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家畜家禽传染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7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家畜家禽传染病
分类号: S851
页数: 11
页码: 311—321
摘要: 畜禽传染病是危害玛曲县畜牧业的主要疫病,截至1990年县境内发生和确诊的有33种。
关键词: 动物防疫 传染病

内容

畜禽传染病是危害玛曲县畜牧业的主要疫病,截至1990年县境内发生和确诊的有33种,即:口蹄疫、坏死杆菌病、布鲁氏菌病、马鼻疽、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牛嗜皮菌病、马副伤寒、马腺疫、马流行性感冒、马巴氏杆菌病、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瘟、牛肺疫、牛出败、牛副伤寒、牛副结核、牛放线菌病、牛气肿疽、牛流感、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传染性鼻管炎、牛传染性口膜炎、羊痘、羊链球菌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衣原体病、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羊巴氏杆菌病、猪瘟、鸡新城疫。其中人畜共患病7种,马传染病6种,牛传染病10种,羊传染病8种,鸡、猪传染病各1种。已被消灭的有牛瘟、牛肺疫、马鼻疽3种;其它均已基本控制。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一)炭疽藏语叫“刹”,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脾脏肿大,皮下和浆膜下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以及死后尸僵不全为特征。常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节较盛。各类家畜均有散发病例,有时暴发流行,致死率高;人患此病,将危及身体健康和生命。
  玛曲地区早在解放前就有流行,1954年在欧拉、齐哈玛两地发生确诊为炭疽病,死亡牛433头,马33匹;1956年尼玛部落发生此病,死亡羊500余只;1960年乔科公社第一、二大队人畜暴发炭疽,死亡羊128只,干部、群众在食堂食用病羊肉后,引起24人感染发病,经抢救,10人治愈,14人死亡;1962年尼玛、欧拉乡发病流行,死亡牛145头、马33匹、羊34只,当地群众因食用病羊肉后,引起9人死亡。据统计1954-1990年炭疽病在县境内发生较大暴发流行24次,死亡家畜1885头(只、匹),发病人33人,死亡23人。
  防治:从1958年开始该病的防治工作,每年对全县各类家畜进行无毒炭疽芽孢
  苗预防注射后,基本控制了该病。近年虽有发生,但呈散发性发生。防治措施:一是每年用无毒炭疽芽抱苗对全县各类牲畜进行预防注射;二是对病畜用抗炭疽血清和抗菌素及时治疗;三是广泛宣传,对炭疽死畜禁止剥皮食用,深埋处理。经多年防治,危害程度明显减轻。民间防治炭疽:一是不许患畜饮水; 二是用长针刺患畜脾脏,减轻病势,对死亡牲畜深埋后9年不许触动等。
  (二)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形成水泡为特征。人也感染此病。玛曲县是甘肃省玛曲县严重危害家畜传染寄生虫病分布图
  图21玛曲县严重危害家畜的传染、寄生虫病分布图
  该病的老疫区,据调査解放前流行严重。建国后至1990年共流行6次,共发病牲畜341404头(只),死亡各类牲畜6766头(只);其中内源性2起,外源性4起。按毒性除1起毒型未定外,A型3起,O型2起。1956年6月180~9月19日,从四川省阿坝县和夏河县阿木去乎地区传染到玛曲各部落,当时由于技术等原因,毒型未能确定。据统计此次共发病牛12175头,羊3559只,死亡牛300头,羊600只;1960年2月16日~1961年4月,从青海省果洛、四川省阿坝地区传入玛曲县,据査毒型为A型。共发病牛38497头(其中河曲马场发病3438头),死亡215头,致死率0.61%;1963年8月21日~1964年3月15日,由于阿万仓乡郎欠木大队注射6303,6306两批号A型疫苗引起发病,波及邻近3乡15个大队49个生产队,共发病牛12360头,发病率27.19%;死亡22头,致死率0.04%;1964年7月1日〜1965年1月18日,从青海、四川省邻近地区传入,陆续波及齐哈玛、尼玛、采日玛、曼日玛、欧拉等乡,毒型属 A型,共发病牛14212头,死亡31头;1977年3月26日〜10月26日,从四川省阿坝、红原两县传入玛曲县卫当籽种场和齐哈玛公社吉勒合大队,之后逐步蔓延到阿万仓、采日玛、曼日玛等7个公社、9个牧场(省、州属5个),发病牛98315头,死亡3593头,致死率3.65%;发病羊161856只,死亡2005只,致死率为1.24%;引起此次发病的毒型为O型;1978年11月9日〜12月14日在河曲马场发病牛430头,发病毒型为O型,经治疗全部治愈;自此以后,口蹄疫在玛曲县再未发生。
