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动物检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7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动物检疫
分类号: S851
页数: 2
页码: 333—334
摘要: 玛曲县检疫工作,负责组织并积极完成产地、市场、运输检疫、兽医卫生监督管理,使检疫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
关键词: 动物防疫 动物检疫

内容

1956年,玛曲县畜牧兽医站建立时,县上没有设置专门的畜禽检疫机构,也没有固定负责检疫的人员,动物检疫工作由兽医技术干部承担,具体业务工作由县兽防站兼管。五、六十年代开展了马鼻疽检疫,70年代又开展了牛、羊布病检疫,特别加强了出入县境种公畜、役畜的检疫和种公羊疥癣感染情况检疫。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玛曲县于1979年恢复检疫工作,但仍无固定工作人员,检疫工作由兽防站派人兼办。1986年正式在县畜牧兽医站设立动物检疫组,编制定为6人,具体开展检疫工作,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并积极完成产地、市场、运输检疫、兽医卫生监督管理,使检疫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截至1990年底,动物检疫组有专职检疫员7名,监督员3名。
  一、产地检疫
  玛曲县1956〜1990年间,主要进行了马鼻疽检疫,牛、羊布鲁氏菌病检疫,引进种公羊疥癣感染情况的检疫。
  (一)鼻疽检疫
  鼻疽病是一种主要危害马类的传染病,玛曲县各乡场均发生过该病。自1958年起,全县就开始进行鼻疽病产地检疫工作。经过全县兽防工作人员3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1990年8月,正式向外宣布玛曲县消灭马鼻疽病(详情见 《河曲马志》)。
  (二)布氏杆菌病检疫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在县境内分布广,流行面积大,从而极大地危害着全县广大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962年甘南州畜牧兽医站在尼玛乡抽检牛时发现后,县畜牧兽医站坚持了长期的产地检疫和气雾免疫等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布病传播。1985年7月甘肃省兽医总站对布病防治效果考核验收,未检出阳性牲畜。
  二、运输检疫
  随着牧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的繁荣,县境的活畜交易和畜产品流通不断加快,因此,1986年开始,玛曲县全面进行了运输检疫,检疫范围是进出境活畜、畜产品及部分野生动物和装载以上产品的车辆等。
  1986~1990年玛曲县运输检疫统计表
  表56
  三、市场检疫
  根据198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298)号文件《甘肃省集贸市场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办法》和1985年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办法》,以及省上有关 “把市场检疫做为重点,以此带动其它检疫”的精神,从1986年开始,在县城进行市场检疫工作,主要任务是协同工商、卫生、税务部门对上市交易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县兽防站根据玛曲实际,将定点屠宰检疫列入市场肉品检疫工作的重点,对符合卫生要求,检疫合格的一律加盖印戳方许出售;检疫不合格的,全部进行必要的无害处理。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县城人民的消费利益。1987年在定点屠宰场检疫胴体牛肉190头,羊肉3500只。1988年检疫胴体牛肉1604头,羊肉5822只;同时,检疫上市胴体牛肉21头,羊肉30只,猪肉7头,鸡20只。1989年在屠宰场检疫胴体牛肉1024头,羊肉4557只;市场检疫胴体牛肉19头,羊肉31只。1990年在屠宰场检疫胴体牛肉3524头,羊肉5778只;市场检疫检验胴体牛肉47头,羊肉57只,猪肉15头。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