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公路交通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029
颗粒名称: 第十卷 公路交通志
分类号: F540.3
页数: 22
页码: 425-446
摘要: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之地,天下黄河第一湾曲部,自古就是西羌民族的发祥地和羌族迁徙的一条重要通道,素有“民族走廊”之称。
关键词: 道路建设 公路管理

内容

1962年1月1日,恢复玛曲县建置时始设工交科。同年5月,工交科与县计划委员会合并。1968年8月22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8月29日撤销县计划委员会,9月4日,业务归口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1971年10月22日,县工交局成立。1988年改为县交通局,到1990年,几经变化,人员从最初5人发展到13人,局机关设文书、会计、政工、运输管理、路政管理等股室,下辖县乡公路管理站,公路运输管理所,业务管辖有州属玛曲汽车站、玛曲公路段、玛曲县汽车养路费征稽站和玛曲县交警队。第二节古道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之地,天下黄河第一湾曲部,自古就是西羌民族的发祥地和羌族迁徙的一条重要通道,素有“民族走廊”之称。据有关史料记载,战国时羌人首领卬迷率领部众就是从河曲草原大规模南迁的。西晋永嘉之乱,辽东鲜卑族慕容部吐谷浑率部到青海及甘南一带,征服诸羌与众多的羌人部落首领,在青海建立了吐谷浑国,长达350年,其间形成横贯吐谷浑境内的大路(南朝称谓“河南道”,北朝称谓“吐谷浑道”),东通中原,南下四川,西上青海,北与河西走廊相接。其东段路线起自长安,经上邽(今天水)、陇西(今陇西)、临洮(今岷县)、洮州(今临潭、卓尼),再溯洮河西行经磨环川(今碌曲)、尕海(碌曲县境)、河曲(今玛曲),渡黄河经欧拉西柯河抵青海省境玛沁(今果洛州所在地),再经扎陵湖、鄂陵湖、曲麻来、那曲抵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南北朝时,河西走廊因战争频繁,交通梗塞,这条道路更加繁荣起来,朝廷使臣和商贾不绝于此道。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吐蕃由青海经河曲境大举入侵唐十二羁州(地在今迭部、舟曲、临潭、卓尼、宕昌、岷县境内)。679年,唐以黑齿常为河源军经略大使,在河曲一带,置烽燧70余处,屯田5000余顷。701年,吐蕃赞普赤德松赞在河曲中心之地阿万仓赛尔霞地区设立军事指挥部,指挥吐蕃大军向安多进攻。可见,经河曲东侵唐境,已成为吐蕃侵唐的主要道路。710年,视河曲为生命线的吐蕃,贿赂唐鄯州都督杨炬,请得“河西九曲之地为金城公主汤木邑”,于是,吐蕃在黄河沿线造桥设城,使河西九曲的道路与“唐蕃骏马之道”联接起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75年),苏毗王子悉罗诺赴京城长安朝贡。唐玄宗曾派凉国公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迎接于磨环川(今碌曲),成为连接中原汉地和吐蕃逻些的交通孔道之一。
  清代,由于拉卜楞寺院的兴起,佛教大盛,甘南与西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拉卜楞寺院一至五世嘉木样赴拉萨朝圣学经,往返均行走这条道路。拉卜楞经河曲至拉萨具体线路:一路由拉卜楞经桑科、入科才沟、达参、卓格尼玛滩渡黄河至欧拉、西柯河抵青海果洛州玛沁县,再西行至玛多与“唐蕃大道”相连接,翻越唐古拉至西藏那曲,到达拉萨。一路由合作、经麦西入兰甸沟,沿阿米克郝西南行,过晒银滩西达河南蒙旗赛尔龙,南越郭莽滩、尕海滩入杰木齐柯河沟,翻越西倾山垭口经卓格尼玛,渡黄河至欧拉、西柯河,再西行至青海果洛玛沁、玛多、玉树曲麻来与唐蕃古道相接,抵达拉萨。此道共计83站(每站约25公里左右)1500多公里,按习惯5天休息一天,最快时需4个月。实际上两地单程一般历时6个月左右。经此道去拉萨,沿途人烟稀少,地形较高,行走十分艰辛,但较南下西康去拉萨路途稍捷。据《甘南史料纵编》(拉卜楞部分)记载:(经此道)“去拉萨的一般是朝拜的群众或留学的僧人,还有做生意的贩子。在这条路上带帐篷外,还要带足三个月的口粮,特别到了青海果洛等地有大片沼泽,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
  玛曲通往西藏的古道路还有一条,一般是从郎木寺(古属河曲之地)或从“乔科三部”的曼日玛、阿万仓、采日玛等地南下四川,经阿坝、甘孜,渡大渡河抵拉萨。此条道路虽较前述道路遥远,但人口稠密,便于贫穷僧俗群众和单帮商队行走,尤其贫穷僧俗群众赴拉萨朝拜,边行走边乞讨,以维持生计,既解决了食宿困难,又利于人身安全保障。
  第三节驮道
  玛曲县通往外地的驮道甚多,主要路线有下列几条:
  一、玛曲至(临潭)旧城
  主要线路有两条:
  南路:自玛曲经郎木寺、南首滩、江岔越花儿盖山、车巴沟、渡洮河至旧城。
  北路:自玛曲经尕海、碌曲、双岔、阿拉、加门关、赛如那、九日卡、古战抵旧城。