  防治:玛曲县是口蹄疫的常发地,历史上,牧民用烟草汁涂抹牲畜患部、中草药防治等办法进行治疗,用牛粪灰进行消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对口蹄疫的防治由各级政府部门组成的口蹄疫防治指挥部对防治工作部署领导。196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提出“动员千军万马,一切为防治口蹄疫让路”的口号,1964年制定《甘肃省消灭口蹄疫技术措施》,在防治过程中先后采用口蹄疫结晶紫疫苗、A型苗、甲型苗、乙型苗、甲乙双介苗等疫苗进行预防注射,对早期病畜对症治疗。在长期的口蹄疫防治工作中,干部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早、快、严、小”的口蹄疫防治方针和“隔离、封锁、检疫、消毒、治疗病畜、注射疫苗”的口蹄疫防治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高密度注射疫苗和早期扑杀病畜是总结防治口蹄疫的最有力措施。领导重视,业务部门负责,群众支持,全社会齐抓共管是防治口蹄疫的根本保障。
  (三)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为特征。布病在玛曲县各乡、村均有流行,危害严重。同时,牧区牲畜是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资料,因此,病畜成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1962年开始开展布病检疫工作,通过检疫、调査、菌检等综合研究分析,搞清了玛曲县布病流行情况。同年抽检尼玛乡牛感染率为11.45%。1963〜1979年在全县抽检牛6314头,阳性牛917头,阳性率为14.12%;1972〜1975年抽检羊4267只,阳性羊41只,阳性率0.96%;历年检疫结果表明:玛曲县布病流行广泛,尤以欧拉、群强、尼玛等公社最为严重,牛的感染率比羊高,该病是引起母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1962年甘南州畜牧兽医站从哈尔滨兽研所调来2万毫升布病“19号菌苗”,在曼日玛注射牛2835头,迈出了玛曲布病防治的第一步。1973年起全县采用布氏羊型五号苗气雾免疫和19号苗注射免疫的方法全面防治。1975年布病被列入重点地方病之后,甘肃省兽医总站给县兽防站装备手扶拖拉机、手动、电动气雾免疫机,进一步推动了布病防治工作,到1984年底全县累计免疫牛1647715头(次),羊830678只(次)。防治效果据1974年尼玛公社测定免疫33天后的阳转率:牛72%,羊56%,马70%,表明在免疫后1个月已产生免疫力。又据免疫前后的血检测定牛在免疫前阳性率为13.63%,免疫后测定牛1392头,阳性牛83头,阳性率下降到5.96%;羊免疫后阳性率为0;流产母牛免疫后阳性率由51%下降到40%,说明防治效果明显。1985年7月甘肃省兽医总站对布病防治效果考核验收,检疫牛540头,羊3667只,未检出阳性牲畜。人体布病的防治从1970年开始,经过县卫生部门15年的防治,到1985年验收时抽检634人,未检出新发病人。表明全县人畜布病经多年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均已达到了国家地方病办公室规定的控制标准。
  (四)坏死杆菌病该病俗称“腐蹄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牲畜蹄部,以蹄叉和蹄冠腐烂坏死面跛行为特征。凡有沼泽草地的乡、村都比较严重。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呈地方性流行。以绵羊、马多见。
