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05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商业
分类号: F722.2
页数: 11
页码: 463-473
摘要: 1958年1月10日,玛曲县商业局成立,受县人民委员会和上级商业行政部门的双重领导。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两县合并为洮江县,原玛曲县商业局组织机构自行中止。
关键词: 商业管理 商业制度

内容

1958年1月10日,玛曲县商业局成立,受县人民委员会和上级商业行政部门的双重领导。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两县合并为洮江县,原玛曲县商业局组织机构自行中止。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原碌曲、玛曲两县建置后,恢复玛曲县商业局。1968年8月22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8月29日撤销县商业局,9月4日,商业局业务归口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1971年10月22日,恢复玛曲县商业局。
  1990年,玛曲县商业局所属国营商业企业共有4个,即县民族贸易公司、县食品公司(含冷库)、县糖业烟酒公司、县饮食服务公司。共有商业职工126人,其中男职工69人,女职工57人。此外,全县流通领域中尚有县医药公司、县石油公司、县煤炭公司、县物资公司、县农机公司等国营商业企业。
  第二节商业贸易
  明朝时期,朝廷为安定边境,一方面设卫建所,实行防戎与屯田相结合的军事制,以安靖边境;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政治上赐给各族土官首领千户封号,允许其入贡京师,优予赏赐,经济上根据藏人嗜茶的习性,开放以茶马互市为主的边陲贸易,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合作和经济交往。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河州(今临夏市)、洮州(今临潭县)等地设置茶马司,开展茶马互市,以茶叶换取马匹。明永乐帝曾敕驻洮州都督李达曰:“今天下太平, 四海一家,各族商旅往来者,悉听其便;今陇答卫番人来洮贸易,亦听其便”。
  自设置茶马司,开展茶马互市以来,河曲及州边各部藏民,大多前往洮州交易,亦有前往河州交易者,以马匹、牛羊、皮张、羊毛、酥油等,换取茶叶、粮食、刀枪、日用品、宗教用品等内地产品,以满足生产、生活之需要。明王朝为了安靖边境,保护茶马贸易,对茶马互市实行严格管理,采取赐给少数民族金铜信符的办法,遇有朝廷征收,要和信符相对无误,否则解送京师治罪。(金铜信符正面楷书“信符”,背面篆书“皇帝圣旨:合当差发,不信者死”)规定了藏民纳马的定额,给洮州藏民金牌4面,拟定纳马2500匹;给河州藏民金牌21面,规定纳马7705匹。并对茶马交换的比价,作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上等马每匹换茶120斤,中等马每匹换茶70斤,下等马每匹换茶50斤。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废除茶叶专买制度,制定“茶引”,招商经营。商贩领到“茶引”之后,到陕、川、湘等产地购买茶叶,长途转运到各茶马司,四分交官,作为官茶;六分自留,作为私茶,可以在市场自由贸易。以后,明王朝还开展了以盐换马,制定“盐引”,分大小两牌,大引400斤,小引200斤,招商经营,与“茶引”大体相同。
  清代沿袭明制,设西宁、庄浪、兰州、河州、洮州5处茶马司。清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上等马每匹给茶12篦(每篦10斤),中等马9篦,下等马7篦。中下等马较明代给茶略高,上等马仍维持明代水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拉卜楞寺院建成后,由于该寺东通内地,西接西康,南达四川,北邻青海,地处要冲,内地商品贩至此地获利颇丰,故而商贾云集,商业兴旺发达,成为安多藏区新兴起的比较大的商品集散地。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准清政府以“茶票”代替“茶引”,每年发茶票336张,每张茶票准许采购茶叶4000斤。
  明清以来,玛曲各部藏民大多参与洮州、河州两地的市场交易。自夏河拉卜楞寺院贸易市场(从拉)和牲畜市场投放以后,由于该寺院的商业活动与宗教活动关系密切,而玛曲各部落藏民均为拉卜楞寺神民、政民部落,故而利用朝佛进香之机,前往拉卜楞市场交易。