  二、玛曲至夏河、合作、临夏
  自玛曲经尕海、阿木去乎、加尕滩、桑科滩抵夏河,或由阿木去乎经博拉抵合作再至夏河。经合作、完尕滩达临夏或经合作、上卡加,穿槐树关抵临夏。
  三、玛曲至电尕寺、舟曲、宕昌、岷县
  自玛曲经郎木寺、热当巴至电尕寺,再沿白龙江东行可至舟曲并北行抵宕昌,岷县,南行可抵武都等地。从电尕寺东行至代古寺向东北方向行,经腊子口、旋窝,可抵岷县等地。四、玛曲至阿坝
  自玛曲经阿万仓、齐哈玛南行抵阿坝,或经曼日玛过文保滩渡黄河经唐克, 南行抵红原。东北行抵若尔盖。以这两路均可抵松藩。
  五、玛曲至久治
  自阿万仓经塔塔木、俄后滩渡黄河抵青海久治县。或经落尔龙、齐哈玛抵达久治。
  六、玛曲至青海门堂、甘德、达日
  自玛曲经阿万仓、木西合南行越积石山口(海拔4330米),沿格郎可河西行渡黄河至青海门堂,再溯黄河西行至甘德、达日等地。
  七、玛曲至玛沁、玛多
  自玛曲渡黄河经扎西滩、欧拉、西柯河至青海玛沁地区再西行至玛多连接 “唐蕃大道”。
  第四节公路
  玛曲县建政前,境内没有一条公路。1955年6月建政后历史上第一条公路 ——郎(木寺)玛(曲)公路修建,到60年代末,公路网络基本定型。1976年实现乡乡通公路。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公路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设置相应的管理养护机构,配备了专职的业务技术人员,使公路管理步入规范化的轨道,保证了公路的畅通和各类物资的运输。
  一、郎玛公路
  郎木寺至玛曲县公路是玛曲地区自古以来建设的第一条公路。它起自碌曲县郎木寺,经四川麦西、大水至玛曲县城,全长69公里。甘肃境内36公里,四川境内33公里。其中0~15公里段,为西仓至阿坝公路,实际新修54公里。公路沿线为山平谷宽、沃野辽阔的高山草原区。
  1955年6月,甘南州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作出修建郎玛公路的决定,6月22日夏河养路段派人进行勘察设计,同年9月22日从临潭县抽调民工200余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玛曲驻军积极配合下破土动工,同年11月全线竣工通车。公路路基宽7.5米,边沟呈梯形,上口宽1米,下底宽0.5米。
  1956年3月19日,甘南州人民委员会投资6.1万元,对郎玛公路进行改道整修,同年底完成了施工任务。
  郎玛公路建成通车初期,未设置专业养护机构,由驻军和地方政府以物资运输之所需,采取临时性养护或进行抢修。1961年底,碌曲公路段在玛曲设机动道班,流动养护这条公路。1970年6月12日玛曲公路段成立后,设置麦西、大水两个道班,开始正常的公路养护。后经不断改造,完善了桥涵等配套工程,使郎玛公路的技术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保证了公路运输畅通无阻。
  1988年,全省公路普査后,郎玛公路改称省道313线,即两河口一阿万仓乡公路中的最后一段道路,全长70.64公里,四级公路标准有52公里,等外公路12.24公里,有次高级路面3.4公里,中级路面67.24公里,有永久性涵洞85道。总长667.15米,浆砌片石边沟430米。
  二、玛阿公路
  玛曲至阿万仓公路起自玛曲县城,南行4公里,抵达玛曲黄河渡口,越过黄河向西南方向延伸,经落尔龙至阿万仓,全长54.8公里。公路沿线是辽阔的草原,与川、青两省边界相距约50余公里,为了开发玛曲畜牧业资源,维护边界地区社会治安,从1958年开始,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工程兵部队为主力,建成玛阿公路的雏形。由州政府投资2689元,在原玛曲渡口建造木船1艘,摆渡往来人畜和小批量物资。
  1959年,甘南前线军事指挥部指令工兵某部一个分队和当地驻军,按照简易公路技术标准,改造和整修该条公路,移动土石方工程量2.1万立方米,于1960年完成全线改造整修任务。1963年,甘肃省交通厅投资2万元,由甘南公路总段设计,玛曲渔场施工,建造一艘载重8吨,可摆渡解放牌汽车1辆的木制渡船,1964年6月交付使用。后改由机动船营运,以此连接玛阿公路。1970年,玛曲公路段正式接管玛阿公路。从此,路况逐步改善,保证了各类物资的正常运输。1979年8月,玛曲公路大桥建成通车,玛阿公路从此被黄河大桥连接贯通。
  1988年,全省公路普査后,玛阿公路改称省道313线,即两河口 ——阿万仓乡公路中的最后一段道路,全长55公里,其中达到四级公路标准的有22公里,等外公路有33公里,有中级路面6公里,低级路面49公里;有永久性公路大桥1座。全长280米,临时性桥梁4座,总长44.3米,永久性涵洞18道,总长108米。
  三、黄齐公路
  玛曲黄河渡口至齐哈玛公路,全长140公里,起自玛曲黄河渡口,溯黄河第一湾曲部黄河西流段南岸向西,东南方向推进,呈U形状,公路沿线属草原区,途经兰州军区河曲马场、色瑞拉布则、采日玛(采日玛乡址),过黄河至齐哈玛(齐哈玛乡址)。
  黄齐公路,起自两阿公路至4公里+500米。1960年,河曲马场修建19公里路段。1975年,由甘南州交通局投资10万元,修建从19公里开始至采日玛125公里路段。1976年,齐哈玛乡政府动员群众,以民工建勤方式修通采日玛至齐哈玛路段24公里,但由于黄河阻隔,运送到齐哈玛的各种物资只能运抵黄河东南流段北岸,再以木船渡运南岸,由人畜运达目的地。