  1961〜1979年河曲马场发生羊腐蹄病3572只,死亡247只,致死率为6.9%;1972年尼玛公社哇尔玛大队25个羊群中发病的羊共有3507只,发病率为56.08%;死亡38只,致死率1.08%;1978年采日玛公社秀昌大队4群羊发生该病,发病羊427只,死亡22只,其余病羊膘情极差,不能越冬,全部淘汰。据1985年县畜牧兽医站调查,该病在全县羊的发病率为20%左右,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三乡的部分地方可达30%,个别羊群高达47%。
  防治:六、七十年代,玛曲县开展群防群治,对蹄部出现化脓坏死的羊只,先用1%硫酸铜或高锰
  酸钾溶液冲洗,除去坏死组织,再涂擦碘石腊油合剂,有一定的疗效。1982〜1984年州、县兽防站在采日玛公社,对病羊先修蹄,再涂擦福尔马林溶液达到了治愈的效果。同时,甘南州牧研所在采日玛公社用福尔马林溶液对病羊进行群体蹄药浴治疗研究。1986年县牧医站用7%福尔马林溶液蹄浴羊只849只,治愈率达85%,是比较理想的防治药物,同时该病防治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变放牧环境。
  (五)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非接触性传染病。以全身的骨骼肌呈现持续痉挛和兴奋性增高为特征。在玛曲县零星发生,发病率低,致死率高,多因手术消毒不严或外伤感染引起。仅河曲马场统计1963-1980年共发生12起,发病马51匹,死亡50匹,致死率为98%;六十年代以来,对去势的各类牲畜提前用破伤风类毒素进行接种预防,同时向广大牧民群众宣传科技知识,对基层防疫员、不脱产兽医不断培训,对家畜去势,用酒精、碘酒消毒,一律采用刀骗,有了创伤严格消毒,从而提高整体防病水平,减少了该病的发生。
  (六)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渐进性衰弱、消瘦及组织器官形成结核节和干酪样坏死灶为特征。病牛常以牛奶将结核病传播给人, 危害人的肌体健康。该病在县境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七)狂犬病该病俗称“疯狗病”,是由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所致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1964年尼玛乡萨合大队有几头牛患过该病,此后再未发生。历史上,牧民用打死疯狗的办法预防本病,80年代后期在畜禽检疫工作中,对进岀县境的狗采用检疫和预防接种狂犬疫苗的方法预防该病的发生。
  二、马属家畜传染病
  马的传染病,经过兽医工作者30多年的努力,已确诊的有6种,即马鼻疽病、马传染性胸膜炎、马腺疫、马副伤寒、马巴氏杆菌病、马流行性感冒,详细症状在《河曲马卷》介绍。
  三、牛传染病
  (一)牛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取急性经过的流行性败血症,以粘膜发生炎性——坏死性病患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该病1940年曾在欧拉地区流行,1951年在尼玛部落发生,1956年在木西合地区最后一次发生,被扑灭绝迹。上述几次流行、死损情况,无具体数据可査,但该病对牛的危害却十分严重。
  防治:广大牧民在长期与牛瘟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曾用 “灌花”的方法预防该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牛瘟的防治,1950年省、州组织专家前来玛曲调查牛瘟流行状况。1956年县上成立消灭牛瘟办公室,1957年起用县上自制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预防牛瘟,制出的首批疫苗先预防接种食品公司的22头健康牦牛,作安全试验后在全县推广应用,开展预防注射。因此,1958年以来再未发生过该病,为巩固防疫效果,从1964年起,每隔2~3年预防注射一次疫苗,1980年停止免疫工作,玛曲县宣布消灭牛瘟。
  (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牛肺疫”,是由牛肺疫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引起的严重危害牛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牛的肺和胸粘膜,引起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该病在解放前玛曲就有流行。1953-1954年在尼玛地区流行,死亡牛570余头;1955年在采日玛、齐哈玛、曼日玛三地流行,死亡牛502头;1958年底在尼玛乡发病牛70余头;1959年初在尼玛、欧拉两个公社发病牛528头,死亡503头,致死率为95.3%;1962年在欧拉、尼玛两乡发病,死亡牛570头。1963年后再未发生该病。
