖永昌代表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县纪委工作报告,并作岀《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县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玛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机构。
  中共玛曲县纪律检査委员会由肖永昌(藏)、罗进荣、李生选、华尔旦(藏)、马西热(藏)、贡保杰(藏)、看召甲(藏)7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肖永昌(藏)、罗进荣、李生选、华尔旦(藏)4人组成;肖永昌兼任书记。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建业
相关人物
王志
相关人物
高彦飞
相关人物
宗哲
相关人物
包怀玉
相关人物
徐昌林
相关人物
刘守玉
相关人物
刘裕金
相关人物
武良弼
相关人物
阎自才
相关人物
李俊禄
相关人物
乔登海
相关人物
吕宏志
相关人物
曹清昌
相关人物
朱怀福
相关人物
杨茂加
相关人物
佴占海
相关人物
胡寿长
相关人物
华德文
相关人物
杨茂加
相关人物
段新富
相关人物
童林兴
相关人物
陈明导
相关人物
孙守先
相关人物
张德荣
相关人物
冯进良
相关人物
金巴
相关人物
马树林
相关人物
义西
相关人物
李铭
相关人物
王化国
相关人物
宁万国
相关人物
权孝义
相关人物
杨志强
相关人物
武光辉
相关人物
刀考
相关人物
拉交
相关人物
徐明治
相关人物
李正
相关人物
旦正甲
相关人物
丁炳林
相关人物
张克甲
相关人物
郭永福
相关人物
邸维积
相关人物
翟应表
相关人物
罗热布
相关人物
董志英
相关人物
刘孝
相关人物
杨永吉
相关人物
马得福
相关人物
杨茂栋
相关人物
蒙兴荣
相关人物
董志英
相关人物
马巴交
相关人物
杨茂栋
相关人物
阿老
相关人物
才让贡保
相关人物
孙学正
相关人物
华尔旦
相关人物
杨红光
相关人物
董志英
相关人物
马巴交
相关人物
杨茂栋
相关人物
阿老
相关人物
肖永昌
相关人物
罗进荣
相关人物
李生选
相关人物
华尔旦
相关人物
马西热
相关人物
贡保杰
相关人物
看召甲
相关人物
罗进荣
相关人物
李生选
相关人物
华尔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