  该公路的主要灾害有:(一)公路穿越大片草原沼泽阻茹地,春秋雨季翻浆地段较多,如在郎曲、郭洛卡等地,汽车行驶由拖拉机保驾护送,否则就有陷入沼泽泥潭之险。(二)桥涵不配套,雨季经常发生阻车现象。(三)黄河之阻,造成汽车不能驶入齐哈玛乡所在地,给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很大困难。
  1985年,甘肃省交通厅投资217.11万元,修建齐哈玛黄河吊桥。从此,黄齐公路全县贯通,并经县交通局精心管理与养护,路况得到一定的改善,保证了各类物资运输。但由于技术标准低,各种设施不配套,有待于进一步整修和改造。
  四、扎西公路
  扎西滩至西柯河公路自省道两阿公路7公里处起,溯黄河西流段南岸向西行,经太吾若、娘安哇若、欧拉(欧拉乡政府址)、肖若、曲合、当庆至欧拉秀玛,全长107公里。0〜30公里区间为微丘区,其余路段均属平原区。公路沿线是天然牧场,是玛曲县欧拉羊的主要产地。1958年从玛曲县城开始,沿黄河西流段北岸西行至欧拉渡口修建有一条简易公路,全长34公里。各类物资均从该公路运输。1966年6月“国营甘南西柯河细毛羊繁育场”成立后,由该场自筹资金从黄河南岸修建一条简易公路,移动土石方工程量约21.4万立方米,最小半径5米的8处,纵坡超限28处,最大纵坡13%。扎西公路修通后,由该场自修、自管、自养,甘南州交通局给予少量的养护经费补助。扎西公路由于桥涵配套工程不齐,经常处于晴通雨阻状态。1983年11月在西柯河羊场的基础上成立欧拉秀玛乡后,扎西公路移交甘南州交通局管理,成为玛曲一条县乡公路。原玛曲至欧拉渡口公路降格为乡村公路。
  五、阿群公路
  阿万仓至群强(后改称木西合)公路,全长76公里。它是省道313线(两阿公路)的延伸,但归属县乡公路管理。
  群强是玛曲县西南最边远的一个乡,与青海久治、甘德两县相毗邻,属纯牧业区域。公路全线平原微丘区占四分之三,山岭丘区占四分之一。阿万仓以西,多系沼泽沮洳地。为了发展边远地区经济,解决牧民群众的交通运输困难,1974年甘肃省交通厅投资17.8万元,由甘南州交通局地方道路工程队测设施工,正式修建阿万仓至群强公社公路。为此,县革命委员会组建工程指挥部,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张克甲任总指挥,从全县各乡组织劳动力千余人,完成33公里路段中的部分土方工程。但是由于工程量大,甘南州革命委员会从临潭县的城关、羊永、流顺、新堡、总寨、店子、龙元、陈旗8乡(镇)组织民工1350人投入施工,修筑6个月,终于1975年底全部竣工通车。共计投入劳动力17.59万个工日,移动土石方工程量52.77万立方米。1977〜1979年,甘肃省交通厅投资18万元,由甘南州交通局地方道路工程队助理工程师姚文蔚主持施工,先后修建了沿线当莫、张莫、塔玛石拱桥梁3座,总长45米。同时,还维修了部分路段。
  阿群公路建成通车后,由玛曲县交通局负责管理,采取季节性养护方式进行养护。经过多年的修保,路况不断得到改善与提高。
  六、落久公路
  是指玛曲县落尔龙至青海省久治县的公路。落尔龙是阿万仓乡境内的一个地名,相距青海省久治县友谊桥界,即玛曲境内55.6公里。1960年兰州军区为了建设畜牧基地,修通零至19公里路段。1987年玛曲县人民政府为了加强相邻地区的经济联系,与青海省久治县人民政府商定,修建落久公路,是年县人民政府以工代赈投资10万元,修建19公里至久治县界公路34公里。与此同时,久治县也投资修建久治一玛曲县齐哈玛乡边界公路。从此,连接玛曲县和青海久治县的落久公路全线贯通,极大的促进了边界地区的经济和玛曲、久治两地人民的友好往来。七、尕玛公路
  玛曲建政后,在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玛曲以县城为主的公路网络基本建成。但是,从州府合作到玛曲县,却要绕道郎木寺,行程235公里,交通多有不便。多年来,玛曲人民一直要求另选新线,修筑公路,缩短距离,提高运输效率。对此,省州交通部门十分重视,1986年4月8日,委派甘南州交通局公路工程队队长、工程师吴志杰率领测设组进行实地勘查,经过反复比较,决定从碌曲县尕海起,经李恰如牧场、忠克山、尼玛至玛曲县城,全程53.3公里,比绕道郎木寺缩距52公里。据初步估算,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运费35万余元。测设、预算投资为324万元,经呈报甘肃省交通厅公路局审查,同意新选线路,审定预算为278.55万元,并列入“以工代赈”重点工程项目。按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并由甘南州交通局公路工程队抽调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玛曲县政府负责主持施工。
