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间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0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间运输
分类号: F502
页数: 2
页码: 442-443
摘要: 牦牛在高原长冬无夏和牧草生长期短的特殊条件下,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其蹄质坚硬,身长力大,持久力强,宜于驮运货物长途跋涉。人们称它具有松柏一样的“刚劲”、杨柳一样的“韧劲”。
关键词: 交通运输管理 民间运输

内容

牦牛在高原长冬无夏和牧草生长期短的特殊条件下,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其蹄质坚硬,身长力大,持久力强,宜于驮运货物长途跋涉。人们称它具有松柏一样的“刚劲”、杨柳一样的“韧劲”。爬山载重,行走千里,素有“高原之舟”之称,是藏族牧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畜种之一。牦牛驮运既廉价又简便。只要有鞍辔一付,皮绳两条,羊皮口袋两个即可驮运。每头牛每次驮运货物约100公斤。牦牛驮运货物都是结帮而行。经营者都是私人驮商队,一般有自己的驮牛队或雇用牧民的驮牛队,驮牛一般少则一、二十头,多则几十头,三五百头不等。驮运的货物主要是畜产品、粮食、食盐、布匹、百货等,如将牛羊皮、毛等畜产品和鹿茸、麝香、虫草等珍贵药品运往四川阿坝、临潭、夏河、临夏、岷县等地,往返一次少则20多天,多则一、两个月时间。此种运输方式,一直持续到1956年,但当时由于汽车运输极不发达,全县各类物资仍由大批的驮牛进行长途运输(如草原新城一一玛曲县城的建设,主要依靠民间运输力量而完成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初期,才有所缓解。
  二、民间运输的发展变化
  1956年,甘南州交通部门为了支援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给玛曲县派配胶轮马车6辆。1958年随着乡级政权的建立,全县8个公社组成8个驮牛运输队。有驮牛3500多头,承负全县的主要运输,包括全县人民每年全部依靠外地供给的150余万公斤口粮,每年全县收购的50万公斤左右的羊毛,10万余皮张等。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畜产品收购量的加大,全县的运输量以成数倍的速度增长,人背、畜驮的运输方式已无法适应生产建设的需要。收购季节,大量的畜产品不能及时集中运输,造成许多浪费和损失,民间运输急需加强组织管理,运输工具急需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1963年9月,玛曲县组建了商业局、手工联社2个马车队,有各种畜力车16辆,驮畜64头(匹),成为专业运输队。到60年代末,8个公社平均有驮牛500头以上,受县人民委员会统一调动,参加全县的粮食、畜产品、建材、.日用品百货等物资运输。同时为积极开展生产救灾、支援人民解放军军用物资运输提供了大批运输力量。为了充分调动民间运输业的积极性,提高长途搬运能力,根据《甘肃省民间运输管理办法》,玛曲县成立了民间运输管理所,对全县20余辆畜力车、200余辆人力架子车、近500头驮牛、9台大中型拖拉机进行“三统管理”,即统一货源、统一运价、统一计划调度,从而使大宗物资运输纳入行业管理轨道。
  1976年,全县畜力车发展到65辆,各种驮畜上万头,人力架子车242辆,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21台。但是牦牛运输仍然在经济建设及各个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交通事业的深化改革,岀现了国营、集体、个体汽车运输业平等竞争的新格局,全县由原来的3辆汽车发展到1990年的310辆,拖拉机62台,除边远村组外,主要物资依靠汽车运输而完成,胶轮大车已基本消失,牦牛运输则已成为公路运输的辅助力量。自行车、摩托车、客运汽车解决了藏区人民世代长途跋涉之苦。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