  民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资本开始侵入玛曲。商贩利用玛曲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活贫困,商品匮乏,以及生产力水平和商品意识低下的特点,携带诸如针头线脑、龙碗、哈达、佛香、糖果、线烟、火柴、日常宗教用品或生活用品,或二三人,或四五人结伴,经常不定期出入玛曲各部落,用极不平等的交换比价,从藏族人民手中换取大宗的马匹、牛羊、皮张、羊毛、酥油等畜产品,贩运至内地,牟取暴利。而且愈是深入偏远,利润往往就越大,一般都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以上。特别是临潭西道堂商业经营集团的流动商队(马帮),自民国28年(1939年)起,取得欧拉年图寺的同意和帮助后,进入欧拉地区。其携带的主要商品有粮食、茶叶、食糖、食盐、布匹、铜瓷器皿、枪支弹药、马牛鞍具、珠宝、珊瑚、佛香等日用品和一些宗教用品。商队所到之处,采取与部落头人、土官及寺院上层人士交朋友的办法,结交和熟识了许多土官头人和寺院上层人士,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从而保证了商队货物的安全和交易的顺利进行。之后,西道堂专门设1户3人长住欧拉寺院,坐地经营,资金在千元左右。经营方式与流动商队相同,以粮食、茶叶、布匹、哈达、氆氇、龙碗、糖果、食盐、火柴等日常生活用品,以物易物,偶尔也有货币交易,从牧民手中换取和购进牲畜、羊毛、皮张、酥油等畜产品,集货达一定数额后,运往临潭等地出售,获利颇厚。直至1958年方始撤回。
  据《甘肃民族贸易史稿》记载:“在藏区的商品交易中,一盒火柴可换取一只绵羊;一块茯茶可换取两只绵羊;一对细瓷碗可换取一只绵羊;一匹土布(60市尺)可换取12至13只绵羊。民国30年(1941年),商贩在藏区收购羊羔皮时,每张只用0.45元(银元,下同),加上一切费用之后,每张羊羔皮的成本也不过3至4元,而在卖出地出售时,每张可以卖到20至30元,几乎增长了10倍。1斤酥油只能换取6盒火柴;1张牛皮只能换取白布10市尺;两块银元便可买1只绵羊;3头犏牛只买25元。”从以上交换比价中,可以看出商业资本在藏区的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易中所获取利润的程度。
  1953年3月,西北贸易公司夏河中心支公司玛曲贸易组随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玛曲后,此种局面全面改观。37年来,商业工作在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商业工作指导方针和各项商业政策,坚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原则,通过广大商业工作者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工作,使玛曲的商业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贸易组进入玛曲时,只有一顶帐篷,1名工作人员。1955年6月玛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后,商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但由于玛曲地处偏僻,建政初期交通极为不便,商品运输相当困难。一些牧民急需的粮食、茶叶、布匹、糖果、食盐、锅碗、烟酒、鞍具等生产生活用品,靠牦牛驮运,损耗大,供应群众的商品只有200余种,满足不了群众的日常物资所需。同年11月郎木寺至玛曲的简易公路通车后,运输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商品种类增至600多种,基本满足了牧民群众的物资需求。是年国内商品纯购进完成9.60万元,国内商品纯销售完成9.50万元。随着牧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个人购买力亦不断上升,从而刺激了商品流通,使牧民生产生活所需从内地购进的商品,历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商品种类不断增加,花色品种较为齐全。
  1956年7月119,玛曲贸易组改建为民族贸易公司后,在县城设立一处营业门市部,并在欧拉、乔科两个部落设立贸易组,工作人员增加到26人,并从当地少数民族青年中吸收9人(男5人,女4人)参加工作,经过培训和试用后,全部转为商业干部。随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原有的以县民族贸易公司系统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的政企合一的商业经营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牧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为此,1958年1月10日县人民委员会根据甘肃省商业厅《关于成立各专区商业企业督导处,扩大县商业行政机构的设置方案》精神,设立玛曲县商业局,受县人民委员会和上级商业行政部门的双重领导。