  1985年4月,玛曲县组成工交、经计委、商业、粮食、供销、人行、建行、公路段等有关单位领导共10人的工程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代茂任总指挥,常学信、尕尔藏、沈思茂任副总指挥,助理工程师唐佐兴负责施工和技术质量管理。整个工程有技术人员2名,领工人员7名,管理干部17人,共有33个包工队。其中临夏包工队29个,临潭县包工队3个,临洮县包工队1个,计民工1800余名。1986年5月10日开工,1987年10月底竣工,全线完成土方工程量36.98万立方米,石方工程量27.4万立方米,修建石拱桥3座,共长126.2米,涵洞114道共长1010.38米,铺路面砂4.29万平方米。桥涵荷载汽——20,挂 ——100。平曲线最小半径25米,最大纵坡7.5%,路面宽5.5米,另修建从尕玛公路通往尕海乡所在地公路,长880米;通往尼玛乡公路,长720米;共支出工程投资278.55万元。同年11月6日至7日,经省、州交通部门组织验收评为优良工程。为此11月8日至10日在县城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中共甘南州委副书记王增祥、副州长敏政到会并讲了话。州级机关各有关部门,交通系统各部门派代表参加祝贺,至此,尕玛公路与国道213线正式贯通,玛曲县至合作全程缩短52公里。1949-1990年玛曲县主要公路一览表第二章桥梁渡口
  第一节桥梁
  黄河首曲草原,昔日有渡无桥,广大牧民群众和往来行旅、商贾靠马拉船或抱着羊皮袋,牵着马尾巴过河。玛曲建政后,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玛曲公路交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1990年全县共计修建桥梁11座,全长575米,涵洞137道,全长959米;特别是飞架在黄河上的玛曲大桥和齐哈玛黄河吊桥,使黄河天堑从此变成通衢大道。
  一、玛曲黄河木舟浮桥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甘、川、青三省边界,剿灭国民党残部马良股匪时。曾在玛曲渡口搭设军用木舟浮桥1座,全长200米,马良被歼灭后,遂被拆除。
  二、玛曲黄河大桥
  玛曲黄河大桥位于县城南4公里处黄河环北西流段,海拔3472米,是全省公路桥梁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74年6月〜1975年3月,由甘肃省交通局公路工程队测设队(该队后改为甘肃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完成初步设计。1976年4月16日甘肃省公路局工程处(后改为公路局)第二工程队正式开工修建,历时3年零4个月,于1979年8月15日竣工通车。桥型结构上部构造为3孔净跨70米,全长280米钢筋混凝土等截面悬线箱型肋拱桥,桥面净宽7.5米;下部结构为沉井基础,深17米(分3节,底节为钢筋混凝土,2至3节为混凝土),组合式桥台;建筑总高度31.88米。抗震烈度为8度。设计荷载为汽一15,挂一80,桥两段引线长5928米,路基宽8.5米,天然砂砾路面,永久性涵洞七道。道班房273平方米。全部工程投入劳动力24.193万工日。共用钢材130吨,水泥2938.5吨,木材114.71立方米;支出工程投资达522.36万元(其中引线工程支出57.79万元,建桥支出464.57万元),比预算总投资多支出29.09万元。
  大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省、州、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重视及藏族人民的支援;建桥职工在气候变化无常、施工工艺复杂、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创造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施工方法。大桥下部4个桥墩台,两岸的1和2号桥台沉井基础,采用草袋围堰,换土筑岛,分三节就地浇注,以排水方式人工开挖下沉。河中的2和3号桥墩沉井基础,经过科学试验,成功地采用了铁丝木笼围堰冰上拼装爆破下沉就位的施工方案,变水上为冰上,冬闲为冬忙。沉井均以不排水方式下沉。出土工具以吸砂筒为主,抓泥斗为辅,这一施工工艺得到国家交通部、中共甘肃省委和省交通局的嘉奖。大桥上部工程采用缆索无支架吊装。首次大跨径箱型肋拱无支架吊装施工在甘肃获得第一次成功。对每段60多吨重的箱肋起吊,纵横移及就位都缺乏经验。建桥职工认真学习福建、四川宜宾等地的经验,战胜恶劣气候的影响,仅用20天时间就完成了18段拱肋的吊装任务。1979年8月13日至14日,经由甘肃省交通局副局长陈玉山为主任、中共甘南州委书记郭发荣、州革委会副主任王应国、中共玛曲县委副书记丁炳林、县革委会副主任杨发荣、省交通厅公路局副书记郭新民、中共甘肃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书记肖子善为副主任、甘南公路总段段长杨增云及省、州、县各有关单位22人为委员的“玛曲黄河大桥验收委员会”检查验收评定,认为:“大桥造型美观,除基础有因强迫下沉出现炸裂和超过允许范围的偏移外(已及时采取技术措施进行了补救),下部构造均被评为合格,其余工程质量良好,验收合格同意交付使用”,决定于同年9月1日移交甘南公路总段玛曲公路段管理养护。
  三、齐哈玛黄河吊桥
  齐哈玛黄河钢索吊桥,位于玛曲县最南部齐哈玛乡上游5公里处,海拔3600米。齐哈玛乡处于黄河首曲东南流段之南地区,双重河道严重阻碍了齐哈玛乡和省、州、县的联系及畜牧业生产的发展。1982年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帮助解决玛曲县齐哈玛公社当前困难的几个问题》通知精神,省交通厅确定修建齐哈玛吊桥,由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会同甘南州交通局、齐哈玛乡负责人赴现场进行桥位选择和勘测,1983年9月完成全部设计。