  防治:50年代牛肺疫在玛曲连年发生,损失极大。:1954年甘肃省副省长、甘南州州长黄正清在全国人大第一届代表大会上对牛肺疫在甘南的流行做了反映后,引起中央的重视,国务院指令兽医科研单位研究攻关,农业部专门成立甘肃牦牛牛肺疫研究组。经过几年努力,甘南州牧研所和西北牧研所于I960年共同研制产生牛肺疫藏羊化兔化弱毒疫苗,在全县推广注射,收到明显的效果。1963年县兽防站自制疫苗积极开展防疫注射,再未发生过该病,为巩固成果,从1974年起每两年注射一次疫苗,1980年全县停止免疫工作,玛曲县宣布消灭牛肺疫。
  (三)牛巴氏杆菌病原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藏语叫“格合”,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不同年龄的牛均可发病,常在5〜9月发生,多呈地方流行性。1954年在尼玛地区流行,死亡牛144头;1958年先后在尼玛、齐哈玛、欧拉、曼日玛、阿万仓等地流行,发病及死亡数不详;1962年在尼玛乡、河曲军马场发病流行,死亡牛357头;之后,在曼日玛公社、县卫当籽种场、河曲军马场、河曲马场、群强公社不同程度的流行,但发病头数极少。据不完全统计,该病在1954年〜1990年全县发生较大的有16起,死亡牛762头。
  防治:从1958年起用牛出败氢氧化铅菌苗,开展防疫注射工作。从1961年开始每年给全县牦牛注射两次菌苗,但因菌苗免疫期短及漏针等原因,至1990年前后,该病基本控制,但仍有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后及时隔离病畜,用青霉素治疗,对健康牛进行疫苗紧急预防注射,是最有效的措施。
  (四)牛副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以高热、拉稀、流产为特征的地方性传染病,临床以急性胃肠炎、肺炎和关节炎为特征。夏秋季节(即5月〜9月)多在犊牛中发生,故又称犊牛副伤寒。该病1964年首次在齐哈玛乡发病,之后蔓延到欧拉、阿万仓乡和河曲马场等,共发病牛394头,死亡218头;1971年在河曲马场发病流行,死亡牛140多头;1972年〜1974年在河曲马场四队共发病牛6030头,死亡155头,致死率2.57%;1975年阿万仓公社红旗、红星大队发病牛87头,死亡54头;1977年欧拉公社发病牛280头,死亡180头;1978年河曲马场四队发病牛1236头,死亡41头;1979年在阿万仓公社、河曲马场二队、四队、河曲军马场二队共发病牛1219头,死亡105头;1982年阿万仓公社发病死亡牛113头。据不完全统计,从1974-1990年该病较大的流行有22次,共死亡牛1420头。
  防治:该病初发时没有得到确诊,也未引起重视。1975年从齐哈玛公社吉勒合大队发病的病牛中分离出肠炎沙门氏菌,确诊为该病,从同年8月起齐哈玛公社的国青、果擦、哇尔义、塔哇等4个大队用四川省阿坝州供应的牛副伤寒菌苗对犊牛预防注射牛5250头,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之后开始用甘南州牧研所生产的牛副伤寒氢氧化铅菌苗进行全面预防注射,有效地预防控制了该病的流行。早期病畜用抗生素、咲喃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五)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牛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在县境没有发生过,也没有记载,但1989年在畜禽疫病普查中甘南州畜牧站化验室从玛曲县送检的50份牛血清中化验岀阳性血清7份,阳性率为14%,其中尼玛乡3份,欧拉秀玛乡4份。
  (六)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以眼角膜、结膜呈急性炎症,伴有大量流泪和分泌物。夏秋季节各乡、村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犊牛多发。一般呈良性经过,但也有损害眼睛而失明,影响抓膘,造成因瘦弱而死亡。1980年河曲马场四队一群牛中发病24头,发病率为20%左右。据调査该病在各乡场均有零星散发。