  1959年起,商品的购销,按照国家商业政策,实行计划收购(简称统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销),对棉、布均采取定人定量,凭票供应的办法,每人每年发布票8.67米(26.5市尺),絮棉票0.5公斤。并给全县城镇居民每户发《购物证》一本,凭证供应糖、烟、酒、食盐、碱等嗜好品和紧俏商品。为了加强饮食服务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促进全县饮食服务业的发展,1962年2月1日设立县服务商店,成为一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到1963年底,全县商业机构初具规模,商业网点不断增加,发展成为拥有6个贸易分销店、2个贸易组、1个综合营业门市部的民族贸易公司,同时开设了旅社、食堂、缝纫、理发等服务性行业;商业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由当初的1人,发展成为53人,10年增加了50倍;发放救济棉布0.25万米,少数民族补助布6万米。1965年,国内商品纯购进完成125.67万元,国内商品纯销售完成91.09万元。与此同时,畜产品的收购工作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既活跃了牧区经济、增长了群众的收入,激发了广大牧民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又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商品流通。同年耕牛完成2602头;役马完成185匹,菜牛收购1393头,比1955年增加1倍;收购菜羊9898只,比1955年增加了将近20倍;收购羊毛10.81万公斤,收购羊皮15684张(含羊羔皮);收购牛皮1828张;收购酥油1.02万公斤。
  70年代全县的商业贸易向商品专营化的方向发展。1973年以前,除医药、饮食服务以外,其余商品如石油、煤炭、食品、副食、糖、烟、酒以及畜产品的购销等,全部由县民族贸易公司独家经营或代办业务。1974年4月1日玛曲县农副产品公司成立以后,畜产品购销业务移交农副公司办理。1976年11月15日玛曲县食品公司、冷库成立以后,食品、糖业烟酒、肉类、禽蛋等均由食品公司(冷库)经营。同年12月5日玛曲县燃料公司成立以后,石油、煤炭的购销业务交由燃料公司办理。民族贸易公司专营大小百货、布匹、针织品、五金交电等商品。全县商业活动走上了专项经营的道路,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商业工作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疏通流通渠道,减少经营环节,政企职责分开,扩大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全县商业贸易的健康发展。1981年初,县商业局在饮食服务公司进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工作。试点证明,企业实施经营承包责任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和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消除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现象,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次试点,为未来全县的商业经营体制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83年3月,根据全省商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玛曲商业工作现状,县商业局制订了《关于贯彻全省商业工作会议精神,改革商业经营体制,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意见》。县人民政府专门成立玛曲县商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全县商业经营体制改革工作。并从同年12月1日起,认真贯彻甘肃省商业厅,省供销(83)甘商业字第484号《关于临时免收布票和絮棉票的通知》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取消了布票和棉票试用制度,同时废除了城镇居民《购物证》,棉、布及糖、烟、酒等紧俏商品均开始敞开供应。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商业工作紧紧围绕“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八字方针,更新观念,突出效益,狠抓质量,开放搞活,实行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经营,活跃了市场,加快了商品流通,提高了经济效益,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和经营环节减少的商品流通格局。1988年1月,县商业局对所属民族贸易公司、食品公司(冷库)、糖业烟酒公司、饮食服务公司4个国营商业企业,实行所有制不变,为期三年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由承包责任人经营管理,同时签订了承包合同和规定了考核项目、指标、任务以及承包人享有的权力、义务、责任和奖惩办法等。同年,其它国营商业企业如石油公司、医药公司等,亦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签订合同,承包经营。