  1984年3月150,甘南公路总段工程队开始进入齐哈玛黄河吊桥(钢索)选址点筹备,5月11日正式开工,7月4日根据甘肃省交通厅的决定:甘南州人民政府和总段工程队签订了“实行工程预算包干,节约归己,超支不补,工程所需三材(木材、钢材、水泥)应如数供给”的施工承包合同。期间,由于甘肃省第二汽车修配厂承担加工制造的吊桥上部结构122.3吨部分钢材构件推迟交货18个月,因此,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先后历时将近3年,最后于1986年10月10日至120,经省、州、县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齐哈玛黄河钢索吊桥验收委员会”检查验收,认为:“桥梁整体外观良好。由于原设计图中对索塔中心桩号位置标注不够明确,施工放线中复核不够,使吊桥索塔中心向两岸偏离12.5厘米,跨径由190米变为190.25米,全长为196.05米,其余均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良好”,决定同年10月18日竣工通车(实际施工时间17个月)。桥型结构:上部结构为1孔190米,全长195.8米双链式钢索吊桥;桥面结构为工型钢梁。钢板桥面加2厘米沥青砂;桥面净宽4.5米,不设人行道。下部构造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长14米,桩径1.2米),钢筋混凝土承台(尺寸为7.7米X5.5米XI.5米);肋形组合式桥台。索塔高19米,总建筑高度42米。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荷载1辆15吨汽车,每次过牛羊不得超过60头。两端桥头引道2720米,涵洞4道,浆砌片石防护工程682立方米。全部工程共耗用木材217.5立方米,钢材327.67吨,水泥585吨,实际支出工程投资217.11万元,节约投资23.25万元。11月5日正式移交甘南州交通局接管养护。
  齐哈玛黄河钢索吊桥的建成通车改变了齐哈玛乡交通闭塞,过河难的问题,加强了齐哈玛乡与州、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同时,直接沟通了与四川阿坝、青海久治县的运输交通。
  1949-1990年玛曲县公路大中型桥梁一览表
  表90
  第二节渡口冰桥
  黄河从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进入木西合乡境,经西、南、东环县境北流,再折而向西进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形成“天下黄河第一弯”,流程433公里,干流流径全县8乡,将县境分为北、中、南三块。历史上有渡口8处(一为流动性渡口),用马拉船或抱着羊皮袋,牵着马尾巴渡河。牲畜转移牧场过河,一般采用漂渡方式。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将畜群赶入黄河中,任由漂渡。此种渡法牲畜往往损失较多。例如1967年,县商业局收购菜牛62头漂渡过河,全被河水淹死。
  黄河渡口上,一般用马拉船,马拉皮筏船摆渡。
  马拉船:形似木箱,宽约2米,长约3米。船舱铺筑牛皮。以防渗水。无船桨,仅有一木篱,以马5匹,用绳将马头连接在一起,马尾系于船头绳索,藏族船工立于船首,人、物入船后,紧拉马缰,鞭策马背,拉船过河。
  马拉皮筏船:与普通马拉船不同,是用木杆数根绑扎连结成四方形状,下缚数只羊皮袋而成,渡河时系于数匹马尾,藏族船工立于船首,鞭打马背,使马共同向前。人登皮筏之上,小心危坐,不敢稍动,以免重心转移而致倾覆。为保证渡人载物安全,两侧设专人护卫。此种马拉皮筏船较之前一种豪华,一般摆渡土官头人和富有牧民。
  一、渡口
  (一)渔场渡口位于县城东南玛曲渔场所在地南80米,水面宽200〜260米,深度洪水期8米,常水期4.5米,枯水期3米。河底为卵石结构,两岸为沙土结构。为群众习惯性渡口。有马拉船一只,容载5〜6人。1958年玛曲渔场成立后,用70马力,载重10吨的机帆船,往返一般需要10分钟。
  (二)玛曲渡口位于县城正南4公里处,水面宽280〜330米,水深:洪水期为7.65米,常水期3.5米,枯水期1.5米,最大流速为3米/秒,河底及两岸为小卵石结构。有马拉船1只,每次摆渡行人6〜8人。1958年甘南州投资2689元,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架设浮桥的地方修建临时渡口,造木船1只,用钢丝绳牵引,人工操作载渡人畜。渡口由玛曲县工交科管理。1961年12月,玛曲黄河渡口划归甘南公路总段管辖。因原建渡船年久失修,木船底部腐朽,遂于1962年4月停止渡运。1963年甘肃省交通厅投资2万元,由甘南公路总段设计,玛曲渔场施工,于1964年6月制造一艘载重8吨(可渡运一辆解放牌汽车)的木制渡船,又恢复了渡运。同年省交通厅为适应玛曲县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满足人畜过河的需要,并经甘肃省计委批准,将玛曲黄河渡口的木船改建为机动渡船。机动渡口由省交通厅基建处第四工区施工。机动渡船由陕西安康轮驳船队制造。是年9月15日动工,1965年8月30日竣工。共制造驳船两艘。1艘长19米,载重20吨;1艘长12米,载重10吨;机动船两艘及附属设备,码头引道754米,房屋10间205平方米。9月21日经现场载重试航验收认为:“工程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准予交接使用。”9月23日甘南公路总段设立玛曲渡口所配备职工20人,随即开始机动渡口的渡运工作。1979年8月,玛曲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后,玛曲黄河渡口奉命撤销,结束了其长达20余年的历史使命。