  (七)牦牛嗜皮菌病藏语称“簇”,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的一种动物皮肤传染病。以病区渗岀性、纤维素性炎症以至形成块疹为特征。玛曲县在三玛 (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地区多发,在阿万仓、欧拉、尼玛等乡呈地方性流行,以犊牛多见。常发生于夏秋季节,病区主要在颈背及尻部皮肤,死亡率很低,但对犊牛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该病据群众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有发生,但一直没有确诊。1972年采日玛公社下乃日玛大队犊牛发病98头,死亡10头,致死率为10.28%;1979年8月齐哈玛公社哇尔义大队犊牛发病143头,死亡12头,致死率8.39%;1980年甘南州牧研所通过分离病原确诊该病。1982年曼日玛乡统计发病犊牛746头,死亡111头,致死率14.88%;目前仍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该病的防治。试验证明该病用青霉素治疗效果最好,其次为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链霉素。
  (八)牛放线菌病是牛的一种颌骨增生性肿胀为特征的非接触性传染病。零星发生。据河曲马场1968年〜1983年不完全统计,共发生6起,呈良性经过。
  (九)牛气肿疽是牛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肌肉丰满部位的肌肉炎疽,按压患部有捻发音,伴有跛行为特征。零星发生,无明显季节性。1972〜1976年河曲马场共发生2起,共发病3头、死亡3头、致死率为100%。四、羊传染病
  (一)羊痘是羊的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和粘膜发生痘疹为特征。据调査了解,早在1952年冬欧拉部落就曾发病流行过。1960年在尼玛公社发病羊9696只,死亡1007只,致死率为10.39%;1963年采日玛乡发病500只,死亡23只;1964年首先在齐哈玛乡流行,发病羊539只,死亡110只,致死率20.41%;同年6月在阿万仓乡13个生产队发病羊3799只,死亡223只,致死率5.87%。1974年在欧拉、阿万仓、齐哈玛三个公社流行,发病羊4392只,死亡333只,致死率7.59%。从1962年起每年用羊痘冻干疫苗对全县羊只进行预防注射一次,有效地控制了该病。
  (二)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颌下淋巴结和咽喉肿胀及尸体剖解各脏器广泛出血、大叶性肺炎、胆囊肿大及肾脏变软为特征。该病在玛曲县多于冬春季节流行。1961年原藏科乡从青海接入一批未经检疫羊,致使翌年1月突然在该批羊中发病,死亡羊3000余只;同年底原藏科乡划归青海,迁移途中因羊群取道于欧拉乡草场,致使草场污染。1963年8月欧拉乡羊群首先发病,不久疫情蔓延到阿万仓、尼玛等3个乡的95个羊群,发病羊达3120只,发病率为3.49%;死亡2136只,致死率达68.46%。同年10月,此病又在阿万仓公社复发,11月份蔓延到欧拉、曼日玛、尼玛、群强4乡及河曲军马场,发病羊达4666只,死亡羊2268只,致死率为48.61%。此次疫情欧拉乡最为严重,该乡4个大队16个生产队49个羊群中发病羊2172只,死亡1238只,致死率为57%。1966年在齐哈玛乡发病500余只,死亡422只。该病在全县各乡场均发生过,而且羊只发病数多,致死率高,对养羊业危害很大。从1964年确诊该病起,用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每年进行一次全面预防注射,该病得到了控制。病羊早期用抗菌素治疗有效。
  (三)羊快疫类疾病此类疾病是由魏氏梭菌的C型引起的羊猝疽和D型引起的羊肠毒血症,以及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羊快疫,统称羊快疫类疾病。
