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卓格尼玛人畜饮水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0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卓格尼玛人畜饮水工程
分类号: F407.9
页数: 5
页码: 382-386
摘要: 玛曲县境内河流众多,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河流水源分布不均,使相当一部分草场缺水难以利用。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山地草场,干旱严重,给人畜饮水造成很大困难,在一定意义上加剧了草畜矛盾。
关键词: 水利建设 饮水工程

内容

玛曲县境内河流众多,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河流水源分布不均,使相当一部分草场缺水难以利用。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山地草场,干旱严重,给人畜饮水造成很大困难,在一定意义上加剧了草畜矛盾。在五六十年代,各乡由于畜牧业牲畜存栏数不大,很多无水源的草场,一定程度上还可荒弃不用,但随着全县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客观条件已不允许荒弃大量的无水源草场,因此,人畜饮水工程不得不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1979年,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尼玛公社及县城周围5000人和30000多头牲畜饮水难问题,改善70000亩干旱草场的供水条件,正式决定卓格尼玛人畜饮水工程立项上马。
  卓格尼玛位于县城东北部,西倾山之阳,拉卜楞寺院管辖时称“河阳部落”,属山地型草场,土层薄,下为沙砾,渗水量大,在每年4、5月份干旱严重,人畜饮水极为困难,对草场载畜量和弱幼畜过冬成活,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和威胁。尤其是冬春缺水季节,大量畜群都必须赶到八、九公里以外的黄河边破冰取水。同时,由于玛曲县城坐落在卓格尼玛滩上,县城居民吃水非常困难,一般要到2公里外的一条小河靠肩挑车拉取水,而且卫生条件极差,常常诱发各种疾病,为此,县上经过论证,报经省、州有关部门立项批准,决定兴建卓格尼玛人畜饮水及喷灌试验工程。
  一、勘测设计
  1979年底根据甘南州水电局水电设计任务书和踏勘资料提岀的远景规划,当时设计引流量为2.1立方米/秒,预计工程建成后可灌溉草原7万亩,同时套建水电站1座,估计投资约1300万元。
  1981年5月27日甘肃省水利厅在工程的批复中明确批示:“解决尼玛公社及县城周围现有5000人和3000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改善30000亩干旱草场的供水条件,并可利用引水管道控制3500亩自压喷灌,第一期工程搞450亩,水电站工程不予兴建”,因此投资压缩为98.1万元(后因施工中遇到软基础处理等问题,又追加投资6.1万元,累计投资104.2万元)。
  1981年3月180,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负责施工的领导为准备开工而去査看水源时发现渠道处无水,并实测德龙沟水源流量只有0.03立方米/秒。4月10日县水电局根据这一情况,向甘南州计委、州水电局进行汇报,同时上报尾水引水方案。4月13日州水电局派人前来玛曲审定尾水方案,认为压力不够予以否定。针对这种情况,甘南州水电局多次召集会议,对初设报告进行讨论,认为:初探报告中,所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论证,系引自1979年设计任务书,而在初设计过程中,仅在渠道处开挖探槽,没有地质人员深入做水文地质详细勘测工作,基础资料不可靠等因素,致使初步方案搁浅。同时会议决定,进一步査清水源,努力完善设计报告,在最后进行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尽快确定方案,开工上马。
