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本建设计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8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基本建设计划
分类号: F127.42
页数: 4
页码: 351-354
摘要: 1962年碌曲、玛曲分县时,玛曲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也处于初级阶段,为此,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在基本建设计划实施方面,从基建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各个环节,加强了计划监督,使分县后的一大批基建工程,至今发挥着它的作用。
关键词: 地方经济 建设计划

内容

1962年碌曲、玛曲分县时,玛曲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也处于初级阶段,为此,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在基本建设计划实施方面,从基建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各个环节,加强了计划监督,使分县后的一大批基建工程,至今发挥着它的作用。“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县基本建设计划的实施也和其它事业一样,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干扰。1975年开始,全县对基本建设计划管理有所加强,明文规定“凡例入计划的基建项目,要求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工程预算和承建合同经县计划委员会审査批准后方能动工修建,严禁搞计划外建设。”1979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基本建设的施工管理,县经计委、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玛曲县办事处、中国人民银行玛曲县支行联合发出通知,从是年开始启用“基本建设施工卡片”。198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领域内的基本建设过热的问题,决定实行收紧基建投资的方针,采取措施,对在建设项目逐一进行清理,同时加强了对自筹基建投资和新上项目基建的控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截至1990年底,全县基本建设的管理更趋计划化、规范化。
  一、草原建设投资
  长期以来,玛曲县的畜牧业生产一宜处于“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再加1959年,在牧区“大办农业”号召下,玛曲县境内进行大面积的开荒(约6万亩)种粮活动,人为地破坏了草原植被。当然,1961年在中共中央有关牧区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纠正了这一作法,将所开耕地全部弃耕还牧, 但玛曲草场建设,仍成为一个最基础的薄弱环节。
  (一)草原围栏
  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全县牲畜数量的不断增加,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引起中共玛曲县委、县革命委员会的高度重视。1970年,全县开始建设草场围栏。甘南州草原工作队在尼玛公社进行退化草场改良试验,在弃耕十多年的草场上,补播了当地优良牧草籽种,使产草量有显著提高;同时,试种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也获得成功。到1973年,全县共播种饲草4262亩,封滩育草34657亩。围栏种草,是实行科学养畜,恢复草场植被,提高草场产量和载畜量的重要措施。1980年以来,中共玛曲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将进一步合理利用草场与草原长远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搞好草场承包的同时,抓好围栏种草,力争做到草畜平衡,草畜同步发展。据1986年县草原站对尼玛、欧拉、曼日玛等进行围栏种草的四块不同类型的草场调査,产草量普遍提高24〜40%。1987年,国家投资近30万元建成曼日玛乡郎曲河牧道桥、木西合乡黄河渡口等工程,直接扩大草场利用面积约130万亩。这些措施,大大缓和了草畜矛盾。到1990年底,全县围栏种草累计达112237亩。
  (二)干旱草场引水工程
  玛曲县草场属高山、亚高山草甸草场,水草丰茂,但仍有一些干旱草场。兴修水利工程,改善干旱草场供水条件,可以大幅度提高草场利用率。早在70年代初期县上就开始着手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但成效不大。进入80年代以来,甘肃省计划委员会在1980〜1986年间,给玛曲县拨付发展资金及以工代赈投资,先后修建了卓格尼玛水利工程,欧拉秀玛乡、曲合尔、青果赛尔巴、哇尔玛等重点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7797人和99330头牲畜饮水问题,改善了141000亩干旱草场的供水状况,从而为改变干旱草场面貌,建设现代化牧区创造了条件。截至1990年,全县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6处,解决了9695人,168230头(只、匹)牲畜的饮水问题,改善干旱草场面积177150亩。
  (三)草原灭鼠工程
  60年代初期,县境的草原鼠害、毛虫害相当严重。1965年,全县受灾面积达12万亩之多,极大地影响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但全县大面积的灭鼠灭虫工作是从1966年开始的。此后,除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两三年外,一直坚持到了今天,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草原鼠虫害的扩大。
  二、工业、交通投资
  (一)工业