  (三)欧拉渡口位于欧拉年图寺东北7公里处,水面宽150〜250米,洪水期水深5米,常水期水深3米,枯水期水深0.5〜0.8米,河底及两岸均为卵石结构,两岸有固定石砌码头,洪常水期均可渡用。有木船1只,容载6~8人。
  (四)齐哈玛渡口位于齐哈玛乡西北5公里处的欧姆山脚下,水面宽200〜350米,洪水期水深8米,常水期水深5米,枯水期水深1.5米,河底两岸皆为卵石结构。有马拉船1只,容载6〜8人。20世纪60年代初期,齐哈玛乡牧民从借牧的尼玛草场返回故地后,县上为加强同齐哈玛的联系制作木船1只,用钢丝绳牵引,往来摆渡。1986年11月5日,齐哈玛黄河吊桥建成使用后废弃。
  (五)阿万仓渡口位于阿万仓乡西南10公里处(原散日玛寺南),河面宽400米,流速1.2米/秒。河北岸为贡赛尔滩,河南岸为俄后滩,均为开阔地带。有马拉船1只,容载6~8人。
  (六)上扎寺渡口位于上扎寺南,河面宽250米,常水期水深2.7米,流速1.5米/秒,为牧民习惯渡口。有马拉船1只,容载5〜6人。
  (七)索格藏渡口位于索格藏寺院以西,河面宽400米,常水期水深2.5米,流速0.4米/秒,为群众习惯渡口。有木船1只,容载20-30人。
  (八)道松木渡口藏语意为三个石头的渡口,解放前位于欧拉部落境内(包括今欧拉秀玛乡),属流动性渡口,有马拉船1只,系当地牧民移动性交通工具,平时随部落搬迁而移动,一般不易找到。
  二、冰桥
  (一)索格藏唐哇冰桥位于县城渡口西南,阿米欧拉山北麓西北山脚,每年12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旬流走。
  (二)阿多冰桥位于县城至欧拉乡公路沿线,母子石附近,每年12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旬走冰。
  (三)麻柯河冰桥位于阿万仓娘玛寺南上游麻柯河沟口,每年12月初封冻结冰,次年3月中旬流走。
  (四)卫当冰桥位于县境南曼日玛卫当滩,每年12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下旬流走。
  (五)齐哈玛冰桥位于齐哈玛吊桥附近下游,每年12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旬流走。(六)西合强冰桥位于县境西部木西合乡政府所在地,每年12月初封冻, 次年3月中旬流走。
  (七)木拉冰桥位于木西合乡黄河上游15公里处,木拉大队队部附近,每年12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旬流走。
  (八)七仙女峰冰桥位于木西合乡政府下游17公里处,每年12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旬流走。
  (九)当莫沟冰桥位于木西合乡政府所在地下游6〜7公里处,每年12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旬流走。
  (十)散日玛寺旧址冰桥位于阿万仓贡赛尔滩散日玛寺旧址附近,12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旬流走。
  (+-)贡乃冰桥位于县阿孜畜牧实验站沟口附近,每年12月初封冻,次年3月中旬流走。第三章运输
  第一节民间运输
  一、以驮牛为主的民间运输
  牦牛在高原长冬无夏和牧草生长期短的特殊条件下,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其蹄质坚硬,身长力大,持久力强,宜于驮运货物长途跋涉。人们称它具有松柏一样的“刚劲”、杨柳一样的“韧劲”。爬山载重,行走千里,素有“高原之舟”之称,是藏族牧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畜种之一。牦牛驮运既廉价又简便。只要有鞍辔一付,皮绳两条,羊皮口袋两个即可驮运。每头牛每次驮运货物约100公斤。牦牛驮运货物都是结帮而行。经营者都是私人驮商队,一般有自己的驮牛队或雇用牧民的驮牛队,驮牛一般少则一、二十头,多则几十头,三五百头不等。驮运的货物主要是畜产品、粮食、食盐、布匹、百货等,如将牛羊皮、毛等畜产品和鹿茸、麝香、虫草等珍贵药品运往四川阿坝、临潭、夏河、临夏、岷县等地,往返一次少则20多天,多则一、两个月时间。此种运输方式,一直持续到1956年,但当时由于汽车运输极不发达,全县各类物资仍由大批的驮牛进行长途运输(如草原新城一一玛曲县城的建设,主要依靠民间运输力量而完成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初期,才有所缓解。
