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驮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03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驮道
分类号: F540.3
页数: 2
页码: 429-430
摘要: 玛曲县通往外地的驮道甚多,主要路线有玛曲至(临潭)旧城、玛曲至夏河、合作、临夏等道路。
关键词: 道路建设 驮道

内容

玛曲县通往外地的驮道甚多,主要路线有下列几条:
  一、玛曲至(临潭)旧城
  主要线路有两条:
  南路:自玛曲经郎木寺、南首滩、江岔越花儿盖山、车巴沟、渡洮河至旧城。
  北路:自玛曲经尕海、碌曲、双岔、阿拉、加门关、赛如那、九日卡、古战抵旧城。
  二、玛曲至夏河、合作、临夏
  自玛曲经尕海、阿木去乎、加尕滩、桑科滩抵夏河,或由阿木去乎经博拉抵合作再至夏河。经合作、完尕滩达临夏或经合作、上卡加,穿槐树关抵临夏。
  三、玛曲至电尕寺、舟曲、宕昌、岷县
  自玛曲经郎木寺、热当巴至电尕寺,再沿白龙江东行可至舟曲并北行抵宕昌,岷县,南行可抵武都等地。从电尕寺东行至代古寺向东北方向行,经腊子口、旋窝,可抵岷县等地。四、玛曲至阿坝
  自玛曲经阿万仓、齐哈玛南行抵阿坝,或经曼日玛过文保滩渡黄河经唐克, 南行抵红原。东北行抵若尔盖。以这两路均可抵松藩。
  五、玛曲至久治
  自阿万仓经塔塔木、俄后滩渡黄河抵青海久治县。或经落尔龙、齐哈玛抵达久治。
  六、玛曲至青海门堂、甘德、达日
  自玛曲经阿万仓、木西合南行越积石山口(海拔4330米),沿格郎可河西行渡黄河至青海门堂,再溯黄河西行至甘德、达日等地。
  七、玛曲至玛沁、玛多
  自玛曲渡黄河经扎西滩、欧拉、西柯河至青海玛沁地区再西行至玛多连接 “唐蕃大道”。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