  经过州水电局工程设计修改工作人员对水文地质的再三勘测,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先后提出四个方案:第一方案,即为初步设计方案,引流量0.02立方米/秒;第二方案,在德龙沟水线下游处挖截地下水,流量0.02立方米/秒;第三方案,在县电站前池引水,流量为0.15立方米/秒;第四方案,喷灌从县电站引水渠中取水0.1立方米/秒,人畜饮水利用奶站泉水,流量0.03立方米/秒。
  最后经分析比较,正式选择第四方案上报甘南州水电局审批。是年8月4日,州水电局以州水电字(1981)第103号文件批准设计修建报告,至此,工程设计告一段落。
  第四方案,即奶站泉方案:
  奶站泉,由三股泉水组成,流量0.032立方米/秒,此泉以前是卓格尼玛外香寺僧人饮用的水源,经调查,多年来泉水无大的变化,流量较为稳定。因此, 据初步计算:县城供水每人每天以120公斤;畜群饮水,羊以每天5公斤,牛以每天15〜20公斤,县城饮水按每天5000人,各类牲畜每天按3000头(只、匹)的效益计算,每天需供水900立方米,所需0.014立方米/秒足可满足,但考虑县城未来发展的需要,引用流量仍以0.032立方米/秒设计。
  二、工程组织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修建工作,中共玛曲县委专门成立由中共玛曲县委、县财政局、县计委、县农业银行、县水电局等单位领导组成的“卓格尼玛人畜饮水工程指挥部”,县委副书记陈有信任总指挥,李发辉、钱福敏、刘云鹏3人任副总指挥,具体负责工程的修建工作。同时,工程指挥部下设施工组,刘云鹏兼任组长,田福生、阎振基、马华发等为组员,具体负责工程的施工工作。
  三、工程修建
  1981年8月1日开工,同年11月底完成投产,历经120天,投入劳动工日37413个,开挖土方43649立方米,石方309立方米,浆砌石482立方米,硷26立方米,填土28175立方米,安装各种管材254吨,100毫米塑料管道680米,建设投资47万元(不包括1982年二期喷灌工程)。
  (一)蓄水池
  奶站泉由三股小泉组成,其流量和出露高程不一,为减少污染,在泉水出露处用建筑物封闭,采用管道引流,分别通入畜水池。
  奶站泉泉水引流情况综合表
  表73蓄水饮水池面高程3427.00米,池长40米,宽23.4米,池深4.6米,蓄水深度30米,蓄水量近100立方米,上盖板、填土70厘米厚,防止蓄池内结冰。设冲砂放空管,以便定期开启闸门,冲砂换水。
  (二)供水干管布置
  管道自蓄水池斜向引至县城北,两条支管穿城而过,分别引向畜群饮水点。
  根据县水电站压力管道铁管运行10年一般在管内壁结水垢12厘米的经验,主管径选择300毫米铸铁管,长1700米。支管1,自1+700桩号至2+600桩号长1000米,选用200毫米铸铁管,自2+600桩号向下长1500米,选用50毫米镀锌钢管。支管2,自1+700桩号引出600米长,用150毫米铸铁管。2440米选用50毫米镀锌管。
  卓格尼玛人饮工程供水干管布置情况表
  表74
  (三)供水点及水表安装工程
  供水点建筑面积216平方米。修建门井9个,安装闸门12个,输水管道长1660米,用50毫米镀锌管。水表安装工程,安装水表11块,供水管道长1380米,采用50毫米镀锌管。
  四、工程的扩建
  1981年11月工程建成后,工业用水只有冷库一家,生活用水只有9个阀门井,安装水表11处,居民区供水点4处,截至1990年底,工业用水已发展到6家,生活用水增加输水管道3500余米,水表增加到99处,阀门井发展到12个。
  五、管理
  1981年11月县城饮水工程及1982年12月二期喷灌工程完成后,县人民政府为了管好用好自来水,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经同月31日召开的第三十一次县长办公会议上批准县水电局《关于成立水管所的报告》,成立的水管所为县水电局下设的一个股室,具体由3名正式工作人员、4名临时工组成,负责检修检查喷灌设施、阀门、接头、开关,按时供水,收取水费,保护水利设施等事宜。
  六、效益
  玛曲县水电局水管所从1982年开始,水管所进行征收水费工作,当年征收水费0.83万元,解决了县城和尼玛乡3000人,3000余头(只、匹)牲畜饮水,截至1990年饮水人口增到4779人,水费增加到25.49万元。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