  1、羊快疫:是腐败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致死性毒血症。以发病突然死亡迅速为特征。玛曲县多发生在盛夏与秋未,病羊膘情多在中等以上,往往因病程短,不易诊断和治疗。1961年河曲马场发病死羊38只。1962年河曲马场发病羊150只,死亡136只;欧拉乡发病死羊50只。1963年尼玛乡发病羊208只,死羊208只。1964年河曲马场发病羊15只,死亡13只。1965年河曲马场发病羊115只,死亡33只。自同年起,用羊三联菌苗每年一次预防注射后,控制了该病的流行。1966年河曲马场发病179只,死亡76只。自此再未发生。2、羊猝疽:是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绵羊非接触传染性、急性肠毒血症。以死亡快与尸体剖解中糜烂性和溃疡性肠炎、胸膜炎、心包囊、胸、腹腔积液为特征。该病在玛曲县的尼玛乡、欧拉乡、曼日玛乡、河曲马场流行,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地势低洼、沼泽之地多见。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在欧拉、尼玛等地流行过,当地群众叫“南木当”。1963年7月欧拉、尼玛乡发病流行,死亡羊130只;1964年欧拉、尼玛两乡再度发病,仅尼玛乡的哇尔玛、贡玛两个大队因该病死羊540只,其中以2〜3岁绵羊较多。同年,甘南州牧研所确诊为羊猝疽后,该病得到控制。
  3、羊肠毒血症:藏语称“娘乃”,是D型魏氏梭菌繁殖产生的毒素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以突然死亡或腹泻、惊厥、抽搐以及尸体剖解,肾脏呈软泥状及肠管充气、充血为特征。该病在玛曲县尼玛乡、欧拉乡、河曲马场多有发生,常以膘肥体壮的两岁以下羊多见。多发生于春末夏初。1960〜1980年在尼玛、欧拉等地流行7次,死亡羊1561只。1960年在河曲马场发病羊32只,死亡28只;1961年河曲马场发病羊21只,死亡13只;1962年欧拉乡发病羊310只,•死亡310只;1963年河曲马场发病羊702只,死亡97只;尼玛、欧拉乡死亡33只;1964年尼玛乡发病羊486只,死亡483只,致死率99.38%;1974年尼玛乡、河曲马场发病羊702只,死亡597只,致死率85.04%, 自此以后再未发生。从1965年以来,每年预防注射一次羊厌氧菌病联合菌苗,已控制该类疾病。
  (四)绵羊巴氏杆菌病是以肺炎、胃肠炎和内脏出血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63〜1983年在西柯河羊场发病羊656只,死亡434只;县内其它地方呈零星发生,1963年被甘南州牧研所确诊。防治方法同牛巴氏杆菌病。
  (五)羊传染性口膜炎有资料记载的只在河曲马场发病2起。1966年发病羊53只,死亡7只;1978年发病羊13只。之后再未发现过此病。
  (六)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该病仅于1961年在河曲马场发生1起,病羊15只,其它地方未见发生此病。
  (七)羊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以流产、肠炎、肺炎为特症的传染病。该病在县境没有发病记载,但1989年疫病普査中从玛曲县送检的欧拉、尼玛乡51份羊血清中,用间接血凝法化验査出阳性2份。
  五、猪传染病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仅在县城附近零星散发,病源主要是从外地购进未经检疫的病猪传入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从1982年起,每年两次用猪瘟疫苗预防注射控制了该病。
  六、鸡传染病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甘粘病毒)引起鸡的毁灭性传染病。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与浆膜出血为特征。传播快,致死率高。该病主要发生在县城和各乡、场所在地。究其原因,是由不经检疫而购入病鸡引起的。1982年后每年定期用Ⅰ
  、Ⅱ
  系鸡新城疫疫苗预防免疫,有效地防止了该病的发生。
  玛曲县畜禽传染病分布表
  表53
  续表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专题

炭疽
相关专题
口蹄疫
相关专题
布鲁氏菌病
相关专题
坏死杆菌病
相关专题
破伤风
相关专题
结核病
相关专题
狂犬病
相关专题
牛瘟
相关专题
牛巴氏杆菌病
相关专题
牛副伤寒
相关专题
副伤寒
相关专题
牦牛嗜皮菌病
相关专题
牛放线菌病
相关专题
牛气肿疽
相关专题
羊痘
相关专题
羊链球菌病
相关专题
羊快疫
相关专题
羊猝疽
相关专题
羊肠毒血症
相关专题
绵羊巴氏杆菌病
相关专题
羊传染性口膜炎
相关专题
羊衣原体病
相关专题
猪瘟
相关专题
鸡新城疫
相关专题