  玛曲的工业,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1962年分县时,全县只有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工业生产合作社,制作一些简单的农牧业生产工具和少数民族生活用品。分县后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根据牧区经济特点和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相继建成了一批工业企业。1971年,县牧机厂建成投产,1977年县冷库建成投产。次年,又建成县食品加工厂,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在建材工业方面,1977年建成县砖瓦厂,1987年又建成县建材厂,并经过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等措施,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为玛曲的基本建设提供了大量建筑材料。截至1990年全县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0家,产值达到486万元。乡镇企业从1976年成立全县第一家乡镇企业一一尼玛社办厂开始,到1990年,期间又建成阿万仓乡办厂等,使玛曲县乡镇企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中的一支主要力量,日益发挥着它的特殊作用。
  (二)交通
  1962年1月1日刚分县时,玛曲县的地方交通极为不便。全县7个乡就有6个乡在黄河南岸,近者40多公里,远者150多公里。一切运输全靠牦牛驮运。为此,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将地方道路的整修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1965年底,全县7个乡已有4个乡通车,从根本上改变了玛曲县无一条县乡公路的落后面貌。1979年,甘南境内第一座黄河大桥——玛曲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将黄河分成南北两半的玛曲县从此连在一起,沟通了县城与七乡三场的交通往来。进入80年代后,公路交通发展更为迅速。1984年国家先后投资240多万元,在齐哈玛乡境内建成一座跨度190米,载重15吨的双链式吊桥,解决了齐哈玛乡及邻近四川、青海广大牧民渡河难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区的联系。1987年玛曲县连接国道 “213”线的又一条公路——尕(海)玛(曲)公路建成通车,缩短了玛曲至甘南州首府一一合作的路程52公里。1988年,对县城至阿万仓乡的公路进行改建,同时,于当年修通齐哈玛至四川阿坝县求吉玛乡公路,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玛曲与青海久治县、四川阿坝县的经济、文化往来。截至1990年底,以玛曲县城为枢纽的公路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在玛曲的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文教卫生投资
  1962年碌曲、玛曲分县时,玛曲文教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处于一种相当落后的状态。在教育方面,全县只有9所普及小学,没有设立一所中学。是年,又由于大部分寺院的开放,适龄儿童入学率普遍低下。在文化方面,全县仅有一个电影放影队,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单调。在卫生方面,全县共有医疗机构10个,并且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作一般手术都比较困难。因此,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十分重视文教卫生方面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各项基础建设。1972年正式建成玛曲第一所完全中学。70年代末期,又在各乡相继建成一批寄宿制小学,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民族教育事业进一步受到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86年开始,相继拨款对各乡寄宿制小学的校舍进行修缮、改建。同时,为县藏中、县中学、县城关小学等先后建成太阳能教学楼,如此种种,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全县的教学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尤其是民族语言的教学,更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在文化生活方面,1962年分县后成立牧区文化服务队,到80年代初期又建成县电影院,1983年县电视差转台试播成功,1987年建成县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内设民族游艺室、图书阅览室、电视录像室等活动场所,极大地满足了全县干部职工与牧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卫生方面,玛曲在“将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基础上,于1980年开始,先后对县医院进行扩建,并在1984年新建藏医院一所,使玛曲的医疗设施逐步得到改善。
  四、县城建设投资
  玛曲县虽成立于1955年6月,但由于1958年的叛乱和1959年的合县,县人民委员会所在地的建设几乎等于零。1962年碌曲、玛曲分县时,县城所在地卓格尼玛滩大草原上只有几座破烂不堪的房屋,供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机关工作人员办公、住宿。分县后,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于当年底建成办公室、职工宿舍等,成为玛曲县城建设之始,机关干部的办公住宿条件有所改善。进入70年代后,县城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了80年代,随着城镇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加快了县城建设的步伐,并于1986年编制完成了《玛曲县城总体规划》,1987年先后建成县人大、县政协办公大楼、畜牧中心等。是年底,架设完成了碌曲至玛曲35千伏供电线路,解决了城区居民照明及工业用电不足等问题;1988年县城自来水工程交付使用,改善了城区居民的供水状况,1990年玛曲县政府办公楼开始动工修建,同时制定了《玛曲县城区规划管理暂行规定》,使县城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更趋规范化。截至是年底,经过28年的建设,玛曲县城以一座草原新城的面貌,出现在玛曲大草原上,闪烁着它的光彩。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