  商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了经营自主权,改变了干与不干一样,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象,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调动了广大商业职工的积极性,各国营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程度不同地有所提高。以县糖业烟酒公司为例,承包当年就超额完成各项合同指标,扭亏为盈,实现利润0.65万元,结束了该公司连续多年亏损的历史。全县商业呈现出一派市场繁荣,购销两旺,蒸蒸日上的新景象。1990年,国内商品纯购进完成495万元,比1955年的9.6万元,增加了51倍;国内商品纯销售完成775.8万元,比1955年的9.5万元,增加了81倍;实现利润62.5万元。
  第三节国营商业企业
  一、玛曲县民族贸易公司
  玛曲县民族贸易公司是全县最早的国营商业企业,组建于1953年3月,时称欧拉贸易组,后改称玛曲贸易组,有帐篷1顶,工作人员1名,隶属西北贸易公司夏河中心支公司。1956年7月110,正式成立玛曲县民族贸易公司,全称为中国贸易公司甘肃省玛曲县公司,有职工26人。1959年1月1日玛曲、碌曲两县合并后自行中止,1962年1月1日恢复碌曲、玛曲两县建置后恢复。1968年10月240,经县革命委员会第24次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将医药公司、服务商店并入民贸公司,对外称玛曲县民贸公司革命委员会。1970年8月10日,服务商店与民贸公司分设,1971年11月与医药公司分设。
  自1953年3月到70年代初,该公司是全县唯一的国营商业企业。在玛曲县建政初期,该公司克服人员少,交通不畅等困难,积极组织货源,用牦牛从夏河、郎木寺驮运牧民群众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品供应群众,使民族贸易真正发挥了党和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玛曲县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以及支援畜牧业生产、繁荣牧区经济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自1956年7月11日玛曲县民族贸易公司成立到70年代初这一时期,该公司在领导整个市场、控制批发阵地、平抑物价、活跃市场、扩大商品流通、繁荣城乡经济、保证商品供应等方面,发挥了国营商业的主导作用。从1988年起,该公司推行了为期3年的承包责任制,由企业承包人经营。截至1990年12月31日,全公司共有职工25人;商业门店12个,营业面积1034.38平方米;流动资金36.41万元;固定资产50.55万元;国内商品纯购进完成32.61万元,国内商品纯销售完成145.52万元;实现利润1.23万元。
  二、玛曲县食品公司(冷库)
  1974年成立玛曲县冷库筹建领导小组。1976年11月15日成立玛曲县食品公司、玛曲县冷库,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主要经营牛羊肉的屠宰加工和销售。该公司冷库加工生产的冻绵羊肉、冻牛肉行销省内外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根据外贸部门要求生产的冻剔骨绵羊肉,曾远销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截至1990年12月310,全公司(含冷库)共有职工78人,300吨冷藏库1座,各类机械设备24台,生产用房厂房面积8774平方米,营业门店5个,流动资金31.90万元,固定资产293.18万元。是年收购菜牛1万头,菜羊0.12万只,商品销售总额完成619.17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73.70万元, 国内商品纯购进完成379.71万元,国内商品纯销售完成218.80万元,实现利润11.60万元,完成税金18.99万元。
  三、玛曲县糖业烟酒公司
  1984年3月23日成立玛曲县糖业烟酒公司(与食品公司分设)。主要开展糖、烟、酒、副食品等的批发和零售业务。1988年1月,该公司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为期3年,由承包责任人进行经营和管理。承包当年扭亏为盈,商品销售总额完成66.78万元,实现利润0.65万元。从而结束了该公司连续多年亏损的历史。截至1990年12月31日,全公司共有职工13人,商业门店8个,营业面积600平方米,流动资金4.50万元,固定资产17.76万元,商品销售总额完成79.12万元,国内商品纯购进完成7.22万元,国内商品纯销售完成72.81万元,实现利润0.48万元。四、玛曲县饮食服务公司