  二、民间运输的发展变化
  1956年,甘南州交通部门为了支援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给玛曲县派配胶轮马车6辆。1958年随着乡级政权的建立,全县8个公社组成8个驮牛运输队。有驮牛3500多头,承负全县的主要运输,包括全县人民每年全部依靠外地供给的150余万公斤口粮,每年全县收购的50万公斤左右的羊毛,10万余皮张等。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畜产品收购量的加大,全县的运输量以成数倍的速度增长,人背、畜驮的运输方式已无法适应生产建设的需要。收购季节,大量的畜产品不能及时集中运输,造成许多浪费和损失,民间运输急需加强组织管理,运输工具急需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1963年9月,玛曲县组建了商业局、手工联社2个马车队,有各种畜力车16辆,驮畜64头(匹),成为专业运输队。到60年代末,8个公社平均有驮牛500头以上,受县人民委员会统一调动,参加全县的粮食、畜产品、建材、.日用品百货等物资运输。同时为积极开展生产救灾、支援人民解放军军用物资运输提供了大批运输力量。为了充分调动民间运输业的积极性,提高长途搬运能力,根据《甘肃省民间运输管理办法》,玛曲县成立了民间运输管理所,对全县20余辆畜力车、200余辆人力架子车、近500头驮牛、9台大中型拖拉机进行“三统管理”,即统一货源、统一运价、统一计划调度,从而使大宗物资运输纳入行业管理轨道。
  1976年,全县畜力车发展到65辆,各种驮畜上万头,人力架子车242辆,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21台。但是牦牛运输仍然在经济建设及各个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交通事业的深化改革,岀现了国营、集体、个体汽车运输业平等竞争的新格局,全县由原来的3辆汽车发展到1990年的310辆,拖拉机62台,除边远村组外,主要物资依靠汽车运输而完成,胶轮大车已基本消失,牦牛运输则已成为公路运输的辅助力量。自行车、摩托车、客运汽车解决了藏区人民世代长途跋涉之苦。
  第二节国营汽车运输
  一、玛曲县车队
  1975年11月10日 ,经玛曲县革委会批准成立玛曲县汽车队,隶属工交局领导和管理,王继康任队长,有职工10人,由县财政局拔款18万元,购置解放牌货运汽车4辆,在县城黄河中路,修建车队办公室14间,车库4间,油库3间。车队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车头向下,承担全县大宗物资的运输生产任务。到1977年车队有解放牌货车6辆,解放牌客车1辆,1979年完成货运量0.156万吨,货运周转量62.21万吨公里。
  1982年有营运汽车6辆,客运轿车1辆,实际完成货运量0.15万吨,货运周转量42.54万吨公里。1983年到1984年两年购置东风牌货车5辆(原有解放牌汽车3辆,客运轿车1辆变价作了处理),年平均完成货运量0.19万吨,货运周转量84.79万吨公里。车队自成立以来,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制度,为玛曲县经济建设作岀了一定的贡献。但终因经营管理不善,财务帐目混乱,经济效益不高,外欠运费7.7万元,造成车队严重亏损的局面,因此,1985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县车队,将原有车辆和财产由县财政局和交通局共同接管登记;车队职工由县劳动人事局另行安排工作。二、玛曲汽车站
  根据全省交通工作会议“调整地方交通管理体制"的精神,1961年10月15日玛曲汽车站成立。隶属甘南州运输公司领导,为三级站。由甘南汽车运输公司投资0.6万元,新建站房60平方米。1963年12月,又进行了扩建,实际投资1.25万元。建筑面积114平方米。配备站务人员2名,截至1990年有站务人员4人。
  玛曲县客运班车早在1958年就已开放,因路况差,班期不能保持正常。为解决旅客乘车困难和民族宗教信仰、定期拜佛集会的客运工作,甘南汽车运输公司指派货运卡车代替客运运输。至1961年以前,合作至玛曲251公里线路客运班期定为周班,即7日1班1963年4月,甘南汽车运输公司调整客运班次时将合作至玛曲班次定为3天一个往返,夜宿郎木寺,途经尕海、碌曲县,并确定以尕斯、小吉斯等车型担任客运,车上装备有棚杆,篷布等设施,客运标价调整为卡车0.24元/人•公里,轿车每人公里0.27元/人•公里,从1964年1月25日起,执行甘肃省客运票价之规定,轿车每人票价6.90元,卡车票价6.20元,年客运量0.4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0.55万人公里。同年底,开放了郎木寺至玛曲县定期客运班车,每星期二、五由郎木寺开出,经过麦西乡到玛曲县当天返回。此后随着全县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客运班期也相应增加。1988年尕(海)玛(曲)公路建成通车,缩短了通往玛曲公路里程52公里。到1990年,年客运量达1.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25万人公里,分别比1964年增长3倍和5.8倍以上。