  1965年以前,饮食服务业由县民族贸易公司经营。1966年2月1日成立玛曲县服务商店,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68年10月24日,服务商店与民族贸易公司合并。1970年8月10日,与民族贸易公司分设,改称玛曲县饮食服务公司。主要经营旅社、食堂、理发等饮食服务业及瓜、果、蔬菜的购销。1981年初,县商业局在该公司进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工作,通过调动承包职工的积极性,改善经营管理,改变了“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状况,提高了经济效益。截至1990年12月31日,全公司共有职工10人,营业门店3个,旅社一部(有客房35间,床位81张),大众饭菜馆一个;有流动资金6万元,固定资产18.32万元;商品销售总额完成14.65万元,实现利润1.72万元。
  五、玛曲县医药公司
  1962年1月玛曲县组建医药公司。1968年10月24日,医药公司与县民族贸易公司合并。1971年11月22日,与民贸公司分设。主要开展医药、中药材的收购、批发和销售业务。截至1990年12月310,全公司共有职工11人,医药营业门店1个,流动资金31.44万元,固定资产8.88万元,商品销售总额完成50.82万元,国内商品纯购进完成10.49万元,国内商品纯销售完成5.21万元,亏损5.25万元。
  六、甘肃省石油总公司玛曲县公司
  1974年12月17日成立玛曲县燃料站,有简易油库1处,50立方米油罐2只,8立方米小油罐2只,职工3人,具体业务由县民族贸易公司代为办理。1976年12月5日,正式成立玛曲县燃料公司。主要经营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四大类成品油和煤炭购销业务。1984年11月22日,撤销玛曲县燃料公司,成立玛曲县石油公司。1985年,石油公司体制上划为省属企业,公司称为甘肃省石油总公司玛曲县公司。
  1988年6月1日,该公司推行承包责任制,由承包责任人经营管理。三年承包期中,累计购进各类成品油2494吨,其中汽油1959吨,柴油365吨,煤油126吨,润滑油44吨,商品销售总额累计完成271.40万元,销售税金8.57万元,上缴所得税3.21万元,利润总额11.31万元。截至1990年12月31日,全公司共有职工15人,营业门店1个,储量300吨油库1处,50立方米油罐9只;流动资金9万元,固定资产54万元。七、玛曲县煤炭公司
  1974年12月17日成立玛曲县燃料站,由县民族贸易公司代为办理煤炭购销具体业务。1976年12月5日成立玛曲县燃料公司。1984年11月22日,撤销玛曲县燃料公司,成立玛曲县煤炭公司。主要开展工业用煤、民用煤购销业务。截至1990年12月310,全公司共有职工8人,流动资金0.2万元,固定资产11万元。是年各类煤炭购进825吨,销售694吨;商品销售总额完成11.21万元,国内商品纯购进完成5.70万元,国内商品纯销售完成5.63万元;实现利润0.9万元。
  八、玛曲县物资公司
  1975年6月17日成立玛曲县物资局。1984年1月改建为玛曲县物资公司。主要经营钢材、木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截至1990年12月310,全公司共有职工16人,流动资金7.66万元,固定资产12.36万元,商品销售总额完成43.33万元,实现利润0.20万元。
  第四节个体商业
  玛曲县建政到1980年以前,全县尚无商品集贸市场,亦无个体经商户。1981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家放宽了经济政策,允许私人开业经营,县城出现了首家个体经商户,主要经营食品、糖果、烟酒及日用小杂货,由外来客商经营。1982年,个体商户增至20户,从业人员27人,经营者为干部职工家属。1983年商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私人开业经商办店的愈来愈多,个体商户猛增至31户,从业人员达47人,经营范围扩大到包括小百货、食品、糖业烟酒、饮食服务等。此后,随着牧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体商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乡亦有不少私人店铺开业。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商品意识增强;一些牧民群众搞起了长途贩运,一些进城办店,开业经商。此外,外来小商小贩或走乡串户,或在县城摆摊设点,有的租赁房屋,长住县城,经营肉食、瓜果、蔬菜等。1985年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了培育市场,修建了玛曲城关综合集贸市场,于是,店铺参差,商贩云集,无形中构成县城商业一条街,形成了玛曲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固定集市日期的集贸市场,繁荣了市场经济,便利了人民的生活。截至1990年底,全县共有个体商户262户,从业人员449人。其中手工业35户,56人;运输业10户,16人;建筑业2户,45人;糖烟酒副食、日杂百货123户,165人;饮食行业37户,92人;服务行业38户,51人;修理业14户,19人;其它行业3户,5人。共拥有注册资金88.8万元。
  玛曲县部分年份国内商品纯购进、纯销售额表
  表94
  玛曲县部分年份菜牛、羊收购表
  表95
  玛曲县部分年份主要畜产品收购表
  表96续表
  玛曲县部分年份石油成品油购、销量表
  表97单位:吨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