  第三节客货汽车运输
  一、机关企事业汽车运输
  玛曲县机关企事业汽车运输,始于1960年初县商业部门购进3辆汽车。之后,为了解决汽车运输面临运量大于运力,运输十分紧张的状况,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购买汽车,为达到自货自运的目的,相继购进各种类型的汽车32辆,其中河曲马场有货车4辆,西柯河羊场有货车3辆,玛曲渔场、县农副公司各有货车2辆,中共玛曲县委有货车2辆、北京吉普1辆,民贸公司有吉尔2辆,物资局、冷库、电站、草原站各1辆,县医院有跃进牌救护车2辆, 邮电局有邮车1辆,尼玛、阿万仓、欧拉、曼日玛、采日玛乡政府各有1辆解放牌汽车。
  1972年4月,县直机关车辆管理办公室成立。根据交通部门有关规定及车辆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机关企事业车辆实行“四统”管理,即统一调度,统一货票,统一运价,统一货源,并在“四统”管理的要求下,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车辆参加社会物资运输。
  随着运输市场的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汽车逐渐增加,并参加市场的竞争。到1990年,全县机关企事业共有货运汽车64辆,完成货运量0.16万吨,货物周转量71.77万吨公里。
  二、粮食、畜产品运输
  玛曲县属于纯牧区,所需口粮全部依靠国家调拨供给。每年需调进粮食0.45万吨,又必须每年从玛曲运出各种畜产品约万余吨,粮食、畜产品运输成为全县重点物资运输,同时也为公路运输提供了主要货源。
  玛曲县的粮食运进和畜产品运出,大部分均由甘南汽车运输公司承担。在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公路运输坚持“保重保主”的运输原则,粮食、畜产品被列为重点运输物资。根据运量制定运输年计划,下达运输任务。从1972年到1976年,年完成粮食、畜产品运输分别达万吨以上,仅粮食和畜产品等物资就分别达到0.3万吨以上。1972年11月,甘南州汽车运输公司进行运输“拉练”,给阿万仓一次运粮249吨,西柯河羊场运送饲料252吨。
  公路运输市场放开后,集体、个体运输户增加很快,社会车辆大量增加,州内出现运力大于运量的现象。国营运输企业在“以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下,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国营运输企业的骨干作用。集体、个体运输户则起着一种补充作用。如运输玛曲县人民所需的口粮、饲料、籽种等,尤其是在救灾粮食的运输中,国营运输企业占居重要位置。1989年初春,玛曲草原遇到罕见的低温冰雪天气,大雪覆盖牧草,积雪不化,牧畜无草可食,有的牧民几乎断炊。运送粮食饲料已迫在眉睫。甘南州人民政府下达从永靖县刘家峡调运40万公斤面粉,从兰州陈官营调运5万公斤玉米,从合作调运25万公斤饲料的任务,由甘南州运输公司承担。州运司调动一、二、四三个车队的60余辆货车,由公司领导亲自指挥,全力以赴抢运救灾物资。从3月5日到4月14日,短短10天时间内,向玛曲县运送面粉622.5吨,玉米58.2吨,饲料166.58吨,超额完成运输任务,帮助灾区人民渡过了难关,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因此受到了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和灾区人民的好评。三、集体、个体运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牧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多家经营,平等竞争的运输新局面。个体和集体汽车运输发展很快,成为一支重要的运输补充力量,使已停滞多年的民间运输又活跃起来。到1990年,全县个体、集体运输户达15户,共有客运汽车2辆,小客车1辆,货运汽车13辆(其中东风牌货运汽车11辆,解放牌货运汽车2辆);大中型拖拉机39台。年货运量0.30万吨,货运周转量74万吨公里,年客运量128万人次, 客运周转量72万人公里。从业人员达250余人。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玛曲至阿坝
相关专题
玛曲至久治
相关专题
郎玛公路
相关专题
玛阿公路
相关专题
黄齐公路
相关专题
扎西公路
相关专题
阿群公路
相关专题
落久公路
相关专题
尕玛公路
相关专题
渔场渡口
相关专题
玛曲渡口
相关专题
欧拉渡口
相关专题
齐哈玛渡口
相关专题
阿万仓渡口
相关专题
上扎寺渡口
相关专题
索格藏渡口
相关专题
道松木渡口
相关专题
索格藏唐哇冰桥
相关专题
阿多冰桥
相关专题
麻柯河冰桥
相关专题
卫当冰桥
相关专题
齐哈玛冰桥
相关专题
西合强冰桥
相关专题
木拉冰桥
相关专题
七仙女峰冰桥
相关专题
当莫沟冰桥
相关专题
贡乃冰桥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玛曲黄河大桥
相关作品
齐哈玛黄河吊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